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临床应用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临床应用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临床应用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18T14:25:56.2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作者:李靖1 张文杰 2 [导读] 1威海市立医院心内一科 264200;2威海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264200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运用可以保证治愈效果,改善相关手术指标效果。

1威海市立医院心内一科 264200;2威海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二尖瓣分离术,观察组运用瓣膜置换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5%,术后运用呼吸机时长为10至63h,

在开放升主动脉之后有57.5%达到心跳自动恢复,而42.5%需要电击复跳;有5%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结论: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运用可以保证治愈效果,改善相关手术指标效果。关键词: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手术具有较大风险性,主要呈现出病程较长,患者心功能状态差,心肌损害情况严重,从而引发多脏器的功能损害,进而导致术后有更高的并发症与死亡率等。相关数据表明该类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在10%以上,而有效治疗的手术之一可以采用瓣膜置换术,其手术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37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56.2±5.4)岁;病程时长为7至29年,平均时长为(14.3±2.5)年;体重范围为45kg至78kg,平均为(59.9±4.1)kg;心功能分级上,Ⅲ级为16例,Ⅳ级为24例;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在5.96至6.77cm范围,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7.51至8.56cm;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39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54.7±4.8)岁;病程时长为6至27年,平均时长为(12.8±3.1)年;体重范围为48kg至81kg,平均为(62.2±5.8)kg;心功能分级上,Ⅲ级为12例,Ⅳ级为28例;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在5.99至6.75cm范围,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7.47至8.54cm;术前患者在活动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颜面青紫、心悸与气短等情况,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二尖瓣分离术,使用左胸径路,通过左心房或者左心耳切口置入手指,通过触觉感受置入二尖瓣扩张器,将瓣膜交界粘连部分做有效分离;观察组运用瓣膜置换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运用中温或者低温的体外循环来阻断主动脉采用手术操作,运用4:1比例的含血心肌保护液做灌注处理。如果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则需要运用硝酸甘油来避免其冠状动脉痉挛,同时术中需要进行高浓度氯化钾的输入,属于顽固性低钾性患者,还需要适量的做镁补充,务必让血钾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2-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同时对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治愈率、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心跳复跳等情况做了解。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在症状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5%(14例),术后运用呼吸机时长为10至63h,在开放升主动脉之后有57.5%(23例)达到心跳自动恢复,而42.5%(17例)需要电击复跳;有5%(2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属于高发性心脏病类型,主要是因为风湿病所引发的心脏问题。主要表现为瓣膜口闭合不全或者狭窄,一般以女性患者居多,而治疗的主要手段以手术方式为主。采用手术方式也有其不利之处,由于患者心肌受损情况严重,病程较长,心功能整体较差,进而手术风险难以避免,术后并发症以及多脏器功能受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也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手术治疗也成为一把双刃剑。而采用瓣膜置换术属于临床常用方式,其中要注意好几项问题才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首先需要选择患者整体状态较为良好的情况下开展手术治疗,提升患者手术的耐受力,同时患者均需要做重症监护,提升监护质量,对患者所能承受的手术耐受力做评估观察;其二,如果患者有肾功能障碍,应该做好术前透析治疗,保证其肾功能较为正常情况下开展手术;其三,如果患者存在心脏恶液质,需要进行红细胞和血浆的支持;其四;手术操作中要确保患者心肌功能保护,同时及时有效的应对调整相关病变情况,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管理[4]。

本研究中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5%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心脏自然复跳率高于电击复跳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少,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具有较为显著有效、安全的治疗效果,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相关治疗的满意度状态也较为良好。只是在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上仍旧不可避免,而可以进一步做的就是不断压缩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尽可能的保证治疗效果的整体提升。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规范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规范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由于置入的人造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容易激活凝血机制而导致血栓形成。如发生血栓脱落,则会造成各脏器血管栓塞,引起相应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卡住人工瓣叶,使瓣膜不能开启,导致心衰或猝死。因此,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要求抗凝治疗。(一般而言,生物瓣需6个月左右的短期抗凝,而机械瓣则须终生抗凝。)如何正确掌握抗凝治疗是减少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抗凝药物的选择 当前瓣膜置换术后使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四类:(1)香豆素类药(华法林);(2)抗血小板类药(潘生丁、阿司匹林等);(3)肝素/低分子肝素。(4)凝血酶抑制剂(西米拉坦)。研究表明,人工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未用抗凝药物者,其栓塞率为4%病人年;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者,栓塞率为2.2%病人年;而采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者,栓塞率最低,为1%病人年,说明后者抗凝效果最好。因此,目前公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首选华法林(Warfarin)。西米拉坦(Ximelagatran)作为华发林可能的替代药物目前还尚需长期临床试验的观察以确定其疗效。 二、华法林的药理作用 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剂,它能妨碍维生素K参与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转录后分子的修饰,防止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使用华法林后,肝脏仅能合成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的前体蛋白质,这些前体蛋白质具有凝血因子的抗原性,而无凝血活性。因此,华法林在体外无抗凝作用,只在体内有效。服用华法林后,虽然上述四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受阻,但体内原存的凝血因子的代谢需要一定的时间,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需要等体内原有的因子Ⅱ、Ⅶ、Ⅸ、Ⅹ耗竭后才能出现。华法林口服后36~48h起效,而完全发挥抗凝作用需要72~96h。一次给药抗凝作用可维持3~4d,停药后,随着新的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合成,凝血功能也需经多日渐渐恢复。 华法林水溶性好,口服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95%,健康人于90min后血浆药物浓度即可达到最高峰,其半衰期为36~42h。在服用过程中,血浆中97%以上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并且很快聚集于肝脏,通过不同代谢方式形成R-华法林(R-W)和S-华法林(S-W)两种同分异构体。在体内,发挥药理作用的是华法林的游离型,它被肝微粒体酶水解为具有微抗凝作用的代谢产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 三、华法林的给药方法 华法林给药有维持量给药法和饱和量给药法两种。维持量给药法适用于不需要紧急抗凝的病人,为术后1~2天引流量明显减少或拔除引流管后口服华发林抗凝,开始每天用小剂量(2.5~3mg),2~3天后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一般7~14天后可达到稳定抗凝效果。饱和量给药法适用于抗凝治疗比较紧迫的病人,为术后1~2天开始静脉使用肝素(0.5mg/kg,Q4~6h)和口服华法林共同抗凝,华法林每天5~10mg,连续应用3天,当4 ~5天后PT/INR达到治疗范围时停用肝素,以后华法林改为维持给药,再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用药量。由于术后早期患者体内凝血因子仅及正常的4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目的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5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标签: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目前我国的心脏瓣膜病主要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由于对疾病认识和重视不足,就诊时心脏的病理生理和心脏结构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常常已经出现心脏病恶液质,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全身代谢障碍和紊乱。即使采取了积极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和处理,但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仍很高。临床上将其称之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手术死亡率高并且远期疗效较差[1-4]。我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为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效果疗效较好,现就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57例,36~72岁,身高146~175 cm,体质量32~85 kg,病程10~46年。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7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34例,其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肺动脉高压67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3例,合并左房血栓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合并心源性恶液质者65例,冠心病12例,其他心脏畸形5例,糖尿病16例,术前有脑血管意外病变9例,半侧肢体瘫痪6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78例,Ⅳ24例。胸片检查心胸比率>0.8者63例。心电图示有房颤心律82例。B超提示肝淤血、伴有腹水25例。肝肾功能不全者45例,高胆红素者31例,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障碍16例,贫血26例。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值0.35~0.66,其中左室舒张末径(LVEDD)>70mm 者65例,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55mm者62例,左房内径(LAESD )>55mm 56例。 1.2方法术前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营养心肌药物使用,合并心脏恶液质者应用胃肠内外营养,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加强利尿、补钾,待水肿基本消退,心、肝、肾功能有一定改善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为全身麻醉,常规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中低温体外循环(25℃~30℃),中度血液稀释(Hct20%~25%),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停搏液,心包腔置冰水或冰泥降低心脏局部温度;每30min左右重复灌半量。二尖瓣病变者经右房-房间隔探查,有主动脉瓣病变者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需要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结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二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知情同意书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知情同意书 尊敬的患者: 您好! 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此手术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目的、术中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和仪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等。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一般项目患者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 病房_________ 病案号_________ 医师告知【术前诊断及主要病情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疗方案及预期效果介绍】 根据您的病情,目前主要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写明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创治疗:写明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特殊、贵重药品说明】(详见“特种检查、治疗、贵重药品审批表(自费项目协议书)”)【手术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1、麻醉意外; □2、体外循环风险:气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血液破坏,长时间转机导致重要脏器损伤; □3、心脏破裂、大出血,严重导致休克,死亡; □4、术中损伤邻近组织结构,如胸膜、邻近大血管等,导致气胸,血胸,出血,胸腔积液,神经损伤等; □5、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6、瓣膜修复手术效果不理想,术中改为瓣膜置换手术; □7、术中损伤心脏传导束,导致房室传导阻滞,需用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起搏器; □8、体外循环后心脏不复跳,或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 □9、术中鱼精蛋白等药物过敏,导致低血压或过敏性休克等; □10、术中、术后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等严重心律失常,无法纠正导致死亡; □11、术后出血导致低血压、心包填塞,需紧急再次开胸探查等情况,不再另行通知家属; □12、术后发生心肌梗塞、低心排、心衰等意外,必要时需应用IABP或ECMO等辅助治疗; □13、术后多脏器衰竭:呼吸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等,以及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为做好术前准备,常规健康教育,术中对医生进行有效配合,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包括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管道护理、抗凝护理等。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 3 讨论 3. 1 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后患者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所用时间为10~72 h,12~15 ml/kg潮气量,12~14次/min呼吸频率。当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之后,转变为间歇性通气,病情平稳后,对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及低血压等情况是否产生进行观察,逐渐将通气次数减少。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深度变化、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潮气量等;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指导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指导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若能有效地做好自我管理,对提升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活护理 1. 伤口护理 如果伤口已愈合,可以开始洗澡,在医生没有允许之前不要在浴缸、游泳池中直接浸泡伤口。不要使用过热的水,那会感到头晕,并且要避免直接用水喷洒在伤口上。不要摩擦伤口,清洁伤口时要使用中性肥皂,动作轻柔,然后用干毛巾轻轻沾干伤口。这也是检查伤口变化的一个较好的时间,如有红肿、渗出情况,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2. 活动 有规律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手术后3个月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室内、室外活动,量力而行,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度;术后3~6个月,根据心功能、体力及工作性质,进行半天工作;术后6个月以后可以考虑全天工作。体力劳动须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心功能较差者遵医嘱行事,不可勉强。 3. 饮食 摄入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最理想。在动物类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如肉、鸡蛋和奶制品),在牛肉和猪肉中胆固醇含量最高,鸡和鱼类胆固醇含量较少,但这些食物最好是烘、烤、煮、蒸,不要油炸,以防脂肪含量增加。 富含VitK的食物对抗凝药物有拮抗作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如菠菜、番茄、花菜、鲜碗豆、猪肝、瘦肉、水果等。故不宜长期单调食用某种含VitK 多的绿色青菜,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分节食,严禁吸烟酗酒。 4. 性生活和婚育

如果已经能爬二层楼梯,就同样可以恢复性生活,但有一些事项必须注意:如果感到疲劳或紧张,就等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再进行性生活;如果体位让你有胸部不适感,那么尝试一下别的体位;如果在性生活之前感到心神不定,那需要放松一下自己,多抚摸和拥抱对方。女性患者婚后应避孕,方法可服用避孕药或应用避孕工具,不宜使用避孕环,以免引起慢性炎症形成病灶。女性患者术后1~2年心功能良好要求生育者,在整个怀孕过程必须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并接受孕期保健和生活上的指导。 二、心理调节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能闻及心脏瓣膜的开关机械声音,早期不适应,甚至影响睡眠。应保持乐观平静的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护理,遇事勿激动、少发怒,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口服镇静催眠药。 三、服用抗凝药的注意事项 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抗凝不足时有发生机械瓣膜血栓形成造成动脉栓塞的危险,抗凝过量又有出血的危险,所以抗凝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一定要掌握好。目前,我国用于抗凝治疗的口服药物主要以香豆素类药(华法林为主)。(1)在服药期间必须仔细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有黑便、血尿、较大范围不明原因的淤肿、呕吐出咖啡样物、出鼻血或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等现象,应及时就诊,复查INR,在医生指导下减少抗凝药用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外伤和其他引起出血的因素,如剃须引起皮肤切口出血等。 (2)有许多药物会干扰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有的药物与华法林有拮抗作用,使凝血酶原的时间缩短,如VitK、巴比妥类、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保证安全。有的药物与华法林有协同作用,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如解热镇痛药、氯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发表时间:2018-10-25T10:24:47.7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刘晓婷 [导读] 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ICU;护理效果 重症心脏瓣膜病是指患者的心脏瓣膜出现了病理性的损伤症状,多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所导致。心瓣膜在人体中起着组织血液逆流的重要功能,当其发生损害之后,一般需要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对患者受损的心瓣膜进行替换,以维持其正常的心脏功能。但是由于瓣膜置换术风险大,难度高,术中不确定性因素多,术后护理干预不当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为了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的重症心瓣膜病患者生存效率,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我们为患者ICU治疗期间给予了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现将本次护理干预过程和步骤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干预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年龄在4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4±1.68)岁,病程在1个月~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1±1.64)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12例,年龄在43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5±1.62)岁,病程在1个月~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01±0.68)个月。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模式进行护理。 干预组:采用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包括:(1)循环系统护理:ICU患者均为病情较严重,术后应该为患者设置好心电图检测设备,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体征状态进行观察,并提前准备好起搏器、呼吸机等设备,从而能够及时的对患者的心动过缓、房颤等症状进行处理。此外,及时的观察患者的尿液、导管排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通过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进行提前预防和处理。定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进行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术后短时间内,患者可能会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要及时的为其设置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通气治疗的频率保持为每分钟12~14次左右。患者完全清醒之后,给予间歇呼吸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排痰处理,确保其呼吸通道的畅通无阻。(3)管道护理:术后将引流导管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防止其出现挤压和折损,并随时做好对引流物的观察记录工作。(4)并发症护理:清洁患者口腔,避免细菌感染;定时改变患者体位,避免压疮发生;为患者设置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治疗期间营养成分摄取的充足,以帮助患者创伤更快恢复;对于存在术后疼痛症状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治疗。(5)抗凝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情况为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以改善其血流状态,避免血栓的不良症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显效: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无效:心功能完全为改善,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3-4]。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接受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以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且部分患者会因为术后护理不当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术后为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干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生存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5]。 本次针对接受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了综合、全面、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且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仅为7.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8%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我们针对患者术后ICU治疗的特点,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输尿管等引流设备给予了全面的护理。为患者设置监护设备可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异常,给予呼吸道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确保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正常。此外,给予了并发症护理,从而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实现了有效的控制。综上所述,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期间给予必要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7:49.3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作者:杨宇光李佳 [导读]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杨宇光李佳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皆接受瓣膜替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监护与治疗,分析与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的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6例,因失血性休克的死亡患者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3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之后,需要强化术后对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既能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还能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术后监护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52-02 本文就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的监护与治疗进行分析,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4.65±6.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3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重症心脏瓣膜疾病40例患者在入院之后,都将接受瓣膜替换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二尖瓣替换手术,16例患者进行三尖瓣替换手术,3例患者进行瓣膜替换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4例患者进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手术,此次手术的时间为4~11h,平均时间(5.62±0.81)h。患者手术完成后移送重症监护室。 本组患者完成瓣膜替换手术后,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氧浓度设置在46%~86%的范围,早期应用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后期选取的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压力支持通气),同时尽早开始锻炼呼吸,争取早期拔管。 患者术后移送至重症监护室后,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包括低心排量、肺动脉高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等。要细致的观测患者的引流管颜色、量、性质。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对酸碱平衡与电解质进行纠正,并提升巡视病房的次数[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使用机械辅助通气之后,应用的时间为25~200h,平均的通气时间为(60.84±50.36)h。经过对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过后,本组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5d,并从重症监护室转送至普通病房。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死亡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1例。 3.讨论 依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南方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几率非常高,并且大部分发病的部位则是主动脉瓣或是左心房室瓣,该病的患病几率最高达到50%左右。基于此种病症来说,采取瓣膜替换手术是必须进行的。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讲,不仅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治疗与监护[2]。 鉴于我国对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确诊的角度而言,通常包含:(1)左心室具有明显的功能障碍;(2)心脏功能的标准达到IV级或以上;(3)进行过多次瓣膜替换手术;(4)患有冠心病而且进行过心脏搭桥手术;针对以上的内容,符合两项都可以确诊是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应该进入重症监护室,采用相关的监测设备对其的生命体征加以监测,而且处在麻醉还未清醒的状态中,需要采取辅助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以便于为患者供应足够的氧气[3]。在本组患者当中,早期进行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心脏骤停病例

再次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姓名:李盈福出生地:湖南宁乡县灰汤镇 性别:男民族:汉族 年龄:71岁职业:农民 婚姻:已婚住址:湖南宁乡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无 入院时间:2012年02月23日09时29分记录时间:2012年02月23日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入院方式:平车推送 主诉:胸闷、气促10余年,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11年8月4日因反复胸闷10年、胸痛1年余,加重伴气促、咳嗽3天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给予抗心衰、抗炎、护心、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10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病情仍有反复,2011年10月26日因反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再次入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予以抗心衰、护心、利尿、抗炎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1年11月1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 qd; 福辛普利钠片10mg qd; 辛伐她汀片20mg qn。),病情仍有反复,于2012年01月15日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第三次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3级,2)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3)腰椎骨质增生",予扩冠护心、调脂、护胃、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2年01月20日出院。 出院后,患者在家静养休息,并规律服药治疗,病情控制一般。2天前因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于轻微活动下即可出现气促,伴有咳嗽,少量白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心悸、头晕、头痛、腹痛、腹泻,遂于今日再次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冠心病"收住我科。患者此次病情加重以来,睡眠欠佳,食欲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详见第一次入院记录 体格检查 T36、8℃,P105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端坐体位,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5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煽动,无外耳道流脓,口唇发绀,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自如,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音调不高。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轻度浮肿,右下肢肌力4级,双膝反射存在,克布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 辅助检查结果: 无 入院诊断::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4级 2、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

心脏瓣膜手术适应症

心脏瓣膜手术适应症的评价 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心脏瓣膜手术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因瓣膜病变程度不同,加之瓣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风险以及术后的抗凝及其并发症等原因,所以并非所有的瓣膜病都需要手术治疗,并非所有的瓣膜病都适于手术治疗。如何选择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使病人得到最大的益处,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以助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1、瓣膜生理功能:维持一定量的血液单向流动。 2、瓣膜基本病变:狭窄,反流,狭窄加反流。 3、瓣膜手术目的:使病变的瓣膜恢复既无狭窄又无反流的单向阀门功能,而不是恢复其解剖结构。 4、瓣膜手术种类:介入治疗,瓣膜成形,瓣膜替换。 5、瓣膜选择:自体瓣,同种瓣,生物瓣,机械瓣。 6、瓣膜手术疗效种类:瓣膜成形,自体瓣,近似于根治术,但有再次手术的可能,生物瓣替换,存在瓣坏损,感染,瓣周漏的问题,机械瓣需终生抗凝,并有抗凝并发症,机械瓣功能障碍,疗效种类属介于枯息手术和根治术之间。 7、治疗目的: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8、治疗方法种类:不需任何治疗,药物治疗,急诊手术,择期手术,限期手术,不能手术。

9、治疗方法选择原则:无害、有效、无创、少创、简单、省钱。 二、瓣膜手术前要考虑的问题 在决定是否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考虑到病情、院情、国情。 1、心功能:心功能Ⅰ级不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避免劳累,以减缓病变进程。心功能Ⅱ级可以考虑手术,但不急,病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安排生活、工作。心功能Ⅲ级,为最佳手术时期,应择期手术,以免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增加手术风险。心功能Ⅳ级,应强心利尿、扩血管,休息,心功能改善后再手术,以减少手术风险。 2、病变程度:病变程度是手术主要考虑的问题,不论是瓣膜狭窄还是关闭不全,轻度病变对病理生理影响小,可长期无症状,不需治疗。中度,随病变进展,逐渐加重,出现症状时应考虑手术。但重度病变不论早晚都不可避免要手术治疗,应尽早手术或急诊手术。 3、病变部位:病变部位不同,病情进展速度不同,可以做为手术的参考。三尖瓣即使大最反流,病人可长期无症状,不急于手术,二尖瓣中量反流可长期无症状不急于手术,大量反流,易致心衰,急性肺水肿,要尽早手术,甚至急诊手术,主动脉瓣大量反流,易致左室扩大,心律失常,即使心功能正常,也应尽早手术。 4、病因:风湿性心脏病,可同时侵犯心肌,在行瓣膜手术时要考虑心肌受损情况,有无风湿活动。大动脉炎活动期手术,动脉壁脆,缝合止血困难,易出瓣周漏,应等到稳定期手术。马凡综合征,因有主动脉壁破裂的危险,虽然心功能正常,轻度AI也应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示有较大活动度大的赘生物,虽心功能正常,瓣膜病变轻,而赘生物有脱落造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原则之欧阳家百创编

1.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需抗凝6月;抗凝治疗一般使用口服的华法林。 欧阳家百(2021.03.07) 2.目前常见的华法林分为进口和国产剂型,进口剂型每片剂量为 3mg,国产机型通常每片2.5 mg。 3.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结果会给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华法林剂量。 抗凝目标值(国际标准化比值): 机械二尖瓣 1.8~2.2 机械主动脉瓣 1.6~2.0 机械三尖瓣 2.5~3.0 生物瓣 1.5 华法林完全起效需2~3天,当天检查的凝血酶原时间反映的是2~3天前口服华法林的疗效。华法林钠服用后7-14天左右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INR 低于目标值时需要加大华法林剂量,反之,INR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减少华法林剂量。具体调整方法请咨询

医生。如您调整剂量或换用剂型,请注意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直至INR稳定于目标值范围内。 4.服用华法林期间,不要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或药物,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的包括韭菜、胡萝卜、菠菜、西红柿、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K的药物包括复合维生素、部分补血药物(应用需向医生咨询)。 5.生活中避免磕碰等损伤,如发现鼻出血、刷牙出血、磕碰后皮肤大面积青紫,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及时复查凝血功能,以免药物过量。并告知医生自己因瓣膜置换服用华法林钠,以免耽误病情。如需要进行其他手术,也要告知医生自己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服用华法林钠。 6.若您需要服用其它药物,请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对华法林有无影响 第六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均应接受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机械瓣膜需终身抗凝,生物瓣膜需抗凝3~6个月.通常在术后36~48h拔除纵隔引流管后开始口服抗凝剂,同时每日测定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调节药量,使凝血酶原时间达正常对照值的2~2.5倍(即延长1~1.5倍).一般应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令(苄丙酮香豆素)、新抗凝以及新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方24-6-1~3).抗凝期间注意不要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人工心脏瓣膜的现状与发展

人工心脏瓣膜的现状与发展 2009-11-26 16:29:21 来源: 新材料产业网 自1960年Harken[1]和Starr[2]第一次成功将人工瓣膜植入人体心脏以来,人工瓣膜在几十年内经历了几代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材料与实施方法,为人造瓣膜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提供了越来越有效、安全以及方便的器械及技术支持。 最先应用于临床的是机械瓣膜,采用金属和热解碳材料制得,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以两个叶片全部采用纯热解碳材料为发展趋势。生物瓣的出现略晚于机械瓣,1965年Binet等首次将猪主动脉瓣直接植入人体,1968年Carpentier等改进了生物瓣的工艺,为生物瓣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由于机械瓣和生物瓣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因此,以解决这2种瓣膜缺点为目的设计出了理论上最完美的瓣膜,即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但是此种瓣膜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还没有应用于临床。 以上介绍的传统型瓣膜都需要行开胸以及心包切开术才能植入瓣膜,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介入瓣膜技术出现了,2000年Bonhoeffer等报道了瓣膜支架成功进行肺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从此经导管瓣膜置换技术走进临床,一种新的瓣膜植入技术即将逐渐成熟起来。 一、机械瓣膜 人工机械瓣膜自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3代产品。 第一代人工机械瓣膜:笼球瓣和笼碟瓣。这一代瓣膜是由金属笼架和硅橡胶球型瓣阀组成[3],属周围血流型,跨瓣压差大,血流动力学性能较差,血栓栓塞率较高,目前基本已被弃用。 第二代人工机械瓣膜:侧倾碟瓣。碟片具有各向同性热解碳涂层、瓣架由金属整体加工而成、瓣柱无焊接[8],属于半中心血流型,跨瓣压差较小,血栓栓塞较低,血流动力学明显优于第一代机械瓣,目前应用较少。 第三代人工机械瓣膜:双叶瓣。双叶瓣有2个叶片,瓣叶打开合理,开口面积大,为中心血流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瓣。由于不同公司的设计不同,双叶瓣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稍微有所差别,有的是金属瓣环配合热解碳瓣叶、有的是瓣环瓣叶全为热解碳涂层、有的是瓣环瓣叶为全热解碳、有的是瓣叶为含钨热解碳。 热解碳是截至目前公认最好的制作机械瓣膜的材料,是利用流化床沉积炉高温热解碳源气体、产生游离的C原子、C原子再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沉积在石墨基体上制备而成,其硬度和强度很高、耐磨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质量轻、加工性能好,因此很适合做机械瓣膜[4-5]。所以,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的瓣架和瓣叶完全采用热解碳材料来制备,其中,以热解碳涂层最为广泛。纯热解碳产品把涂层做的很厚,最后再去掉基体,理论上防止了涂层脱落的可能,但是热解碳涂层太厚就很难保证性能,对工艺的要求也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家属必读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家属必读 简介: 目前,重建心脏瓣膜功能的手术正在广泛的开展。它大大提高了心脏瓣膜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如果您正准备接受这项手术,您应当就您关心的问题和疑问与您的主刀医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他或她会尽量详细的向你解释手术以及术后恢复的细节。这本小册子里的文字和图片会帮助您更好的与您的主刀医生,床位医生,家庭医生以及其他参与您治疗的医生进行交流。 容易累及心脏瓣膜的疾病: 人的心脏有四个瓣膜。他们的任务是保证心脏内的血液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沿着正确的方向流动。 导致心脏瓣膜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例如婴儿在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瓣膜异常,这种微小损伤在婴儿期可能不会被发现,但他却在缓慢的损伤着瓣膜的功能或者影响着血液的正常流动,如不尽快进行修复,常常导致成年后心脏瓣膜病的发生。 其他一些疾病如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会累积心脏瓣膜,导致瘢痕形成甚至瓣膜的完全损坏。心脏瓣膜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生形态和功能的退化,这主要是由于瓣膜长期处于不断的开启和关闭运动之中。 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心脏的四个瓣膜。(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如果病变导致了瓣膜组织的增厚和硬化,那么瓣膜就不能够正常的开启,从而干扰或阻挡血液的正常流动,医学上叫做瓣膜狭窄。 如果一个瓣膜被拉长或失去弹性,就不能正常的关闭,血液就会从瓣膜开口处倒流,这在医学上叫做瓣膜关闭不全或反流。 瓣膜的任何病变都会大大增加心脏的工作量,迫使你的心脏通过增大容积来完成这些额外的负荷。如果心脏的容积过大,则心脏衰竭会随之而来,因为心肌被永久的损坏了。

心脏瓣膜问题的治疗: 有些心脏瓣膜病人在接受正规的医疗咨询和体检之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如果心脏瓣膜的病变更加严重的话,则需要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瓣膜的损伤不是很严重,那么只对瓣膜进行修复可以改善狭窄和关闭不全;但如果瓣膜损伤到不能修复的程度,就只能进行更换了。 瓣膜修复术: 瓣膜狭窄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瓣膜尖有瘢痕形成或者瓣膜间互相接触的边缘发生融合。这时,可以用手术刀切开互相融合的瓣膜,使它们的活动更加自如,狭窄便解除了。 瓣膜返流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瓣膜薄弱以及被过度拉长导致的。正常情况下应当严密接触的边缘因病变而发生相对的滑动,使的血液从缝隙中沿逆向返流。 如果这种反流继续恶化,整个瓣膜就会不断增大和拉长。此时想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就必须对其进行修复。 瓣膜修复术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病人自身的瓣膜组织得以保留。 瓣膜置换术: 当瓣膜被严重损坏,仅仅对其进行修复已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换瓣了。已损坏的瓣膜会被切除,仅留一个光滑规则的边缘,新的瓣膜就被坚固的缝合在这个边缘上。 目前,有几种应用于临床的瓣膜更换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1 组织瓣(又称生物瓣):它是用经过化学处理的动物瓣膜代替人的瓣膜。瓣膜的外面包裹一层金属或者塑料的框架,使得瓣膜的植入更加简单和方便。另一种组织瓣使用的是另外一个人的主动脉瓣。这种瓣膜事先被仔细的冷冻保存,不须经过任何加工,可以直接植入病人体内。 组织瓣的优势在于其与被更换的瓣膜的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所以机体完全可以与之相容,不需要应用其他的药物。而组织瓣的劣势在于它的耐用度不如原先的瓣膜,因为任何的保存措施都会对瓣膜本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2 机械瓣:是用金属,碳纤维,陶瓷和塑料制成的人工瓣膜。边缘处是涤纶或特氟纶制成的纤维环,作用是将瓣膜固定于患者的心脏组织上。 经久耐用是机械瓣的一大优点。然而,由于它是由人工材料制造而非生物组织,会导致瓣膜表面血栓的形成,因此需用抗凝药物延缓血液凝固的速率。(更多抗凝药的信息参见21-22页)大多数更换机械瓣的病人需在术后终生服用抗凝药。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定期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十分重要。 在决定使用那种瓣膜的时候需考虑的因素很多。你的主刀医生会根据他或她的经验和知识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瓣膜。医生考虑的因素包括:你的年龄,瓣膜病变的程度,瓣膜的大小以及你是否愿意和身体状况是否允许你服用抗凝药。在准备此类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想法和意愿会被慎重的考虑。 心脏瓣膜手术前的心理准备: 当你被告知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你的瓣膜疾病的时候,你感到忧虑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详细了解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与你的主刀医生进行交谈来缓解你的忧虑。当你了解了手术过程,提出了你的问题,表达了你的愿望之后,你就会感觉好些的。 心脏瓣膜手术前: 入院: 心脏瓣膜手术常规的住院时间大约一周。你应该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住进医院,医生和护士会对你进行一系列术前检查,告知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进行术前准备。负责对你进行治疗的医疗小组会跟你讨论手术的细节。这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相关问题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简称换瓣。生物瓣中心血流,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血栓发生率低,不必终身抗凝,但其寿命问题至今未获得满意解决,多数患者面临二次手术;机械瓣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持久性等特性,临床应用广泛,但机械瓣最大的难题是患者必须终身抗凝且潜在易发血栓栓塞和出血的可能,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变。故出院后患者是否能做好自我管理,对提升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术后注意事项 专家表示,对心脏瓣膜病病人而言,做"换瓣"手术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病人在术后还需严格遵循6大注意事项,以便巩固手术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 术后3月内充分休息 一般情况下,"换瓣"手术后1周,病人即可出院。回家以后,病人一般需休养3~6个月。术后3个月内是恢复手术创伤、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的重要阶段,病人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感冒。生活要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做少许家务等),但若在活动中有心慌、气短等不适,应立即休息,并适当减少活动量。 一般来说,病人在术后2周即可洗淋浴,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受凉,也不要搓擦伤口,洗澡后应用消毒药水清洁伤口。若发现切口有渗液、红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由于胸骨的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故病人在术后早期应避免扩胸运动,也不要提重物或抱小孩。另外,病人在术后3个月内不要开车。 2 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常态 若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人可于术后3个月起,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以"无心慌、气短"为度),直至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康复过程中,病人应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急躁,也不要过分担忧。同时,也不要因一时兴起或急于求成,猛然增加活动量或工作负荷,以免造成心功能损害。 3 饮食清淡,戒烟戒酒 出院后,病人可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适当加强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当然,"加强营养"并不代表天天吃山珍海味或狂吃补品,而是要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时令蔬菜等。"换瓣"病人一般无特殊忌口,但由于部分食物(如菠菜、番茄、猪肝等)富含维生素K,可能会干扰抗凝治疗,故应避免大量食用。另外,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病人不要吃太咸的食物,绝对不能酗酒和吸烟。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还应限制饮水量,不要进食大量稀饭和汤类。 4 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 由于大多数"换瓣"病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而手术对其脆弱的心脏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为保护和改善心功能,病人在术后不能骤然停药,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同时,病人还应密切留意自己的尿量变化,观察是否有水肿或四肢沉重感,还要监测自己的脉搏,若脉搏小于每分钟60次,应暂停服用地高辛。一般地说,病人在术后需服药3个月,以后可根据复查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停药前,病人一定要去医院复查,绝不能擅自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