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医资源-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爱医资源-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爱医资源-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麻醉学专业

2006年8月日

第三十四章门诊手术的麻醉(Outpatient anesthesia)

门诊全面开展中小型手术已是现代综合医院发展的一项新动向。近10年欧美各国正在大力开展此方面工作,建立了昼间手术门诊(day care surgery)。昼间手术门诊(门诊就诊室和术前候诊室),手术室各项配备设施与住院部手术室完全相同,并且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益。美国和加拿大门诊手术量占医院手术总数的29.1%~51.1%,英国哥伦比压省1977年门诊手术已高达51.1%,美国1985年,门诊手术仅占所有择期手术的34%,现在,门诊手术占所有择期手术的60%以上,预计很快会升至70%以上。之所以发达国家大力开展门诊手术,除可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可缓解医院床位的紧张,国家可降低新建医院的投资;从病人的角度讲,可显著缓解病人等手术的时间,解除病人住院必须卧床休息的戒律,避免病人与亲属分离,降低交叉性医院性感染的机会外,也与麻醉医师观念的改变、更理想麻醉药的出现以及外科无创技术的开展密切相关,比如作用时间更快,维持较短麻醉镇痛剂以及肌松药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患者苏醒(Fast Tracking)。鉴于上述优点,目前国外已全面开展入院当天手术业务工作(morning admission surgery),一般于入院后当天即手术,术后1~2天离院,这样既可充分发挥住院部手术室的利用率,又可避免设置专门的门诊手术室等机构,达到显著节省人力和财礼等方面的投资。

在第51届美国麻醉医师年会上White医师报告,在北美,门诊手术占择期手术的60%,今年可能增加到70%。门诊手术缩短病人与家庭的分离,减少住院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危险。它比住院病人化验检查少,术后用药少,病人不必考虑住院床位,可灵活选择手术时间,能最大效率的利用手术室和恢复室,降低费用。由于微创手术(钥匙孔手术)持续增加,门诊麻醉也在迅速扩展,并已被认定为麻醉的亚专科或分科。

综上所述,积极发展昼间手术门诊或入院当天手术业务,既有利于病人尽早手术和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还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我国借鉴和提倡。

术前准备

许多研究证明,术前2小时饮用各种饮料并不增加残留胃容量,而且饮水能冲淡胃液,刺激胃排空,减少胃液量。术前限制饮水常使病人烦渴。如下午手术病人,当日晨饮咖啡、茶或果汁可避免焦虑、咖啡因戒断和禁食引起的低血糖等不适,术前1小时可允许病人用少量水服药。肥胖症、糖尿病病人有肺内误吸危险,服用H2拮抗药和甲氧氯普胺可减少残余胃液量和酸度。术前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由于错误

地认为术前使用镇静药会延迟出院,门诊病人一般拒用抗焦虑药。但选用短效苯二氮 类和抗交感类药(β

阻滞药、α2受体激动剂),不仅可提供满意的镇静、遗忘、抗焦虑,对门诊小手术也不会延长恢复时间。最近有报道,静脉给咪达唑仑或地西泮乳剂2.5~7.5 mg可改善门诊手术转归。

麻醉方法

全麻、区域麻醉和局部麻醉等均可用于门诊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人和手术因素。全麻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现有快速显效、能预知作用时间、无蓄积和副作用少的麻醉剂。肌松剂、镇静剂可安全用于门诊短小手术,也适用于长时间复杂手术。成人和年长儿近年常选用丙泊酚诱导。它分布迅速、消除半衰期短、苏醒快,且苏醒期常有一定程度的欣快感,极少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与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雷米芬太尼合用更好,与小剂量氯胺酮合用也受到人们的青睐。较新的卤化醚化合物如七氟醚、地氟醚,血气溶解度显著降低,临床作用迅速、消失快,术中稳定血液动力学更佳。静滴丙泊酚维持麻醉虽可提高恢复质量(如减少PONV),但尚未证明比七氟醚或地氟醚苏醒快、出院早。新型挥发性麻醉药与小剂量雷米芬太尼0.04 μg/kg/min~0.08 μg/kg/min合用,更有利于快通道。肌松药是平衡麻醉的基本成分,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米库氯胺和rapacuronium在门诊短小手术中使用多不需逆转,可避免使用新斯的明-格隆溴胺,减少术后不适发生率,也无琥珀胆碱肌痛等不良反应。门诊短小手术可使用面罩或口咽通气道,喉罩(LMA)和口咽气囊通气道(COPA)较面罩和口咽通气道通畅,术后咽痛发生率较气管插管低,既减少麻醉药用量及麻醉诱导和苏醒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也不用肌松药及肌松拮抗药,有利于快通道,但仍以气管插管最安全。

监护麻醉(MAC)

即局麻辅助静脉镇静药,近年使用率增加。MAC可避免麻醉常见不良反应,减少术后护理,还有利于术后早期镇痛。如局麻时静注咪达唑仑2 mg与丙泊酚25 μg/kg/min~75 μg/kg/min,证明有显著增强遗忘和抗焦虑作用,且不延长苏醒。小剂量丙泊酚静滴也可达到满意的镇静状态。它调节灵活、苏醒快、出院早,与雷米芬太尼0.25 μg/kg/min和(或)0.05 μg/kg/min~0.10 μg/kg/min合用更好。在充分镇静、遗忘、抗焦虑等辅助下,许多病人可用局麻代替全麻或区域麻醉。与MAC-样,局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也可提高门诊手术的灵活性,外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静更有利于病人恢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减少费用和辅助用药。年轻病人常出现硬膜穿通后头痛(PDPE),但使用细笔尖式穿剌针后发生率显著减少。椎管内麻醉后体位性低血压、不能行走和排便无力等残余阻滞作用是限制其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小剂量局麻与阿片药复合剂(如利多卡因25 mg,芬太尼25 μg或舒芬太尼5 μg)可加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的恢复。

快通道概念

门诊手术麻醉要求快速安全,无术后并发症。如果精确滴定短效麻醉药,使病人从手术室直接进入2级恢复室,不经过1级加强恢复室(PACU),称为快通道。这样可节约费用,加快恢复,病人术后不再处于深镇静状态,不仅呼吸道梗塞、血液动力学波动的危险随之减少,也减少了重症监护。新型短效麻醉药及双频电脑监测仪(EEG-BIS)等有利于快通道。预防性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局麻药、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和止吐药(氟哌利多0.625 mg和地塞米松4 mg静注,重危病人可加服5-HT3拮抗剂),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早期恢复。

术后镇痛

门诊病人可用不同方法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如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可待因;中重度疼痛用短效阿片类药,但阿片类药增加POVN,并可能延迟出院。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和酮咯酸最近使用增加,它可减少阿片类药的使用而提前出院。但对比显示,价格较低的布洛芬和萘普生并不比酮咯酸差,对乙酰氨基酚40 mg/kg~60 mg/kg在价格-效能比方面更好。MAC术后伤口浸润或点滴局麻药可改善下腰部、四肢、腹腔镜手术后镇痛,腹腔镜术后肩痛可在膈下用局麻药点滴止痛。膝关节镜手术时向关节腔内注入0.5%布比卡因30 ml,不仅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用量,还可早期活动,提前出院。关节腔内加用吗啡1 mg~2 mg,酮咯酸15 mg~30 mg或可乐定0.1 mg~0.2 mg效果更好。为提高术后镇痛效能,还有皮下自控镇痛,经皮电离子透入疗法等。

一、病人的选择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方面是病人的健康状态(ASA I-II),另一方面是询问病史。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NO Yes)

Have you had anything to eat or drink in the last 4 hrs?

Have you had any previous operations?

Will you go home alone?

Have you ,or anybody in your family,ever had any problems with general anaesthetics?

Do you have a cough or a cold?

Have you had any serious illnesses in the past?

Do you suffer with heart disease or high blood pressure?

Do you ankles swell?

Do you get breathless or have chest pain on exercise or at night

Do you have asthma or bronchitis?

Do you smoke?

Do you have epilepsy?

Do you have diabetes?

Do you suffer from anaemia, bruise easily or bleed excessively?

Do you drink excessive amounts of alcohol?

Have you ever had liver disease or been jaundiced?

Are you allergic to anything, including Elastoplast?

Are you taking any drugs or medication from your GP?

Do you have any loose or false teeth?

Do you usually wear contact lenses?

If female, are you pregnant?

一般讲不适合行门诊手术的病人

1,儿童

(1)小于36周的早产儿

(2)患呼吸系统疾患的患儿

(3)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儿

2,成人

(1)ASAIII-IV级病人

(2)伴有明显呼吸系统疾患的肥胖病人

(3)复杂手术术后需行镇痛者

(4)伴有明显发热、喘息、鼻腔充血以及咳嗽的病人

二、术前准备

1、禁食

小儿术前禁食标准(h)

年龄奶/固体清亮液体

〈6个月 4 3

6-36个月 6 3

〉36个月 8 3

2、术前用药

(1)抗胆碱能药(2)预防误吸(H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铵、非特异性抗酸药)

三、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2、区域阻滞麻醉

3、周围神经阻滞

四、术后管理

1、出院标准

(1)手术部位无明显肿胀、出血

(2)生命体征平稳

(3)能口服饮料而不伴恶心、呕吐

(4)能下地行走

(5)能用口服镇痛药控制疼痛

(6)尿道手术或椎管内阻滞病人能自行排尿

2、出院医嘱

(1)饮食:从清亮液体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用药医嘱,包括口服止疼药

(3)留下电话号码,以便随访麻醉的情况及对并发症的处理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麻醉学专业 20XX年8月日

老年病人麻醉 (Anesthesia for the Elderly) 据文献记载,在所有手术中约有20%的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上,而且60岁以上的病人中有50%在死亡前经历过一次手术。为了提高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安全,麻醉科医生应熟悉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理改变,清楚术前存在的麻醉手术危险因素,评价机体的各重要系统笔器官的储备和应激能力,以及了解随增龄所致的药效学和药代学改变等。 一、衰老的生理改变 (一)心血管储备功能不足 随着年龄增中生命功能呈进行性退化,70岁时心脏指数约下降30%。可能由于心肌弹性张力降低或继发于老化所致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有些病人伴有左心室肥大,使心血管储备功能降低。 (二)肺功能减退 70~80岁的老人肺活量减少40%,最大通气量减少60%。约从40岁开始,呼吸肌尤其是肋间肌逐渐失去弹性使胸壁顺应性降低,而且肺的弹性回缩力也下降,使肺活量每年减少20ml,而功能性残气量和闭合容量相应增加,最终导致肺底部的小气道趋于关闭,使关闭容量超过FRC。在这种情况下,吸入气体优先进入肺尖而不是肺底,造成通气/ 血流灌注比例不相匹配,产生老年性“低氧血症”。PaO2每增长10岁下降4mmHg。 (三)肾功能降低 老化的过程也表现在肾脏功能变化,包括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浓缩能力降低。这时部分或全部依靠肾脏排出体外的麻醉药和其他一些药物如肌松药等,将使这些药物药效增强,清除时间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四)肝功能下降 老年人肝血流量可减少40~50%,而且随年龄增长,肝脏微粒体酶系统可因肝脏疾病或药物治疗的影响而受损害,可使麻醉过程中所用药物的生物转化减慢,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五)基础代谢率与体温调节的改变 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每年递减约1%。因此,老年人对麻醉药的代谢与排泄均缓慢。代谢率降低容易产生术中体温过低,尤其是大手术。术中热量过度丧失使基础代谢进一步减慢,产热量减少。此外,老年人外周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尤其在麻醉状态下,进一步抑制体温调节功能,使老年人容易受室温改变影响。 (六)神经系统的改变 神经系统是麻醉药作用的靶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在结构和生理上改变也必然影响麻醉药的作用。例如增龄使神经系统储备功能降低,也使病人对麻醉药的需要量减少。增龄对脑、自主神经和外周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影响包括: 1、大脑形态学改变:脑萎缩。 2、大脑功能改变:皮质功能抑制,精神异常。 3、脑神经化学改变:合成神经递质分子的酶显著下降。 4、脑组织学改变:神经元特异性结构和神经纤维结构水平和种构成消失。 5、神经功能改变:渐进性大脑传入功能障碍,视觉和听觉灵敏度下降等。 6、周围神经系统:脊髓神经元减少,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 7、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反射反应降低,反应发生速度减慢。 二、衰老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改变 随着年龄增加所需麻醉剂用量减少。这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皮质神经元数量、神经元密度、脑代谢率、局部脑血流量和神经递质分子活性减少等因素有关。老化所引起的血浆蛋白变化,体内脂肪比例增多,肝肾功能减退以及基础代谢等因素均使药物分布、代谢和排出发生变化。显然神经生理的老化过程可能以某种方式改变了麻醉药的量-效关系。

麻醉学_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

麻醉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217 )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临床麻醉:主要方向为全麻深度研究,包括心血管麻醉研究、器官保护研究等; 2、疼痛诊疗:主要研究慢性疼痛机理及其诊断和治疗; 3、麻醉药理研究和麻醉监测; 4、围术期生理调控; 5、心肺脑复苏; 6、围术期体温保护策略。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麻醉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不允许提前毕业。 五、应修总学与课程设置 应修总学分:30 ,其中必修20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基础课:(2-3门) 学位专业课:(2-3门)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不少于2门的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六、培养环节 1. 前沿讲座,2学分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篇外科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 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外科学的范畴 四、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 ①外科学简史 ②外科学范畴 ③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讲授要点: 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 ②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 ③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 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 裘法祖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 六、复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 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灌输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2、难点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三、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发展史。 2、有关无菌、消毒、抗菌的基本概念。 3、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4、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无菌术,消毒,灭菌法。 试述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 试述术中无菌原则。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3.掌握外科水、电解质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水钠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内容 1.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体液代谢失调。 3.酸碱平衡的失调。 4.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试述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麻醉学专业 2006年8月日 一、概述 1)概念 2)椎管麻醉根据注药部位不同分类 a)蛛网膜下腔阻滞 b)硬膜外腔阻滞 c)骶管阻滞 3)椎管的解剖 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一、概述 1、概念 2、麻醉分类 a.轻比重 b.等比重 c.重比重 3、麻醉平面(围)的分类 a.高位腰麻 b.低位腰麻 c.鞍麻腰麻 d.单侧腰麻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 (一)脑脊液的生理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作用 1、直接作用 ①作用部位 ②阻滞顺序 ③阻滞平面差别 ④局麻药的临界浓度 2、间接作用(全身影响)

①循环系统的影响 a.血压 b.心率 c.心排出量 d.心脏功能 e.冠状动脉血流量 ②呼吸系统的影响 ③胃肠道影响及其他 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1、术前访视病人 2、术前用药 (四)常用局部麻醉药 1、利多卡因(Lidocaine) 2、普鲁卡因(Procaine) 3、丁卡因(tetracaine)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a.各种局麻药配制浓度 b.使用以上局麻药的注意问题 (五)蛛网膜下腔穿刺术 1、体位 ①侧卧位 ②坐位 2、穿刺部位及消毒围 3、穿刺方法 ①直入穿刺法 ②侧入穿刺法 (六)阻滞平面的调节(注意问题,影响扩散因素) 1、穿刺部位(节段选择) 2、体位和麻醉药比重 3、注药速度 4、穿刺针斜口方向

5、脑脊液压力和病人年龄及病情 (七)麻醉中管理 1、麻醉平面的调节(管理) 2、循环稳定 ①血压下降 ②心率缓慢 3、呼吸管理(呼吸抑制) 4、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诱因 ①血压骤降 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③手术牵拉 四、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并发症 (一)头痛 1、原因 2、症状与体征 3、预防及处理 (二)尿潴留自学 (三)神经并发症 第二节硬脊膜外阻滞 一、概述 1、概念 2、硬脊膜外阻滞方法有: (1)单次法;(2)连续法 3、根据硬脊膜外腔阻滞部位不同可分: (1)高位硬膜外阻滞(C6-T6) (2)中位硬膜外阻滞(T6-T12) (3)低位硬膜外阻滞(下肢、盆腔) (4)骶管阻滞(肛门、会阴) 二、硬脊膜外阻滞的机制及其生理影响 (一)局麻药作用部位

教案 外科学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 2、怎样学习外科学 [讲课思路与手段] 1、科学的来源及发展 2、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百年来未变,但目前研究手段大为先进,可能取得突破,创新性进展。 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 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 5、怎样学习外科学 ①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②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③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④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⑤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章无菌术(ASEPSIS)2学时 [目的与要求] 1、树立无菌概念

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 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 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 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 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 [讲课思路与手段] “讲”—“看”—“练”三结合方式教学,故方法和内容是: 一、大课教学(约1。5学时),授课内容是: (一)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二)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三)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Ⅰ: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 1、灭菌法 ①高压蒸气法:(进行重点介绍)在工作原理一般性介绍后,重点强调灭菌条件、使用时注意事项以及灭菌效果检验方法。 ②煮沸法:简略介绍方法及应用范围。 ③火烧法:简介方法及用途。 ④电离辐射灭菌法:主要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注射器,输液管、手术缝线灭菌和密闭;不耐热药物(抗生素、激素)的制造业有γ射线以及60CO加速器两种方法。(简单介绍,一般了解) 2、消毒法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昆明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案 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学课题:椎管内麻醉 教材:《临床麻醉学》章节:第十章 年级:麻醉学专业2003级本科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学时):6 上课时间(分钟):240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问题式)课堂教学教具:多媒体 教师:教授,杜斌副教授,讲师,助教 教学目的: 1、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的作用机理;掌握其对机体生理的影响; 2、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分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麻醉管理; 3、掌握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调节的因素、适应症和禁忌症,意外和并发症及其防治; 4、熟悉硬脊膜外腔阻滞的分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平面调节、麻醉管理; 5、熟悉确定硬脊膜外隙的方法、硬脊膜外腔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硬膜外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其 防治; 6、熟悉小儿硬膜外阻滞和骶管阻滞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掌握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麻醉操作方法,术中麻醉管理,平面调节控制,麻 醉意外及并发症的防治。 3、熟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常见的并发症防治。 4、了解硬膜外腔阻滞对机体循环,呼吸的影响。 5、掌握硬膜外腔阻滞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穿刺术定位、平面调节,确定硬膜外腔方法, 置管方法,给药方法,麻醉中管理。 6、掌握硬膜外腔阻滞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教学进程及用时: 课堂交流(5分钟) 思考题:椎管内麻醉根据注药的不同,可分为几种阻滞方法?麻醉平面怎样划分?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管理?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术后并发症?硬膜外阻滞作用机制及生理影响有哪些?硬膜外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判定硬膜外腔(间隙)有哪些方法?硬膜外的术中管理。硬膜外腔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全脊麻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 辅助教材: 现代麻醉学 Anesthesia Ronald

外科学教案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5日第 1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章节:第一章绪论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二、外科学范畴 1. 外科疾病分类 2. 外科专业发展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三、如何学习外科学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学时 一、外科学发展简史(25分钟)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5.我国外科的发展 二、外科学范畴(20分钟) 1.外科疾病分类:①损伤②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梗塞与缺血 ⑥内分泌功能失调⑦其他 2. 外科专业发展:①工作性质与对象②人体解剖系统

③疾病性质④手术方式⑤年龄⑥专业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第二学时 三、外科医生的培养(45分钟) 1. 培养良好的医德 2. 培养浓厚的兴趣和上进心 3. 培养精湛的技术水平 ①掌握全面的知识②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③注重临床技能培训 本次课小结要点: 1. 现代外科学的三大成就 2. 如何培养合格的外科医生 复习思考题: 1.外科学的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下次课预习要点: 1. 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及方法。 2. 手术切口的外源性感染途径。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7日第 2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 章节: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一)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 1.无菌术的概念与方法。 2.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病人手术区域的无菌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学时 第一节无菌术 一、无菌术的概念(5分钟) 二、无菌术的方法及应用(25分钟) 1. 灭菌法⑴高压蒸汽灭菌法⑵煮沸灭菌法⑶火烧法⑷低温等离子灭菌法 2. 消毒法⑴药物浸泡消毒⑵甲醛熏蒸⑶紫外线 第二学时 三、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及术中无菌原则 ⒈手术人员准备(一般准备、手臂消毒法、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方法)(25 分钟) ⒉患者手术区的准备(20分钟) 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外科学授课教案》word版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部分外科学总论教案 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二、授课学时:共27学时 三、授课类型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挂图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 2、怎样学习外科学 二、教学重点 1、外科学的来源及发展 2、外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 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 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 怎样学习外科学 ①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②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③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④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⑤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40分钟) 1. 外科学发展简史 2. 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3.学习外科学的方法 五、课后复习 外科学发展史及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自学内容 第三章无菌术(ASEPSIS)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树立无菌概念 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 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 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 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 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重点 1、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 2、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 3、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Ⅰ: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 Ⅱ: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 Ⅲ: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 Ⅳ: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三、教学难点 1、无菌术的组成 2、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四、教学步骤 1、无菌术的概念(2分钟) 2、无菌术的组成及无菌技术(10分钟) 3、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10分钟) 4、手术人员及患者的无菌技术(10分钟) 5、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6、课后小结(3分钟) 外科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爱医资源-课堂测试题

课堂测试题(有几个正确的选几个) 1.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 B 心脏 C 肾脏 D 脾脏 E 小肠(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4 第3题) 2. 化生是指: A 细胞体积增大 B 细胞数量增多 C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D 一种分化组织代替另一种分化组织 E 细胞体积缩小(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3 第1题) 3. 下列有关坏死的描叙中,哪项不正确? A 核缩,核碎,核溶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 B 干酪样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起 C 胰腺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 D 固缩坏死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E 坏疽是坏死组织经***菌作用的结果(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5 第9题) 4. 下列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A 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 B 核内出现假包含体 C 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D 前角蛋白细丝堆聚 E 粗面内质网增多(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5 第10题) 5.肉芽组织具有如下功能: A 机化 B 修复 C 吞噬搬运 D 抗感染(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7 第19题) 6.关于干酪性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肉眼较松软 B 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 容易液化 D 坏死灶中心区结核菌少 E 发生机理为Ⅳ型变态反应(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38 第5题) 7. 下述哪项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是错误的? A 可引起纤维组织机化 B 可发生在大叶性肺炎 C 可见于绒毛心 D 可见于细菌性痢疾 E 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45 第2题) 8. 混合性血栓可见于 A 静脉内柱状血栓的尾部 B 毛细血管内血栓 C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疣状血栓 D 动脉血栓头部 E 心室内附壁血栓(见应试教程修订本P246 第5题) 9. 下列哪种炎症属IV型免疫反应? A 风湿性心内膜炎 B 支气管哮喘

骨折概论教案

昆明医学院教案 教学部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外科学教师姓名:李溪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外科学 年级 专业 临床 授课教师 李溪 职称 讲师 课型(大、小) 理论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骨折概论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 《外科学》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实用骨科学》胥少汀主编.军医出版社2005年第3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骨折定义、骨折成因、骨折分类、骨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骨折并发症、骨折愈合的过程及标准、骨折治疗原则、骨折的急救处理。 二、熟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处理。 三、了解骨折愈合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有初步认识。掌握骨折的并发症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发症有时候比骨折本身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能够正确快速的处理急诊骨折病人。 难点:初步接触骨折,解剖较复杂、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受力点分析抽象,需要结合显而易见的解剖特征及力学特征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 骨折理论知识和相关解剖知识详细讲授与鼓励自学相结合。 骨折并发症结合临床病例讲解。 电脑幻灯片讲解、板书(解剖图)、简单的骨折影像学检查。 骨折急救的模拟实际操作。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结构条理,逻辑清晰,思路明确,讲解内容图文并茂,在多媒体图片或挂图、模型等教具的直观视觉感受下,通过精简,严谨的文字讲解,使同学能够在深入浅出中掌握知识,并通过各种图片及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骨折定义Definition of fracture 四肢及躯干骨的解剖特点解剖概要;骨折的定义,成因。 骨折类型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 不完全骨折Incomplete fracture 完全骨折Complete fracture 稳定性骨折Stable fracture 不稳定性骨折Unstable fracture

昆明医科大学社区实习教学大纲

昆明医科大学社区实习教案大纲 (年修订)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社区实践教案,使医学生掌握全科医生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职责和作用,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工作方法,初步具备处理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掌握家庭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建立及使用。 .掌握全科诊室的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出诊、转诊对象的确定及工作方法。 .掌握儿童保健(包括计划免疫)、妇女保健(包括计划生育)、老年保健、社区康复的常用技术与方法。 .掌握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服务流程及服务要求。 .基本掌握院外现场急救的各种方法及对危急重症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及转诊指征。 .熟悉家庭病床的建立标准及日常管理。 .熟悉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服务要求和实施。 .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了解常见慢性病及残疾人的康复内容及基本技术。 .了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了解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了解社区诊断的概念、实施及报告的书写。 二、实习时间与内容 实习时间共周,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等教案内容。 三、实习安排 (一)社区预防 .社区预防接种:常规计划免疫、应急接种及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 .社区传染病预防:风险管理、发现登记、信息报告及处理等。 .社区非传染病性疾病防治:高血压病、糖尿病、精神病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发现登记、信息报告及处理等。 .社区非传染病预防:社区基本情况调查、社区危险因素调查和社区慢性病报告等。 (二)社区医疗 .社区常见病的基本诊疗方法。 .全科诊室的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 .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 .出诊、转诊对象的确定及工作方法。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案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案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案 课程名称:肿瘤外科学授课对象:临床肿瘤学本科班 一、讲授题目:心脏肿瘤 二、讲授时数: 1.5 学时 三、讲授人:黄云超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 四、本科目的、要求: 1.了解心脏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常见心脏肿瘤。 2.熟悉心脏粘液瘤的病理特征。 3.了解粘液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五、本章节重点、难点: 1.心脏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发病机制。 2.心脏粘液瘤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原则。 3.心脏转移性肿瘤的常见类型。

六、教学方法(请打勾) 传统式、提问式√、学导式√、病案分析式√、直观教学式(幻灯√、 手术、录像)、自学式。其它: 七、使用教具: 幻灯机,投影仪,手提电脑,粉笔 八、思考题: 1.心脏的基本结构。 2.心脏肿瘤的定义以及分类。 3.心脏粘液瘤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 4.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原则。 5.心脏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九、要求参考书目及章节: 1.《临床肿瘤学概论》,第一章复旦大学出版,2005年5月,主编:朱增雄等。 2.《肿瘤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二版,主编:张天泽等。 3.《现代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主编:汤钊猷。 4.《心脏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主编:汪曾伟等

十、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讲课内容: 1.心脏肿瘤概述:早在1559年,CoLumbos即首先报告了心脏肿瘤;1762年Morgagni 描述了心脏肿瘤情况;1931年Yaten对心脏肿瘤进行了分类;1954年Crafoord成功地在体外循环下切除了左心房粘液瘤;1959年Key首先切除了左心室粘液瘤。心脏肿瘤与其他器官肿瘤不同,肿瘤对患者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肿瘤病变本身,更决定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心脏肿瘤即使良性也不一定像其他肿瘤一样能完全切除。 心脏肿瘤的定义:心脏肿瘤是指发生在心腔或心肌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心脏肿瘤的分类:按肿瘤的发生分为:原发性肿瘤及继发性肿瘤;按肿瘤的性质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 2.常见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Cardiac Myxomas);心脏肉瘤(Cardiac Sarcomas)及心脏转移瘤 3.心脏粘液瘤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约占心脏肿瘤的30%~40%,占心脏良性肿瘤的40%~50%。心脏粘液瘤的实际人群发生率每年为0.5/100万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人,女性病人稍多。(1)病理特征 粘液瘤外观呈半透明胶陈状,略带淡黄色或夹有紫褐色血斑,分叶如葡萄状,大小不等。组织学表现为在酸性粘多糖基质上存在特征性的星形细胞和梭形细胞,其细胞核为卵圆形,周围有薄壁的毛细血管。电镜下可见瘤细胞表面富有微绒毛或胞质突出,瘤细胞内充满细纤维,是本瘤显著的超微形态学特征之一。

专业解析-麻醉学专业分析

麻醉学 一、专业介绍 麻醉学专业是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而成的专业,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之一。 1、研究方向 01神经病理痛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02创伤麻醉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为例) 2、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扩充和深化麻醉学尤其是麻醉基础理论和临床麻醉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掌握病理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理论。对麻醉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的了解。具有初步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医疗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完成有一定新见解的学位论文。成为有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和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本阶段的培养还要求研究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学风、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麻醉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温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三、麻醉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麻醉学专业就业前景利弊分析: 1)麻醉学的发展前景很广阔,就业率相对较高。 目前麻醉的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多,所以研究生比较容易找工作。麻醉学由于其专业特点明确、适用性强等特点,其毕业生就业方向较多,一次就业率也较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毕业生的自主就业方式大大增加,使本专业人才有了更广泛的利用。加之国家近年来颁布的各种毕业生就业政策,更使本

爱医资源-国家基本药物试题(20201003003254)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2) 一、填空题 1、基本药物是指适应 ( )卫生需求、( )适宜、( ) 合理、能够( )供应、公众可( ) 获得的药品。 2、国家基本药物基本特征是( ) 、( ) 、( ) 、( ) 。 3、国家采取实行();();() 等措施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4、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招标采购、 ()配送。 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基本药物() 、生产、() 、使用、() 、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6、《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 版)》包括( ) 和( )、( )、( )。 7、( ) 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8、生产、配送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负责上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按规定及时( ) 。 9、基本药物的指导价格按药品( )制定公布,原则上由政府 制定统一的( ),不区分具体生产企业。 10、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 )。 11、根据《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59 号)第八条之规定: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必须按照药品购销合同购销药品,不得进行( )。 12、参与基本药物招标的配送企业,应当是依法取得( )、( )等相应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 13、医疗机构在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病情实际,使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的执行基本药物政策的( )。 14、医患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医疗保险机构作为参保人利益的代表,

临床麻醉学教案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课程名称心血管病人手 教材名称临床麻醉学术的麻醉 授课时间 年月 授课对象麻醉专业日 教学内容 心血管病人手 计划学时 4 术的麻醉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重点2,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教3,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材 分1,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析 难点2,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3,体外循环简介 掌握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教学目的 熟悉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 了解体外循环简介 教学方法大课讲解 教具(挂图 幻灯投影 幻灯投影及 CAI 等) 新内容新知 Miller anesthesia (20%) 识(注明来 源及所占比 例) Hypertension ; Cardiac surgery ;Congentive heart disease ;外语关键词 Cardiac pulmonary bypass 。 参考资料 Miller anesthesia 现代麻醉学 课堂设计 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概述10 分钟讲解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0 分钟讲解举例

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 30 分钟讲解图表 原则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30 分钟讲解图表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直视心内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30 分钟讲解图表体外循环简介20 分钟讲解图表 教学过程 第十七章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概述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因此,麻醉医生更应认真对待。 心血管病人的手术分为:心血管手术和非心血管手术。心血管病 人行非心血管手术较心血管病人行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更高。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昆明医学院成考药学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二年制).doc

昆明医学院成考药学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二年制) 一、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继续高等教育药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的特点,结合我省医疗卫生人员的实际,以补充、更新、拓宽为原则,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药物生产、经营、研究、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掌握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熟悉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经营、科研、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指导药品行业的规范化管理;熟悉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及构型关系,合理用药。突出外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要求掌握一门外语,熟悉计算机操作,并达到专业所规定的要求,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主干学科 化学、基础医学、药学。 四、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生药学。

五、修业年限 二年。 昆明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昆明医学院成考医疗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 计划(二年半制) 一、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继续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的特点,结合我省医疗卫生人员的实际,以补充、更新、拓宽为原则,把握现代医学发展的总趋势,集医学理论、临床实践、科研技能、现代伦理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基本理沦知识、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及危、急、重症护理、专科护理的原则和操作技能。要求掌握一门外语,熟悉计算机操作,并达到专业所规定的要求,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具备一定的

麻醉学教学大纲

麻醉学教学大纲 麻醉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麻醉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学的基本概念;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和疼痛诊疗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任务。 2、了解麻醉学的课程特点、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的基本任务。【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麻醉学的基本任务及麻醉学的课程特点。 第二章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目的要求】 1、熟悉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的目的及麻醉前检查的基本内容。 2、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麻醉前准备;特殊病情的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药物。 3、熟悉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 4、了解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麻醉前病情评估的内容及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和病情估计的ASA分类法。介绍各器官系统的检诊(呼吸系统、必血管系统、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

水和电解质)。重点介绍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的药物。介绍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一般介绍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 第三章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干(丛)阻滞的基本概念。熟悉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2、熟悉颈丛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常用局麻药及其主要并发症。 3、熟悉臂丛神经阻滞常用入路及其适应证和并发症。 4、熟悉坐骨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和适应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神经干(丛)阻滞麻醉的基本概念、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常用局麻醉药。介绍颈丛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常用局麻药及主要并发症。介绍臂丛神经阻滞常用入路的适应证及各自的优缺点。一般介绍坐骨神经阻滞的方法及适应证。 第四章椎管内阻滞麻醉 【目的要求】 1、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基本概念。 2、熟悉椎管内解剖与麻醉生理。 3、掌握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掌握脊髓麻醉平面的检查与调节;熟悉脊髓麻醉常用药物及其麻醉管理;掌握脊髓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2.麻醉学专业教学计划

麻醉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医学教育标准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要求,能系统掌握麻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临床麻醉、复苏和急救及初步科研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确保其毕业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够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二、基本培养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 2、树立关爱病人的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始终将病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4、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坚持真理,敢于同谬误作斗争。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6、具备相应外语水平,可较熟练的运用外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7、基本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业务培养要求 (一)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麻醉学基础、临床麻醉学、疼痛诊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4、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用药原则。 5、掌握一般危急重病的诊断、急救及处理知识。 6、掌握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及文献检索的方法。 (二)专业技能要求 1、掌握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及常用临床操作规范。 2、掌握各种麻醉的临床操作规范与管理,常见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外科学电子教案doc

中医外科学电子教案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班秀芬 石志强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 1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教学目标〕 一、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专著甚多,内容丰富,成就卓著的特点,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轨迹,激发学生对中医外科学的学习的兴趣。 二、熟悉外科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学术思想。 〔教学内容〕 一、发展历程 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颇多,成就卓著。 (一)起源阶段:原始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证论治基础。 3、华佗: 4、《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1、《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仍保存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2、《诸病源候论》:肠吻合、血管结扎、拔牙术; 3、《千金方》:葱管做导尿管治疗尿潴留; 2

4、《圣济总录》提出了“五善七恶”,《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五善七恶”。 5、《世医得效方》是一本骨伤科专著,将骨伤科从外科中分离出来。(四)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1、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其“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2、汪机的《外科理例》将“外科”首次定名,并创制“玉真散”一方来治疗破伤风。 3、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梅毒的专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汞剂来治疗梅毒的记载。 (五)辉煌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 1、教育: 2、科研:中医研究院; 3、临床: 二、主要学术流派 (一)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特点是内治强调脾胃,推崇外治法及手术。 (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创建了外科阴阳辨证的方法;创制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剂;在治法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并充分运用了三焦辨证,建立了外科部位辨证的方法;强 3

麻醉教学大纲

(一)基本理论 掌握麻醉前病人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评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用法,掌握麻醉期间的液体管理方法和术中输血原则。 掌握经口腔和经鼻腔气管插管技术,掌握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防治。掌握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复合麻醉方法,掌握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掌握全身麻醉管理和并发症防治。 掌握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影响、操作要点、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掌握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和防止,掌握颈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掌握麻醉期间监测意义、严重并发症和意外的预防和救治。 掌握各种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和特点,掌握小儿和老年人的麻醉处理要点,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心脏病、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要点。 熟悉双腔气管插管,熟悉低温对机体的影响,熟悉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熟悉心脏病人手术的麻醉要点。 了解术后镇痛的有关知识。 (二)基本技能 掌握经口腔气管插管技术和气管导管位置的判定方法,掌握硬脊膜外腔穿刺技术和穿刺位点的判断,掌握经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法。 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和动脉穿刺技术。 临床麻醉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 1、了解现代麻醉学发展历史概况(三个阶段) 2、熟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学习临床麻醉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4、了解麻醉方法的分类及亚临床麻醉学科的分类。 二、讲授内容: 简述中国古代临床麻醉的发展,现代麻醉学的开始和发展,麻醉,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围(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及机制的研究、其它任务);重点介绍现代麻醉学的概念、麻醉方法分类、亚麻醉学科分类。 三、自学内容:如何学好麻醉学。 第二章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一、目的: 1、了解麻醉前病情衡量的重要性及麻醉前检诊的内容,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掌握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与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熟悉肝脏和肾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等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4、了解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和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衡量。 二、讲授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