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内设计的工作方法之设计方案与构思

住宅室内设计的工作方法之设计方案与构思
住宅室内设计的工作方法之设计方案与构思

(2)方案构思的表现方法

1)把握“功能、形式、技术”辨证的思维方式

①功能原则——用途系统(实际用途);

②形式原则——美学系统(合乎审美理想);

③技术原则——构造系统(合理的结构载体)。

其中,功能居主导地位,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方案设计的根据,是形式、技术发展变化的先导。三者关系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辨证统一,设计师在做方案构思时应反复推敲、综合分析、辩证思考。三个方面关系,可以形成以下五种探讨方式:

①功能→形式→技术;

②技术→形式→功能;

③技术→功能→形式;

④形式→功能→技术;

⑤形式→技术→功能。

无论那种方式,功能的发展都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其自发的特点,而技术和形式受制于功能则相对稳定,当然也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功能,往往以一种新的室内空间形式和技术,积

极促进功能向更新的高度发展。

2)方案草图的表现

方案草图的表现形式有铅笔素描、钢笔淡彩、麦克笔、彩色铅笔描绘或草图加电脑修饰等。许多同学在入学期间都已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本书不作详述。

方案草图是方案构思的延伸,是运用图解语言表达构思的总过程,是设计师与业主沟通时最有效的表达手段之一。能够熟练的掌握好手绘草图,等于随时随地带着一个设计工作室,不管是在工地或进行业务洽谈,都可马上将自己的构思充分地表达出来,是设计师表达能力的必修课,也是高效完成设计工作的有力保证。

方案草图一般应包括“一草、二草、正草”

三个阶段。应从上述辨证关系出发,首要原则是要满足空间使用功能的分布,在建筑框架的局限中去寻求空间利用的最大可能性,并不断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逐步地深入和完善方案。各工作要点如下:

※一草:

①大量徒手画草图进行平面功能规划和空

间形象构思。

②分析室内原型空间及已有的条件,确定主要功能区的大体位置,并进行功能分区,画出功能分析图(功能泡泡图)。

③合理安排各功能区交通流线,并画出交通流线图。

④分析各功能空间应满足的功能需要,对各功能区进行内部规划。

※二草:

①比较和调整总平面图。

②按已划分的功能区布置合适的家具,考虑人体工学在设计中应用。

③根据总平面图进行地面铺设和顶棚设计,要求与总平面图相协调。

④研究立面造型,推敲立面细部,要求满足功能和装饰艺术需要,并与顶棚和平面要相协调。

①考虑室内艺术功能需要,合理布置装饰陈设、绿化等。

※正草:

②改良和弥补二草的缺漏,将方案进一步细化推敲,深入完善。

③统一平面、顶棚和立面三者的关系,考虑

造型、色彩、材质完美结合。

④画出所有空间的所有面的包覆与终饰。

⑤画出主要空间透视表现图。

⑥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⑦设计上要求功能合理,具有较高文化、艺术性,体现人性化环境;确定装饰风格,满足业主情趣和品味。

⑧正草的图纸要求、比例大小应与正图相同。

此外,住宅本身是一个立体的建筑空间,在进行方案构思时应该一直保持立体空间的思维方

(3)效果图表现

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虚拟再现,是为了表现设计方案的空间效果而作的一种三维阐述,通过立体影像模拟真实设计效果情景。对于业主来说,效果图也是理解图纸的一种最有效方法。

效果图往往作为项目成功的敲门砖,有着直观的沟通作用,它实现从平面向三维的空间转换,传递设计师的意图及对空间创作的深刻感悟,其间要将初期的设计概念完善和实现在三维效果中,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的创作经历及实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