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权与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一)

论信用权与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一)
论信用权与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一)

论信用权与现代信用法律制度(一)

内容摘要:现代经济是以信用作为社会交往基石的信用经济。我国信用市场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法治基础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信用权的法定化,信用失常状况将逐步得以解决;同时信用权的法定化也预示了现代信用法律制度的重新构建,这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只有完善和健全信用权和现代信用法律制度,才能使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用、信用权、信用法律制度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财。”信用是一个文明社会中作为人的必不可少的资格。可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信用制度被打破,而新的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和消费,并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法治基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信用和信用权法律制度。

一、信用与信用权

“信用”一词最早属道德伦理范畴,是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双方行为的一种规范,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品行。

而法律意义上的信用是关于经济信赖的社会评价,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履约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信用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实践证明,单从道德层面显然无法解决信用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为保证信用体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把信用作为一种法治要求和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表现出来,使其具备一定法律涵义。此时,失信的后果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经济的损失,同时也意味着责任的承担和自由的丧失。信用是现代社会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基本品格,是外在强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心理取向,是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信用一般具备三个要件:第一,信用的主体是一般民事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而且也包括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合伙人以及国家等;第二,信用的主观要件是民事主体自身的偿债能力,这种偿债能力是由民事主体的经济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履约态度、结算信誉等经济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决定的;第三,信用的客观要件是社会对民事主体自身偿债能力和经济能力的信赖程度的评价,这是一种社会公众的评价,而不是当事人的自我评价,不包含任何主观因素。

在法律意义上使用信用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罗马古代社会是一个极重人的声名(包括名誉、信用等)的社会,对自己的良好信用拥有维护和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是其在法律上具有完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罗马人看来,信用与其人格密不可分,有人格才享有相应的权利,信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权利。信用的这种人格权属性基本上只是限于对精神利益进行保护的范畴,很少或基本上没有财产利益的因素。这一观念对后世民法产生重大影响,如德国民法典在第824条将信用权规定为独立人格权予以保护。尽管后来由于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大意义而被赋予除精神利益之外的财产利益,甚至将信用利益列入营业权的保护对象之列,但信用权仍然具有人格权的属性,其保护人的精神性人格利益的目的仍然没有消失。由此看来,信用体现为一种人格权,即信用权。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事主体的人必然同时拥有完整的人格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身体和名誉、荣誉、信用等器质性与精神性人格利益,这是拥有人格的必要条件。可以说,信用权是民事主体就其所具有的诚实守信能力和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所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

信用权的确立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社会全体成员遵守规则、诚实交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社会机制十分重要,一个没有欺诈、违法行为等不良记录并且被公认为有信用的个人或法人,不仅应当得到社会成员的尊重,还应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

那么,那种由于经济利益驱动而产生的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将随之失效,信用危机也将逐步地得到缓解。

二、信用权与诚实信用原则

信用之所以被法定化而形成信用权,不仅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单从语义角度来看,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活动的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做到“守信不欺”。作为统帅大部分民事关系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也可被看作立法者要求维持双方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意志。无论如何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和信用权法定化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都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地发展,并且究其根本,都是道德的法律化。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用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有人称信用为现代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信用的实质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关系到民事权利的得失。因此,在誉为民法“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对信用权的法律保护刻不容缓。

三、信用权的本质: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结合

从信用的基本构成要件以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信用权的本质是一种人格权和财产权的结合,或者更为确切的说,是一种兼具财产权性质的人格权。

首先,信用权具有明显的人格性。这种人格性不仅是指伦理道德人格,而且从伦理道德上升到法律人格,将道德规则法律化,故信用权既是道德的又是法律的。

其次,信用权兼具财产性。信用的财产性并非从出现之时就存在,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突显出来的。信用的人格性与他拥有的财产、资本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的交往中,判断对方的信用状况仅仅依据他的道德品格是不行的,必须以其财产资本作为基础。

再次,信用权还意味着责任。在交易过程中,一方会考虑对方的人格品行,是否诚实可靠,但最终还是根据其拥有的财产状况、支付能力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信用权在法律上应当体现为兼有财产权性质的人格权,这种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信用权与信用法律制度的重建

信用权的法定化,促使我们要尽快重建我国的信用法律制度。而重建我国的信用法律制度,就应当首先探究信用失常的法律根源。这里我们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来阐释。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失常的程度和信用失常的法律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我国现有法律对失信责任的规定形式单一,执行力度不足,无疑助长了经济人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选择成本较低的违法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新古典主义法学家认为,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维护和推进交易的唯一必要条件。信用与赊购、信贷等交易活动有关,是当事人特殊经济能力的表现,来源于社会对特定主体的评价。信用不仅是一种人格利益,它是能够通过信用交换而获得交易利益,以资信文件、信用证等为载体的财产利益。

法律制度是人们行为模式的引导和规范,也是对人们行为后果的确认和保障。因而德国民法典在第824条将信用权规定为独立人格权予以保护,有的国家甚至将信用利益列入营业权的保护对象之列。中国民法典草案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将信用权法定化,作为人格权制度中的一种独立的法定权益予以保障。此外,功利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权利的本质是利益。依此观点,法律应当设定一项信用权赋予守信者,这是对法律没有对失信行为做出否定评价的回应。信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不仅仅是道德伦理,更是一种现实的利益。

信用权的独立和法定化,是人格权外延拓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对守信者利益的法律确认保护,同时也表明了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信用权的法定化,与其相关的信用法律制度或机制的规定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建构和完善。

1、信用量化机制

现代商品经济活动强调的是交易和投资的方便、快捷、安全。一方面,投资和交易方需要能够使自己的信用状况及时、容易地为对方了解,以扩大影响、更多地吸引投资和客户。因此,便于认识、便于传输、更为客观的信用信息的量化就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信用的量化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信用评级制度来进行的,也就是对决定信用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等级,并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为投资和交易活动提供一个简洁、直观的判断对方信用的标准。如世界上著名的信用评估机构——美国的莫迪投资服务公司将信用分为三级九等,即A、B、C三级,每级又分为三等,AAA、AA、A,BBB、BB、B和CCC、CC、C.信用越好,安全性越高,就越不存在风险。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借贷关系特征的表现形式就是信用形式。按照在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锒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商业信用具有如下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企业经营者。由于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因此,其债权债务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的企业经营者。②商业信用贷出的资本是商品资本。企业赊销的商品是处在流通阶段、待实现价值的商品,一个企业把这些商品赊销给另一个企业时,商品资本贷出了,使用权发生了转移,由于商品的货款没有支付,形成了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③商业信用的规模一般与产业资本动态是一致的。商业信用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经济繁荣,社会生产与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商业信用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则缩小。 商业信用的特征,使它的存在和发展有明显的局限性:①商业信用规模受企业能提供的资本数量限制。商业信用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只能在它们之间对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所以商业信用的最高界限是企业可贷出的商品资本。②商业信用的供求有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每种商品都有特定的使用价值,信用供给者提供的商品,必须是信用需求者所需要的商品。同时,只有商品的需求者,才能向商品供给者预付货款。否则,没有商品供求的一致性,就不能形成借贷关系,这就决定了商业信用在供求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③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提供的对象是企业再生产总资本的一部分,尚未独立于企业再生产之外,企业再生产需要连续进行,资本闲置时间很短,如果以商品形式贷出的资本不能及时归还,企业生产和流通就难以正常进行。企业为了使再生产连续进行,不能长期将资本借出,商业信用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借贷。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一方面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筹集起来,形成巨额资金;另一方面,通过贷款方式将筹集的资金贷放出去,满足社会各界对资金的需求。银行通过信用活动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熟悉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熟悉会计档案管理 4.熟悉内部控制制度 5.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 6.掌握会计核算的要求 7.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要求 8.掌握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 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2)会计市场管理;(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4)会计监督检查。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2.1什么是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a.如果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就称其为孤立系统。在孤立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隔绝的,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不能传至系统外,系统环境的能量也不能传至系统内,显然,客观世界是不存在这种孤立系统的;b.如果系统与其环境可以交换能量但不可以交换物质,称其为封闭系统。例如一个密闭的容器,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不能交换物质,可看作为封闭系统;c.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换,又有物质交换,就称其为开放系统。小至细胞、分子、大至生物、城市、国家等任何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都是开放系统。 2.2什么是系统自组织现象?试描述一个具体的系统自组织现象。 答:系统中的元素在环境作用下,不依靠外力,发展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系统自组织。19世纪末化学家利色根发现,将碘化钾溶液加入到含有硝酸银的胶体介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碘化银沉淀物会构成一圈圈有规律间隔的环状分布,这种有序的环称为利色根环。如激光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 2.3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贡献? 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重视。1986年钱学森发表“为什么创立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2.4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 答: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分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这主要是从系统的交通角度来理解的。 2.5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a.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熵最大,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长、维持或减小。b.协同学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并通过协作导致系统出现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c.混沌是由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随机运动。它不是简单的无序状态,在“杂乱无章”运动中又包含普适常数,包含自相似性。 共同点:三者讲的都是一个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不同点:混沌理论是从随机表象角度来讲的,耗散结构是从熵的角度来讲的,协同学是从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 3.0详细说明动态规划的中心思想。 动态规划是研究多段决策而提出来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所谓的“最优性原理”,这个原理归结为用一个基本地推关系式,从整个过程的终点出发,由后向前,使过程连续地转移,一步一步地推到始点,找到最优解。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的子问题的答案。不管该子问题以后是否被用到,只要它被计算过,就将其结果填入表中。这就是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思路。具体的动态规划算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答案:偿还;付息 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 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答案:实物信用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答案: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答案:极高的利率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 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答案:本票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答案:直接;间接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答案:背书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答案: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答案:承兑 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答案:本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答案:1995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答案:D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会计法律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例题·判断题】会计法律制度指的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法律制度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包含在里面的。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B.《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C.《会计法》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 D.《会计法》是国家宪法 ??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但不是宪法。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 )。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行政法规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有( )。 A.总会计师条例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会计行政法规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例题·多选题】会计部门规章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等。 A.会计监督制度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C.法律责任 D.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会计部门规章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3)、“会计监督制度”(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5)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2)等。 【例题·单选题】《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属于( )。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北理工17春秋《工程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当可选择的比选准则采用()时,就应选择效益-费用比最大的方案。 A.净效益最大准则 B.投资效率最大准则 C.二者都可 2.()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 A.人力 B.资金 C.设备 D.三者之一均可 3.贷款与全部投资之比Kl/K称为()。 A.贷款比 B.投资比 C.债务比 4.()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金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 A.净现金流量 B.投资 C.收益利润 5.在实践中,通常把为保持设备在平均寿命期限内的完好使用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更换或修复工作叫() A.设备更新 B.修理 C.维修 D.现代化改装 6.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代表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工厂自动化系统。 A.传统的工业系统 B.先进制造系统 C.二者皆有 7.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的现金累加值就是净现值用()表示。 A.NPV B.CI C.CO 8.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称()。 A.净现金流量 B.现金流量 C.资产流动 9.()中的收益和费用的计算都涉及到价格,使用外汇或产品出口的项目还涉及汇率问题。 A.财务分析 B.经济分析 C.价格分析 10.()是指用于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布局规划、方案设计、开发人员培训及有关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费用。 A.规划设计费用

B.工程实施费用 C.系统运行费用 11.项目寿命期末的()表明项目经营的总效果。 A.盈余资金 B.资金来源 C.资金运用 D.累积盈余资金 12.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为()。 A.无形磨损#有形磨损 B.综合磨损 13.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 A.现代化改装 B.维修 C.修理 D.三者都可 14.()是指投资项目所使用资金的来源及数量构成。 A.资金数量 B.资金结构 C.资金平衡 15.()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 A.综合磨损 B.无形磨损 C.第Ⅱ有形磨损 D.第Ⅰ种有形磨损 16.每期偿还贷款利息,同时向银行存入一笔等额现金,到期末存款正好偿还贷款本金,称()。 A.气球法 B.等额利息法 C.偿债基金法 17.()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 A.平均寿命期限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三者之一均可 18.()是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 A.经济资本 B.投资项目 C.经济效果 19.动态评价法主要包括现值法、年值法和() A.投资回收期法 B.研究期法 C.最小公倍数法 D.内部收益率法 20.为显示财务条件对企业经济效果的影响,必须分析资金结构因素,具体方法是编制()。 A.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第一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第一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第一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 A、商利贷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银行信用 2、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工时( )。 A、商利贷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银行信用 3、高利贷信用的主要需求者是( )。 A、奴隶主 B、小生产者 C、封建地主 D、其它 4、按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能够划分为( )。 A、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C、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D、其它 5、从本质上看,国际信用是( )一种形式。 A、资本输出 B、直接投资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6、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利率是( )。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一般利率 D、官定利率 7、消费信用的过度膨胀会引起( )。 A、通货紧缩 B、通货膨胀

C、人不敷出 D、变卖抵押品 8、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中支付一定 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称为( )。 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支票 D、其它 9、现代信用中,最基本的两信用形式是( )和( )。 A、银行信用、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商业信用 D、国际信用、商业信用 10、银行票据是在( )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 A、银行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高利贷信用 11、在借贷关系的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利率变化的利率是( )。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优惠利率 D、一般利率 12、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大量逆差时,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需要利用资本项目大量引进外资。这时,金融管理当局就可能会( )利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没关系

金融学 第二章 信用练习

第二章信用练习 一、判断 1.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借贷活动为基础。() 3.商品赊销不用支付利息,因此不属于信用范畴。() 4.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 5.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将最终取代商业信用。() 6.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 () 7.金融工具具有收益性,即肯定能为持有者带来固定的收益。() 8.商业票据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 一种书面凭证,它可以通过背书流通转让。() 9.商业汇票是指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无条 件支付命令书。() 10.商业本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二、单选 1.信用是()。 A. 买卖行为 B. 赠予行为 C. 救济行为 D. 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2.信用的产生与货币的()职能直接相连。 A. 流通手段 B. 价值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 平等的价值交换 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 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4.以下属于信用活动的是()。 A. 财政拨款 B. 商品买卖 C. 救济 D. 赊销 5.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商业信用 D. 消费信用 6.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提供信用的一方通常是()。 A. 买方 B. 卖方 C. 工商企业 D. 消费者 7.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与之相关的是()。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政府信用 D. 消费信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微型计算机广阔的应用领域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应用方面。( ) 2.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计算机的字长。( ) 3.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做单片机。( ) 4.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指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5.兼容性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通常是指向上兼容,即旧型号计算机的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在新型号计算机上运行。系列机通常具有这种兼容性。() 二、简答题 1.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 … 3.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按照冯·诺依曼原理,现代计算机应具备哪些功能 5.如何理解软硬件之间的等价性 6.何谓绿色计算机对它有哪些要求 7.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层次结构,说明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8.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错。会计电算化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2.对。 : 3.错。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CPU。 4.错。“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指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 5.错。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微型计算机通常具有这种兼容性。 二、简答题 1.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对象是离散的数字量,用数码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也是离散的数字量;电子模拟计算机的运算对象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电流、电压等),其运算结果也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现代所说的计算机都是电子数字计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按借贷关系中借者与贷者的不同,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6种。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其基本形式是赊销和预付款。 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者都是企业经营者;商业信用贷出的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规模一般与产业资本运动一致。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能提供资本数量的限制 (2)商业信用的供求有着严格的方向 (3)商业信用的期限局限——一般是短期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之一。 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和方向上的局限 (3)银行信用以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为媒介。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作用 (1)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3)筹集巨额资金的重要手段 (4)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形式:赊销、分期付款购买商品、消费贷款 (五)租赁信用 租赁信用是租赁公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出租设备工具而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形式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或财务租赁,是一种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租赁形式。多用于专用、大型设备的租赁。 经营租赁,又称服务租赁,用于通用设备租赁 杠杆租赁,一种投资和信贷相结合的一种租赁方式 (六)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形式 (1)国际商业信用:补偿贸易、来料加工 (2)国际银行信用,主要为出口信贷 (3)国际间政府信用,期限长、利率低 (4)国际金融机构信用

第1章 会计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第一章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国务院用来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是()。A.会计行政法规 B.地方性会计法规 C.会计法律 D.会计部门规章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会计法规是()。 A.会计法律 B.会计规章 C.会计规范性文件 D.地方性会计法规 3.()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A.《宪法》 B.《会计法》 C.《企业会计准则》 D.《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4.下列各项中,会计法律制度效力最低的是()。 A.宪法 B.会计法律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行政法规 5.实行回避制度的单位,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商场收银员 C.出纳 D.稽核 6.下列关于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B.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C.我国地方会计工作管理主要实行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一个单位是设置会计机构还是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职的会计人员,由()。 A.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实际需要决定 B.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税务部门批准 C.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财政部门批准 D.各单位提出设置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批准 8.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机构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1年以上 B.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2年以上 C.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3年以上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5年以上 9.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应当()。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10.下列关于单位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正确的处理是()。A.原出具凭证单位更正并加盖公章

金融学 第二章-信用-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信用 第一部分本章内容结构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有商品货币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信用活动。商品和货币自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以来,经历了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这三个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信用也经历了高利贷信用、借贷资本运动的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 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合作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第二部分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信用的概念和范畴 ★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 难点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及二者间的联系 第三部分同步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2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 4直接融资 5间接融资 6消费信用 二、填空题 1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 )。 2( )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3国际信用大体可分为()和( )两类方式。 4股份公司的典型形式是指( )。 5直接融资活动中的核心是( )。 三、选择题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 A.商业票据B支票 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3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4.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 A支票B传票C期票D汇票 5.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6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 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 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7.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 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D银行信用 8.属借贷范围的基本信用形式有( )。 A信托信用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9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 C货物交换D商品交易 10诸多信用形式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 11.信用工具具有以下( )特征。 A变现力B本金的安全性 C收益率D偿还期 12下列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 A商业承兑汇票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银行债券D企业债券 四、问答题 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间有怎样的联系? 第四部分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 供的信用。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3.银行信用:具备如下两个特点的信用是银行信用:(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2)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4.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 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第4章

第四章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 1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 A. 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赤字和盈余单位 B. 现代银行和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 C. 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 D. 现代市场经济的出现 知识点提示: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赤字和盈余单位 2 以下融资形式中属于间接融资范畴的是()。 A. 贷款 B. 商业票据 C. 商业票据 D. 债券知识点提示: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贷款 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直接融资优点的是()。 A. 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B. 安全性高 C. 筹资成本低,投资收益高 D. 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融通和优化配置 知识点提示: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安全性高 4 ()属于道德范畴信用。 A. 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B. 利率从中产生,又引导其发展 C. 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取得他人信任 D.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知识点提示: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取得他人信任 5. 政府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政府债券 B. 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 C. 自愿捐助

D. 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 知识点提示: 信用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发行政府债券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6. 关于银行信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达到非常大的规模 B. 在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商品买卖活动 C. 可满足贷款人在数量和期限上的多样化需求 D. 银行作为债权人出现在信用活动中 E. 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完全取代了商业信用 知识点提示: 现代信用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达到非常大的规模, 可满足贷款人在数量和期限上的多样化需求 7. 金融工具的特征是()。 A. 具有法律保障的承载信用关系的契约 B. 具有交易对冲能力或变现能力 C. 能给交易者带来货币或非货币收益 D. 市场价值变化带来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 E. 其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完全消除 知识点提示:金融工具特征,风险与收益关系,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具有法律保障的承载信用关系的契约, 具有交易对冲能力或变现能力, 能给交易者带来货币或非货币收益, 市场价值变化带来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性 8. 信用产生的原因是()。 A. 利息的出现 B. 私有制的出现 C. 高利贷的影响 D.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E. 调剂财富余缺的需要 知识点提示: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私有制的出现, 调剂财富余缺的需要 9. 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A. 银行向客户发行信用卡 B. 银行对消费者发放抵押贷款 C. 银行向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发放贷款

会计法律制度练习题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是()。 A.审计署 B.国家税务总局 C.财政部门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 A.真实性和相关性 B.明晰性和谨慎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重要性和及时性 3.下列关于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更正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 B.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使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应当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C.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D.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对于文字错误,不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4.关于记账本位币,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记账本位币是指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 B.我国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法律不允许收支业务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选定某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成人民币反映 5.下列会计资料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记账凭证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C.年度财务计划 D.银行对账单 6.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一般情况下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在我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一般是指()。 A.财政、税务、审计机关 B.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 C.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D.本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8.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存在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问题,需要对该问题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A.接替人 B.移交人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 9.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 A.100学分 B.60学分 C.90学分 D.120学分 10.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在予以通报的同时,可以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的罚款。

试论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试论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经济学的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高度发达,经济运作具有扩张性的基本特征,经济活动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渗透着信用因素,信用关系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量普遍、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现代经济已是一种信用经济。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即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最普遍的经济关系。从经济中最富于活力的企业来看,其生存、发展离不开信用,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要利用信用活动来保障生产连续进行或扩大 生产。如果没有信用,企业只能在自有资金的狭小规模范围内维持,既不可能吸纳社会资金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也不能使生产、流通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政府也离不开信用。政府发行国库券、国债,是向企业、个人或其他部门的借款;同时,政府也会作为债权人发放贷款。个人也是如此,个人一方面通过到银行存款或购买企业、政府债券成为他们的债权人;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等方式获得信用,成为银行或企业的债务人。这样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为经济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经济关系,成为连结经济各部门、政府、企业、个人最重要的纽带。如果这样的债权债务关系遭到损害,那么整个经济必然陷入危机的境地。我们已经很难在现代经济中找出能够摆脱这种债权债务关系的部门或个人。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越紧密,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一旦债权债务关系遭到侵害,其破坏力和损害面也很广,极易导致经济纠纷与秩序混乱,引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一、现代信用的基础和体系构成 现代社会信用的基础建设需要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完成;同时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在大量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实现,而很难靠制定法规文件或舆沦宣传来解决。人类在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发展进程中,已经创造并形成了多种规范的信用形式,按参与主体可以划分为企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个人信用等几种。这些信用形式各具特色,不仅可以分别满足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自()起施行。 A.2000年7月1日B.1999年10月3 1日 C.2005年3月1日D.2006年2月1 5日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会计制度》 3.下列关于《会计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B.《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C.《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D.《会计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4.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规范性文件 5.地方性会计法规不包括() A.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C.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D.计划单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性文件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会计法律的有()。 A.《会计法》B.《审计法》 C.《证券法》D.《注册会计师法》 三、判断题 1.会计法律制度指的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财政部于1 993年制定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D [解析]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4.[答案] B 5.[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 AD 三、判断题 1.[答案] X [解析]会计法律制度指的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关于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包含在里面的。 2.[答案] X [解析]1993年10月3 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审核通过了《注册会计师法》。

国家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定义和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2、信用特征: ①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信用是以取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以偿还本金为义务的借入。 ②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商品的系列买卖来实现的。信用活动中,商品或货币的拥有者在贷出商品或货币时,一方面并没有放弃所有权,只是让渡使用权,另一方面没有立即取得货币,他仅获得一种承诺,就是到期时借者才将当初借入的货币偿还给贷者,并付给利息作为代价。价值不管在贷者手中,还是在借者手中,都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 (二)信用的产生 一方面,在某些人手中有多余的货币,需要寻找运用的场面;另一方面,有些人需要货币但手中缺少,因而客观上要求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而这种调剂必须通过借贷方式。 (三)信用基本要素 1、信用主体:即信用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转移资产的一方为授信人,接受的一方为受信人。 2、信用客体:即信用行为的交易对象,是授信方的资产,它或以货币的形式存在,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 3、信用内容:即信用活动的主体通过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 4、时间间隔:与其他交易行为最大的不同是,信用行为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下进行的,贷款在前,偿还在后,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受信人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后,信用行为才完结。也正因为这种时间间隔,使信用具有天然的风险性。 (四)信用载体特征 ①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在到期时要承担偿还责任的特征。 ②流动性:指信用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和偿还期成反比。 ③收益性:即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者带来受益。三种受益:一种为固定受益。一种是即期受益。还有一种为实际受益,是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真实收益。 ④风险性:指信用工具的本金和预期受益的安全保证程度。来自两方面,一是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主要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社会地位和经营状况等。二是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利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信用工具市场价格上升或下跌的风险。 二、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定义 国家信用(也称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如发行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财政统借统还外债等;二是国家运用信用手段供应资金,如以有偿的方式安排的某些财政支出。 (二)国家信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是国家财政的需要 2、由于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 3、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 (三)国家信用的形式

求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工程》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工程》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 1.本作业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其中前三类题可直接 解答外,计算题可在白纸上手写解答并扫描后插入本作业相应的试题后面。 然后上传即可。 二.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 】直接支承基础的地基土层称为 A. 持力层 B. 下卧层 C. 硬土层 D. 软土层 2.【 B 】当地基存在软弱土层,不适合做天然地基时,可进行加固,把基 础建在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上而形成的地基,称为 A. 天然地基 B. 人工地基 C.复合地基 D. 桩基础 3.【 A 】下列基础,属于扩展基础的是 A.墙下条形基础 B.柱下条形基础 C.筏型基础 D.箱型基础 4.【 B 】根据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直径 A.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不宜小于10mm,间距宜在100~200mm之间 C.不宜大于16mm,间距间距不宜大于200mm D.不宜小于16mm,间距宜在100~200mm之间 5.【 C 】基础设计时,不需要考虑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基础为

A. 灰土基础 B. 砖基础 C. 扩展基础 D. 毛石基础 6.【 D 】对独立基础进行抗冲切验算,其目的是 A. 检验基础的配筋是否合适 B. 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C. 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是否合理 D. 验算基础的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7.【 A 】在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时,三者之间不但要满足静 力平衡条件,还需满足 A.变形协调条件 B.抗冲切条件 C.基底反力直线分布的条件 D.基础整体弯曲的条件 8.【 B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但桩 侧阻力不可忽略。该类桩属于 A.摩擦桩 B.端承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桩 9.【 B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为 A.短期效应组合 B.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C.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 D.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 10.【 C 】以下地基,优先考虑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的是 A. 膨胀土地基 B. 粉土地基 C. 深厚软土地基 D. 砂土地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采用在地表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称为设计冻深。 2.【√】浅基础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一般采用应力扩散方法计算软 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3.【×】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为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但不计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