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培优: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1、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2、4×7=28,4是28的,7是28的,也是28的。

3、91、25、1、87、61、54、97中,质数有,合数有。

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30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是互质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

2、用252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高是12厘米,长和宽都大于高。

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26÷()=()……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共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4、在3张牌上分别写上3个最小的连续奇数,如果随意从其中取出至少一张组成一个数,其中有几个是质数?将它们写出来。

5、小聪的姐姐参加了今年的中学数学竞赛,小聪问姐姐:“这次竞赛你得了多少分?获第几名?”姐姐告诉他:“我得的名次和我的岁数及我的分数乘起来是2910,你看我的成绩和名次各是多少?”

6、⑴两个质数的和是30,这两个质数的乘积的最小值是多少?

⑵两个合数的和是30,这两个合数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7、把9、15、28、30、34、55、77、85这八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每组四个数的乘积相等,应该怎样分?

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收获是

第一部分必做题

1、(☆)两个质数的和是16,这两个质数的积可能是()或()。

2、(☆)前1000个自然数(不包括0)中有168个质数,那么合数的个数有()个。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它的长、宽、高是三个不同的质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4、(☆)判断。

⑴一个质数的约数都是质数。()

⑵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⑶只有合数有质因数,质数没有质因数。()

⑷一个质数加上2以后,结果还是质数,20以内这样的质数有5个。

()

⑸质数与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5、(☆)有两个合数,这两个合数又是互质数,这样的数有很多个,如果这两个合数的积是一个最大的四位数,这两个合数是()和()。

6、(☆☆)两个质数的和是40,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7、(☆☆)一包糖有224块,要分成块数相等的几包,每包块数要在5块以上、10块以下,共有几种分法?

8、(☆☆)用10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请设计不同的拼法。

9、(☆☆)把504与数a相乘,正好得到一个平方数,数a是多少?

第二部分选做题

10、(☆☆)8642013579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1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 ,这三个数分别是

()、()、()。

12、(☆☆☆)下面四个积中,哪个积与其他的积不相等?(写出分析过程)

①9×28×55 ②15×21×44

③22×35×36 ④10×33×42

13、(☆☆)陈老师有一张电影票,这张电影票的排数与座位号数的最小公倍数是84,最大公约数是

3,那么陈老师的电影票是几排几座?

14、(☆☆☆)一个长方体,前面和右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以厘米为单位的数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15、(☆☆)a和b是两个不同的质数,并且a比b小。

⑴如果a+b=18,ab=65,那么,a= ,b= 。

⑵如果a+b=18,ab=77,那么,a= ,b= 。

16、(☆☆☆)晓岚家的电话号码是个七位数,它恰好是100以内最大质数与另外几个连续质数

的积,这个积的后四位数恰好是前三位数的10倍,晓岚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他发现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质数)的和。例如:

6=3+3 100=3+97 1000=3+997

8=3+5 102=5+97 1002=5+997

12=5+7 104=7+97 1004=7+997

………………

哥德巴赫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后来,有人对偶数一个一个地验算,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的数,都表明哥德巴赫这个发现是正确的。

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是不是这个论断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正确呢?还必须加以证明。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1742年他写信给当时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后来欧拉回信说:他认为哥德巴赫提出的问题是对的,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证明。因为没能证明就不能成为一条规律,所以只能说是一个猜想。人们就把哥德巴赫提出的问题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有名的难题。有人称它为“皇冠上的明珠”,它是数学上的一座高峰,谁能攀上这座高峰呢?

哥德巴赫猜想从1742年提出来后,近二百年一直没有人能证明它。

1920年,挪威数学家证明了:每一个很大的偶数(我们叫它大偶数)是九个素数的积加上九个素数的和,简称“(9+9)”。

1924年,法国的拉德巴哈尔证明了“(7+7)”(就是说,每个大偶数是七个素数的积加上七个素数的积)。

以后在各国数学家的努力下,包围圈越来越小。证明从(9+9)→(7+7)→(6+6)→……到1972年,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向这座高峰跨上了一大步,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1+2)”,就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加上两个素数的积。例如:8=2+2×3,18=3+3×5,98=7+13×7。

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国外把(1+2)这个证明命名为“陈氏定理”。但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难题,还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