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前言

1. 真空

“真空”来源于拉丁语“Vacuum ”,原意为“虚无”,但绝对真空不可达到,也不存在。只

能无限的逼近。即使达到10-14—10-16托的极高真空,单位体积还有330—33个分子。

在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低于该地区大气压的状态,也就是同正常的大气比,是较为稀薄的气体状态。真空是相对概念,在“真空”下,由于气体稀薄,即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目较少,故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如电子、离子)之间的碰撞就不那么频繁,分子在一定时间碰撞表面(例如器壁)的次数亦相对减少。这就是“真空”最主要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可以研究常压不能研究的物质性质。如热电子发射、基本粒子作用等。

2. 真空的测量单位

一、用压强做测量单位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作为这种量度,最直接的物理量应该是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但是由于分子数很难直接测量,因而历来真空度的高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强来表示。气体的压强越低,就表示真空度越高,反之亦然。

根据气体对表面的碰撞而定义的气体的压强是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气体分子动量的垂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因此,气体作用在真空容器表面上的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压强的单位有相关单位制和非相关单位制。相关单位制的各种压强单位均根据压强的定义确定。非相关单位制的压强单位是用液注的高度来量度。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压强单位。

【标准大气压】(atm )

1标准大气压=101325帕

【托】(Torr )

1托=1/760标准大气压

【微巴】(μba )

1μba=1达因/厘米2

【帕斯卡】(Pa )国际单位制

1帕斯卡=1牛顿/m2

【工程大气压】(at )

1工程大气压=1公斤力/厘米2

二、用真空度百分数来测量 %100760

760%?-=P δ 式中P 的单位为托,δ为真空度百分数。此式适用于压强高于一托时。

3. 真空区域划分

有了度量真空的单位,就可以对真空度的高低程度作出定量表述。此外,为实用上便利起见,人们还根据气体空间的物理特性、常用真空泵和真空规的有效使用围以及真空技术应用特点这三方面的差异,定性地粗划为几个区段。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下面介绍一种划分方法。

粗真空<760~10托

低真空<10~10-3托

高真空<10-3~10-8托

超高真空<10-8~10-12托

极高真空<10-12托

4.真空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真空技术在工业生产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已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电子、冶金、机械、食品、化工、半导体、低温技术、原子能、宇航等国防、国民经济、科研部门中必不可少的新技术之一。其应用具体包括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压差,可以做功。

二、提高热、电绝缘性能。

三、利用真空,撤除氛围气体屏障。

四、延长粒子飞行路径。

五、减少有害气体作用。

六、促成材料出气效应。

七、模拟宇宙环境。

气体在平衡状态下的特性

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气态是物质存在的各种状态中最简单的一种状态。气态的最主要特征是:它既无一定形状,也无一定体积。任一数量的气体,都能无限制地膨胀而充满于任何形状与大小的容器中。气体又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任何不同种类的气体,不论其比例如何,都能混合成均匀状态。

对于气体的大量现象及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需进一步作出解释,于是发展起来了气体分子运动论。其基本观点如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从化学中已知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8厘米的数量级。

通过大量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每一物体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都不是密实的连续体,也就是说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不同的物质空隙大小不同。

二、分子永远在不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例子。分子运动的特点也只能从一些间接的实验中观察到。布朗运动就是其中一种。

三、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已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而且分子间还有空隙。那么为什么物质分子、原子又能结合成一个整体呢?这是因为分子有相互吸引力。当我们把物体的一部分分开时,必须加外力来克服这些分子间的引力才行。

另外我们压缩物体时也需要力,这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排斥力。正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才使物质分子不是一个挨着一个紧靠在一起,而是有一定的空隙。

因此分子之间不但存在着吸引力,而且也存在着排斥力。它们均为短程力。实验证明: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约小于10-8厘米,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当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10-8厘米,小于10-6厘米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6厘米时,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了。

2.气体的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

一、气体的实验定律

玻义耳定律

一定质量的任何气体,在恒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为常数,换言之,即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常数

PV

=

盖·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任何气体,若变化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等压过程),而且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中间状态均可近似的看作平衡状态,则体积和温度之商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

V

=

常数

T

查理定律

一定质量的任何气体,若变化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这样的变化过程为等容过程),而且变化过程中过经历的中间状态均可近似的看作平衡状态,则压强和温度之商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

P

=

常数

T

状态过程方程

一定质量的任何气体,当从一平衡态过渡到另一平衡态时,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与温度之商为一恒量。数学表达式为:

PV

常数

=

T

阿伏伽德罗定律

在标准状态下(T0=273K,P0=1atm)一摩尔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等于22.4升。(包含6.02×1023个分子)。

上述的几条定律是大量的气体实验的总结,而实验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定律有局限性,不同气体的局限性也不同。同时各种气体相对于定律的结论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离,也就是存在近似性。这种近似性既来源于测量的误差,也决定于各种气体本身的个性。这种个性趋于同一,很自然的使我们设想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二、理想气体

凡是严格服从上述各条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这就是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

理想气体是一个理论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这个假想的概念引进的实际意义基于以下的事实,即在较低的压强和较高的温度下,各种气体都可以十分近似的看作理想气体,也就是在我们真空技术中所遇到的气体都可以当作理想气体。

从结构上看,理想气体具有以下特点:

(1)分子本身大小比起它们之间的距离来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分子看作是没有体积的几何质点。

气体体积的确切意义应为分子能自由到达的整个空间,所以上述特点可以使气体体积这一状态参量更加明确,即可用容器的容积代替。

(2)除了分子相互碰撞的瞬间外,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也就是说除了分子碰撞瞬间外,可视为自由粒子,直线飞行,牛顿第二定律对个别粒子也是成立的。这一特点,保证了气体分子的压强不受分子间作用的影响。

(3)分子在运动中不断相互碰撞,而且也不断地与容器壁发生碰撞,这些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由于碰撞的时间是如此的短,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亦可忽略,由于没有动能损

失,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动能亦不受损失。以后我们将看到,系统可由一确定的温度来描述其状态。

以上特点亦可作为理想气体的微观定义。实际气体对实验定律的偏离实质上也就是其结构上对上述特点的偏离。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看看为什么压强较低、温度较高的气体都可以十分近似地看作理想气体。首先,压强较低,气体显然处于较稀薄的状态,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从而保证了理想气体结构上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温度较高,分子飞行速度较快,在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里所受到其他分子的作用较小,从而保证了理想气体结构上的第二个特点。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真空技术中,除了研究状态参量的变化规律外,有时需要分析在某一确定状态下P 、V 、T 三者和气体质量M 之间的联系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状态定态方程,简称状态方程或物态方程。其数学表达式为:

RT M

PV μ=

式中μ为一摩尔气体的质量,称为气体的摩尔质量。R 为一常数,称为理想气体的普适常数。

R 是对任何气体都适用的常数,在不同的单位制里,R 有不同的数值和单位。常用的有 R=8.31焦耳/摩尔·开

R=2卡/摩尔·开

状态方程还可以有如下的形式:

nKT P =

其中n 为气体的分子密度。K 亦为一物理常数,称为玻尔兹曼常数,它定义为:

K J N R K /1038.1230

-?== 0N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mol N /1002.6230个?=

由状态方程,可得气体密度为

RT

P V M μρ== 假如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μ、R 、T 均为常量,状态方程可写为

C PV =·M

式中C 为常数。这说明PV 的乘积与气体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PV 决定了气体量的大小。所以真空技术中都用PV 来表述气体量。

最后应指出,状态方程以及前述的一些气体定律对于未饱和蒸汽亦成立。至于饱和蒸汽,凡牵涉到状态的变化,上述有关定律就不适用了。

3. 理想气体的压强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存在,且在平衡状态下,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气体压强起因不同于固体和液体。它既不是重力引起的,也不是流动性所致,而是由于分子不停的运动,撞击在容器壁上,把一部分动量传递给器壁。对个别分子而言,这种行为是偶然的和间断的,而对大量分子而言,传递的动量总和在单位时间里便是一个恒定的数值,也就是在宏观上表现出对器壁产生一个持续的作用。

气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单位时间气体分子传递给器壁单位面积上法线方向的动量的多

少。如果假定所有的气体分子都以同一个速度V 运动,则这一传递的动量数值显然正比于每一个分子的动量mV ,也正比于单位时间碰撞上去的分子数,而这一分子数既决定于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n ,也决定于分子运动的快慢,即速率V 。由此可推断:

mV P ∝·n ·V

考虑到气体分子实际上以各种可能的速率运动,应取其平均值,经严格的理论推到,可得

23

1V mn P = 或

232k E mn P =

其中22

1V m E k =,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V 为气体分子的速率平方的平均值,令 2V V S =

S V 为均方根速率,则

23

1s V mn P = 上式便是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它是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公式之一。

道尔顿分压定律

不互相起化学作用的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强的总和。所谓分压强是指个别气体在单独存在时,即在与混合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相同并且与混合气体中所包含的这种成分的摩尔数相等的条件下所具有的压强。可用下式表示

i P P P P P ++++= (321)

P 为混合气体的总压强,1P ,2P ,……i P 为各气体分压强。

分压定律的实质是指出压强的产生与分子间的碰撞无关,亦即分子间的碰撞并不影响分子与器壁的碰撞。

在真空技术中所遇到的气体大都是混合气体,确定这些气体的总压强和分压强是真空测量的主要任务。实践证明,由测量来正确反应分压定律是不容易的。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很容易推出混合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RT M M M V P P P P i )()(i i 1111

321...μμμ+

??++=++++ 式中P P P P P i =++++...321为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i i 1111μμμM M M +??++为混合气体

的总摩尔数,用r 示,于是有

rRT PV =

这就是理想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

如果已知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如何求出分压强呢?下面我们给出两种常用的方法。

(1) 摩尔百分数

如总压强为P ,某一分压强为i P ,总摩尔数为r ,而i 成分的摩尔数为i α,则

P X P i i =

r X i

i α=,称为摩尔百分数。

(2)体积百分数

如总压强为P ,某一分压强为i P ,i 成分的体积百分数为i β,则

P P i i β=

这里所谓的体积百分数是指某一成分的气体处在与混合气体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所具有的体积与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之比。

4.气体分子的动能、温度的实质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压强公式,可以求得气体的温度和分子平均动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温度概念的微观实质。

nKT P =和232k E mn P =

可得

KT E k 2

32= 由此可以看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只是与气体的温度有关,且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它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阐明了温度的实质。温度标志着物质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强度。由于物体的绝对温度是与其部大量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k E 相联系,所以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它是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宏观量。对个别分子来讲,它的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能从它处于某一温度的系统中,来衡量它所携带的平均平动动能。

222

121S k mV V m E ==

得 μ

RT m KT V s 33== 气体分子的均方根速率一般在几百米/秒的数量级

5. 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

在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均方根速率是一定的,但对于单个分子来说,由于频繁地与其它分子碰撞,所以要不断地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速率可具有各种可能的数值,而方向也包括各种可能的方向。所以某一时刻,大量分子的速率也是各不相同,方向各异。尽管如此,由于宏观参量一定,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还是呈现一定的规律。所谓速度分布,就是把分子按速度的大小分类,然后统计出速度在某一间隔d +-的分子数。

基础知识 真空密封

基础知识真空密封 自定义搜索基础知识--真空密封 基础知识――真空密封{VKP&{~O 真空联机密封性能取决于联接处的泄露和真空材料的放气。对任何真空系统总希看漏、放气量与密封形式、密封材料、加工精度及装配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故在联接处总会存在一定的漏、放气量,因此可根据真空系统工作的性质,真空室工作工作应力的高低及其出口处抽气速度的大小提出要求。F?{laAYE 真空系统中的压力在高于10-5Pa真空范围内广泛使用合成橡胶、环氧树脂和塑料。认真空度提到压力10-7Pa的真空范围时,这些密封材料就不能用了,需要应用超高真空的密封材料如金或铜作垫圈,而真空壳体不能用软刚需要改用不锈钢。bpdluWS+} 超真空气体内的气体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系统内的压力极限,一方面与泵的有效抽速有关,另一方面与来自真空壳体及其内部的零部件的气流量有关。因虽有系统的有效抽速由于泵有结构尺寸和用度的原因,总存在实际限制。所以,减少气流量就成为达到超高真空状态的基本设计目标,成为选择超高真空材料的主要准则。SbH}cu8 作为真空系统内部用的材料,要求饱和蒸汽压低,为了减少慢性解吸和体出气,要求能耐450℃高温烘烤,而不降低机械强度和不发生化学和物理损伤。作为真空系统壳体材料,要求能忽略气体渗透,承受得住大气压的压力,烘烤期间耐空气腐蚀和不发生漏气。此外,要求选用材料,加工制作轻易,价廉易得。iJr(;Bq 对于真空度低于10-7Pa的超高真空,固然自然和合成橡胶是理想的密封圈材料,弹性好,装配成真空密封后法兰螺栓受力很小,而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烘烤,实际上可可供选用的几种250但由于超高真空系统要求密封圈材料耐. 橡胶材料都不能满足要求。真空度更高(即压力更低)的超高真空,则必须采用金属密封。CIAKXYM9.1真空用橡胶密封圈)u]1j@Id 接触式真空动密封的结构,最常用的有下面几种类型:①J型真空用橡胶密封―J 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工作表面应平整光滑,不答应有气泡杂质、凹凸不同等缺陷;②O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③骨架型真空用橡胶密封圈;④真空用O形橡胶密封圈。fcw/l,k99.2真空用金属密封圈OhTd~R` 金属密封圈密封的可拆联接是超高真空系统中常用的联接形式,它是为满足超高真空要求而必须经200~400℃的高温烘烤除气而采用的密封方式。Lp.2[3 常用的金属密封圈的材料有金丝和无氧铜两种,它们有下列一些性能:%8$|7;(2k ①金(Au)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高温时不氧化,塑性好,屈服极限比铜或铝低一倍,在较小的夹紧力下即可产生塑性变形,膨胀系数为αg=14×10-6cm/cm℃,比不锈钢的膨胀系数αs=18×10-6cm/cm℃稍低。金制密封圈虽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明显的变形硬化,强度增加。为了保证密封圈密

真空泵选型与计算

在真空泵选型前,我们一定弄清楚几个基础概念: 真空理论上是指容积里面不含有任何的物质。(现实中是不存在真正的真空的)通常把容器内气压低于正常大气压(101325 Pa)的都称之为真空状态。 真空度表示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簿程度,通常用压力值来表示。实际应用中,真空度通常有绝对真空和相对真空两种说法。从真空表所读得的数值称真空度。真空度数值是表示出系统压强实际数值低于大气压强的数值,从表上表示出来的数值又称为表压强,业界也称为极限相对压强,即: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一般取101325Pa,水环式真空泵极限绝对压强3300Pa;旋片式真空泵极限绝对压强约10Pa) 绝对真空&相对真空 极限相对压强相对压强即所测内部压强比“大气压”低多少压强。表示出系统压强实际数值低于大气压强的数值。由于容器内部空气被抽,因此内部的压强始终低于容器外部压强。所以当用相对压强或者表压强表示的时候,数值前面须带负号,表示容器内部压强比外部压强低。 极限绝对压强绝对压强即所测内部压强比”理论真空(理论真空压强值为0Pa)”高多少压强。它所比较的对象为理论状态的绝对真空压强值。由于工艺所限,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内部压强抽到绝对真空0Pa这个数值,因此,真空泵所抽的真空值比理论真空值要高。所以当用绝对真空表示时,数值前面无负号。 例如,设备的真空度标为0.098MPa,实际上是-0.098MPa 抽气量抽气量是真空泵抽速的一个衡量因素。一般单位用L/S和m3/h来表示。是弥补漏气率的参数。不难理解,理论下抽一个相同体积的容器,为什么抽气量大的真空泵很容易抽到我们所需的真空度,而抽气量小的真空泵很慢甚至无法抽到我们想要的真空度?因为管路或者容器始终不可能做到绝对不漏气,而抽气量大的弥补了漏气所带来的真空度下降的因素,所以,大气

真空泵基础知识及选型指导

真空泵基础知识及选型指导 一、基础知识 1、真空的概念 “真空”一词来自拉丁语“vacuum”,原意为“虚无”、“空的”。真空是指在给定空间内低于环境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即该空间内的气体分子密度低于该地区大气压力的气体分子密度,并不是没有物质的空间。水环真空泵应用于低真空(105—103 Pa)领域 2、真空的测量单位 在真空技术中,表示处于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的量称为真空度,可用压力、分子数密度、平均自由程和形成一个单分子层的时间常数等来表征,但通常用气体的压力(剩余压力)值来表示。气体压力越低,表示真空度越高;反之,压力越高,真空度越低。 法定的压力计量单位为帕[帕斯卡],符号为Pa 1Pa=1N.m-2 此外,还可用真空度的百分数作测量单位。 δ——真空度百分数(%)P——绝对压力(Pa)Pb-P 表示真空压力表读数,表压力(用Pe表示)真空度百分数δ(%)与压力P对照表 3、单位换算 1atm(标准大气压)=1013.25hPa(百帕) 1mmHg(毫米汞柱)=1Torr(托)=1.333 hPa(百帕) 1bar(巴)=1000 hPa(百帕) 1mbar(毫巴)=1 hPa(百帕)

1inHg(英寸汞柱)=25.4mmHg(毫米汞柱)=33.8 hPa(百帕) 4、相关术语 ◇气量——水环真空泵的气量是指入口在给定真空度下,出口为大气压1013.25hPa时,单位时间通过泵人口的吸入状态下的气体容积,m3/min 或m3/h 。 ◇最大气量——水环真空泵的最大气量是指气量曲线上的气量最大值,m3/min或m3/h。 ◇真空度(或称作压力)——水环真空泵的真空泵是指入口处在真空状态下气体的稀薄程度,以绝对压力表示,Pa、hPa、kPa。 ◇极限真空度(或称作极限压力)——水环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是指入口处气量为零时的真空度,Pa、hPa、kPa。 ◇压缩比——吸入压力下气体容积与压缩后气体容积之比 ◇饱和蒸汽压——在给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蒸汽与其凝聚相处于相平衡状态下的该种物质的蒸汽压力。 二、选型指导 真空泵的工作压力应该满足真空设备的极限真空及工作压力要求。通常选择泵的真空度要高于真空设备真空度半个到一个数量级。2BVX、2BEX 系列真空泵吸气压力范围在33hPa——1013.25 hPa之间,在此范围内,气量随吸气压力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气量和真空度选择合适的泵。保证工艺要求的真空度或抽走需要排走的气体。泵的工作点尽可能要求在高效区

真空泵的选型及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真空泵选型 真空泵的作用就是从真空室中抽除气体分子,降低真空室内的气体压力,使之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概括地讲从大气到极高真空有一个很大的范围,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真空系统能覆盖这个范围。因此,为达到不同产品的工艺指标、工作效率和设备工作寿命要求、不同的真空区段需要选择不同的真空系统配置。为达到最佳配置,选择真空系统时,应考虑下述各点: 确定工作真空范围: ----首先必须检查确定每一种工艺要求的真空度。因为每一种工艺都有其适应的真空度范围,必须认真研究确定之。 确定极限真空度 ----在确定了工艺要求的真空度的基础上检查真空泵系统的极限真空度,因为系统的极限真空度决定了系统的最佳工作真空度。一般来讲,系统的极限真空度比系统的工作真空度低20%,比前级泵的极限真空度低50%。 被抽气体种类与抽气量 检查确定工艺要求的抽气种类与抽气量。因为如果被抽气体种类与泵内液体发生反应,泵系统将被污染。同时必须考虑确定合适的排气时间与抽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量。 真空容积 检查确定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所需要的时间、真空管道的流阻与泄漏。 考虑达到要求真空度后在一定工艺要求条件下维持真空需要的抽气速率。 主真空泵的选择计算 S=2.303V/tLog(P1/P2) 其中: S为真空泵抽气速率(L/s) V为真空室容积(L) t为达到要求真空度所需时间(s)

P1为初始真空度(Torr) P2为要求真空度(Torr) 例如: V=500L t=30s P1=760Torr P2=50Torr 则: S=2.303V/t Log(P1/P2) =2.303x500/30xLog(760/50) =35.4L/s 当然上式只是理论计算结果,还有若干变量因素未考虑进去,如管道流阻、泄漏、过滤器的流阻、被抽气体温度等。实际上还应当将安全系数考虑在内。目前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水环式真空泵和旋片式真空泵等 一般的要求是: 1、真空度、真空容积、主要介质、温度、主要容积类设备。 2、真空流入介质及流量、压力、温度、规律。 3、抽气量、抽出气体介质、温度。 4、真空设备的占地面积、自动化程度、真空管道规格 选用真空泵时需要注意事项: 1、真空泵的工作压强应该满足真空设备的极限真空及工作压强要求。如:真空镀膜要求1×10-5mmHg的真空度,选用的真空泵的真空度至少要5×10-6mmHg。通常选择泵的真空度要高于真空设备真空度半个到一个数量级。 2、正确地选择真空泵的工作点。每种泵都有一定的工作压强范围,如:扩散泵为10-3~10-7mmHg,在这样宽压强范围内,泵的抽速随压强而变化,其稳定的工作压强范围为5×10-4~5×10-6mmHg。因而,泵的工作点应该选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不能让它在10-8mmHg下长期工作。又如钛升华泵可以在10-2mmHg下工作,但其工作压强应小于1×10-5mmHg为好。

7-0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第七单元真空技术 7-0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是指气体分子密度低于一个大气压的分子密度稀薄气体状态。真空的发现始于1643,那 年托利拆利(E.Torricelli )做了有名的大气压力实验,将一端密封的长管注满水银倒放在盛有水银的槽里时,发现了水银柱顶端产生了真空,确认了真空的存在。此后,人们不断致力于提高真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能够获得低于10-10Pa的极高真空。 在真空状态下,由于气体稀薄,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之间的碰撞次数减小,分子在一定时间内碰撞于表面上的次数亦相对减小,这导致其有一系列新的物化特性,诸如热传导与对流减小,氧化作用小,气体污染小,气化点降低,高真空的绝缘性能好等等,这些特征使得真空特别是高真空技术已发展成为先进技术之一,目前,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大规模集成电路、表面科学、薄膜技术、材料工艺和空间技术等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尤其是在电子工业的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真空物理基础 1. 真空的表征 表征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真空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少,气体压强越低,真空度越高,习惯上采用气体压强高低来表征真空度。 在SI单位制中,压强单位为牛顿/米2( N/m 2): 2 1 牛顿/米=1 帕斯卡(Pascal), (7-0-1) 帕斯卡简称为帕(Pa),由于历史原因,物理实验中常用单位还有托( Torr)。 1 标准大气压(atm) =1.0135 K05(Pa), 1托=1/760标准大气压(7-0-2) 1托=133.3帕斯卡 习惯采用的毫米汞柱(mmHg )压强单位与托近似相等(1mmHg=1.00000014 )托。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见附表7-1 2. 真空的划分 真空度的划分(不同程度的低气压空间的划分)与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通常可分为: 低真空(103 ~10 1Pa)、高真空(10 1 ~ 10 6Pa)、超高真空(10-6 ~ 10-10Pa )和极高真空 (低于10 10Pa )。 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提高到的宽达20个数量级的真空度范围,并随着某些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的应用和开拓,将进一步接近理想的真空状态。 3. 描述真空物理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 (1)分子密度:用于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平均分子数。气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为 p nkT (7-0-3) 其中n为分子密度,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气体温度。 (2)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平均自由程是指气体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所通过的平均 距离。对同一种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7-0-4)

7-0_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第七单元 真空技术 7-0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是指气体分子密度低于一个大气压的分子密度稀薄气体状态。真空的发现始于1643,那年托利拆利(E.Torricelli )做了有名的大气压力实验,将一端密封的长管注满水银倒放在盛有水银的槽里时,发现了水银柱顶端产生了真空,确认了真空的存在。此后,人们不断致力于提高真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能够获得低于10-10Pa 的极高真空。 在真空状态下,由于气体稀薄,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之间的碰撞次数减小,分子在一定时间内碰撞于表面上的次数亦相对减小,这导致其有一系列新的物化特性,诸如热传导与对流减小,氧化作用小,气体污染小,气化点降低,高真空的绝缘性能好等等,这些特征使得真空特别是高真空技术已发展成为先进技术之一,目前,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大规模集成电路、表面科学、薄膜技术、材料工艺和空间技术等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尤其是在电子工业的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真空物理基础 1. 真空的表征 表征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真空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少,气体压强越低,真空度越高,习惯上采用气体压强高低来表征真空度。 在SI 单位制中,压强单位为 牛顿/米2 (N/m 2): 1牛顿/米2 =1帕斯卡(Pascal ), (7-0-1) 帕斯卡简称为帕(Pa ),由于历史原因,物理实验中常用单位还有托(Torr )。 1标准大气压(atm )=1.0135×105(Pa), 1托=1/760标准大气压 (7-0-2) 1托=133.3帕斯卡 习惯采用的毫米汞柱(mmHg )压强单位与托近似相等(1mmHg=1.00000014)托。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见附表7-1 2. 真空的划分 真空度的划分(不同程度的低气压空间的划分)与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通常可分为: 低真空(Pa 10~101 3 -)、高真空(Pa 10~1061 --)、超高真空(Pa 10~10-10 -6)和极高真空 (低于Pa 10 10 -)。 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提高到的宽达20个数量级的真空度范围,并随着某些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的应用和开拓,将进一步接近理想的真空状态。 3. 描述真空物理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 (1)分子密度:用于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平均分子数。气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为 nkT p = (7-0-3) 其中n 为分子密度,k 为玻耳兹曼常数,T 为气体温度。 (2)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平均自由程是指气体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所通过的平均距离。对同一种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p kT 2 2πσλ= (7-0-4)

真空常用计算公式

真空概念及真空计算公式 1、真空的定义 真空系统指低于该地区大气压的稀簿气体状态 2、真空度 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簿程度,通常用“真空度高”和“真空度低”来表示。真空度高表示真空度“好”的意思,真空度低表示真空度“差”的意思。 3、真空度单位 通常用托(Torr)为单位,近年国际上取用帕(Pa)作为单位。 1托=1/760大气压=1毫米汞柱 4、托与帕的转换 1托=133.322帕或1帕=7.5×10-3托 5、平均自由程 作无规则热运动的气体粒子,相继两次碰撞所飞越的平均距离,用符号“λ”表示。 6、流量 单位时间流过任意截面的气体量,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帕·升/秒(Pa·L/s)或托·升/秒(Torr·L/s)。

7、流导 表示真空管道通过气体的能力。单位为升/秒(L/s),在稳定状态下,管道流导等于管道流量除以管道两端压强差。 符号记作“U”。U=Q/(P2- P1) 8、压力或压强 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用“P”表示。 9、标准大气压 压强为每平方厘米101325达因的气压,符号:(Atm)。 10、极限真空 真空容器经充分抽气后,稳定在某一真空度,此真空度称为极限真空。通常真空容器须经12小时炼气,再经12小时抽真空,最后一个小时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取其10次的平均值为极限真空值。 11、抽气速率 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由泵进气口处抽走的气体称为抽气速率,简称抽速。即Sp=Q/(P-P0) 12、热偶真空计 利用热电偶的电势与加热元件的温度有关,元件的温度又与气体的热传导有关的原理来测量真空度的真空计。

13、电离真空计(又收热阴极电离计) 由筒状收集极,栅网和位于栅网中心的灯丝构成,筒状收集极在栅网外面。热阴极发射电子电离气体分子,离子被收集极收集,根据收集的离子流大小来测量气体压强的真空计。 14、复合真空计 由热偶真空计与热阴极电离真空计组成,测量范围从大气~10-5Pa。 15、冷阴极电离计 阳极筒的两端有一对阴极板,在外加磁场作用,阳极筒内形成潘宁放电产生离子,根据阴极板收集的离子流的大小来测定气体压强的真空计。 16、电阻真空计 利用加热元件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元件的温度又与气体传导有关的原理,通过电桥电路来测量真空度的真空计。 17、麦克劳真空计(压缩式真空计) 将待测的气体用汞(或油)压缩到一极小体积,然后比较开管和闭管的液柱差,利用玻义尔定律直接算出气体压强的一种绝对真空计。 18、B-A规 这是一种阴极与收集极倒置的热阴极电离规。收集极是一根细丝,放在栅网中心,灯丝放在栅网外面,因而减少软X射线影响,延伸测量下限,可测超高真空。

第一章_真空技术基础

第一章真空技术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1. 真空的基本知识 2. 真空的获得 3. 真空的测量 4. 稀薄气体的基本性质 5. 真空配件、检测 1

§1-1 气体与真空 Air, as a gas, is composed of molecules that you can imagine as round elastic balls. Molecules move in straight lines until they collide with neighboring molecules or the container wall.

THE ATMOSPHERE IS A MIXTURE OF GASES PARTIAL PRESSURES OF GASES CORRESPOND TO THEIR RELATIVE VOLUMES GAS SYMBOL PERCENT BY VOLUME PARTIAL PRESSURE TORR PASCAL Nitrogen N 27859379,000 Oxygen O 22115821,000 Argon Ar0.937.1940 Carbon Dioxide CO 20.030.2533 Neon Ne0.0018 1.4 x 10-2 1.8 Helium He0.0005 4.0 x 10-3 5.3 x 10-1 Krypton Kr0.00018.7 x 10-4 1.1 x 10-1 Hydrogen H 20.00005 4.0 x 10-4 5.1 x 10-2 Xenon Xe0.0000087 6.6 x 10-58.7 x 10-3 Water H 2 O Variable 5 to 50665 to 6650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前言 1. 真空 “真空”来源于拉丁语“Vacuum ”,原意为“虚无”,但绝对真空不可达到,也不存在。只能无限的逼近。即使达到10-14—10-16托的极高真空,单位体积内还有330—33个分子。 在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低于该地区大气压的状态,也就是同正常的大气比,是较为稀薄的气体状态。真空是相对概念,在“真空”下,由于气体稀薄,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较少,故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如电子、离子)之间的碰撞就不那么频繁,分子在一定时间内碰撞表面(例如器壁)的次数亦相对减少。这就是“真空”最主要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可以研究常压不能研究的物质性质。如热电子发射、基本粒子作用等。 2. 真空的测量单位 一、用压强做测量单位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作为这种量度,最直接的物理量应该是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但是由于分子数很难直接测量,因而历来真空度的高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强来表示。气体的压强越低,就表示真空度越高,反之亦然。 根据气体对表面的碰撞而定义的气体的压强是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气体分子动量的垂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因此,气体作用在真空容器表面上的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压强的单位有相关单位制和非相关单位制。相关单位制的各种压强单位均根据压强的定义确定。非相关单位制的压强单位是用液注的高度来量度。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压强单位。 【标准大气压】(atm ) 1标准大气压=101325帕 【托】(Torr ) 1托=1/760标准大气压 【微巴】(μba ) 1μba=1达因/厘米2 【帕斯卡】(Pa )国际单位制 1帕斯卡=1牛顿/m2 【工程大气压】(at ) 1工程大气压=1公斤力/厘米2 二、用真空度百分数来测量 %100760 760%?-=P δ 式中P 的单位为托,δ为真空度百分数。此式适用于压强高于一托时。 3. 真空区域划分 有了度量真空的单位,就可以对真空度的高低程度作出定量表述。此外,为实用上便利起见,人们还根据气体空间的物理特性、常用真空泵和真空规的有效使用范围以及真空技术应用特点这三方面的差异,定性地粗划为几个区段。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下面介绍一种划分方法。 粗真空<760~10托 低真空<10~10-3托 高真空<10-3~10-8托 超高真空<10-8~10-12托 极高真空<10-12托

真空开关基础知识

真空开关基础知识—真空的绝缘性能 一、真空的基本概念 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在给定的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也就是说,同正常的大气压相比,是较为稀薄的一种气体状态。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根据真空技术的理论,真空度的高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强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是以帕(Pa)为单位 1Pa=1N/m2。另外常用的单位还有托(Torr)、毫米汞柱(mmHg)、毫巴 (mbar)、工程大气压(公斤/厘米2)等。 真空区域的划分没有统一规定,我国通常是这样划分的: 粗真空:(760~10)托 低真空:(10~10-3)托 高真空:(10-3~10-8)托 超高真空:(10-8~10-12)托 极高真空:10-12托 托和帕的关系:1 托=1 毫米汞柱(mmHg)=133.322Pa,1 帕=7.5×10-3托。 真空区域的特点不同其应用也不同,例如吸尘器工作于粗真空区域,暖瓶、灯泡等工作于低真空区域,而真空开关管和其它一些电真空器件则是工作在高真空区域。 二、真空间隙的绝缘特性 真空中放置一对电极,加上高压时,在一定的电压下也会产生电极之间的电击穿。它的击穿与空气中的电击穿有很大不同。空气中的击穿是由于气体中的少量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度运动,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较多的电子和离子,新生的电子和离子又同中性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电子和离子。这种雪崩式的电离过程,在电极间形成了放电通道,产生了电弧。而真空中,由于压强较低,气体分子极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电极间隙中存在着电子,它们从一个电极飞向另一个电极时,也很少有机会与气体分子碰撞。因而不可能有电子和气体分子碰撞造成雪崩式的电击穿。正是因为气体分子十分稀少,真空间隙电击穿需要在非常高的电压下出现场致发射等其它现象时才有可能形成。从理论上推测,电场强度需达到108V/cm以上时才会造成电击穿,实际上真空间隙的绝缘强度由于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电极表面粗糙度、洁净度等的影响,将低于理论计算值几个数量级。 真空灭弧室中的真空度很高,一般为10-3~10-6帕,此时真空间隙的绝缘强度远远高于1 个大气压的空气和SF6 的绝缘强度,比变压器油的绝缘强度还要高。正因为真空的绝缘强度很高,真空灭弧室中的所有电气间隙都可以做得很小。例如12kV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开距只有8~12mm,40.5kV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开距也只要18~25mm,真空灭弧室中的其它电气间隙也在此尺度范围。 三、影响真空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 真空绝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其机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结论。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极的几何形状 电极的几何形状对电场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往往由于几何形状不够恰当,引起电场在局部过于集中而导致击穿,这一点在高电压的真空产品中尤其突出。

最新真空计算基础知识资料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龚建华

刖言 1. 真空 "真空”来源于拉丁语"Vacuum ”,原意为"虚无”,但绝对真空不可达到,也不存在。 只能无限的逼近。即使达到 10-14 — 10-16托的极高真空,单位体积内还有 330—33个分子。 在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低于该地区大气压的状态,也就是同正常的大气比,是较为 稀薄的气体状态。真空是相对概念,在“真空”下,由于气体稀薄,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目较少,故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如电子、离子)之间的碰撞就不那么频繁,分子在 一定时间内碰撞表面(例如器壁)的次数亦相对减少。这就是“真空”最主要的特点。利用 这种特点可以研究常压不能研究的物质性质。如热电子发射、基本粒子作用等。 2. 真空的测量单位 一、用压强做测量单位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 作为这种量度,最直接的物理量应该是单位 体积中的分子数。但是由于分子数很难直接测量, 因而历来真空度的高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 强来表示。气体的压强越低,就表示真空度越高,反之亦然。 根据气体对表面的碰撞而定义的气体的压强是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气体分子动量的垂 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因此,气体作用在真空容器表面上的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压强的单位有相关单位制和非相关单位制。 相关单位制的各种压强单位均根据压强的定 义确定。非相关单位制的压强单位是用液注的高度来量度。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压强单位。 【标准大气压】(atm ) 1标准大气压=101325帕 【托】(Torr ) 1托=1/760标准大气压 【微巴】(卩ba 1卩ba=1达因/厘米2 【帕斯卡】(Pa )国际单位制 1帕斯卡=1牛顿/m2 【工程大气压】(at ) 1工程大气压=1公斤力/厘米 二、用真空度百分数来测量 3. 真空区域划分 有了度量真空的单位, 就可以对真空度的高低程度作出定量表述。 此外,为实用上便利 起见,人们还根据气体空间的物理特性、 常用真空泵和真空规的有效使用范围以及真空技术 应用特点这三方面的差异, 定性地粗划为几个区段。 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十分严格的, 下面介 绍一种划分方法。 粗真空V 760~10托 低真空v 10~10-3托 高真空v 10-3?10-8托 超高真空v 10-8?10-12托 极高真空v 10-12托 4. 真空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真空技术在工业生产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已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电子、冶金、 机械、食品、化工、半导体、低温技术、原子能、宇航等国防、国民经济、科研部门中必不 可少 式中P 的单位为托, 760-P 760 100% ;为真空度百分数。此式适用于压强高于 托时。

真空基本知识

真空基本知识 从第一讲的介绍已经知道:真空这个概念实际上只是泛指低于大气压的气体状态。因此,这个科学名词实际上是不科学的。“真空”并非一无所有,因为大气实际上是抽不尽的。即便用现代最先进的抽气手段去抽气,在达到10-12 Pa 的压力时,每1个cm3的空间内仍然有几千个气体分子。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登月后,宇航员曾用真空测量仪器实测验了月球表面的真空度。在该测量点,日出时的真空度为10-10 Pa,日落后真空度约为10-12 Pa。这就表明在寂静荒凉的月球上,“真空”也是不空的。在物理学中,计算大气的分子密度有如下的近似公式。 N =7.3×1016 P/T 式中,N是大气的分子密度(个/cm3);P是气体的压力,即表征现在所说的真空度(Pa);T是热力学温度( K )。从这个公式可以知道,真空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密度与真空度和温度都有关系。在月球表面每1cm3空间的中还有几千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常温常压),1 cm3的空间中气体分子数多达1021个。 2、压力的单位 在真空的发展史中,常用到的两个表征压力的单位是T orrt和Pa。Torr =1mmHg,,Torr与 Pa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推算呢?物理学中,计算压力的公式是:P = ρgh式中,P代表气体的压力(Pa);ρ是密度(水银的密度为136 kg /m3);g是重力加速度(9.8 m/s2);h是表征压力的水银柱高度(m)。如果以1个大气压来计算,将h =0.76 m 代入上式,可得P ≈105 Pa 。如果以h = 1 mm =10-3m代入,则得

P ≈ 133 Pa。这就是说1Torr ≈ 133 Pa。Pa是代表压力的国际计量单位。中国真空网上,压力的单位都有用Pa来表示。 3、稀薄气体的特性 真空条件下,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数明显减少。随着分子数目的减少,分子之间、分子与器壁之间相互碰撞的次数逐渐减少。这就给气体分子在空间的自由飞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一个在真空物理中的专用名词——“平均自由程”就出现了。平均自由程指的是分子的分子是自由运动的平均路程。即分子在热运动的过程中经过两次碰撞后行进的路程。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总是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中,所以这种自由运动的路程绝对不会是相同的。为了说明问题,就把许多分子经过两次碰撞后行进的路程进行平均计算,这个值就叫做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在真空物理中,它的近似计算公式是λ= 5×10-3/P 式中, λ是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cm);P是压力(Pa)。 λ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气体的稀薄程度。按上式计算,在常压下,λ= 0.06 μ当P = 10-6 Pa 时,λ= 5000m。这时,气体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在许多真空应用中,正是利用了这个特殊的环境条件。 随着容器内气体分子数目的减少,自然就出现了真空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真空度”又是一个在真空物理中经常出现的专有名词。也表征了低压容器中气态物质的稀薄程度。气体压力越低,它的稀薄程度就越大,即真空度越高。因此,低压力与高真空或高压力与低真空在含意上是完全相同的。

真空概念及真空常用计算公式

真空概念及真空常用计算公式 1、真空的定义 真空系统指低于该地区大气压的稀簿气体状态 2、真空度 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簿程度,通常用“真空度高”和“真空度低”来表示。真空度高表示真空度“好”的意思,真空度低表示真空度“差”的意思。 3、真空度单位 通常用托(Torr)为单位,近年国际上取用帕(Pa)作为单位。 1托=1/760大气压=1毫米汞柱 4、托与帕的转换 1托=133.322帕或1帕=7.5×10-3托 5、平均自由程 作无规则热运动的气体粒子,相继两次碰撞所飞越的平均距离,用符号“λ”表示。 6、流量 单位时间流过任意截面的气体量,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帕·升/秒(Pa·L/s)或托·升/秒(Torr·L/s)。 7、流导 表示真空管道通过气体的能力。单位为升/秒(L/s),在稳定状态下,管道流导等于管道流量除以管道两端压强差。 符号记作“U”。U=Q/(P2- P1)

8、压力或压强 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用“P”表示。 9、标准大气压 压强为每平方厘米101325达因的气压,符号:(Atm)。 10、极限真空 真空容器经充分抽气后,稳定在某一真空度,此真空度称为极限真空。通常真空容器须经12小时炼气,再经12小时抽真空,最后一个小时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取其10次的平均值为极限真空值。 11、抽气速率 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由泵进气口处抽走的气体称为抽气速率,简称抽速。即Sp=Q/(P-P0) 12、热偶真空计 利用热电偶的电势与加热元件的温度有关,元件的温度又与气体的热传导有关的原理来测量真空度的真空计。 13、电离真空计(又收热阴极电离计) 由筒状收集极,栅网和位于栅网中心的灯丝构成,筒状收集极在栅网外面。热阴极发射电子电离气体分子,离子被收集极收集,根据收集的离子流大小来测量气体压强的真空计。 14、复合真空计 由热偶真空计与热阴极电离真空计组成,测量范围从大气~10-5Pa。

7-0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第七单元真空技术 7-0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是指气体分子密度低于一个大气压的分子密度稀薄气体状态。真空的发现始于1643,那年托利拆利(E.Torricelli)做了有名的大气压力实验,将一端密封的长管注满水银倒放在盛有水银的槽里时,发现了水银柱顶端产生了真空,确认了真空的存在。此后,人们不断致力于提高真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能够获得低于10-10Pa的极高真空。 在真空状态下,由于气体稀薄,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其它质点之间的碰撞次数减小,分子在一定时间内碰撞于表面上的次数亦相对减小,这导致其有一系列新的物化特性,诸如热传导与对流减小,氧化作用小,气体污染小,气化点降低,高真空的绝缘性能好等等,这些特征使得真空特别是高真空技术已发展成为先进技术之一,目前,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大规模集成电路、表面科学、薄膜技术、材料工艺和空间技术等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尤其是在电子工业的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真空物理基础 1.真空的表征 表征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真空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少,气体压强越低,真空度越高,习惯上采用气体压强高低来表征真空度。 2在SI单位制中,压强单位为牛顿/米(N/m2): 2 1牛顿/米=1帕斯卡(Pascal),(7-0-1) 帕斯卡简称为帕(Pa),由于历史原因,物理实验中常用单位还有托(Torr)。1标准大气压(atm)=1.0135×105(Pa), 1托=1/760标准大气压(7-0-2) 1托=133.3帕斯卡 习惯采用的毫米汞柱(mmHg)压强单位与托近似相等(1mmHg=1.00000014)托。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见附表7-1 2.真空的划分 真空度的划分(不同程度的低气压空间的划分)与真空技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通常可分为:低真空(10~10Pa)、高真空(10 (低于10-103-1-1-6-10~10-6Pa)、超高真空(10~10Pa)和极高真空Pa)。 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提高到的宽达20个数量级的真空度范围,并随着某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开拓,将进一步接近理想的真空状态。 3.描述真空物理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 (1)分子密度:用于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平均分子数。气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为p=nkT (7-0-3)

真空常见计算公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真空常见计算公式 1、玻义尔定律体积V,压强P,P-V=常数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即P1/P2=V2/V1; 2、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 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V 与绝对温度T 成正比:V1/V2=T1/T2=常数当压强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P 降低)1℃,则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或缩小)1/273; 3、查理定律当气体的体积V 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 与其绝对温度T 成正比,即:P1/P2=T1/T2 在一定的体积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压强比原来增加(或减少)1/273; 4、平均自由程:λ=(5 乘以10-3)/P(cm) ; 5、抽速:S=dv/dt (升/秒)或S=Q/P Q=流量(托-升/秒) P=压强(托)V =体积(升) t=时间(秒) ; 6、通导:C=Q/(P2-P1) (升/秒) ; 7、真空抽气时间:对于从大气压到1 托抽气时间计算式:t=8V/S (经验公式) V 为体积,S 为抽气速率,通常t 在5~10 分钟内选择; 8、维持泵选择:S 维=S 前/10; 9、扩散泵抽速估算:S=3D2 (D=直径cm); 10、罗茨泵的前级抽速:S=(0.1~0.2)S 罗(l/s) ; 11、漏率:Q 漏=V(P2-P1)/(t2-t1) Q 漏-系统漏率(mmHg-l/s) V-系统容积(l) P1-真空泵停止时系统中压强(mmHg) P2-真空室经过时间t 后达到的压强(mmHg) t-压强从P1 升到P2 经过的时间(s) ; 12、粗抽泵的抽速选择:S=Q1/P 预(l/s) S=2.3V-lg(Pa/P 预)/t S-机械泵

真空技术基础

真空技术基础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3×105 帕。“真空”是指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在真空状态下,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大大减少,分子平均自由程增大,气体分子之间、气体分子与其它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也随之减少。这些特点被应用于科研、生产的许多部门中。例如:加速器,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热核反应,空间环境模拟,真空冶炼等。在高真空中,由于材料中易挥发物的损失,表面吸附层的变化,物体表面特性也随之改变。七十年代以来,表面科学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它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还有重大的应用价值。随着科研、生产的发展,获得并保持真空已形成一门相应的技术??真空技术。它包括:真空的获得、真空测量、检漏、真空系统的设计等。 依据真空概念,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真空度愈高,压强愈低,故用气体压强表示真空度。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帕(Pascal),以前曾长期使用另一真空度单位托。 一、真空的获得 1. 机械泵 机械泵是利用机械方法使工作室的容积,周期性地扩大和压缩来实现抽气的。属于这一类型的有活塞抽气机和旋转抽气机。这是一种低真空泵,单独使用时可获得低真空,在真空机组中用作前级泵。 旋片式真空泵结构如图3-1 所示。主要部件为圆筒形定子、偏心转子和旋片。工作原理 如图3-2 所示。偏心转子绕自己中心O 轴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转动中定子、转子在B 处保持接触、旋片靠弹簧作用始终与定子接触。两旋片将转子与定子间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进气口C 与被抽容器相连通。出气口装有单向阀。当转子由(a)转向(b)时,空间A 不断扩大, 气体通过进气口被吸入;转子转到(C)位置,空间A 和进气口隔开,转到(d)位置以后,气体受到压缩,压强升高,直到冲开出气口的单向阀,把气体排出泵外。转子连续转动,这些过程就不断重复,从而把与进气口相连通的容器内气体不断抽出,达到真空状态。 机械泵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在快速运动,两片旋片在不断伸缩,在定子与转子、旋片与定子、旋片与转子各自的接触处都存在磨擦,同时为了实现相对运动,活动零件相互间留有一定的公差,即存在着微小间隙。因此整个泵体必须浸没在机械泵油中,才能工作。泵油起着密封润滑和冷却的作用。 机械泵使用注意事项为: (1) 机械泵转子转动方向,必须按泵上规定方向,不能反向。否则会把泵油压入真空系统。 (2) 由于被抽气体在泵内被压缩,而且压缩比又大,如气体中含有蒸汽,会因压缩而凝成液体混人泵油中排不出去。因此,一般机械泵不宜用于抽蒸汽,或含蒸汽较多的气体,具有气镇装置的机械泵,才适于抽含有蒸汽气体。 (3) 机械泵停机后要防止发生“回油”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回油?)。为此停机后须将进气口与大气接通,也可在机械泵进气口接上电磁阀,停机时,电磁阀断电靠弹簧作用转向接通大气。

真空理论基础知识

实验十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实验目的 1.学习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方法。 2.熟悉有关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高真空装置,机器泵,扩散泵,复合真空计,检漏仪。 实验原理 真空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的应用。真空技术主要包括真空的获得、测量和检查漏气等方面的内容。 1.高真空的获得 获得真空用真空泵。真空泵按工作条件的不同分为两类:能够在大气压下工作的真空泵称为初级泵(如机器泵),用来产生预备真空,需要在预备条件 下才能工作的真空泵称为次级泵(如扩散泵),次级泵用来进一步提高真空度,获得高真空。 (1)机器泵 一般采用油封转片式机器泵,其结构如图3-10-1所示,在圆柱形气缸(定子)内 有偏心圆柱作为转子,当转子绕轴转动时,其最上部与气缸内表面紧密接触,沿转子的直径装有两个滑动 片(简称滑片),其间装有弹簧,使滑动片在转子转动时与气缸内表面紧密接触,当转子沿箭头所指方向 转动时,就可以把被抽容器内的气体由进气管吸入而经过排气孔,排气阀排出机械泵。为了减少转动摩擦和防止漏气,排气阀及其下部的机械泵内部的空腔部 分用密封油密封。机械泵用的密封油是一种矿物油,要求在机械泵的工作温度下有小的饱和蒸汽压和适当 的粘度,机器泵的极限真空度一般在10-2~10 -4mmHg ,抽气速率一般为每分钟数十升到数百升。 (2)扩散泵 一般多采用油扩散泵,其结构如图3-10-2所示,扩散泵是高真空泵,当机器泵的极限真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通常加扩散泵来获得高真空。 这种泵不能从通常气压下开始工作,只能在低于1Pa 气压下才能工作。因此,必须与初级泵串联使用。 油扩散泵使用的工作液体有许多种,目前广泛使 用的是274号硅油(20℃时饱和汽压为1.3×10-7 Pa )和275号硅油(20℃时饱和汽压 为1.3×10-8 Pa )。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1

真空技术基础知识 真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广泛的渗透到各项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它日益成为许多尖端科学、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标志的电子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真空,反过来它们飞跃前进正在推动真空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真空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三个飞跃阶段,从而使真空技术由原来主要应用领域电真空工业,扩展到低温超导技术、薄膜技术、表面科学、微电子学、航海工程和空间科学等近代尖端科学技术中来.至于在一般工业中应用实在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它涉及冶金、化工、.医药、制盐、制糖、食品等工业都广泛使用真空技术.例如有机物的真空蒸馏,某些溶液的浓缩、析晶、真空脱水、真空干燥等.人们还利用真空中的各种特点,研制生产出真空吊车、电子管、显像管、中子管.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灯管、暖水瓶、真空除尘器等都离不开真空技术. 1.真空与真空区域的划分 “真空”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气体分子密度低于该地区大气压下的气体分子密度的稀薄气体状态。不同的真空状态有不同的气体分子密度。在标准状态下,每立方厘米的分子数为2.6870×1019个,而在真空度为10-4帕时,每立方厘米的分子数为3.24×1010个,即使用最现代的抽气方法获得的最高真空度10-13帕时,每立方厘米中仍有3.24×10个分子。所以真空是一相对概念,绝对真空是不存在的。 气体分子密度小、分子之间相互碰撞不那么频繁,单位时间内碰撞容器壁的分子数减少,从而使真空状态下热传导与对流小,绝热性能强,可降低物质的沸点和汽化点等。真空的这些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和科研的各个领域中。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它本应用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来量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真空度的高低仍通常用各向同性的物理量“气体压强”来表示。气体压强越低,表示真空度越高;反之,压强越高,真空度就越低。 在真空技术领域中,过去常用的压强单位为托(torr),它与目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单位帕斯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