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剧本)》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剧本)》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剧本)》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剧本)》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2分)

1. (12分)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襁褓掳去号啕狞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凤阙咽下哭泣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膏灵魂香港澳门

2. (8分)我会拼(看拼音,写词语)。

cǎo yuán dǎ pòān níng yáng 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én kǒu wú chùmù mín zǒu dò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9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春________花开无忧无________ 泪如________下破________为笑

________欢作乐流________失所忍________挨饿 ________歌________舞

4. (1分)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________

5. (4分)按拼音写汉字。

yǒng qǐjuàn liàn yī wēi chōng jǐ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2分)比一比,再组词。

俊________ 埃________ 寞________ 陪________ 尼________ 涕________

峻________ 挨________ 漠________ 部________ 泥________ 梯________

7. (9分)读课文,填空。

①《快乐王子》是一个剧本。读了本课,我知道剧本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②文中的快乐王子先后帮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穷人。

③文章结尾“地上最英俊的人哪,是快乐王子”这句话显得意味深长,你认为倒了的快乐王子的“英俊”表现在________。

8. (2分)照样子,写词语。

载歌载舞:________、________

9.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洋溢

②深思熟虑

10. (5分)扩句

①小蜜蜂钻了进去。

②叶片富有光泽。

11.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英俊

②悲伤

12.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悲痛

②幸福

13.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

14.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小燕子给王子当信使。

②大家称我为快乐王子。

15. (5分)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你让我看到了街头流离失所的灾民。

16. (3分)查字典。

“珠”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组词________。

17. (2分)根据课文《快乐王子(剧本)》内容填空。

虽然你不再________,可在我的心中你更________了。我不是去埃及,我要死了。

18. (5分)扩句。

①松鼠蹦来跳去。

②小鹿欣赏影子。

19. (5分)缩句。

①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②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20. (5分)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二、阅读题 (共5题;共30分)

21. (5分)读课文《快乐王子(剧本)》,说说从他帮助别人的这几件事中,你认识到快乐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2. (5分)读课文《快乐王子(剧本)》,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王子的善良和舍已为人呢?

23. (5分)读课文《快乐王子(剧本)》,在广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快乐王子看到了吗?快乐王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24. (5分)读课文《快乐王子(剧本)》,你最想对快乐王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25. (10分)课外阅读

收下吧,妈妈最好的礼物

比起众多的父母,蒲公英妈妈可要高明多了。她明白,自己终究要离开孩子;她明白,孩子终究要独自远行;她明白,万贯家私、山珍美味、绫罗绸缎终究不能帮助孩儿渡过难关。可是,她用心编制了一把小伞,静静地插入了孩子的行囊。她等待着,有朝一日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它撑起,勇敢地去接受大自然的挑战。

收下它吧,孩子。接受那迎接困难的勇气,那克服困难的信心,那战胜困难的意志。这,就是伞;这,就是妈妈最好的礼物。

拥有这样的礼物,面对这样的妈妈,哪一个孩子能不全力以赴去撑起这把伞呢?岳飞撑开了,于是有了战场上铮铮男儿的精忠报国;道奇森撑开了,于是有了儿童文学宝库中的明珠——《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周恩来撑开了,于是有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的丰功伟业。他们回敬了母亲的恩惠,他们显示了生命的辉煌,他们也启迪了所有的父母该如何去锻炼孩子,保护孩子,成就孩子。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可否认还有截然不同的情景,孩子的作业,爸爸去做;孩子的扫除,妈妈去干;孩子的骄横,父母去护。多么可笑,多么可气,多么可怜。天下的父母啊,营造安乐窝难道就能让你的孩子永远安乐吗?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该如何去面对这本该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天下的父母啊,请为你的孩子留一笔真正的财富吧!山珍海味?不,那也许会让他头昏脑涨;绫罗绸缎?不,那也许会让他变得衣衫褴褛;万贯家私?不,那也许会让他穷得一无所有。真正的财富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一种克敌制胜的本领,一把能够独立撑开的小伞,正如蒲公英妈妈的礼物。

收下吧,妈妈最好的礼物,漫漫征途,蒲公英背起行囊开始了远行。望着远去的背影,妈妈欣慰地笑了,因为她看见在远方一把小伞正迎风撑起。

(1)找出文中的两处排比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全力以赴:

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2分)

1-1、

2-1、

3-1、

4-1、

5-1、6-1、

7-1、8-1、9-1、10-1、11-1、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5题;共30分)

21-1、

22-1、

23-1、

24-1、

25-1、

25-2、

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31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1.让生字走进语境。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xiōng měng( )的霸王龙或者bèn zhòng( )的马门溪龙;谈到鸟类,人们自然就会想起qīng yíng( )的鸽子或者行动mǐn jié( )的鸵鸟。2.选字组词。 【描苗】 ( )写 ( )条禾( ) ( )绘 【顿吨】 ( )时 ( )位停( ) 一( )重 【崭斩】 ( )断 ( )新 ( )露头角 ( )草除根 3.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画( )点( ) ( )毛( )血天之( )( ) ( )( )置疑( )( )斑斓凌空( )( ) ( )( )若狂 ( )( )相干在上面词语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来描写孔雀,用__________来描写老鹰,用_________来描写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①句中“_______”一词形容非常高兴,表示高兴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比较长,请你缩写句子,让人能快速了解主要信息。 ③科学家们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家们_______的结果,所以在科学面前一定要_______才行。 (2)它们中的一些 ..种类可能 ..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①加点的词语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②“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对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的一种推测。你觉得恐龙可能是因为什么飞向蓝天的呢?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②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③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④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⑤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形,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这段话是围绕第_______句话来写的。 (2)给②—⑤句选择它们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可多选)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写出下面恐龙的名字,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它们的特点。 ( ) ( ) ( ) ( ) 特点:_______ 特点:_______ 特点:_______ 特点:_______ (4)我从课外书中知道还有_____、_____等恐龙。选择其中一种,学习课文或上面选文中的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普罗米修斯》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普罗米修斯》 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21题;共129分) 1.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挽弓搭箭________ A. wǎn B. miǎn 双膝________ A.qī B.xī 违抗________ A.wéi B.wěi 惩罚________ A.chěng B.chéng 2. (7分)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在横线上 ①学校向美丽的花圆,孩子们多辛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我们要作完做业在去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③这次考试谁的成积最好? ________ 3. (8分)在字典中查找“膝”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中查找“饶”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饶”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宽容;②丰富,多。在“饶恕”这个词语中,“饶”应选________,在“富饶”这个词语中,“饶”应选________。 4. (4分)选一选,读一读 乐________ [A.lè B.yuè]谱模________ [A.mó B.mú]样 动弹________ [A.dàn B.tan]重________ [A.zhòng B.chóng]见天日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人教新课标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31 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 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miáo huìmǐn jiéxīn xǐ ruò kuáng xíng tài gè yì áo xiáng wú yōng zhì yínǎo lúgǔ gé 2.给形近字组词 钝巩斑顿恐班漫据慢锯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鸽子的霸王龙的孔雀的演化 的鸟儿的后腿的羽毛的生活 4.按意思写词语。 ①颜色多,灿烂多彩。 ②在空中回旋地飞。 ③ 动作迅速而灵敏。 ④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⑤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⑥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5.查字典填空。 (1)“崭”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2)“恐”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后裔(yī yì)树栖(xī qī)隧道(suìsuí) 崭新(zǎn zhǎn) 繁衍(yǎn xínɡ)迟钝(dùn dèn) 7.补写词语。 喜狂点之五斑毛 血 庸置空翔形各不相 8.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 一样,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公斤;有些恐龙,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 ,以植物为食。 9.找出你认为写得比较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A、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恐龙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 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①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假说? 依据是什么? ②又是什么让科学家“欣喜若狂”?结合课文说说。 ③理解“点睛之笔”。 三、阅读理解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普罗米修斯》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普罗米修斯》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ēi cǎn gān zàng pēn shè suǒ l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ū hán měng shòu jìng pèi jiù yī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喷________驰 ___l领袖________(xiù xòu)吩________(fēn fēng)咐饶恕________(shù sù) 押________(yā yiā)到狠________(hěn hén)心啄________(zhuó zuó)食 5.查字典填空。 (1) “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挽”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6.按意思写词语。 ①悲伤凄惨。________ ②严厉地处罚。________ ③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________ ④心中不服,感到气愤。________ 7.给句子加标点。 ①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________悄悄对他说________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________归还火种________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________ ②普罗米修斯摇摇头________坚定地回答________为人类造福________有什么错________我可以忍受各种痛 苦________但决不会承认错误________更不会归还火种________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________黑暗—________悲惨—________惩罚—________违抗—________ 快乐、光明、幸福、奖励、服从 9.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①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改成“被”字句) ②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成“被”字句。 ③大力神经过高加索山、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改为“把”字句。 10.词语搭配: 忍受承认归还拿取悲惨 错误痛苦火种情景火种 11.补写词语。 气________败坏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不平 ________弓________箭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和作者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 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吉安市新村小学 刘苏平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 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本课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 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三维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了解科学家探索过程的艰辛。 2、理清恐龙庞大家族的变化过程,感受演化进程。 3. 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再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恐龙的有关资料及图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我们的约定: 认真倾听、深入思考、积极讨论、大胆展示,用智慧照亮课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请看黑板(教师板书“恐”)谁来读?看到“恐”你想到什么?(恐惧、 恐怕、惊恐、恐龙),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那他们和轻灵的鸽子、五彩斑斓的孔雀、在蓝天自由飞翔的鸟儿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1 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补全课题)飞向蓝天的齐读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深入探究,去感受科普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吧!请默遍本课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1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1课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明山区实验小学教师谢莹莹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技能。激发阅读希腊神话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品质,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理解体会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 的英雄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赞美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联系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交流阅读的感受,感悟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希腊神话故事,故事里讲述希腊神话中创造了人类,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并为人类盗取火种的一位英雄,他就是,一起说:普罗米修斯! 教师板书:普罗米修斯 2、回顾课文,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几位神?(五位)谁分别是: 天神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众神领袖宙斯火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这些神的名字读起来比较拗口,来我们一起熟悉熟悉,读。(齐读) 3、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考验一下你们的记忆力!(谁能读准确)开火车读 出示:下一组词押锁(还记得吗?普罗米修斯被押在?高加索山上,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吩咐、惩罚、悲惨、饶恕、违抗、敬佩 把这些词的两个字分开,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字意思相近,发现了这点就能读好了)分组读 双膝肝脏(表示身体部位的词) 气急败坏(这里描写的是谁?)挽弓搭箭(这个词描写的又是谁呢?) 3、接着想想这些神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根据屏幕上出示的词语,把学习单上故事的经过填写准确,看谁的字写得既漂亮又整洁,填完了之后浏览一遍看看填写的是否正确。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 知 识 点 总 结 中小学金牌教师

第23课《梅兰芳蓄须》 知识点 01我会认组词 蓄:xù(积蓄、含蓄、蓄须) 迫:pò(被迫、压迫、迫近) 纠:jiū(纠结、纠正、纠纷) 缠:chán(缠绕、纠缠、胡搅蛮缠) 邀:yāo(邀请、邀功、应邀) 扰:rǎo(扰乱、打扰、干扰) 拒:jù(拒绝:抗拒、拒之门外) 签:qiān(签约、签订、签收) 订:dìng(订书、装订、订正) 宁:nìng(宁可、宁愿、宁死不屈) 要:yāo(要求、要挟) 妄:wàng(妄想、狂妄、胆大妄为) 02多音字 宁:nìng(宁肯)níng(宁静) 要:yāo(要求)yào(重要) 藏:cáng(藏好)zàng(宝藏) 重:chóng(重来)zhòng(重量)

03近义词 拒绝一一谢绝宁可一一宁肯侵略一一侵犯 忍受一一容忍闻名一一出名骚扰一一打扰 庆祝一一庆贺敬佩一一钦佩高超一一高明 干干净净——一干二净斩钉截铁一一干脆利落 04反义词 拒绝一一答应侵略一一抵御忍受一一恼怒 危险一一安全敬佩一一憎恨相信一一猜疑 破绽一一周密妄想一一期望 05词语解释 旦: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区别。 纠缠:搅扰,找人的麻烦。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 虚度:白白地度过。 吟唱:吟咏歌唱。 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 困顿:(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骚扰:使不安宁;扰乱。 明志:表明志向。 抗议: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不堪其扰:忍受不了对方的搅扰。 签订: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 优厚:(待遇等)好;丰厚。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气节: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06句子解析 1.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窗户,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这些动词写出了梅兰芳酷爱艺术,想尽办法都要唱戏。 2.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亲自出马”“多次逼迫”看出日本侵略者始终不放弃他们的妄想。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教案

24.《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重难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坐车、停车承诺 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各有什么难忘? 5、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6、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西门豹教案语文S版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 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 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字卡“减法”游戏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西游记动画片断导入,揭示课题并齐读。 二、学习第1~9自然段,调查原因 1、看课文视频片断,思考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1)西门豹来到邺,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他展开了(调查)。他找来一位老大爷,提了几个问题,在课文里面找一找,画一画:西门豹提了几个问题?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指名回答,并谈一谈从老大爷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 3)分角色配合朗读。 2、经过与老大爷的这一番问答,西门豹终于明白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概 括原因:原因一巫婆和官绅利用河伯娶妻骗钱害人;原因二邺不下雨闹旱灾——天灾人祸。1-8段的意思可以概括为——调查原因(板书)。 3、因为天灾人祸而且人祸大于天灾,邺这个地方能不穷吗?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地方 官,你会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 4、相信西门豹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他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过渡:西门豹调查清楚的原因,他有没有马上救新娘?让我们一起看看下文,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三、学习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教育百姓 1、自读10~15段,思考: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指名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课件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a.齐读 b.指导朗读 c.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这个借口救了新娘治了巫婆,他是怎 么惩治官绅的呢?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3)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a.自由读,同桌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b.指导朗读 c.体会再读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3、根据学生回答,概括为:一救新娘;二投巫婆;三投官绅。 4、探讨西门豹计谋的巧妙。西门豹知道了巫婆和官绅的骗局而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 而是去参加河伯的婚礼,上述方法你们觉得妙吗?——从西门豹说的话里体现出方法的巧妙。 6、再读对话,悟巧妙。 7、分角色演读对话。 8、小结:当初巫婆和官绅利用河伯娶妻这种诡计送姑娘下河,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 利用这一计,不但救下了新娘,还把巫婆和官绅头子送下了河,让老百姓明白了河里根本没有河伯,河伯娶妻是骗钱害人的迷信活动,破除了迷信的同时又教育了百姓,这种计法就叫做——将计就计。(板书) 四、学习16段,兴修水利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qǔ huì wū dǎi cuò ________妻 教________ ________婆 为非作________ ________施 2.比一比,再组词。 绅________ 漂________ 骗________ 扔________ 伸________ 飘________ 翩________ 仍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做各种坏事。________ ②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________ ③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________

4.联系句意,说说下面几种脸色各表示什么含义。 ①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土色:________ ②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菜色:________ ③我的小妹妹有着红扑扑的小圆脸。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十分可爱。 红扑扑:________ ④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苍白:________ 5.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使之恰当。 气得脸色发________ 害羞得脸________ 急得脸涨得通________ 吓得脸色刷________ 6.你们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二、阅读理解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1) 看拼音写词语。 zhèn jīng zhōng wài shuǐ xiè bù tōng qī wǔ xiāo hu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 2、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或光盘。 2、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深入读书,分段感悟 1、学习第二段、读文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

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二者骨骼结构相 似;恐龙化石有羽毛的印痕。)b .结合课文说说,你认为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出示文字屏 (齐读)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 _ I 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 点睛”之笔。、画卷”点睛”各指什么? d .齐读第二段。 2、学习第三、四段a、轻声称读这一部分,然 后概括主要内容。b .划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读一读,准备交流。(在内容句式、对比写法、叙述结构等方面加以陈述)c .指名读第四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A、两亿三千万前的恐龙 都逐渐变成了鸟类。B .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是漫长的。如果将A、B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说说怎样叙述才准确。 3、合作学习1、找出表现恐龙家族庞大,形态 各异的语句读一读。2、合作填写下列表格。恐龙的庞大家族繁衍生息的情况它们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第一代恐龙大小似狗,形态如鸵鸟繁衍生息的庞大家族有的两足奔跑,从生活习性上有的四足行走;有的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从身体形态上有的身材小巧,体重不足 几公斤:有的凶猛异常,茹毛饮血,从性情上有的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的)猎食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质教案

23《梅兰芳蓄须》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梅兰芳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梅兰芳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课下老师让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老师今天来考考你们的搜集情况。 你们知道京剧里有哪些角色吗? 预设: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你们知道四大名旦分别是谁吗? 预设: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京剧四大名旦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就是被称为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先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什么是爱国。 关于梅兰芳的资料你知道多少呢?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梅兰芳的资料。

预设:梅兰芳,我国杰出的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运用唱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梅兰芳的感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梅兰芳蓄须) 二、初读感知 (一)认读生字。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 2.逐个朗读,开火车读生字。 3.比一比谁的识字方法最多。 4.形近字辨析: 迫-舶-泊邀-激-缴扰-忧-优 拒-柜-距签-銮-鑫订-盯-钉 (二)整体感知。 1.品读“阅读提示”,交流一下:你得到哪些信息?(议一议) (1)梅兰芳的相关情况。 (2)阅读课文的重点。 (3)课外拓展的学习任务。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照应文题,说明梅兰芳有过一段蓄须的历史。 第二部分(2-7):家国沦陷,梅兰芳决定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侵略军表演。 第三部分(8-9):抗战胜利后,梅兰芳继续表演,令人钦佩。 三、课文赏析 (一)闻名世界。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交流你的学习成果。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这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向我们介绍了梅兰芳的地位。 我们说这一段还为我们设置悬念,你认为设置了什么样的悬念呢?有什么样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第23课 梅兰芳蓄须

23 梅兰芳蓄须 一、用“√”画出在括号里的正确读音。 蓄.(chǔ xù)须逼迫.(bái pò)纠缠.(cán chán)妄.(wáng wàng)想邀.(yāo yào)请不忍.(rén rěn)打扰.(jiǎo rǎo)拒.(jù jǜ)绝签订.(dīng dìng)宁.(níng nìng)可要.(yāo yào)求京剧.(jū jù)二、给生字注音,给多音字组词。 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妄() nìng() yāo() 宁要 níng() yào() 三、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吟唱——()签订——()困顿——()破绽——()妄想——()优厚——() 二、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正确的词语。 1.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 3.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 迫: A.逼,威胁 B.接近,靠近 C.紧,急

1.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2.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3.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一、连一连。 闻名世界的消息躲避难关 优厚的表演艺术直面合同 高超的艺术家签订危险 胜利的条件渡过纠缠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他宁可 ..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加..卖房度日,也决不 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在句子的空白处加标点) 三、课内阅读。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 各异”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读写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及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或光盘。 2、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各种恐龙和各种鸟儿的动态画面。根据资料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它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发现。 (读课后《资料袋》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语。 1、读词语比赛(读卡片) 2、猜词语比赛(出示宇屏) 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凌空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1、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 如:(恐龙的)笨重、迟钝……;(鸟儿的)轻灵、敏捷、翱翔…… 三、精读课文,感知理解 1、学习第一段。 a.自己轻声读这部分,然后小组分工读这一段。(提示) 三分法:介绍恐龙的句子四分法:介绍恐龙的句子 介绍鸟类的句子介绍鸟类的句子 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提示语 结论 b.讨论: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重要信息? 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哪些语言表达十分准确。 课文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二者”指的是什么? 到底它们相干不相干呢?继续读书找出答案吧!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原文

第23课《梅兰芳蓄须》原文 课文原文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2、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3、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4、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

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5、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6、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7、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8、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9、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同步练习D卷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31课《快乐王子》同步练习 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4题;共33分) 1. (3分)给划线字注上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彤彤一匹马模糊一模一样 2. (12分)我会填 ①洼:共________画第五笔是________。 ②蒸:共________笔,第三画是________。 3. (9分)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是表现无私奉献的吗?把你所知道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9分)老师被称作是“________” ,因为他们总是关爱、呵护学生的成长;老师胸怀宽广、知识渊博,使学生懂得道理,明辨是非,所以他们还有“________”的美誉。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虚心学习,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1分) 5. (2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为人们做许多好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飞到干燥的沙漠,下一场及时雨。树木用自己的树根吸收着雨水的营养,树木甜甜地笑了,这干燥的沙漠也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飞到干旱的农田,下雨浇灌庄稼。这样秋天的丰收就有了希望。那时谷子会向我们鞠躬,高粱会涨红了脸,像害羞的小姑娘朝我频频点头…… 啊!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2)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去哪些地方?去做哪些事? (3)假如我是一朵云,你要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假如我是一朵云,________。 6. (10分)课外阅读 收下吧,妈妈最好的礼物 比起众多的父母,蒲公英妈妈可要高明多了。她明白,自己终究要离开孩子;她明白,孩子终究要独自远行;她明白,万贯家私、山珍美味、绫罗绸缎终究不能帮助孩儿渡过难关。可是,她用心编制了一把小伞,静静地插入了孩子的行囊。她等待着,有朝一日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它撑起,勇敢地去接受大自然的挑战。 收下它吧,孩子。接受那迎接困难的勇气,那克服困难的信心,那战胜困难的意志。这,就是伞;这,就是妈妈最好的礼物。 拥有这样的礼物,面对这样的妈妈,哪一个孩子能不全力以赴去撑起这把伞呢?岳飞撑开了,于是有了战场上铮铮男儿的精忠报国;道奇森撑开了,于是有了儿童文学宝库中的明珠——《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周恩来撑开了,于是有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的丰功伟业。他们回敬了母亲的恩惠,他们显示了生命的辉煌,他们也启迪了所有的父母该如何去锻炼孩子,保护孩子,成就孩子。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可否认还有截然不同的情景,孩子的作业,爸爸去做;孩子的扫除,妈妈去干;孩子的骄横,父母去护。多么可笑,多么可气,多么可怜。天下的父母啊,营造安乐窝难道就能让你的孩子永远安乐吗?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该如何去面对这本该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天下的父母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教案设计

23* 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生:梅兰芳)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梅兰芳,去认识这位京剧大师,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二、资料简介 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明确: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京剧。 (1)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卖房,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4)梅兰芳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四、品味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梅兰芳不登台演出,而是关紧门窗,拉上窗帘,在寓所细声吟唱? (2)为什么梅兰芳要蓄须? (3)为什么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接受戏园子老板开出的优厚的条件?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里?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2-7自然段。 (2)找出文中体现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句子。 (3)多媒体展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句子一: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体现了艺术对梅兰芳的重要性,在民族气节和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面前,梅兰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句子二: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用尽了可见梅兰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 句子三: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宁可……也不……表现了梅兰芳拒绝登台演出的决心。) (4)教师总结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具体体现: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④自伤身体拒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