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名师优质课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名师优质课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名师优质课全册教案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

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

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

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积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1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里面的规律的习惯。

1小数乘整数.......................................................1课时

2小数乘小数.......................................................3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2

小数乘整数。(教材第2~4页)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3.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重点: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导入练习投影片,例题主题图。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学习过整数的乘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指名说一说)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

教师投影出题,

第二栏与第一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从前三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第四栏,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

3

从后两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

掌握了这个规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创设学习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A. B. C. D.

3.5元

4.6元 6.4元 2.8元

(3)提问:你最喜欢哪种风筝?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买几个?

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不同选择。

2.自主学习。

提问:现在一位同学想买3个风筝A,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总价是多少。

(1)尝试计算。

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探求计算方法。

(2)交流、分享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3.5 3元×3=9元

3.5 5角×3=1元5角

+ 3.5 9元+1元5角=10元5角=10.5元

10.5

方法三: 方法四: 4元×3=12元 3.5元=35角

5角×3=1元5角 35

12元-1元5角=10元5角=10.5元× 3

4

105

105角=10.5元

(3)分析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

提问:上面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四种方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把小数3.5元换算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3.5元

35角

× 3 × 3

10.5元

105角

引导学生讨论:

把3.5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分组继续计算其他方案的总价,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5)

3.

(1)感受计算过程。

板书:0.72×5=

提问:0.72不是整数,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

①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也就是乘100。

0.72 72

× 5 ×5

②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5

0.72 72

× 5 × 5

360

③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

0.72 72

× 5 × 5

3.60 36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小结算法。

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时,帮助学生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结果化为最简小数。

1.用竖式计算。

8 0.8 23 2.3

×3×3×4×4

2.我会算。

1.23 23.6 1.7

×6×5× 2 3

3.把不对的算式改正过来。

7.3×5=3658.4×5=42.0 1.27×3=38.1

7.3 8.4 1.27

× 5 × 5 ×3

365 42.0 38.1

6

4.用简便方法计算。

0.1111×3.2+0.8888×0.6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4

2.4929.2

2. 7.3811839.1

3. 7.3×5=36.58.4×5=42 1.27×3=3.81

7.3 8.4 1.27

× 5 × 5 × 3

36.5 42.0 3.8 1

4. 0.8888

教材习题

第2页做一做:1. 4.6×6=27.6(元) 2. 6.4×7=44.8(元) 40<44.8不够第3页做一做:1. 28 2.812512.5想一想略

2. 4.6 4.6 0.46 0.46

× 3 ×30 × 30 × 3 00 13.8 138.0 1 38.0 1 38.00

3.12.4 2.3 2.05 3.1 3

×7 ×12 × 6 × 5 3

86.8 46 12.30 9 3 9

23 1 5 6 5

27.6 1 6 5.8 9

练习一

1. 6.025

2.8537.67.6竖式略

2. 提示:找出相应的课本的单价再计算。

3. 5.2 5.226

4. 480048004848 4.8 4.8

5. 0.33×4=1.32(千米)

7

小数乘整数

总结: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一样。在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

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计

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为小数,且末尾出现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

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使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这样,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很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过程——体验算法。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结果的方法。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了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购物”情境,给出多种风筝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8

小数乘小数。(教材第5~6页)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例题图。

1.说说1.2、0.8、0.56、0.04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1)1.2120.5656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 )。

(3)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 )。

(一)投影出示教材第5页例3图。

1.分析题意。

(1)看图,读懂图意。

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问:这个例题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这个宣传栏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用的油漆的质量)

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9

2.尝试计算。

(1)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4×0.8。

(2)观察思考。

2.4×0.8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3)分组合作思考,尝试计算。

(4)集体交流。

3.弄清算法和算理。

(1)组织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方法一:

方法二:

2.4

×0.8

1.92

(2)分组派代表简述各自算法的道理。

(3)理解算法和算理。

引导学生思考:2.4×0.8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同学们把这个式子转化成了整数乘法。你们用什么方法转化的呢?(把两个因数都扩大)2.4转化成多少?(24)教师板书:24。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教师用彩笔从2.4到24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到原来的10倍”。0.8转化成多少?(8)教师板书:8。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教师用彩笔从0.8到8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整数乘法的积是多少?(96)

2.4 24

× 0.8

×8

192

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样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缩小到它的,将19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积应该是多少?(1.92)

10

(4)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一共用多少千克油漆。列式计算:1.92×0.9=1.728(千克)

(二)出示例4。

教师板书:0.56×0.04。

引导学生回忆2.4×0.8和1.92×0.9的计算过程。

提问:2.4×0.8和1.92×0.9都是先按照什么方法计算的?(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学生独立计算0.56×0.04。

提问:在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明确: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总结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再点小数点。

2.下列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

12

3.不用计算,

4.根据24×15=360 (1)2.4×15=

( ) (2)2.4×1.5=( ) (3)0.24×1.5=( ) (4)0.24×0.15=( )

5.计算下面各题。

(1)8.02×2.8 (2)2.8×0.65 (3)0.25×0.08 (4)1.36×3.7 (5)1.8×3.4 (6)3.6×0.74

课堂作业新设计

3.一位 三位 两位 两位 四位

4.(1)36 (2)3.6 (

3)0.36 (4)0.036

5.(1)22.456 (2)1.82 (3)0.02 (4)5.032 (5)

6.12 (6)2.664 教材习题

第5页做一做:2.01 14.88 5.778 0.27

第6页做一做:1. 17.02 0.72 0.0203 0.0084

2. 7.2 12

3.6 2.64 0.48 0.132 0.42 1.08 大 小

小数乘小数

总结:小数乘小数,可以分别按照它们与整数的进位关系,化成整数后进行计算。

然后看因数扩大到它的多少倍,再把积缩小到它的多少分之一。因数中共有几位小

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1.能合理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抓住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探究发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在例题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和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计算过程的观察、比较,提炼出了计算法则。

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需要计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易于理解。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其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中。

小数乘小数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已有知识和技能,重点分析了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首先从观察整数乘法算式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为理解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及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教材第7页)

13

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例5主题图,练习题投影片。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1230427

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

(4)猜一猜:追得上吗?

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非洲野狗的速度)

(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

(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用一倍量乘倍数)

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

14

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每组做一题。

集体订正计算结果,教师板书计算结果。

23×1.8=41.40.37×0.4=0.14825×1.06=26.5

7×0.86=6.020.6×0.39=0.23427×0.43=11.61

引导学生观察。23×1.8,25×1.06,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那么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0.37×0.4,7×0.86,0.6×0.39,27×0.43,因为第二个因数小于1,那么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数。

1.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7×1.8=0.625×0.6=26

2.在○里填上“>”“<”或“=”。

123×0.8○1231×0.86○1 3.18×1.2○3.1826.3×2.1○26.3

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

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

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元?

5.先计算,再填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5

1. 不对 4.86不对15

2. <<>>

3. 52×1.7=88.4(岁)

4. 1

5.6×7=109.2(元)

5. 6.416 5.440.680.2550.612 教材习题

第7页做一做:不对8不对

2.808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总结: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整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一样。小

数乘小数的验算,可以通过互换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利用计算器来验算。

1.通过创设情境,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所有的练习集知识性、趣味性、拓展性为一体,学生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也了解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1.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素材,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女孩儿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

例我们五(2)班的同学个个都是环保小标兵,积极地参与到回收废纸活动中。上学期经过教师统计:女生回收了3.6千克,男生回收废纸的质量是女生的1.2倍。每千克废纸可卖0.5元,我班一共卖了多少元?

16

分析:方法一,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卖了多少元,然后求出一共卖了多少元。方法二,先求出男生和女生一共回收了多少千克废纸,再求出一共卖了多少元。

解:方法一女生0.5×3.6=1.8(元)

男生0.5×(3.6×1.2)=2.16(元)

总钱数 1.8+2.16=3.96(元)

方法二总的质量 3.6+3.6×1.2=7.92(千克)

总钱数0.5×7.92=3.96(元)

答:我班一共卖了3.96元。

小数乘小数的练习。(教材练习二第4~14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各种情况的小数乘法。

2.熟练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3.熟练应用观察法进行检验。

重点: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难点: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投影片,口算卡。

1.口算。

1.2×3=8×0.6=125×0.8=

2.7×2= 2.5×4=36×0.2=

2.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让一名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再补充。在学生说出“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3.请学生说一说,不经过计算,如何判断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

1.根据第一栏的积,

17

18

此题是应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来计算的练习,在学生做题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在积里点小数点。为便于学生观察,我们利用表格的形式,把6组因数按扩大到原来的10倍、缩小到原来的1/10、缩小到原来的1/100的顺序排列,使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积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如果因数只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表中第二、第三栏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表中第四、第五栏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那么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表中最后两栏就是这种情况。

2.计算下面各种商品的价钱。

2.50元/千克 1.90元/千克 15.00元/千克 引导学生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商品的价钱。 重点要求学生准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商品质量的数。

订正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先画去积末尾的0再点小数点,而应先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再画去末尾的0,如2.50×2.8的结果。

3.计算下面的题。

(1)投影出示:0.27×0.03 独立完成。

指名叙述怎样写竖式,每一步如何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竖式,在点小数点时提问: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4位)现在积的位数是几位?(2位)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用0补足)怎么补?(补在积的前面)要补几个0?(补2个0)

(2)投影出示:0.27+0.3 4.5-1.28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订正时,针对巡视时发现的问题给予帮助。

如出现计算粗心,看错运算符号的,教师要提醒计算前要看清运算符号再计算。 如出现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不对齐小数点的,要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不同。

如计算方法掌握不好的,要进行单独辅导。

4.复习验算方法。

刚才我们做了许多题,要想检验我们做得对不对,有什么办法呢?

可以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还可以用观察法,利用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学生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3.2×0.8和3.2×1.2的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验算,教师巡视。

基本练习

1. 3.6 4.8100 5.4107.2

2.略

3.略

巩固练习

1. 360036003636 3.6 3.6

2. 7元10.07元115.5元

3. 0.27×0.03=0.00810.27+0.3=0.57

4.5-1.28=3.22

4. 略

教材习题

练习二

4. 0.85×14=11.9(元)

5. 1.28×30=38.4(万千米)

6. 1.1310.0464740 1.5210.0090.0108验算略

7. 150×18.7=2805(吨) 25.9×3.2=82.88(m)

8. 1.46×3.5=5.11(m) 5.11-1.46=3.65(m)

9. 3.2×6.25=20(cm2) 4.5×4.5=20.25(cm2) 4.23×5.9=24.957(cm2)

10. 略

11. 70.5×6.4=451.2(千米)

12. <<>>

13. (1)0.8×0.5=0.4(元) (2)0.22×0.5=0.11(元) (3)略

14*. (答案不唯一)25.35=6.5×3.9=0.65×39 2.535=0.65×3.9=6.5×0.39

19

20

积的近似数。(教材第11页)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重点:知道求积的近似数的目的,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地取积的近似数。

表格。

指名回答。并请两三名同学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 教学教材第11页的例题6。

(1)出示例题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0.049×45)

(3)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4)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重点突出积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5)提问: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如果我们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那该怎么做?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汇报:把得数2.205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只要把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省略掉。因为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0,所以就可以把0和5省略掉,即2.2。

2. 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3. 小结。

最新小学数学精选数一数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小学数学精选数一数教案优秀范文 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相信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据了数一数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小学数学精选数一数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 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记: 1 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兴趣,并能根据图说话,掌握了数数的技能. 2 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楚. 3 学生还不太能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小学数学精选数一数教案优秀范文二 活动目标: 学习多种按群计数的方法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先进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并开 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远景才能实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3.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调皮了,你们看它来了,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呢! 师:看完了这段视频,你找到了新朋友了吗? 师:你能来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我们认识了小松鼠,如此可爱的一个小生灵在作者笔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那就打开课本读一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手画下自己不

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字词,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读了几遍?告诉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拦路虎"? 生举手 师:同学们,字词拦路虎并不可怕,不是有句话说"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咱们同学就以小组为单位,依靠集体的力量,扫清这些字词障碍,如果小组仍旧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提到班级上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解决。 生小组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热情都非常高涨,那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还有哪些词语没有解决? 生汇总解决不了的词语 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解决 三、再读课文、读有所得 师:我们扫清了词语的障碍,相信大家再来读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收获,想不想再读课文寻找新收获? 师:那还等什么?让我们大声读出来吧,许多知识的果实还在等着大家去采摘呢。 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得遍数多了,加上自己的思考,自然就会有很多收获,谁想把刚才自己读书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王焕成 摘要::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活选取素材。 关键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最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 1 小数乘法 2 2 小数乘法 5 3 小数除法 4 4 小数除法 5 5 小数除法 2 6 国庆放假 7 观察物体 3 8 简易方程 5 9 简易方程 5 10 简易方程 5 11 简易方程 5 12 多边形面积 5 13 多边形面积 5 14 统计与可能性 5 15 数学广角 5 16 总复习 5 17 总复习 5 18 总复习 5 19 总复习 4 20 期考改卷 5 21 22 23 24

本册教学目标,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020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

2020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 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一: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我适当改进教材内容,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比较感兴趣、比较贴近实际的材料,从生活常见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百分数。通过比较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然后通过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自学讨论,补充完善对百分数的认识。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关系,不表示一个数值。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中,我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可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学生进行一定

的思想教育。练习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读写百分数,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激发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具:多媒体 学习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填写到调查记录单上。 教学过程: 里庄是个篮球之乡,村村都有篮球场,是不是?同学们爱篮球、画篮球、更爱玩篮球。谁能告诉我班里谁打篮球_棒?前阶段举行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知道男篮和女篮冠军都给哪个队拿走的吗?(解放军队),我们江苏获得多少块金牌? 一、报道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10月23日,全国十运会在江苏南京隆重闭幕。我们江苏队获得56块金牌,占了金牌总数的12%,解放军队获得的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教育回归生活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新城小学:马里凤 摘要:现在的教育大多脱离和遗忘了实际生活。学校教育教给受教育者的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知识经验。学校教育虽然有单纯的学习环境,但很多时候都与现实生活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即生活 一、背景分析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出发点,以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归宿。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注重“做中学”。在我国当代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许多契合之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发生着很多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

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案(一个数除以小数)

1. 课前热身:观察下表,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商都是0.3?引导学生对比列与列之间被除数 和除数的变化。 引出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 温故知新:计算7.65÷85 提问:如果把除数变为0.85,那么又应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一个数除以小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8页。 3. 出示例 4.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中国结吗?它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代表着对人们的祝福。 那么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要靠人手编出来的哦!现在有一位老奶奶要编中国结,编一个呢需要用0.85m丝绳,旁边这位同学手里有7.65m的丝绳,问题来了,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呢? 如何列式计算?→出示式子:7.65÷0.85 问:同学们看,除数现在变成了小数,你们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看! 学生尝试计算 问:同学们能算出来吗?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师:除数是小数,我们不能计算,那么就想办法把它变成整数。我们只需要把它扩大100倍就可以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但是要想使它的商不变,根据刚才我们复习的商不变的规律,还应该要怎样做? 生: 师:对,被除数要同时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在我们对除数和被除数动了手脚以后,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多少除以多少了? 生:765÷85 师:对,那现在是不是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整数除以整数?大家会算了吧?大家算出来等于多少? 生:9 (以上一边解说一边板书计算过程) 4. 练习: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耶!好,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老奶奶编好的9个中国结! 老师自己还编了一个!一共10个中国结在老师手里了。等会表现最好的组,老师就把这些中国结奖励给该组的同学哦。我们用这个表来记录一下,看哪个组“跑”得快哈! 好,事不宜迟!马上来做几道练习比比看! ①填空(直接叫学生回答) ②做一做(62.4÷2.6,0.544÷0.16) ③解决问题(问:从题目中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 同学们都好厉害哦!都会算了对吗?好,那我们来点更难的。 出示例5. 问:大家看题目,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我》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我》 引导语: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我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认读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播放课件1)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先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 2.把词语从课文中抽出来,让学生认读。 3、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齐读没有拼音的词语,巩固识字。 三、自主合作,读懂课文。 1.和小组的伙伴相互帮助把课文进一步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身边的伙伴听。 2.猜一猜我到底是什么? 四、美读课文,读中理解。 看到同学们胸有成竹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大家一定才出来了,一起说,是什么?(水)哦,原来是水啊,我们天天和水打交道,还不知道水会变了,那么,我提议,今天,咱们也来当一回水娃娃,也来变一变,好吗? 1、那我们水娃娃到底会变成一些什么了,请大家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 (1)、我们变成什么了?(云、雨、雹子、雪,教师相机板书图) (2)、那是怎样变成云的了?(齐读1至3句)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Teaching pla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Qual ity Course published by PEP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先进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 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远景才能实现。以下是小泰为大 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 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3.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调皮了,你们看它来了,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呢! 师:看完了这段视频,你找到了新朋友了吗? 师:你能来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我们认识了小松鼠,如此可爱的一个小生灵在作者笔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那就打开课本读一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手画下自己不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字词,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读了几遍?告诉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拦路虎”? 生举手 师:同学们,字词拦路虎并不可怕,不是有句话说“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咱们同学就以小组为单位,依靠集体的力量,扫清这些字词障碍,如果小组仍旧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提到班级上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解决。 生小组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五、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当堂的教学效果看,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积极投入。同样是采用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实际操作,为何效果迥异?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要素,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找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关系”通过自学已经明了。而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教师B 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 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案例描述: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

部编版小学数学包装教案优秀范文总汇

部编版小学数学包装教案优秀范文 总汇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包装》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问: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 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谁会列式?( 2.6×0.8=) (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根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吗? 2 . 6 扩大到10倍2 6

(完整word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6、《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分析 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 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3.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我的教育理念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临川三小黄平平 两个月来的劳累国培,两个月来的埋头苦记,使我重新拾起教师职业的记忆,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此“传导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历代教师所接受和遵循,并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深入在我们当今的广大教师心中。可是时代在前进,教育需要发展,特别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思想就逐渐显露出了它的狭隘性,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通过这次在南昌市的国培,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就“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及改进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难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导授业解惑”是一种权威式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间定位于长幼关系,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过分强调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教师头上似乎有顶“圣者光环”,对学生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式,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不敢与教师亲近,更不会与教师沟通,使得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使得学生精神压抑、思维迟缓,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放下架子,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不在意自己的教师

地位,也不以展示自己的渊博学识为荣,敢做陪衬,敢为人梯。平时教师要多深入学生生活,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全方位关怀学生。课堂中教师要实施民主化教学,要想方设法创设宽松、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放松、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师还应有长者风范,对学生宽宏大度,充分理解,特别对后进生和性情怪癖的学生更应如此。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心灵相通,心理相容,彼此信任,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智能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教育权、控制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自始至终主宰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这种教学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智能也得不到有效地开发。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获得发展的内因和决定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共同追求的一种理念,也是教育成功的法宝,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乐做配角,彻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生推向获取知识的前台。其实,课堂内教师好象是一名导演,应起到指导、启发、诱导等作用,而学生则象演员,是“表演”的主体,教师应设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表演”。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篇一:小学数学教案范文】 【篇二: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标准】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标准 基本要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基本标准。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切实有效。 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策略等多样有效。将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重视生成性资源。 4、具有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课型、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直观。 5、展现真实的教学过程。 具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明确(目标表述清楚、明白、具体) 2、恰当(符合课标、学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 3、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学生、学校、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 三、教学程序设计 1、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 2、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合理 3、程序设计巧妙(体现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的创新性,有艺术性) 四、教材处理 1、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

2、导入新颖(结合学生实际,以复习旧知识或其他方法导入课题, 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及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目标设计和 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重点) 4、突破难点(体现出由抽象到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难点分 解突破的方法。) 5、抓住关键(能找出教材特点和本课特点,找准处理教材的关键。) 五、师生活动设计 1、精讲巧练、分层训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体现优 生培养过程,体现学困生的分层要求。) 2、教为学服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启发性,引导、点拔、 动口、动手、动脑结合) 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 出规律和体会。) 4、学法指导得当(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准备充分,指导有方) 六、习题设计 包括题目素材、案例、例题、应用性题目、训练题目、达标题、课 后巩固性作业、预习题目等。题目要适量、典型、有层次性,要按 照a类基础巩固题,b类中等难度题,c类较高难度题准备上述各类 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要求。 七、板书设计 1、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体现教学思路 2、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布局科学,有美感 3、设计巧妙,有艺术性 【篇三: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教案】 “平均数”教学实录 一、建立意义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 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 乔丹那样。张老师,您也太瘦了点。 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 的小强、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2.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3.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和难点: 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以前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2.理解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 3.请个别学生回答: (1)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能够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能够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 (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精打细算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点: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时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然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迁移的学习方法。 迁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本课的开始,设计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一致的整数除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明确数量关系,使学生轻松地由整数除法过渡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减轻了学习难度,便于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喝牛奶吗?价钱怎么样?我这里有一个关于牛奶价钱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两家商店同一种牛奶的报价图片) 2.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师: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如果你去买牛奶,你会去哪家买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比较单价,哪家便宜,就去哪家买) 4.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确定哪家的牛奶便宜。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究新知 1.提问:要想知道哪家牛奶便宜,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1.5÷5,12.6÷6)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 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2、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会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自主学习卡,检测题,课件,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完成的自主学习卡,卡片上的五道竖式题,对照老师给出的算式,看看自己做的如何?

师:这五道题3.03÷25= 37.2÷24= 28÷18= 78.6÷11= 1.5÷7= 的商究竟是多少呢?请从几个商中找到合适的商,对号入座,把它贴在相应的等式后面。 生上台做出选择。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选择商呢?说明原由。 生:前两道题可以除尽,没有余数,商是有限的。 师:你知道这样的数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合:有限小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剩下的三道题的商是什么小数呢? 生合:无限小数。 师:无限小数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算式永远除不完,总有余数。 师:我们一起看这五道题的竖式,前两道题没有余数,可以除尽,也就是可以数出商的小数位数,而后三道题都有余数,永远除不完,对吗? 那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第3、4道题竖式,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商的小数部分不断重复出现3和45。 师:余数呢? 生:第三道题的余数总是10,而第四道题的余数总是交替出现5和6,添0后继续除,所以商的小数部分不断重复出现4、5。 师:像0.555……,7.14545……这样的小数是什么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