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必读

护士必读
护士必读

1 .常用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2.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哪几类?

答: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4类: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利尿溶液和非肠道高营养液。

3.静脉输液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溶液?举例说明。

答: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高渗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0%-50%葡萄糖溶液4.静脉输液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右旋糖酐:中分子有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聚乙稀吡咯酮血浆制品:5%白蛋白、血浆蛋白5.颈外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是什么?

答:颈外静脉输液适用于:1)长期输液、周围神经不宜穿刺者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处于病人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

6.静脉输液中点滴系数的概念什么?

答:点滴系数的概念是指每毫升溶液的底数。目前临床常用静脉输液中点滴数是20. 7.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怎样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答:输液时间(小时)= 8.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要的用的时间,怎样计算每分钟滴数?

答:每分钟滴数= 9.静脉输液的途径及方法有哪些?

答:静脉输液途径有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方法有开放式输液法和密闭式输液法。

10.静脉切开的适应症是哪些?

答:静脉切开适用于抢救严重失血、休克、中毒和感染,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和失败的病人,争取抢救时机,保证输液通畅。

11.静脉切开常选择哪些部位?

答:表浅静脉切开常选则足踝部大隐静脉,它位于下肢内踝隆突的前上方1厘米的地方。

12.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什么?

答: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静脉痉挛。

13.常见的树叶反应有哪些?

答: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14.惊醒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再是病人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15.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答: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老人、儿童、心

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其要注意滴注速度和输液量2)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时病人可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轻心脏负荷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3)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低氧血症。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16.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是什么?

答:级心法肺水肿的症状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慈宁宫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节律不齐。

17.静脉输液中空气栓塞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链接不紧,有漏气;再是给予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18.发生空气栓塞的血液动力学原理是什么?

答: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偶心事阻塞肺动脉入口,使特别血液不能进入费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19.空气栓塞的症状是什么?

答:病人可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机型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20.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什么?

答: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守护。

发生栓塞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被吸收;同时搞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1.输液微粒污染的概念什么?

答: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树叶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22.血液制品包含多少种类?及其特点。

答:血液制品分成:全血、成分血、其他血液制品。

全血分为:1)新鲜血、库存三天以内的血,特点是基本上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成分2)库存血:仅保留了红细胞及血浆蛋白,在4度的冰箱中冷藏可保存2-3周。

成分血分为:血浆、红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各种凝血制剂,其他血液制品分为:白蛋白液、纤维蛋白原、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23.成分血具有哪些特点?

答:成分血具有4个有点:1)纯度高,体积小,比全血疗效好,副反应少。2)成分血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3)成分血比全血含钾、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故更适合心、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4)成分血一血多用,达到节约用血、有针对性使用的目的。

24.交叉相容实验的概念是什么?

答: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即使是同型血在输血前应作交叉相容实验。将供血者的血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再将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血者的血细胞作交叉相容实验,双向均无凝集是方可输入。临床上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5.静脉输血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临床意义是1)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能力2)z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3)输入新鲜血可以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5)输入新鲜血可以补充凝血因子。6)输入可以兴奋骨髓及网状内皮系统,增强造血功能。

26.输血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1)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2)病房护士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和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查给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3)血液要现取现用,一般在取回30分钟内进行,以免放置时间

过长,取血过程中避免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

4)输血前,须与另一护士再次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

27.安全用血中三查、八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28.输两袋血之前时如何处理?

答:每两袋血之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换一袋。

29.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1)致热源:保养液、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

2)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3)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抗体而引起发热。

30.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1)输入异型血;2)输血前红细胞已破坏;3)RH因子所致溶血。

31.发生溶血反应后,余血如何处理?

答:立即将余血连同输血器送血库,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

32.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多少种?

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QQ820833742大量输血后反应。

33.输血出现发热反应如何处理?

答:1)暂停输入血液,给与生理盐水滴注,维持静脉通路2)对症处理,如病人畏寒、寒战时给予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物降温。

34.输血出现过敏反应如何处理?

答:1)轻者减慢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2)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者立即行气管切开;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3)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5.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溶血反应的临床变现时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高热、寒战、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36.溶血反应的临床病理变现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大量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到酸性物体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血红蛋白的分解物产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

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7.溶血反应的概念是什么?分为几种?

答:溶血反应的概念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分为两种: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38.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答:1)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血瓶。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结果,安慰病人缓解恐惧和焦虑。

2)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用药。

3)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对无尿或少尿,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抗休克治疗。

39.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哪些反应?

答: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循环负荷过重、初学倾向、枸橼酸中毒反应。

40自体输血有几种形式?

答:共有三种。术前渔村自体血、术前稀释血液回输、术中失血回输。

41.急性肺水肿病人乙醇湿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答:急性肺水肿病人用20%-30%乙醇湿化氧气,可以降低泡内泡

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弥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QQ820833742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42.中枢性呕吐的特征是什么?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特征为不伴随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常见于脑水肿、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等颅内压升高的病人。

43.消化道疾病所致呕吐的特征是什么?

答:其特点与进食时间有关,发生时间有规律性,呕吐物中可发现治病菌且呕吐后可缓解不适感。

44.如何判断呕吐物的形状?

答:一般呕吐物含有消化液及食物,偶尔有呕吐寄生虫者幽门梗阻时,呕吐物常为宿食;高位小肠梗阻者,呕吐物常伴胆汁;霍乱、副霍乱病人的呕吐物为米泔水样。

45.什么是一时障碍?分为几种?

答: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一般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昏迷时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46.对意识状态如何观察?

答:对意识状态的观察,应根据病人的语言反应,了解其思维、反应、情绪活动、定向力等,必要时观察瞳孔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对强刺激(如疼痛)的反应、肢体活动等来判断其有无意识障碍及其

程度。也可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意识障碍及其程度进行观察与测定。还应观察意思障碍伴随症状与生命体征、营养。大小便、水和电解质、活动和睡眠。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47.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有哪些项目?其分值为多少?

答: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总分范围3~15分,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着为浅昏迷,低于3分着为深昏迷。

48.观察瞳孔要注意什么?什么是正常瞳孔?

答:要注意两侧瞳孔的形状、对称性、边缘、大小及对光反应。

49.什么是正常瞳孔?

答: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园,位置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QQ820833742直径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对光反应灵敏。并于光亮处瞳孔收缩,昏暗处瞳孔扩大。

50.什么是瞳孔缩小?常见于那些疾病?

答: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氯丙嗪、吗啡等药物中毒;单侧瞳孔缩小常提示同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

51.什么是瞳孔散大?常见于那些疾病?

答:瞳孔直径大于5mm称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及频死状态;一侧瞳孔扩大、固定,常提示同侧颅内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等)所致的小脑幕

裂孔疝的发生。

52.应用引流管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答: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等,引流管时否通畅,有无扭曲、受压、引流不畅的现象,引流袋(瓶)的位置等。

53.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的病人,应注意什么?

答:应注意有无胸闷或呼吸困难。

54.药物治疗是应注意观察什么?

答:应注意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如应用退热药物后,应注意体温的变化,有无虚脱或休克的发生。

55.抢救过程中如何做好查对工作?

答:各种急救药物须经两人核对,正确方可使用。执行口头遗嘱时,须向医生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补写遗嘱和处方。抢救中各种药物的空安瓿、输液空瓶(袋)等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

56.抢救物品执行哪“五定”制度?

答: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57常用抗休克药、抗过敏药有哪些?

答:常用抗体药有去甲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常用抗过敏药有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等。

58.什么是基础生命支持?主要包括哪些技术?

答: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为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中的初

始急救技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QQ820833742主要是针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急症病人加以施救。(BLS)技术主要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59.如何判断心搏、呼吸停止?

答:(1)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肤苍白或发绀(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7)伤口不出血。其中以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这两项最为重要,仅凭这两项即可作判断,并立即开始实施BLS技术。

60.如何判断大动脉搏动消失?

答:因颈动脉浅表且颈部易暴漏,作为首选,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可用食指、中指指端先触及气管正中,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滑向颈外侧气管与肌群之间的沟内,触摸有无搏动;其次选股动脉,股动脉位于股三角区,可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触摸有无搏动。由于动脉搏动可能缓慢、不规律,或微弱不易触及,因此,触摸脉搏一般不少于5~10秒。

61.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答:(1)意外事件;(2)器质性心脏病;(3)神经系统病变;(4)手术和麻醉意外;(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6)药物中毒或过敏。

62.心前区捶击术如何实施?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是什么?

答:抢救者右手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由20~

625px高的地方,垂直向下捶击胸骨下段1~2次,每次1~2秒主要适用于心电监测有心室搏动过速(VT)、心室纤维颤动(VT)的病人或目击心搏骤停者,但婴儿禁用。

63.开发气道时,若异物梗在喉部无法取出时,如何处理?

答:在腹部剑突下、肚脐上用手向上、下推挤数次,再用手将异物取出。

64.手法开发气道的方法有哪几种?凝有颈部损伤的病人如何开放气道?

答:(1)托颈压法;(2)仰头抬颏法;(3)托颌法。凝有颈部损伤的病人禁用托颈压额法,可实用托颌法。

65.除手法开发气道的方法外,还有哪几种开发气到得方法?

答:(1)环甲膜穿刺;(2)气管插管术;(3)气管切开术。

66.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通气适当指征是什么?

答:看到病人胸部起伏,并于呼吸时听到或感到有气体逸出。

67.人工呼吸的频率是多少?通气量是多少?

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每次吹气量800~1000ml,一般不超过1200ml. 68.口对鼻人工呼吸法的适应症什么?

答:用于口部严重损伤或牙关禁闭的病人。

69.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的适应症是什么?

答:适用于婴幼儿。

70.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答:(1)心泵学说;(2)胸泵学说。

71.胸外心脏按压的禁忌是什么?

答:胸外严重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心脏外伤、血气胸、心包填塞等。

72.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答:一手掌握部放于胸骨上,即胸骨中、下1/3交界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Q820833742另一手掌根部压于此手背上双手交叉

抬起或双手指均后翘,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伴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3~125px,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73.婴幼儿如何心脏按压?

答:幼儿可用单手掌根部按压,使胸骨下陷2~75px,对婴幼儿可用2~3个手指即可,按压幅度1~50px. 74.胸外心脏按压的按压频率是多少?

答:按压频率:8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2. 75.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之比是多少?

答:一人操作时为2:15.二人操作时为1:5. 76.操作中途换人时如何进行?

答:应在按压及吹气间隙进行,抢救中断不得超过5~7秒。——那女孩对我说 20:49:50

77.心肺复苏的评价标准什么?

答:(1)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在复苏过程中并发症发生。(2)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于60mmHg.(3)面色、口唇、

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4)散大的瞳孔缩小。(5)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6)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7)有尿。(8)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78.心肺复苏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颈或脊柱损伤;(2)胃膨胀;(3)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肝脾脏撕裂、脂肪栓塞等。

79.洗胃的目的是什么?

答:(1)解毒;(2)减轻胃粘膜水肿;(3)为某些手术或检查做准备。

80.服毒后几个小时内洗胃最佳?幽门梗阻病人何时洗胃?

答: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佳。幽门梗阻病人洗胃,可在饭后4~6小时或空腹进行。

81.洗胃的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是什么?

答:适应症:非腐蚀性毒物中毒、如有机磷、安眠药、重金属类与生物碱等及食物中毒的病人。

禁忌症: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中毒、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病人禁忌洗胃;上消化道溃疡、癌症病人不宜洗胃。

82.毒物性质不明时,如何准备洗胃溶液?

答:可备温开水或等渗盐水10000~20000ml,温度25~38`c. 83.

可以使用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的毒物种类有哪几种?禁用于哪种毒物?

答:敌敌畏、敌百虫、氰化物、芭比拖累、异烟肼、磷化锌中毒时,均可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1605、1059、4049(乐果)中毒时禁用,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84.敌百虫中毒时禁忌什么药物?为什么?

答:禁忌碱性药物,因敌百虫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其分解过程随碱性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而加速。

85.漏斗胃管洗胃法的原理是什么?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内液体,使其流入污水桶,一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

86.洗胃并发证有哪些?

答:急性胃扩张、胃穿孔、大量低渗液洗胃致水中毒、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昏迷病人误吸或过量胃内液体返流致窒息、迷走神经兴奋致反射性心脏骤停。

87.洗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什么?一次灌入量是多少?

答:应随时观察洗出液的性质、颜色、气味、量级病人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洗胃并发症的征象:病人感到腹疼,洗出血性液体或出现休克现象。

88.人工呼吸器适用的目的是什么?

答:(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89.简易呼吸器的组成?人工呼吸分哪几种?

答:简易呼吸器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衔接管组成;人工呼吸机分定压型、定容型、混合型等。

90.使用简易呼吸器使,挤压频率是多少/潮气量是多少?

答:挤压速度:16~20次/分,一次挤压可有500~1000ml空气进入肺内。

91.人工呼吸机与病人气道连接方法有哪几种?

答:(1)面罩连接;(2)气管内插管连接;(3)气管套管连接。

92.如何观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

答:病人两侧胸廓运动对称,呼吸音一致,机器与病人同步呼吸,提示呼吸机已进入正常运行;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及病人面色、口唇等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注意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气,各接头连接处有无脱落;观察各参数是否符合病情需要。

93.使用呼吸机时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

答:(1)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更换集水瓶、螺纹管及呼吸机滤过装置;(2)定期进行空气消毒;(3)严格无菌吸痰技术,常规作痰培养。

94.呼吸机撤离指征是什么?

答:神志清楚,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解除,缺氧完全纠正,内环境正常;肺功能良好,吸入氧分数(Fi02)小于0.4,Pa02为100mmHg,

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血气分析正常;心功能良好,循环稳定,严重心律紊乱发生;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95.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包括哪些?

答:(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2)保持呼吸道通畅;(3)加强临床护理;(4)肢体被动锻炼;(5)补充营养和水(6)维持排泄功能;(7)保持各类导管通畅;(8)确保病人安全;(9)心里护理。

96.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清醒并热应鼓励定是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于分泌物咳出;会米病人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预防分泌物淤积、坠机性肺部张等。

97.“六勤一注意”是指什么?

答:是指对卧床病人应勤观察、勤翻身、勤洗手、亲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注意交接班。

98.肢体被动锻炼的方法及意义是什么?

答:病情平稳时,应尽早协助病人进行被动肢体锻炼,每天2~3次,轮流讲病人的肢体进行伸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并同时作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形成和足下垂的发生。

99.如何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

答:对瞻望。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室内光线易暗,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安全。

100.加强临床护理,重点从哪几个方面做起?

答:(1)眼睛护理;(2)口腔护理;(3)皮肤护理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信息论基础论文

信息论基础发展史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是专门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从诞生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理论是如何从实践中经过抽象、概括、提高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信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即使在原始社会也存在着最简单的通信工具和通信系统,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是悠久漫长的。电的通信系统(电信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事实是:当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以及后来的电子学理论一旦有某些进展,很快就会促进电信系统的创造发明或改进。 当法拉第(M.Faraday)于1820年--1830年期间发现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后,不久莫尔斯(F.B.Morse)就建立起电报系统(1832—1835)。1876年,贝尔(A.G.BELL)又发明了电话系统。1864年麦克斯韦(Maxell)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H.Hertz)用实验证明了这一预言。接着1895年英国的马可尼(G.Marconi)和俄国的波波夫(A.C.ΠoΠoB)就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本世纪初(1907年),根据电子运动的规律,福雷斯特(1,Forest)发明了能把电磁波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第三章 信息论基础知识(Part2)

信息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编码定理 信源编码算法 信道容量 通信的容限
第 1 页 2011-2-21

引言
一、信息论的研究范畴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
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信息论:通信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方 法,各种信源、信道的描述和信源、信道的编码定理。 实用信息论: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也就是狭义信息 论方法在调制解调、编码译码以及检测理论等领域的应用。 广义信息论,包括信息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新的应用, 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自学习自组织系统、心理学、生物 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切与信息问题有关的领域。
第 2 页 2011-2-21

二、信息论回答的问题
通信信道中,信息能够可靠传 输的最高速率是多少?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信息进行压缩后,依然可以从已压 缩信息中以无差错或低差错恢复的 最低速率是多少?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香农信源编码理论
最佳系统的复杂度是多少?
第 3 页
2011-2-21

三、香农的贡献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年),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创造性的采用概率论的方法来研究通信中的问题,并且对 信息给予了科学的定量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 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以及1949年,《噪声下的通信》标志了信息论的创立。 1949年,《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用信息论的观点对信息保密问题做了 全面的论述,奠定了密码学的基础。 1959年,《保真度准则下的离散信源编码定理》,它是数据压缩的数学基 础,为信源编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1年发表“双路通信信道”,开拓了多用户信息理论(网络信息论)的研 究;
第 4 页 2011-2-21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息论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E6006 课程名称:信息论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学分/学时:2/32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建议开设学期:6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课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 较深刻地理解信息的表征、存储和传输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提高信息传输系统可靠性、有 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的一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 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过程选择一种数学模型,并达到适当的精度。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识别、表达、处理及扩展信 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理论为主,共32学时。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2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消息、信息和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通信系统模型 (3)明确Shannon信息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2.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通信系统模型的构成及其相应功能 (2)难点:理解Shannon信息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

重庆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2学期 《信息论基础》试卷(期末)(A卷)(半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 1.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两大类。 2.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3bit/符号 3.有一信源X,其概率分布为 123 x x x X 111 P 244 ?? ?? ? = ?? ? ?? ?? ,其信源剩余度为94.64%;若对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 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15bit。 4.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最小瞬时电压为a。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log(b-a)bit/自由度;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2Flog(b-a)bit/s. 5. 若某一信源X,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1 log32e 2 π;与 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16w ≥ 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信源熵(或H(S)/logr= H r(S))。 8、当R=C或(信道剩余度为0)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失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10、在下面空格中选择填入数学符号“,,, =≥≤?”或“?” (1)当X和Y相互独立时,H(XY)=H(X)+H(X/Y)。 (2)假设信道输入用X表示,信道输出用Y表示。在无噪有损信道中,H(X/Y)> 0, H(Y/X)=0,I(X;Y)

出版业基础知识

一、图书出版、印刷基本概念 1.版式:书籍排版的式样。指版面、版心、排式(横排或直排)、书眉、页码、行距、标题、字体、插图等大小格式的安排。 2.版面:是指书籍一页的幅面,包括版心、白边页码、书眉以及正文等内容。 3.版心:又称“版口”,是书页上除四周白边排印正文的部分。 4.装帧:图书付印前的整体设计。如封面、扉页、插图、装订形式等美术设计和板式等技术设计。 5.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皮”,起着保护书籍、装饰书籍的作用。封面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包括译者、编著者、校订者)和出版社名称。 6.护封:又称“外包封”,指图书封面外的包封纸。一般印有书名和装饰性图画,可保护封面,增加图书的美观。 7.封里:又称“封二”,即封面里边的空白页。 8.封底里:又称“封三”,即封底里边的空白页。 9.封底:又称“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一般印有书号和定价。 10.书脊:又称“封脊”,即书的脊背,接连封面和封底。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和出版社名称。 11.版本:指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即内容和形式上与原版有所不同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同,包括开始出版,同时有几种形式的版本,或再版的印刷地点和时间不同;装帧形式不同,如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排版形式不同,如横排本、直排本。内容不同,是指出版以后,内容增删或修改,如增订本修订本、缩写本,以及翻译不同的版本和节译本。 12.版本记录:又称“版权记录页”,简称“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记载,提供读者了解图书出版情况,附印于图书正文前页或后页。有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开本、印张、版次、印次、印数、字数、出版年月、书号、定价等项目。 13.印张:计算图书篇幅的单位,表示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一个印张等于半张纸,一张纸两面印刷,则为两个印张。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 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 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中华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3节出版物 一、出版物的要素 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 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3)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有可能向公众发行传播。 二、出版物的种类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贯彻执行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于出版物的()。 A. 复制 B.载体 C.形式 D.内容 2. 编辑人员在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中,处于()地位。 A. 指导 B.中介 C.支配 D.辅助 3.关于出版活动中的“复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复制作品的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B. 印刷是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之一 C.电子期刊可以由读者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所以不必经过复制 D. 只有经过复制,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信息才能向消费者广泛传播 4.下列关于音像制品与书、报、刊等出版物主要区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表达内容的手段不同 B.物质载体不同 C.复制方式不同 D.发行方式不同 5.图书必须具备的结构部件包括()等。 A. 封面、主书名页、环衬、护封 B.封面、主书名页、护封、辑封 C.封面、主书名页、腰封、环衬 D.封面、主书名页、目录页、正文书页 6.裁口是指书刊的()。 A. 上切口 B.下切口 C.外切口 D.内切口 7.“版心”是指()。 A. 图书的主体部分 B.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的部位 C.版面对角线交叉点 D.印版的中心部位 8.从2007 年1 月1 日开始,中国标准书号的编号位数是()。 A.10 位 B.13 位 C.9 位 D.15 位 9.下列使用书号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装帧形式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B. 不同版本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C.一种图书多次重印,使用同一个书号 D. 多卷书每卷(册)分别定价使用同一个书号 10.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 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B.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C.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等出版物宣传材料 D.分担稿件复审工作 11.国际标准书号的标志符是()。 A.ISDS B.ISSN C. ISBN D. ISRC 12.作为著作权限制方式“法定许可”内容之一的转载、摘编,仅限于()。 A. 报纸、期刊转载或摘编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播放的作品 B.报纸、期刊转载或摘编图书的内容 C.图书转载、摘编报刊上的已发表作品 D.报纸、期刊之间相互转载、摘编作品 13.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期为()。 A. 作品首次发表后50 年 B.执笔者死后50 年 C.该法人或组织解体后50 年 D.该作品创作完成后50 年 14.有些客体,如(),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A. 计算机软件 B.时事新闻 C.摄影作品 D.电影作品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拼写有误的一组是()。 A. 北京(Běi j īng )桌子(zhuōzi ) B.谛听(dìtīng )理论(lǐlùn )

2015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笔记

一、出版与出版活动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概念: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条件:(1)精神文化资源条件 (2)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3)流通传播条件 (4)市场条件 过程:(1)精神产品生产 (2)物质产品生产 (3)产品流通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进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2)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4.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追求:(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 (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 (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 (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 职业道德规范:(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 (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 5.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特点:(1)政治性(2)思想性(3)科学性(4)创造性(5)选择性(6)加工性(7)中介性 地位:(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 6.编辑过程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期刊无此环节)→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7.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政治、思想、文化、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 8.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共同目标是为读者服务,要相互尊重。 编辑与读者: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要真诚地为读者服务,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编辑有引导读

2018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8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版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 )制度。 A、备案 B、审批 C、登记 D、检查 【答案】B 2、正式期刊必须在固定显著位置标印( )。 A、中国标准书号 B、国内统一刊号 C、营业执照编号 D、中国统一版号 【答案】B 3、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新闻出版总署自决定受理备案之日起( )内,对备案申请予以答复或者提出意见。 A、30 日 B、20 日 C、60 日 D、90 日 【答案】A 4、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由( )确定。 A、出版行政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育出版社 D、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以招标等方式 【答案】D 5、出版单位可以发行( )。 A、各出版单位出版物 B、图书期刊出版物 C、本单位出版物 D、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 【答案】C 6、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 )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出版利益 D、法人利益 【答案】A 7、出版行政管理有法定的管理范围,凡在( )从事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 A、中国境内 B、大陆与港、澳地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D、国际范围 【答案】A 8、出版管理条例确定了出版单位( )。 A、法人制 B、企业制 C、事业制 D、企业与事业制 【答案】A 9、期刊编辑部是( )。

A、法人 B、法人的内部机构 C、法人单位 D、具有法人条件 【答案】B 10、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转报来的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书之日起( )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A、90 日 B、60 日 C、30 日 D、一年 【答案】C 11、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的,( ),并交或者单交罚金。 A、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B、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C、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D、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答案】A 12、走私出版物,依照刑法关于走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 )给予行政处罚。 A、出版行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B、海关依照海关法的规定 C、公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D、工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答案】A 13、下列选题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 A、《经济学管理》辞典 B、《固体能带理论》 C、《宗教大辞典》 D、《国有资产管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音像制品与纸质出版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A.思想内容 B.出版周期 C.复制方法 D.物质载体 E.表达手段 【答案】CDE 【解析】音像制品与纸质出版物的区别,主要在于:表达内容的手段不同;物质载体不同;复制方法不同;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播放设备:形态和结构部件不同。 2.期刊的特点有()。 A.采用 16 开开本 B.有固定名称 C.装订成册 D.连续出版 E.有期号或时间序号 【答案】BCDE 【解析】有固定名称、装订成册、连续出版、有期号或时间序号 3.下列单位中属于出版单位的有()。 A.《人民日报》社 B.《求是》杂志社 C.上海金像光盘制作公司 D.上海新华印刷厂 E《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答案】ABE 【解析】属于出版单位的有出版社、期刊社及从属于法人的期刊编辑部和互联网出版单位等,而报社虽然也是出版单位,但是一般归属新闻业。 4.某人被聘任“一级校对”,他应该履行的主要职责包括()。 A.安排三个校次的工作 B.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C.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 D.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 E.负责校对管理工作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2015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 级)真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出版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A.开展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备精神文化资源 B.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C.出版活动能推进文化创新 D.在出版活动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 2.关于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A.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B.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弘扬中华文化 D.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3.报纸、期刊与图书相区别的特点是()。 A.连续出版 B.以纸张为载体 C.由一位作者的多篇作品组成 D.内容图文并茂 4.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和出版活动本身的规律性。 A.出版复制技术 B.出版数字技术 C.出版活动与技术的关系 D.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5.在所有的编辑活动当中,最早出现的是()的编辑活动。 A.卜辞 B.报纸 C.书籍 D.期刊 6.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开始的。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7.民国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现代普及性综合丛书是()。 A.《新文化丛书》 B.《中华百科丛书》 C.《丛书集成》 D.《万有文库》 8.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不包括()。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 C.出版企业规章制度

D.国务院部门规章 9.在年度核验中被暂缓登记的图书出版单位,如()内经整改仍达不到核验要求的,将被撤销其出版许可证,注销登记。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10.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人员必须()才能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取得出版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B.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 C.参加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每年参加出版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个月 【答案】 1. D 2. B 3. A 4. D 5. C 6. D 7. D 8. C 9. B 10. A 11.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实行印刷经营()制度。 A.特批 B.许可 C.登记 D.监管 12.责任编辑证书每()注册续展一次。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13.被注销责任编辑证书的人员,至少()内不得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4.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多适用于()。 A.古籍整理 B.大型工具书 C.小说 D.法规汇编 15.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参加不少于()学时的继续教育。 A.24 B.36 C.72 D.98 16.位于城市市区的出版社应该以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营业税额为基数,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 一、文字、词汇等及其语用规范 内容包括:汉字、词汇、标点符号、汉语标音及拼写、数字以及量和单位等的知识与使用规范。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发展概貌,熟悉繁体、简体,正体、异体,常用、通用等基本概念,掌握出版物汉字使用规范。 2、了解有关词及词汇的基本概念,熟悉理性义、色彩义,同义、近义、反义,异形词等基本的词汇知识,掌握词汇的使用规范。 3、掌握《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数量、种类、作用及基本用法的规定。 4、熟悉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一般词汇及专有词汇的汉语拼音标音拼写、罗马字母拼写和代码使用方面的规范。 5、掌握出版物中数字、量和单位的使用等其他语用规范。 6、能够辨析并纠正文字、词汇、标点符号、汉语标音及其拼写、数字以及量和单位等使用方面的常见错误。 (二)考试内容 1、汉字基本知识及使用规范。 2、词与词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规范。 3、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及使用规范。 4、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使用汉语拼音标音拼写、罗马字母拼写和代码使用方面的规范。 5、出版物中数字、量和单位的使用等其他语用规范。 6、字、词、标点符号、汉语标音及其拼写、数字以及量和单位等方面的常见错误辨析。二、逻辑 内容包括: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形式逻辑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掌握有关概念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有关判断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有关推理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 5、掌握有关论证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 6、熟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7、熟悉逻辑与语言的联系和区别。 8、能够辨析概念、判断、推理1论证、逻辑基本规律等方面的常见逻辑错误。 (二)考试内容 1、形式逻辑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有关概念的基本知识。 3、有关判断的基本知识。 4、有关推理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 5、有关论证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

信息论的基本思路

?信息论的基本思路 通信是人类活动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是时时处处都发生着的事情。在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中,人们当然希望能够又多、又快、又好、又经济地传递信息。那么很自然地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传递的多快好省呢?怎样来衡量这种多快好省呢?怎样来判断某种通信方法的优劣呢?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定量描述信息传输过程的方法,首先是定量描述和度量信息的方法。 1948年,美国一位数学家克劳特·香农(C.E.Shannon)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差不多与此同时,美国另一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也发表了题为《时间序列的内插、外推和平滑化》的论文以及题为《控制论》的专著。在这些著作中,他们分别解决了按“通信的消息”来理解的信息(狭义信息)的度量问题,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香农的论文还给出了信息传输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结果,建立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信息理论,这就是香农信息论,也叫狭义信息论(简称“信息论”)。 香农信息理论具有崭新的风貌,是通信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通信问题的研究从经验转变为科学。因此,它一出现就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它怀有浓厚的兴趣,并试图争相应用这一理论来解决各自领域的问题.从此,信息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香农信息理论的基本思路,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一、非决定论观点 我们知道,在科学史上,直到20世纪初,拉普拉斯的决定论的观点始终处于统治的地位。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严格地遵从一定的机械规律。因此,只要知道了它的原因,就可以唯一地决定它的结果;反过来,只要知道了它的结果,也就可以唯一地决定它的原因。或者,只要知道了某个事物的初始条件和运动规律,就可以唯一地确定它在各个时刻的运动状态。这种观点只承认必然性,排斥、否认偶然性。 根据通信问题研究对象的特点,信息理论按照非决定论的观点,采用了概率统计的方法,作为分析通信问题的数学工具,因而比以往的研究更切合实际、更科学、更有吸引力。 ?二、形式化假说 可提出如下的假设:虽然信息的语义因素和语用因素对于广义信息来说并不是次要因素,但对于作为“通信的消息”来理解的狭义信息来说是次要因素。因此,在描述和度量作为“通信的消息”来理解的狭义信息时,可以先把语义、语用因素搁置起来,假定各种信息的语义信息量和语用信息量恒定不变,而只单纯考虑信息的形式因素。 ?三、不确定性 对通信过程作进一步分析就可发现,人们要进行通信,不外有两种情形:一是自己有某种形式的信息要告诉对方,同时估计对方既会对这种信息感到兴趣,而又尚不知道这个信息。也就是说,对方在关于这个信息的知识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有某种疑问要向对方询问,而且估计对方能够解答自己的疑问。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估计对方已经了解了所欲告之的消息,自然就没有必要通信了;在后一种情况,如果自己没有疑问,当然就不必询问了。 这里所谓“疑问”、“不知道”,就是一种知识上的“不确定性”,即对某个事情的若干种可能结果,或对某个问题的若干可能答案,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所以,我们可以把作为“通信的消息”来理解的“狭义信息”,看作(或明确定义)为一种用来消除通信对方知识上的“不确定性”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引伸出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结论:接收者收到某一消息后所获得的信息,可以用接收者在通信前后“不确定性”的消除量来度量。简而言之,接收者所得到的信息量,在数量上等于通信前后“不确定性”的消除量(或减少量)。这就是信息理论中度量信息的基本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