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美术

电影中的美术
电影中的美术

研究性课题主题:电影与美术的联系

班级:高一(6)班

指导老师:丁建立

组长:李垚镝

组员:田一、安昭、刘雨涵

No.1 前言

我们这一届,赶上了课改,所有“程序”几乎都更了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多,真正做到了培养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在高中紧张的学业的同时,课改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时间,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作为艺术生,我们的眼界更需要扩宽,所以更需要多参与这些活动,从中培养我们的审美、欣赏鉴赏能力。从而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特长,在其领域做得更出色。

电影,作为我们日常娱乐的一种形式,大部分人都是只关注它的故事情节,往往很少有人关注它的画面效果和音乐配音,其实画面效果和音乐配音是电影组成的关键,而有些“藏起来”的情节,是通过画面效果和音乐配音所表达出来的。作为美术生,研究《电影与美术的联系》此课题,有利于增强我们对专业的认识、提高我们对美术的鉴赏。

No.2 结题报告

所谓电影画面是指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租界的有可视影象的一段胶片片段。电影画面对电影本身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为了研究电影画面与电影的关系,选用了一个研究对象《暮光之城》。此片对电影画面处理的十分生动,很有研究价值。

影视艺术鉴赏是人类历史上最年轻、最富创造性的艺术。虽然电影诞生至今不过一百多年,但它带给人类的多重教益及艺术享受却超过了年逾千的古老艺术。“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电影是随着人物的流动变换再造自然景观,虽观众坐在一定位置上,可银幕上再现却是多视角的,不但可远观也可近瞧,因此在创作构思上以及制作上与美术有很大的区别。

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从总体上讲是鉴赏者观赏影视艺术作品时产生的感受、理解——审美认识和评判过程。影视鉴赏主体(观众)通过对影视作品鉴赏,实现了与创作主体(影视艺术家)之间的审美交流。影视艺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可划分审美直觉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与升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影视鉴赏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因而,影视艺术鉴赏的过程研究,其实质主要是探讨鉴赏者的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

No.3 附件小组分工:

李垚镝:资料编辑、汇总撰文

田一:查找资料、调查访问

安昭:查找资料

刘雨涵:查找资料、打印

调查内容:

1.关于电影美术编辑的资料

2.电影视觉编辑过程

3.美术在电影里的作用

4.人们对电影美术的认识

调查过程:

1.查找关于电影美术的资料

2.分析电影与美术的关系

3.分析美术在电影里的作用

4.调查人们对电影里的美术的了解程度活动计划:

No.4 内容

电影: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电影艺术:

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电影的诞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 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

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

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那么谁才是电影真正的发明者呢?答案:两个人都是!根据记载:在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狄克生着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的成功。成功之后的迪克生,继续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些活动图片每秒钟能拍四十张,这就是现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专利权,这是「西洋镜」

电影的鼻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西洋镜」电影的想法是,由于西洋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去”窥看”,藉着人们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于是这种电影在一时间非常流行。不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又创造了世界最早的摄影棚,大有助于电影的发展。起初,在欧洲,也有人在对这些活动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伦敦有两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罗的人,把初步的摄影棚改良后,在大庭广众之前举行表演。同时间,在法国有两位名叫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特卢米埃的兄弟,他们将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放映电影就此展开序幕。卢米埃兄弟接着巴黎工业奖励学会上试映了一部名叫「卢米埃工厂了大门」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馆」的地下大厅,正式公开上映十二部影片,并出售门票。同年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所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放映这种射映式影片时,也出售门票。如此可知,早在电影产生的同时,就已和营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先驱(卢米埃)法国化学家,与其北路易共同发明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为电影实验的先驱。

电影的发展:

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

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 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E.S.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艺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收益高,竞争激烈。1897年,爱迪生即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D.W.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 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名演员,如M.塞纳特、M.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美国当代电影状况

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各大公司从印年代中期开始解体或转产,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废除。随之出现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史(1896-1949)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

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

《狂流》剧照

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

《一江春水向东流》

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她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

《白毛女》电影海报

《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赵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

《焦裕禄》

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英雄

,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近三年来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进入2009年后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婚纱电影一词或是爱情电影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电影以四川省成都市的婚纱爱情电影最为流行,2010年的大量涌现,预示着这种低成本电影的到来,由此掀起了心得时代的开始.成都开始的婚纱电影以1895,婚纱电影在2010的时间的穿梭,姿势让人刮目相看.电影越来越被人们所利用,技术层面更加明显.

电影的形式:

“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

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但是,将这种视觉现象同电影的发明联系起来,却是19世纪的事情。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与此同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

完整的动作连续。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

电影的拍摄技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目前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电影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

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概念种类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网络2014-04-03 5991人喜欢 电影不仅能够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2002年上映的《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自此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步入一个电影营销初步阶段。当电影制造的话题、电影制造的体验,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驱动力并成功地被企业运作,那么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此后的无数影片纷纷新招频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专业而系统化的特色营销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也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电影营销在这几年似乎比电影内容本身更为夺人眼球。从发行公司、院线到影院,各种影片在不同层级都频频使出营销新招。 一、《英雄》新闻营销最成功 2002年底在全国上映的张艺谋影片《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也引来了无数争论。张伟平策划的一系列轰动性新闻事件,使全国媒体持续地为《英雄》疯狂,最终成功地把《英雄》炒上了天,我们来回顾下新画面公司高明的新闻营销过程。 影视营销 1:2002年7月13日,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 2:2002年8月2日下午3时,张艺谋携《英雄》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 3:2002年9月9日起,一部名为《缘起》的记录片推出,跟踪拍摄记录这部电影的成长。 4:2002年10月中旬,新画面公司打出关于《英雄》出征奥斯卡的报道。 5:2002年10月24日,《英雄》突然要在深圳首家五星影城“试映”7天。 6:2002年11月19日,由《英雄》编剧李冯改编的同名小说面市。 7:12月14日至17日,剧组主创人员乘包机前往3个城市参加首映场的见面会。 8:11月29日下午,电影音像版权在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拍卖。 9:12月6日,游戏版、漫画版《英雄》火速推出。 10:12月6日《英雄》广告上央视。 11: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首映仪式。上海和广州两场新闻发布会。

电影中美术教学的作用-模板

电影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一、电影美术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 上文中提到,《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是从两个角度进行故事情节构图,一个是现实角度,一个是回忆角度,这两方面的表现,从现有大多数电影中来看,对于有关过去的回忆,一般的处理形式是通过黑白色彩来进行色彩铺垫,以表现所谓的“逝去”和“过往”,对于现实情节则采用非黑白色彩,以表现“现在”和“希望”,而在此部影片中,对于有关过去的回忆,色彩基调则选择了很多鲜亮的色彩,对于现实部分的表现中,采用黑白的色彩效果。从电影美术的符号观来看,将黑白色彩作为电影中现实部分的色彩基调,是因为现实部分的情节描写是灰色的、悲伤的,影片一开始主要描写父亲的葬礼,在整个情节中充满着亲人离去的悲伤,没有所谓的欢声笑语,没有欢快的气氛,同时情节中通过冬天下雪的场景也比较适合运用黑白色彩效果,更能够烘托现有的情感基调,深冬里大雪覆盖下的原野,苍苍茫茫的白色,冰冷呼啸的寒风向我们展示了现实中无情的画面。总的来说,黑白色彩用于现实部分的色彩基调。主要是因为现实中父亲的死亡所带给儿子的悲凉气氛,而相对于现实中的悲凉,有关过去的回忆似乎就充满了温暖和欢快,因此在关于回忆部分的描写中,充满了各种饱满的色彩。总体来看,电影中的现实部分黑白色彩的运用,将影片的情感层次感展现出来,影片的描写也是基于这种层次感展开。这两种情节构图中的不同的色彩基调选择非常不同于诸多现有电影的构图色彩选择,独特而具有说服力,同时容易让观影者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当影片开始回忆部分的描述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画面的基调变化,色彩选择上逐渐由冰冷的黑白色转变为美好、温暖的彩色。影片中回忆部分的多种美术色彩组合的运用所烘托出的故事情节与影片一开始的父亲葬礼的现实部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将回忆部分的父亲和母亲纯美的爱情故事展现给观影者。应该说,这些色彩的运用中着重表现在场景的色彩运用中,场景中暖色或者相对较纯的色彩运用主要体现在淳朴的乡土风情和优美景色中,这些都是作为回忆部分的色彩基调,这也正符合回忆部分的情感体现,张艺谋导演通过将回忆部分的多彩的风景和人物色彩进行组合搭配,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记忆以及纯美爱情的向往,把母亲过去生活中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立体展现出来,这种立体感来自于回忆部分中的色彩搭配,当然也来自于现实部分色彩基调的对比。回忆部分的色彩基调中,母亲的红棉袄,麦黄色的田间田野,配合以各种乡间的声音,加上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发展状态

(发展战略)中国电影发展状态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 于全球经济均出现衰退时,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由18.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8万亿美元)增加至3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3%。2009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总人口由2005年的5.621亿增加至2009年的6.219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43.0%增加至2009年的46.6%。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也使得中国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据艺恩咨询,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10,493元人民币(约合1568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7,900元人民币(约合2675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均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于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于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居民于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电影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且逐渐被国际市场所认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于威尼斯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和柏林电影节上均获得了奖项及提名。而像章子怡等电影巨星也均频频出当下国际电影大片上。中国电影凭借其广泛的题材如喜剧和动作,恐怖和科幻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中国电影的年产量由2005年的262部增加至2009年的456部,票房过亿元人民币的电影数量由2005年的壹部增加至2009年的12部。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于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均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壹般均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09年的1,509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09年的1687和4723. ——电影产业的市场渗透潜力巨大: 尽管增长迅速,但跟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等较成熟的市场比,中国的电影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也主要靠票房拉动,非院线渠道发展仍比较落后。但我们相信这壹块产业的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电影娱乐的市场渗透也将持续增加。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壹直均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和者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十面埋伏》 摘要:电影之所以受人们的欢迎,不仅仅在于导演在电影中发挥的指导作用,美术指导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好的导演导出来的电影没有一个好的美术指导来助导,那么电影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一个好的美术指导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这篇文章从美术和电影相结合角度阐述了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并以《十面埋伏》为例具体分析了电影中的美术效果。 关键字:美术电影《十面埋伏》电影美术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美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虽然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形态很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说,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是艺术家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所表达的理想和意志 的形象反映。一部电影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真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 一、美术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1、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2、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 3、美术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 艺术,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

种类,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刻镂的手段如绘画通过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通过塑造,工艺美术通过镂、蚀、切、削的手段等,建筑艺术通过间架营造的手段。 4、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分,这几大类可以归并为纯艺术(或称观赏性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绘画和雕塑一般属于纯艺术范围,因为它们主要是满足人类观赏或者说是审美的需要。工艺美术、建筑属于实用艺术的范围,因为它们首先是满足人类某些方面实用的需要。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二、电影美术 1.电影美术的作用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所以,电影美术师应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出有时代、地方特色,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电影美术创作的内容和要求 电影美术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最先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美术师对影片的整体造型

电影_中央舞台_赏析

环球纵横/M OVI E LI TERATURE 2010年第9期  电影《中央舞台》赏析 ■王路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 本文对美国影片《中央舞台》从叙事结构、艺术水准和表现主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透视。指 出这部影片的叙事在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上都安排得复杂精妙,同时加入高水平的芭蕾艺术表现,并且以芭蕾舞题材为依托表现从内心出发寻找梦想的主题,是歌舞题材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中央舞台》;叙事结构;艺术表现;梦想;芭蕾 缎面的足尖鞋、紧身的练功服、天鹅绒的裤袜,音乐响起时轻灵的舞步和飞扬的身姿、散发着的浓郁的青春气息,芭蕾舞的优雅和完美将每一位观看者带入足尖构筑的审美天堂,而用肢体语言讲述完美童话的芭蕾舞者们则成为舞蹈精魂的化身,正如诗人叶芝所说,“随乐曲晃动的躯体,明亮的眼神,怎叫人把舞者和舞蹈分清?” 《中央舞台》就是这样一部关于芭蕾、舞者、梦想和人生的影片。新一年的招考,12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得以进入美国芭蕾舞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芭蕾舞学习,他们要做的是在一年后的汇报演出中得到工作的机会,但是只有6个人可以进入美国国家芭蕾舞团,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和跳舞的快乐中开始了这一年的时光。然而奋斗过程中每个人都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和彷徨,庆幸的是,所有人最终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影片由尼古拉斯?海特纳导演,卡罗?海基宁编剧,从多方角度解读,都可以看到它的精致。 一、多重线索的叙事结构 影片的叙事在时间上线性地流畅展开,从学院招考到汇报终演,只在角色人物的交谈中讲述出必要的历史细节,如学员们刚入校时在男生宿舍里塞治告诉乔迪和伊娃关于莫林的情况,说莫林9岁就在学院里学习芭蕾舞了,她的舞技一流,另外在女孩们第一次课后的交谈中透露了舞团总监乔纳森、舞蹈指导库珀和女演员凯瑟琳恩怨情仇的过往,自然地呈现了观众必须了解的事实。 而在空间上电影则采用中心发散的形式,以美国芭蕾舞学院内的练功房、走廊、宿舍、餐厅、剧场舞台、宴客大厅为重点表现的存在空间,中间穿插舞厅、保龄球馆、饭店、百老汇舞蹈工作室、库珀家、游船、吉姆家等不同学院外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勾画出全面的生活图景,使故事没有停留在学院象牙塔般的封闭范围,而是让人看到了芭蕾舞演员们的真实世界,他们在台下同样嬉笑打闹,和同龄人一样追求生活的享受和压力的释放。几个学员们去舞厅跳萨尔萨,在芭蕾之外他们也如此擅长其他的舞种,在舞厅中和其他人相比显得是那样出众。为了给艾瑞克庆祝生日,他们站在白色的加长车上,汽车驶过满是繁华高 楼的纽约城,他们尖叫着享受难得的世俗世界,在白色的游船上,他们戴着绿色的自由女神头环,显得滑稽而可爱。场景的丰富带来的是人物形象的立体完整,可谓一举两得。 在叙述视角上,影片采用的是第三视角的叙事方式,对所有的人物进行旁观,在对不同人物的表现中展示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中并没有单独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段,人物的情感表达都是外在的表情和言语,外化的叙事方式使人物没有因内心思考与外界形成距离,而是将人物之间连成紧密的关系,让故事不断地向前发展。 电影的人物关系线索也是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部分。人物线索以乔迪、莫林和伊娃三个女孩为主线,以查理、埃瑞克、安娜、艾米丽、塞治及他们的老师等人为辅助,横向平行发展,从开头到结尾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事情,人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人物之间的关系纵向连接,通过爱情、友情等将所有人物紧密地围在一起。片中人物可分为长辈和晚辈两个类别,乔纳森、西蒙、库珀和凯瑟琳是长辈,乔迪、莫林等人是晚辈。长辈中乔纳森、库珀和凯瑟琳是三角恋爱关系,库珀和凯瑟琳原本在一起,后来凯瑟琳突然宣布和乔纳森结婚,库珀因伤心到伦敦跳了一个季度之后又回到舞团。他和凯瑟琳同是舞团演员,乔纳森是舞团总监,西蒙是学院老师,库珀后来也知道学生排练汇报演出,只有凯瑟琳和学生们没有直接关系。在晚辈中,男孩女孩们都是很好的朋友,只有莫林的男朋友不属于舞蹈圈,在他们共同学习生活一年之后,莫林和男友吉姆在一起,乔迪和查理在一起,伊娃和埃瑞克在一起,塞治最终也和女友共事一个舞团。结局很美满,但是中间却包含很多波折,像乔迪和库珀的关系没能维持,莫林和吉姆一度吵架近乎分手。这样纵横交错的人物关系线索只稍微着重突出了乔迪的生活,对于其他人的展示时间近乎平均,没有特别的偏重,是一种全景的展示效果。 二、精致的细节表现和专业的芭蕾表演 影片《中央舞台》以芭蕾舞为话题的故事,其中对于芭蕾舞的表现自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导演也做得非常成功,精致地表现了许多舞蹈演员生活中的细节。影片长达一分钟的女孩们处理芭蕾鞋的镜头是最为成功的表现,她们敲打 5 01

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 电影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 作者:张朝威 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19期 【摘要】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美术创作的成功 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 【关键词】电影美工;造型;空间;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9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56-01 电影美术也是电影概念设计,是将电影的故事进行视觉再现,是电影前期设计的重要环节。电影美术里的分工很明确,设计方向的来讲,有概念设计、道具设计、造景、服装、化妆、还有美术指导等等。无论是哪个部分,都是由美术师精心制造,以达到视觉的第一呈现,突出影片的现实意义及其艺术内涵。 一、电影美术组的分工 制作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很大的团队,然而,每个人的任务各有不同。我们所谓的电影美术,他们的分工,具体详细的工作项目包括服、化、道(服装、化装、道具、),除此之外,还包括特技、绘景、美术、置景、字幕等内容。电影美术堪称整部电影的脊梁。通常都是以各种不同的造型手段为电影量身定做出设计,为了是给导演和摄影师提供参考,导演要考虑整部片子的风格,摄影师要考虑整部片子的拍摄和制作。美术组好比是一个家里的老大哥,很累,很辛苦,只有他的担当和付出,整部片子才会进展的才会顺利,市场效果才会好,这时,一部电影才能实现它的自身价值。 “美工”,就是我们着重要讲的电影美术师。电影的拍摄,除了服、化、道,还有电影的场景、布景的设计,这些都要他们来负责,他们还负责外景的选择。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需要他们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人物形象、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转化为具体形象。说到其它分工,大陆和港台各有不同,香港的美工会和导演一起工作时聊聊天,聊天的过程中,能聊出一个大概的感觉,然后制片才去找景,拍一大批照片回来,给美工、摄影师和导演看,精心筛选,找出最适合影片的,再去确定:假如真的觉得几处场景都很适合,每个地方都要去看一看,因为到了现场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大陆的美工是和制片一起去找景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差不多和制片一起起步的。我认为这样的分工是好的,凡事亲力亲为,虽然累一些,但是及时找感觉,及时更改,及时调度,能避免很多问题。 二、电影美术的特征 电影不光是我们看到的演员的表演,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伴着电影的成长,美术和电影一直是骨肉相连的关系,美术是电影的骨架。但是

中国电影赏析(复习资料)

活着 【导演】张艺谋 【编剧】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 【主演】葛优巩俐 【人物】福贵家珍有庆凤霞春生龙二万二喜镇长王教授 【主题】信念生命 【影评】“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之后了呢?”“牛之后就是共产主义了。”这是福贵曾经拥有的信念。无论牛之后是共产主义,还是火车飞机,心中存个信念,生活有个就有奔头,总是好的。那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那些朴实的老百姓,就好比荒野中的一丛丛草,柔弱,无力,却紧紧抱着希望,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即便遇火烧霜冻,不复存在,也终会重拾希望,掘出新的生机。活着,便是生命的最大意义。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用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阳光灿烂的日子 【导演】姜文 【编剧】根据王朔原著《动物凶猛》编 【主演】夏雨宁静陶虹冯小刚 【人物】马小军刘忆苦米兰余北培 【主题】文革时期的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以及青春期的困惑 【影评】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 对许多人来说,“文革”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在那个时代里,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然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时代刻画和叙事观点上却独具一格,它没有表现出惯有的沉痛,而是以与政治上的疯狂相对而言较为平静的军属大院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被危险激情燃烧的少年的生存状态——当整个国家的人民在投入革命的时候,他们却被其他烈火困扰着。他们就这样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度过自己的青春,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 《阳光灿烂的日子》价值不在年代,而在于它的真实、感人。在剧中,男主角马小军的成长过程和那一时期许多人的经历都很相似,虽然未有生离死别的伤痛,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它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本片对于人性的描写是真实的,在那个“冤”与“恨”压得人透不过气的年代,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却被未成形的情和欲霸占了所有空间.狡猾的心魔渐渐摸道上路,男性世界的粗豪和威武在绷紧的肌肉状态下开花结果……所有的一切在回忆中都是“里程碑”,纪念着昨日的无悔。 马小军由拒绝庸俗的性到追求美丽的性再到美丽破灭再到拒绝庸俗最终彻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概述电视电影中的动画美术

概述电视电影中的动画美术 [摘要]在当今的动画发展中,国外的一些动画受到观众的好评,我国的电视电影动画作品在汲取国外优秀动画的基础上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积极促进我国动画的美学特质的发挥。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分析动画作品中蕴含的美学特性,并提出了增强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特性的见解,从创作到成型都是需要各个方面不断地努力。 [关键词]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 动画的定义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电影动画呈现出来的不只是瞬间静态的美,而是可以超越时空,对客观事物夸张的再现,寄托人们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能够反映过去和未来,反映生活和畅想,同时还要求能融化各种文化因素,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赋予动画作品想象力、表现力等美学特质,实现电视电影美术艺术的美学特质,使形象美、意味美和道德美的因素融合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当中,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 一、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近千年,而脸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是喜闻乐见,在很多时候,脸谱已经不单单是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真、善、坏、恶,例如我们在传统戏剧中了解的“生、旦、净、末、丑”一样,根据他们自身的性情、身份、地位的不同,脸谱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我们熟知的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渔童》中的县官、《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九色鹿》中的舞蛇人等,由于他们本身的丑恶角色,因此,脸谱也是都是运用丑角的。而相反的《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天书奇谭》中的裒公、《九色鹿》中的皇帝,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形象都决定了他们的脸谱具有戏剧中“生”的形象。再如《张飞审瓜》中的张飞、《大闹天宫》中的护法、《哪吒闹海》中的天兵天将、《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等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人们对他们的形象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大多数是以“净”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二)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我们的动画片有着独特的区别于世界其他风格的艺术形式:山水画、剪纸、木雕、皮影、刺绣、年画等,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的国产动画片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叫不动座。我们归结原因是:(1)现在的动画工作者一味抄袭国内外的艺术形式,只是学其皮毛,加之自身修为不足,无法驾驭好这种艺术形式;(2)片子的情节幼稚,内容缺乏兴趣性,故事讲解得不清晰,忽略了动画片的镜头感和视觉剪辑,仅仅将动画片停留在拍摄画面的低级层次;(3)由于好多动画片的创作者是搞绘画的出身,因此导致好多的画面是优美而生动的,但是其中没有内涵,视觉效果差。 一部动画片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美学修为、创作理念、镜头感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者应该注意挖掘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内涵,坚持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语言风格,加之当代艺术形式、当代美学风格去诠释,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没有深度。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从《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黄金甲》,到《无极》乃至《夜宴》,都是以功夫作为卖点,而在内容上却毫无雷同,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内容。然而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同样的制作手段:高成本、大制作、高调宣传、国际影星,这些似乎就成了高票房的有力保证。而在今年的贺岁档,一部让观众流泪又鼓掌的电影《叶问》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是成本、制作、宣传和影星都与近年的所谓功夫大片截然不同。 在制作成本上,比起《黄金甲》《无极》等耗资上亿的大片,《叶问》六千万的制作成本应该算是中等的投入。从宣传上来看,《叶问》的宣传可谓“不求大而全,只求精而准”。相比同档期的《梅兰芳》,《叶问》并没有采取铺天盖地、面面俱到的宣传攻势,而是紧紧抓住了特色活动的举办和互联网的多角度传播。在整个宣传期间,《叶问》片方通过官网发布仪式,海报揭幕仪式,首映庆典,以及“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不仅将宣传面覆盖到了各路媒体,同时锁定了特定人群。从“校园咏春热”到“全民学咏春”,事实证明,《叶问》以点带面的宣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综观《叶问》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甚至到msn和QQ签名,《叶问》几乎成了无处不在的话题。 没有高调宣传,也缺少国际影星的票房号召力,《叶问》该如何应对2008异常拥挤的贺岁档?看《叶问》里的演员,除了甄子丹可以称作国际影星之外,其余演员都只能算是半红不紫的明星。《叶问》片方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把宝押在了甄子丹的身上。《叶问》主打“甄功夫”招牌,甄子丹内心戏丰富,不信?看了就知道。面对《梅兰芳》、《非诚勿扰》等强势大片的前后夹击,《叶问》硬是靠着不可思议的“一边倒”口碑“打”出了一条生路。人们终于看到,一部在制作和宣传上都没有烧钱的电影,一部不靠大牌明星造势的传统功夫片,终于可以仅凭影片本身而获得高票房和高赞誉。这无疑对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种启示。

诠释美术对电影的影响.pdf

美术包括绘画、雕刻、工艺和建筑,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它的出现,应该和人类的出现是同步的。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丰富的美术遗迹来看,当时的绘画、雕刻、器物等已经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相对于美术而言,电影艺术则是一门崭新的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于19世纪才出现。把运动分解成多个画面,然后在一定时间逐个展现在人眼前,便有了动感,这就是电影。电影虽然发明得晚,但发展得快,市场更广。美术和电影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虽然不能说电影完全派生于美术,但美术对电影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美术对电影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保证了电影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 形象是电影艺术中的最基本的因素,电影展示给观众的,首先就是形象(包括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除了要有好的导演外,其内部的形象要求极具艺术美感而让观众愉悦。美好的艺术形象,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让人看过电影之后仍然如在眼前,难以忘怀。这需要美术在电影中所起很大作用。如电影《白毛女》《阿诗玛》《地雷战》《戴手铐的旅客》《高山下的花环》《霸王别姬》《从奴隶到将军》《冰山上的来客》《苦菜花》《平原游击队》《大红灯笼高高挂》《少林寺》《黄飞鸿》《八女投江》《佐罗》《双面人》《宝莲灯》等众多的优秀电影作品,都有非常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杨白劳的老实善良、黄世仁的冷酷卑鄙,阿诗玛的美丽、机智、勇敢,觉远的纯朴、顽强,佐罗的正义、智慧,都会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形象在观众的脑海里呼之欲出,栩栩如生。虽然这些电影中的人物都由演员所扮演,但进入角色的演员形象已非完全演员本人,而是经过导演、化妆师等工作者按照剧本内容,使其艺术化、美术化后得到的形象了。 当然,要得到完全符合剧本中所要求形象,在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受到诸如经济、科技、自然环境、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要得到较理想的形象,一方面是由制片人请到形象和演艺俱佳的演员,再就是对演员的美术化。因为明星大腕们更受观众的欢迎和认可,演技也相对高一些,所以大腕明星们主演的影片就相对较多。然而,一个明星就一张面孔,要演好更多的形象,使观众不产生厌倦感,对他们形象的美术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美术处理的过程基本接近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要在演员原形象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剧本的艺术形象,这要求工作者具有很高的美术素养,创造出的形象要符合美术规律,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如著名演员刘德华在《三国之见龙卸甲》扮演的赵子龙,在《投名状》中扮演的赵二虎,在《天下无贼》中扮演的王薄,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好的艺术形象能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但又不能怪诞离奇,形象可憎。 如果说普通影片的艺术形象受到演员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的话,那动画片中形象则完全是美术工作者创造的结果。每个人或物的形象都由画家亲手绘制或制作。作者的美术修养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电影作品质量的高低。好的动画片就如给人观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在享受的同时受到教益。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张仃曾设计创作了经典作品《哪吒闹海》的形象,这是一部突破传统绘画而极具装饰意味的作品,勾线细致,色彩典雅。影片中的哪吒、李靖、龙王的形象都优美生动,呼之欲出,可谓是雅俗共赏。在丹麦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质奖的动画片,上海美术电影厂制作的名作《牧笛》,则是大写意的水墨风格,其中牛的形象来源于国画大师李可染笔下,鱼虾、青蛙的形象来自齐白石的笔底。可以说,影片里的形象经过大师的艺术加工,已经简练到极致。老牛的形象仅用几笔湿墨画出,但已形神兼备。牧童则用非常简练的线条勾出,皮肤用赭石颜色稍加渲染,天真可爱的小孩便活跃其中了。这些成功的作品,给人以美的、健康的视觉享受,激发观众的思想共鸣。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作品成功最关键的组成要素之一,美术在塑造、加工电影形象方面,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美术的不断进步,电脑技术更多地应用于影视中,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电影应用三维形象的动画演员,看起来和真实形象非常接近。由于人工绘制的形象可以摆脱时代,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可以代替真人完成难以完成的表演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拓宽电影艺术所表现的范围。用美术手段制作的形象更符合剧本的要求。可以表现现实的和虚幻的形象,也可以表现灭绝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形象。如电影《金刚》中的主角便是用写实的美术手段制作出来的,除它高大出奇的形象震撼观众以外,其复杂的人性化的面部表情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美术的作用使得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美术技法也会不断提高,电影的制作技术会慢慢完善,由人绘制的电影形象会更加真实生动,表现性也会更强,它会逐步取代真实演员的形象,这是电影界的一个趋势。美术将革命整个影视现状,使影视艺术更加艺术化。 二、美术保证了电影场景空间和衣服道具的艺术美感 在电影艺术中,人物总是活动于特定的场景空间中。即使是舞台剧,也要布置一些必需的背景和道具,如下雪的布景、室内的桌椅、河上的小桥等。在故事片中,场景空间就显得更为重要。场景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活动时间和活动变化。场景的选择、设计、加工一般由美术工作者来完成。好的电影作品,人物、环境、道具相互协调,又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让人看了觉得真实自然,又能得到艺术美感的享受。在《水浒》中,场景占地就达600亩 ,其中包含建筑、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根据剧本内容,经过美术工作者认真调选,又把场景分为:州县区、京城区、梁山区三大部分。州县区有中下层社会生活场景,衙门、监牢、法场、街坊、店铺、庄园等一应俱全,建筑则古风浓郁,武大郎饼店、王婆茶馆、郑屠肉铺等做旧工艺细致逼真。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北宋的历史氛围,又给武松杀嫂、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安排了特定的环境。京城区的建筑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给宋徽宗、高俅、蔡京等贵族高官安排了活动环

电影鉴赏论文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 /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

电影大片欣赏

电影大片欣赏 1.[分享][中国][剧情][唐山大地震][DVD-RMVB 658MB][国语中 字][冯小刚催泪巨作] 2.[中国][爱情][山楂树之恋][DVD-R 641MB][国语中字][2010张艺 谋最新大片] 3.[欧美][科幻][2012][高清RMVB][1280 720][中英双字幕] 4.[欧美][科幻][阿凡达][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5.《斯巴达300勇士》DVD中英双字1024x576高清版 6.大腕 7.独立日_Independence Day [1996] 8.黑客帝国1 DVD中英字幕1024x576 9.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高清无水印BD-R 1.12G 中英双字美国 动作 10.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高清无水印BD-R 1.16G 中英双字美国 动作 11.[绝世天劫][BD][中英字幕][1280x720版] 12.[虎胆龙威1][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3.[虎胆龙威2][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4.[虎胆龙威3][1280高清收藏版][乐之音制作] 15.虎胆龙威4 DVD中英字幕高清晰1280x720版 16.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024x576版 17.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24x576版

18.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1024x576版 19.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与火焰杯1024x576版 20.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24x576版 21.飞鸟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00691685.html,).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1024x576版 22.X战警2[国语]BD中字1280x644高清版无水印 23.X战警2000——X战警CD1 24.X战警2000——X战警CD2 25.X战警3:最后之战CD1 26.X战警3:最后之战CD2 27.[欧美][科幻][终结者1][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28.[欧美][科幻][终结者2][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29.[欧美][科幻][终结者3][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0.[欧美][科幻][终结者4][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1.加勒比海盗1黑珍珠号的诅咒 32.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 33.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34.蝴蝶效应 35.[地心历险记3D 地心探险记][720P高清中英字幕] 36.[国家宝藏1][凯奇高票房动作冒险大片][BD中英双字1024分辨 率] 37.[欧美][动作][国家宝藏2][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38.[欧美][恐怖][木乃伊1][高清RMVB][1280×720][中英双字幕]

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章电影美术的构成及功能 第一节电影与美术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二、两种艺术形态 三、美术在电影中的质变 什么是电影美术?它由哪些成分构成,它们在电影艺术中的功能是什么?一句话,电影美术是做什么的?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将电影中布景和服装等造型因素列为“电影的非独特元素”,理由是“因为它们原不属于电影艺术独有,其他艺术(如戏剧、绘画)也采用之故”。马尔丹的概括过于轻率。戏剧和绘画是有服装、布景、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问题是戏剧和绘画中这些成分是不是和电影中一样而毫无不同呢?如果二者有质的差别,还能不能称之为“电影的非独特元素”?还有没有一个称之为“电影美术”的艺术门类呢?我认为,“电影美术”只属于“电影的”,它就是“电影的独特元素”,不再是别的艺术中的构成元素。 因为,电影在成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家族。所有这些家族成员都为电影所融合所独有,即使它原来是“外来户”,现在已改姓“电影”,为电影艺术所包容。至于它的源头,仅仅具有母体的意义,正像电影源于摄影、活动摄影一样。电影,是“五湖四海”的艺术。 “凡是在银幕上活动的就是电影。”这是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说的话。他所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电影概念:“《宾虚》是电影,一部地理片同样也是电影。”这是对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电影艺术这个概念,是指《宾虚》那种剧情片,即故事片。只有在这种电影中才有我们所要认识的“电影美术”,和构成电影美术成分的布景、服装、化装、道具。这个界定是很必要的,一是电影类别多,二是在电影业中从事造型工作的工种和人员也多,不然就无从谈起了。 一、默片时期的视觉主义思潮 按照美学的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凡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是属于造型艺术,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在默片时代,许多电影理论先驱者几乎都是把电影的艺术属性和美术(特别是绘画)放在一起。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的 《第七艺术宣言》中,认为电影是“动态造型艺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佛里伯格在1918年写的《电影制作法》中,认为“电影就是这些绘画式动作的单纯的再现”;而且,“电影作家的主要课题不仅要产生作用于眼睛的效果,而且,要产生通过眼睛的效果”;因此,“电影首先必须美。如果不美,那就不可能使我们享受到欣赏绘画那样的乐趣,也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他在1923年发表的《银幕上的绘画美》,则不容分辨地说:“我是把电影当作画来欣赏的。除了作为画以外,不可能作为任何其他东西来欣赏。” 与佛里伯格齐名的另一位美国电影理论奠基人林赛,在1915年发表的电影理论专著《活动照片的艺术》中说: “最好的影片的倾向表面上看来似乎非常强调动人的情节,但实际的发展却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影片给人以置身于优美的绘画长廊的感觉,它注重的不是莫里哀的精神,而是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