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称呼语看英汉文化差异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李立群何广

语言交际首先从称呼对方开始,因此称呼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交际效果。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称呼语背后都隐藏着诸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世界观等多方面的文化信

息,反映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各自的年龄、性别、身份、社会地位、以及

称呼者对被称呼者表示的诸如尊敬、鄙视或讨好等感情。我们在学习使用其他语言的称呼

语时,应注意了解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深刻文化信息。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

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专家提出”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0bebilln叫尸-l。one

mustbebicultural.)。因为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跨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障

碍,才能做到交际的得体与妥当。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和汉语都是世界上古老而又使

用广泛的语言,称呼语都是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英语和汉语中的称呼语放在

一起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其中文化差异非常广泛。

二、姓名与称呼

在汉语中,姓名的组成一般是姓在前.名在后。在英语巾,name意思是名字、姓、姓名。

欧美人士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如GeorgeSmith,Smith是姓.英语称为familvn跏e或

lastlisle,surname;George则是名字,英语称为firstllame也叫西velln蛐e或Christian

name。还有些人的姓和名之间有个中问名字,如Geor只eClarkSmith,姓名中问的C18rk,英

语称为middlellallle。在西方文化里,直呼其名则表示尊敬、平等和相互间没有隔阂。年轻

人称老年人。可以直呼其名.也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Smith、M玛.

Black、MissJohnsoll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几个称呼语中,除了表示性别的差异外.还表示

女性婚否,Mrs.表示已婚,miss表示未婚。对于这一点,许多西方女性表示不能接受,因为

婚姻状况一直被认为是与个人隐私方面有关的问题,于是女权运动后.Ms.+姓氏.(用于称

呼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就逐渐流行开来。不过,在西方妇女结婚后,通常改姓丈夫的姓.

例如:JoallWhite和HenryBellow结婚后joanWhite就要被称为JoanBellow或Mrs.

Bellow。中国古代也有妇女改姓夫姓的传统。一九四九年中国大陆新政府建立之后.妇女不

再以夫姓相称。另外,英文名字常有呢称,常常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

如称David为Dave,Elizabeth为Bess等。

三、亲情与称呼

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相对于英语语言.汉语中有关亲属的称谓要丰富的多.这也反映了英汉不同的文化特点:

l、汉语里将父亲一方还是母亲一方的关系划分得清清楚楚.母亲一方的亲戚多都要用个“外”字,如“外祖父(母)、外甥(女)等,从字面上就可看出要比父亲一方的亲戚疏远一

层了。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较牢同,家族的血脉都是由儿子来传

接的。而英语国家这种思想比较少见,这也造成了英语里有的一个称呼语在汉语里要对应

好几个词的现象,如:uncle:叔、伯、舅、姑父、姨父;aunt:姑、姨、婶、伯母、舅母;grandpa:祖

父、外祖父;grandma:祖母、外祖母;nephew:侄子、外甥;grandson:孙子、外孙;cousill:表兄、

表弟、堂兄、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等

2、中国文化有尊老尊长的传统。反映在人际称谓中就是长幼分明。不同的辈分之间.小辈一定要以辈分称谓来称呼长辈。不仅如此,同代人之间的称谓也要长幼分清。在中国

的许多家庭里,同辈之间也要以“哥、弟、姐、妹”来称呼。尤其是对年幼者来说.不能对年长

者直呼其名。英语里这种长幼的顺序一般都被忽视。如:bra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

妹等,但有时也在brother,sister前加elder'younger来区分长幼。

3、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可以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有时降一辈来称呼,这在汉语中简直是不可思议。例如:greatUncleJim

(greatUncle即父母亲的ullcle,中国人称伯祖父、叔祖父、舅公等)可称UncleJim。实际上.

用Great—UncleLiu之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

21

万方数据

grand一或great一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

四、职务、职称和职业与称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称呼往往与社会权势相联系。并向职务、职称方向延伸。早期的如:“皇上”、“大人”、“老爷”到现代的“主任”、“书记”、“经理”、“老板”“工程师”;只要明确被称呼者的职称、官衔,就会采取“姓十职称或职务”。例如在公司里,人们会称呼“张总”、“李工”、“王经理”、“史处长”、“徐科长”等等。有时还会把姓省略以表示亲密。

中国的文化中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在称呼上更不能含糊。或者直接称呼“老师”、“校长”.或者在姓后加上“老师”、“校长”等字。一位身为老师的人往往在邻里社会上也会被以“老师”相称。这种对师长的尊重还表现在任何有师徒关系的地方。徒弟对师傅是一定要以师傅相称的.否则就是大大的不恭。(师傅这一称呼现在社会上用得很广泛.已经不仅限于师徒关系.如向一陌生人问路,也可用师傅相称。)除了教师这种职业外。以职业相称的在医院里也很普遍.如:“李医生”、“张护士”等。在其他行业中.如翻译、导游、司机有时也用“姓+职业名称”称呼。这些人回到邻里中.人们对他们的称呼则根据习惯或不同的亲疏关系而定。或以小名相称.或以姓名相称.或仍以“姓+职业名称”称呼。

在英美国家.除了President,Mayor,Doctor,ProfesSOrs少数几种职务职称用于称呼外.人们极少用职务、职称和职业来称呼对方,用的最多的是姓氏前加Mr.’Mrs.,Ms.或MiSB表示礼貌或尊敬。如果我们称呼ManagerTao(陶经理)、Teacher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SecretaryTang(唐秘书)、NurseZhang(张护士),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五、敬语和自谦语称呼

贬己尊人准则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准则.于是便有了自谦语和敬语称呼。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自己或自己一方贬低,即用自谦语称呼被视作礼貌和对对方的尊敬。例如,根据不同身份谦称自己的说法就有“在下、小弟、小可、不才、敝下、下官、末将、卑职、奴才、老朽、奴家、妾身、贫僧、贫道、老纳”等等。再如对自己“妻子”的谦称传统称呼就有“舍人、内助、贱内、拙荆”等。同样对自己的父亲、儿子称为“家父、犬子”等。由于英语中称呼没有贬己的传统.将汉语中的自谦语译成英文只需说成:I.mywife,myfather,myson,反过来,将对方和对方一方的人或物抬高即用敬语称呼被视作礼貌和对对方的尊敬。汉语中,不管年龄常敬称对方为“兄”、“仁兄”、“兄长”、“大哥”,如照搬称对方elderbrother意思完全变了样,英语中用you即可。其他敬语称呼如:“令尊、令堂、令配、令郎、令爱”等,英语则是能够表现辈分、年龄之别的称谓。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年小的往往要称呼年长的为“姐姐”、“哥哥”,见到父母一辈的同事和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要以“叔叔”、“阿姨”称呼,同样。见到爷爷奶奶一辈的人要以“爷爷”、“奶奶”相称.有时在这些称呼语前面加上被称呼者的身份或特征,例如:“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售票员阿姨”,“白胡子老爷爷”,等等,成年人在公共场合.人们多根据被称呼人的大致年龄和性别来称呼。例如:称呼老年男性为“老大爷”、“老伯”、“老师傅”:称呼老年女性有“老奶奶”、“老大娘”;对中年男性称呼有“先生”。中年女性则有“大嫂”、“大婶”;青年男性有“小伙子”、“年轻人”;青年女性有“姑娘”、“小姐”:小孩子男性有“小弟弟”:小孩子女性有‘‘,J、姑娘”、“小妹妹”等。这种亲属似的称谓在邻里之间和中国的农村尤为普遍。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Johnson,GrannyGreen。对方听了会很难接受。小孩之间的称呼一般是直呼其名.对长辈的同事、朋友也是如此,而不必称呼他们为Grandpa,Uncle或Aunt;如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则用泛称sir或madam;对解放军、警察一般称他们Officer或称呼他们的军衔.成人间的礼貌称呼则多用泛称sir或madam:

另外.汉语中的称呼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最典型的就是“同志”这一称呼语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中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代替.如“先生fsir)”“小姐(madam/miss)”。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master)”、“老师(teacher)”、“老板(bossl”。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表现。

七、结论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烙印。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一门语言时.不仅要学习该语言的语法.

词汇,习惯用语.还要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yourfather,yourmother,yourwife,yourson,your

daughter。英语中的敬语称呼不象汉语里那么普遍,仅用

于地位或身份特别的人。如称女王(queen)为your

Majesty称王子(prince)为yourRoyalHighness,称公爵学>。(Duke)为YourLordship.称公爵夫人(duchess)为your

Ladyship等。

六、一般的泛称

中国人很注重称渭上的礼貌。在家族之外也常用参考书目:

【1]-潘gtgs,‘简谈现代汉语中的人际称谓)。

f2】邓佑玲,<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教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f4】熊文华,《汉荚对比概论>。

【5]xl‘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f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万方数据

从称呼语看英汉文化差异

作者:李立群, 何广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名:

时代文学

英文刊名:SHIDAI WENXUE

年,卷(期):2008,""(16)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潘俊林简谈现代汉语中的人际称谓

2.邓佑玲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教学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4.熊文华汉英对比概论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b1343574.html,/Periodical_shidwx200816010.aspx

授权使用:湖南理工学院(hnlgxy),授权号:62d9d084-5c08-40f2-8953-9df70153501f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