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材料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材料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材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材料

1、信息的定义

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

信息论:其奠基人是香农,他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奠基人是维纳,他认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2、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

3、信息的传播途径:面对面、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4、信息的方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5、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

(信源)(信道)(信宿)

6、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性(信息交流,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即价值不会因为交流而有所失)、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领队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真伪性(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有些是由于人人在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上的不足;有些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

7、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定义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悼念、识别、提取、变换、存储、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定义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因此从广义上来看:信息技术是指所有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8、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总共经历了五次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使人类的信息能力有了一次质的飞跃)。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它结束了人们单纯依靠手抄篆刻的时代,

使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地扩展,并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手段和效率再次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9、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10、身边的信息技术:可视电话、手机、电脑、各种家电

11、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可应用于很多方面: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应用、在日常学习方面的应用、在通信服务方面的应用、在金融和商业中的应用、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

12、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促进社会发展(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济发展的新资源,知识创新形成的知识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推动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

13、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一方面是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耗了大量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走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一些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污秽信息等混杂在各种信息资源中,使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信息犯罪(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和破坏等都属于信息犯罪);可能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分析题:

1、阅读下面两则资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1:海关数据传输不及时,引发深圳大塞车

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9月26日,深圳皇岗口岸货柜车出境受阻,导致深圳部分地区严重堵车,车龙从深圳口岸一直延伸到了梅观高速和北环大道、泥岗路,长度足有15公里。据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当日从东莞方向来的货柜车在始发地海关报关后,相关数据没有及时传输给深圳海关,皇岗口岸的自动核放系统无法核放,只能采取人工办法核放通关,导致通关不畅,引起塞车。

资料2: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引人青睐,网络教育迅速崛起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正式开始招生,第一批

招收了近万名完全通过因特网授课的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报名学生遍布20多个省、市,报名学生年龄从18岁到45岁。这些数字创下了当时多项中国网络教育之最,开创了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先河。当前,网络教育领域中迅速崛起的一支新军,受到人们的青睐。

(1)两则资料说明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2)谈谈你从两则资料中所获得的启示。

答:(1)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性和共享性;(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对我们而言,越来越重要,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输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把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与大家分享,促进大家的共同的发展。所以了解信息的各种特征,既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信息的特点,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识,挖掘信息的应用价值。

2、读下面几个小故事,通过分析和概括,它们分别表明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案例1: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那7个字是什么呢?——"中国将出兵朝鲜"。

案例2: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

许云峰到沙平书店后,见书店多了一张床铺,问陈松林,知道书店新收了店员郑克昌,又发现郑表现异常,经常很晚才归,当晚来电话说11点才能回店,许云峰马上意识到郑是特务,书店已经暴露,并决定立即撤离书店。陈松林虽不太相信,但接受决定,而莆志高将信将疑,不听忠告,结果被捕,最后叛变。

案例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当章邯得到韩信正在修理栈道的消息时,还在不以为然地嘲笑韩信,不想不久韩信突然率领十多万汉军沿着汉中西北故道直达陈仓了,结果当章邯调兵遣将,赶往陈仓时,韩信已经占领了有利的地形,把章邯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是一个兵不厌诈的典型故事。韩信明修栈道就是为了迷惑章邯,转移他的注意力,私下里却带着大军暗渡陈仓了。

答:(1)表明了信息具有:可处理性、真伪性和时效性。(2)表明了信息的真伪性和时效性。(3)表明了信息的真伪性。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与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1.1.1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1.1.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信息是通过文字和纸张等信息载体来传递的。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需要载体,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2.价值性:(相对)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传递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人们总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 6.真伪性

1.2 信息的编码 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指由“0”.“1”(基本数码)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1.2.1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2.十进制转二进制 {除2取余,逆序输出} 3.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4.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除16取余,逆序输出} 5.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逐位肢解,1数4位} 注:(十六进制整数上的每一位数都对应着一组4位二进制数,如果转换后不足四位,在转换后的数字前边补0,凑足4位。如果遇到最左端一组最前端有0则把最前端的0省去不写。) 6.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4位1数,逐组转换} 注:(二进制整数上的每4位数可以划分成一组都对应着一位十六进制数,所以转换时可以把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自右向左每4位数分成一组,最左端一组不 足4位部分前面用“0”补足)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1-1-1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 些正确的意识,避免哪些错误的行为。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意 识,避免那些错误的行为。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1、了解一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 2、能说出生活中其它方面的消息。 资源准备:1、奥运会相关资料的幻灯片。 2、swf课件——《信息无处不在》。 3、《信息技术应用》的电影片段。 4、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网。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世界奥委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组织召开一次轰动全世界的体育大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大会吗? 估计:学生能说出是奥运会。 2、你知道哪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吗?怎么知道的? 估计:学生知道的多就直接指名回答,如果知道的不多可以先小组交流。 3、简单小结: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奥运会的消息,并且进行了整理,你们想看看吗?(估计:想)我们一起来欣赏! (演示幻灯片) (教学意图:通过奥运会来导入,学生对奥运会即使不太感兴趣,也还是有印象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认识奥运会的信息,并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7-11-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0。 【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刚入学,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本课又是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使学生理解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知识结构 二、相关知识 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一)、信息与载体 1、信息是内容,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2、信息需要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3、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具有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交通信号灯) 2、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和可处理性。 3、信息具有共享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信息是否具有价值) 5、信息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性,如传递性、真伪性、不完整性等等。 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价值性 例题:说说下面五个例子,各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 ——共享性 ? 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故事。 ——真伪性 ? 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可处理性 ?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价值相对性 ?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 1、计算机技术(核心) 2、通信技术 3、微电子技术 4、传感技术 例题:如果将信息技术进行拟人比喻,那么它的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所对应的技术依次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及其特征 日新月异的信息 技术 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 价值性、共享性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了解信息的作用及其特点 3、培养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分类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息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又是什么呢?课本的第一章就着重介绍了信息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活动。 学生:进行活动1.1 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讨论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2、信息的表现方式是唯一的吗?信息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 3、尝试归纳信息的概念 教师:归纳信息的概念: 信息: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 例如: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雷电闪过的光波以及转播奥运会实况的电磁波等,其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才是信息。 信息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传播、加工和利用信息,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时处处都需要信息。 2、讨论: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范围。 学生:进行活动1.2美国农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讨论并回答问题: 1、格林采用了什么信息技术? 2、列举几种信息处理技术的例子。 教师:归纳信息技术的含义: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molony),就是利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及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媒技 术和传感技术等。 信息技术涉及信息的采集与输入、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维护和使用等。数据可以是文字、声音或图像,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先自己读课本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谁能叙述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学生先自己讨论,再找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的概念,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习题: 1、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有关信息的例子。 2、从古到今,人们进行联系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试列举并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 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 说明:本章测试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客观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判断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卷为分析题,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全卷共100分。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用来消除确定性的东西 B.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C.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D.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学校起床的铃声 B.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C.红灯信号 D.装有DV的数码摄像机 3.划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A.体积 B.软件系统 C.耗电量 D.电子元器件 4.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所以信息具有()。 A.依附性 B.多样性

C.依附性及多样性 D.依附性及公开性 5.随着卫星电视、国际互连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A.多媒体化 B.虚拟化 C.智能化 D.网络化 6.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这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点。 A.传递性 B.变换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7.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某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信息技术就是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处理、显示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A.统计、分析 B.输入、加工 C.传递、存储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第 1 页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了,翻阅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本学科教师,我深感它巨大的变化,其教学任务取材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但是一切任务都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第 2 页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让学生回答此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高_____级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 【学习重点】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 1、理解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技术的积极、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丰富多彩的信息 【思考讨论】 通过你个人在生活中的了解,谈谈你对信息技术的了解: 【自主学习】 通过对课本P2的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从课本图1-1,“学校运动会上的加油口号”,你能看到些什么, 这些都是信息吗 2、什么是信息?(从课本上的例子总结) 3、分小组讨论一下,提取出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多举几个例子) 二、信息的特征 【自主学习&讨论】 结合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和课本P3的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请你总结一下信息的特征有哪些,并做必要的解释(独立完成) 2、分组讨论,你认为最重要的特征是哪个,为什么? 3、谈谈你对信息价值性和载体依附性的理解,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做解释 三、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思考讨论】 1、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2、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3、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自主学习&讨论】 1、阅读课本实例,讨论文中的内容,填写表格,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1)IT的英文全称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四方面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实践练习】 1、下列关于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脑虽然能够记忆,但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 B、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 C、可将网上购物的支付账号和密码告诉电商 D、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速度最快 2、下列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打印机 B、键盘 C、U盘 D、显示器 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时效性 B、可加工性 C、载体依附性 D、真伪性 4、古人刻在洞壁上已经斑驳不清的图文,是今人进行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据,这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共享性 5、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日常谈及的IT,指的是()。 A、信息技术 B、通信技术 C、感测技术 D、信息 7、下图是某台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的部分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前可见的硬盘分区有三个 B、硬盘和光盘均属于外存储器 C、资源管理器能管理计算机资源 D、F盘是计算机的一个分区 8、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9、物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炎炎夏日,张经理中午下班前利用互联网打开家里的智能空调电源,回家就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机器人保姆的照顾,主要应用到以下哪些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②计算机技术③通信技术④传感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计算机系统只包含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11、下列实例中,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是()。 A、按导航仪的语音提示驾驶汽车 B、通过语音录入文本 C、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 D、与父母电话聊天 12、3D电影《美人鱼》能使人有种身临其境地感觉,这种三维电影使用的技术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上) 江苏省扬州中学刘超225009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我打算分2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节课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学生互动参与交流为辅。教学内容为1.1 节信息及其特征以及1.2 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 1.2.1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和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安排: 1、考试纲要对本章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单元 知识与技能要点 试题类型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A 2.信息的一般特征 A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3.信息技术的概念 A 4.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A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 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A 上表中题型:A为基本选择题,B为综合分析题,C为操作题 思路说明:附该表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及应该达到的程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即:哪些知识是要求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作为学生大致了解的。 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怎么考,考什么,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课上避讳不谈考试,要知道,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决不能等同于高二突击的几个月。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从一开始就融合在教学设计中,分散到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学的轻松、学有所获。 知识要求: v 信息的定义是什么?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 提示学生注意,目前,对于信息的定义有很多种,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所以,书本上用词很严谨,即:信息的一种定义。 以典型、趣味事例分析信息的一般特征: v 载体依附性 奥赛金牌 我校高三(4)班同学张煜承获得第24届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清华已向其抛出“橄榄枝” 提问学生:你们有免疫听说过这个信息?如果听过,你是从哪些渠道获得的?(如果学生留心,注意观察、回忆的话,至少有以下三种渠道:开学仪式书记讲话、学校橱窗、学校官方网站等)。同时列举该例,也希望能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大家学好信息技术的热情。 v 价值性 啤酒与尿布 在美国一家沃尔玛超市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尿布和啤酒赫然摆在一起出售。但是这个奇怪的举措却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增加了。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发生在美国沃尔玛连锁店超市的真实案例,并一直为商家所津津乐道。大家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思路说明:之所以仍举该例,是因为这个案例实在是太经典了。据我所知,很多政治老师在讲授经济生活时也会引用该案例。我们信息技术算是做了回“排头兵”了,呵呵,谁让我们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上好《信息技术》开篇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背景 经历了三年的新课程教学,现在又回归到了起点上来了——执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教学,对第一章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感知。 二.问题 理论上,由于初中新课程的开展已经经历了一轮,这一批高一级新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相对较好。但按照往年的经验,学校生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城郊或周边城中村,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这是本模块教学严重的障碍。而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开篇章,这一章的教学是学生能否热情参与到以后的学习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节课有必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进行一次简单的调查,这将是以后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另外,第一章教学内容说教式的多、理论方面的多,从教学目标上看了解的也多,因而应考虑从教学方式上制胜,但这也是一个挑战。 三.问题解决 1.教材分析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和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开篇章,本章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情况有个总体上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章旨在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列举和剖析典型例子,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把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活动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为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2.目标分解 本章所涉及的课标内容为: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

1.1.1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章第1节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实践学习(p2)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灯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探究学习(p3)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它具有许多特征。 实践学习(p3)

讨论:哪几组传递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传递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加工和可共享等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 概念: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发布等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p5)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月球车 远程教育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子警察 远程医疗 电子商务 3D打印 云计算 物流网 信息技术的展望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人们把电子计算机比喻为“电脑”,它具有惊人的运算速度和极强的记忆力,能存储大量信息,能推理、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甚至有学习的能力。但是,电子计算机只擅长逻辑思维,缺乏形象思维的能力,它们的智能是由人类智慧赋予的。 3.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在我们以后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来不断深化认知理解,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方便我们的学习生活。 4.教后记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 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各个特征; ◆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注意事项。 2.过程与办法 ◆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有哪些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学:拓展信息技术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信息处理设备;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征;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

的信息处理设备 【学情分析】 本节是初中学学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旨在使学生了解一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信息意识,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打下基础。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引领作用。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各个特征; ◆认识一些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 ◆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注意事项。 .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展示一组有趣的、积极向上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欣赏同时,对图片反映来的信息作适当的分析,

从而引出题。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发现相关信息,引起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 二、实例讲解,直观形象 教师活动 在学生对信息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出示一些关于信息特征的实例、资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步消化这节的教学内容; 2.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对信息的各种特征进行举例说明吗?” 学生活动 l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独立思考,也可对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师生共同探讨。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得出结论 三、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l通过举例向学生讲解什么信息技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展示一组处理信息的常见设备的图片或模型,并说出它们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说出做哪些事需要信息技术、还知道哪些信息处理设备,并说出它们的川途、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北京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北 京版 1、初步了解信息。 2、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3、知道应该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2、知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3、知道要遵守信息道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感受身边的信息。技术准备屏幕广播系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同学们你知道信息在哪儿?什么是信息吗?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感受信息就在身边。 二、教学过程B 三、归纳小结 一、认识什么是“信息”: 1、通过让学生举例,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信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3、通过举例说说,信息的表现形式。

4、由古代现代信息的传递方式举例说明 二、认识什么是信息技术? 1、同学们能来说一说在我的生活中哪些应用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呢?请同学举例说明。 2、观看配套光盘:第一课:神奇的信息世界(了解信息技术在机器人、火箭发射、遥感卫星、虚拟现实、网上购物、网上图书馆、教学软件、影视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边观看,边补充说明各项应用的最新进展。 3、请同学完整说一说: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请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未来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当一当未来的预言家。 三、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树立信息意识: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 3、如何爱护计算机及机房 四、引导学生归纳信息及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在课外搜集各类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及改变生活的例子,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下节课课前进行汇报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演示教学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6)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虚假广告;中奖的诈骗短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T):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