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

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
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

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及其哲学根源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8 9:52:15 点击:1

[摘要]苏轼游弋于诗文翰墨,其中的批评思想丰赡渊深,他提出“无适而不可”的艺术融通思想; 主张“形不可失,理更当知”的形神观; 倡言“自然清新,简远疏淡”的审美旨趣; 强调“法而无法,萧散自适”的艺术创作,此种批评思想都根源于其博通圆融之哲思。

[关键词]苏轼; 诗文; 艺术批评; 儒释道

苏轼集儒释道于一身,融诗书画为一体。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承继前人,又博广独到,在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艺术批评思想散见于他的诗、文、铭、记和书画题跋之中,涉及到的艺术门类主要包括书画、音乐戏剧、园林等。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建基于其哲学根基,参悟于其人生阅历,对于苏轼而言,艺即道,艺即人生。

一、艺之融通无碍,无适而不可艺之融通的批评思想早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开篇《叙画之源流》中就有体现,其中张彦远将书画之源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河图洛书”,并认为河图洛书是古先圣王禀受天命之得,其流传更是天之祥瑞所至,这样书画自然是同出于天并传达天地圣人之意的不可或缺的形式。经过唐五代的发展,到北宋时期,苏轼不仅主张“书画同体”,力倡诗文、书画、琴艺等融通,而且认为艺之“写意”是要抒发作者之意,强调作者之意与天地之意自然地契合,而不再是天意之规范,也不再完全附庸于社会,这种文人精神的高扬逐渐内化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

苏轼在诸多的艺术批评中明确提出艺之融通的思想,最为熟知的“诗画本一律”的观点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明确提出,并依此评画。如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王维的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 P. 2209) 在《王维吴道子画》中评价二者的作品言道: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2]( P. 109 -110) 苏轼赞赏王维的诗画境界和创作特征,这不仅有助于王维在画史地位的确立,而且将“诗画一体”的理论内化为文人画的精神品质。

“诗画一体”观不仅着眼于艺术欣赏,且深入到艺术创作,如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中,苏轼抓取到诗画创作的共同性,一是“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强调艺术创作如同天地宇宙万物的创生,即如“天地造化”一般,自然而独创、块然而生; 二是艺术构思都具有“迁想妙得”之特质,“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并以“画中有诗”再三强调画师与俗士创作的区别; 其三,此《枯木歌》中对诗画创作共同性的强调进一步把绘画提升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苏轼“艺之融通”的思想并没有局限在诗画方面,在《跋君谟飞白》中讲道: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和、缓之医,__不别老少,曹、吴之画,不择人物。谓彼长于是则可也,曰能是不能是则不可。世之画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意,能如是乎?[3]( P. 2181)这里的“物一理也”落实到艺术层面就是“艺一理也”,只要能“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绘画不受颜色的限制,不受外在物象的拘辖,书法不受各种书体的局限,也就是说书画艺术从本然上就是融通的。苏轼以医之不能分科为例,形象地说明艺术亦如生命,具有生命的整体性、融通性,不可分而治之。

苏轼艺之融通的思想是建基在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深刻体悟之上的。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位思想博通者,各种思想的吸纳使其圆融通达,其中《周易》对苏轼的影响很大。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寂寞闲愁”中开始注解《周易》,一直到生命垂危时仍念念在兹。苏轼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抽象的“一”的存在,《易经》之“易”即是“简易”,是天地万物的简之又简的极致,即是“一”,即是“致”:“致,极也。极则一矣,其不一者,盖未极也。四海之水,同一平也; 胡、越之绳墨,同一直也。故致一而百虑皆得也,夫何思何虑!”[4]( P. 376 - 377) ,又曰:“《易》曰: ‘天下之动,正夫一者也。’夫动者,不安者也。夫惟不安,故求安者而托焉。惟一者为能安。天地惟能一,故万物资生焉。日月惟能一,故天下

资明焉。天一于覆,地一于载,日月一于照,圣人一于仁。非有二事也。昼夜之代谢,寒暑之往来,风雨之作止,未尝一日不变也。变而不失其常,晦而不失其明,杀而不害其生,岂非所谓一者常存而不变故耶? 圣人亦然。以一为内,以变为外。”[5]( P. 270) 正是因为宇宙天地有“一”为其本,所以万物是平等圆通的,天地惟能一,故万物滋生,天下资明,世界以安。这里的“一”也同于他常用的“道”或“理”,虽着眼层面不同,但往往在彰明同样的思想。

苏轼认为“天地与人,一理也”,但人常不能与天地相似,是因为“物有以蔽之也”,如果没有此种遮蔽,则“人固与天地相似也。”[6]( P. 350 - 351) 这样,天地人及万物自然能够“为一”,此“一”便是“道之大全”。

苏轼思想的特色便是他从不会囿于一家之言,正像其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所言:“既而谪居于黄,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7]( P. 1127)从苏轼思想的整体来看,他讲的“一”或“道”,既不是宇宙之实体,也不是抽象之概念,而有时恰恰是“无”。苏轼曾在《怪石供》言道: “禅师常以道眼观一切,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8]( P. 1986 - 1987)正是因为“无”,所以艺术便不受所谓的“定在”的局限支配,从而能彰显其自由博通之特质。他曾言道: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一六合而水可见。

虽有神禹,不能知其孰为一孰为六也。子思子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明合而道可见。虽有黄帝、孔丘,不能知其孰为诚孰为明也。佛者曰: “戒生定,定生慧。”慧独不生定乎? 伶玄有言: “慧则通,通则流。”是乌知真慧哉? 醉而狂,醒而止,慧之生定,通之不流也审矣。故夫有目而自行,则褰裳疾走,常得大道。无目而随人,则车轮曳踵,常仆坑穽。慧之生定,速于定之生慧也。[9]( P. 325 - 326)首先思想上不受局限,超越教条之束缚,从而在博通的基础上建树自我之思想,成就自我之独创,不随人之眼目,这便是人之觉慧。苏轼建基于这种哲思成就了自我,也成就了艺术。这种道通为一的思想落实到人自身便是心无尘垢,如水镜般明澈,这样书画之艺便自在呈现。苏轼艺之融通的批评思想受到《周易》及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影响,如果基于某一家思想断言其艺术批评观,恰似苏轼所抨击的“分科而医”,有悖于苏轼思想之精神。因此,对于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应立基于其哲学思想,从而领悟其批评精神之主旨。

二、“形不可失,理更当知”“形神”观一直是中国哲学和艺术史上的重要命题。在艺术史上,蔡邕之“妙入神”、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宗炳之“神超理得”、王羲之的“意”等思想奠定了形神观的思想基础,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苏轼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此命题,形成崭新的批评理念。

苏轼的形神观包括以下层面:其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此批评观出自《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意在强调诗要有味外之旨,画要超越形似而传达神韵,此中之“神”已经不局限于画中物象之神韵,而是由物之神韵通达物之归属的天地境界。苏轼是由论画之形而到画之神,进而到画之境,实质道出了画之心性的艺术追求。

苏轼在《传神记》中更深入地阐释了传神的问题: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云: “传神写影,都在阿睹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 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 “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10]( P. 401)在此,苏轼接着顾恺之的“传神之难在于目”的观点讲起,他认为除了眼睛之外,就是颧颊最能传神,并借自己灯下影的摹写来论证,只要能抓住眼睛和颧颊,就能够抓住人物的神韵,至于眉与鼻口,可以增减,都不会有根本的影响。但是苏轼这里实际并没有停留在顾恺之“传神之难”的层面,而是把问题进行了扩展和深化,提出每个人“意思各有所在”,要表达此种“意思”,关键是得到“其人之天”,也就是人物自然本性的方面,只要能捕捉到人物的自然之性,画家要用身体的哪部分来表现并不重要,这一点不是拘泥固化的,或在眉目,或在鼻口,或是顾虎头的“颊上加三毛”,或僧维真之“眉后加三纹”,优孟学孙

叔敖抵掌谈笑,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苏轼这里提出了绘画创作非常重要的思想,即创作的超越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前提就是禀受自然之本性而传达之。苏轼所谓的“神”或“意思”都是这种生命内在的、自然呈现的精神特质,实质是推崇一种活络的生命精神。

所以,形神观中对“神”的强调本质上也是在阐发艺术创作如何表达这种生命精神的问题。苏轼的这种艺术批评思想是具有时空的穿透力的,对于当下的创作和批评理论的建树仍然意义深远。

其二,“意于笔墨之外”苏轼在上述的《传神记》中有“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的提法,即强调“意”是在绘画形式之外,艺术创作是要通过形式而表现其中蕴涵的深意,品鉴者亦应透过形式而领悟理解作品之“意”,即“善鉴者固当赏诸骊黄之外”。苏轼反复强调“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巧者,以意绘画”,“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言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1]( P. 2216) 重视“意”之营造与品鉴成为苏轼重要的艺术批评思想。

苏轼强调形外之意的艺术旨趣,追求那种令人品咂玩味、意境悠远而荡涤灵府的美感。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论道: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11]( P. 2124 - 2125)“妙在笔画之外”、“美在咸酸之外”,就是指超越笔墨形式,以臻达于“灭没于江天之外”的妙境。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这种境界有着让人流连回味、涵玩不尽、心醉神往的魅力。由此看出,苏轼主张超越形式是更重视精神世界的表达和生命境界的开显,以自我而通达宇宙天地之生命,“放下身来与万物一例看”。所以,苏轼之“意”,既有自我之情意,又有天地之意,涵纳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苏轼重视写意的艺术批评观逐渐成为文人的共同意识,奠定了文人艺术创作的哲学根基。

其三,“常形与常理”苏轼于熙宁三年( 1070) ,在京师净因院为文同的竹梢枯木图所作的记《净因院画记》中论到“常形与常理”的问题: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

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畅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使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12]( P. 367)苏轼根据不同的物象把物之形分为两种: 一是具体的视而可见物,如人禽宫室器用之形,此为“常形”; 二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形态的,或是动态变化、虚无缥缈之物,如山石竹木、水波烟云之形,此为“无常形”。常形之物因为人们比较熟悉,所以画之常形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被辨识出来; 而无常形之物因为本身之形就不固定,难以把捉,所__以,会被画者作为欺世之借口。苏轼这里实际上把形之不失作为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来强调,也就是绘画对象之形是首先要把握的,不论是“常形”还是“无常形”。但苏轼的理论并没有停留在形的层面,而是深入到更为根本的“理”的层面,苏轼认为,不论是“常形”还是“无常形”之物,都有其“理”,画家必须要做到其“理”不失,“常形之失,止于所失”,如果常理不当,则“举废之矣”,所以,苏轼强调对“理”的把握“不可不谨也”。正因为“理”的根本性和难以把捉性,所以,即便是晓画者也会有所不知,只有那些高人逸才达士才能够通晓进而以绘画来表现,如文同之画竹,而画工是难以做到的。苏轼这里并没有忽略“形”的重要性,而是在“形”与“理”统一的基础上强调“理”之根本义,理不可脱离形,形要彰显理,理内形外,理本形末。[13]( P. 163)上述的《净因院画记》是苏轼“常形常理”思想比较集中的讨论,另外一篇代表性的评论是在元丰五年( 1082 年) ,苏轼为自己的画所作的题跋,记载见于明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三笔》卷一,其中有:苏文忠竹石一卷,有题跋,绝俗,神品也。录之。

昔岁,余尝偕方竹逸寻净观长老,至其东斋小阁中,壁有与可所画竹石,其根茎脉缕,牙角节叶,无不臻理。非世之工人所能者。与可论画竹木,于形既不可失,而理更当知。生死新老,烟云风雨,必曲尽真态。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而形理两全,然后可言晓画。故非达才明理,不能辩论也。

今竹逸求余画竹,因妄袭与可法则为之,并书旧事以赠。元丰五年八月四日,眉山苏轼。[14]( P. 663)此中“形既不可失,而理更当知”之论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苏轼之于“形理”问题的观点,形不可失,而理更为重要。此文赞赏文同的绘画“无不臻理”,是真正晓画之达士。苏轼的这两篇评论中都强调了臻达“理”的难度,此论还见于《跋内教博士水墨天龙八部图卷》,“旧说,狗马难于鬼神,此非至论。鬼神非人所见,然其步趋动作,要以人理考之,岂可欺哉! 难易在工拙,不在所画。”[15]( P. 2572)说明即使要画好鬼神,也要根据人理考之,并不是很容易的。所谓高人逸才达士才能做到,也就是说,“理”的表达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问题,更是心性、胸次以及境界的问题。

在宋代,以“理”论艺逐渐成为一种风潮,除了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米芾、沈括、郭熙、黄庭坚以及理学家们都曾以“理”论艺,不过“理”之涵义各家还是有区别的。苏轼艺术批评中的“理”主要有如下层面:1.万物之本性苏轼在《东坡易传》解读“坎卦”的过程中谈到水之理的问题,他认为水虽是无常形之物,但有常理,即“是其所是”的内在本质,水虽无常形,但能“因物以为形”,是其“理”所决定的。这里他以“心”明水之“理”,水之“志于行”、柔外刚中等特性,是水之“心”决定的,也就是水之“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之“理”使然。苏轼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其理,而万物之理实为“一理”,苏轼由万物之本上升到宇宙天地的共通性,正如其弟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之《王维吴道子画》中所云: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16]( P. 30) 苏轼既强调物之“常形”与“无常形”之理,更强调其融通而至万物之理,认为究万物之理是艺术创造之本,并由“理”而至“境”,这其中将人与物之融会落实到艺中,而又将艺之“理”复归于人。

2.自然之性苏轼在《净因院画记》和元丰五年的自跋文中一再申明“合于天造,厌于人意”,“鞭棰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如此等等,就是在强调“常理”之自然性。他曾通过对李龙眠《山庄图》的品鉴,表达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即是与“天机”所合,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心手相忘,道艺为一,自然而然。苏轼还特别提出“无私”以尽其“自然之理”的思想,在《上曾丞相书》中言道: “以为凡学之难者,难于无私。无私之难者,难于通万物之理。故不通乎万物之理,虽欲无私,不可得也。

己好则好之,己恶则恶之,以是自信则惑也。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17]( P. 1379) 要通万物之理就必须做到“无私”,“无私”以通,便是自然之性的交汇融通,所以说是“尽其自然之理”。

3.活泼泼地生命之理苏轼之“理”含有“生理”之内涵,即活泼泼地天机流荡的生命之理。在苏轼对作品的品鉴中,这种思想可以说随处可见。不仅有“山光盎盎着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题王维画》) 的天机活络,也有“天苍苍,水茫茫”(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__图》) 的人生惆怅,即使其自身创作的《枯木怪石图》中亦有“生理”之蕴涵。黄庭坚就曾说苏轼能够“深造理窟”,认为其“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盘风霜。”[18]( P. 183) 总之,苏轼俯仰天地之生灵,品察人生之情性,将生命之思熔铸对艺术的品评中,以“生理”的掘发澄明生命之真谛。

当代美学家朱良志先生注意到苏轼“常理”中蕴涵的“生理”思想,他谈道: “受到北宋理学的影响,‘理’概念频繁进入苏轼的艺术论中,能否表达‘理’成为他论艺评文的重要标准,世界自有‘常理’,‘生理’,自有‘理趣’,美从玩味‘理’的趣味中获得。当然,这里苏轼并不是如理学家,将‘理’看做是与‘人欲’相对的概念,而是一个体现造化活泼生机的概念。”[13]( P. 162 - 163)朱先生虽然认为苏轼的这一思想受到理学家的影响,但是并不是理学家之“理”,而是特别指出是世界之“常理”、“生理”、“理趣”,强调其体现造化生机活泼的一面,实际上突出了“生理”的内涵。

4.“物理”之“理”“物理”之“理”指物内在的本质规律,无论是“常形”之物,还是“无常形”之物,都有这种“理”的存在。把握住“形”而不能尽其物理,就会失其本真。如在《书戴嵩画牛》中苏轼就批评了这种失其“物理”的现象: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1]( P. 2213 - 2214) 此中戴嵩画牛之误,重要的不是“常形”的把握问题,而是忽略了“斗牛”之“理”,也就是牛在“斗”的过程中的规律性。

苏轼在《跋内教博士水墨天龙八部图卷》中还曾批评了韩非子认为“鬼魅易画”的观点,认为鬼神虽非人所见,但应以“人理”考之,这里的“人理”即指人之“物理”。

苏轼强调“神”、“意”、“理”,但并没有否定“形”的重要性,也没有忽略“形”,“理更当知”其前提是“形不可失”,但是这一点一直存在着误读的倾向,因此,领会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不能断章取义,要有整全融通的思想,才能把握其批评的真意。

三、自然清新,简远疏淡自然清新是苏轼始终追求的艺术旨趣,此一思想蕴涵在其书画评论中,他在《石室先生画竹赞并叙》中有言:与可,文翁之后也。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而与可自谓笑笑先生。盖可谓与道皆逝,不留于物者也。顾尝好画竹,客有赞之者曰: “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

竹亦得风,夭然而笑。”[19]( P. 613)苏轼这里形象生动地赞誉了文同画竹的高妙之处,即是与竹相与为一,得其性情,从而作者笑笑,竹也笑笑,展现它的一份天然。将“自然”作为艺术品评的标准,苏轼便自然反对艺术创作中“人为”的一面,他提出“合于天造,厌于人意”,“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主张以自然之笔墨表达物象自然之情态。创作如此,品鉴亦是如此,苏轼是以自然之心性来品鉴作品。

从苏轼的评论中看出,苏轼之“自然”一是强调笔法之自然,不要过于呈现笔法之工; 二是要表现艺术创作对象的自然之质; 三是表达作者自然之心性,从而诱发接受者之心性并共鸣之。这样物、手、心合合自然,艺术作品自会高妙,自然动人真切,自能传达自然之精神。

苏轼所持“自然与清新”之论并不是分割的,而是相得益彰,自然便会清新,清新亦会彰明自然之质。他在《跋蒲传正燕公山水》中赞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粲然日新,“新”是生命“日日以新”的自然之性的呈现,是涤荡陈腐后生命的样态,艺术创作要表现这“新”,要抓住这“新”,同时这“新”也是艺术创新性的体现。因此,苏轼的自然与清新,不单单是一种画面感,更是生命之质的强调,也就是说艺术应该体现的生命感,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精神的高扬。

苏轼的“自然”是自然而然,这源于其哲学思想之“自然观”。苏轼曾说:天地之间,或贵或贱,未有位之者也,卑高陈而贵贱自位矣; 或刚或柔,未有断之者也,动静常而刚柔自断矣; 或吉或凶,未有生之者也,类聚群分而吉凶自生矣; 或变或化,未有见之者也,形象成而变化自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雷霆风雨,日月寒暑,更用迭作于其间,杂然施之而未尝有择也,忽然成之而未尝有意也。[6]( P. 345)宇宙天地及其变化生成都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天地亦不自知,更非人力之所能为。“自然”之艺评也源自苏轼的道禅哲学思想。庄子的“原天地之大美”,禅宗的“法尔自然”,“万法如如”,“世界自在兴现”的思想都对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轼在欧阳修“萧条淡泊”的思想基础上倡导推崇萧散简远、疏淡平易的艺术理念。苏轼曾在《书黄子思诗集后》评论诗书时谈道:余尝论书,以谓钟、王二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季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11]( P. 2124)不论是诗歌还是书画,苏轼都倡导简远淡泊的艺术旨趣,此种艺术旨趣彰显着一种高蹈空灵、廓落洒脱的美感,意蕴悠远,令人回味无穷。苏轼的简淡并没有消失了天机活络,而仍是具有深厚博大灿灿生机的生命气象。他主张的是“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20]( P. 59)“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21]( P. 2523) 苏轼从陶渊明之诗中读到的也是平淡,曾有“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之语,文学上有苏轼发现陶渊明之论。

虽至平淡,但有其趣,淡中有趣,即是蕴涵着生命之天机,活泼泼地而不是死嗒嗒地,但这种活泼是内敛的含蓄的,是深蕴于艺术意象之中的,是艺术之老境,正如渐老渐熟,平淡中之绚烂。诗文如此,书画亦然。

这种艺术之旨源于苏轼人生之体悟。他有一首《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可谓是这种艺术批评思想的最好注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2]( P. 356)人生虽是烟雨风寒,萧瑟料峭,但回首却是“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如此淡然,便是进入一老境,人生如此,艺术也是如此。因此,于苏轼人生之境,于其心灵深处体会苏轼之艺评,更能有深刻的领悟。

苏轼人生之彻悟以及艺评之深蕴从其禅思中也可看出。苏轼曾以“无心”来解读“简”: “‘易’‘简’者一之谓也。凡有心者,虽欲一不可得也。

不一则无信矣。夫无信者,岂不难知难从哉? 乾坤惟无心故一,一故有信,信故物知之也易,而从之也不难。”[23]( P. 346)“简”即“易”,即“一”,那么,对“一”的领悟和把握就是通过“无心”,“无心”自然会导向艺术的简远和疏淡。这里,苏轼显然在以禅之“无念无住”的思想来解读“易”,从而使其艺评思想也呈现着禅的意味。苏轼的“简远疏淡”思想意味着自然而不粘滞,挣脱羁绊,扯掉葛藤露布,使人心灵通达,旷落悠远,复归于“一”,复归于“无”,萧然尘意之外,呈现透发出纯明平易之心性。

四、法而无法,萧散自适在苏轼的艺术批评思想中,“法而无法”体现了其鲜明的超越精神,这种超越是对艺术独创精神的高扬,建基于此的“萧散自适”彰显出苏轼对艺术终极价值的思考。

苏轼在《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中对吴道子和王维的画有一段著名的评论,其中苏轼虽然对吴道子的画极为赞赏,称其为“妙绝”,但最后定论不过为“画工画”,而王摩诘胜过吴道子之处在于“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苏轼认为王摩诘画作之所以高于吴道子,正在于他能够超脱笼樊,有如仙鸟自由翱翔。苏轼所强调的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笔墨形式和艺术形象层面,而且更指超尘脱俗之精神意涵,从而彰显了文人自作主宰的精神特质。这是苏轼倾慕并极力推崇王维的重要原因。

苏轼的这种超越精神也体现在对书法的品评中,在《评草书》中提出要放下“有意”,做到“无意”,心无所执,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佳品。在《跋王荆公书》中明确主张“无法之法”: “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3]( P. 2179) 黄庭坚《跋东坡水陆赞》中非常赞赏苏轼的这种思想,“士大夫多讥东坡用笔不合古法。彼盖不知古法从何出尔。”[23]( P. 2011)“不知古法从何出”亦即不必遵循古法,不从古法出,实出自我之心胸。

苏轼非常推崇“当下会道”的创作方式,在《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中赞文同振笔直遂,如兔起鹤落。在《画水记》中论到孙知微画水灵思乍现,在须臾之间把汩汩思致倾泻而出,随之笔势风翻、墨色飞舞。“当下会道”往往是在醉中成就,黄庭__坚也以此评价苏轼的创作,“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18]( P. 183) 醉中创作能达到解衣磅礴的精神状态,此时创作者便可超越一切羁绊捆束,浑然忘我,超逸绝尘,与天地同在,艺道为一,作者情感思绪自然而然倾泻于笔端,须臾铸就为永恒。苏轼艺术批评中彰显的这种思想即是一种“法而无法”的思想,体现了一种超越精神,正如他《醉僧图颂》中所言: “人生得坐且稳坐,劫劫地走觅什么。今年且屙东禅屎,明年去拽西林磨。”[10]( P. 584) 苏轼勇于突破常法,他反对那种拘泥于常规不求超越的行为,苏轼自己所画“朱竹”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苏轼的“法而无法”并不是抛弃或蔑视所有的“法”,而是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超越性,这和尊重、谙熟于“法”并不矛盾。

因此,他批评颠张醉素过于追求癫醉和恣肆,认为这是为“法”而法,如果这样,再好的作品和技法也不过是“书工”。

法而无法的艺术追求正是在于萧散自适的人生归向。苏轼曾有《雪堂记》一文,作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文中借客人评论其堂中绘雪之事表达出苏轼追求萧散自适的思想。苏轼曾在黄州得废圃从而筑而垣之,因是在大雪中为之,故名雪堂,并在堂之四壁画上雪,起居偃仰,环顾睥睨,苏轼就居住在自己所构建的雪的世界中,以明其高洁之志,隐逸之思,并自得其乐,但客人的一番话使其觉醒而深悟。客人指出主人欲为“散人”,但绘雪并居住在雪的世界中同样还是个“拘人”,雪反而成了拘人之资,所以欲为“散人”而不可得。接着客人告诫主人道: “予能散也,物固不能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所以,“散人”应该能不被外物、身心捆束,使其成为种种藩篱,而应做藩外之游,得雪之自在。主客之间的一番对话使

得主人苏轼“终也释吾之缚而脱吾之鞿”,领悟了真正的“散人之道”,即是那种游逸形仪、寂泊心腑、潇洒放旷、自然自适的逍遥境界,从而生命归向其本源。

苏轼这种追求生命之悠游自在的情趣在其艺术品评中随处可见: 《顾恺之画黄初平牧羊图赞》

云: “先生养生如牧羊,放之无何有之乡。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道旁。”[19]( P. 608)《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中有: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24]( P. 1286 - 1287)从中可见生命的自得自在,闲洁有节。在此,品评的是画作,咏叹的是生命。

苏轼将艺术作为一种游戏,生命就在其中畅达自适地游弋。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七中有关于“戏”的解释: “戏名自在,如狮子在鹿中自在无畏,故名为戏。”[25]( P. 110) 经历过人生多重磨难的苏轼将生命放逐于宇宙天际,成就的是生命的“至大至刚”与“至纯至真”,萧散自适、与物悠游正是这种生命的彰显。他将游戏翰墨作为真实生命的彰显和修炼,“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26](P. 2318) 。任性逍遥,怡然自得而已。

这便是一种“无心”境界,苏轼的这种思想源自于禅宗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滋养以及他人生的理想。《坛经》上云: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此是以无住为本。”[27]( P. 353) 禅宗的“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思想对苏轼有很大影响,苏轼在《成都大悲阁记》中说道:吾观世间人,两目两手臂。物至不能应,狂惑失所措。其有欲应者,颠倒作思虑。思虑非真实,无异无手目。菩萨千手目,与一手目同。物至心亦至,曾不作思虑。随其所当应,无不得其当。引弓挟白羽,剑盾诸械器,经卷及香花,盂水青杨枝,珊瑚大宝炬,白拂朱藤杖,所遇无不执,所执无有疑。缘何得无疑,以我无心故。若犹有心者,千手当千心。一人而千心,内自相攫攘,何暇能应物。

千手无一心,手手得其处。稽首大悲尊,愿度一切众。皆证无心法,皆具千手目。[28]( P. 395 -396)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苏轼对禅宗思想的觉解。

至人无心,便可去无所逐来无恋,在浩渺苍宇中自在俯仰,在风波江海中孤舟任斜横。苏轼也曾有“求心斋”三字,他在艺术批评中的“身与竹化”、“心手相忘”等诸多评论也都有庄子的虚静之心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苏轼哲学思想的通灵活络,才会感到苏轼的“无心”之思之境湛然明澈,通体透灵。

参考文献:

[1](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七十,第五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2]( 宋) 苏轼.苏轼诗集( 卷三,第一册) [M].王文诰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2.[3](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六十九,第五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__[4]曾枣庄,舒大纲主编.苏氏易传( 卷八) / /三苏全书( 第一册) [C].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

[5]曾枣庄,舒大纲主编.文集( 卷一〇五) / /三苏全书( 第十四册) [C].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

[6]曾枣庄,舒大纲主编.苏氏易传( 卷七) / /三苏全书( 第一册) [C].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

[7]( 宋) 苏辙.栾城后集( 卷二十二) / /苏辙集( 第三册)[M].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 宋) 苏轼.苏轼文集( 第五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

[9](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十,第二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10](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二十,第二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11](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六十七,第五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12](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十一,第二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13]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李日华.六砚斋三笔( 卷一) [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 商务印书馆,1983.

[15]( 宋) 苏轼.苏轼文集·佚文汇编( 卷六,第六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

[16]( 宋) 苏辙.栾城集( 卷二) ,上册) [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四十八,第四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18]( 宋) 黄庭坚.题子瞻枯木[A]/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M].北京: 荣宝斋出版社,2008.

[19](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二十一,第二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20]曾枣庄,舒大纲主编.苏轼文集( 卷八十七) [M]/ /三苏全书( 第十三册) [C].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

[21]( 宋) 苏轼.苏轼文集·佚文汇编( 卷四,第六册) [M].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6.[22]( 宋) 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 上册) [M].邹同庆,王宗堂校注.北京: 中华书局,2002.

[23]( 宋) 黄庭坚.山谷题跋( 卷五) [M].屠友祥校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24]( 宋) 苏轼.苏轼诗集( 卷二十四,第四册) [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__________北京: 中华书局,1982.

[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藏( 第25 册) [M].东京: 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出版,1979.[25]

[26]( 宋) 苏轼.苏轼诗集( 卷四十二,第七册) [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2.

[27]

[日]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藏( 第48 册) [M].东京: 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出版,1979.[28]( 宋) 苏轼.苏轼文集( 卷十二,第二册) [M].北京: 中华书局,1986.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苏轼散文

苏轼散文:1气势雄健奔放,挥洒自如2、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3、超凡入画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4、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5、表现力极高,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善于翻新出奇。 王安石散文: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概括性强2、总体风格简洁峻切,笔力雄健,显示出刚强不屈的性格3、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短小精悍4、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重视文学的实际功能,直接为政治服务。 欧阳修散文:1、风格平易自然,用平常流畅的字句,从来不用奇、怪、难、重字语言简洁晓畅2、在平易自然中也有委婉曲折的一面,善用虚字穿插到文章中,延长了文章的气势,使得文章非常舒缓,同时也具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有着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特点3、局势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将古文的散句和骈文的整句结合在一起,采古文与骈文之长,常常是似散非散,似骈非骈,错落有致4、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情文并至 曾巩散文:1、说理平实浅切,娓娓而谈,借古来言今,有一定的现实性2、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方正,结构严谨舒缓3、布局谋篇藏锋不露,用平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节奏从容和缓,条理清晰4、语言严谨峻切,词浅理畅喜用感叹句或设问句结尾 韩愈散文:1、能自树立,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a立意新b精于选材c语言精迈注意吸收当时的口语,注意改造旧的语言表达形式;自铸新语2、风格豪迈奔放,汪洋恣肆,喜欢以气御文a善于讲理,大量使用排比对比b善于抒情将浓郁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柳宗元散文:1、寓言善于说理,冷峭沉郁,有着深厚的现实内容2、山水游记具有诗情画意,感情色彩非常浓重,语言清新秀美,形象鲜明,把自然景色准确细致的展示出来,景中含情又有新寄寓3、刻画细致而不琐碎,语言精练而极富变化,文势劲峭而不乏参差舒缓,在描写中贯注一股浓烈的寂寥亦绪,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悲悯情怀 高适岑参异同:同1、向往边塞立功,有慷慨报国的浩然英气2、都具有悲壮的风格特色3、诗中都呈现出边地异域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4、体裁上都喜用歌行体。异1、高适诗歌侧重于描写现实,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表现为战争的认识与民生疾苦的揭露,思想价值高。岑参善于描写塞外雄奇壮丽风光,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加入对战争生活的反映,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夸张,寓情于景,艺术价值很高2、高适诗歌风格豪迈奔放,其中又有一种苍凉和悲壮的情感,岑参风格为雄奇瑰

苏轼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他在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对他词风的影响: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 1,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2,苏轼的诗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内容、形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表现深婉的情致、绰约的风韵,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

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 苏轼对词的革新 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示了新的创作道路。 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苏轼对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影响。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论苏轼词的艺术特征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她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就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苏词风格的特征:在气魄方面雄奇、博大;在“法度”方面突破陈规,不许泛滥。为了弄清“豪放”一词的含义,我们还可以瞧苏轼自己的一段话: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得无睡,辄亦得之耳。《东坡续集·答陈季常》)这就是苏轼称赞陈季常豪放词风的话,联系她称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话,可以断言:苏轼心目中的“豪放”,既要能体现“诗人之雄”,酣畅淋漓地抒发为造物主所不容的“如此快活”的感情,又要在“法度”(即一般艺术规律与传统)容许范围内“出新意”、“寄妙理”。 从以上可以瞧出,所谓“豪放”,在气魄方面,它要求雄奇、博大,不允许中正、平庸;在“法度”方面,它既要

求突破陈规,又不允许泛滥无归。 然而,苏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豪放的风格呢? 第一,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题材,丰富 了内容。 晚唐、五代文人词发展于歌楼酒宴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因而被视为“艳科”、“诗余”。词的内容只能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北宋时期晏殊、张先、欧阳修等词人,几乎毫无保留地承袭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其后的柳永,善于用“俚语”与铺叙手法描写病态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就是妓女的生活,词的内容有所扩大,但其基调仍未跳出“艳科”的窠臼。苏轼则一扫靡艳词风,开创豪放一派,正为胡寅《酒边词序》说的: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 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 外,于就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词”提到了与“诗”并列的地位,凡就是“诗”能表达的内容,多写进“词”里去了,山川景物[如《水调歌头》]。记游咏物[如《浣溪沙》]。感旧怀古[如《沁园春》,《念奴娇》]。惜别怀人[如 《八声甘州》]。述行明志[如《江城子》]等等,都成了苏词的题材。刘熙载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卷四),此语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苏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苏轼

第四章苏轼 一、人生观及创作道路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其弟苏辙。一生被贬至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2.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3.苏门六君子:上述四人外,还有陈师道、李廌 4.人生态度: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儒家的执着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他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二、苏轼的文 1.苏轼的文学思想:文、道并重,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 2.苏轼的文道观: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泛指事物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儒家之道,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因此,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这使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3.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辞达”: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 (2)“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苏轼哲学思想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看他的哲学思想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所谓?诗必李杜,词必苏辛?由此可见苏轼在文学界的地位,但是苏轼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他的文学中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哲学。先概括地说苏轼的哲学可谓是?融通三教?,也就是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介绍苏子最先接触的儒教思想。 佛 苏轼接触和学习儒家思想主要是父母家教以及古代的各种圣贤书,他的儒教思想核心为?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慎思笃行?和?止于至善?。在他的思想里忠君就是爱国,这也是古代人的思想限制所在,苏轼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时代,而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虽然也少有战事,但基本是和平的,所以他的诗词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作品不多但是情感也是很强烈的,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表达苏子对灭亡西夏的雄心壮志。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以民为本?体现在那首诗中。看这首《山村五绝》他是怎样为民请命的: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首诗是说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带着吃食领着孙子去城里交?夏税?和?秋税?,还要数次去请贷并偿还青苗钱,缴纳助役钱,结果劳作整年而手无分文,但是农民要在城里白白耗费半年的时间,唯一的收货就是跟着去的儿童学会了城里的口音。这首诗很明显是批评当时的青苗法和免疫法,自然成为?乌台诗案?的?重要证据?。这也直接的显示了苏轼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敢于进言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除了政治方面的表现,还有?纯文学?方面的,在写诗作文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办公公文除外)要求尽善尽美,他描写老农,文人,豪士和自己的生活都相当细致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事物本质。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诗从肺腑出,出则肺腑愁?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仅仅要求自己的作品细致准确还要传神,文学或者艺术作品最终的不就是传神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论文题目: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

苏轼的诗词和思想

黄超 苏轼开词坛豪放一派,其诗词、散文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东坡自身生平便颇具传奇味,其一生坎坷波折与其复杂思想碰撞出\\\"诗余\\\"的火花,便是苏词。《毛诗序》云:\\\"诗者,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盖词亦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出生于北宋中叶,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造就了他积极入世的儒家秉性,其家庭出身让他早受文学熏陶。其父苏洵,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轼才华横溢,博学多识。后人合称苏洵、苏轼及弟苏辙\\\"三苏\\\"。宋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皆从苏轼学,俱有盛名,史称\\\"苏门四学士\\\"。 仁宗嘉祐二年,苏轼入仕,对政治期于变革,但不敢触之过深,趋于保守,他的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三十岁以后。 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结发妻子王弗病逝。 宋神宗年间,自仁宗\\\"庆历新政\\\"始的党派之争更趋激化。\\\"新党\\\"王安石为相,实施新法,打击旧党。神宗熙宁年间,苏轼上书反对新法,即遭贬黜,熙宁六年出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转知密州,元丰元年知徐州,后知湖州。知密州时,亦作诸多诗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于神宗熙宁八年,时苏轼知密州。(按:英宗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妻王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词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古典文学出版社《东坡乐府》卷下) 此为东坡悼亡之作。轼妻王弗于英宗治平二年逝世至熙宁八年正好十年,苏轼仕途失意,知密州,心情凄苦,此时忆亡妻,以梦境相会,自己已\\\"尘满面,鬓如霜\\\",见亡妻犹在,千般话语,化作泪千行!梦醒过后,伊人已逝,肠断短松岗。以梦境相见写伊人永逝,喜景写悲,悲何如哉! 神宗熙宁八年冬,苏轼值知密州。时北宋积弱不振,北方辽国入侵,西北西夏扰境,西有吐蕃,东北有高丽人入境。而北宋王朝无力抵抗强悍的少数民族的铁蹄,年年纳贡。苏轼向来主张加强国防,而就在此前数月,辽国迫北宋割让土地。适苏轼祭常山回,与同官出猎。乃作一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是苏轼最早所作豪放词,气势豪壮,波澜壮阔。作者虽云\\\"老夫\\\",但左牵黄,右擎苍,人虽老矣,雄心仍在,苏轼以魏尚自许,希望得朝廷信任。希冀冯唐到来,在政治上一展身手,巩固国防,射天狼(喻指辽与西夏。按:辽人尚武,性残暴,以草原之狼自喻,其主称\\\"狼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神宗熙宁九年,苏轼仍知密州,此时他政途失意,且与其弟苏辙(字子由)七年不见。 适值中秋,苏轼与同官大庆佳节。良辰美景,感叹良多,乃作《水调歌头》(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其歌头,另倚新声也。《词谱》云),自解题云:丙辰中秋,欢饮达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 摘要: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着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苏轼;诗词;豪放派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49-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譹?讹。就

苏轼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 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

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其人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 韩柳欧苏四大家", 他写的诗歌被尊为[ 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 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

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 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试论苏轼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试论苏轼创作中的饮食诗文 摘要:苏轼用他“爽如衰梨,快如并剪”的健笔,写出了许多为世人吟唱的名篇佳作。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轼饮食题材诗文的研究探讨,去再现苏轼的日常生活情趣,从而得出苏轼饮食题材诗文创作的原因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苏轼创作中涉及到饮食题材的诗文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写蔬果饭食、饮酒、品茶等,当然苏轼进行此类创作也有着诸多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阅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贴近生活和走进人生的创作理念以及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气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这些饮食题材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选材细微琐屑、想像丰富奇特、语言幽默流畅等等,并且在他这类题材的诗文创作中还带有浓重的儒、佛、道思想。 关键词:苏轼;饮食之趣;创作原因;艺术特征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文学造诣极深。他那慷慨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词,阐释着他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苏轼不仅善于将现实人生转化为艺术人生,而且也善于把现实人生和艺术人生凝结为美妙动人的艺术杰作,在这些艺术杰作中,饮食文化成为其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苏轼作品中的饮食之趣 苏轼喜欢把日常生活情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总是能够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现美味,时时享受快乐,能满怀热情地把最普通的日常饮食看作是生命的乐趣,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平凡的要数饮食,苏轼在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不平凡的生活情趣,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 (一)愉悦豁达的好食之乐 在苏轼的眼中,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不仅能够维持生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在平凡的饮食中享受到点点滴滴的乐趣。他的这种坦然豁达的好食之乐,能随时随地地让人感受到身心的双重愉悦。 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以老馋嘴自居,其中提及到的食物也是不枚胜举,当然这里的日常食品不包括酒和茶,单指日常生活中的蔬果饭食,其中素食类的有荔枝、龙眼、槟榔、杨梅、橄榄、笋、蕨、蔓菁、芦菔、芹芽、韭芽、芦笋、桃、杏、梨、枣、蒲桃、石榴、樱桃、黄柑、朱橘、白茨、木瓜、棕笋、藤菜、莼菜、蒌蒿、元修菜、白菘、菠菜、东坡羹、玉糁羹、豆粥、新麦汤饼、为甚酥、青蒿饼、蕈馒头、烧芋子等等,荤食类的有鲫鱼、鲈鱼、白鱼、鲤鱼、江豚、紫蟹、猪肉、羊炙、兔、牛尾狸、黄雀、春鸠、雉、薰鼠、蜜唧、蝙蝠、蛇、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