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第28卷 第2期核科学与工程Vol.28 No.2 2008年 6月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 un. 2008

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田嘉夫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

摘要:规则床模块堆是燃料球呈规则堆积的一种先进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燃料球在平面上成正方形排列,四个球的中心是次一层球的位置,形成正四棱锥堆积。当燃料球落入被做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堆芯空腔时,就自动形成规则堆积。燃料球可以从反应堆顶部装入和卸出,能够在较短的停堆时间内完成换料操作。规则床堆芯是一种密实体,具有很强的结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模块化设计中,保持非能动冷却和限制最高燃料温度的条件下,它能够提高输出功率和降低堆芯压降,同时还兼有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的主要优点。本文介绍规则堆积床特性和预测规则床模块堆的设计性能。

关键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卵石床;规则床;球形燃料堆;柱状燃料堆

中图分类号:TL3,T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20918(2008)022*******

Advanced ordered bed modular HTGR reactor concept

TIAN Jia2f u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 Ordered Bed Modular Reactor(OBMR)is an advanced modular H T GR design in which t he reactor core is filled wit h an ordered bed of f uel sp heres.The or2 dered beds are packed in a pyramid geomet ry in which t he unit cell layer is formed by four sp heres lying at t he corners of a square,and t he individual sp heres in subsequent layers fill t he cusp s formed by t hem.This arrangement allows f uel element s to be poured into t he core cavity which is shaped so t hat an ordered bed is formed and to be discharged f rom t he core t hrough t he opening holes in t he reactor top.These operations can be performed in a shorter shut down time.The core of t he OBMR as a compact core has great st ruct ural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The geomet ry of t he core st ruct ures is t hat passive cooling to t he environment and maximum f uel temperat ures are kept wit hin safe limit s.It is allowed to increase reactor outp ut power and decrease core p ressure drop as well as having mo st of t he advantages of bot h t he pebble bed reactor and block type re2 actor.This paper introduces ordered packing bed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ed design

收稿日期:2007206207;修回日期:2007211207

作者简介:田嘉夫(1937—),男,辽宁人,教授,从事核能应用和先进反应堆方面研究

741

feat ures of t he OBMR.

K ey w ords:modular H T GR;pebble bed;ordered bed;pebble bed reactor;block type reactor

1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技术背景高温气冷堆是世界上经过几十年研制开发,准备投入建造的下一代技术成熟的核电堆型。它以耐高温陶瓷型包覆颗粒为燃料,以化学惰性和对反应性没有影响的氦气为冷却剂,以耐高温石墨为慢化剂、反射层和结构材料。由于没有金属材料,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到和超过950℃,发电效率接近50%,还能以较高效率制氢,用于大量生产清洁能源。

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提出了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概念,使高温气冷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它的特点是限制功率密度和功率规模,运用非能动和固有安全的技术手段,排除堆芯熔化和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其原理如下:

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堆芯陶瓷颗粒燃料的最高工作温度范围为1100~1250℃,在事故情况下,陶瓷颗粒燃料可承受1600℃高温,而不会出现破损或放射性渗漏。一旦反应堆冷却系统出现失压和失去冷却能力的严重事故时,堆芯区石墨温度升高,吸收大量剩余发热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停堆负反应性,也提高了通过传导和辐射经由压力壳向外散热的能力。随着余热的衰减,在燃料区温度升高至1600℃以前,发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温度转趋下降,从而完全非能动地保证了反应堆安全。模块化设计的单堆发电功率为165~278MW,以多模块组合的形式,在经济上与其他大型核电机组相竞争,也因此被命名为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的固有安全性使反应堆不会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不会有危及周围环境的事故,也不再需要厂外应急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反应堆设计要求,不需要设置承压安全壳,也省去了冗余的安全系统和设施。核电站选址也可以靠近城市或人口较密集的区域,有更宽容的适应范围。另外,模块化设计可以直接耦合氦气透平机组,简化能量转换系统,提高了发电效率。这种高度的反应堆安全性、颗粒燃料良好的防扩散性能,以及高效率的发电和制氢能力,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被列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优先发展的堆型之一。

2 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特性从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美国和德国,先后建造和运行了5座高温气冷实验堆和原型堆,其中有两种类型,即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取得了先期的实验研究成果。在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出现以后,这两种类型的高温气冷堆都转变成模块化设计,并与氦气轮机直接耦合,成为一种结构简单、发电效率高的核电系统[2]。美国和俄国联合设计了柱状燃料模块式高温气冷堆(GT2M HR)[3],日本也设计了柱状燃料模块堆(GT H TR300)[4],其单堆热功率均为600MW,电功率接近300MW。中国和南非分别设计了球形燃料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 TR2PM及PBMR),热功率为458MW和400MW,电功率为195MW和165MW[5,6]。

在这期间,中国和日本还分别建造了小型高温气冷实验堆,即中国的10MW球形燃料高温气冷堆(H TR210)及日本的30MW柱状燃料高温气冷堆(H T TR),目前这些实验堆都在运行中。高温气冷堆的建成和发电,说明我国在高温堆的燃料制造、氦气循环回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正准备建造458MW的高温堆商用核电站。

为降低成本和提高单堆输出功率,两种模块化设计都力求扩大压力壳侧面面积,增加散热能力,因此堆芯截面采用环形,堆芯被设计成有石墨芯的细长柱。在堆芯区域分别以六角形棱柱燃料或球形燃料填充。由于两种燃料块形状不同,使两种反应堆的物理、热工和结构性能产生很大差异。

球形燃料堆具有堆芯结构简单,燃料品种单一,适宜批量生产,成本低。燃料球机械强度高,辐照稳定性好。可进行全尺寸的辐照考验。

841

卸出的乏燃料球可逐个检测,能达到较均匀的深燃耗。另外,球形燃料还便于在屏蔽条件下的输送和贮存。球形燃料堆采用连续换料运行方式,在运行中,燃料球连续由堆芯顶部添加,从堆芯底部卸出。虽然连续换料有利于中子经济性和电站利用率,但却不能在堆芯内,特别是轴向,展平功率分布,限制了功率输出水平。另外,冷却剂只能自上而下穿过堆芯柱的长度方向(轴向),流动阻力大,这进一步限制了功率输出水平,也降低了热循环效率,其设计热效率约41%。因此,南非设计的商用球形燃料堆(PB2 MR),每个模块的热功率为400MW,电功率为165MW。

柱状燃料堆的特点与球形燃料堆刚好相反,主要缺点是燃料块设计复杂,经高温辐照后,其扭曲和变形难以补偿,因此在实验堆上也曾出现燃料元件振动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燃料块需要定期停堆换料,换料时需要在屏蔽条件下进行较复杂的操作。但柱状堆燃料块在换料时,可以在轴向和径向交换位置,能够展平功率分布。燃料块上有直通的冷却剂通道,堆芯流动阻力小,因此每个模块的热功率可达600 MW,热循环效率高达47%,电功率为278 MW。

3 规则床模块堆概念

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以同样的燃料颗粒、氦冷却剂和石墨结构材料为基础,又都同样采用模块化设计,两种堆型性能差异主要来自燃料块的外形和尺寸。针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堆芯结构设计,不仅兼有两种堆型的主要优点,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性能。这就是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简称OBMR(Ordered Bed Modular Reactor)[7]。

311 球的规则堆积

现有的球形燃料堆,其燃料球在堆芯空腔内随机堆积,球形元件还有另一种堆积方式,即规则堆积。球在随机堆积中,球体重力和球间摩擦力形成一种较松散的平衡体系,其空隙率为39%左右。这种较松散体系,具有准流体性质,因此球可以从顶部加入,由底部卸出。规则堆积则是一种结晶状的密实体,球在堆芯空腔中形成一定几何形状的规则排列,在一定方位上相互支撑,其位置是固定的,空隙率由排列的几何条件决定。

规则堆积有多种形式,现在选择了有间隙正四棱锥规则堆积,它适用于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燃料装卸方式。在水平的石墨底面上,加工很多半球形凹陷,使落入的燃料球成正方形排列,每4个球的中心又形成新的凹陷,它又成为次一层球的位置,以此层层累积形成正四棱锥规则堆积,见图1及图2。只要将堆芯空腔底面和侧壁做成适应这种几何形状,由顶部随机落入的燃料球,就会自动形成规则堆积[8]

图1 规则堆积示意图

Fig.1 Ordered packing schematic

diagram

图2 左为塑料球堆积的棱锥,右为60mm的石墨球Fig.2 Plastic ball pyramid(left)and

graphite balls of60mm diameter(right)

941

在正四棱锥排列中,相邻球的水平中心距可以从1到1.225个球直径间变化,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堆积密度(或空隙率),见图3。

在规则堆积球床中,球像弹簧一样相互支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尺寸互为补偿,在结构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不同方向的压力波动,能够适应高温和强辐照条件下

尺寸和形状的变化,而不改变冷却剂流道特性

图3 球的水平中心距和堆积密度的关系曲线Fig.3 Graph of sphere spacing vs packing density

312 技术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对球的规则堆积和随机堆积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规则床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设计1000MW钠冷快增殖堆,进行了许多不同几何条件下规则床的流动阻力实验[9211]。

与此同时,德国也进行了大量的随机堆积、球床流动及球的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并建造了两座随机堆积的球形燃料高温气冷堆。

我国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建造了反应堆零功率物理实验室,开展了高浓铀石墨慢化的反应堆物理实验研究,同时在该实验室还进行了球的规则堆积、随机堆积、球床流动和输送特性的基础实验研究。

这些预先的技术和实验研究成果是本项概念设计的基础。

313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规则床参数

高温气冷堆燃料球直径为60mm,在规则堆积中,选择了相邻球的水平中心距为70 mm,即1.167个球直径,这是因为:

1)当球的尺寸或堆芯空腔的水平尺寸发生变化时,其变化范围在5%以内时,仍然维持规则排列;

2)球间形成的通孔贯穿全部球床,便于监测和发现无规则排列;

3)在装料时,可将细棒插入一些通孔,用于分隔不同的径向燃料球区。

在这样的水平中心距的情况下,上下相邻两层球的中心距为0.5652个球直径,即33.912mm,相应的堆积密度为0.6806,即空隙率为32%,见图1及图3。

目前环形堆芯的几何尺寸,是模块化设计安全原理决定的,为保证固有安全和非能动余热载出及燃料温度在安全限值之内,规则床堆芯也需要被设计成有石墨芯的细长柱。横截面则需要被设计成八角形的环形,见图4和图5。堆芯设计后的尺寸是:环形八角形的内平面距为2950mm,外平面距为4610mm,堆芯活性区高度为8063mm

图4 八角形堆芯1/8堆积模型

Fig.4 One eighth simulator of octagonal core

314 规则床的形成和堆内分区

堆芯空腔侧壁需要平行于正方形排列的一个侧面或其对角线,因此形成八角形堆芯,侧壁表面为平面或平面上有垂直肋条。空腔底面上有规则排列的半球形凹陷(图5a、b)。

当球从顶部随机落入时,就自动形成规则排列。在压力壳顶盖上有8个开孔,分别对准1/8堆芯的中心位置。从这些开孔插入进球管,8个区域可同时添加燃料球,落入的球将一层层累积形成规则床(图6c、d)。如图6c所

051

图5a 八角形环形堆芯的1/8

Fig.5a One eighth of octagonal

core

图5b A 局部剖面

Fig.5b A cross 2section

示,首先在空腔底部添加石墨球,形成可更换的下石墨反射层。再按照最佳功率和温度分布的要求,在轴向的许多分区内,添加不同燃耗深度的燃料球,形成活性区。最后再添加石墨球,形成可更换的上石墨反射层。

在形成活性区的过程中,有些轴向区域可能要求径向还分成不同的燃料区,以便满足径向展平的要求。这时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径向分隔器,分隔器由多孔板和很多可插入规则床通孔中的细棍组成。如图7所示,1/8堆芯被分隔成3个径向区域,A 、B 和C ,来自不同进球管的燃料球将被分配到这些不同的径向区内。多孔板上孔的位置与规则排列球相同,孔的直

径大于球直径,因此球都落到孔板以下。下部空间被填满后,分隔器将向上移动到下一个位置,按轴向和径向的不同分区完成燃料球的填充

图7 规则床利用分隔器装料

Fig.7 Loading of ordered bed using divider

315 规则床批换料

如图6所示,规则床模块堆以整体卸料和

再装料的批换料方式运行。装卸料过程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以便保持电站的高利用率。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实验室,从前做过模拟规则床装卸和输送实验,使用的是25mm 和40mm 直径的玻璃球和塑料球,实验证实利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较快地将球从容器上部卸出和装入。球形燃料的批换料能够在较短的停堆期间完成,详细装卸料方式可见另一篇论文[12]。316 规则床卸料

反应堆卸料是在停堆和低温低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堆压力壳通过输球管与贮球罐相连,压力壳内的压力稍高于贮球罐,气流通过输球管从压力壳向贮球罐流动。卸料机穿过压力壳

1

51

图6 规则床模块堆纵剖面

Fig.6 Vertical cross2section of OBMR

(a)卸料开始;(b)卸料完成;(c)规则床模块堆纵剖面;(d)利用分隔器装料

1—小吸收球卸料器;2—小吸收球控制系统;3—下石墨球反射层;4—反应堆环形堆芯;5—控制棒;

6—上石墨球反射层;7—卸料机;8—小吸收球贮存器;9—换料贯穿件;10—装料机;11—径向分隔器

251

顶盖上的开孔,伸向规则床并定位在床的表面。如图8所示,卸料机的转动头边下降边转动,气流一个接一个地将球推进转动头并送出压力壳。8台卸料机可以同时运行,从上至下将燃料球全部卸出,最后在下反射层中可能剩有部分石墨球(图6a 、b )。剩余的石墨球或许还有损坏的燃料球,在需要时可以利用其他工具取出。卸料机的输球速度,大约每秒可输送1个球,如果堆内有70万个球,净输球时间大约为1d

图8 规则床卸料

Fig.8 Unloading of ordered bed

输出的球被分检和测量后,由管路和阀门系统,分别送到它们的目的地,如石墨球贮罐、乏燃料贮罐或不同燃耗深度的临时燃料贮罐。燃料贮罐需要设置冷却系统,用于冷却燃料球的剩余发热,这样在停堆后可以较快地启动卸料程序。317 规则床装料

规则床反应堆装料时,需要一些专用设备,如燃料球输球管、可视探头、光源以及径向分区分隔器等。有些设备需要在装料时通过压力壳顶盖开孔装入,有些设备则一直留在压力壳的顶盖空间内。

装料将按如下步骤进行:

1)燃料球输球管、可视探头、光源等装入压力壳;

2)燃料球输球管伸向下石墨反射层,送入

石墨球形成下石墨球反射层;

3)按照装料方案,将不同燃耗深度的燃料球和新燃料球,送入轴向和径向的预定位置,形成规则床活性区(图6d );

4)再装入石墨球,形成上石墨球反射层。有时,例如很多球同时加入时,可能有一些球相互支撑,形成无规则堆积点。无规则点在随后的装料中多数有自我矫正能力,变成规则排列。但有时无规则也可能保持下去,这时可视探头会发现球间通孔被遮挡,利用装料设备产生振动,或专用的机械振动器接触局部床的表面,很容易恢复到规则排列。预计按这种方式装料,能够在较短的停堆时间内,完成规则床装料。318 最佳功率和温度分布

由于采用批换料方式运行,为补偿运行中的燃耗反应性,在燃料球中不仅包含燃料颗粒,还添加可燃毒物颗粒[13]。卸出的燃料球,依据实测的燃耗深度和可燃毒物含量,除将乏燃料分出外,其余的将被分配到下一个堆芯装料的指定位置。由于能够精细地安排轴向和径向位置,可获得良好的功率和温度分布。

规则床模块堆的这种特性,使它能够超过

目前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的最大热功率输

出水平。功率分布的最佳化还会随允许燃耗深度、换料批次及球的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改善。目前TRISO 颗粒燃料的平均卸料燃耗深度设计值为80000MWd/t ,有些实验表明它还能提高很多,因此功率分布的最佳化和功率输出水平还可能随之进一步提高。319 冷却剂流程和压降

球在规则床内类似剪刀式支撑,水平间距的减少将导致垂直间距的增加,反之亦然,具有很强的结构适应性和稳定性。它能够承受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的压力波动,因此它允许冷却剂不同方向流动,而不会引起堆积密度或流道形状的改变。规则床虽然有贯穿球床的通孔,它使流动阻力减小,但由于堆积密度高,仍然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对球形燃料堆压降过大的问题,已经有些人建议利用冷却剂水平流向的办法来改

3

51

善[14215]。但松散随机堆积球床很难适应冷却剂横向流动和压力波动。对于规则床,完全可以将冷却剂的单流程改变为双流程或径向流动,这会显著降低球床流动阻力。共有4种流动方式可供选择,即单一的垂直方向流、从中心向上下的双向流、从上下向中心的双向流和从外环向中心的径向流。后两种流动方式如图6c所示,它们的特点是流动阻力小,出口的高温气体集中在中心的较小区域内,便于壳内结构布置。

当采用径向流方式时,由于环形堆芯流道截面很大,穿过堆芯的流速低,会使燃料温度升高,这要求利用不同燃料的径向分布来解决[14]。随机堆积床依靠球的轴向流动来实现径向不同燃料分布是困难的,但规则床却容易做到。另外,采用径向流时,规则床阻力很小,但在两个水平方向上各向异性,阻力不同,因此需要加大石墨块反射层上开孔的阻力,才能获得较均匀的出口气体温度。

3110 易更换的石墨球反射层

目前在高温气冷堆的设计研究中,一般预计在反应堆寿期内石墨块是需要更换的。由于世界上缺乏石墨材料的高温辐照数据,还不可能精确预测石墨反射层的使用寿命。只有经过示范堆多年运行,这些数据才会逐渐累积,所以在准备初期建设的示范堆上,多半将部分石墨反射层设计成可更换反射层,这对于球形燃料堆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环形堆芯的球形燃料堆,若中心区采用石墨球,石墨球与燃料球一同自上而下流动,即所谓动态中心柱,中心区石墨更换是容易的,但却存在很多影响反应堆性能的不利因素。譬如:中心区不能插入控制棒,仅有外反射层区的控制棒,当量不足;中心区与燃料区同样流过冷却剂,造成燃料温度高而出口气温低等问题。

前几年南非在PBMR设计中,将原来的石墨球中心区改成了石墨块中心区。这样就需要提高石墨材料耐辐照性能和解决中心区石墨块更换问题。

规则床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即靠近堆芯区的反射层可以由石墨球代替,有可能减少和避免石墨块的更换。因为快中子注量率在石墨层中下降很快,有2~3层石墨球,就能显著延长石墨块寿命。如图6c所示,上下靠近堆芯的反射层由规则堆积的石墨球组成,是一个合理的设计安排。内外侧面靠近堆芯的区域,采用石墨球时,对于冷却剂径向流动方式,也是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而对于垂直流动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冷气傍流,需要权衡傍流和石墨块更换的利弊问题。

另外,为避免中心区石墨块更换,也可以采用堆芯直径较小的柱形,中心区或部分中心区也可以是规则排列的石墨球。这种方案压力壳直径较小,输出功率较小,同样需要权衡傍流和石墨块更换的利弊,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具有折中性能的方案,其特性参数摘录在下一节的表1中。

3111 反应堆反应性控制

反应堆控制和停堆系统由小吸收球和控制棒组成,小吸收球不仅是停堆手段,也是一种控制机构。在中心石墨块区内,安排小吸收球孔道,孔道内随机堆积小吸收球,堆积高度即相当于吸收体自下而上的插入深度。孔道下部连接小球单一器,单一器转动时小球一个接一个的进入管道,并被输送至堆顶小球贮存器,这相当于控制棒的提升过程。打开小球贮存器底部阀门,小球依靠重力快速落入孔道,增加了堆积高度,这相当于控制棒的插入过程。这种控制机构的优点是可承受高温,能适应气体出口温度,这类似于南非在PBMR中的设计。虽然小吸收球与反应堆通常使用的控制棒有很大差别,但小球的运动具有可靠性、可控性和可监测性,并能满足失事安全原则,可以作为一种控制机构。另外,由机电控制的控制棒系统,被安排在外石墨块反射层中,外反射层通常处于气体入口的低温区。

燃耗反应性主要由球内含有的可燃毒物补偿,虽然不如连续换料那样能更有效地利用中子,但对于各类燃料循环,譬如堆芯以钚为燃料,希望加深燃烧武器级钚时,它有利于保证反应堆深燃耗情况下反应性系数为负值[3]。

451

表1 无石墨块中心柱规则床模块堆预计设计参数

T able1 Predicted perform ance d ata of OBMR without graphite center column 性能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6热功率/MW130220280350400500八角形内平面距/m000.920.920.92 1.48堆芯当量内径/m000.950.950.95 1.54八角形外平面距/m 1.95 2.51 2.93 2.93 2.93 3.35堆芯当量外径/m 2.00 2.59 3.01 3.01 3.01 3.43堆芯高/m 6.03 6.03 6.038.068.068.06压力壳内径/m 4.7 5.3 5.7 5.7 5.7 6.1燃料球数111256187724225984303024320783393943石墨球数(上/下)213463648738487384873863354石墨球数(中心)0035518355185837498874燃料球平均功率/kW?球-1 1.17 1.17 1.15 1.16 1.25 1.27堆芯平均比功率/MW?m-3 6.88 6.92 6.73 6.787.347.47氦流方式单程单程单程单程双程双程氦气入口温度/℃250250250250250250氦气出口温度/℃750750750750750750系统压力/MPa777777

氦流量/kg?s508499134153191堆芯压降/kPa①112114872024441

①包括上下石墨球反射层。

4 规则床模块堆预计的设计性能以现有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为基础上,对规则床设计的主要参数,如:堆芯几何形状和尺寸、燃料球数、石墨球数、反应堆功率、氦流量、不同流程的阻力降等进行了计算,目的是了解规则床模块堆主要特性和提供规则床设计的基础条件。表1中摘录的设计参数和预测结果是不采用石墨块中心柱的方案,而表2摘录的是采用石墨块中心柱方案。为了解不同堆芯尺寸和冷却剂流程对堆芯阻力降的影响,在各方案中,都假定燃料球的平均比功率为1.17kW,利用文献[11]给出的实验结果,计算了规则床各方案的压降。假设条件十分保守,在进一步完成反应堆设计后,最大可实现的单堆输出功率还会提高。

表2 有石墨块中心柱规则床模块堆预计设计参数

T able2 Predicted perform ance d ata of OBMR with graphite center column

性能方案7方案8方案9方案10方案11方案12方案13热功率/MW500680600820680820820八角形内平面距/m 2.11 2.11 2.95 2.95 2.11 2.95 2.95堆芯当量内径/m 2.18 2.18 3.01 3.01 2.18 3.01 3.01八角形外平面距/m 3.91 3.91 4.61 4.61 3.91 4.61 4.61堆芯当量外径/m 4.02 4.02 4.79 4.79 4.02 4.79 4.79堆芯高/m8.0610.988.0610.9810.9810.9810.98

551

续表性能方案7方案8方案9方案10方案11方案12方案13

压力壳内径/m 6.7 6.77.57.5 6.77.57.5

燃料球数424800579600513064700028579600700028700028

石墨球数(上/下)61128611287382473824611287382473824

石墨球数(侧)000000300464

燃料球平均功率/kW?球-1 1.18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堆芯平均比功率/MW?m-3 6.90 6.89 6.85 6.88 6.89 6.88 6.88

氦流方式双程双程双程双程双程双程径向

氦气入口温度/℃250250250250490490490

氦气出口温度/℃750750750750850850850

系统压力/MPa7777777

氦流量/kg?s191260229313364439439

堆芯压降/kPa①3279327818818730②

①包括上下石墨球反射层;

②主要压降来自侧面石墨块窄缝。

5 规则床模块堆的优点

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与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堆芯燃料球规则排列,可以将不同燃耗深度的燃料球或石墨球分配到轴向和径向的固定位置,实现两维功率和温度的最佳分布,获得比其他模块堆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出口平均温度;

2)规则床堆芯是一种类似“结晶”的密实结构,能承受不同方向的压力波动,允许冷却剂多流程或水平流向,因而可以显著地减少球床流动阻力,既能提高输出功率,又能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3)规则床模块堆仍然保留球形燃料堆的主要优点,即球形燃料元件品种单一,便于研制和低成本的批量生产,燃料球的结构强度高,辐照稳定性好,便于在屏蔽条件下的输送和贮存,燃料球可经过燃耗测量使其达到更均匀的深燃耗;

4)规则床模块堆燃料球堆积密度高,有利于中子经济性,能部分地补偿不连续换料引起的损失;

5)在规则床模块堆中,邻近堆芯的强快中子辐照反射层区可以填充石墨球,变成易更换石墨反射层;

6)规则床模块堆与柱状燃料堆一样,以批换料方式运行,但球形燃料元件装卸设备简单,停堆换料时间短;

7)规则床模块堆的换料是在停堆和低温低压条件下进行,与球形燃料堆不同,装卸设备不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反应堆运行中操作和维护;

8)规则床模块堆不需要堆底卸料,不需要复杂的堆底结构设计,又减小了压力容器尺寸;

9)球形燃料堆对球流实验的依赖程度很高,对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堆芯设计,每次都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还需要耦合到中子设计及热工水力设计中。但运行中不一定能保持这种规律不变,例如装卸料机停止工作,或燃料需要卸出后重新装入时,就打乱了规律,增加许多不便预测的复杂工况。规则床则更接近于通常反应堆设计,运行中也没有燃料的移动问题;

10)规则床模块堆有贯穿堆芯的通孔,在反应堆启动时,可以实际测量堆芯两维中子注量率。在反应堆提升功率前,可以获得功率分布的测量值,对反应堆安全和计算值校正都十分重要。

651

6 结论

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是在已有的高温气冷堆实验研究和模块化设计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改进的核心技术仅涉及球形元件从无序堆积到有序排列的堆积特性的变化。这一崭新的概念,完全可以由不含任何核材料的球形元件,在实验室的模拟堆芯条件下完成工程实验和性能测试,同时也可完成规则床专用装卸设备的研制。规则床堆芯投入使用后,将会减少很多运行和维护工作,也能在多方面提高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技术性能。

参考文献:

[1] Lohnert G H.Technical design features and essential

safety2related properties of t he H TR2module[J].Nu2 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1990,121:2592275. [2]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dular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technology[R].IAEA2TECDOC21198,2001. [3] K odochigov N,Sukharev Yu,Marova E,Ponomarev2

Stepnoy N,G lushkov E,Fomichenko P.Neut ronic fea2 tures of t he GT2M HR reactor[J].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03,222:161171.

[4] Yan X,Kunitomi K,Nakata T,Shiozawa S.GT H2

TR300design and development[J].Nuclear Engineer2 ing and Design,2003,222:247262.

[5] Zhang Z,Wu Z,Xu Y,Sun Y,Li F.Design of Chinese

modular high2temperature gas2cooled reactor H TR2PM

[C].2nd International Topical Meeting on high temper2

ature reactor technology.Beijing,China,2004,Septem2 ber22224:D15.[6] K oster A,Matzner H D,Nicholsi D R.PBMR design

for t he future[J].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3,222:2312245.

[7] Tian J.A new ordered bed modular reactor concept[J].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2007,34(4):2972306. [8] 田嘉夫.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及其燃料球布置方

法:中国,200510092973.3[P].2007201224.

[9] Epel L G,Levine M M,Nugent G,Parsick R J.The

ordered2bed fast reactor concept[10002MW(e)reactor design][R].BNL50027(T2444),1966.

[10]Susskind H,Winsche W E,Becker W.Random and or2

dered packing of spheres[R].BNL50022(T2441), 1966.

[11]Susskind H,Becker W.Pressure drop in geometrically

ordered packed beds of spheres[R].BNL50016(T2 437),1966.

[12]Tian J.Loading and unloading scheme of t he ordered

bed modular reactor[C].3nd International Topical Meeting on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 technology.Johan2 nesburg,Sout h Africa,2006,October124:D0*******.

[13]Kloosterman J L,van Dam H,van der Hagen T H J J.

Applying burnable poison particles to reduce t he reactiv2 ity swing in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s wit h batch2wise fuel loading[J].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3,222:1052115.

[14]G ougar H D,Ougouag A M,Terry W K,Ivanov K N.

Design of pebble2bed reactors using genetic algorit hms

[C].2nd International Topical Meeting on high temper2

ature reactor technology.Beijing,China,2004,Sep2 tember22224:D11.

[15]Muto Y,Kato Y,Udagawa R.Improvement of Fuel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in a Pebble Bed Core wit h

Horizontal Flow by means of Fuel Zoning[C].Proceed2 ings of ICAPP’05.Seoul,K orea,2005,May15219: 5192.

(上接第133页)

表9 СЬ210×16H25AM6的主要化学成分

T able9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СЬ210×16H25AM6

C Si Mn Cr Ni Mo S P N 0108~0112≤01601100~210015100~1710024100~271005150~7100≤01018≤01025011~012

料的制造技术,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快堆压力容器用不锈钢材料的国产化研究;

2)快堆蒸汽发生器用2125Cr21Mo或9Cr1MoV钢国产化研究;

3)快堆异种材料焊接用焊接材料国产化研究。

751

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第28卷 第2期核科学与工程Vol.28 No.2 2008年 6月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 un. 2008 先进的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概念 田嘉夫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 摘要:规则床模块堆是燃料球呈规则堆积的一种先进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燃料球在平面上成正方形排列,四个球的中心是次一层球的位置,形成正四棱锥堆积。当燃料球落入被做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堆芯空腔时,就自动形成规则堆积。燃料球可以从反应堆顶部装入和卸出,能够在较短的停堆时间内完成换料操作。规则床堆芯是一种密实体,具有很强的结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模块化设计中,保持非能动冷却和限制最高燃料温度的条件下,它能够提高输出功率和降低堆芯压降,同时还兼有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的主要优点。本文介绍规则堆积床特性和预测规则床模块堆的设计性能。 关键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卵石床;规则床;球形燃料堆;柱状燃料堆 中图分类号:TL3,T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20918(2008)022******* Advanced ordered bed modular HTGR reactor concept TIAN Jia2f u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 Ordered Bed Modular Reactor(OBMR)is an advanced modular H T GR design in which t he reactor core is filled wit h an ordered bed of f uel sp heres.The or2 dered beds are packed in a pyramid geomet ry in which t he unit cell layer is formed by four sp heres lying at t he corners of a square,and t he individual sp heres in subsequent layers fill t he cusp s formed by t hem.This arrangement allows f uel element s to be poured into t he core cavity which is shaped so t hat an ordered bed is formed and to be discharged f rom t he core t hrough t he opening holes in t he reactor top.These operations can be performed in a shorter shut down time.The core of t he OBMR as a compact core has great st ruct ural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The geomet ry of t he core st ruct ures is t hat passive cooling to t he environment and maximum f uel temperat ures are kept wit hin safe limit s.It is allowed to increase reactor outp ut power and decrease core p ressure drop as well as having mo st of t he advantages of bot h t he pebble bed reactor and block type re2 actor.This paper introduces ordered packing bed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ed design 收稿日期:2007206207;修回日期:2007211207 作者简介:田嘉夫(1937—),男,辽宁人,教授,从事核能应用和先进反应堆方面研究 741

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及装备

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及装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渐增多。但传统化石能源有着污染大,不可再生的缺陷,并且储量日益减少。核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清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到现在为止已有四代核电技术的历史,人们通常把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验证性核电站称为第一代;70、80年代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建设的核电站称为第二代;第三代是指90年代开发研究成熟的先进轻水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是指待开发的核电技术,其主要特征是防止核扩散,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高和废物产生量少。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六个构型中,就有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先进技术的新型核反应堆,我国的高温气冷堆研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主要特点是固有安全性能好、热效率高、系统简单。目前已成功地建设了10MW实验电站,并完成了多项安全性实验工作,在向商业化转化的过程中,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项目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传统核反应堆存在建造周期长,相对效率较低,安全性不高成本高的不足。自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以后,人类更希望有更安全的利用核能的方式。高温气冷堆是在以天然铀为燃料、石墨为慢化剂、CO2为冷却剂的低温气冷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固有的安全性,使得反应堆辅助系统减少,有效降低了成本

并且拥有很高的效率。高温气冷堆是现有堆型中工作温度最高的堆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温高热的工业部门。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高温气冷堆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通俗地说,反应堆就是“原子锅炉”,是通过控制核燃料的反应来产生原子能的装置。通常,反应堆的核燃料是铀235,在中子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核裂变。一个铀235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以热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两个或者三个新的中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新产生的中子会引发其它的铀235原子核裂变,这种反应延续下去,就是“链式裂变反应”。要形成“链式裂变反应”,不仅铀235要达到一定数量,还必须用慢化剂把高能量的中子减慢为“热”中子。控制反应堆中核燃料的反应使核能缓慢释放,并用载热剂从反应堆中导出热量,就能对核能加以利用。 高温气冷堆是一种用氦气作冷却剂的先进核反应堆,采用全陶瓷型球形燃料元件(核燃料经20多道工序加工成直径为6cm的球状物),冷却剂即为氦气,慢化剂和结构材料采用石墨,堆芯最高温度达到1600摄氏度。反应堆可采用模块化方式制造,建造时就像搭积木般,能随时连续地装卸核燃料和不定期停堆拆卸更换,因而和其它反应堆相比,可用率约高达45%以上。高温气冷堆的堆芯核燃料由低富集铀或高富集铀加钍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制成直径约200微米的陶瓷型颗粒核心,外面涂上2-3层热解碳和碳化硅,涂层厚度约150-200 微米,构成直径约为1毫米左右的核燃料颗粒。然后将颗粒弥散在石

张禄庆话说德国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安全教训

张禄庆话说德国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安全教训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发布日期:2009-08-31 2009年4月1日,互联网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再探球床式反应堆(PBR)安全性》的文章【1】。作者摩曼(Rainer Moormann)先生长期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经验的专家。该文语出惊人,开篇第一句话就概括说:“PBR的安全性能并不象人们较早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于利希研究中心2008年6月发表的一项新的关于20多年前关闭的德国球床堆AVR运行经验的研究指出,未来的PBR要增加安全措施,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努力。该文的观点在核电界内不胫而走,引起广泛的重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摩曼先生是个高温气冷堆的坚决反对派。笔者不知就里,不予置评,但坚信,赞成或反对的观点都只能建立在科学依据上。因此,本文想就其中涉及到而又普遍关注的PBR的共性安全问题从技术上进行探讨。 1 高温气冷堆发展概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1964年,英国与欧共体合作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龙(Dragon,20MWth)堆建成临界。其后,德国建成了15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AVR和300MWe的核电原型堆THTR-300。美国建成了40MWe的实验高温气冷堆桃花谷(Peach-Bottom)堆和330MWe的圣符伦堡(Fort. St. Vrain)核电原型堆。它们大多采用钍-铀燃料。日本于1991年开始建造热功率为30MWth的高温气冷工程试验堆HTTR,1998年建成临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温气冷堆发展进入模块式阶段。有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两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是:德国Siemens/Interatom公司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TR-Module和美国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简介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简介 绪言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Gen IV)是当前正在被研究的一组理论上的核反应堆,其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6月召开的美国核学会年会上提出的。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核电发达国家在2000年组建了Gen-IV国际论坛(GIF),并完成制定Gen IV研发目标计划。预期在2030年之前,这些设计方案一般不可能投入商业运行。核工业界普遍认同将,目前世界上在运行中的反应堆为第二代或第三代反应堆系统,以区别已于不久前退役的第一代反应堆系统。在八项技术指标上,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已开始正式研究这些反应堆类型。这项计划主要目标是改善核能安全,加强防止核扩散问题,减少核燃料浪费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并降低建造和运行这些核电站的成本。并在2030年左右,向商业市场提供能够很好解决核能经济性、安全性、废物处理和防止核扩散问题的第四代核反应堆。 图1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时间跨越 第一代核反应堆产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前,其主要目的是生产用于军事目的的铀;第二代核反应堆出现于70 年代,是目前大部分核电站使用的堆型,其目的是降低对石油国家的能源供应依赖;第三代核反应堆是在1979 年美国长岛和1986 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出现的,主要是增加了安全性,但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核废料问题;第四代核反应堆则可以同时很好地解决安全和废料问题。对于第四代核能系统标准且可靠的经济评价,一个完整的核能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对于采用新型核能系统的第四代核电站的经济评估,人们需要采用新的评价手段,因为它们的特性大大不同于目前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核电站。目前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于比较不同的核技术或核电站,而是用于比较核能和化石能源。 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堆型 最初,人们设想过多种反应堆类型。但是经过筛选后,重点选定了几个技术上很有前途且最有可能符合Gen IV的初衷目标的反应堆。它们为几个热中子核反应堆和三种快中子反应

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用氦气作冷却剂,出口温度高的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采用涂敷颗粒燃料,以石墨作慢化剂。堆芯出口温度为 850~1000℃,甚至更高。根据堆芯形状,高温气冷堆分球床高温气冷堆和棱柱状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 高温气冷堆,(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高温气冷堆的蒸发器能达到560℃,发电效率大大提升,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它能保证反应堆在任何事故下不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大量释放。高温气冷堆具有热效率高 (40%~41%),燃耗深(最大高达20MWd/t铀),转换比高 (0.7~0.8)等优点,由于氦气化学稳定性好,传热性能好,而且诱生放射性小,停堆后能将余热安全带出,安全性能好。 70年代中期,中国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单位是清华大学核研院。 198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清华大学正式开始了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的研发。 1988~1989年,间德国的两座球床高温气冷堆反应堆相继被关闭,其原因是担心安全性。

2000年12月,建成临界。 高温气冷 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中国对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基本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系统设计集成技术。这一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影响,使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2004年9月底,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清华大学核研院在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上进行了固有安全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严重事故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能力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反应堆能保持安全状态,并将剩余热量排出。 2006年1月,国务院将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专项。 2008年2月,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专项牵头实施单位为清华大学核研院、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9月,美国能源部发表声明说:“下一代核电站(NGNP)项目将采用新型的高温气冷堆技术,一个设施支持多种工业应用,比如发电的同时进行石油精炼。NGNP项目将使核能利用延伸到更宽广的工业和交通领域,降低燃料消耗和污染,并在现有的商业化轻水堆技术基础上提高固有安全性。”而后来美国选择了阿海珐公司设计的棱柱高温气冷堆。 2011年3月1日,筹备了7年之久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终于通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

编号:AQ-JS-0016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Radioactive graphite dust inherent insecurity of pebble bed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 的固有不安全性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2009年4月1日,互联网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再探球床式反应堆(PBR)安全性》的文章。作者摩曼(RainerMoormann)先生长期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经验的专家。该文语出惊人,开篇第一句话就概括说:“PBR 的安全性能并不象人们较早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于利希研究中心2008年6月发表的一项新的关于20多年前关闭的德国球床堆AVR 运行经验的研究指出,未来的PBR要增加安全措施,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努力。该文的观点在核电界内不胫而走,引起广泛的重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摩曼先生是个高温气冷堆的坚决反对派。笔者不知就里,不予置评,但坚信,赞成或反对的观点都只能建立在科学依据上。因此,本文想就其中涉及到而又普遍关注的PBR的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docx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 2009年4月1日,互联网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再探球床式反应堆(PBR)安全性》的文章。作者摩曼(Rainer Moormann)先生长期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经验的专家。该文语出惊人,开篇第一句话就概括说:“PBR的安全性能并不象人们较早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于利希研究中心2008年6月发表的一项新的关于20多年前关闭的德国球床堆AVR运行经验的研究指出,未来的PBR要增加安全措施,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努力。该文的观点在核电界内不胫而走,引起广泛的重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摩曼先生是个高温气冷堆的坚决反对派。笔者不知就里,不予置评,但坚信,赞成或反对的观点都只能建立在科学依据上。因此,本文想就其中涉及到而又普遍关注的PBR的共性安全问题从技术上进行探讨。 1 高温气冷堆发展概况 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 1964年,英国与欧共体合作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龙(Dragon,20MWth)堆建成临界。其后,德国建成了15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 AVR和300MWe的核电原型堆 THTR-300。美国建成了40MWe 的实验 高温气冷堆桃花谷(Peach-Bottom)堆和330MWe的圣符伦堡(Fort. St. Vrain)核电原型堆。它们大多采用钍-铀燃料。日本于 1991年开始建造热功率为 30MWth的高温气冷工程试验堆HTTR,1998年建成临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温气冷堆发展进入模块式阶段。有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两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是:德国Siemens/Interatom公司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 HTR-Module和美国GA公司的柱状燃料元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GR。前者单堆热功率 200MWth,电功率80MWe,其示范电厂拟采用2个模块;后者热功率为350MWth,采用蒸汽循环,示范电厂拟采用4个模块。1994年GA公司又提出更先进的热功率600MWth、采用氦气直接循环发电的GT-MHR设计。 2 关于球床高温气冷堆安全性的再认识 2.1 流行的球床高温气冷堆安全设计 已经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介绍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安全特性。在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各个发展阶段,燃料元件均采用包覆颗粒燃料球。典型的元件球直径为 60mm。其中直径为 50mm 的中心石墨基体内均匀地弥散包覆燃料颗粒,元件外区为 5mm厚的不含燃料的石墨球壳。目

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 高温气冷堆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发布日期:2009-07-06 【英文名】: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用氦气作冷却剂,出口温度高的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采用涂敷颗粒燃料,以石墨作慢化剂。堆芯出口温度为850~1000℃,甚至更高。核燃料一般采用高 浓二氧化铀,亦有采用低浓二氧化铀的。根据堆芯形状,高温气冷堆分球床高 温气冷堆和棱柱状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具有热效率高(40%~41%),燃耗深(最大高达20MWd/t铀),转换比高(0.7~0.8)等优点。由于氦气化学稳定性好,传热性能好,而且诱生放射性小,停堆后能将余热安全带出,安全性能好。 【实际应用】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展了10MW高 温气冷实验堆的研究、开发,于2000年12月建成临界,2003年1月实现满功 率并网发电,我国对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基本掌握了核 心技术和系统设计集成技术。这一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影响,使我国 在高温气冷堆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国 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大型先进压水堆和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专项。 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概念,这种核能系统具有 良好的固有安全性,在事故下不会对公众造成损害,在经济上能够和其它发电 方式竞争,并具有建设期短等优点,高温气冷堆是有希望成为第四代先进核能 系统的技术之一。

我国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发展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单位是清华大学核研院。 值得一提的是,建成的首座高温气冷堆的压力壳直径4.7米,高12.6米,重150吨,是我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迄今体积最大的核安全级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直径2.9米,高11.7米,重30吨,堆内有约13000个零部件,总重量近200吨。这些设备的制造成功,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加工制造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的国家之一,为高温气冷堆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温气冷堆特点 1安全性好 高温气冷堆是国际核能界公认的一种具有良好安全特性的堆型。三里岛核事故后世界核反应堆安全性改进的趋势,其堆芯融化概率有了显著的改进。目前世界上的核电厂堆芯融化概率均能达到图2中实线所表示"满足要求的电厂"的水平,而且一些核电厂达到了"优异安全性电厂"的水平。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制定的《电力公司用户要求》文件提出的先进轻水堆的堆芯融化概率设计要求为10-5/堆.年。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R)为革新型的堆型,其估计的堆芯熔化概率低于10-7/堆.年,远小于先进轻水堆堆芯熔化概率的要求。 高温气冷堆采用优异的包覆颗粒燃料是获得其良好安全性的基础。铀燃料被分成为许多小的燃料颗粒,每个颗粒外包覆了一层低密度热介碳,两层高密度热介碳和一层碳化硅。包覆颗粒直径小于1mm,包覆颗粒燃料均匀弥散在石墨慢化材料的基体中,制造成直径为6cm的球形燃料元件(见图3)。包覆层将包覆颗粒中产生的裂变产物充分地阻留在包覆颗粒内,实验表明,在1600℃的高温下加热几百小时,包覆颗粒燃料仍保持其完整性,裂变气体的释放率仍低于10-4。高温气冷堆具有如下的基本安全特性: 1.1反应性瞬变的固有安全特性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高温气冷堆堆芯反应性温度系数(燃料和慢化剂温度系数之和)均为负,具有瞬发效应的燃料温度系数也为负。因此,在任何正反应性引入事故情况下,堆芯均能依靠其固有反应性反馈补偿能力,实现自动停堆。高温气冷堆正反应性引入事故主要有:

球床高温气冷堆

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 1964年,英国与欧共体合作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龙(Dragon,20MWth)堆建成临界。其后,德国建成了15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 AVR和300MWe的核电原型堆 THTR-300。美国建成了40MWe的实验高温气冷堆桃花谷(Peach-Bottom)堆和330MWe的圣符伦堡(Fort. St. Vrain)核电原型堆。它们大多采用钍-铀燃料。日本于 1991年开始建造热功率为 30MWth的高温气冷工程试验堆HTTR,1998年建成临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温气冷堆发展进入模块式阶段。有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两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是:德国Siemens/Interatom公司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TR-Module和美国GA公司的柱状燃料元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GR。前者单堆热功率200MWth,电功率80MWe,其示范电厂拟采用2个模块;后者热功率为350MWth,采用蒸汽循环,示范电厂拟采用4个模块。1994年GA公司又提出更先进的热功率600MWth、采用氦气直接循环发电的GT-MHR设计。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是在以往高温气冷实验堆和大型示范堆的基础上, 为了适应国际社 会对反应堆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提出和发展的。这种堆型以小型化和固有安全性为特征, 设计保证在任何事故情况下, 由于堆的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和很大的温升裕度能够使反应堆 安全停堆; 停堆后的余热可以依靠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自然机理传输到堆外;反应堆功率密度设计较低, 从设计上保证堆芯燃料元件的最高温度限制在其允许的安全温度以下; 耐 高温的石墨堆芯结构和全陶瓷型的燃料元件避免了发生堆芯燃料元件熔化的危险。其次, 由于反应堆规模的小型化, 可以采用模块化建造方案,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安全特性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到保障。 ①阻止放射性释放的多重屏障 反应堆设有三道安全屏障以阻止放射性释放,第一道屏障是全陶瓷包覆颗粒燃料元件。高温气冷堆的堆芯设计时, 在所有运行和事故工况下都应保证堆芯中心区域的燃料元件最高温 度限制在1600 ℃以内。在1600 ℃以下时, 燃料颗粒的包覆层能保持其完整性, 放射性裂变产物几乎全部被阻挡在燃料颗粒内。第二道屏障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由反应堆压力壳、蒸汽发生器压力壳(或能量转换压力壳) 和连接这两壳的热气导管压力壳组成, 这些压力容器发生贯穿破裂的可能性可以排除。第三道屏障是包容体, 由一回路舱室、氦净化系统舱室、燃料装卸系统舱室组成, 可以阻留和控制放射性气体裂变产物向大气释放。 ②非能动余热载出安全特性 高温气冷堆在堆芯的热工计算时考虑了在事故工况下, 堆芯的冷却不需要专设的余热冷却 系统,堆芯的衰变热可以由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非能动机制传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的堆舱表面冷却器, 再通过自然循环由空气冷却器将传出的堆芯余热散发到大气中。如果一回路冷却剂失压, 主传热系统和辅助传热系统全部失效, 堆芯余热仍可通过上述的非能动机制传 出堆外, 可以避免发生堆芯熔化事故的可能性, 具有非能动的安全特性。当然, 在事故情况下, 由于余热已不可能通过主传热系统载出,势必导致堆芯中心区域的燃料元件温度升高。为了保证堆芯燃料元件的最高温度不超过其安全限值1600 ℃, 需要对堆芯功率密度和堆芯几何尺寸的设计加以限制, 这也是高温气冷堆的单堆容量较小的原因。 ④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具有很大的反应性补偿能力 反应堆具有较大的燃料和慢化剂负反应性温度系数, 并且在正常情况下燃烧元件的最高温 度与其允许的温度限值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裕度, 因此借助于负反应性温度系数所提供的反 应性补偿能力, 当发生正反应性引入事故时, 反应堆可以依靠自身的负反应性温度系数的 反应性补偿能力实现自动停堆。 在球床高温气冷堆的各个发展阶段,燃料元件均采用包覆颗粒燃料球。典型的元件球直径为 60mm。其中直径为 50mm的中心石墨基体内均匀地弥散包覆燃料颗粒,元件外区为 5mm 厚的不含燃料的石墨球壳。目前最新的包覆颗粒技术是全陶瓷型三重各向同性包覆(TRISO)。

10MW高温气冷堆蒸汽安全阀全性能试验

第38卷第5期 原子能科学技术Vol.38,No.5 2004年9月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2004 10MW 高温气冷堆蒸汽安全阀全性能试验 吴莘馨,厉日竹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4) 摘要:文章介绍10MW 高温气冷堆(HTR 210)二回路超压保护系统中的核二级蒸汽安全阀的设计要求、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蒸汽安全阀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核规范的标准。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核级安全阀;全性能试验 中图分类号:TL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931(2004)0520391204 Full Performance T est of the Steam Safety V alves for 10MW High T emperature G as 2cooled R eactor WU Xin 2xin ,L I Ri 2zhu (Institute of N uclear 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 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structural peculiarity as well as performance require 2ments of the steam safety valves which are nuclear safety class 2component installed in the over 2pressure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second loop of 10MW High Temperature G as 2cooled Reactor (HTR 210)are introduced.The demonstration test for full performance of the steam safety valves was carried out in special test system.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 2mance of the steam safety valves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relevant nuclear code.K ey w ords :High Temperature G as 2cooled Reactor ;nuclear class safety valve ;full perfor 2mance test 收稿日期:2003210209;修回日期:2003212205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8632614202) 作者简介:吴莘馨(1961-),女,安徽肥东人,副教授,硕士,核科学与工程专业 10MW 高温气冷堆HTR 210二回路超压 保护系统中安装了2台核二级蒸汽安全阀。安 全阀的运行参数和安全级别均较高,使蒸汽安 全阀的制造有一定难度,而它们的性能关系着 HTR 210的安全。本工作对蒸汽安全阀的性能 进行试验验证。1 蒸汽安全阀的功能及主要技术参数111 功能蒸汽安全阀安装在蒸汽发生器与主蒸汽隔离阀之间的管道上,主要功能是在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主蒸汽隔离阀之间的管道压力达到设计限值时,通过安全阀排出部分蒸汽,防止

五种反应堆

吴锴:请您先介绍一下世界上已出现的几种潜艇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张金麟:美国从1948年开始对三种热交换型式的反应堆,即压水堆、气冷堆和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进行研究。最初美国考虑将反应堆装在Φ5.5×92米的潜艇壳内,其排水量在2 000吨左右,对反应堆的技术要求是:高浓缩铀的堆芯,用热中子或接近热能的中子;在铀燃料一定时,反应堆结构材料吸收中子要少,堆芯功率密度高、结构要紧凑。 根据此技术要求,美国首先发展了压水堆和液态金属冷却堆。接着苏联也发展了这两种反应堆。这两种堆都经过陆上模式堆的考核试验后才将同型堆安装在它们的早期核潜艇上。 作为舰船核动力,曾经产生过五种反应堆的方案设想,构成五种不同的舰船推进装置型式,它们分别是: 压水反应堆由压水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二回路系统和设备及推进轴系组成。反应堆和一回路均在高压下运行。所以作为反应堆的载热剂和慢化剂的水在约300℃时亦不会沸腾,故此类型反应堆称为压水堆。 载热剂在反应堆中被加热送到蒸汽发生器,将其热经传热管传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二回路一侧的水)并使其变成饱和蒸汽,从蒸汽发生器流出的载热剂经由主泵又被回送到反应堆再加热,形成一回路循环。饱和蒸汽送至主推进蒸汽轮机作功,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在冷凝器中冷凝后经给水泵再送至蒸汽发生器,形成二回路。主推进蒸汽轮机经减速齿轮带动螺旋桨推进艇航行。 反应堆和一回路因具有放射性,所以需要布置在屏蔽内。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由于被传热管壁与一回路隔开,因此二回路系统和设备同常规蒸汽动力装置一样没有放射性,所以不需屏蔽。 液态金属反应堆由反应堆、一回路、中间回路、二回路和推进轴系所组成。 液态金属堆用石墨和铍作慢化剂,用中能中子维持链式反应,其优点是燃料的消耗比热中子反应堆低。早期的载热剂采用熔融的金属如钠、钾、铋、铅及其合金。 在一回路中用熔融金属钠循环载热,运行压力只有5~7大气压,就可获得较高的温度,装置效率较高。一回路主泵采用电磁泵,由于没有转动部件,故可靠性高。 中间回路采用钠、钾作载热剂。一回路向中间回路传热是通过中间热交换器,中间回路将反应堆的热量再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过热蒸汽(由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而得)。 液态金属堆的缺点是核燃料的初装量相对较多。金属钠吸收中子蜕变为钠-21,半衰期约为15小时,并生成发射高能γ的钠同位素,所以一回路的设备和管道都要屏蔽。为防止液态的金属钠在管道和设备内凝结,反应堆停堆后还需保温和加热。此外,金属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与水会发生剧烈反应,可能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气冷反应堆气冷堆是用气体作为载热剂的反应堆,一般使用的载热剂有He、N2、CO2。因为这几种气体制取很容易,且化学性质稳定。其中He的载热效率较高,它不吸收中子,无感生放射性,不与结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传热性能良好。此外,它还有较高的转换比和较深的燃耗。 气冷堆推进装置的循环系统有两种形式:单回路循环系统和双回路循环系统。在单回路循环系统中,封闭的He回路作为一回路,蒸汽回路作为二回路。 比如,一个功率为24.3MW的船用单回路He冷却反应堆燃气轮机推进装置,它是由一个He冷却高温反应堆和一台双轴燃气轮机组成。高压燃气轮机作为压气机的

超高温气冷堆介绍

超高温气冷堆(VHTR)调研报告

目录 0.引言 (3) 1.发展历史 (3) 1.1 高温气冷堆—实验堆 (3) 1.2 高温气冷堆—原型堆 (3) 1.3 高温气冷堆-模块式 (4) 2.目前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 (4) 3.VHTR反应堆结构 (5) 4.VHTR堆型的优缺点 (8) 5.VHTR发展趋势 (9) 5.1 前景展望 (9) 5.2 VHTR需要填补的技术缺口 (10) 6.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0.引言 未来十几年,全世界都需要能源和优化能源基础建设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和运输用燃料的需要。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确定的6种核能系统概念具有满足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防核扩散和防恐怖袭击等目标的绝对优势。 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概念中,超高温气冷反应堆VHTR(Very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作为高温气冷反应堆渐进式开发过程中下一阶段的重点对象,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已将VHTR列入研发计划。VHTR将反应堆出口温度比HTGR提高100℃,达到1000℃或以上,对所用燃料和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制氢的工艺设计也需要研发创新。目前,多个国家和组织投入力量,正给予重点研发。我国也将高温气玲堆电站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重大专项规划,希望近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发展历史 VHTR(Very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是高温气冷反应堆渐进式开发过程中下一阶段的重点对象,而高温气冷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 1.1 高温气冷堆—实验堆 英国1960年建造20MW实验堆“龙堆”(Dragon)。 美国1967年建成40MW的桃花谷(Peach Bottom)实验堆。 德国1967年建成15MW的球床高温气冷堆(A VR),并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球形燃料元件和球床高温堆。 这三座实验堆的成功运行,证明了高温气冷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2 高温气冷堆—原型堆 美国1968年建造330MW圣·符伦堡(Fort Stvrain)电站,1976年并网发电。 德国1971年建造300MW钍高温球床堆THTR-300,1985年并网发电。 高温气冷堆在设计、燃料和材料的发展、建造和运行方面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开始进入发电应用的商用化阶段。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 有不安全性(最新版) 2009年4月1日,互联网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再探球床式反应堆(PBR)安全性》的文章。作者摩曼(RainerMoormann)先生长期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经验的专家。该文语出惊人,开篇第一句话就概括说:“PBR的安全性能并不象人们较早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于利希研究中心2008年6月发表的一项新的关于20多年前关闭的德国球床堆AVR运行经验的研究指出,未来的PBR要增加安全措施,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努力。该文的观点在核电界内不胫而走,引起广泛的重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摩曼先生是个高温气冷堆的坚决反对派。笔者不知就里,不予置评,但坚信,赞成或反对的观点都只能建立在科学依据上。因此,本文想就其中涉及到而又普遍关注的PBR的共性安全

问题从技术上进行探讨。 1高温气冷堆发展概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1964年,英国与欧共体合作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龙(Dragon,20MWth)堆建成临界。其后,德国建成了15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AVR和300MWe的核电原型堆THTR-300。美国建成了40MWe 的实验 高温气冷堆桃花谷(Peach-Bottom)堆和330MWe的圣符伦堡(Fort.St.Vrain)核电原型堆。它们大多采用钍-铀燃料。日本于1991年开始建造热功率为30MWth的高温气冷工程试验堆HTTR,1998年建成临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温气冷堆发展进入模块式阶段。有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两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设计是:德国Siemens/Interatom公司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HTR-Module和美国GA公司的柱状燃料元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GR。前者单堆热功率200MWth,电功率80MWe,其示范电厂拟采用2个模块;后者热功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安全审评原则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安全审评原则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4659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安全审 评原则 Principles of safety review for 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demonstration project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前言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HTR-PM)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的先进核电厂项目。类似HTR-PM这类先进核电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固有安全特性和非能动安全系统,以期大大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水平。 与传统的核电厂一样,保证HTR-PM安全的根本也是保证控制反应性、排出堆芯热量、包容放射性物质并控制运行排放以及限制事故释放三项基本安全功能。在实现这三项基本安全功能的方式上,HTR-PM具有以下特点: (1)HTR-PM具有良好的负反馈特性,在正常运行工况下

燃料元件的温度与其允许的温度限值之间有相当大的裕度,在某些瞬态或事故发生而导致不期望的功率上升时,仅通过燃料温升引入的较大负反应性就可以实现自动停堆或者将堆芯功率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2)HTR-PM具有较低的堆芯功率密度,堆芯石墨构件具有较大的热容,采用可以耐受较高温度的包覆颗粒燃料元件,这导致HTR-PM具有比较平缓的堆芯瞬态特征。同时,采用有利的堆芯几何形状设计,将为非能动堆芯余热排出创造有利条件; (3)作为最后一道实体屏障,传统轻水堆核电厂的安全壳在限制事故后果和包容放射性物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HTR-PM主要依赖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包覆颗粒燃料元件实现放射性物质的包容功能。 目前核电厂的设计主要依据确定论的安全要求,它与具体的堆型和系统设计密切相关。对于传统的压水堆和沸水堆核电厂,这套确定论的安全要求比较完备,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仍可作为HTR-PM的参考。但是许多国家和有关的国际组织也认识到,已有的安全要求对HTR-PM这类先进核电厂

反应堆物理

1.认定的第四代核反应堆包括哪些? 钠冷快堆、气冷快堆、铅冷快堆、熔盐堆、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堆 2.核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质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到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质量数(中子数)原子核的元素。 4.丰度:某一同位素在其所属天然元素中所占的原子数百分比。 5.富集度:一般指经铀浓缩以后核燃料中铀235的质量分数 6.放射性活度:放射性同位素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 7.衰变常数λ的意义:一个核单位时间衰变的几率 8.什么叫质量亏损?什么叫结合能? 所有原子的质量都比组成它的单个质子与中子质量的总和略小,即核子结合构成原子后质量减少了,我们称此差值为

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E=ΔmC2,减少的质量必然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称为结合能。这就是核能的来源。 9.中子与原子核的反应主要包括哪些? 散射、辐射俘获、裂变反应、(n,α)、(n,p)、(n,2n)、(n,3n)等直接轰击多个中子的反应 10.辐射俘获:原子核俘获中子放出γ射线的反应。 11.热中子反应堆内中子的慢化主要靠弹性散射。发生非弹性散射有阈能要求。 12. 中子与原子核的散射反应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前者动量和动能均守恒,后者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13.微观截面:中子与单个靶核发生反应的容易程度的一种度量,量纲是面积;它相当于原子核对于入射中子具有多大的阻挡面积,常用单位是靶 14.宏观截面的定义:中子在某种材料中穿行单位距离与原子核发生反应的次数。

15.热中子:与它们所在介质的原子处于热平衡状态。 16.核反应率密度: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中发生核反应的次数。 17.常见的易裂变核有哪些,可裂变核有哪些? 易裂变核素:U 235 Pu 239 U 233 Pu 241 可裂变核素:U 238 Th 232 18.铀235每次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为 200MeV 。 19.中子在以铀为燃料的压水堆内主要经历哪些数量变化过程? 1.铀238的快中子增殖; 2.慢化过程中的共振吸收; 3.中子的泄露(快中子慢化过程中的泄露;热中子扩散过程中的泄露); 4.燃料吸收热中子引起的裂变 20.关于有效增殖系数的物理意义,有两个公式: 21.反应堆内产生的中子都是 快中子 ,平均能量约为 2MeV 最大通量能达到 10MeV 。 22.什么叫反应堆功率分布的不均匀系数? 全堆空间内功率最大值与功率平均值之比。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参考文本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放射性石墨粉尘——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不安全性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20xx年4月1日,互联网上登出了一篇题为《再探球 床式反应堆(PBR)安全性》的文章。作者摩曼(Rainer Moormann)先生长期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工作,是一 位具有丰富球床高温气冷堆研发经验的专家。该文语出惊 人,开篇第一句话就概括说:“PBR的安全性能并不象人 们较早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于利希研究中心20xx年6月 发表的一项新的关于20多年前关闭的德国球床堆AVR运 行经验的研究指出,未来的PBR要增加安全措施,还需要 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努力。该文的观点在核电界内不胫而 走,引起广泛的重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摩曼先生是 个高温气冷堆的坚决反对派。笔者不知就里,不予置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