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年)

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年)
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年)

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年)

乌鲁木齐市商务局(粮食局)

新疆新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1章总则 (1)

第一条规划背景 (1)

第二条规划目的 (1)

第三条规划依据 (2)

第四条规划范围 (2)

第五条规划对象 (3)

第六条规划期限 (3)

第2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3)

第七条指导思想 (3)

第八条规划原则 (4)

第3章发展目标及发展框架 (5)

第九条发展目标 (5)

第十条发展总体框架 (8)

第4章商业中心规划 (9)

第十一条国际商业中心规划 (9)

第十二条都市级商业中心规划 (11)

第十三条市级商业中心规划 (13)

第十四条区域级商业中心规划 (20)

第十五条社区商业中心规划 (21)

第5章商业网点规划 (22)

第十六条商业网点规划 (22)

第十七条商业街规划 (24)

第十八条商品交易市场规划 (33)

第十九条物流基地规划 (42)

第二十条农村商业网点规划 (45)

第6章规划保障措施 (47)

第二十一条制度保障 (47)

第二十二条调控管理措施 (48)

第7章附则 (50)

第二十三条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51)

第二十四条规划解释权的规定 (51)

为实现乌鲁木齐市商贸流通和商业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商务部的部署,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适当、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和开发各类商业资源,特制定《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年)》。

第1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乌鲁木齐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龙头、“乌昌石”城市群的核心区。随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扎实推进、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中央新疆第二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乌鲁木齐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业发展优势凸显,面向中西亚的商贸中心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五大中心”的建设,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地位的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新的商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的推广,商贸流通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机遇。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规模布局不能适应国际化城市建设需要,便民服务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为此,必须科学规划乌鲁木齐市商业网点,从时间、范围、布局与层次上布置好乌鲁木齐市的商业经济发展、商业资源配置、商业运行等各个方面目标任务,做到抓住重点,有章可循,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化,确保商业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规划目的

落实国家、自治区对乌鲁木齐市“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的定位、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五大中心”的建设,提升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水平和层次,使商业成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增强服务辐射区域能力的重要支柱产业。

落实乌鲁木齐市“一轴双心、三区七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商业空间布局,保障商业发展空间需求。

推动新型商业模式,优化业态结构。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引进先进商业发展理念,构建符合新时期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新型商业发展模式,全面优化商业业态结构。

推进高端商业资源集聚发展,强化商业发展中心,打造城市名片,集中体现城市繁荣繁华。

统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消费需求,完善便民商业布局体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保障民计民生。

第三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编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乌鲁木齐市行政辖区,规划面积13783.10平方公里,包括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乌鲁木齐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后文简称高新区(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后文简称经开区(头屯河区)。

第五条规划对象

本规划对象为乌鲁木齐市域的主要商业设施,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和农村商业网点。其中:城市商业中心包括国际级商业中心、都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区域级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商品交易市场包括农产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物流基地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服务站。

第六条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13年,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2014-2017 年;规划远期:2018-2020 年。

第2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七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会议精神,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乌鲁木齐建成面向中西亚和南亚、辐射亚欧的区域性现代化

国际城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五大中心”建设为指导,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商业网点的建设,调整业态结构,推进市场创新,优化网点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第八条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考虑服务生产和居民消费便利,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引导同类型消费需求的商业网点区域集聚,形成层次分明的商业等级体系;注重环境美化、绿化,营造舒适、洁净、美观的经营环境和消费场所,为改进区、街两级城市管理及创建“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服务。

2、组团布局原则

突出城市发展需要和特色街区建设,兼顾区域组团功能与规模需求,体现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要求,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针,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完善商品市场功能,促进商品市场体系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3、适度超前原则

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围绕“区域性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目标,着眼于长远,提升起

点与标准,引导相关业种业态入驻,发展新型业态,调整网点结构,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适应未来消费发展需要,适度超前规划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实现乌鲁木齐市商贸业的整体提升和协调发展

4、市场配置原则

按照《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中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与市场调节的作用。规划基本布局与优化方向,指导城市开发与商业网点开发的协调,促进商业网点建设与经营发展目标的统一,提高城市长远发展能力与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力求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区发展相互衔接、协调推进。

第3章发展目标及发展框架

第九条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立足乌鲁木齐城市特色,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促进“五大中心”发展繁荣,全面提升服务全新疆,辐射中西亚、东欧能力。到2015年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商业现代化,在西部省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西部商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商贸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中心。到2020年接近世界发达国家中等城市商贸流通业水平,使乌鲁木齐市成为流行时尚、著名品牌、新型服务的重要集聚地,成为极具特色的购物、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建成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

中心。

近期目标(2014-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年均增长11%,到2017年达到1470亿元;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到2017年实现增加值400亿元;现代商业业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7年达到980亿元,占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左右;人均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超过0.9平方米,到2017年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达到405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一批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型商业企业、连锁企业、物流企业及75%的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远期目标(2018-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到2020年达到196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0%;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到2020年实现增加值520亿元;现代商业业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143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左右;人均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超过1.1平方米,到2020年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大型商业企业、连锁企业、物流企业及90%的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2、具体目标

商业中心规划建设目标:构建层级分明、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5级商业中心体系,到规划期末建成2个城市主商业中心(包括国际商业主中心1个,国际商业次中心1个)、2个都市级商业中心、7个市级商业中心、16个区级商业中心、400个社区商业中心。近期重点打造提升国际主商业

中心、友好国际次商业中心、2个都市级商业中心、4个市级商业中心、8个区级商业中心、20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远期规划建设3个市级商业中心、8个区级商业中心、20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

大型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和合理确定各类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结构、业态类型和空间布局,到规划期末建成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大型零售网点90个。近期提升改造54个,新建16个,发展到70个;远期新建20个,发展到90个。

商业街规划建设目标:合理调整商业街布局,改善消费(购物)环境,到规划期末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类型多样的商业街34条。近期建成16条,其中提升改造9条,规划新建7条;远期建成34条,规划新建18条。

市场规划建设目标:改造提升现有市场,合理规划新建市场,构建“立足乌鲁木齐、辐射疆内外”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到规划期末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6个、大型消费品市场20个。近期改造提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4个、大型消费品市场14个;远期新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生产资料批发市场2个,大型消费品市场6个。

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目标:通过规划指导、合理布局、整合存量、优化增量、完善设施,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将乌鲁木齐市打造成为面向中西亚、中东及欧洲的物流中心,到规划期末建成5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中心。近

期改造提升建设物流园区2个,物流中心2个;远期规划建设物流园区3个,物流中心4个。

第十条发展总体框架

市区商业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国际商业中心(包括国际主商业中心和国际次商业中心)、都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区域级(城市次中心)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商贸业发展定位,乌鲁木齐市商业将形成“两核九心十六区多街多点”的整体发展格局。

两核:由国际商业主中心和国际商业次中心分别构成的城市商业发展核心,主要辐射新疆、全国及中西亚地区;

九心:以都市级和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组成的9个商业聚集区,主要服务乌鲁木齐本市及周边地区。

十六区:以区域级商业中心为核心组成的16个商业聚集区,主要满足区域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多街:挖掘文化、民俗资源,突出特色,形成33条商业街,引领现代商业时尚。

多点:以社区级商业中心为核心,形成与住宅、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商业聚集区,满足社区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第4章商业中心规划

第十一条国际商业中心规划

1、国际主商业中心布局规划

(1)空间范围

东至东外环路,南至南外环路,西至河滩快速路,北至光明路,占地约4.8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108.7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国际商业中心是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大都市的靓丽名片。建设成为集聚商业零售、特色餐饮、时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集聚,西域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特色突出,在我国西部和中西亚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3)市场定位

国际级商业中心外来购买力占60%以上,以提供中高档、时尚化消费、民族特色商品、外贸商品为主,服务于超广域消费者,包括全市、疆内中高收入人群及国内、中西亚商务游客。

(4)空间指引

以中山路为核心,北线沿民主路拓展,南线沿人民路拓展,东线沿解放南路拓展,西线沿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拓展,形成民主路、新华北路、中山路(大小西门)品牌服装贸易区,红旗路、中山路高端电子产品贸易区,解放南路、团结路西域文化风情区,边疆宾馆中西亚外贸商品展示贸易区。

(5)业态导向

在业态布局方面:一是提升业态档次,适当增加商业综合体建设,促进业态更新。二是优化业态结构,加快引进特色餐饮、休闲餐饮、快餐等餐饮网点,规划建设餐饮集群。三是突出特色,结合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建筑特色等布局特色商业业态,规划建设中山路步行街、红旗路电子产品街、辰野服装街、奥生体育用品街、西域文化风情区等8处特色商业街区。国际商业中心内适度设置大型专业店、超市、购物中心和生活服务网点,限制设置大型超市、仓储商店、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2、国际次商业中心布局规划

(1)空间范围

东至河滩快速路,南至西虹西路,西至南昌北路、南昌南路,北至新医路,占地约6.5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39.2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购物中心、百货店、专卖店和专业店等现代商业业态,提供购物、娱乐、文化、健身、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零售商业中心、时尚潮流中心、文化中心、休闲旅游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

(3)市场定位

都市级商业中心外来购买力占50%以上,以提供中高档、时尚化消费为主,主要消费群体是乌鲁木齐市及全疆中高收入人群、国内外、中西亚商

务游客。

(4)空间指引

友好国际次商业中心以友好南路为轴线,沿克拉玛依东街拓展,规划建设成新疆国际博览区、友好中心区、北园春贸易区三个商业板块,逐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错位发展的整体商业中心。新疆国际博览区重点发展中西亚外贸商品展示与销售,将其建设成为仅次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的外贸商品展销平台;友好中心区重点提升商业功能,集聚时尚购物、高端商业业态,布局高端百货、品牌专卖店等高端商业设施,提升商业影响力;北园春市场贸易区逐步剔除农产品交易功能,进行提升改造,逐步建成高端商务区。

(5)业态导向

限制发展的业态:农贸市场、摊位式的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市场。控制发展的业态:仓储式商场、家具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鼓励发展的业态:高级百货店、连锁专卖店、专业店,中小型综合超市、高级餐饮、娱乐和影剧院等设施。

第十二条都市级商业中心规划

1、会展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东起会展经九路,南起苏州东路,西至南湖北路,北至博览中心主楼以北640米的围合区域,面积约3.9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72.5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

达到3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会展片区是依托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城市组团,将逐步形成会展博览、现代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高端居住及都市旅游等八大功能的片区。基于上述定位,会展片区商业中心集聚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建成面向全市、全疆及国内外、中西亚国家消费者的新兴消费功能区。

(3)空间指引

依托国际会展中心、金融核心区、会展中心城市商务核心区等高端功能区,沿红光山路、会展大道预留商业设施用地。借助国际会展中心、金融城、会展中心城市商务核心区布局结合展贸的商业设施,引进城市综合体、大中型商业设施、专卖店、专业店等商业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购物商业区、商业街。

(4)商业业态导向

围绕大型会展,构建业态体系。发挥会展经济带动作用,集聚商贸设施和配套商业服务设施。按照会展片区的规划定位,鼓励设置大中型商业综合体、高端百货店、品牌专卖店、餐饮休闲娱乐、高端商务等业态。

2、高铁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东起西外环路,南起新医路西延段,西至西三路,北至苏州路西延段,面积约6.6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87.6公顷,商业经

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结合城市组团的功能定位及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现代服务、旅游集散以及高端居住等功能定位,依托高铁片区的南北广场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建设,服务于商务办公人群,以及交通枢纽带来的消费需求,将高铁片区建设成为服务周边区域乃至全市、全疆的以舒适、体验型消费为主的商业中心。

(3)空间指引

重点建设南、北广场商业中心,同时沿南北、东西向城市发展轴预留与商务办公相结合的商业设施用地,发展高端商业;结合高铁站、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交通枢纽建设,通过开发地下空间,重点打造高铁站前广场地下商业走廊。

(4)商业业态导向

建立业态体系,突出经营特色。鼓励设置大中型商业综合体、百货商店、专业店、专卖店、超市、餐饮等,适度设置仓储式商店;限制设置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第十三条市级商业中心规划

1、南湖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以南湖广场为中心,东至东外环路,南至西虹西路,西至河滩快速路,

北至南湖西路、南湖东路,占地约3.2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52.4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结合南湖广场的休闲、娱乐功能,充分考虑区域内商务办公配套服务需求,规划建设南湖东路商业街,适当增加各类服务网点,强化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加快发展知名品牌专卖店等各类先进业态的商业网点,突出高档商业区特点,将其建设成为商业商务结合、功能完善、档次较高、现代气息浓厚的市级商业中心。

(3)空间指引

围绕餐饮、休闲的特色定位,规划形成南湖广场片区、华凌贸易城片区、华凌玉器交易区三个特色地区。整合提升南湖广场周边南湖东路、南湖南路,通过用地置换继续引进高端餐饮,扩大餐饮业集聚规模,进一步突出餐饮特色;加快华凌贸易区提升建设,实施环境整治和功能提升,引进大型购物中心、超市,支持特色零售业,完善业态结构,形成新的时尚休闲消费聚集区;整治华凌玉器交易市场环境,完善商业设施,加快玉石品牌店、专业店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玉石交易区。

(4)商业业态导向

突出体现夜间消费的业态结构特征,完善业态结构,突出商业活力。鼓励设置中型商业综合体、百货店、专卖店、高端中餐、西餐、特色餐饮、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等,适度设置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限制设置仓储

商店、有形商品交易市场。

2、红山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以红山公园为中心,东至宝山路,南至友好南路光明路,西至新民路,北至西虹西路,占地约2.3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24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建设成为综合购物功能集聚的商业中心,大型综合购物商业网点集聚,商业业态结构完善,中高低端商业层级错位发展,面向全市及周边县市消费者的休闲购物中心。

(3)空间指引

重点突出红山公园、人民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发挥友好百盛、红山新世纪、世纪金花购物广场等大型综合购物网点的拉动作用,以红山路为轴线,完成两侧地块整理和招商,继续引进时尚、前卫、现代化的大型商业设施,并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引导商业适当向两侧支路延伸,整体形成乌鲁木齐市的商业黄金走廊。

(4)商业业态导向

强调综合,体现错位。以友好百盛、红山新世纪、世纪金花购物广场为基础,鼓励设置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餐饮店;改造提升红山体育

场附近的商业设施;为避免恶性竞争,不再引进商业综合体,限制仓储式商店和有形交易市场。

3、铁路局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以铁路局为中心,东起天津路,南起苏州路,西至阿勒泰路,北至河北路,总面积约6.2 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42.4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楼宇的建设,进一步集聚高端百货、高端专业店、高端专卖店、高端餐饮店等商业设施,构建高端商业功能区,为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文化、体育、教育以及旅游、休闲娱乐提供商业服务。

(3)空间指引

依托现有的商业基础和在建商业项目,以北京南路为轴线,以铁路局和火炬大厦为节点,提升商业业态,打造商业环境,集聚时尚购物、休闲餐饮商业设施。

(4)商业业态导向

鼓励设置餐饮网点、图书报刊、邮电服务、文化娱乐设施;适度发展发展大中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餐饮店;限制仓储式商店、日用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以及其他商品市场。

4、火车南站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东起河滩快速路,南临天山水泥厂,西至宝山路,北达黑龙江路,总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86.2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3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依托火车南站交通枢纽和商贸城外贸优势,充分利用进出乌鲁木齐旅客的消费需求,丰富业态,大力发展外贸服务业,集聚品牌专业店、专卖店,促进经营模式现代化,建设成为展示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的窗口。

(3)空间指引

充分发挥铁路与公路的交通优势、市场优势、口岸优势,逐步建设形成火车南站核心商务区、南站前广场、火车头商贸城三个商业节点。按照南站商务商业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沿核心区及长江路轴线强化商业设施布局,增加长江路商业氛围,改造提升专业市场,调整布局、创新功能、错位经营,重点打造南站广场商业走廊、火车头商贸城,使其逐步向专业店等现代化商业业态转型。

(4)商业业态导向

改造提升现有商业网点的档次,鼓励设置餐饮网点、图书报刊、邮电服务、文化娱乐设施,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专卖店和专业店;适度发展仓储式商店、中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限制发展大型超市、百货店、家具建材商店、日用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以及其它商品市场。

5、古牧地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东起米东大道,南起永顺街,西至文光路,北至府前路,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776.8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

(2)功能定位

米东区作为乌鲁木齐市重点发展的“七组团”之一,古牧地商业中心为区域内的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商业服务。

(3)空间指引

以古牧地路为轴线,集聚特色商业、精品商业,丰富商业设施,建设成为依托旅游、文化创意等功能的商业功能区。

(4)商业业态导向

鼓励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中小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食杂店;适度设置大型百货店、大型超市、文化娱乐设施;限制发展日用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以及其它商品市场。

6、城北新区商业中心

(1)空间范围

位于城北新区的核心地区,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120公顷,商业经营面积(仅包含零售网点和交易市场经营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北京商圈规划分析

北京商圈规划分析 商圈的概念 什么是商圈?商圈是指以店铺座落点为核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的一个方圆范围,是店铺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它由核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和边缘商业圈构成。核心商业圈是离商店最近,顾客密度最高的地方,约占商店顾客的50 %—70 %,核心商业圈的外围,则顾客较分散,市场占有率相对减 少。一般讲,商圈有四种形态: 一、商圈的定义 商业是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商业企业的经营能力所决定的,而商圈是商业物业吸引顾客的空间范围,也就是消费者到商业场所进行消费活动的时间距离或者空间距离。确定商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商圈需要从体量、目的、位置等方面定义。商圈是一个群体,它的层次是多元化的。第二,消费群体。一个商圈若没有消费力,消费组合只是盲目地打造,也不能称为成功的商圈。第三,位置。商圈的关键要素在于便利性和消费环境,所以位置非常重要。第四,目的。打造商圈肯定有一个目的,开发商的目的是如何体现商业价值。第五,城市规划。通过商业的改造形成消费环境,聚集人气,这也是打造商圈的重要目的。 二、商圈的要素 商圈必需的要素,包括消费人群、有效经营者、有效的商业管理、合理的发展前景和政府支持,此外还有商圈的形象、功能、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成本等。 第一,消费人群。第二,有效经营者。这两者需要有机结合。第三,有效的商业管理。第四,商业发展前景。打造商圈需要多方面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入驻,商圈未来的形象、概念都是打造商圈的主要手段。第五,商业形象。商圈必须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特色。环境、包装、对外宣传都是商圈树立形象的重要环节。第六,商圈功能。商圈按功能分为传统商圈和主题、概念商圈。赛特商圈、王府井商圈等属于传统商圈,而像电子城等属于主题商圈。 北京市老商圈分析 王府井商圈:王府井商圈主要是由一条步行街带动的,而且客流量不小,外地人不少”,定位具有传统色彩,北京市商业规划中,王府井商业将由一条街转为一个区域的繁荣。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至2020年)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第三节市域城乡人口预测 第四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市域重点城镇发展规划 第六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七节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九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十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节市域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节市域重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十三节市域综合防火规划 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第一节城市职能、性质与规模 第二节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第四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五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六节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第七节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 第八节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九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节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一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时序规划 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六章附录

第1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了促进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保障城市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特制定《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2、相关文件与规划 (国发【200713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1) 号) (2)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门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发【2010】9号文件精神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6)《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3条本规划在空间地域上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规划区范围同市域。 1、市域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即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米东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 2、中心城区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其范围西至萨尔达坂乡、西山农场、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边界,北至五一农场、芦草沟乡边界,东至规划绕城高速公路、铁厂沟镇边界,南至沙依巴克区、天山区边界。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至2030年。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2021年-乌鲁木齐规划

轨道交通线示意图 欧阳光明(2021.03.07) 1号线:线路南起三屯碑、南郊客运站东侧,沿胜利路、解放路、新民路、南湖路、克拉玛依路、友好路、新医路、北京路、城北干道布设,终点位于地窝堡机场。长26.5公里,设站21座,南端设南郊停车场,北端设中营宫综合基地。 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南起边防局,沿中环路、幸福路、人民路、黑龙江路、南昌南路、南昌路、西过境路、高铁站、喀什西路南延线、泰山路布设,长18.2公里,设站14座,线路南端设八户梁停车场。 3号线一期工程:南起仓房沟,沿仓房沟路、西过境路、火车南站、扬子江路、友好路、鲤鱼山、长春路布设,长16.9公里,设站15座,线路南端设仓房沟停车场。 4号线一期工程:西起高铁片区,沿河南路、七道湾西路布设,经过高铁站、铁路局、汽车城、会展中心、七道湾等区域,长15.2km,设车站11?座,线路西端设二宫车辆段,东端设七道湾停车场。) (以上线网为初步阶段规划成果,最终线网以国家批复的《建设规划》为准。)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至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

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1

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和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国务院批准的<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 区域。 第四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管理工作。市辖各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本辖区内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乌鲁木齐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发展计划、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市政市容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2

,协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市城市建设、发展和规划管理必须符合<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认可书制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重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实行竞选、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制度。 第七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事项的内容、条件、办理程序和时限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和维护城市规划的义务,有对城市规划编制提出建议和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对维护城市规划和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 彰奖励。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九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各行业主管部 3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乌鲁木齐城市简介及道路交通规划

概述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3.2万人(2005年底)。邮编:830000 代码:650100 区号:0991 拼音:Wulumuqi Shi 英文:Urumqi 乌鲁木齐城市介绍: 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行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0%以上。现辖七区一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增长1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4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54亿元,增长12.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36亿元,增长9.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67亿元,增长16.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万元,增长8.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文化独具特色。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规划层次图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至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2) 2011-03-29 10:2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秩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第6章 铁路线路工程图

第6章铁路线路工程图 小知识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规划及展望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 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 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 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石家庄— 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三大城际客运系统:①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谭地区、长春—吉林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广州至贵阳、成都至兰州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98)对铁路线路工程图的相关规定; 2、掌握铁路线路工程图的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98)在铁路线路工程图中的应用; 2、能正确识读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 新课导入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的基本组成包括车站、路基、桥梁、隧道、涵洞、防护工程、排水设施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本章主要介绍了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并着重强调其识读方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1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动信息化,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带动了铁路行业整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行车指挥自动化、客货快运网络化、市场营销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使铁路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是我国铁路肩负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扩充运输能力还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强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客票发售与预订、财会管理,车号自动识别等系统全面投入运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部分投入运行,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试点成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铁路信息化总体思路行成较早,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二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三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四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本规划适用于国家铁路以及与国家铁路联网运营的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的信息化建设。

北京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格式定稿) 精品

北京市规划调研报告城市规划调研报告(格式定稿) (二)学生毕业设计调研报告书课题名称沅江市泗湖镇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一)姓名莫悠学号1101101-27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教师曾志伟(职称)设计题目沅江市泗湖镇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一) 一、概况1.1基本概况湖山镇位于沅江市北部,共双茶垸内,地处美丽富绕的洞庭湖畔.2019年通过镇域规划调整由原来的泗湖山镇、华田乡、洞庭红乡、光复乡组成新的泗湖山镇. 镇域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6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7万人,辖一个社区居委会,37个行政村,4个商品鱼养殖基地,拥有规模工业7家,劳务输出达0.8万人.泗湖山镇北边有赤磊河道与南大,黄茅洲镇相望,南边有蒿竹河与东南湖芦苇场相望,东北与共华镇毗邻、西边隔河与净下洲相望. SWOT分析2.1优势分析2.1.1区位优势泗湖山镇位于沅江市北部,共双茶垸内,地处美丽富绕的洞庭湖畔.泗湖山镇北边有赤磊洪道与南大,黄茅洲镇相望,南边有蒿竹河与东南湖芦苇场相望,东北与共华镇毗邻、西边隔河与净下洲相望. 纵观经济发展格局、益阳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后花园,经济区位优势明显.沅江市在长沙至常德沿线处在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泗湖山镇是沅江市北部的交通枢纽,是泗湖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 2.1.2资源优势土地资源:镇域面积124.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及水能资源:泗湖山镇水资源丰富.植物资源:泗湖山镇物产丰富,农作物盛产稻谷、花生、、黄豆、玉米等;2.1.3生态优势泗湖山镇境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地势平坦,海拔在27-31米之间,系冲积平原. 境内地貌由平地、水面、沟渠和道路形成.地处洞庭湖畔,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景观. 泗湖山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土肥水便,气候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1.4产业优势泗湖山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土肥水便,气候适宜,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麦、、高粱、蚕豆、黄豆、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苎麻、棉花、油菜等.

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 关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功能定位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要] 本文选取2000~2014年乌鲁木齐市历年统计数据,通过运用Eviews计量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主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是需要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以乌鲁木齐区位条件为基础,对服务业内主要行业进行区位熵分析。指出乌鲁木齐市主要城市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商贸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城市。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城市功能;乌鲁木齐;服务业;商贸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西移与中国(新疆)对周边国家优势产业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BGJ040)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3日 一、引言 城市功能,亦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

内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城市一般具备三种功能:政治中心功能、经济中心功能和文化中心功能。由于城市的性质是由城市的基础产业决定的,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特殊性质而决定的,因此通常以分析城市主要行业为出发点,并确定城市性质为基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功能定位。确定城市功能定位时,不仅要考虑城市各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条件,而且也要考虑城市所属区域的内外环境以及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全面探讨城市性质及其功能定位问题,是切实发挥城市的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乌鲁木齐市区位条件分析 良好的区位条件是促进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和经济辐射作用的前提条件。从地缘优势来看,乌鲁木齐市经济商业圈可以辐射好几个国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地区乃至中西南亚地区都会产生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且多数为我国紧缺矿种。但是,由于中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都是稀缺的。所有这些,相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双方在经济,文化和能源资源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大互补共赢的机遇。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乌鲁木齐适时承接全疆的“五大中心”功能方面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乌鲁木齐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城市,目前在疆内的经济辐射面积也很大。从疆内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看,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乌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1.1条为了加强乌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乌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 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1.2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围的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 第1.1.3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 技术规和本规定。 第1.1.4条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围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 规划执行;尚未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1.1.5条城市规划区个人建房按照《乌木齐市个人建房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执行。 第1.1.6条乌木齐市城市规划区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本市围非城市规划区的区域,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1 建设用地性质及兼容 第2.1.1条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控制性 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第2.1.2条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建设用地的划分、使用应遵循兼容性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容的,按控制 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上一级规划和本规定表2.1.2《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 的规定执行。 凡表2.1.2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 定适建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2.1.2规定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 表2.1.2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 Word专业资料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2020)年乌鲁木齐城市简介及道路交通规划

乌鲁木齐城市简介及道路 交通规划

概述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北部和东北部和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和吐鲁番地区交界。总面积1090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3.2万人(2005年底)。 邮编:830000 代码:650100 区号:0991 拼音:WulumuqiShi 英文:Urumqi 乌鲁木齐城市介绍: 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壹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行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0%之上。现辖七区壹县,俩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壹个出口加工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增长1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4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54亿元,增长12.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36亿元,增长9.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67亿元,增长16.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

万元,增长8.6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壹之上的比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文化独具特色。新疆古称西域,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乌鲁木齐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独特的服饰和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尔肯弹唱等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对异国他乡的游客颇具吸引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乌鲁木齐市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且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的中部,市辖区内煤炭储量就达100亿吨之上,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仍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的矿产资源。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被称为“天然固体水库”。山区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场,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光、热和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有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这些自然资源,为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世界商贸发达城市所占有的沿海、沿边、沿河、沿线四大地理要素中,乌鲁木齐即占沿边之利,又得沿线之益,这是新疆、也是乌鲁木齐在西部大开发中最大的地理优势。特别是

北京城市规划历程

北京城市规划历程 -39081121 陈竹l949~l953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初步形成阶段。l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央决定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首都地位的确定自然就面临新中国首都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通过首都规划明确方向。故制定了以下规划思路: 第一.首都性质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同时还必须是大工 业城市。。当时北京几乎没有现代工业.160多万城市人口有30万人失业(占就业年龄人口的40%左右),不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生计.就无法巩固政权。因此,北京市委、市政府从接管政权的第一天起首先抓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作.认为城市要摆脱贫困必须从实现工业化开始.“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第二.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具有4亿多人口的大国.首都规模不可能太小,规划应该留有余地.定为500万人。 第三.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从长远看标准不宜过低.要吸取资本主义国家道路过窄造成交通阻塞、绿化过少使得环境恶劣等教训.要为后代子孙留有余地。至于勤俭建国方针是要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在近期建设中采取由内向外紧凑而有重点发展的措施加以落实。 第四.要保留合乎人民需要的风格与优点.但必须改造和拆除妨碍城市发展的部分.以适合社会主义城市的需要对古建筑采取一概保留.甚至使古建筑束缚我们发展的观点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在这个基本思路指导下的总体规划方案,虽然由于各方面意见还不很统一而未获中央批准。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都的建设是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中心区的骨架和城市布局雏形。 l957~l982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经历反复、日趋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总体规划大体经历了四次修改。第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北京市聘请的前苏联专家工作组到京后开始的。为此,北京市政府撤消了都市计划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即都市规划委员会),经过l955~l957年近两年的努力,提出了初步方案。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作了详尽的现状调查和定量分析,在l953年草案的基础上,参照莫斯科总体规划的技术要求,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方案的基本思路与l953年大体一致,只是根据当时国家面临”大跃进”前夕的背景建设现代化大工业基地的决心更大,改造旧城的心情更急,对各项设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高,市区城市规模扩大到600万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都的建设是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中心区的骨架和城市布局雏形。 l957~l982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经历反复、日趋完善阶段。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要求把北京建设成全国和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变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还要做到经济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经济建设要适合首都特点.重工业基本不再发展。据此.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于1982年上报国务院。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了这个总体规划.并作了重要批复。这个总体规划可以说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规划.在规划思路上全盘继承了前17年规划与建设实践中一切好的经验.在这个总体规划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首都建设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随之加快。机制的转变.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城市规划与建设带来许多新的矛盾,产生许多新问题。1993年IO 月,国务院批准了修订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使首都在新时期的建设方向得到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