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4028744.html,

浅谈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作者:孙毅钧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大量实践研究证实,利用现有的知识积极展开心血管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能够降低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因此,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76-01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关,因老年人群获得

各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几率较高,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比血压正常者高2-3倍。高血压还将增加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主动脉夹层以及外周动脉病变等。此外,吸烟、超重以及肥胖患者发生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也较正常者大大增加[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物研究的深入,心

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未能有效遏制其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或者致残率,就必须从预防着手,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作一综述,以飨读者。1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将其分为生理生化以及社会因素两方面,这类因素的存在可使机体患病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而当降低或者消除这些因素后,发病危险性将显著降低或者消失。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但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均非常复杂。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约有300余种[3]。目前主要将其分为主要危险因素、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心理行为、社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糖尿病等;潜在危险因素重要包括超重或肥胖、脂蛋白α升高、凝血因素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在心理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教育程度偏低、职业及其变动、生活工作压力、不健康饮食、精神紧张、精神疾病、缺乏体力活动等。

在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危险因素中,又可将其分为不可改变以及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类。例如,主要危险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均属于不可改变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