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泳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水稻叶片蛋白_梁书剑

双向电泳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水稻叶片蛋白_梁书剑
双向电泳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水稻叶片蛋白_梁书剑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完整版)SDS-PAGE蛋白电泳方法

SDS-PAGE 一. 实验原理 SDS 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溶液里加入 SDS 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 SDS 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SDS 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例为 1.4:1。由于十二烷基磺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的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蛋白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 1.8nm ,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 Mr 成正比的变化。基于上述原因,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与椭圆棒的长度有关,也就是蛋白质 Mr 的函数。 二. 试剂器材 30%凝胶贮液(100mL):称取试剂Acr 29.2g和Bis 0.8g置于1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约60mL双蒸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置于棕色瓶内4℃贮存,每过1-2个月应重新配制; 注意:丙稀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手套和口罩等。 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pH 8.8,100mL):称取Tris 18.2g 溶于约80mL 双蒸水,用6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8.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堆积胶缓冲液(0.5 M Tris-HCl,pH 6.8,100mL):称取Tris 6.0g溶于约80mL双蒸水,用1mol/L的HCl 调整pH值至6.8,加双蒸水定容到100mL,4℃ 贮存;

水稻条纹病毒与水稻蛋白质互作研究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缩略词列表 (7) 前言 (8) 第一章文献综述 (10) 1.1水稻条纹病毒简介 (10) 1.2.1 RdRp (12) 1.2.2 P2 (13) 1.2.3 Pc2 (14) 1.2.4 P3 (15) 1.2.5 Pc3 (16) 1.2.6 P4 (16) 1.2.7 MP (17) 第二章研究路线设计 (19) 2.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2.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9) 2.3研究内容 (19) 2.3.1采用YTHS研究互作的思路 (19) 2.3.2RSV蛋白的各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21) 2.3.3构建高质量cDNA文库 (21) 2.3.4酵母双杂交筛选与RSV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22) 2.3.5 RSV编码蛋白之间的互作研究 (22) 2.3.6 RSV蛋白的互作网络图谱 (22) 2.4技术路线 (22) 第三章实验与方法 (24) 3.1材料 (24) 3.2试剂与仪器 (27) 3.3实验方法 (25) 3.3.1 RSV编码蛋白各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25) 3.3.2 水稻cDNA文库构建和互作蛋白筛选 (31) 3.3.3寄主因子与RSV编码蛋白的互作验证 (35) 3.3.4 RSV编码蛋白互作研究 (36) 3.3.5 网络图谱的绘制 (37)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38) 4.1 构建RSV编码蛋白的酵母双杂交载体 (38) 4.1.1引物设计 (38) 4.1.2构建RSV编码蛋白诱饵载体 (38)

4.1.3诱饵质粒的自激活检测 (39) 4.2 水稻cDNA文库构建 (40) 4.2.1水稻总RNA提取及LD-PR (40) 4.2.2筛选与RSV编码蛋白互作的水稻蛋白 (41) 4.3寄主因子与RSV编码蛋白的互作验证 (48) 4.3.1 YTHS验证水稻蛋白与RSV编码蛋白的互作 (48) 4.3.2 BiFC验证水稻蛋白与RSV编码蛋白的互作 (51) 4.4 RSV编码蛋白之间的互作研究 (58) 4.4.1 YTHS研究RSV编码蛋白之间的互作 (58) 4.4.2采用YTHS研究RSV蛋白互作 (59) 4.5 绘制RSV互作网络图 (60) 4.5.1 RSV编码蛋白间互作图谱的建立 (60) 4.5.2 RSV编码蛋白与水稻蛋白互作图谱的建立 (62) 4.5.3 RSV互作网络图谱的绘制 (62) 4.6讨论 (63) 第五章结论 (65) 5.1结论 (65) 5.2主要创新点 (65) 5.3不足之处 (65) 致谢 (66) 参考文献 (67) 附录 (73) 原创性声明 (74)

水稻叶施肥注意事项

水稻叶面肥什么时候施最好_水稻叶施肥注意事项 水稻生长中后期施用叶面肥,可增粒、增重,一般增产5%~10%,并提高品质。因此可根据条件选用以下叶面肥。 谷粒饱水稻抽穗期和乳熟期分别亩用谷粒饱1包(50克)对水50 公斤充分溶解搅匀后叶面喷施。谷粒饱可与防治病虫的农药混合施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等碱性物质混用。必须选择无雨天气,待露 水干后用喷雾器均匀喷细雾于稻叶上,随配随用,喷后6小时内遇 雨再补喷1次。严禁在水稻抽穗前各时期及后期贪青晚熟的禾苗上 喷施谷粒饱。 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稻后期叶片能维持一定的氮素水平,有利于防早衰和提高结实率,同时要防植株体内磷和钾的缺乏。水稻后期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有利于延长冠层叶片的功能期。齐穗期 和齐穗后7天左右各用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 三十烷醇水稻抽穗初期,用百万之五的三十烷醇液、加入0.3% 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粒重。 要有针对性根据水稻各个生育期的需肥特性选用相应的叶面肥,有针对性地补给。如新芽期需以氮肥为主,同时配以钾肥效果显著; 苗期要增施钾肥,培育壮秧;孕穗开花期需补充磷肥,使子粒饱满。 浓度要恰当水稻叶面追肥一定要控制好浓度,使用时严格按照有关说明,一般以500~800倍液为宜,严禁随意提高浓度,以防发生 肥害或毒素症。特别是微量元素肥料,水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 界范围很窄,更要严格控制浓度。 时间要适宜叶面追肥最好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在无风的条件下进行。 方法要讲究水稻属单子叶植物,叶面积比较小,叶片背面细胞间隙大,孔道细胞较多,比叶片正面更易吸收肥液,因此喷洒时要力

水稻UBox蛋白质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水稻U-Box蛋白质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姓名:陈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指导教师:刘国振;李莉云 2009-06-05

摘要 背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U-Box基因,其编码蛋白质大部分是泛素系统中决定底物特异性识别的E3蛋白质,其构象与RING-finger极其相似。U-Box蛋白质能促进底物蛋白质泛素化降解,对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降解及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基因组中有77个U-Box蛋白质,系统了解他们的表达可为功能研究提供数据。 研究目的:制备针对水稻U-Box蛋白质的抗体,了解水稻中U-Box蛋白质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信息,为功能研究积累数据。 材料与方法:选取5个水稻U-Box蛋白质,其共同结构特点为U-Box结构在N 端,C端有ARM结构重复。用计算机软件预测抗原决定簇,细菌体系体外表达、纯化U-Box蛋白质的片段,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U-Box 蛋白质在水稻品种93-11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分蘖期根和茎、孕穗期剑叶和幼穗、开花期剑叶和穗子、成熟期剑叶和种子中的表达,并与EST数据库中公布的U-Box 基因EST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体外克隆表达后,获得了纯化的蛋白质,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强,Western blotting 检测可见一条明显的主带,其中Os06g01304和Os12g38210两个蛋白质的表观分子量与预测分子量相符,Os01g66130、Os02g49950和Os08g01900三个蛋白质的表观分子量低于预测分子量。5个U-Box蛋白质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或部位基本上是组成型表达,且表达量接近。对NCBI上公布的来自274个文库的100万条以上的EST进行分析,可以看出5个U-Box蛋白质EST的数量分布大致均匀,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揭示的组成型表达平行,与ATPase、HSP81-3、EGF-1 alpha和RuBisCo 等对照基因相比,U-Box基因的EST数目相对很少,说明它们属于低丰度转录的基因。 结论:选取5个水稻U-Box蛋白质,通过抗原决定簇预测,表达片段蛋白质,制备了特异性抗体,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利用抗体对水稻不同发育时期材料进行蛋白质表达谱研究,发现这些U-Box蛋白质呈组成型表达,与EST数据揭示的结果具有平行性。所制备的抗体也为相关功能研究,如免疫共沉淀、ChIP-on-chip、Pull-down以及在抗病、抗逆反应中U-Box蛋白质的表达等积累了资源。 关键词: 水稻;U-Box;蛋白质表达;Western blotting

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 1. 原理 血红蛋白是由两对多肽链组成的复杂分子。每一条链含有血红素和络合铁原子的卜啉。所有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都是相同的。所测定的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之为珠蛋白。正常人血红蛋白多肽链包括α、β、δ和γ。血红蛋白的结构、分子特性取决于形成其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和性状。氨基酸不同可形成不同的血红蛋白,其表面电荷不同,在电场中的泳动率不同。本实验在碱性(PH=8.60)条件下,以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对红细胞洗涤后造成溶血,电泳分离血红蛋白后以氨基黑染色。多余的染色液用酸性液体洗去。待琼脂糖凝胶板干燥后,肉眼可直接判别有无电泳条带异常。运用光密度扫描仪检测准确定量分析电泳条带异常情况。血红蛋白异常有二种类型:血红蛋白性质或结构的异常称之为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中的一条链合成减少引起血红蛋白性质异常,称之为地中海贫血。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 标本种类:抗凝血 2.3 标本要求:抗凝剂选用EDTA,柠檬酸或肝素均可,避免碘乙酸。常规静脉采血1.8ml,加入含有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干燥。清洁试管中,充分混匀。 4. 标本储存: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5. 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7. 试剂 7.1 试剂名称:血红蛋白电泳检查试剂 7.2 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 7.3 包装规格:150tests 7.4 试剂盒组成 琼脂糖凝胶10块溶血素1瓶 缓冲液条带10包×2条薄滤纸1×10张 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 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

血清蛋白电泳操作规程

血清蛋白电泳 一.项目名称 血清蛋白电泳(HYDRAGEL PROTEIN) 二.检验方法名称 琼脂糖凝胶区带电泳 三.方法学原理 蛋白电泳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剖析技术。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五种片段: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四.方法学溯源 自1930年由Tiselius发现了移界电泳(moving boundary eectrophoresis),而后,这种技术的各种局限性已逐渐被区带电泳(zone elecrrophoresis)所克服,区带电泳的条件和支持介质的选择是电泳成败的关键。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是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定性和/或半定量各条正常或异常蛋白区带。 五.仪器 (一)型号:SEBIA HYDRASYS (PN1210) (二)分析和计算参数: 1.处理量:约162个样本/小时 2.所需样本量:10ul 3.检验时间:约半小时 4.重复性: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 5.电泳参数:电压0-300V(可选至3000V) 电流0-500mA 功率0-100W 六.试剂及配套品 (一)试剂 1.HYDRAGEL 7 PROTEIN(E)试剂盒 HYDRAGEL 15 PROTEIN(E)试剂盒 HYDRAGEL 30 PROTEIN(E)试剂盒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70测试/150测试/300测试 (3)货号:PN4100/ PN4120/ PN4140 2.脱色液 (1)商标:SEBIA (2)包装规格:Pack for 10×100ml (3)货号:PN4540 (4) 成分:柠檬酸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I)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和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孔结构。本实验采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大,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的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采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6.7—6.8,下层胶pH=8.9;Tris —HCI缓冲液中的Tris用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子;CI-是前导离子。在pH6.8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子,而在pH=8.9时,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的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的。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白质—SDS复合物;此时,蛋白质分子上所带的负电荷量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所带电荷上的差异。蛋白质分子量愈小,在电场中移动得愈快;反之,愈慢。蛋白质的分子量与电泳迁移率之间的关系是: M r =K(10-b·m) logM r =LogK—b·R m , 式中M r ——蛋白质的分子量; logK——截距; b——斜率; R m ——相对迁移率。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量在15,000—200,000的范围内,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7,19(5):27~31Acta Agriculturae J iangxi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张文学 1,2 ,彭春瑞2,胡水秀1,陈武 3 收稿日期:2007-03-09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江西分项(2004BA520A04)资助。 作者简介:张文学(1979-),女,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稻早衰机理和预防方面的研究。 (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摘 要:综述了水稻叶片早衰对产量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记述了叶片早衰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一些酶类活性、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几种外源激素应用于防止叶片早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叶片早衰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稻;叶片;早衰;外源激素;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7)05-0027-05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Early Senescence of R i ce L eaf and Phytohor m ones Regul a ti on Z HANGW en -xue 1,2 ,PE NG Chun -rui 2 ,HU Shui -xiu 1 ,CHE N W u 3 (1.Agr ono my College,J 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2.S oil and Fertilizer &Res ources and Envir on ment I nstitute,J iangxi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3.R ice Research I nstitute,J iangxi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 Abstract:The effects of early -senescence indexes of rice leaf on yield were revie wed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 of physi ol ogical indexes in leaf senescence p r ocess,including chl or ophyll,the content of p r otein,activities of s o me enzy mes and content ofMDA were su mmarize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ternal phyt ohor mones were analyzed t o p revent the rice leaf senescence .Finally s o me advices on the future study of rice leaf senescence were put for ward . Key words:R ice;Leaf;Early senescence;External phyt ohor mone;Yield 衰老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的过早衰老往往导致减产。因此,推迟作物衰老启动期或延缓衰老,尤其是防止其早衰发生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早衰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主要表征是在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植株内部生理功能失调,叶片的生理活动受到障碍,叶绿素解体,茎叶枯萎,根系生理活性减弱[1] ,植株未 老先衰,籽粒充实不良,空秕率增高[2] ,严重时大面积枯 死,对水稻产量造成很大损失。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在生 长后期,叶片早衰现象较为普遍 [3] ,由于叶片是光合作用 的主要器官,叶片早衰对水稻产量有很大影响,研究水稻叶片早衰的生理指标,探讨相应的防止对策,对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以及指导育种等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评价指标 1.1 叶片早衰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是由多种因子 所决定的[4] ,水稻生长后期叶片早衰是产量的限制因素 之一 [5] 。曾富华等人发现,叶片和根系早衰是造成一些 水稻品种结实率偏低、空秕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严重抑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 [2] ;还有研究表明,根系和叶片 早衰主要影响弱势粒的灌浆,弱势粒的灌浆是影响结实 率的主要因素[6] 。由于水稻叶片衰老会导致光合作用 的下降,而水稻籽粒2/3以上的干物质是开花后通过光 合作用获得的 [7] ,因此,水稻叶片在结实期间衰老快慢会 严重影响结实率及水稻产量[8,9] ;从理论上推算,水稻叶 片推迟1d 衰老,可增产2%左右[10] ,实际可增产1%左 右[11] 。总之,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功能叶片早衰会导致 其丧失光合功能和同化作用,显著减弱干物质的积 累 [12] ,严重影响籽粒灌浆结实 [13,14] ,进而对水稻的产量 与米质带来不利影响。 1.2 叶片早衰评价体系 1.2.1 叶绿素、蛋白质含量 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降 低,均可作为衡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可靠指标 [15,16] 。叶绿 素是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叶绿素的迅速丧失是影响叶片吸收光能从而导致光合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17]。 叶片的衰老还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的减少密切相关 [18] , 可溶性蛋白主要是RuBp 羧化酶的降解导致光合能力急剧下降。叶片衰老开始时,叶绿素尚未破坏之前,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已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 [4,19,20],在叶片衰老 的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是主要的反应[20] 。 1.2.2 活性氧及其清除酶系统 植物生育后期体内产 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增加及其清除系统能力的降低,机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不能被及时清除,造成对细胞及组织的

SDS-PAGE电泳操作规范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一简介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而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 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磺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 二作用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SDS-PAGE一般采用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与连续缓冲系统相比,能够有较高的分辨率。浓缩胶的作用是有堆积作用,凝胶浓度较小,孔径较大,把较稀的样品加在浓缩胶上,经过大孔径凝胶的迁移作用而被浓缩至一个狭窄的区带。当样品液和浓缩胶选

TRIS/HCl缓冲液,电极液选TRIS/甘氨酸。电泳开始后,HCl解离成氯离子,甘氨酸解离出少量的甘氨酸根离子。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一起向正极移动,其中氯离子最快,甘氨酸根离子最慢,蛋白居中。电泳开始时氯离子泳动率最大,超过蛋白,因此在后面形成低电导区,而电场强度与低电导区成反比,因而产生较高的电场强度,使蛋白和甘氨酸根离子迅速移动,形成以稳定的界面,使蛋白聚集在移动界面附近,浓缩成一中间层。此鉴定方法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所带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三电泳过程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它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以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如果加入一种试剂使电荷因素消除,那电泳迁移率就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就可以用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1967年,Shapiro等发现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具有这种作用。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足够量SDS和巯基乙醇,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由于十二烷基硫酸根带负电,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可引起构象改变,蛋白质—SDS复合物形成近似“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A(1A=10的负十次方米),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的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由于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单位长度上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小分子蛋白电泳技术分享

Tricine SDS-PAGE实用方案 Tricine-SDS-PAGE是用于分离分子量在1-10kD的肽类用的。 一、试剂配配制: 1.Low Bis acrylamide(49.5% T, 3% C) Acylamide 48.0g Bis 1.5g Water make up to 100ml 2. High Bis acrylamide (49.5% T, 6% C) Acrylamide 46.5g Bis 3.0g Water make up to100ml 3. Gel Buffer (3M Tris/cl, PH8.45, 0.3% SDS) SDS 0.3g Tris 36.4g Water make up to 100ml PH to 8.45 with HCL 注: 3M Tris 配制时不容易溶解,因此配制时我配制了2M Tris,配方如下: Tris 36.4g SDS 0.3g Water make up to 150ml 4. Anode (Lower) buffer 阳极缓冲液(0.2M Tris/cl, PH8.9) Tris 12.11g Water make up to 500ml PH to 8.9 with HCL 5. Cathode (Upper) buffer 阴极缓冲液(0.1M Tris/cl, 0.1M Tricine, 0.1% SDS, PH 8.25) Tris 6.06g Tricine 8.96g SDS 0.5g Water make up to 500ml

注:不用调PH值 6. 4×Tricine SDS Sample buffer 4×上样缓冲液 (Final concentration: 0.05M Tris/cl, 4% SDS, 12% glycerol, 200mM DTT, 0.01% Commasie G 250) 8×Tris.cl/SDS PH 6.8 2ml Glycerol 4.8ml SDS 1.6g Commasie Blue G 250 4mg Water make up to 10ml 注:8×Tris.cl/SDS PH 6.8配方 Tris 6.05g SDS 0.4g Water make up to 100ml PH to 6.8 with HCL 二、胶的配制 1. 16.5% T 6% C separating gel 30ml 49.5% T 6% C 10ml Gel buffer 15ml Glycerol 3.2ml Water 1.8ml 2. 10% T 3% C spacer gel 30ml 49.5% T 3% C 6.1ml Gel buffer 15ml Water 8.9ml 3. 4% T 3% C stacking gel 12.5ml 49.5% T 3% C 1ml Gel buffer 4.65ml Water 6.85ml 注: 用Bio-Rad系统, 0.75mm的胶,separating gel 配3ml, 加2.5ml; Spacer gel 配1ml,加0.7ml; Stacking gel 配1.25ml. 灌胶前临时加10%AP(过硫酸铵)和TEMED. 胶配制的通用配方:

SDS-PAGE电泳实验步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学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解离而带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I)时,蛋白质本身带负电,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当溶液的pH小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蛋白质在特定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其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和分子形状、电场强度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孔结构。本实验采用不连续凝胶系统,调整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多少,可制成不同孔径的两层凝胶;这样,当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这两层凝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由于上层胶的孔径较大,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大孔胶时,受到的阻滞基本相同,因此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当进入小孔胶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两层凝胶的界面处,样品被压缩成很窄的区带。这就是常说的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同时,在制备上层胶(浓缩胶)和下层胶(分离胶)时,采用两种缓冲体系;上层胶pH=6.7—6.8,下层胶pH=8.9;Tris—HCI缓冲液中的Tris用于维持溶液的电中性及pH,是缓冲配对离子;CI-是前导离子。在pH6.8时,缓冲液中的Gly-为尾随离子,而在pH=8.9时,Gly的解离度增加;这样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pH 的不连续性,控制了慢离子的解离度,进而达到控制其有效迁移率之目的。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在进入分离胶后,各种蛋白质由于所带的静电荷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率。由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存在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及电荷效应,使不同的蛋白质在同一电场中达到有效的分离。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由于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蛋白质变性,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完全伸展,使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性的蛋白质—SDS复合物;此时,

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在品种间的变异与分布

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在品种间的变异与分布 周丽慧;刘巧泉;张昌泉;徐勇;汤述翥;顾铭洪 【期刊名称】《作物学报》 【年(卷),期】2009(035)005 【摘要】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了35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糙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在9.3%~17.7%之间,平均为12.4%;籼稻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2%,比粳稻高约1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低的粳稻品种明显偏多,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不平衡现象.现有生产上主栽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而高蛋白粳稻种质极少.但仍有部分蛋白质含量极高或低的种质,如饲料稻、早籼稻和一些籼粳交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较高,而部分粳稻和外来籼稻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可以从一些地方品种、外来品种以及籼粳交后代中筛选到极端类型的种质,为遗传育种提供研究的原材料.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水稻间各贮藏蛋白组分具一定差异. 【总页数】8页(884-891) 【关键词】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种子贮藏蛋白组成;变异;分布 【作者】周丽慧;刘巧泉;张昌泉;徐勇;汤述翥;顾铭洪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植物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实验 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SDS-PAGE 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 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该法是依据混合蛋白的分子量不同来 进行分离的。 SDS 是一种去垢剂,可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 叠结构,并使其广泛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 SDS 蛋白质复 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在样品介质和凝胶中加入强还原剂 和去污剂后,电荷因素可被忽略。蛋白亚基的迁移率取决于亚基分 子量。 试剂和器材: 试剂: 1. 5x样品缓冲液(10ml):0.6ml1mol/L的Tris-HCl(pH6.8),5ml 50%甘油,2ml 10%的SDS,0.5ml巯基 乙醇, 1ml 1% 溴酚蓝, 0.9ml 蒸馏水。可在 4℃保存数周,或在 -20 ℃保存数月。 2.凝胶贮液:在通风橱中,称取丙烯酰胺 30g ,甲叉双丙烯酰胺 0.8g ,加重蒸水溶解后,定容到 100ml 。过滤后置棕色瓶中, 4℃ 保存,一般可放置 1个月。 3. pH8.9 分离胶缓冲液:Tris 36.3g,加1mol/L HCl 48ml,

加重蒸水 80ml 使其溶解,调 pH8.9 ,定容至 100ml , 4℃保存。 4. pH6.7 浓缩胶缓冲液: Tris 5.98g ,加 1mol/L HCl 48ml ,加重蒸水 80ml 使其溶解,调 pH 6.7 ,定容至 100ml , 4℃保存。 5.TEMED (四乙基乙二胺)原液 6.10% 过硫酸铵(用重蒸水新鲜配制) 7.pH8.3 Tris- 甘氨酸电极缓冲液:称取 Tris 6.0g ,甘氨酸 28.8g , 加蒸馏水约 900ml ,调 pH8.3 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置4℃保存,临用前稀释 10 倍。 8.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液:称100mg 考马斯亮蓝G250 ,溶于200ml 蒸馏水中,慢慢加入7.5ml 70% 的过氯酸,最后补足水到250ml ,搅拌 1小时,小孔滤纸过滤。 器材:电泳仪,电泳槽,水浴锅,摇床。 实验操作

水稻叶片离体保鲜技术探索

水稻叶片离体保鲜技术探索 摘要:用由蔗糖?柠檬酸?硫酸铝?8-羟基喹啉按不同比例配制成3种不同的保鲜剂,处理水稻的离体叶片,分别在处理当天?第二?四?六?八?十天测定其叶片色素含量?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保鲜剂有利于水稻叶片离体培养,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反而会促进叶片离体后的衰老;不同水稻品种在处理前期随着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上升趋势,品种银梭?丽江新团黑谷和绵恢2009表现最明显,这可能与类胡萝卜素具有保护叶绿素的功能密切相关;不同水稻品种对保鲜剂敏感浓度的剂量不同,在水稻叶片离体培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最终确定保鲜剂的种类与浓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水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保鲜 Exploration of Fresh-keeping Technology for Rice Leaf Blade Abstract: Three kinds of antistaling agent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propotion of sucrose, 8-HQ, citric acid and Aluminum Sulfate, and then used to dispose rice leaves of three-leaf period in vitro. And the leaf blade pigment contents were tested on the same day, 2nd,4th,6th,8th,10th day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wer concentration of antistaling agents was good for leaf blade culture in vitro, but it would promote the senility of leaf blade in vitro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too high. As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different paddy rice variety decreased at the beginning stage of treatments, carotenoid content increased, with Yinsuo, LTH and Mianhui 2009 as good example. This may be because of the protection function of carotenoid to chlorophyll. Different rice variety had different sensitive concentration of antistaling agents, therefore the kind and concentration of antistaling agents should be carefully determined when conducting paddy rice leaf blade culture in vitro. Key words: rice(Oryza Sativa L.); chlorophyll; carotenoid;antistaling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无论哪种病害的大规模流行都会对水稻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高产且抗病虫害的品种是减轻病害损失的重要措施,而水稻病虫害的抗性基本属于数量性状,现在生产上大规模种植的很少有高抗品种?因此,准确评价现有资源中的抗性种质,以及鉴定其中的数量性状抗病基因并将其应用于育种实践,显得极为重要[1]? 有关水稻抗病虫害的鉴定前人做过较多研究[2-4]?实践证明,离体接种鉴定水稻抗性具有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易于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故在植物抗性鉴定中应用价值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