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详细的海洋平台PID设计指南

十分详细的海洋平台PID设计指南
十分详细的海洋平台PID设计指南

第二篇海上油气田工艺设计

第七章 P&I图设计

第一节一般要求

一、P&I图的定义

P&I图,英文全称为PIPING & INSTRUMENT DIAGRAM(P&ID),即工艺管线和仪表图。

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项目在进入到基本设计阶段,工艺专业设计人员要在项目前一阶段所设计的工艺系统流程图(PFD –PROCESS FLOW DIAGRAM)和公用系统流程图(UFD –UTILITY FLOW DIAGRAM)的基础上进行P&I图的设计。

P&I图不仅要表达平台工艺或公用系统的流程,还要按正常生产、开工、停产等工艺要求表示出所有的设备、管线、阀门和仪表及控制系统的状态,它是工艺专业和相关专业之间数据和信息传递的载体,是基本设计阶段工艺专业的主要文件,也是工艺及公用系统设备采办、建造、安装、调试及投产的指导性文件,是仪表等其它专业开展具体工作的基础。

P&I图的设计由工艺专业人员来完成,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仪表专业人员进行沟通。

二、一般要求

对P&I图中所表达内容的一般要求如下:

1.所有设备及设备的名称和标识、操作和设计条件、处理能力、尺寸或容积、热/电负荷及功率等。

2.所有管线及管线的标识、介质流向、保温伴热、压力等级和界面划分等。

3.所有阀门(包括手动阀、仪表控制阀、安全阀、自动关断和放空阀)及阀门的标识、尺寸、开/关状态等;管件及代号等。

4.所有仪表及仪表的标识(包括就地控制盘)、控制回路和数据采集链路等的信号关系、控制和关断的设定点和报警点的上下限等。

三、P&I图图例

P&I图图例(P&ID LEGEND)是对P&I图中所表示的所有设备、管线、阀门及仪表等的图形符号和文字(英文字母和数字)代号以及编号方式等的统一规定,它作为图形文件列于P&I 图图纸中,也可作为项目的统一规定列于项目的总规格书中,是P&I图的设计规定和设计基础。

在P&I图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P&I图图例的设计,P&I图图例又在P&I图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目前,国内海洋石油工程P&I图设计中使用的图例按照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5月28日发布的“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SY/T 10028-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果“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SY/T 10028-2002)”中的图例用于具体项目的P&I图设计有不够用或不够具体的情况出现时,可根据项目的需要,在具体项目的P&I图图例设计中对图例作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P&I图图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管线图例、管线输送介质及使用代号、管线标识

2.设备图例、设备代号、设备标识

3.阀门及管件图例、阀门标识

4.仪表图例、仪表标识、仪表的字母代号、仪表管线安装详图

5.系统代号及配管规格说明

下面着重举例说明P&I图中的设备、管线、仪表及阀门的标识:

1.设备标识

(或平台)代号举例:

10号泵两台

原油处理系统

中心平台

注:关于系统代号的选择,请参照“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SY/T 10028-2002)”第132页“表B.1 系统代号”中的规定执行。

2.管线标识

保温形式

管线级别代号

管线序号

系统代号

管线介质(或使用)代号

管线尺寸

举例:

1

保温加电伴热

管线级别代号

管线序号

井口

原油(介质代号)

公称直径 4”

2)2” –DC – 35 01 –A1 –H

保温

管线级别代号

管线序号

闭式排放

闭式排放(管线使用代号)

公称直径 2”

注:管线级别代号在SY/T 10028-2002中未作规定,不同项目的P&I图图例中有不同的规定,它在P&I图图例中的配管规格说明(Piping Specification)一栏中可以查到,它包含的内容有:管线的压力等级、材质、腐蚀余量以及使用介质或场所,有关更详细的内容要参见项目的配管技术规格书。

以上介绍了管线标识的一般规定,在P&I图的具体设计中,管线标识的关键在于系统号的选择。由于平台各系统既独立又互相关联,根据管线介质的流向,对于某系统内部的管线,管线的系统代号应选择本系统的代号,对于系统间的相连管线,为体现前后的逻辑关系,出系统的管线选本系统的系统代号,进系统的管线选上游系统的系统代号。

例如:从生产分离器到闭式排放系统的2″闭式排放管线,管线标识为2″-DC-20XX-XX-XX,其中的系统代号20为生产分离器所在的原油处理系统代号,只要看系统代号就知道这条闭排管线来自原油处理系统;闭式排放管汇属闭排系统内部管线,应按闭式排放系统号来编;闭排泵出口2″管线的管线编号为2″-DC-35XX-XX-XX,其中的系统代号35为闭排系统的系统代号。

3.仪表标识

仪表标识使用的英文字母代号均按美国仪表协会标准ISAS5.1执行。例如PI 表示压力指示计,SDV表示紧急关断阀。在P&I图中仪表编码写在仪表图例圆圈内,分上下二行,上行为英文字母,下行为数字表示的系统号和顺序号及后缀。例如: PI1001表示系统代号为10(井口)的、顺序号为01的压力指示计。

注:关于仪表标识中使用的英文字母代号,详见“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SY/T 10028-2002)”第127页的“表A.3 仪表标识符号”,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4.阀门标识

说明

端面连接形式

管线级别代号

阀门类型

阀门(以字母V表示)

举例:

通径(注1)

凸面法兰(注2)

管线级别代号为A1

球阀(注3)

注1:F - 通径;R - 缩径。

注2: F - 平面;R -凸面;J –梯形槽面(RTJ法兰);S –螺纹连接面;Z–承插焊连接面。

注3:G- 闸阀;B –球阀;L –球芯阀;C –止回阀;N –针型阀;F –蝶阀。

四、P&I图的基本要素及确定原则

1.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平台工艺或公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它包括管线和与其相连的设备、阀门和法兰等)的设计压力是指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设计温度是指正常或紧急操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范围。

系统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通常按以下原则确定:

1)设计压力

(1)当系统最高操作压力小于等于3500kPaG时,设计压力为最高操作压力加上350kPa。

(2)当系统最高操作压力大于3500kPaG,小于7000kPaG时,设计压力为最高操作压力的1.1倍。

(3)当系统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7000kPaG时,设计压力为最高操作压力的1.085倍,但设计压力不应大于最高操作压力以上700kPa。

(4)对于泵出口连接的设备,设计压力等于正常的泵吸入口操作压力加1.25倍泵在设计流量下的扬程或泵吸入口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加正常流量下泵的扬程,取较大者。

(5)井口出油管线的设计压力应等于或大于关井压力;管汇的设计压力可等于或低于关井压力,但后者应有安全阀保护。

(6)连接常压设备的管线最低设计压力不能低于150 lb的压力温度级别。

2)设计温度

(1)操作温度高于15℃的情况下,设计温度的上限应不低于最大操作温度以上30℃;设计温度的下限应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

(2)操作温度在15℃~ -30℃之间的情况下,设计温度的上限应为50℃;设计温度的下限应低于最低操作温度至少5℃或等于环境温度,取较低者。

(3)操作温度在-30℃以下时,设计温度的下限应等于或低于最低操作温度。

2.压力-温度等级

系统内管线的设计压力和温度条件应当与系统内与管线相连接的设备、阀门以及法兰等管件的设计压力和温度条件相一致或匹配,平台工艺系统的设计条件通常用阀门和法兰的压力-温度等级来表示。

按国际通用标准(ANSI B 31.3 和ANSI B16.5),阀门和法兰常用的压力-温度等级分为ANSI150lb、ANSI300lb、ANSI600lb、ANSI900lb、ANSI1500lb和ANSI2500lb六个等级,每个压力-温度等级都是根据不同的材料在某一温度下(或设计温度条件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确定的。在P&I图中,系统的设计压力-温度等级一般通过管线或管线和阀门的标识来识别,在管线和阀门的标识中,代表压力-温度等级的字母通常以A表示ANSI150lb;B表示ANSI300lb;D表示ANSI600lb;E表示ANSI900lb;F表示ANSI1500lb;G表示ANSI2500lb。

对于碳钢材料,ANSI150lb级的阀门和法兰在设计温度-30℃~38℃的范围内,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为19barg,在100℃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为16.3barg。对于不同成分的合金钢和不锈钢的阀门和法兰,与碳钢材料相比,在相同的磅级和温度下,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低于碳钢的阀门和法兰。对于一定材料和一定磅级的阀门和法兰,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随使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越低。

表2-7-1列出了碳钢材料的阀门和法兰各压力-温度等级和对应的温度及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供参考。

表2-7-1碳钢材料的阀门和法兰压力-温度等级

举例:如果已知系统的设计温度为75℃,设计压力为3000kPag。那么,管线的设计压力等级应选用300lb等级。

3.压力等级划分

平台上部设施由不同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之间互相关联,但操作压力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系统的设计压力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系统中因流程上的操作压力变化,系统中各流程段的设计压力也应会有所区别。为使工艺系统的设计达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需根据系统的操作压力来划分系统的压力-温度等级,即按高低压力等级对不同的系统或系统内部流程进行分类或高低压力界面划分。

在P&I图设计中,对系统进行高低压力等级界面划分的原则是:高低压力等级的分界面要划在距离低压端受安全泄放阀保护的设备或管线最近的那个阀门(锁开阀除外)且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线的那一侧或那一侧的法兰面。

以平湖油气田开发工程项目DPP平台的油/气处理工艺流程为例,说明系统高低压力等级的分类及界面划分,参见图2-7-1。

流程简述:DPP平台含高压的气井和低压油井两部分,来自各气井的井流在气井生产管汇汇集后进入一级分离器,经一级分离器分出的湿天然气去天然气脱水系统进行脱水,脱水后的干气直接外输;分出的凝析油和水经节流阀降压后分别去低压的原油处理和生产水处理系统。来自各油井的井流在油井生产管汇汇集后与来自一级分离器的凝析油混合后进入二级分离器,经二级分离器分出的天然气去天然气压缩系统,增压后去天然气脱水系统;分出的水进生产水处理系统;分出的原油和凝析油经降压后再依次进入第三级和第四级分离器进行闪蒸脱气和分水。从三级和四级分离器分出的天然气经压缩机增压后作为燃料气进入燃料气处理系统,供平台的发电机和热介质炉等用户使用;原油和凝析油去外输系统。

DPP平台工艺系统部分设施的操作和设计压力/温度及压力等级分类如下,压力等级界面划分见图2-7-1。

操作压力/温度设计压力/温度压力等级

气井井口32000kPaG/85℃G2(2500lb)

生产管汇(气) 9100kPaG/55℃32000kPaG/85℃G2(2500lb)

一级分离器9100kPaG/55℃10500kPaG/85℃E2(900lb)

天然气脱水系统9000kPaG/40℃10500kPaG/70℃E2(900lb)

油井井口12000kPaG/80℃E1(900lb)

生产管汇(油) 1130kPaG/50℃1480kPaG/80℃A0(150lb)

二级分离器1030kPaG/50℃1380kPaG/80℃A0(150lb)

三级分离器450kPaG/55℃1380kPaG/85℃A0(150lb)

四级分离器20kPaG/53℃860kPaG/83℃A0(150lb)

生产水处理系统270kPaG/55℃650kPaG/85℃A0(150lb)

燃料气系统1420kPaG/35℃2250kPaG/65℃C5(300lb)

高压火炬系统70kPaG/55℃1076kPaG/85℃A0(150lb)

4.系统的安全保护

P&I图设计中,在确定了系统的压力等级,并对系统按照高低压进行压力等级界面划分之后,必须根据API RP 14C《海上生产平台基本上部设施安全系统的分析、设计、安装和测试的推荐作法》,对系统内的单体设备或管线进行安全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分析就是分析可能发生的对平台油气生产工艺系统安全造成威胁的如过压、泄漏、溢流等意外事故(不安全因素);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就是针对这些意外事故,为系统内部单体设备或管线设计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或当事故发生时,使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海上生产平台基本上部设施安全系统的分析、设计、安装和测试的推荐作法》详细描述了平台油气生产系统的常见工艺设备或管线如:井口和出油管、井口注入管线、管汇、压力容器、常压容器、受火和烟道气加热设备、泵、压缩机、海底管道、管壳式换热器的安全分析方法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本文列举了平台生产系统可能出现的所有意外事故并对造成这些意外事故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对于每种意外事故,平台生产系统必须设置防止事故发生或对其作出反应的一级和二级保护装置。因篇幅所限,本文不对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的定义(参见API RP 14C)及每种意外事故所采用的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装置进行详述,而是针对生产系统常见的设备或管线,简要说明应采用的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1)意外事故

(1)过压

过压是指工艺设备中的压力将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设备的设计压力)。

通常有两种情况引起设备过压:一种情况是设备的进口流量超过出口流量引起设备过压;另一种情况是流体的热膨胀引起设备过压。

导致第一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

①上游的流量控制装置失灵。②上游设备发生溢流或气窜。③在工艺设备的出口有限流装置或堵塞。

导致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在设备的进出口都关闭时,设备仍在加热。

过压的后果可以使设备突然破裂和产生可燃性烃类物质的泄漏。

高压是可检测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可能产生过压。

(2)泄漏

泄漏是指工艺设备中流体(这里特指可燃性烃类物质)意外地逸出到大气中。

引起泄漏的原因有:

腐蚀、侵蚀、机械失灵或超温造成设备损坏,过压导致设备破裂或外力引起意外损坏。泄漏的后果是可燃性轻烃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低压、回流和低液位是可检测的异常状态,它们表明可能已发生了泄漏。

(3)液体溢流

液体溢流是指液体从工艺设备的气相出口排出。

引起液体溢流的原因是液体流量超过出口流量。这可能是上游流量控制装置失灵、液位控制系统失灵或液体出口堵塞的结果。

高液位是可检测的异常状态。

(4)气窜

气窜是指工艺设备中的气体从液体出口中排出。

引起气窜的原因是液位控制系统失灵或无意中打开了液位控制阀的旁通阀。

气窜的后果可能引起下游设备过压,如果下游设备是液体输送泵,会使泵发生喘震。低液位是可检测到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可能发生气窜。

(5)负压

负压是指工艺设备内的压力低于设计的挤毁压力

引起负压的原因是流体排出流量超过流入流量,这可能是下列因素造成:

①进口或出口控制阀失灵,当流体流出时,进口管线堵塞或出口管线上的调节阀开度过大。

②进出口关断时流体热收缩。

负压的后果是设备挤毁和泄漏。

低压是可检测到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可能产生负压。

(6)超温(受火或烟道气加热设备)

超温是指温度超过工艺设备设计的操作温度。对于受火和烟道气加热设备中意外事件归类为介质或工艺流体的超温和烟道超温。

引起介质或工艺流体及烟道气超温的原因有:

①燃料或烟道气控制失灵,造成燃料或热量过量输入。

②可燃流体泄漏进入受火或烟道气加热室。

③被加热的介质或工艺流体通过燃烧室或烟道气加热室的流量过低。

介质或工艺流体高温的后果可能是使设备的承压能力降低,导致设备泄漏或破裂;如果介质是在封闭的盘管中加热,高温会导致盘管过压。

烟道高温的后果是它可能成为直接引燃源,引燃与烟道表面接触的外来可燃物质,导致火灾或爆炸。

高温、低流量和低液位是可检测到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可能发生了超温。

(7)直接引燃源(受火设备)

直接引燃源是指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和热容可点燃可燃性物质的暴露表面、火焰或火花。

直接引燃源形成的原因是:①气体燃烧器中有液体携带,使进风口有火焰辐射。②自然通风燃烧器中反向气流或额外燃料进入进风口。③烟道气烟道中火花辐射。④烟道气超温造成烟道表面炽热。

如果可燃物质接触到直接引燃源,其后果是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高温和低进风流量(对于强制通风燃烧器)是可检测到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可能出现直接引燃源。

(8)燃烧室中有过量的可燃气体(受火设备)

燃烧室过量的可燃气体是指除了引火或主燃烧器所需的正常引燃以外多余的可燃气体。在燃烧室中过量的可燃气体聚集可能是由于燃料或空气供应控制设备失灵,或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所致。

燃烧室中有过量的可燃气体的后果是点火时可能引起爆炸并导致设备破裂。

火焰熄灭、高或低的燃料供应压力是可检测到的异常状态,它表明在燃烧室中有过量可

燃气体。在强制通风燃烧器中,进风压力低和鼓风机失灵也表明在燃烧室中有过量的可燃气体。

2)安全保护装置

(1)井口装置及出油管线(参见附图3.1和附图3.2)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出油管段的减压设施(如油咀)前后工作压力是不同的,为防止油咀后的出油管段下游堵塞,造成出油管段过压,或出油管段破裂发生泄漏,在出油段管段上应安装高压传感器(PSHH),低压传感器(PSLL)和压力安全阀(PSV)(当出油管段的设计压力高于最大关井压力时,可不设压力安全阀)。

高压传感器(PSHH)和低压传感器(PSLL)在检查到异常高压或低压时关断油井。高压传感器(PSHH)为防止系统过压提供一级保护,压力安全阀提供二级保护。低压传感器(PSLL)为防止系统泄漏提供一级保护。

②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出油管线的末段应设置流动安全装置---单流阀(FSV)以防止回流,减少泄漏。

(2)管汇(参见附图3.2)

管汇可采用PSH、PSL保护。若每个输入源都设有PSHH、PSLL,且PSHH的设定点压力低于管汇的设计压力,则管汇不需设PSHH、PSLL。若下游工艺设备上装有PSHH 且不可能与管汇隔绝时,管汇上也可不设PSHH。如管汇是为火炬、释放或其它常压作业而设定,则不需装设PSLL。

管汇可采用PSV保护。在下述条件下管汇可不设PSV:

a) 管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任何输入源的可能最大压力;

b) 虽然输入源的可能最大压力大于管汇额定工作压力但输入源有PSV保护;

c) 下游设备上的PSV可保护管汇,且不能与之隔绝;

d) 管汇用于火炬、释放、放空或其它常压作业,且在出口管线上没有阀门。

(3)压力容器(参见附图3.3)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a) 接受从油井或其它可能导致超压的输入源的流体的压力容器,应采用PSHH保护,以便必要时切断流入。如其它工艺设备上的PSHH可起保护容器的作用且不与之隔绝,或容器是火炬、释放、放空系统的最后一级分液器,或或容器为常压作业且有适当的放穿系统时,容器上可不设PSHH。

b) 当漏油量大得足以降低压力时,应采用PSLL保护,以便在必要时切断流入。若其它设备上的PSLL可保护窗口,且不与之隔绝,该容器可不设PSLL。如果容器在常压下作业或运行时经常变到常压,则可不设PSLL。

c) 压力容器应采用一个或多个有合适释放能力的PSV保护,至少有一个PSV的设定点不大于容器且不与之隔绝时,容器上可不设PSV。

d) 若压力容器可能承受将导致其毁坏的负压,则应设置能维持适宜压力的气体(惰性气体或天然气)补给系统。

②液位安全保护装置

向火炬排放的压力容器应当采用高液位安全装置(LSHH)保护,以切断流入并防止液

体溢流。不直接向火炬排放的压力容器也要用LSHH保护,除非下游设备能安全处理最大溢流量。压力容器应用低液位安全装置(LSLL)保护,以切断流入或关断出口以防气窜。如在正常作业中,压力容器中不需保持一定的液位或下游设备能安全地处理气窜,则压力容器可不设LSLL。加热元件浸没在液体中的加热容器,应设LSLL以便加热元件上方液位过低时切断热源。

如压力容器不作为气、液分离之用,或为手动排放的小凝气器,则不需设液位安全装置。

③温度安全保护装置

如压力容器中的液体需加热,则应设高温安全装置(TSHH),以便当工艺流体超温时切断热源。

④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若可能因泄漏导致大量流体由下游工艺设备回流时,则应在压力容器的每一气、液排出管线设置FSV。

(4)常压容器

本节所涉及的常压容器系指油(气)生产工艺系统中在常压下使用的的容器,包括:原油、生产水处理、储存容器以及注水和机械采油中的处理和储存容器。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常压容器应采用适当尺寸的放空系统和压力真空释放装置,以防止超压和负压。储存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常压容器放空系统应设阻火器。用于常压作业的压力容器及没有压力源管线的常压容器可不设PSV或放空管线。储存原油的常压容器应设有气体补给系统。

②液位安全保护装置

除非在灌注作业时有人监视或者能溢流到其它工艺设备,常压容器应设LSHH传感器以切断流入。在发生泄漏时常压容器LSLL传感器切断流入,除非是容器中的液位不是自动控制。

③温度安全保护装置

如常压容器中液位需加热,则应设TSHH以便当工艺流体过热时切断热源。

(5)有火设备和废热回收设备(参见附图3.5)

①温度安全保护装置

a) 有火设备中的介质或工艺流体应用TSHH监控其温度,以便在必要时切断燃料供应和可燃流体流入。废热回收设备应设TSHH,以便在必要时将废热载体分流或切断。

b) 若介质是在燃烧室或废热室的管子中流动,则在燃烧室或废热室冷却之前不应停止介质的流动。如发生火灾或介质从管子中逸出,应急关断系统或设备上的火警回路应切断介质流入。

c) 排烟道应用TSHH监控其温度必要时切断设备的燃料供应及可燃介质的流入。废热回收烟道的TSHH应在必要时切断废热源及可燃介质流动。

②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对介质在燃烧室或废热室管子中流动的有火设备,若监测介质的TSHH位于设备外部,应由低流量安全装置(FSL)监控管中介质的流率,以便在必要时切断燃料供应或把废热分离。其它类型的有火设备的TSHH可设于介质段,能立即测出高温,因此可不设FSL。在介质出口管线上应设FSV,以防管子破裂时向燃烧室或废热室回流。

③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燃料供应管线的压力应用PSHH监控以便在必要时切断燃料供应。若为强制送风的燃烧器,其燃料供应管线上及燃烧器进风口应设PSLL,以便在必要时切断燃料和空气供应。在管式加热器中,为防止管中因被加热介质或工艺流体热膨胀而引起超压,管子上应设PSV。

④点火安全保护装置

a) 自然通风的燃烧器空气入口应设阻火器,以防通过空气进口回火。

b) 自然通风的燃烧器的烟筒应设阻火器,以防火花喷射。

c) 强制通风的电动机应设电动机起动器联锁装置,以便检测电动机故障并在必要时切断燃料及空气供应。

d) 燃烧室中的火焰应由弱火焰安全装置(BSL)或低温安全装置(TSL)检测,以检测不足以引燃燃料的火焰,并在必要时切断燃料供应。

(6)泵(参见附图3.6)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在各种烃类外输管线上的泵的出口管线上应设PSHH和PSLL,在必要时切断流入并停泵。在其它重要的泵的出口管线上也可设PSLL。若泵排出压力超过出口管线额定工作压力的70%,其出口管线上应设PSHH。

泵的出口管线上应设PSV。动能型泵(如离心泵)或其最大排出压力小于出口管线额定工作压力的泵,或具有内部卸压能力的泵,其出口管线可不设PSV。

②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泵的出口管线应设FSV,以防止回流。

(7)烃类压缩机(参见附图3.7)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压缩机的吸入管线上应设PSHH、PSLL。若每一输入源都有PSHH、PSLL保护并可保护压缩机,则吸入管线上可不设PSHH、PSLL。在压缩机的出口管线上也应设PSHH、PSLL,以便在必要时切断工艺流体流入和动力端的燃料供应。压缩机的吸入管线上应设PSV。若每一输入源都设有PSV,并且也保护压缩机则其吸入管线上可不设PSV。压缩机出口管线上也应设PSV。若压缩机为动能型,且不可能产生高于管线设计压力的压力时,其出口管线上可不设PSV。

②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压缩机每一最终出口管线上应设FSV以防止回流。

③天然气探测装置

若压缩机位于通风不良的建筑内或围蔽处所内,应设天然气探测装置,以便在必要时切断工艺流入源和燃料供应并使压缩机泄压。

④温度安全保护装置

应设TSHH以保护压缩机每一气缸及壳体,并在必要时切断工艺输入源和燃料供应管线。

(8)长输管线(参见附图3.8)

长输管线分为三种工作状况:一种为管线内介质流向平台的进入管线;一种为管线内介

质离开平台的离去管线;另一种为双向管线。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离去管线上需设PSHH、PSLL,以切断输入源,如果离去管线上游已设置PSHH,且能保护离去管线,则离去管线上可不设PSHH。对于进入管线,如其上游平台设有PSHH、PSLL,可以保护进入管线,则进入管线上可不设PSHH、PSLL。双向长输管线上也应设PSHH、PSLL。

每个长输管线一般都用PSV保护。但在下列情况下则可不设PSV:

a) 管线设计压力大于任何输入源的最大压力;

b) 虽然输入源压力大于管线设计压力,但输入源有PSV保护,其设定点不大于管线

的设计压力;

c) 输入源为压力高于管线设计压力的油井,但设有由单独的继电器和检测点相连的

PSH控制的两个关断阀(SDV),其中一个可以是井上安全阀(SSV)。

长输管线上应设应急关断阀(SDV),SDV应设置必要的防浪设施和供检修进出的通道。

SDV宜设在下甲板以下的立管上。SDV应与全平台的生产关断、火灾关断和最终关断等应急关断系统联锁。

②流动安全保护装置

进入管线上应设FSV,以防止因管线泄漏或破损而导致容器中的流体向破损处回流。离去管线上也应设FSV,以防止容器破损或泄漏时,管线中的流体倒流入容器中。

(9)换热器(管壳型)(参见附图3.4)

①压力安全保护装置

a) 管壳型换热器应按受热段及供热段分别分析。从一个可能导致超压的输入源接受流体的那一段应设PSHH,以便在必要时切断流入。换热器的一段可能由于另一段的泄漏或破裂而导致超压时,应设PSHH以切断超压源向该段的流入。若上游设备的PSHH能检测到换热器一个段的压力并可切断流入,或下游设备的PSHH能保护该段,且不与之隔绝,则该段可不设PSHH。若换热器一个段的设计压力大于输入源的可能最大压力,该段也可不设PSHH。

b) 有烃类介质流动的段应设PSLL,当压力降低时切断向该段的流入。若其它设备上的PSLL能保护换热器的一个段,且不与之隔绝,该段可不设PSLL。常压作业或作业中经常变动到常压的段可不设PSLL。

c) 换热器每一个段应设PSV保护。若其它设备上的PSV能保护一个段,且不与之隔绝,该段可不设PSV。若一个段的设计压力大于任何输入源的可能最大压力,则该段可不设PSV。

②温度安全保护装置

由于换热器的两个段一般是按加热介质的最高温度设计,因此不需设TSHH。

5.应急关断阀

应急关断阀又名SDV (Shutdown Valve) ,用于紧急情况下隔断物流或热源,防止设备或管线的超压或泄漏。所有的SDV阀都是自动操作的常闭阀门(Normally Closed Valve ),即在无动力源或失去动力源的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FC,Fail Closed)。

应急关断阀设置的习惯做法:

1)在压力等级不同的相连系统或流程段之间宜设置紧急关断阀。

2)海底管线入口和出口处必须设置应急关断阀。

3)计量分离器进、出口管线上宜设应急关断阀。

4)天然气压缩系统进、出口必须设紧急关断阀。

5)发电机、热介质炉燃料进口必须设紧急关断阀。

应急关断阀在工艺流程中的设置一定要合理,既要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减少因误操作而引起不必要的生产关停,要结合工艺流程统筹考虑。

当工艺设备中的异常操作状态由安全装置检测到或操作人员发现时,所有的工艺流体、热量和燃料输入源都应关断或转向其它能够安全地进行处理的设备中。如果选择了关断动作,那么应该在能量起源处(井口、泵、压缩机等)关断工艺系统输入。如果关断某一工艺设备入口,可能使上游设备产生异常状态而导致其安全装置把该设备关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样做,工艺系统的每个设备将从后往前逐个关断,直至能量的起源被切断为止。因而每当下游某个设备关断后,其它设备处于异常操作状态,并且必须由它的安全装置保护。这种连锁的效应将取决于几个附加安全装置的操作,并且可能对设备产生过多的应力。在能量的起源切断后,也许最好是关断工艺设备的入口,以进一步提供保护或防止上游设备压力或液位传递。如果希望如此,那么能量起源的关断应同时或先于设备进口阀的关断。

6.应急放空阀

应急放空阀又名BDV(Blow-down),用于紧急状况(设备非正常操作工况或火灾事故工况)下对含有天然气或蒸气的设备降压。当金属材料的温度由于火灾或其它原因而增加且高于设计温度时,金属材料的温度可能达到出现应力破损的程度,即使系统的压力没有超过设计压力,应力破损也会发生。因此,对含有天然气或蒸气的设备有控制地降压,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内部压力和器壁应力,避免设备破裂,还可以防止因设备破损而向火源增加更多燃料的可能。

所有的BDV阀都是自动的并且是事故开的(FO,Fail Open)即在无动力源或失去动力源的情况下,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应急放空阀的设置原则:

1)天然气压缩系统必须设紧急放空阀,当压缩机事故关停需停机检修或火灾时,关断天然气压缩系统进出口,通过应急放空阀放空系统内的天然气。

2)对于处理可燃性轻烃的设备,通常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对操作压力在1724kPaG 和以上的设备上设置应急放空阀。另一种选择方式是对所有处理或含有可燃性轻烃的设备设置应急放空阀,以控制因设备中可燃性物质泄漏引起火灾的蔓延。

第二节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案分析

为满足生产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工艺流程中某些重要的操作参数(或操作变量)如压力、温度、液位、流量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使设备、容器或系统运行在设计值。

一、简单控制系统原理

简单控制系统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系统,下面是简单控制系统的原理,至于复杂的控制系统,读者可参考有关自控资料。

无论是压力、温度还是液位、流量的自动控制,虽然被控变量不同,但控制变量都是流量,它们的自动控制回路也都是由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调节阀)三部分组成,其控制原理相同,即传感器(变送器)将检测到的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变量)转换成电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送到调节器,调节器在控制回路中的作用是对实际变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产生一个偏差,调节器在对偏差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PID运算后,送到执行器上的电-气转换器(开关),转换成气信号(电动调节阀除外),带动执行器动作,执行器动作的结果是使实际变量(被控制的变量)向设定值靠近,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P&I图上,以上各控制回路的表示方法如下:

1.压力控制

压力变送器用PT表示;压力显示控制器(压力调节器)用PIC表示(它位于中央控制系统的PLC上,压力变量在中控系统的操作站上显示);电-气转换器用PY表示;压力调节阀用PCV表示。

2.温度控制

温度变送器用TT表示;温度显示控制器(温度调节器)用TIC表示(它位于中央控制系统的PLC上,温度变量在中控系统的操作站上显示);电-气转换器用TY表示;温度调节阀用TCV表示。

3.液位控制

液位变送器用LT表示;液位显示控制器(液位调节器)用LIC表示(它位于中央控制系统的PLC上,液位变量在中控系统的操作站上显示);电-气转换器用LY表示;液位调节阀用LCV表示。

4.流量控制

流量变送器用FT表示;流量显示控制器(流量调节器)用FIC表示(它位于中央控制系统的PLC上,流量变量在中控系统的操作站上显示);电-气转换器用FY表示;流量调节阀用FCV表示。

二、控制方案分析

1.压力控制方案

压力控制的被控变量是压力,控制变量(操纵变量)是流量。

海上平台生产设施中,压力控制的应用场所很多,分离器是最常用的设备,下面以分离器为例,对压力控制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

1)气相出口主管设压力控制阀(压力调节阀)

2)冷却水与工艺介质的换热

温度变送器设在换热器被冷却工艺介质管线出口,调节阀位于换热器的冷却水管线进

3)工艺介质与工艺介质的换热

当高温工艺介质与低温工艺介质进行热交换时,如:电脱水后的高温原油和进入游离水分离器的低温原油进行换热,换热的目的是为了回收热量。这时,如果直接在高温工艺介质的进、出热交换器的管线上设置调节阀来调接高温工艺介质的流量是不好调的。为了控制低温工艺介质的出口温度,通常是在高温工艺介质进、出热交换器的管线之间设一旁路,在旁路上设置调节阀,让高温工艺介质一部分经热交换器而另一部分不经热交换器。

相),多数相当于两相分离器。由于海管输送过程中出现的液相段塞流会造成捕集器液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为避免液位超高引起事故关断,对于段塞流捕集器这种特殊的两相分离器的液位控制,通常有如下两种方式:

(1)在捕集器液相出口管线上并联设置两个调节阀(气开式)。

控制信号来自同一组液位变送器和液位调节器(正作用),两个液位调节阀对应液位调节器不同范围或阶段的输出量,形成分程控制系统。当液位在低于设定值的范围波动时,液位调节器的输出控制其中一个阀门的开度,液位降低,液位调节器的输出量减小,阀门开度减小,液位升高,液位调节器的输出量增大,阀门开度增大,当液位达到设定值时,阀门到达一定的开度;如果液位继续升高,液位调节器的输出量将继续增大,这时,另一个液位调节阀打开,随着液位的升高,阀门开度逐渐增大。由于两个阀门都在起作用,与单阀比较,调节范围大大增加,因此,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因液相段塞流的涌入而导致的捕集器液位在短时间内的急剧上升。

的分析。

1)分离器进口流量均分

当两台分离器并联运行时,为使得分离器进料量均衡,在两台分离器总入口设置一个流量变送器FT1,测量总流量Q1;在其中一台分离器的入口设一流量变送器FT2,测量流量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构造题库答案

一、问答题(20分,每题5分) 1、海洋工程主要技术指哪两类?各举3例。 答:第一类:资源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深海矿物勘探、开采、储运技术;海底石油、天然气钻探、开采、储运技术;海水资源与能源利用技术,包括淡化、提炼、潮汐、波力、温差等;海洋生物养殖、捕捞技术; 海底地形地貌的研究等。 第二类:装备设施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探测装备技术,包括海洋各种科学数据的采集、结果分析,各种海况下的救助、潜水技术;海洋建设技术,包括港口、海洋平台、海岸及海底建筑;海洋运载器工程技术,包括水面(各种船舶)、半潜(半潜平台)、潜水(潜器)、水下(水下工作站、采油装置、军用设施等)设备技术等。 标准:答出斜体字的每项1分,共2分;其余举一例1分,最多3分。 2、目前常用的海洋平台有哪几种(分类及名称)? 答: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 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 固定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质导管架式平台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 3、什么是移动式平台?什么是固定式平台?各包括什么具体平台?

答:移动式平台是一种装备有钻井设备,并能从一个井位移到另一个井位的平台,它可用于海上石油的钻探和生产。移动式平台包括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固定式平台一般是平台固定一处不能整体移动。固定式平台包括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质导管架式平台。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0.5分,最多扣3分。 4、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弯曲?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强度? 答:作用在船体上的重力、浮力、波浪水动力和惯性力等而引起的船体绕水平横轴的弯曲称为总纵弯曲,总纵弯曲由静水总纵弯曲和波浪总纵弯曲两部分叠加而成。船体抵抗总纵弯曲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船体的总纵强度。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0.5分。 5、什么是船体的中拱弯曲与中垂弯曲? 答:在波浪状况下,船体产生的弯矩会较静水中为大。一般认为波浪长度等于船长时,船体的弯曲最为严重。当波峰在船中时,会使船体中部向上弯曲,称为中拱弯曲(hogging)。当波谷在船中时,会使船体中部向下弯曲,称为中垂弯曲(sagging)。中拱弯曲时,船体的甲板受拉伸,底部受压缩。中垂弯曲时,船体的甲板受压缩,底部受拉伸,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2分;细节项最多加1分。

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 概述 在我国,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 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 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 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 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 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 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 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北京华迪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为各级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政务资源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华迪宏图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 2.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框架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设备维护平台接口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说明书[2013_05_13]

设备维护平台 接口技术规范说明书 (版本号V1.0) 杭州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

更改履历 注:更改人除形成初稿,以后每次修改在未批准确认前均需采用修订的方式进行修改

目录 1 概述 (2) 1.1编写目的 (2) 1.2预期读者 (2) 1.3参考文献 (2) 2 接口平台设计 (2) 2.1技术架构 (2) 2.1.1接口架构图 (2) 2.1.2业务流图 (3) 2.2部署方式 (4) 2.3接口标准 (4) 2.3.1技术标准 (4) 2.3.2数据规约 (5) 2.3.3 示例 (6) 3 WEBSERVICE 服务 (8) 3.1设备维护平台提供的服务 (8) 3.1.1接口服务清单 (8) 3.1.2接口服务设计 (8)

1概述 1.1编写目的 为设备维护平台的信息同步和共享,制定了统一的接口规范,用来指导各系统的接口设计、开发、联调及迁移工作。 范围:本文档主要是对设备维护平台与外围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需求进行说明。 1.2调试要求 强烈要求第三方调用者,先做测试库的接口调试,确保接口及参数调用正确, 否则将对正式库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承担主要责任。 1.3预期读者 项目组人员、各交互系统涉及到的开发厂家。 1.4参考文献 《智能交通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备接入标准》杭州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2接口平台设计 2.1技术架构 2.1.1接口架构图 (暂缺)

2.1.2业务流图 说明:用户通过接口。 2.2部署方式 接口服务层包括 Webservice 服务、展现集成服务。 I 审權不逋i±l TT. 維修移交 是否塞俵底虽范国 「 人工确认 维楼反逮 [否 ] 稈序椎测 V 是否堆楼完工.A*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 设计方案 1.1应用场景 ?场景一: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其它单位的信息交换 由于各单位信息化进程不同,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专门的网上办公系统,这些单位如果要接收市公文,都必须通过手工录入,无法进行信息的自动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结合简单的接口开发,能使市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对接和交换,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场景三:基础信息库 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地理基础信息库。这些基础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独立存储,信息不全,也不具备权威性. ?场景四:领导决策支持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有科学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但现阶段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业务系统中,各自通过纸质进行报送,一方面这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不同单位数据之间无法产生在的联系,不利于正确的决策。要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自动从各单位系统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比如房地产,涉及国土、税务、房管、银行、运输、电力等。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可很好的从不同系统中采集信息,使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只需要解决与决策有关的业务问题。 ?场景N:…… 随着电子业务的深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利用会越来越多,好比是经济发展需要修建高速公路一样……

1.2术语介绍 (1)企业基础信息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涉及到企业注册登记、变更、注(吊)销、年检、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等业务容的基础信息,具有跨部门共享需求的特征。 (2)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之间进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的通讯、传输与管理系统。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是指成熟的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中间件产品。 (3)交换前置机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中与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交换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连接的交换前置服务器。 (4)信息交换桥接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业务应用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信息安全交换的连接通道。 (5)企业基础信息库 存储、管理企业基础信息的数据库。 (6)前置交换信息库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与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之间共享信息双向交换的中转数据库。 (7)业务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是指各个委办局保存业务数据的数据库,运行在委办局的网中。如税务部门的税务征管数据库,工商部门以“经济户口”为主要容的工商业务数据。 (8)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部署在各委办局节点前置机上的桥接系统、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比对和整合系统等应用的总称。 (9)中心数据管理系统 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实现交换数据查询和管理等功能的应用系统。 (10)数据比对整合系统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规划设计方案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议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建设目标和意义 (5) 1.3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6) 第二章电子商务平台总体设计 (7) 2.1整体设计原则 (7) 2.1.1权威性 (7) 2.1.2及时性 (7) 2.1.3可靠和安全性 (7) 2.1.4适应性 (8) 2.1.5先进性 (8) 2.1.6系统性能 (8) 2.1.7易管理性 (8) 2.1.8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8) 2.2系统架构设计 (9) 2.2.1应用支撑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9) 2.2.2技术开发路线设计 (10) 2.2.3总体逻辑结构 (11) 2.2.4系统设计特点 (12) 2.3平台系统设计 (12) 2.3.1整体风格 (12) 2.3.2系统主色调 (13) 2.3.3导航页 (13) 2.3.4电子商务平台首页设计 (13) 第三章电子商务平台功能描述 (15) 3.1栏目按功能分类 (15) 3.2网站栏目功能说明 (16) 3.2.1 信息类 (16) 3.2.2业务类 (16) 3.2.3服务类 (20) 3.2.4功能类 (21) 第四章商务平台后台管理 (23) 4.1用户管理模块 (23) 4.2目录维护 (24) 4.3页面设置 (25) 4.4信息发布管理 (25) 4.5个性化功能 (27) 4.6日志管理 (28) 4.7网上订阅管理 (29) 4.8会员管理 (30)

第五章安全设计 (31) 5.1建立应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31) 5.1.1安全技术体系 (31) 5.1.2管理体系 (31) 5.1.3人才教育体系 (31) 5.2应用网络安全策略及安全规范 (32) 5.3信息安全防御系统 (33) 5.3.1总体描述 (33) 5.3.2防火墙 (33) 5.3.3入侵检测 (34) 5.3.4漏洞扫描 (35) 5.3.5病毒防治 (35) 5.3.6安全审计 (36) 5.3.7Web信息防篡改系统 (37) 5.4应用级安全保密措施 (38) 5.5用户级安全保密措施 (40)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资源交换平台解决方案v1

方案概要 本方案主要描述湖南省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而制作的。方案充分结合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制订,针对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具体需求,利用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Webservice技术等,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 方案共分为8章,其中: 第2章,项目背景,主要描述本项目的整体应用背景 第3章,需求分析,项目总体实施需求以及各个部分的需求进行了描述 第4章,总体设计,针对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详细说明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应用子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应用流程。 第5、6、7章,分别对目录体系管理平台、交换体系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建设等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8章,对部门应用系统对接方式进行了设计。 项目背景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

之一,以政务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技术总体架构,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作为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相对独立,其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如图2-1所示。 图0-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位 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通过构建覆盖中央、省、市、县的多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全国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的普遍信息共享,方便用户发现、定位和共享多种形态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中心之间通过互访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以支持跨部门业务协同为目的,实现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满足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平台梯子设计技术规定

1总则 1.0.1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的设备平台梯子的设计。 1.0.2本标准代替《平台梯子设计技术规定》(BA8-5-2-87)。 2平台梯子的设置原则 2.0.1为了便于生产操作和维护检修,凡工艺设备的人孔、进出口阀、液面计、调节阀及操作频繁的单独阀、压力表、热电偶等,标高在2000mm以上一般都应设置平台。特殊情况也应保证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能进行操作和维护。 2.0.2装置内布置相邻的设备群,若仪表、阀较多操作、维护较频繁时,宜设置联合平台,中间用走道相接,走道宽度一般应≥800mm。 2.0.3设置平台应尽量经济、合理、安全方便。操作平台的大小应根据工艺安装、自控等专业及维修需要确定,但平台上应有不小于600mm宽的人行通道。 2.0.4每两层平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200mm。 2.0.5为立式设备设置平台,人孔中心线与平台面的距离应在500~1000mm范围内,且应不超过1200mm和不低于500mm。 2.0.6梯子(包括45°斜梯,55°斜梯及直梯等)的选用应按工艺安装专业和平台结构需要而设置,若用斜梯应尽量选用45°斜梯为宜。 2.0.7设备内介质如在操作温度下能自燃,则在设置其平台梯子时应考虑便于安全疏散,对于较大的联合平台,若只有一个正常操作梯子则应在平台的另一端设置安全梯。 2.0.8立式设备顶层平台的宽度一般宜按下列要求选用。 a)顶层为圆形平台时,平台外径宜取设备内直径D加80mm~210mm。 d)顶层为方形平台时,平台伸出设备外壁的宽度视设备直径大小确定。一般设备直径≤1200mm时,平台伸出宽度宜取200~300mm;设备直径>1200mm时,平台伸出宽度宜取200mm~600mm。 c)若顶层平台伸出过宽设计有困难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解决。 3平台设计的基本要求 3.0.1设备上的梯子平台设计荷载仅考虑一般正常操作和检修需要,按平台自重100Kg/m2、活荷载100Kg/m2、检修荷载200Kg/m2考虑的,当平台上荷载超过此值时,工艺安装专业应提供荷载资料对平台(必要时对设备壳体)进行核算,并对平台作特殊加固。若荷载太大设计有困难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修改承重方案。 3.0.2两设备之间有平台相连时,如两设备温差大于150℃时,联合平台上横梁必须采用螺栓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 1.1.标准规范建设 1.1.1.数据规范编制 1.1.1.1.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指对数据的描述,例如数据交换频率、数据字段、共享范围等信息。元数据标准制 定是为各监管部门数据收集、整合与应用时提供统一 的指引作用,本项目元数据标准定义市场监管信息资 源的核心元数据及扩展方法,分别定义关系数据表、 文件格式数据、服务数据三类格式数据的核心元数据 定义,为市场监管目录设计与资源目录模块开发奠定 标准模板基础; ?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指数据库中字段的格式规定。 因历史原因,各监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 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开发规范,当前跨部门监管数据 资源不对称、格式不统一等问题严重,本项目在整合 数据过程中,数据元标准制定统一规范了跨部门监管 数据的字段与格式要求,向各监管部门明确提供数据 的统一格式要求,也是本平台数据ETL过程的重要标 准。 ?信用信息分类规范:为加强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记录、

整合、应用,规范和指导各部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 设,将制定信用信息分类规范。规范是在梳理市信用 信息资源基础上,参照省、国家信用信息相关标准规 范编制而成。 1.1.1. 2.目录标准 ●信息资源目录编码标准。根据资源提供部门、数据类 型等提出社会信用信息目录、资源、市场监管号、资 源目录版本的统一编码规则; ●社会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基于数据标准与信息资源目 录编码标准制定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目录》,通过定期更新发布方式提供各监管部门使用。 1.1. 2.技术规范编制 1.1. 2.1.开放接口接入规范 为方便第三方系统接入,以加快数据实时共享性,提供丰富的数据应用方式本期为第三方系统提供开放接口,开放接口包括第三方系统向《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提供数据的接口,以及第三方系统应用《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的数据接口。数据交换接入规范提出数据开放接口的提供与应用规范,为第三方接入单位提供标准的指引技术文档。 1.1. 2.2.信息资源公开技术规范

XXXX网站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项目 技术方案 (讨论稿)

作者 公布日期 批准人 文件名 版本0.1 项目经理 所属团队 开发员 测试员 文档修改日志 序号版本修改内容修改日期修改人1 0.1 创建2009-05-27

1上海证券网站的总体建设目标 上海证券本次网站改版的总体目标为 (一)可扩展性 (二)可靠性 (三)易于维护管理 (四)易用性 (五)安全性 (六)高效性 (七)跨平台原则

2网站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建设需求 公司及公司产品宣传 面向互联网用户,向用户展现证券公司及其各种服务,特别是资料分析资讯等的基本信息。实现将普通社会公众培养为潜在投资者、将潜在投资者引导为证券公司股票投资者的宣传功能。 客户服务系统对来自互联网的客户提供服务功能 互联网客户服务系统必须整合证券公司主页和以上两项功能,在同一平台上对功能加以必要的完善,突出开放式投资和理财服务两项功能。 能够满足海量用户访问的系统负载要求 能够满足证券公司主动服务和客户自助服务的要求 增强的网站粘滞性 增强的网站SEO,通过搜索引擎主动为网站带来更多的流量。 能够满足现代网络安全性规范的要求 系统在运行后,网络日常维护重点便在于网站的安全性,我们通过我们的系统设计和日常维护规范等方面的工作,都可以保证网站安全性。 建立基于新型技术平台构建的网站门户系统(含后台分析管理系统),全面提升门户营运效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基础构架要求支撑全站或指定页面的定制布局,可快速发布新页面。支持全站或指定页面的链接流量收集,全站或指定页面的客户行为收集。 后台系统配置灵活,具备一定的分析统计及客户行为的数据挖掘功能,为公司的客户分析系统做好数据收集准备。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站系统,和客服及相关系统整合,全面提升人机界面及客户体验。 对客户及相关系统作出更加有机的整合,进一步实现系统之间的联接和信息共享。包括:网站的交易、查询、论坛等全面实现单点登陆;网站和call-center邮件、短信、信息全面整合联动,杜绝信息孤岛(比如客户邮件投递失败,网站不知道,客户电话过客服中心而网站后台无体现)。 基于新的网站门户特定子系统的定制开发。 配合性的升级和建设一些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子系统及特色功能,包括:

海洋工程结构题库

一、问答题(20分,每题5分)(30题) 1、海洋工程主要技术指哪两类?各举3例。(P1 2、目前常用的海洋平台有哪几种(分类及名称)?(P2 3、什么是移动式平台?什么是固定式平台?各包括什么具体平台? 其适宜水深各是多少?(P2——11 4、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弯曲?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强度?(P12 5、什么是船体的中拱弯曲与中垂弯曲?(P13 6、保证船体横向强度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哪些强度属船体总强度范 畴?(P14、P15 7、船体结构有几种骨架形式?从强度考虑,纵、横骨架有何优 点?(P21 8、什么是船体的板架结构?船体有哪四种主要的板架结构?(P22— —24 9、举例说明作用于底部结构的主要外力有哪些?(P28 10、举例说明作用于舷侧结构的主要外力有哪些?(P40 11、举例说明作用于甲板结构的外力有哪几种?(P49 12、有哪几种甲板梁拱形式?什么叫甲板的脊弧?什么叫甲板的弦 弧?(P49 13、考虑按用途及结构形式分类说明常用的几种舱壁形式(P53 14、平面舱壁的舱壁骨架名称如何?作用如何?(P55 15、常用的船首侧面形状有哪几种?(P63 16、常用的船尾侧面形状有哪几种?(P65 17、本课程介绍了哪七种船舶上的特殊结构?(P73—91

18、各举一例说明细实线、粗实线、细虚线和轨道线在船体制图中表示 何种构件?(P92 19、主要有哪四类船体图样?(PP1 20、列举四种船体结构图样的名称。(PP1 21、说明中横剖面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PP111 22、说明中纵剖面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PP120 23、自升式平台有哪五种工作状态?有哪三部分组成?(P93—94 24、自升式平台有哪三种桩脚端部结构?常用的升降装置有哪两种? (P103---104 25、简述立柱稳定式平台主要有哪几部分结构组成?(P109 其立 柱一般有哪四种常见的结构形式?(P114图4—11, 26、导管架平台有哪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有哪两种甲板结构形式? (P125 27、写出四种导管架构架形式的名称(P134—135 并写出导管架平 台有哪四种常用的桩基形式?(P138—139 28、潜器的外形分为哪三种形状?潜器的结构形式有哪三种?简单表 述每种形式的特征。(P149 29、历史上曾出现过哪几种耐压壳体横截面形状?最好的是哪种?有 哪两种组合体?(P155 30、直升机甲板按其位置有哪三种形式?其结构组成主要有哪两部 分?(P170 二、填空题(20分,缺(错)1项扣1分)(每题5分)(30题) 1、外板指船底部、舭部、舷部外壳板,由许多块钢板(焊接)而成。

平台梯子设计技术规定

BDI 工程标准 平台梯子设计技术规定标准号: BA8-5-2-96 日期 1996 年 4 月 17 日共8 页第 1 页 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修改号 1总则 1.0.1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的设备平台梯子的设计。 1.0.2本标准代替《平台梯子设计技术规定》(BA8-5-2-87)。 2平台梯子的设置原则 2.0.1为了便于生产操作和维护检修,凡工艺设备的人孔、进出口阀、液面计、调节阀及操作频繁的单独阀、压力表、热电偶等,标高在2000mm以上一般都应设置平台。特殊情况也应保证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能进行操作和维护。 2.0.2装置内布置相邻的设备群,若仪表、阀较多操作、维护较频繁时,宜设置联合平台,中间用走道相接,走道宽度一般应≥800mm。 2.0.3设置平台应尽量经济、合理、安全方便。操作平台的大小应根据工艺安装、自控等专业及维修需要确定,但平台上应有不小于600mm宽的人行通道。 2.0.4每两层平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200mm。 2.0.5为立式设备设置平台,人孔中心线与平台面的距离应在500~1000mm范围内,且应不超过1200mm和不低于500mm。 2.0.6梯子(包括45°斜梯,55°斜梯及直梯等)的选用应按工艺安装专业和平台结构需要而设置,若用斜梯应尽量选用45°斜梯为宜。 2.0.7设备内介质如在操作温度下能自燃,则在设置其平台梯子时应考虑便于安全疏散,对于较大的联合平台,若只有一个正常操作梯子则应在平台的另一端设置安全梯。 2.0.8立式设备顶层平台的宽度一般宜按下列要求选用。 a)顶层为圆形平台时,平台外径宜取设备内直径D加80mm~210mm。 d)顶层为方形平台时,平台伸出设备外壁的宽度视设备直径大小确定。一般设备直径≤1200mm时,平台伸出宽度宜取200~300mm;设备直径>1200mm时,平台伸出宽度宜取200mm~600mm。 c)若顶层平台伸出过宽设计有困难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解决。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

顺德区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SD09050)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现状 我区于2005年开发完成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并于2008年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功能。平台目前运行在区信息中心机房,有公安局、计生局两个节点与之相连,运行正常。 二、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调研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开发和完善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建设顺德区数据共享资源体系,推进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顺德区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使数据共享平台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 1)对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开展调研 完成对12个政府重要职能部门数据集成方面的需求调研,完成以数据共享、交换和整合需求的梳理和分析。 2)数据共享规范与标准接口和政府资源目录建设 通过调研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并逐步完善。 3)数据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 提供数据发布、目录维护、系统配置等界面,增强系统易用性;改善数据传输性能,支持不同级别数据量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集成数据共享申请、申请审核、数据共享目录编制等业务功能;实现全区、区与市之间的数据共享;增加共享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监控共享数据的访问量、数据状态、共享数据业务办理状况等。

四、建设原则 (一)开放性 数据源和目标数据可以是文本文件、Excel文档、Word文档、XML文档。通过JDBC、ODBC支持所有JDBC和ODBC数据库,并为部分主流数据库提供了专用的数据库接口。目前应该满足Sybase、Informix、Oracle、DB2、SQL Server等异构数据库双向数据传输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扩展。 整体开发遵循J2EE平台标准和XML交换标准,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可以应用于Windows、Linux和Unix系统。 (二)安全性 数据中心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三)实用性 完善友好的定制开发环境支持不同技术层次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安装简易,使用简单,有完善的系统参数配置工具和管理控制台。 (四)可伸缩性 可以合理地定制数据共享交换方式。根据不同类型业务特色和技术要求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五)可扩展性 能够方便的加入交换节点以及增加交换共享服务。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增加硬件配置的方式对交换平台进行扩容。 (六)相对独立性 根据数据共享平台的目标定位,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部门端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代理)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构造题库答案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构造题 库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问答题(20分,每题5分) 1、海洋工程主要技术指哪两类各举3例。 答:第一类:资源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深海矿物勘探、开采、储运技术;海底石油、天然气钻探、开采、储运技术;海水资源与能源利用技术,包括淡化、提炼、潮汐、波力、温差等;海洋生物养殖、捕捞技术; 海底地形地貌的研究等。 第二类:装备设施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探测装备技术,包括海洋各种科学数据的采集、结果分析,各种海况下的救助、潜水技术;海洋建设技术,包括港口、海洋平台、海岸及海底建筑;海洋运载器工程技术,包括水面(各种船舶)、半潜(半潜平台)、潜水(潜器)、水下(水下工作站、采油装置、军用设施等)设备技术等。 标准:答出斜体字的每项1分,共2分;其余举一例1分,最多3分。 2、目前常用的海洋平台有哪几种(分类及名称) 答: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 台、张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 固定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质导管架式平台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分,最多扣3分。3、什么是移动式平台什么是固定式平台各包括什么具体平台

答:移动式平台是一种装备有钻井设备,并能从一个井位移到另一个井位的平台,它可用于海上石油的钻探和生产。移动式平台包括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固定式平台一般是平台固定一处不能整体移动。固定式平台包括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质导管架式平台。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分,最多扣3分。 4、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弯曲什么是船体的总纵强度 答:作用在船体上的重力、浮力、波浪水动力和惯性力等而引起的船体绕水平横轴的弯曲称为总纵弯曲,总纵弯曲由静水总纵弯曲和波浪总纵弯曲两部分叠加而成。船体抵抗总纵弯曲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船体的总纵强度。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1分;细节项缺一项扣分。 5、什么是船体的中拱弯曲与中垂弯曲 答:在波浪状况下,船体内产生的弯矩会较静水中为大。一般认为波浪长度等于船长时,船体的弯曲最为严重。当波峰在船中时,会使船体中部向上弯曲,称为中拱弯曲(hogging)。 当波谷在船中时,会使船体中部向下弯曲,称为中垂弯曲 (sagging)。中拱弯曲时,船体的甲板受拉伸,底部受压缩。 中垂弯曲时,船体的甲板受压缩,底部受拉伸, 标准:答出斜体字每项2分;细节项最多加1分。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技术设计规范方案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增值业务系统基础资源统一平台一期工程 技术规书 2012年7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综述 (5) 1.1定义 (5) 1.2标准和性能 (6) 1.3卖方供货围、服务围和应用案例 (6) 1.4技术建议书容要求 (7) 1.5技术附件 (8) 2工程描述 (9) 2.1背景 (9) 2.2建设目标 (10) 2.3建设规模 (10) 2.4界面 (10) 3总体技术要求 (10) 3.1总体要求 (10) 3.1.1 设计标准 (11) 3.1.2 安全性 (11) 3.1.3 扩展性 (11) 3.1.4 兼容性 (11) 3.1.5 易用性 (11) 3.1.6 易实施性 (11) 3.2云平台功能要求 (11) 3.2.1 用户管理 (12) 3.2.2 门户系统 (12) 3.2.2.1 服务门户 (13) 3.2.2.2 CI管理门户 (13) 3.2.3 视图管理 (13) 3.2.3.1 资源视图 (13) 3.2.3.2 业务视图 (14) 3.2.4 资源管理与监控 (15)

3.2.4.1 资源管理 (15) 3.2.5 资源控制 (17) 3.2.5.1 资源申请与部署 (17) 3.2.5.2 资源配置变更 (17) 3.2.5.3 资源回收 (17) 3.2.6 设备管理 (18) 3.2.6.1 计算设备管理 (18) 3.2.6.2 存储设备管理 (18) 3.2.6.3 网络设备管理 (18) 3.2.7 虚拟化管理 (18) 3.2.8 通用功能 (19) 3.2.8.1 日志管理 (19) 3.2.8.2 统计分析 (19) 3.2.8.3 设备监控和告警 (20) 3.3组网要求 (21) 3.3.1 组网方案建议 (21) 4项目管理要求 (21) 4.1进度控制 (21) 4.2人员要求 (21) 4.3质量控制 (21) 5设备厂验、安装调试、开通及试运行 (21) 5.1交货 (21) 5.2安装和调试 (22) 5.3验收 (22) 6系统维护服务 (23) 6.1.1 基本维护服务 (23) 6.1.2 升级支持服务 (24) 6.1.3 新需求开发服务 (24) 6.1.4 7×24小时技术咨询服务 (24) 6.1.5 技术资料支持 (24)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海洋工程概论论文 15级海洋工程与技术黄嘉荣 内容概论:本文就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探究,了解到我国的海洋工程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海洋工程,从广义上说,所有涉及货与海洋环境有关的工程都可以归入海洋工程研究的范围,如我们经常谈论的海洋平台,系泊系统,海底管线以及其他开发海洋资源的设备和工程建筑,如海浪能源转换系统之类的。海洋工程研究范围有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研究,海上施工技术,以及大部分的船舶工程。 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建筑物角度来看,实际上包括了两类建筑物:沿岸结构物和近海建筑物。 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 1.我国海洋石油工程。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海域辽阔,海安县长达18000多公里,海域面积472.2万平方公里,大陆架为130多平方公里,由于中国沿海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后一批面积大,易于开采而尚未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而且水深在120m以内的水域占很大一部分,作业条件优于北海油田(其水深在100m~300m),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目1979年以来,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利用

外资,同国外联合开发,已经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石油公司签订了在渤海,南海的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盆地的合作勘探开发合同。我国目前的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1.我国近海石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渤海油田的近岸滩涂地区。2.原有性质特殊,轻,中,重三种油质中,中质和重质油储量可能会多一些。3.国际油价起伏不定,不时处于疲乏状态。4.海况条件比中东等地区差,台风,海冰,地震影响较大。另外,较于其它英,美发达国家,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正处于落后的阶段,表现在平台设计,平台材料,平台设备及仪器仪表系统,平台的制作工艺,海上施工安装等方面。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m。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开始在100m左右水深的范围内进行。现在我国也准备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在500~2000m,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目前,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12万km2 的海域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并以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为基地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公司。中海油也已获批准在南中国海7万多km2的海域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并且已有8个区块开始向全球招商,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另外,其子公司中海油服股份公司也投入巨资开始建造122m(400ft)深水钻井平台,并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精选.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概述 目前,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2、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满足面向各类用户依据实际需求开展业务的需要。如支撑城市应急联动应用、辅助领导决策应用、城市管理应用、社会救助应用等。 (3)共享交换平台层 共享交换平台层为城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所在位置,连接各类应用和应用所需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整合各类数据、组件和服务。

大数据中心运行可视化平台项目的技术设计方案的设计v0

数据中心运行可视化平台 技术方案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2015-08-13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建设内容 (4) 2.1地理位置可视化 (4) 2.2数据中心可视化 (4) 2.3IT架构可视化 (5) 第3章建设目标 (5) 第4章解决方案 (6) 4.1 地理位置可视化 (6) 4.1.1 位置分布可视化 (6) 4.1.2 分级浏览可视化 (7) 4.1.3 场景浏览可视化 (7) 4.1.4 网点配置可视化 (7) 4.2 数据中心可视化 (8) 4.2.1 环境可视化 (8) 4.2.2 资产可视化 (9) 4.2.3 配线可视化 (10) 4.2.4 容量可视化 (11) 4.2.5 监控可视化 (11) 4.2.6 演示可视化 (12) 4.3 IT架构可视化 (13) 4.3.1 业务交易可视化 (13) 4.3.2 应用关系可视化 (13) 4.3.3 系统架构可视化 (14) 4.3.4 应用组件可视化 (15) 4.3.5 基础设施可视化 (15) 4.3.6 监控数据可视化 (16) 4.4 第三方系统集成 (16)

第1章项目背景 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IT规模也越来越庞大而复杂,为保障IT 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各类管理对象已完成了监控系统的基础建设,关注各类管理对象的数据采集、异常报警,并取得了良好的监控效果。在建设过程中,比较缺乏从统一可视化的角度,整合监控数据,构建整合的可视化操作平台。目前监控系统的操作方式和使用界面在易用性、友好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监控平台对日常工作的支撑作用。存在如下问题: ●监控展示缺乏从业务到IT的端到端全景视图,各个技术团队只能看到管理 范围内的监控对象和内容,缺乏对关联业务和所依赖基础设施的关联分析和可视化管理能力,对系统整体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应用系统监控缺乏全景视角,各个系统采用独立监控的方式,无法从应用 端到端管理的角度,实现跨系统的监控分析和可视化管理,在出现应用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无法快速定位到发生故障的根源应用系统,同时,在一个应用系统监控报警时,无法判断其所影响的关联应用系统。 ●应用层监控与系统层监控整合程度较低,当应用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快 速定位是应用本身问题,还是所支撑的IT组件问题。同时,在系统层面出现故障时,无法直观评估其所影响的应用系统范围。 ●系统层监控与物理层监控脱节,当系统层出现故障时,无法定位其所依赖 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同时,当物理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判断其所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