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为的读音和意义

文言虚词为的读音和意义
文言虚词为的读音和意义

为的用法

“为”字怎么读?

辅导课上,学生问我“为”的读音,他们说,老师的读音都不一样。我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有时就是要咬文嚼字的。“为”的读音确实不是很好把握,经过查《现代汉语词典》,我发现还是很好区分的。

1、wéi,做第二声的时候,有3种情况:1、动词。所有做动词的“为”都是读第二声,这是大家都明白的。2、做介词而且仅仅相当于“被”(跟“所”合用)的意思的时候读第二声。这是古文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如:士卒多为用者。3、其他附于某些形容词、副词后的情况,比如:大为高兴、极为重要等。

2、wèi,介词,1、给,替的意思,如:为你庆幸。2、表示目的,如:为---而奋斗。3、对,向,如:不足为外人道也。4、因为。

综上所述:作为介词时,只有作为“被”的意义时是第二声,其他作为介词的“为”都读第四声。

“为”字怎么用?

?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

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李忠义其城为坎以先登。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⑨故为之说。⑩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2)为坛而盟。(13)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

(18)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20)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③子墨子解带为城。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霓为衣兮风为马。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⑨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

?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③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⑤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⑦此为何若人?⑧必为有窃疾矣。⑨项燕为楚将。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1)在药则未为良时也。(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14)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⑤恐为操所先。⑥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吾属今为之虏矣。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11)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12)为仲卿母所遣。(1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竟为秦所灭。(19)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

?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

也。③慎勿为妇死。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⑧为汉家除残去秽。⑨请为筹之。⑩保为将军破之!(1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3)君为我呼入。(14)公为我献之。(15)为君翻作《琵琶行》。

(16)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7)阿母为汝求。(18)臣请为王言乐。(19)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0)为复守黜藏使者。(21)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资一欢。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④如姬为公子泣,⑤怵然为戒。⑥为长者折技。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孩子正在投篮的图片) 同学们,图上画的这个孩子叫王龙,他很喜欢打篮球,于是他找体育老师王老师教他打篮球。王老师叫他先练习投篮,让王龙和他的其他三个学生一起练习投篮,等他们几个练到百发百中的时候,就教他们篮球技术。 (此时,学生会发出“哇”的声音,教师揭示课题。)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跟“百”有关,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王龙来到篮球场,看到李明星、张小华、吴力军正在练习投篮,旁边还有一张统计表。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投中次数占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1、同学们帮王龙算算,看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四人小组交流,组长作记录。) 2、课件出示小组学习内容。 ①算一算投中的比率。 ②比较看看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③你认为谁投篮练习的成绩最好?为什么? 3、各小组组长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板书结果。(16/25、13/20、18/30) 教师小结:大家用分数、小数的方法作比较,知道了是张小华的投篮成绩比最好。同学们算出来的这些数,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几分之几的数叫作投中的比率。 4、那种方法能一下子看出谁的投中率最高呢?(引出百分数) 5、认识百分数。 ①教师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②让学生把三个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行比较。教师板书:64/100、65/100、60/100 6、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①教师指出并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②让学生翻开课本98页,把百分数的概念划出来,并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并读概念,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7、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学生独立阅读99页最上面一段话,并小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指名说说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②让学生把64/100、65/100、60/100写成百分数,叫三个学生到黑板板书,然后全班齐读这三个百分数。 ③教师小结:读百分数时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要读作“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要先写分子,再写分号。(教师板书几个百分数的写法) ④和同桌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然后指明说,集体更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8、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黄爱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堂实录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实录 黄爱华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上课的前一天黄老师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带入课堂)师: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生1:我是在报纸上找到的。 “在摩纳哥举行的国展局第132次大会举行了4轮投票,中国上海在第四轮投票中赢得了54票,以88%的得票率胜出,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 (上课的当天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第三天,2002年12月6日) 生2:我是在在网上查到的。 “盈科护眼灯新产品比旧产品省电80%。” 生3:我是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的。 “一件上衣的布料,棉的含量是65%,涤纶的含量是35%。” 生4:我是在酒瓶上贴的标签上找到的。 “泸州老窖的酒精度是52%。” 生5:我是在牛奶盒上找到的。 “100%纯牛奶。” 生6:我是在药品的说明书上找到的。 ……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你想到了什么? 生: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二)引导探索,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研究你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哪位同学们愿意把你研究的成果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赵萌同学展示并汇报如下)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泸州老窖中纯酒精的含量比较高,在各种酒中是比较厉害的。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呢? (师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如下) 泸州老窖的酒精度52% 洋河大曲的酒精度38% 王子啤酒的酒精度3.1% 生:从这些百分数中很容易比较出泸州老窖中纯酒精的含量比较高的。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只要比较这三个百分数的分子就可以了。 生:我认为百分数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 师:这个52%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52又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100表示100毫升。 生:不对!一瓶酒通常是500毫升。分母100表示把泸州老窖酒的总数量看成100份,分子52表示其中的纯酒精占52份,这样更容易理解。 师:我赞成这位同学的看法。我们把不同的三种酒都看成100份,来比较每种酒中纯酒精占多少份,就很容易比较哪种酒比较厉害。同学们注意观察,在生活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 :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就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 词比较其意义与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一一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 - 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一一则、犹 ②时间副词一一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一一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诸、焉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3)复音虚词:于就是、无论等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就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就是属于假借。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 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就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就是顺承关系,就是较难分辨。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您(们)、您(们)的。它与“尔”就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3)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 方才。 【而况】即“何况”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小河镇中心校郭家艳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学生极易把百分数等同于分母是100的一般分数,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2、作为自己任课的班级,教师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个性化的教学理解与表达,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情感目标: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设计特点: “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基于以上观点,联系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1、依托原型,实现再创造。 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平罗本土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原型,凸显事理,师生合作,得出百分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搜集到的“小原型”用自己的话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优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会解释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含有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不表格。 师:3位球员进行投球比赛,你认为谁的水平高?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谁的水平高,只看投球次数或者投中次数可以吗?要看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几。 3.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位球员投中次数与投球次数的比率。 (A球员、B球员、C球员) 师: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

生:通分成、、进行比较。 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读、写法 1.用百分数表示,读、写百分数。 师:请你说说、、每个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师: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名字叫百分数。 师:你能将改写成百分数吗?谁能来读出这个百分数? 生:改写成60%,读作:百分之六十。 师:将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并读出它们。 2.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百分数?请你举例说说你收集到的其中一个百分数,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生举例说明,师板书记录。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归纳: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利用图形,体会百分数表示的两种不同数量关系。 (1)理解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配制一瓶混合型橙汁,成分见下表。 师:请你说说橙汁6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教学内容: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 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开放课堂,扩大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3.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难点: 1.开放课堂,扩大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2.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3.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百分数化分数。 1.创设学生体检的情境,出示例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出问题: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

3.你能把分数改用百分数表示吗?先独立思考,自己试一试。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5=35=0.6=60% 2/7=270.286=28.6% 指出: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并要注意正确使用“≈”。 讨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还有什么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试一试”:分数化百分数 1.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23%= 75%= 12.5%= 2.想一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填后交流。 2.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填后校对,提醒:写出的分数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作业 练习二十第5、6、8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3/5=35=0.6=60% 2/7=270.286=28.6%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 篇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说课稿 ——马莲渠陈木闸小学梁爱娟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所分析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部分的相关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前边学习分数基础上对百分数己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通过对生活中的百分数接触很容易找到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为本切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

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 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分析: 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区分 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上的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 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 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 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 考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表并列)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 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连词,于是)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代词,你的)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导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发应用。 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三、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导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 导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导学过程: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意义: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它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读法:百分之几 写法:前面写分子,后面加上“%”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导学案 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自主学习 1、小学生的近视率是18%表示()占()的()。 2、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表示()占()的()。 3、由以上实例,我们发现,百分数就表示()。 4、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八()百分之十六() 百分之零点二五()百分之一百三十点五() 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2%() 1.2%() 300%() 0.3%()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过程,掌握互化的方法。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小数的在联系,培养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导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在联系和依据。 导学方法启发思考,引导发现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教师导学学生学习设计意图个人复备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下图。 上图涂色部分,小数表示 (),百分数表示()。 教师:你喜欢这幅图案吗, 想一想,括号里该怎样填? (2)教师质疑: 通过填写数据,你发现了什 么? 教师:从图上我们得知一个 小数(0.52)与一个百分数(52%) 相等,那么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 化呢? (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小数的 互化) (1)学生欣赏图案, 数方格说出答案分别是 0.52和52%(2)学生可能 会说0.52=52% 数形 结合,把 小数和百 分数定格 在同一图 中,得到 相等关 系,引出 新知识。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反思 1、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而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例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的基础与生活中对百分数的认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现代生活中数学应用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教学。 2、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坚持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看、思、说、试,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创造百分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这节课主要通过创设“初步感知——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

过程,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应用,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得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共同认同的。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充分地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仍然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及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 学设计及反思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8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的作用;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百分数意义的活动过程,积累学习数学概念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和知识间的联系,产生对数学求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爱迪生的名言天才=99%的勤奋+1%的灵感 2、99%、1%同学们知道这些叫什么数么? 3、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老师收集了几条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

二、教学新课 多媒体出示例1, 学生交流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冯晋鹏:可以比较投篮的次数,也可以比较投中的次数。 贺彩岭:可以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 1.计算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三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比率。(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出示表格,让学生交流计算结果,教师板书呈现。 指名说说16/25、13/20、3/5这三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明确它们都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2.通分比较,引入百分数。 引导:根据这个结果,你能一眼看出哪一场投得最准了吗(不能)为什么呢那怎么办 交流:你准备怎样比较? 结合交流:让学生理解不同比较方法: (1)把三个分数通分后,比较大小。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练习题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3、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4、子而思报父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5、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8、提刀而立。 之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5、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以 1、秦以攻取之外,大则获邑,小则得城。《六国论》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5、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勾践灭吴》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8、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9、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贤不必以,忠不必用。《屈原列传》 11、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所谓华山洞,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也《游褒禅山记》 3、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5、余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6、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7、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0、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1、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真耶?《祭十二郎文》与 1、与尔三矢。《伶官传序》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4、夫六国与秦皆诸候。《过秦论》 5、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因 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4、留等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6、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且 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鸿门宴》 3、河水清且涟漪。《诗经》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深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事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概括与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师:天气越来越冷,老师想去买一套保暖内衣,在商场里选了这样两套衣服。在看了合格证以后发现这样一些信息,请你来帮老师选一选,买哪一套比较好?(课件出示图片和相关信息。) 预设:买第二套。

教师:能说说为什么吗?(棉的成分是100%。) 追问:这个100%是什么意思?65.5%又表示什么呢? 讨论交流,并逐步达成共识:100%棉表示这件衣服是全棉的,65.5%棉表示这件衣服含有65.5%的棉。全棉的衣服更保暖,建议买第二件。 【设计意图】从最常见的衣服标签信息入手,创设帮老师选一选的问题情境引入百分数的教学。使学生经历最初的直觉(认为第二件衣服比较好),到判定标准的感知(表示棉含量的百分数),自然地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尝试读写,初步感知 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举例说一说。(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几个这样的数。(指名读一读。)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在复杂现实情境中“转识成智” ——“认识百分数”教学实践与思考 沈俊(江苏省南京市竹山小学) 一、课前思考 百分数与小学阶段其它概念有较强关联,比如: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它与分数有千丝万缕的牵连;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和百分比,它可以写成后项是100的两数之比,与除法也甚有关系;百分数与整数、小数也可以进行互化;百分数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在农业生产、人工智能、信息统计、银行储蓄等领域里也多有应用……如何在初始课就能使学生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百分数,激活原有经验,促进知识联结,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是值得教师用心揣摩的一件事。 1.学习需求。百分数与分数,一字之差,关系密切,既然已经学习过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这是本节课的“大问题”。如何联系现实生活,对接已有经验,激发学习需求,并在新课学习过程中体悟到百分数的价值意义与不可或缺性,需要教师在情境设计和材料选择上下功夫。 2.情境设计。苏教版设计的情境是“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命中率”;北师大版选取的是“比较三个足球队员罚点球的命中率”情境;浙教版采用“强强三次套圈哪次套得准”来引入新课;人教版则是从“生活中的三种百分数”导入新课。前三种版本教学情境的共性在于“为了方便比较,把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从而引出百分数。我们不得不存疑:现实生活中怎么有这么巧的事呢?显然是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改造”。如何设计一种情境,既贴近现实,能承载相关知识点,又能折射出生活的复杂性? 3.材料选择。学习材料既要来源实际,有生活味;又要超越生活,有数学味。鲜活的学习材料能使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因此,除了提供常见的“果汁含量”“衣服纤维”“优秀率”等涉及百分数的实例外,还要适当选取能拓宽视野、激励成长的学习材料,使“转识成智”成为可能。 二、课堂践行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四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学习百分数的需求,理解其意义,会读、写百分数。 2.在比较归纳中,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常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常考文言虚词(18个)的意义和用法 一、【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二、【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译: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我所拜访的屠夫朱亥。)【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嬴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所杀。)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老师是用来传教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谓】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译: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所在】 1.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译:石头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到处都是这样。 2.所在之处,处所。例: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译:我紧追了几步,绕过墙后,却找不到它在哪里。三、【为】(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译: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

人教版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

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习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