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222

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222
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222

2009年 第54卷 第18期: 2657 ~ 2666

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评 述

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

傅强,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3 E-mail: qfu@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 xhbao@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 2009-07-12收稿, 2009-09-02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603037, 20733008, 2087314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7CB815205)和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摘要 评述了近3年来在石墨烯(graphene)制备化学、石墨烯化学改性、石墨烯表面化学和催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阐述了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非支撑(freestanding)或准非支撑(quasifree- standing)石墨烯结构的可控和规模制备; 通过表面反应对石墨烯进行掺杂和官能化, 制备了石墨烷、石墨烯氧化物等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石墨烯相关化合物; 这些石墨烯及石墨烯相关材料(graphene and related materials)在催化、储氢等领域展现出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石墨烯 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烷 石墨烯掺杂 碳纳米管 碳催化

两维晶体在平面内有无限重复的周期结构, 但在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只具有纳米尺度, 可以看作是具有宏观尺寸的纳米材料, 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 但是制备非支撑(freestanding)的两维晶体材料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关. 早在20世纪30年代, Landau 和Peierls 等科学家就提出严格的二维晶体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因为在任何有限温度下两维晶体中的热涨落作用会破坏原子的长程有序性, 导致两维晶格的分解或聚集. 一直以来理论和实验界都认为严格的二维晶体无法在非绝对零度稳定存在, 这一假设直到2004年英国Manchester 大学的Geim 等人发现单层石墨烯(graphene)后才得以改变. 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的“微机械力分裂法”(microfolitation)制备了一种单原子厚度的碳膜, 这种两维碳材料表现了很高的结晶度而且异乎寻常地稳定[1~3]. 这一发现立刻震撼了科学界, 随后这种新型碳材料成为材料学和物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4~6].

石墨烯是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2D)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 它可以翘曲成零维(0D)的富勒烯(fullerene), 卷成一维(1D)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或者堆垛成三维(3D)的石墨(graphite), 因此石墨烯是构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4](图1(a)). 石墨烯材料还兼有石墨和碳纳米管等材料的一些优良性质, 例如高热导性[7]和高机械强度[8], 以石墨烯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9]. 可以预见石墨烯在材料领域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更为奇特之处是它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电学性质. 石墨烯的价带(π电子)和导带(π*电子)相交于费米能级处(K 和K ′点), 是能隙为零的半导体, 在费米能级附近其载流子呈现线性的色散关系(图1(b)). 而且石墨烯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1/300, 其电子行为需要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的狄拉克方程来描述, 电子的有效质量为零[10]. 因此, 石墨烯成为凝聚态物理学中独一无二的描述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massless Dirac fermions)的模型体系, 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新奇的电学性质. 例如, 在4 K 以下的反常量子霍尔效应(anomalous quantum Hall effects)[10,11]、室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12]、双极性电场效应(ambipolar electric field effects)[4]. 特别是电子的高迁移率使得石墨烯可以用于弹道输运晶体管(ballistic transistor),

2009年9月 第54卷

第18期

2658

并且已经用它制造出晶体管原型器件[13], 显示这种材料有可能取代Si 基材料, 为发展超高速计算机芯片带来突破.

图1 石墨烯独特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

(a) 石墨烯翘曲成0D 富勒烯, 卷成1D 碳纳米管或者堆垛成3D 的石墨, 是构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4]; (b) 非支撑单层石墨

烯的能带结构[14]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围绕石墨烯的研究热潮主要集中在这种两维材料的物理性质, 特别是电子结构和电学性质, 但是关于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还较少涉及. 正如Ruoff 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上以“Calling all chemists”为题发表的评述中所述, 石墨烯的研究正在期待着更多化学家的参与[15]. 石墨烯的化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石墨烯的制备化学: 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晶体材料是所有应用的基础, 发展简单可控的化学制备方法是最为方便、可行的途径, 这需要化学家们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2) 石墨烯的化学修饰: 将石墨烯进行化学改性、掺杂、表面官能化以及合成石墨烯的衍生物, 发展出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graphene and related materials), 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 (3) 石墨烯的表面化学: 由于石墨烯晶体独特的原子和电子结构, 气体分子与石墨烯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将表现出许多特有的现象, 这将为表面化学特别是表面催化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模型表面; 同时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两维周期平面结构, 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催化剂载体, 金属/石墨烯体系将为表面催化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模型催化研究体系. 本文将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

1 石墨烯的制备化学

石墨烯的许多应用亟需实现大规模、可重复地制备结构规整、厚度和尺寸可控的高质量石墨烯材料. Novoselov 等人[1,2]最初采用“微机械力分裂法”, 即通过机械力从石墨晶体表面剥离石墨烯片层并转移到氧化硅等载体表面上.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微米

大小的石墨烯, 但是其可控性较低, 难以实现大规模合成. 通过加热SiC(0001)单晶表面, de Heer 等人在SiC 表面上外延生长石墨烯结构, 这种担载的石墨烯可以通过光刻过程直接做成电子器件[13,16]. 但是由于SiC 晶体表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表面容易发生重构, 导致表面结构较为复杂, 难以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墨烯[17]. 相比较而言,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可控地合成和制备石墨烯薄膜. 以金属单晶或金属薄膜为衬底, 在其表

面上暴露并高温分解含碳化合物可以生成石墨烯结构, 通过衬底的选择、生长的温度、前驱物的暴露量等生长参数能够对石墨烯的生长进行调控[18]. 因此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以下主要评述近年来在金属表面上外延生长石墨烯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1.1 石墨烯尺寸的控制

为了实现石墨烯的应用, 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一直是石墨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Land 等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在Pt(111)表面预吸附乙烯结合高温退火的过程在Pt(111)的台面上生成纳米尺寸石墨烯[19,20]. 采用表面偏析的方法在Ru(0001)表面上也制备了相似的纳米石墨烯片层(图2(a))[21]. Coraux 等人[22]利用低压气相沉积法(LP-CVD)在Ir(111)表面生长了单层石墨烯,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研究结果证实此石墨烯结构可以跨越金属台阶(图2(b)), 在Ir(111)表面上形成连续、低缺陷密度、微米尺度的单层碳结构. 随后, 高鸿钧研究组[23]报道了在Ru(0001)表面上通过表面偏析的方法获得毫米量级的单晶石墨烯. 最近, Kong 研究组[24]和Kim 等人[25]分别实现了在多晶Ni 薄膜上外延生长石墨烯, 并将石墨烯的尺寸增加到厘米量级. 他们将300 nm 厚的Ni 膜表面加热到1000℃并暴露于CH 4气氛中, 反应一段时间后在金属表面形成大面积的少数层石墨烯(few layers graphene)薄膜. 相关的研究表明所选用的金属衬底并不仅仅局限于Ni 多晶薄膜, Ruoff 小组[26]在Cu 箔(25 μm 厚)表面上采用类似的反应条件成功地制备了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 而且所获得的石墨烯主要为单层结构(图2(c)). 由此可见, 选择合适的金属衬底和反应条件能够控制合成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 1.2 石墨烯厚度的控制

迄今为止, 金属表面上外延生长的石墨烯大多

2659

图2 外延生长的具有不同尺度的单层石墨烯结构

(a) 纳米石墨烯/Ru(0001)的STM 图像(100 nm × 100 nm)[21]; (b) 微米石墨烯/Ir(111)表面在台阶处的原子分辨STM 图像(5 nm × 5 nm)[22]; (c) 支撑在SiO 2表面上的厘米大小的石墨烯薄膜[26]

具有单层结构. 我们利用STM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光电子能谱(XPS 和UPS)对Ru(0001)表面上石墨烯的生长机理进行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 碳氢化合物(C 2H 4)首先在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 经脱氢反应后产生表面碳物种, 在较高温下(<1000℃)表面吸附碳原子在Ru 表面成核长大并最终生成石墨烯结构; 经历了乙烯→乙烷基(ethylidyne)→碳纳米团簇→石墨烯的表面过程[27]. 不难理解当金属表面被石墨烯完全覆盖后, 前驱物的解离过程将受到抑制, 石墨烯的生长也将停止, 从而表现出自限制生长模式(self-limiting)[22,28~33].

由于石墨烯的表面结构和性质与石墨烯的厚度密切相关, 为了调变其性能需要对石墨烯厚度进行有效控制, 即实现单层及多层石墨烯的制备. 高温下碳可以溶解到大多数金属体相中并形成间隙杂质, 当温度降低时碳在金属中的溶解性降低并导致碳的表面偏析. 我们将金属Ru 表面在高温条件下(> 1000℃)暴露乙烯, 使得在Ru 晶体中溶入一定量的碳, 通过表面偏析过程在Ru(0001)表面生成石墨烯. 利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原位研究石墨烯的生长过程, 发现在接近800℃的条件下石墨烯在Ru(0001)表面上表现出层-层生长的模式, 在衬底表面完全覆盖单层石墨烯后开始第二层生长, 形成了双层石墨烯, 如图3(a)所示[34]. Sutter 等人[35~37]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单层(monolayer/ML)和双层(bilayer/BL)石墨烯, STM 和扫描隧道显微谱(STS)研究表明, 双层石墨烯表现出类似非支撑(freestanding)石墨烯的性质(见图3(b))[36]. 在多晶的Ni 和Cu 膜表面上, 利用高温(~1000℃)分解CH 4制备了从单层到10层的石墨烯薄膜[24~26]. 因此, 高温(> 1000℃)CVD 过程结合低温表 面偏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制备从单层到少数层石墨烯, 显示石墨烯厚度的可控性. 1.3 石墨烯电子结构的控制

非支撑石墨烯的特征电子结构在于其具有圆锥

图3 双层石墨烯的外延生长

(a) Ru(0001)表面外延生长单层(亮的区域)和双层(暗的区域)石墨烯的PEEM 图像(整个图像大小为50 μm)[34]; (b) Ru(0001)表面单

层石墨烯(MLG)和双层石墨烯(BLG)的STM 图像[36]

形的π价带和π*导带, 并且两者的顶点相交于费米能级处, 即形成所谓狄拉克锥结构(Dirac cones)(图1(b)). 但是, 担载在金属表面上的石墨烯与许多金属载体(例如Ru, Ni, Rh, Pd 和Co)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其π电子态与金属费米能级(E F )附近的d 电子相耦合, 改变了特征性的狄拉克锥形电子能带结构[38~40]. 因此, 外延生长的石墨烯与非支撑石墨烯在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为了克服石墨烯与金属衬底的电子耦合作用, 可以在石墨烯与金属界面上插层其他原子来减小碳与金属衬底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选择与碳弱相互作用的插层原子, 能够恢复石墨烯的本征电子结构, 实现在金属表面外延生长准非支撑(quasi-freestanding)石墨烯结构. 例如, Ni(111)表面上生长的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由于受到石墨π轨道和Ni 的d 轨道杂化作用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改变. 室温下在石墨烯/Ni(111)表面上沉积碱金属(例如铯(Cs)、钠(Na)和钾(K)), 导致这些碱金属原子插层到石墨烯和Ni 的界面处, XPS 和UPS 研究结果显示插层反应后石墨烯的π电子态向低结合能移动, 更接近于石墨的特征[40]. 利用Au [33,41]和Cu [31]原子插层同样能够实现单层石墨烯与Ni 衬底的去电子耦合(decoupling)作用, 获得类似非支撑石墨烯的本征电子结构. Varykhalov 等人[33]在单层石墨烯/Ni(111)表面上于室温下沉积一个单层Au, 经600~700 K 退火后将Au 插层到石墨烯/Ni 界面处, 角分辨光发射谱(ARPES)研究表明, 插层作用导致石墨烯呈现无带隙、线形色散的π能带结构(如图4所示), 与非支撑石墨烯的类似.

我们研究发现, 不仅仅金属原子可以发生插层反应, 氧原子也可以插层到石墨烯与金属衬底的界面. 我们将石墨烯/Ru(0001)表面于600 K 下暴露O 2, STM, XPS 和UPS 表征结果显示氧原子插层到石墨

2009年9月 第54卷 第18期

2660

图4 插层之前(a)和插层1 ML 的Au 后(b)石墨烯/Ni(111)

表面的角分辨光发射谱(ARPES)[33]

烯表面下, 使得石墨烯与Ru 衬底的相互作用减弱, 并使之表现出类似非支撑石墨烯的电子性质[27]. 最近, Sutter 等人[37]认为在双层和少数层石墨烯结构中最表层的石墨烯能够被下层石墨烯屏蔽从而实现与金属衬底去耦合作用. 他们利用ARPES 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研究表明, 强的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界面处的石墨烯, 在第二层及第二层以上的石墨烯与金属衬底只表现弱的相互作用, 因而形成类似非支撑石墨烯体系.

综上所述, 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表面电子结构可以通过插层杂原子或形成双层石墨烯的方式加以控制, 使得担载石墨烯具有与非支撑石墨烯相同的特征电子结构. 另一方面, 生长在金属薄膜表面上的石墨烯, 通过选择性溶解并去除金属薄膜衬底的过程也可以获得非支撑石墨烯结构[24~26].

2 石墨烯的化学改性 石墨烯晶体具有确定的原子和电子结构, 对石墨烯进行改性可以有效调变其结构和性能, 实现更

为丰富的功能和应用. 与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相似, 石

墨烯可以进行化学修饰、化学掺杂、表面官能化、生

成衍生物等改性方式. 例如, 石墨烯经氧化后生成石

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 GO), 与氢原子键合形成

石墨烷(graphane), 在石墨烯晶格中引入氮原子后变

成氮掺杂石墨烯或氮化碳(carbon nitride). 这些石墨

烯的衍生物表现出与石墨烯迥异的结构和性质, 在微

电子、复合材料、催化、储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1 石墨烯氧化物

石墨烯氧化物是通过氧化石墨得到的层状材料. 体相石墨经发烟浓酸溶液处理后, 石墨烯层被氧化成亲水的石墨烯氧化物, 石墨层间距由氧化前的3.35 ?增加到7~10 ?, 经加热或在水中超声剥离过程很容易形成分离的石墨烯氧化物片层结构[42,43](见图5). XPS 、红外光谱(IR)、固体核磁共振谱(NMR)等表征结果显示石墨烯氧化物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 包括羟基、环氧官能团、羰基、羧基等[43~46]. 羟基和环氧官能团主要位于石墨的基面上, 而羰基和羧基则处在石墨烯的边缘处.

石墨烯的氧化一般被认为是通过形成环氧(epoxy)中间体来实现. 环氧基团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环氧基团倾向于排列形成线形的环氧链

(epoxy chain), 所产生的应力导致C-C键的断裂并最终将石墨片拉开(unzip)氧化. 李震宇等人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提出环氧链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后很容易进一步氧化形成环氧对(epoxy pairs), 环氧对则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形成羰基对并导致石墨烯的切割, 因此环氧对的生成是石墨烯氧化的关键过程[47].

图5 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氧化物和石墨烯的过程示意图

过程(1): 氧化石墨; 过程(2): 氧化剥离并形成分散的石墨烯氧化物; 过程(3): 还原石墨烯氧化物为导电的石墨烯[42]. 黑色线表示

石墨烯层, 浅色线表示氧化石墨烯结构

由于石墨烯氧化物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 从

而表现为亲水性, 可以高度分散在水溶液或其他有

机溶剂中, 利用还原去氧反应或简单加热处理能够

将其转变成石墨烯[42,48~50](图5). 由于石墨烯氧化物可以通过氧化石墨材料的过程大量、高效地制备, 因此石墨烯氧化物是大规模制备石墨烯材料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 溶液分散的石墨烯氧化物可以和聚合物等其他材料相混合并形成复合材料体系,

表现出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9,51].

石墨烯氧化物与干净的石墨烯表现出迥异的电

子结构, Ito 等人[52]的理论计算显示石墨烯表面吸氧

导致能带的增加, 随着吸氧量从0增加到0.5 ML (O/

C=50%), 石墨烯从零带隙的半金属转变为带隙为

评述

3.39 eV的半导体, 完全氧化后则变为绝缘体. 石墨烯氧化物经还原后可以转变为导体, 例如当石墨烯氧化物被还原到O/C= 25%状态时就发生从绝缘体到导体的转变[53]. 因此, 石墨烯的氧化过程能够实现对石墨烯电子结构的调变.

2.2 石墨烯氢化物

石墨烯与氢键合能够形成石墨烯的氢化物,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电子结构和晶体形态. Sofo等人[54]首先从理论上预测了存在一种扩展的两维碳氢化合物――石墨烷(graphane). 它是一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具有分子式(CH)n, 其中所有的碳是sp3杂化并形成六角网络结构, 氢原子以交替形式从石墨烯平面的两端与碳成键, 如图6(a)所示. 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具有直接带隙, 在Γ点处带隙为3.5 eV. 其体相的储氢能力为0.12 kg/L, 远高于美国能源部所制定的2015年储氢能力达到0.081 kg/L的目标, 显示石墨烯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储氢材料. Boukhvalov等人[55]的理论计算也同样证实了石墨烯的储氢潜力.

石墨烯的氢化在最近的一些实验中得到证实. 在较低温度下(< 400℃)将石墨烯表面暴露原子氢, 利用STM[56,57]和拉曼光谱仪(Raman)[58]观察到表面氢化反应. 例如, 在SiC支撑的石墨烯表面上暴露原子氢, 在低的氢覆盖度时STM研究发现表面形成对位双聚体氢(para-dimer H)和临位双聚体氢(ortho- dimer H), 当氢覆盖度较高时无序的氢团簇(~1 nm)则在表面上生成. 氢化的表面经800℃真空退火后恢复到干净的石墨烯表面, 并且这个氢化和去氢的过程是可逆的[57]. 这种可逆的石墨烯表面氢化过程也被Raman研究结果所证实[58]. 室温下氢化反应导致Raman谱中D带强度的增加, 说明氢化诱导部分碳从平面的sp2杂化态转变为扭曲的sp3杂化态. 在Ar 气氛中200℃退火可以将氢全部从表面除去, D带几乎消失. 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单层石墨烯对H的反应活性比双层石墨烯高. 单层石墨烯所表现出的增强的反应活性在石墨烯的氧化刻蚀反应中也被观察到[59]. 这与单层石墨烯表面较大的几何起伏有关[57,58].

Geim研究组最近详细研究了氢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质和结构, 发现氢化反应使得石墨烯从半金属转变到半导体(图6(b)), 退火(200℃, Ar, 24 h)去氢化后又恢复了半金属性质, Raman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表征说明了氢化形成晶态的石墨烷结构[60], 证实了理论计算所提出的结构[54,55].

2.3 石墨烯氮化物及石墨烯掺杂

石墨烯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其带隙、载流子浓度、载流子极性等可调, 而化学掺杂是实现这种调控的重要方式. 理论计算结果显示, 有效的p-型(n-型)石墨烯掺杂可以通过在碳晶格中形成替代B杂原子(N杂原子)来实现[61]. Wei等人从实验上展示了合成氮掺杂石墨烯的可能性[62]. 他们利用CVD方法, 以CH4和NH3为反应气在800℃条件下于Cu薄膜表面上成功生长了氮掺杂的少数层石墨烯, XPS结果显示掺入的N含量在8.9%(原子百分比), 主要以石墨N形式(graphitic N)存在. 电学测量表明, N 掺杂的石墨烯表现出n-型半导体行为, 与N掺杂的碳纳米管相似. 戴宏杰研究组采用一

种电热反应

图6 石墨烯氢化物

(a) 椅式构象石墨烷, (CH)n的结构示意图, 碳原子为灰色, 氢原子为白色[54]; (b) 零磁场不同温度下石墨烯(Ⅰ)、氢化石墨烯(Ⅱ)和退火

去氢化石墨烯(Ⅲ)的电场效应, 显示可逆的氢化反应导致石墨烯从半金属到半导体的可逆转变[60]

2661

2009年9月 第54卷 第18期

2662

(electrothermal reaction)的方法在石墨烯纳米条带(graphene nanoribbon, GNRs)的边界上掺杂N

原子并实现石墨烯的n -型掺杂(见图7), 他们用这种掺杂的石墨烯纳米条带成功地制备了n -型场效应晶体管, 显示了这种掺杂方式在微电子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前景[63].

图7 石墨烯的氮掺杂

(a) N 掺杂石墨的结构示意图[62]; (b) 单个GNR 在NH 3气氛中的

电热反应以及形成边界掺杂的石墨结构示意图[63]

石墨烯的氮掺杂研究除了可以调变石墨烯的电子性质, 在制备碳氮化合物方面也值得进行认真的探索. 早在20世纪, 几种C 3N 4结构的氮化碳材料从理论上被预测可能存在[64,65], 其中石墨化的C 3N 4(g-C 3N 4)与石墨烯类似, 具有两维平面结构. 合理设计制备条件合成具有结晶态的碳氮化合物, 形成一种新的石墨烯衍生物, 将可能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对石墨烯表面进行官能化可以实现石墨烯表面掺杂的目的. 对于纳米结构的石墨烯包括石墨烯纳米条带和石墨烯纳米岛还可以对它们进行边界掺杂(edge-doping), 例如对边界引入含氧官能团[66]或NO 2和CH 3官能团[67]实现纳米石墨烯结构的半金属性质. 这种通过在边界反应的方式进行化学改性也是石墨烯化学改性的重要方式.

3 石墨烯的表面化学与催化

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首先, 石墨化的碳材料, 包括石墨、碳黑、活性碳、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 广泛地用作催化剂的载体[68~72].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碳载体的结构对担载催化剂的性能有着强烈的影响. 例如, 以碳纳米管作为载体, 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负载到碳纳米管的管壁外也可以被填充到管内, 催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填充在碳纳米管管内的Rh-Mn 金属催化剂对合成气制乙醇的收率是负载在管外催化剂的16倍, 表明碳

管石墨层卷曲所导致的限阈效应能够显著地提高催化性能[73].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碳管的管径也是影响填充在管内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 直径越小的碳管表现出更强的限阈效应[74]. 碳材料除了作为催化剂载体外还可以直接作为催化剂催化一些多相反应, 例如氧化去氢反应, 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碳材料的结构也是紧密相关[75~77].

虽然碳材料的结构在碳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是由于碳材料的复杂性, 深入理解碳催化过程中的这种构效关系还面临很多困难. 鉴于石墨烯具有结构规整、制备可控, 并且石墨烯是构建众多碳材料包括石墨、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类富勒烯材料的基本单元[4], 因此对石墨烯表面化学和表面催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碳催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 石墨烯具有规整的二维表面结构, 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模板担载催化剂, 这为研究碳担载催化剂的催化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体系. 3.1 石墨烯的表面化学

表面催化反应的本质涉及到固体表面的价电子与吸附气体分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催化作用与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 尤其是费米能级附近的价电子结构密切相关. 单层石墨烯是能隙为零的半导体, 这种新奇的电子结构对气体分子在其表面上的作用将产生重要影响. 石墨烯表面的氢化反应[58,60]和氧化反应[59]结果显示单层石墨烯较体相石墨表面具有增强的反应活性, 表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对表面活性的调变作用.

另一方面, 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够诱导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变化, 可以改变载流子的浓度以及对石墨烯进行不同的掺杂[1]. 例如, 表面物理吸附的NH 3分子能够提供电子给石墨烯, 形成n -型掺杂的石墨烯; H 2O 和NO 2从石墨烯接受电子, 导致石墨烯的p -型掺杂[1,78]. 利用石墨烯的表面吸附性能能够将石墨烯做成化学传感器, Geim 等人[79]的研究结果显示石墨烯化学探测器的灵敏度可以达到单分子检测的极限. 3.2 石墨烯担载催化体系

金属/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是研究碳担载催化的模型体系[71,72,80]. 但是大多数金属与HOPG 相互作用比较弱, 金属原子容易扩散并团聚, 因此难以控制HOPG 担载催化剂的生长. 金属或SiC 表面外延生长的石墨烯由于石墨碳与衬底间的晶格失配而导致出现周期性的莫尔条纹(Moiré pattern). 这种表面超

评述

结构可以作为理想的两维表面模板来担载纳米金属

团簇. 我们尝试在石墨烯/Ru(0001)表面生长Pt纳米

团簇[28], STM的研究结果表明Pt在石墨烯表面是三

维生长, 形成的Pt团簇在尺寸和空间分布都比较均

一, 在低覆盖度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大部分Pt团簇

落位在石墨烯莫尔条纹(图8(a)中平行四边形标注出

莫尔条纹单胞)中的fcc位, 即莫尔条纹单胞中的倒三

角位置(图8(a)). N’Diaye等人在石墨烯/Ir(111)表面上

担载金属Ir, 他们也发现Ir团簇在石墨烯表面有周期

性的落位, 在350 K沉积时Ir团簇主要在莫尔单胞的

hcp位成核生长[81]. 与体相石墨表面相比外延生长的

单层石墨烯由于存在石墨烯与金属衬底间的相互作

用, 导致其表面上存在hcp和fcc这样势能比较低又

具有活化键的周期性结构[82], 这提供了金属成核的

中心, 因而可以作为金属生长的理想模板, 担载尺寸

和空间分布都比较均匀的纳米团簇.

石墨烯还可以通过表面官能化形成可控的化学

缺陷, 例如表面羟基、羰基、环氧基等, 这些化学缺

陷能够作为金属生长的成核中心, 达到控制金属生

长的目的[83,84]. 例如, 石墨烯表面上的碳空穴和含氧

官能团能够分散并稳定亚纳米Pt团簇,

使得石墨烯

图8 石墨烯担载金属催化剂

(a) 石墨烯/Ru(0001)表面上在121 K条件下担载Pt纳米团簇后STM照片, 100 nm × 100 nm[28]; (b) 石墨烯/Ir(111)表面上在350 K 下生长0.02 单层金属Ir后的表面STM图像[81]担载的Pt催化剂在甲醇氧化等反应表现出比炭黑担

载Pt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85]. 由于石墨烯具有优

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结构稳定性, 同时石墨烯对担

载金属催化剂的电子改性作用, 石墨烯担载催化体

系将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催化活性.

4 结论和展望

自从2004年Geim等人发现稳定存在的单层石

墨烯结构以来, 关于石墨烯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

展, 其在微电子、量子物理、材料、化学等领域都表

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中

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的关键之一是石墨烯的大规模、

低成本、可控的合成和制备. 迄今为止, 利用不同的

化学方法特别是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液化学法(氧化

石墨)规模制备石墨烯已经成为可能, 并且在石墨烯

的可控生长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展. 实现了从纳米

石墨烯、微米石墨烯、直到厘米石墨烯的有效制备;

石墨烯厚度可以从单层、双层到少数层的调变; 更为

重要的是, 外延生长的石墨烯可以通过插层等方式

来减弱石墨烯与载体间的电子耦合作用, 使得担载

石墨烯表现出与非支撑石墨烯相似的电子结构和性

质. 石墨烯制备化学的进展将会大大推动石墨烯的

研究和应用.

对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化更进一步扩展了石墨烯

的性能和应用, 石墨烯氧化物、石墨烷、石墨化的

C―N化合物等石墨烯的衍生物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物

理化学性质, 这些材料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但是,

石墨烯的化学修饰、表面改性、衍生化等还期待着更

多的突破, 这将会是石墨烯化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

领域. 在实现规模制备石墨烯和石墨烯的有效官能

化基础上, 我们预期石墨烯在多相催化中将有着重

要的应用. 利用官能化的石墨烯作为催化剂可能实

现无金属催化过程, 这为解决多相催化中减少并替

代贵金属催化剂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此

外, 石墨烯担载的多相催化体系也有望表现出一些

独特性能.

总之, 近5年来石墨烯的物理研究热潮正在世界

范围内展开, 关于石墨烯化学研究刚刚开始. 但近3

年来石墨烯的化学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展, 可以预

期化学家的参与将会把石墨烯的研究推向更宽广的

领域.

2663

2009年9月 第54卷 第18期

2664

参考文献

1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 Science, 2004, 306: 666—669

2 Novoselov K S, Jiang D, Schedin F, et al. Two-dimensional atomic crysta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10451—1045

3 3 Meyer J C, Geim A K, Katsnelson M I, et al. The structure of suspended graphene sheets. Nature, 2007, 446: 60—63

4 Geim A K, Novoselov K S. The rise of graphene. Nat Mat, 2007, 6: 183—191

5 Geim A K. Graphene: Status and prospects. Science, 2009, 324: 1530—1534

6 Brumfiel G. Graphene gets ready for the big time. Nature, 2009, 458: 390—391

7 Balandin AA, Ghosh S, Bao W Z, et al. Superi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ingle-layer graphene. Nano Lett, 2008, 8: 902—907

8 Lee C, Wei X D, Kysar J W,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graphene. Science, 2008, 321: 385—388

9 Stankovich S, Dikin D A, Dommett G H B, et al. Graphene-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Nature, 2006, 442: 282-286

10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Two-dimensional gas of massless Dirac fermions in graphene. Nature, 2005, 438: 197—200

11 Zhang Y B, Tan Y W, Stormer H L, et al.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Berry ’s phase in graphene. Nature, 2005, 438: 201—204

12 Novoselov K S, Jiang Z, Zhang Y, et al. Room-temperature quantum hall effect in graphene. Science, 2007, 315: 1379

13 Berger C, Song Z M, Li X B, et al. Electronic confinement and coherence in patterned epitaxial graphene. Science, 2006, 312: 1191—1196

14 Katsnelson M I. Graphene: Carbon in two dimensions. Mat Today, 2007, 10: 20—27 15 Ruoff R. Calling all chemists. Nat Nanotechnol, 2008, 3: 10—11

16 Berger C, Song Z M, Li T B, et al. Ultrathin epitaxial graphite: 2D electron gas properties and a route toward graphene-based nanoelectronics. J Phys Chem B, 2004, 108: 19912—19916

17 Hannon J B, Tromp R M. Pit formation during graphene synthesis on SiC(0001): In situ electron microscopy. Phys Rev B, 2008, 77: 241404

18 Wintterlin J, Bocquet M L. Graphene on metal surfaces. Surf Sci, 2009, 603: 1841—1852

19 Land T A, Michely T, Behm R J, et al. STM investigation of single layer graphite structures produced on Pt(111) by hydrocarbon de-composition. Surf Sci, 1992, 264: 261—270

20 Land T A, Michely T, Behm R J, et al. STM investig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temperature-dependent reactions of ethylene on Pt(111). Appl Phys A-Mater Sci Proc, 1991, 53: 414—417

21 Marchini S, Gunther S, Wintterlin J.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f graphene on Ru(0001). Phys Rev B, 2007, 76: 075429 22 Coraux J, N ’Diaye A T, Busse C, et al. Structural coherency of graphene on Ir(111). Nano Lett, 2008, 8: 565-570

23 Pan Y, Zhang H, Shi D, et al. Highly ordered, millimeter-scale, continuous, single-crystalline graphene monolayer formed on Ru (0001). Adv Mater, 2008, 20: 1—4

24 Reina A, Jia X T, Ho J, et al. Large area, few-layer graphene films on arbitrary substrate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Nano Lett, 2009, 9: 30—35

25 Kim K S, Zhao Y, Jang H, et al. Large-scale pattern growth of graphene films for stretcha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Nature, 2009, 457: 706—710

26 Li X S, Cai W W, An J H, et al. Large-area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and uniform graphene films on copper foils. Science, 2009, 324: 1312—1314

27 Zhang H, Fu Q, Cui Y, et al. Growth mechanism of graphene on ru(0001) and O-2 adsorption on the graphene/Ru(0001) surface. J Phys Chem C, 2009, 113: 8296—8301

28 张辉, 傅强, 崔义, 等. Ru(0001)表面石墨烯的处延生长及其担载纳米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科学通报, 2009, 54: 1860—1865 29 Loginova E, Bartelt N C, Feibelman P J, et al. Evidence for graphene growth by C cluster attachment. New J Phys, 2008, 10: 093026 30 McCarty K F, Feibelman P J, Loginova E, et al.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carbon segregation and graphene growth on Ru(0001). Carbon, 2009, 47: 1806—1813

31 Dedkov Y S, Shikin A M, Adamchuk V K, et al. Intercalation of copper underneath a monolayer of graphite on Ni(111). Phys Rev B, 2001, 64: 035405

32 Dedkov Y S, Fonin M, Rudiger U, et al. Rashba effect in the graphene/Ni(111) system. Phys Rev Lett, 2008, 100: 107602

33

Varykhalov A, Sanchez-Barriga J, Shikin A M, et al.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quasifreestanding graphene on Ni. Phys Rev Lett, 2008, 101: 157601

评述

34 Fu Q, Bao X H. Layer-by-layer growth and dissolution of graphene on Ru(0001). In preparation

35 Sutter P W, Flege J I, Sutter E A. Epitaxial graphene on ruthenium. Nat Mater, 2008, 7: 406—411

36 Sutter E, Acharya D P, Sadowski J T, et 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n epitaxial bilayer graphene on ruthenium (0001). Appl

Phys Lett, 2009, 94: 133101

37 Sutter P, Hybertsen M S, Sadowski J T, et al.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few-layer epitaxial graphene on Ru(0001). Nano Lett, 2009, 9:

2654—2660

38 Preobrajenski A B, Ng M L, Vinogradov A S, et al. Controlling graphene corrugation on lattice-mismatched substrates. Phys Rev B,

2008, 78: 073401

39 Wang B, Bocquet M L, Marchini S, et al. Chemical origin of a graphene moire overlayer on Ru(0001). Phys Chem Chem Phys, 2008,

10: 3530—3534

40 Nagashima A, Tejima N, Oshima C. electronic states of the pristine and alkali-metal-intercalated monolayer graphite/Ni(111) systems.

Phys Rev B, 1994, 50: 17487—17495

41 Shikin A M, Prudnikova G V, Adamchuk V K, et al. Surface intercalation of gold underneath a graphite monolayer on Ni(111) studied

by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and high-resolution electron-energy-loss spectroscopy. Phys Rev B, 2000, 62: 13202—13208

42 Li D, Muller M B, Gilje S, et al. Processable aqueous dispersions of graphene nanosheets. Nat Nanotechnol, 2008, 3: 101—105

43 Jeong H K, Lee Y P, Lahaye R, et al. Evidence of graphitic AB stacking order of graphite oxides.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362—

1366

44 Lerf A, He H, Forster M, et al. Structure of graphite oxide revisted. J Phys Chem B, 1998, 102: 4477—4482

45 Cai W W, Piner R D, Stadermann F J, et al. Synthesis and solid-state NM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13-labeled graphite oxide.

Science, 2008, 321: 1815—1817

46 Barinov A, Malcioglu O B, Fabris S, et al. Initial stages of oxidation on graphitic surfaces: Photoemission stud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J Phys Chem C, 2009, 113: 9009—9013

47 Li Z Y, Zhang W H, Luo Y, et al. How graphene is cut upon oxidation? J Am Chem Soc, 2009, 131: 6320

48 Gomez-Navarro C, Weitz R T, Bittner A M, et al.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heets. Nano Lett, 2007, 7: 3499—3503

49 Park S, Ruoff R S. 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raphenes. Nat Nanotechnol, 2009, 4: 217—224

50 Wu Z S, Ren W C, Gao L B, et al.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graphene with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layers. Carbon, 2009, 47:

493—499

51 Dikin D A, Stankovich S, Zimney E J,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oxide paper. Nature, 2007, 448: 457—460

52 Ito J, Nakamura J, Natori A. Semiconducting nature of the oxygen-adsorbed graphene sheet. J Appl Phys, 2008, 103: 113712

53 Boukhvalov D W, Katsnelson M I. Modeling of graphite oxide.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0697—10701

54 Sofo J O, Chaudhari A S, Barber G D. Graphane: A two-dimensional hydrocarbon. Phys Rev B, 2007, 75: 153401

55 Boukhvalov D W, Katsnelson M I, Lichtenstein A I. Hydrogen on graphene: Electronic structure, total energy, structural distortions

and magnetism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Phys Rev B, 2008, 77: 035427

56 Guisinger N P, Rutter G M, Crain J N, et al. Exposure of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C(0001) to atomic hydrogen. Nano Lett, 2009, 9:

1462—1466

57 Balog R, J?rgensen B, Wells J, et al. Atomic hydrogen adsorbate structures on graphene. J Am Chem Soc, 2009, 131: 8744—8745

58 Ryu S, Han M Y, Maultzsch J, et al. Reversible basal plane hydrogenation of graphene. Nano Lett, 2008, 8: 4597—4602

59 Liu L, Ryu S M, Tomasik M R, et al. Graphene oxidation: Thickness-dependent etching and strong chemical doping. Nano Lett, 2008,

8: 1965—1970

60 Elias D C, Nair R R, Mohiuddin T M G, et al. Control of Graphene’s properties by reversible hydrogenation: Evidence for graphane.

Science, 2009, 323: 610—613

61 Lherbier A, Blase X, Niquet Y M, et al. Charge transport in chemically doped 2D graphene. Phys Rev Lett, 2008, 101: 036808

62 Wei D C, Liu Y Q, Wang Y, et al. Synthesis of N-doped graphene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Nano

Lett, 2009, 9: 1752—1758

63 Wang X R, Li X L, Zhang L, et al. N-doping of graphene through electrothermal reactions with ammonia. Science, 2009, 324: 768-771

64 Liu A Y, Cohen M L. Prediction of new low compressibility solids. Science, 1989, 245: 841—842

65 Teter D M, Hemley R J. Low-compressibility carbon nitrides. Science, 1996, 271: 53—55

66 Hod O, Barone V, Peralta J E, et al. Enhanced half-metallicity in edge-oxidized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 Nano Lett, 2007, 7:

2295—2299

67 Kan E J, Li Z Y, Yang J L, et al. Half-metallicity in edge-modified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 J Am Chem Soc, 2008, 130: 4224

68 Nhut J M, Pesant L, Tessonnier J P, et al. Mesoporous carbon nanotubes for use as support in catalysis and as nanosized reactors for

one-dimensional inorganic material synthesis. Appl Catal A-Gen, 2003, 254: 345—363

2665

2009年9月 第54卷 第18期

2666

69 Serp P, Corrias M, Kalck P. 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fibers in catalysis. Appl Catal A-Gen, 2003, 253: 337—358 70 Pan X L, Bao X H. Reactions over catalysts confined in carbon nanotubes. Chem Comm, 2008: 6271—6281

71 Yao Y X, Fu Q, Zhang Z, et al. Structure control of Pt-Sn bimetallic catalysts supported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HOPG). Appl Surf Sci, 2008, 254: 3808—3812

72 Zhang H, Fu Q, Yao Y X, et al. Size-dependent surface reactions of Ag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Langmuir, 2008, 24: 10874—10878

73 Pan X L, Fan Z L, Chen W, et al. Enhanced ethanol production inside carbon-nanotube reactors containing catalytic particles. Nat Mat, 2007, 6: 507—511

74 Chen W, Fan Z L, Pan X L, et al. Effect of confinement in carbon nanotubes on the activity of Fischer-Tropsch iron catalyst. J Am Chem Soc, 2008, 130: 9414—9419

75 Keller N, Maksimova N I, Roddatis V V, et al. The catalytic use of onion-like carbon materials for styrene synthesis by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Angew Chem-Int Ed, 2002, 41: 1885

76 Mestl G, Maksimova N I, Keller N, et al. Carbon nanofilament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for new carbon materials? Angew Chem-Int Ed, 2001, 40: 2066—2068

77 Zhang J, Liu X, Blume R, et al. Surface-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catalyz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n-butane. Science, 2008, 322: 73—77

78 Wehling T O, Novoselov K S, Morozov S V, et al. Molecular doping of graphene. Nano Lett, 2008, 8: 173—177

79 Schedin F,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gas molecules adsorbed on graphene. Nat Mat, 2007, 6: 652—655 80 Song Z, Cai T H, Hanson J C, et al.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Ru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modified graphite surfaces: A study of the model catalysts for ammonia synthesis. J Am Chem Soc, 2004, 126: 8576—8584

81 N ’Diaye A T, Bleikamp S, Feibelman P J, et al. Two-dimensional Ir cluster lattice on a graphene moire on Ir(111). Phys Rev Lett, 2006, 97: 215501

82 Feibelman P J. Pinning of graphene to Ir(111) by flat Ir dots. Phys Rev B, 2008, 77: 165419

83 Xu C, Wang X, Zhu J W. Graphene-metal particle nanocomposites. J Phys Chem C, 2008, 112: 19841—19845

84 Scheuermann G M, Rumi L, Steurer P, et al.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on graphite oxide and its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derivatives as highly active catalysts for the Suzuki-Miyaura coupling reaction. J Am Chem Soc, 2009, 131: 8262—8270

85

Yoo E, Okata T, Akita T, et al.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t subnanoclusters on graphene nanosheet surface. Nano Lett, 2009, 9: 2255—2259

Progress in graphene chemistry

FU Qiang, BAO Xin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China

Graphene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particular,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intend to summarize the recent progress in graphene chemistry, which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First, a summary is presented about the major progress on chemical routes to graphene, showing that graphene with controlled size, thicknes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could be obtained by chemical methods, such a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n, the progress in functionalization,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doping of graphene is highlighted. The graphene related materials, such as graphene oxide, graphane, N-doped graphe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y display many unique physic-chemical properties. Finally,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and the graphene related materials in chemistry, particularly, in catalysis, were described.

graphene, graphene oxide, graphane, carbon nanotube, carbon catalysis

doi: 10.1360/972009-1537

神奇的石墨烯——石墨烯研究进展

神奇的石墨烯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简介 石墨烯(Graphene),又称单层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 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1],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为由,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 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跑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 石墨烯的碳原子排列与石墨的单原子层雷同,是碳原子以sp2混成轨域呈蜂巢晶格(honeycomb crystal lattice)排列构成的单层二维晶体。石墨烯可想像为由碳原子和其共价键所形成的原子尺寸网。石墨烯的命名来自英文的graphite(石墨) + -ene(烯类结尾),也可称为“单层石墨”。石墨烯被认为是平面多环芳香烃原子晶体。 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碳碳键(carbon-carbon bond)仅为1.42?。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持结构稳定。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导热性。另外,石墨烯中的电子在轨道中移动时,不会因晶格缺陷或引入外来原子而发生散射。由于原子间作用力十分强,在常温下,即使周围碳原子发生挤撞,石墨烯内部电子受到的干扰也非常小。石墨烯是构成下列碳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石墨,木炭,碳纳米管和富勒烯。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它只包括六边形(等角六边形); 如果有五边形和七边形存在,则会构成石墨烯的缺陷。12个五角形石墨烯会共同形成富勒烯。 石墨烯卷成圆桶形可以用为碳纳米管;另外石墨烯还被做成弹道晶体管(ballistic transistor)并且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兴趣。在2006年3月,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员宣布, 他们成功地制造了石墨烯平面场效应晶体管,并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基于此结果,研究出以石墨烯为基材的电路. 石墨烯的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它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质料非常牢固坚硬,在室温状况,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石墨烯的原子尺寸结构非常特殊,必须用量子场论才能描绘。 既然石墨烯这么的神奇,有这么多的特性,那它的制备会不会特别难呢? 事实表明现在大规模的制造石墨烯还比较困难,但小规模的制造用于科研还是比较容易

石墨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石墨烯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崔志强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近几年来, 石墨烯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在化学、物理和材料学界引起了轰动。本文引用大量最新的参考文献,阐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加热 SiC 法、爆炸法、石墨插层法、热膨胀剥离法、电化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球磨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论述了石墨烯材料在透明电极、传感器、超级电容器、能源储存、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简要分析了石墨烯材料研究的现实意义,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现实意义;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Q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raphene materials Cui Zhiqiang (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aphene has caused a sensation in chemical, physical and material science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roperties. Cited 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the latest references, expounds the graphene pr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layer method, thermal mechanical stripping method, orientation epiphytic method, heating SiC method, explosion, graphite intercalation expansion stripping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chemical vapor phase deposition method, graphite oxide reduction method, ball milling method,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materials in transparent electrodes, sensors, super capacitors, energy storage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graphene materials, and gives a prospect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graphene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status; application prospect 0 引言 1985 年英美科学家发现富勒烯[1]和1991 年日本物理学家Iijima 发现碳纳米管[2],加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于2004 年成功制备石墨烯[3]之后,金刚石(三维)、石墨(三维)、石墨烯(二维)、碳纳米管(一维)和富勒烯(零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碳系材料“家族”。从理论上说,石墨烯是除金刚石外所有碳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果从石墨烯上“剪”出不同形状的薄片,进一步就可以包覆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曲成一维的碳纳米管,堆叠成三维的石墨,如图1 所示[4]。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热学、力学性能,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对其的研究日益增长,已经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5-6]之后,人们对石墨烯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新的发现不断涌现。在不断深入研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的过程中,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于石墨烯缺乏带隙以及在室温下的超高电子迁移率、低于银铜的电阻率、高热导率[7]等,在光电晶体管、生化传感器、电池电极材料和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很高

多孔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多孔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孔石墨烯材料同时结合了石墨烯和多孔材料的优点,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及优异的理化性质,是一种具备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型纳米碳质材料。然而单一的石墨烯材料很难充分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且石墨烯片层容易堆叠和团聚,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的发展。通过掺杂、改性、组装和复合等手段制备石墨烯衍生物及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等石墨烯基材料可以丰富并优化石墨烯的性质,拓展并提升石墨烯的性能,对于促进石墨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石墨烯衍生物,多孔石墨烯以其二维片状结构、超高比表面积、开放的能带间隙、丰富的活性位点等特性吸引了研究者的很大关注。 关键词:石墨烯;杂化;石墨烯衍生物 引言 如果以化学家的视角将人类和世界写成一本书,碳元素必将会跻身关键词之列:从碳基生命到无机碳素,从史前壁画到太空天梯,从钻木取火到蒸汽革命,再从笔墨纸砚书酒花到柴米油糖酱醋茶,碳的身影无处不在,不可替代。作为世界上最为普遍和奇妙的元素,碳变化多端的魅力归因于其电子轨道杂化方式的多样性及其特殊的成键能力和成键方式。碳原子含有四个价电子,往往以sp,sp2和sp3等杂化形式构成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以碳单质为例,碳元素存在多种结构、性质迥异的同素异形体。其中sp杂化形式的卡宾碳异常活泼,不易单独稳定存在;sp3杂化的金刚石稳定、超硬、价高,化学修饰较困难;sp2杂化的石墨、石墨烯化学修饰较易且具有独特的电子共轭体系,此外还存在杂化形式介于sp2杂化和sp3杂化之间的富勒烯及包含多种杂化形式碳原子的无定形碳等等。碳家族的众多成员极大丰富了碳质材料的性质,为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 1石墨烯及石墨烯基材料 石墨烯即单层或少层石墨薄片,是sp2杂化碳原子按照蜂窝状六元环结构排列而成的二维平面网络结构。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的Novoselov和Geim教授研究组利用机械剥离法成功得到独立存在的单原子层石墨烯,两位物理学家因这一开创性的发现在2010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当我们认真地追根溯源时,会发现石墨烯并非一颗横空出世的新星,围绕石墨烯的讨论已经在科学界

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 . .. . . 报告题目: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一、书目信息: 二、评分标准 1.格式规、容简明扼要。报告中引用的数据、观点等要注明出处20分 2. 报告结构合理,表述清晰20分 3.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概述正确、新(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20分 4. 石墨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文献)全、新(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20分 5. 心得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2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注3:不符合规试卷需修改规后提交。 摘要 碳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典型的单质碳,也是最早为人们所熟知的两种碳的三维晶体结构,属于天然矿

密封线 石。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碳材料还包括活性炭、碳黑、煤炭和碳纤维等非晶形式。煤是重 要的燃料。碳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有重要的应用。20 世纪80 年代,纳米材料与技术获得 了极大的发展。纳米碳材料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历史的舞台。1985 年,由60 个碳原 子构成的“足球”分子:C60被三位英美科学家发现。随后,C70、C86等大分子相继出现, 为碳家族添加了一大类新成员:富勒烯。富勒烯是碳的零维晶体结构,它们的出现开启了 富勒烯化学新篇章。三位发现者于1996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91 年,由石墨层片卷曲 而成的一维管状纳米结构:碳纳米管被发现。如今,碳纳米管已经成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典 型代表。发现者饭岛澄男于2008 年获卡弗里纳米科学奖。2004 年,一位新成员:石墨 烯,出现在碳材料的“家谱”中。石墨烯的发现者,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于2010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 关键词:碳材料复合材料晶体结构 1 石墨烯的结构 石墨烯是sp2杂化碳原子形成的厚度仅为单层原子的排列成蜂窝状六角平面晶体。在单层石墨烯中,碳碳键长为0.142nm,厚度只有0.334nm。石墨烯是构成下列碳同素异型体的基本单元:例如:石墨,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石墨烯被认为是平面多环芳香烃原子晶体。 2 石墨烯的制备 2.1 物理法制备石墨烯 物理方法通常是以廉价的石墨或膨胀石墨为原料,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这些方法原料易得, 操作相对简单,合成的石墨烯的纯度高、缺陷较少。 2.1.1机械剥离法 机械剥离法或微机械剥离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剥离下来。Novoselovt 等[1]于2004年用一种极为简单的微机械剥离法成功地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并观测到单层石墨烯,验证了单层石墨烯的独立存在。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利用氧等离子在 1 mm厚的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进行离子刻蚀,当在表面刻蚀出宽20 μm—2 mm、深 5 μm的微槽后,用光刻胶将其粘到玻璃衬底上,再用透明胶带反复撕揭,然后将多余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去除并将粘有微片的玻璃衬底放入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最后将单晶硅片放入丙酮溶剂中,利用德华力或毛细管力将单层石墨烯“捞出”。 2.1.2取向附生法—晶膜生长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石墨烯是近年被发现和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碳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 和新奇的物化性能,在改善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已成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应用 1,材料的基本情况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质材料,是构成其它碳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胶带反复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的方法,得到了稳定存在的石墨烯。石墨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理论,使碳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从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到三维的金刚石和石墨的完整体系。 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持结构稳定。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导热性。石墨烯是构成石墨,木炭,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碳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它只包括六边形(等角六边形); 如果有五边形和七边形存在,则会构成石墨烯的缺陷。12个五角形石墨烯会共同形成富勒烯。石墨烯卷成圆桶形可以用为碳纳米管 石墨烯的出现在科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发现,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它的出现有望在现代电子科技领域引发一轮革命。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石墨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强度最大的材料,据测算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厚度的薄膜(厚度约100 纳米),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物品的压力,而不至于断裂,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 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石墨烯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 2,最热的应用合成 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广阔。根据石墨烯超薄,强度超大的特性,石墨烯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根据其优异的导电性,使它在微电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石墨烯有可能会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碳元素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使未来的计算机获得更高的速度。最小最快石墨烯晶体管。2011年4月7日IBM向媒体展示了其最快的石墨烯晶体管,该产品每秒能执行1550亿个循环操作,比之前的试验用晶体管快50%。 石墨烯材料还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在新能源领域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方面,由

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最新研究进展

2019年3月第46卷第3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Mar.2019 Vol.46,No.3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9.03.062 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最新研究进展 程扬帆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437000) 摘要:介绍了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及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利用石墨烯特性应用于电容储能、环境治理、导热散热性能和导电等多领域的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潜力巨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Q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3-157-02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t Home and Abroad Cheng Yangfan (Hube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Hubei,4370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p rospects and progress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t home and abroad.I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haracteristics in capacitance energy storag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eat dissipation,conductivity and other fields. Graphene composites have great potential and broad market prospects. Key words:Graphene;Compound material;Application prospect 1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1.1定义与特性 石墨烯被称为“单层石墨片”。它是一种二维的结构,密集的碳原子与石墨的单原子层十分类似,是一种新型碳材料。石墨烯的多种优点造就它多种用途,比如它的比表面积大,可以用于吸附和环境治理;机械强度高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等;载流子迁移率高可以用于半导体与电容等设备。应用的环境非常广泛,随着石墨烯新型材料国内外发展,石墨烯不但可以显著提升传统产业,还可以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推力。1.2国内外石墨烯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石墨烯的讨论。2012年,有近2万篇关于石墨烯研究的论文被纳 入科学研究。中国和美国是前两个国家。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积极参与石墨烯相关专利申请的布局。截至2013年6月,它已申请了3,000多项相关发明专利。从2006-2017年,国内和国际研究呈上升趋势。在“十一五”期间,石墨烯复合技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十二五”期间,国外开展了研究,主要集中在石墨烯的制备和化合物的研究上。随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过去两年中,研究数量已超过以前的总数。其中,国外研究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则在重点领域不断扩展提升。 由于石墨烯的重要特性和巨大应用价值,全球多个国家将其定义到发展战略高度。比如亚太地区的日本和中国,美国、以及欧洲欧盟等区域国家。这其中不少国家投入的研究和开发金额达到十亿美元,专门用来研究用于石墨烯材料。美国科技发展战略同样包括石墨烯技术。各国企业也积极进行石墨烯产业的布局,相关开发和研究涉及多家公司,像比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三星、IBM、杜邦、陶氏化学、索尼等巨头均在公司名单中[1]。 2石墨烯复合材料国内外应用进展 由于石墨烯具有多种独特的优点,将它作为复合材料的填充相,就可以增强材料的相应性能,这就为它的应用提供了多种方向。比如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于能量储存、液晶器件、电子器件,而在其他领域比如生物材料、传感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也有较多的报道。随着对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1石墨烯储能复合材料应用 锂电池是当前用途最广泛的电池能源,锂电池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是开发新的电极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质材料,加入到锂离子电池中能够大幅提高其导电性,因为它为锂离子电池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幅度提高能量密度与大幅度提高功率密度。相对应的,石墨烯就可以作为电池导电的添加剂了。国内也有报道将它作为复合电极材料的正负极[2]。 157--

前沿讲座石墨烯研究进展

石墨烯 世界2010年最大的科学笑话? 是“石墨薄片”获2010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是说:获奖科学家用小学生使用的铅笔,在纸上涂抹下铅笔芯中的石墨粉,再用胶粘纸,进行反复粘贴,石墨粉变薄,而能创造出天下奇迹。也就是石墨粉越薄,强度越大,强得能超过钢铁100倍?越薄越能耐高温?越薄越有超导电性?而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支持,竟然获奖。 “石墨薄片”获奖,被推荐和评选为2010世界最大笑的理由是:因为在宇宙间,在世界上找不到,永远也找不到,物质越薄,强度越大,越能耐高温,电阻越小的物质和事实存在,诺贝尔奖又是世界上的大事。而宇宙间有数不尽的大自然机器早已作了上百亿年的试验,证据事实数据堆山塞海。人类也进行了数不尽的物质材料验证实验,事实证据也无处不在。无不说明在地球上,人世间绝对没有,物质越薄强度越大……的物质和事实存在。难道宇宙和人类早已进行了千年,万年……. 的辛苦实验,还不如用铅笔在纸上毫无事实根据的胡乱画圈?而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们,则对大自然的事实视而不见,就此胡乱的相信和评选.....,还有我们更多无知的吹捧,难道不是天下的大笑话?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去自作小学生的实验,去看一看变相批评瑞典皇家科学院,2010年物理学评审委员会的建议文章,就会更明白。当

然还有在自由的环境下,用“石墨诺贝尔笑话奖”这个题目就能看到成千上万的科学精英们,对此问题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样去看?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 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

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学号: 20150700 密封线 报告题目:石墨烯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一、书目信息: 二、评分标准

姓名:学号: 20150700 密封线

姓名:学号: 20150700 密封线 2. 报告结构合理,表述清晰 20分 3.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概述正确、 新(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 20分 4. 石墨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文献)全、新 (查阅5篇以上的文献) 20分 5. 心得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 2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密封线 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摘要 碳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 素。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典型的单质碳,也是最早为人们所熟知的两种碳的 三维晶体结构,属于天然矿石。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碳材料还包括活性炭、 碳黑、煤炭和碳纤维等非晶形式。煤是重要的燃料。碳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 有重要的应用。20 世纪80 年代,纳米材料与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纳米 碳材料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历史的舞台。1985 年,由60 个碳原子构成 的“足球”分子:C60被三位英美科学家发现。随后,C70、C86等大分子相继 出现,为碳家族添加了一大类新成员:富勒烯。富勒烯是碳的零维晶体结构, 它们的出现开启了富勒烯化学新篇章。三位发现者于1996 年获诺贝尔化学 奖。1991 年,由石墨层片卷曲而成的一维管状纳米结构:碳纳米管被发现。 如今,碳纳米管已经成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发现者饭岛澄男于2008 年获卡弗里纳米科学奖。2004 年,一位新成员:石墨烯,出现在碳材料的“家 谱”中。石墨烯的发现者,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于2010 年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 关键词:碳材料复合材料晶体结构 1 石墨烯的结构 石墨烯是sp2杂化碳原子形成的厚度仅为单层原子的排列成蜂窝状六角平面晶体。在单层石墨烯中,碳碳键长为0.142nm,厚度只有0.334nm。石墨烯是构成下列碳同素异型体的基本单元:例如:石

石墨烯材料研究进展

石墨烯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工程与工艺 0909403068 王月 摘要: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物理及电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高机械强度、易于修饰及大规模生产等。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剥离,使石墨烯成为形成纳米尺寸晶体管和电路的“后硅时代”的新潜力材料,其产品研发和应用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的特性、制备和应用现状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应用进展 石墨烯是碳 原子紧密堆 积成单层二 维蜂窝状晶 格结构的一 种碳质新材 料,是构筑 零维富勒 烯、一维碳 纳米管、三 维体相石墨等sp2杂化碳(即碳以双键相连或连接其他原子)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利用胶带剥离高定向石墨的方法获得真正能够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 烯晶体,并发现了石墨烯载流子的相对论粒子特性,才引发石墨烯研 究热。这以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人们发现,将石墨烯 引入工业化生产的领域已为时不远了[1]。 1石墨烯的特性 石墨烯是零带隙半导体,有着独特的载流子特性,为相对论力学 现象的研 究提供了一条重要 途径;电子在石墨 烯中传输的阻力很 小,在亚微米距离 移动时没有散射,具 有很好的电子传输 性质;石墨烯韧性 好,它们每100nm 距离上承受的最大 压力可达2.9N [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石墨烯特有的 能带结构使空穴和电子相互分离,导致了新电子传导现象的产生,如 量子干涉效应、不规则量子霍尔效应。Novoselov 等观察到石墨烯具 有室温量子霍耳效应,使原有的温度范围扩大了10倍。石墨烯在很 多方面具备超越现有材料的特性,具体如图 2 [3]所示,日本企业的 一名技术人员形容单层石墨碳材料“石墨烯”是“神仙创造的材料”。 图2 石墨烯的特点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韩同伟‘贺鹏飞2,t骆英‘张小燕“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上海200092 3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石墨烯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单层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具有规则六方对称的理想二维晶体,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由于具有非凡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二维石墨烯的不平整性和稳定性,石墨烯的杨氏模量、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的预测,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和应变率相关性、原子尺度缺陷和掺杂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石墨烯在纳米增强复合材料和微纳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石墨烯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缺陷 1引言 石墨烯(graphene),又称为二维石墨片,是由单层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碳5pz杂化轨道所形成的二键、二键)结合而成的具有规则六方对称的理想二维晶体11-21,如图1所示,于200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首先发现[fll,是继富勒烯(Cso)和碳纳米管(CNTs)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其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的20万分之一。约为0.335 nm,是目前发现的最薄的层状材料. 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通过很强的0键(自然界中最强的化学键)与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接,这些很强的碳一碳键致使石墨烯片层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刚性.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未成键的兀电子。这些兀电子与平面成垂直的方向可形成二轨道,二电子可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赋予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但这些面外离位的二键与相邻层内的二键的层间相互作用远远小于一个6键,即片层间的作用力较弱,因此石墨层间很容易互相剥离,形成薄的石墨片.石墨烯的碳基二维晶体是形成sp“杂化碳质材料的基元,它可以包裹起来形成零维的富勒烯(fullerene, Cso),卷起来形成一维的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CNT),层层堆积形成三维的石墨(graphite),石墨烯是构建众多碳质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3J,如图2所示. 由于独特的二维结构以及优异的晶体品质,石墨烯具有十分优异的电学、热学、磁学和力学性能fl-$1,有望在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场发射材料、气体传感器、能量存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石墨烯是零隙半导体,具有一般低维碳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载流子特性,是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石墨烯成为凝聚态物理学中独一无二的描述无质量狄拉克一费米子(masslessDirac Fermions)的模型体系,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新奇的电学性质因此,石墨烯为相对论量子电动力学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研究还表明,石墨烯的热导率和机械强度(5kW}m-1}K-1和1.06 TPa)可与宏观石墨材料相媲美,断裂强度与碳纳米管相当f7-sl.此外,石墨烯为制备集超高导电、导热及机械性能等各种优越性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纳米填料[fl。一’‘].因此,石墨烯被誉为新一代战略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2,1“一’51. 2009年12月,Science杂志将石墨烯研究取得新进展”列为2009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10年10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引发石墨烯新的研究热潮.

石墨烯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院(系)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姓名雷丙丽 学号110644058 指导教师刘丰讲师 完成时间2015年04月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石墨烯是单原子层紧密堆积的一种特殊石墨材料,在电学、热学、力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构造和优良的功能,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石墨烯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超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所以它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不仅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和制备工艺以及改性方法,而且介绍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还分析了石墨烯各制备和改性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影响,并对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in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research Abstract:Graphene is a single atomic layer close packing of a kind of special graphite material, such as electric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aspects has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can play its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properties of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large surface area, and chemical stability, graphene holds great promising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it is in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research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and graphene is introduced as a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graphene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in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 Keywords:graphene; the modification of graphen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 1 引言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锂离子电池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概述 作者:兰耀海 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3期 摘要:由于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性能,现己逐渐应用于电子材料、薄膜材 料、储能材料、液晶材料、催化材料等先进的功能材料领域。石墨烯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应用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主要对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简单总结,并对未来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发展做一展望。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到2004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单原子层结构和奇特的物理性质:强度达130GPa、热导率约5000J/(m·K·S),禁带宽度几乎为零、载流子迁移率达到2×105cm2/(V·s),具有极高的透明度(约为97.7%)、表面积的理论计算值为2630m2/g,石墨烯的杨氏模量(1100GPa)和断裂强度(125GPa)与碳纳米管相当,它还具有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铁磁性和零载流子浓度极限下的最小量子电导率等一系列优良性质。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大约2.3%的光。石墨烯的物理性能优越可以翘曲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成一维的碳纳米管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石墨烯的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理想的石墨烯结构是平面六边形点阵,可以看作是一层被剥离的石墨分子,每个碳原子均为sp2杂化,并贡献剩余一个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大π键,π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这赋予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 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自从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单层及薄层石墨烯以来,石墨烯的制备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二维晶体结构在有限温度下是极不稳定,而考察石墨烯的基本性质并充分发挥其优异性能需要高质量的单层或薄层石墨烯,这就要求寻找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研究及应用需求。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化学剥离法,这种方法通过制备氧化石墨作为前躯体,使用化学还原,溶剂热还原,热膨胀还原等手段得到对应的石墨烯。第二类为

我国石墨烯材料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我国石墨烯材料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我国石墨烯材料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中国粉体技术网 2015-09-21 11:55:24 阅读(620) 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导读:手机充电只需几秒钟?史上最薄电灯泡?光驱动飞行器?关于石墨烯非凡应用的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似乎石墨烯已经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超级材料。石墨烯这种二维碳材料引起l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近几年来我国石墨烯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手机充电只需几秒钟?史上最薄电灯泡?光驱动飞行器?关于石墨烯非凡应用的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似乎石墨烯已经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超级材料。2004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石墨烯这种二维碳材料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近几年来我国石墨烯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又如何呢? “重庆造“石墨烯安全手机获2万套订单 继今年3月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市问世后,“重庆造”石墨烯手机又有新产品。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墨希科技)与重庆华森心时代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华森心时代)日前签订《石墨烯商务安全手机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华森心时代计划向重庆墨希科技采购价值3800万元的2万套石墨烯商务安全手机。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这批石墨烯手机是符合国家保密局等保四级标准的硬件加密安全手机。其机型名为“LT521”,是一款5.5寸全高清屏的五模4G手机,采用了石墨烯触控屏、石墨烯导热膜及石墨烯电池,采购单价为1900元/套,配置方面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安卓智能手机差不多。据了解,华森心时代采购的这批手机将主要面向金融业、政府部门和商务高端人士销售。 今年3月,重庆墨希科技发布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时表示,由于采用石墨烯触摸屏、石墨烯电池和石墨烯导热

基于石墨烯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8, 8(3), 222-23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journal/m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49749368.html,/10.12677/ms.2018.83024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Based on Graphene Xingjun Lv, Yingrui Wu, Hang Li, Wei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Mar. 2nd, 2018; accepted: Mar. 21st, 2018; published: Mar. 28th, 2018 Abstract Graphene, as a new type carbon material, due to its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has become a research focus.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r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ene based composite absorbing materials is expected. Keywords Graphene, Absorbing Material, Composite 基于石墨烯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吕兴军,武应瑞,李航,李威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收稿日期:2018年3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8日 摘要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和机理等,并对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烯,吸波材料,复合材料

石墨烯传感器研究进展

石墨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论述了石墨烯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石墨烯的直接电化学基础、石墨烯对生物小分子的电催化活性、石墨烯酶传感器、基于石墨烯薄膜 和石墨烯纳米带的实用气体传感器(可检测O 2、CO和NO 2 )、石墨烯DNA传 感器和石墨烯医药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扑热息痛)。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ndreK.Geim等以石墨为原料,通过微机械力剥离法得到一系列叫作二维原子晶体的新材料———“石墨烯(Graphene)”。 石墨烯是碳纳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具有二维层状纳米结构,室温下相当稳定。由于在石墨烯中碳原子呈sp2杂化,贡献剩余一个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了大π键,π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使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新型的量子霍尔效应以及独特的超导性能。石墨烯对一些酶呈现出优异的电子迁移能力,并且对一些小分子(如H2O2、NADH)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使其适合做基于酶的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传感器和乙醇生物传感器。在电化学中应用的石墨烯大部分都是由还原石墨烯氧化物得到的,也称为功能化石墨烯片或者化学还原石墨烯氧化物,这种物质通常有较多的结构缺陷和官能团,在电化学应用上具有优势。 碳是电化学分析和电催化领域应用最广的材料。例如,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方面有着良好的性能。基于石墨烯的电极在电催化活性和宏观尺度的导电性上比碳纳米管更有优势。因此,在电化学领域,石墨烯就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石墨烯在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应用有以下优点:①体积小,表面积大;②灵敏度高;③响应时间快;④电子传递快; ⑤易于固定蛋白质并保持其活性;⑥减少表面污染的影响。 1石墨烯的电化学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有必要研究决定碳电极的几种重要参数的基本电化学行为,即电化学位窗口、电子迁移速率、氧化还原电位等。 ZhouMing等报道称石墨烯在0.1mol/LPBS(pH为7.0)中具有大约2.5V的电化学电位窗口,这与石墨、玻碳、甚至掺杂硼的金刚石电极相似,但是,从交流阻抗谱来看,石墨烯对电荷迁移的阻力比石墨和玻碳电极对电荷迁移的阻力小。 Tang等通过氧化还原电对的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石墨烯的电子迁移行为,如具有良好氧化还原峰的3-/4-和3+/2+。在循环伏安法中所有阴阳两极的峰值电流都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石墨烯电极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是由扩散控制的。在CVs(循环伏安法)中,石墨烯中一个电子迁移的氧化还原电对的峰值电位差(ΔEp)非常低,很接近于59mV的理想值,比玻碳电极的小很多;另外,3-/4-的峰值电位差为61.5~73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