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_省略__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_程令国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_省略__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_程令国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_省略__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_程令国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

*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程令国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的居民高储蓄率提出了一个新解释,认为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之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作为物质匮乏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1959—1961年大饥荒为检验这一假说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为此,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 )数据,

估计了大饥荒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我们发现,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度每上升1个点,

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这说明早年的饥荒经历确实对人们成年后的家庭储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在早年时期受大饥荒影响的人们,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他们的高储蓄倾向或许是整个社会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经济起飞

饥荒经历

居民储蓄率

消费习惯

*

程令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chenglingguo@gmail.com ;张晔,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210093,电子信箱:zhangyenju@gmail.com 。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的指导,感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谢建国、皮建才老师的建设性意见和评论,感谢匿名审稿人有益评论和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言

为什么中国人偏爱储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解释是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的“人口红利说”,即在我国目前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下,老年抚养比较小,储蓄人群的比重大,因此整体储蓄率较高(Modigliani ,1970;Modigliani &Cao ,2004)。但这一结论在中国家庭层面的近期研究中并未得到证实(Chamon &Prasad ,2008)。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各种制度变革,如失业、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相对滞后促使中国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Blanchard &Giavazzi ,2005;Chamon &Prasad ,2008;Chamon et al.,2010;何立新等,2008;杨汝岱等,2009)。但这一观点则难以解释2003年以来中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市场化程度已经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率为何仍居高不下。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率进行研究,比如黄少安(2005)探讨了中国父母对子女的遗赠动机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陈斌开等(2010)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等等。

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提出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我们认为,人们的消费-储蓄行为不仅受制于预算和商品价格本身,还受制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模式。因此,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为此,

我们以1959-1961年大饥荒为例,检验了户主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研究证实,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节约欲”和储蓄倾向。考虑到在早年

9

1

1

受大饥荒影响的整整一代人,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其旺盛的“节约欲”或许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居民储蓄率。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经济生活的观察,但前人关于消费习惯与储蓄倾向的研究也给予了我们启发。早在Marshall(1898)就发现消费习惯的存在,即人们当前消费的效用水平受到过去消费的影响。Deaton(1992)、Carroll&Weil(1994)进一步指出,习惯导致消费对未预期到的收入增长反应迟钝,从而在短期内形成了较高的储蓄率。在此基础上,Carroll et al.(2000)认为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收入的提高,但消费惯性的作用使得人们倾向于保持原先的低消费模式,导致高储蓄率形成。这一观点为理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高储蓄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然而,前人的研究并未说明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低消费模式为何得以形成和保持。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曾经的饥荒或长期物质匮乏经历对人们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曹树基(2005)发现,人们对饥荒是有历史记忆的。经历过较严重饥荒的地区人口更珍惜粮食,并有一套应付饥荒的办法(比如更多的粮食储藏)。Harbaugh(2004)则认为对大饥荒的记忆是中国居民倾向于高储蓄的原因,且饥荒强度和居民的储蓄倾向正相关。徐滇庆等(2005)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存在所谓“第一代人效应”,即长期遭受物质匮乏的第一代人在经济和收入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原先节约的消费习惯,因而有较高的储蓄率。美国2008年12月3日的《纽约时报》干脆将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归结为“对饥荒的记忆和不完善的社会安全体系”①。然而,中国乃至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居民高储蓄率是否与群体性的饥馑经历有关,并没有得到严肃的验证。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出了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为探讨我国乃至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起因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二是我们的研究可能首次评价了大饥荒对个体的偏好选择以及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三是本文也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微观机制上证实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偏好和习惯形成。人们的消费-储蓄行为受到其早期经验,甚至遥远的童年时期经验的影响。

其余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大饥荒的历史背景,并提出我们的理论假设;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数据来源、变量及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阐述了本文的识别策略和模型设定;第五部分是结论和讨论。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假设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饥荒频仍的国家。而最近一次全国性的严重饥荒出现在1959—1961年。发生大饥荒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苏联索债和政策失误(彭尼·凯恩,1988)。饥荒几乎涉及了中国所有的省份和地区,目前大约年龄在49岁以上的成年人都经历过这次大饥荒。

大饥荒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首先,大饥荒带来了死亡率的急剧上升。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1956—1958年全国死亡率仅1.14%,而在1959年上升到了1.45%,1960年更激增到2.54%,1961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44%。②与此同时,妇女生育率也急剧下降。在大饥荒之前,39岁的妇女大约平均生育5.6个孩子,但这一比例在1961年下降到3.01(Peng,198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然状况、地区政策、人口状况,以及灾害的严重程度不同,各地承受饥荒的冲击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安徽、四川、贵州等地的饥荒最为严重(曹树基,2005)。

一个家庭主要通过几种途径来应付饥荒。首先是减少粮食消费,尽量使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得

021①

参见Andrew Jacobs,2008,China’s Economy,in Need of Jump Start,Waits for Citizens’Fists to Loosen,December3,http://

www.nytimes.com/2008/12/03/world/asia/03iht-03china.18352138.html。

数据来源: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办公室,转引自彭尼·凯恩(1988)。

以保存。同1957年比较,1960年农民消费水平下降22.8%,1961年下降21.4%,非农民消费水平1961年下降26.1%,1962年下降23.5%(李子超,1990)。其次是拓宽粮食获得渠道,或是动用储蓄或借贷高价购买粮食。饥荒期间,城市家庭除了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外,可以用货币购买高价商

品,或黑市交易来获得额外的食物,当然价格极为昂贵。①因此,如果一个城市家庭有足够的收入

或储蓄,家庭成员也可以吃得比周围的人饱些。在农村,由于农民需要上缴公粮以供应城市,而国家的征购额又往往超过农民的负担,因此家庭生存的关键在于能否保存一定的余粮。在黑市交易方面,农民由于较为贫困,加上饥荒时期粮价猛烈飙升,农民微薄的货币储蓄对家庭生存的帮助并不大。

我们推测在这种情况下,大饥荒对幸存者的储蓄行为可能造成了两方面的长期影响:

一是在饥荒中度过童年时期的幸存人群形成了节俭的消费习惯。童年时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的整个发展阶段(张向葵,2002)。在大饥荒中得以存活下来的儿童,大多都经历过仅能维持生存的消费水平。Becker (1992)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偏好和信念形成,并对成年后的欲望和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即使这些饥荒中幸存的儿童在成年后生活环境发生显著性改变,收入水平或财富有了显著提高,但孩提时代养成的节俭习惯仍然持续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证明,节约型消费习惯的影响越大,人们的储蓄意识就越强烈(Seckin ,2000;Carroll et al.,2000)。这意味着,在大饥荒中形成节俭消费习惯的人们,往往将收入增长的大部分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

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另一方面,已有研究发现,人们的效用水平往往取决于当前消费与过去消费的比较,因此逐渐小幅的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是一下子将消费量提升到高标准,将使人们的效用达到最优化(Becker ,1992)。所以,相对节俭的生活方式也是符合人们理性的最优选择。

二是大饥荒的惨烈记忆,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心理创伤,造成了非理性的预防性心理动机。心理学派认为,人类行动的依据来源于人们对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记忆。通过条件反射和学习,人们会形成对当前和未来行动的指导(弗洛伊德,1915)。尤其是童年经验,将对人们的心理倾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从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

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等。惨烈的大饥荒使未成年人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苦,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

早年的饥荒经历对人们的身心发展至少造成了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缺失补偿心理。童年时期造成的缺失体验,

人们往往在后来的生活中寻求满足和补偿。已有研究发现,大饥荒往往导致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和成年后的大吃大喝错配(Gluckman et al.,

2005)。二是对饥饿的恐惧记忆可能引起非理性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童年时期食不果腹的经历,将引起孩子们巨大的心理恐惧,并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选择。由于只有积蓄的家庭才能在饥荒中较少挨饿,孩子们过早地认识到了储蓄对于生存的重要性。正如Schlag (1999a ,1999b )模型和社会认知的经验检验所发现的,个体倾向于模仿过去成功的行为模式,即使环境发生了改变。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不断增加的储蓄能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即使成年后不再真实面临饥饿的危险,但他们依然倾向于增加储蓄,异常珍惜粮食和金钱(曹树基,2005),因而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

不管是何种原因,早年的饥荒经历都刺激了人们更高的储蓄-收入比。因此,我们提出本文的假设:家庭的高储蓄倾向可能与人们过去的饥荒经历密切相关;人们早年遭遇的饥荒越严重,其成年后家庭储蓄倾向越高。

1

2

1①

江苏省1961年在集市贸易上消费品价格指数比是1960年的4.43倍,而粮食则是13.53倍,食用油是10.26倍

(《江苏省志·价格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转引自李若建(2001))。

三、数据来源、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使用了两套数据:一套是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该数据集覆盖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6835户城镇家庭和9200户农村家庭,记录了受访家庭的家庭结构、

人口特征、经济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等多方面信息。另一套数据来自于2005年的1%人口调查。该数据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我们使用了各地级市、各年龄阶段的人口规模数据,用以推断该地区在大饥荒中的严重程度。

(一)主要变量定义及其测度

1.被解释变量

对被解释变量“家庭储蓄率”我们采用两类指标衡量。对于城市家庭的储蓄率,我们依照Deaton&Paxson(1994)、Chamon&Prasad(2008)的方法,将城市家庭的储蓄率表示为log(家庭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目的是降低估计结果对极端值的敏感性,使误差项更好地满足正态性假设。而对农户储蓄率的衡量,我们除了货币储蓄外,还考虑了农户的粮食储藏。指标构建方法与城市家庭储蓄率指标相似,为log((家庭纯收入+粮食储藏)/消费支出)。其中粮食储藏为2002年底农户家中结存的各类粮食,按照当年相应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①

2.解释变量

(1)饥荒严重程度的测量。考虑到饥荒的严重程度实际上包涵了人口死亡与妇女推迟生育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参考了Huang&Martorell(2009)测量人口缩减率的方法,来确定各地区的饥荒严重程度。我们首先使用1%人口调查中各地级市层面的每个年龄上现存的人口规模数据,计算大饥荒之前三年(1956—1958年)和大饥荒之后三年(1962—1964年)共计六年间的出生人数的平均规模②,作为正常水平的人口指标(标为N

normal

);再计算大饥荒期间(1959—1961年)的出生人数的

平均人口规模(标为N

famine

),作为大饥荒时出生的人口规模;然后通过下述公式得到地级市层面的、用以衡量饥荒严重程度的人口缩减指标:

drt=(N

normal -N

famine

)/N

normal

即饥荒年代出生的人口相对于正常年份出生人口的减少程度。一般而言,该值处于0到1之间,且饥荒越严重,该数值越大。

(2)出生队列(cohort)。我们以户主的饥荒经历作为一个家庭的饥荒经历。依此思路,我们通过每户户主的出生年份,推算该户户主在1959—1961年时的年龄,再按照人类成长阶段划分出生队列。在阶段划分上,按照现代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张向葵,2002),人类整个童年时期又可细分为婴儿期(3岁之前),幼儿期(3—6岁),狭义童年期(7—11岁)和青少年期(12—18岁)。其中,童年期和青少年期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保存永久性记忆和性格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将户主在大饥荒中所处的生命阶段分为未出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这6种类型。并将在大饥荒中处于无记忆的婴儿阶段和未出生的户主归结为同一出生队列,将曾在大饥荒中处于最重要的狭义童年期或青少年期阶段的户主划为同一出生队列③,于是我们得到4个出生队列的哑变量Cohort1 Cohort4。

221①

根据2002年农业部粮食市场预警系统公布的粮食价格折算。其中小麦、稻米、玉米和鲜薯分别按照每公斤1.1元、1元、

0.88元和0.8元估算。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0610080542.html,/zwllm/jcyj/ls/201006/t201006121549691.htm。

考虑到大饥荒后(1962—1964年)出现的补偿性生育从而造成drt可能被高估的问题,我们还尝试使用了大饥荒后更久年份的出生人数来计算正常的人口规模,结果发现差距不大。

注意,发生大饥荒的这3年间只要有1年该户主处于其童年-青少年期,即被归为第3队列。

表1

户主出生队列的划分

调查时年龄(岁)出生年份1959—1961时年龄(岁)1959—1961时所处生命周期出生队列<44岁(1958—<3岁未出生或婴儿期

Cohort1[44,48)(1954—1958][3,7)幼儿期Cohort2[48,61)(1941—1954][7,18)童年

-青少年期

Cohort3≥61岁

1941年以前

≥18岁

成年期

Cohort4

(二)主要变量测度结果与描述性统计1.各地的饥荒严重程度计算

我们按照上文设立的drt 指标计算了各地级市的饥荒严重程度。图1标出了按照地级市层次加总后各省层面的人口缩减率(图中实线)。从图1中可以看出,受到饥荒影响最严重的是安徽和四川(包括重庆),其次是贵州和湖南,黑龙江、吉林和上海受到的影响最弱,西藏没有发生饥荒。可以看出,经加总后各省人口缩减率的变异与Lin &Yang (2000)给出的省级死亡率大体类似①,说明我们所使用推算方法是大致可靠的。

图1各地的饥荒严重程度

2.不同年龄阶段户主的家庭储蓄倾向与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城市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

当户主为48—61岁,以及61岁以上时,家庭人均收入分别达到最高的9.13千元和次高的8.38千元;而当户主年龄为小于44岁,以及44—48岁之间时,其人均收入仅分别为7.62千元和8.18千元。

表3进一步给出了根据户主出生队列划分的各分位数上的城市家庭储蓄率。表中显示,几乎在每一个分位点上,当户主为48—61岁及61岁以上时,其家庭储蓄率都比其他年龄组更高。因此,

户主年龄在48岁以上的家庭不仅有着较高的家庭收入,其储蓄倾向也较高。考虑到调查时年龄在48岁以上的户主在大饥荒时正处于人生的童年-青少年期或成年期,正是对大饥荒有着深刻记忆的人群,因此这部分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的高储蓄倾向或许与户主早年的饥荒经历有关。

四、模型设定与估计

(一)主要模型设定

3

21①

Lin &Yang (2000)使用的数据仅仅是户口登记死亡率。该文同时缺少海南、重庆和西藏的数据,图1中前两者分别使用

广东省和四川省数据代替,西藏数值缺失。

表2城市家庭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调查时年龄(岁)(n=样本量)

<44

(n=2557)

[44,48)

(n=977)

[48,61)

(n=2289)

>=61

(n=1000)

Total

(n=6823)

储蓄率0.26(0.43)0.23(0.45)0.32(0.45)0.32(0.46)0.28(0.45)户主年龄36.99(4.27)45.61(1.07)52.60(3.57)67.56(5.09)47.94(11.16)家庭规模 3.10(0.55) 2.97(0.60) 2.96(0.84) 2.89(1.19) 3.00(0.79)家庭抚养比0.27(0.15)0.06(0.13)0.05(0.11)0.51(0.37)0.20(0.25)人均收入(千元)7.62(5.75)8.18(5.84)9.13(5.98)8.38(4.73)8.32(5.74)人均资产(对数) 3.27(1.00) 3.40(1.09) 3.53(1.11) 3.39(1.11) 3.39(1.07)户主性别0.63(0.48)0.63(0.48)0.69(0.46)0.76(0.43)0.67(0.47)户主教育程度11.80(2.98)10.73(2.67)10.21(3.10)9.05(4.16)10.71(3.32)户主是否有医保0.65(0.48)0.68(0.47)0.73(0.45)0.75(0.44)0.70(0.46)户主职业0.68(0.47)0.69(0.46)0.72(0.45)0.64(0.48)0.69(0.46)户主是否失业0.95(0.21)0.92(0.28)0.90(0.31)0.98(0.15)0.93(0.25)受教育子女占比0.12(0.16)0.02(0.08)0.01(0.06)0.03(0.08)0.06(0.12)注:表中列出的是均值(样本标准差)。

表3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家庭储蓄倾向

调查时年龄(岁)

分位数

5%10%25%50%75%90%95%

均值样本

<44-0.44-0.210.050.260.490.720.910.262551

44 48-0.51-0.260.000.230.490.720.950.23973

48 61-0.40-0.180.070.300.600.89 1.050.322285

≥61-0.37-0.140.070.290.570.88 1.120.32999 Total-0.42-0.200.050.270.540.81 1.000.286808在1959—1961年大饥荒发生之前,没有人预测到饥荒的发生。饥荒对个体而言完全是一个外生性冲击,因而是一个具有随机性的自然实验。因此对于户主早年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倾向的因果效应估计,我们可以借鉴Chen&Zhou(2007)的做法,使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来构造截面数据的差分内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

y ics =β

+∑

4

c=2

α

c

cohort

ic

s

drt

s

+∑

4

c=2

δ

c

cohort

ic

*drt

s

+X

ics

β+ε

ics

这里,被解释变量y

ics

代表家庭i的储蓄率,该家庭的户主出生于地区s,并属于出生队列c。解释变

量中α

c 代表出生队列cohort的固定效应。这里cohort

ic

代表家庭i中户主出生队列c的哑变量,其

中基准组为生于1958年之后的出生队列(cohort=1)。cohort=2为出生于1954到1958年的出生

队列,cohort=3为出生于1941到1954年的出生队列,cohort=4时为出生于1941年以前的出生队列(详见表1)。drt

s

为地区s在饥荒期间的人口缩减率,它是我们衡量各地区饥荒严重程度的代理

变量。δ

c

代表饥荒严重程度与出生队列c的交互项的系数,它测量了出生队列c的该户户主早年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率的长期影响。其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cohort=3时与饥荒程度的交互项系数。它衡量了人们在最关键的童年-青少年时期遭遇不同程度的饥荒,对其成年后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

同时我们使用了一系列控制变量,来排除可能的其他影响储蓄率的因素。包括家庭内部的抚养比,即家庭中老人(≥65岁)和小孩(≤15岁)所占比重;户主工作类型,如果在党政事业单位,以421

及在中央、省和地方国有独资,以及国家控股等类型企业工作,赋值为1,在其他类型企业工作则赋值为0;户主是否加入医疗保险,如果加入国家或单位的公费医疗、大病统筹或自费商业医疗保险三种保险中的任一种,赋值为1,其它为0。此外我们还控制了人均收入与资产、户主的人口学特征、

家庭成员个数,以及上学子女占家庭人口的比重等。(二)估计

1.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

我们期待,早年有着饥荒经历的家庭,尤其是户主在最重要的童年-青少年期(即出生队列cohort3)经历较严重饥荒的家庭,其储蓄率更高。估计结果如表4,其中第5—7行分别估计了户主在幼儿期、童年-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程度的饥荒,对该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尤其关注饥荒严重程度与cohort3组别的交叉项系数的结果。

我们首先报告了使用城市家庭数据的基础回归估计。发现饥荒严重程度每上升1个点,各组别的储蓄率分别上升11.6%、

16.8%和5.9%,但除了cohort3组别的交叉项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外,其余组别都不显著。控制住其他变量后,各组别的储蓄率有所提高,其中cohort3组别的储蓄率提高到23%—26%,显著性水平为1%—5%。估计结果不仅较大,且统计显著。其他两个组别虽然统计上不显著,

但基本为正值,表明户主经历过饥荒的家庭储蓄倾向较高。这一估计结果有力验证了我们的假说,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户主在性格形成时期(即童年-青少年时期)经历较严重饥荒,将大大提高其成年后家庭的储蓄倾向。

我们同样估计了户主饥荒经历对农民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并控制了对农村家庭收支较重要的几个变量,

结果如表5。发现农村户主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三个组别中为正但均不显著。这或许是因为农村货币化收支的比例较低而导致统计数据不佳,但更可能是因为饥荒经历对农村家庭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粮食储藏。于是我们单独计算了户主早年的饥荒经历对家庭粮食储蓄的影响①。结果发现,在童年-青少年组别中,户主所经历的饥荒严重程度每上升1个点,其家庭粮食储蓄提高20%—26%,估计结果与城市样本的结果类似,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其他组别的交叉系数虽统计不显著但仍为正值。因此在农村样本中,户主早年经历的饥荒越严重,其成年后家庭储蓄(这里指粮食储蓄)越多,

这一假说仍然成立的。2.稳健性检验

(1)对DID 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上述估计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说。然而使用DID 识别策略的一个关键假定是“共同趋势”假设(common trends ),

即如果没有大饥荒,不同地区的家庭在储蓄倾向上应具有相同的出生队列趋势。关于我们估计方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可能有一些因素特别是地区特征变量被遗漏,从而导致不同地区人们在储蓄倾向的队列趋势上出现差异。为此,参照Chen &Zhou (2007)我们对DID 方法的假定做一个稳健性检验。其思路是,

如果我们估计出的大饥荒的储蓄效应是由遗漏掉的系统性变量引起的,且这些变量在饥荒前后持续发挥作用;那么我们选取出生于大饥荒以后的不同出生队列的家庭用上述的DID 法重新进行估计时应该能看到类似表4的结果。相应地,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遗漏变量问题,那么对于出生于大饥荒以后的户主家庭而言,地区的饥荒严重程度应与其家庭

储蓄倾向不相关或不显著。

②5

2

1①②

家庭粮食储蓄计算指标为:存粮金额/(家庭纯收入+存粮金额),因此是个粮食储蓄率的概念。

这一检验的潜在假设是,尽管在小时候可能受到父母消费观念的影响。但对于未经历过饥荒的年轻户主而言,他们更容

易受到经济高增长时期新产品的诱惑,或是同辈们消费攀比的影响,而放弃他们父母的节俭习惯,从而表现出地区的饥荒程度与其成年后的家庭储蓄倾向不相关。

表4饥荒经历对城市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储蓄率(%)

(1)(2)(3)(4)(5)(6)(7)(8)

Cohort2

-0.067

[0.067]

-0.107

[0.064]

-0.09

[0.065]

-0.089

[0.067]

-0.091

[0.067]

-0.062

[0.064]

-0.062

[0.064]

-0.062

[0.064]

Cohort30.004-0.064*-0.048-0.049-0.048-0.046-0.046-0.047[0.028][0.036][0.040][0.042][0.043][0.052][0.052][0.052]Cohort40.0450.0350.0250.020.020.1080.1080.101[0.069][0.059][0.064][0.063][0.063][0.188][0.189][0.188]

drt -0.260**

[0.127]

-0.147

[0.163]

-0.128

[0.164]

-0.092

[0.156]

-0.09

[0.156]

-0.06

[0.155]

-0.06

[0.155]

-0.059

[0.155]

drt?Cohort20.1160.1870.1960.1820.1940.1360.1360.135[0.141][0.135][0.135][0.135][0.135][0.129][0.129][0.129]drt?Cohort30.168**0.257***0.263***0.239***0.243***0.233**0.234**0.232**[0.075][0.088][0.092][0.089][0.090][0.113][0.113][0.113]

drt?Cohort4

0.059

[0.150]

0.036

[0.128]

0.042

[0.130]

0.009

[0.134]

0.009

[0.134]

-0.539

[0.482]

-0.538

[0.482]

-0.53

[0.480]

人均收入0.030***0.031***0.032***0.032***0.028***0.028***0.028***(千元)[0.004][0.004][0.005][0.005][0.005][0.005][0.005]人均资产-0.039***-0.035***-0.032***-0.032***-0.030**-0.030**-0.030**(对数)[0.011][0.011][0.010][0.010][0.012][0.012][0.012]

家庭抚养比

0.069*

[0.034]

0.069**

[0.034]

0.065*

[0.034]

0.108**

[0.051]

0.108**

[0.051]

0.123**

[0.054]

家庭人口数0.044***0.043***0.044***0.026**0.026**0.026**

[0.010][0.010][0.010][0.012][0.012][0.012]户主性别0.072***0.073***0.088***0.088***0.088***

[0.014][0.014][0.018][0.018][0.018]

户主教育程度

-0.003

[0.003]

-0.003

[0.003]

-0.006*

[0.003]

-0.006*

[0.003]

-0.006*

[0.003]

有无失业-0.035**-0.030*-0.030*-0.031*

[0.017][0.018][0.018][0.017]户主工作类型0.042**0.041**0.041**

[0.018][0.017][0.017]

是否加入医疗保险

0.003

[0.017]

0.002

[0.017]

上学小孩占家庭人口比例

-0.038[0.054]

常数项0.348***0.198**0.013-0.021-0.0140.0290.0280.03[0.057][0.089][0.119][0.112][0.113][0.100][0.100][0.101]样本数63156216621662156215437243724372

R-sq0.010.130.140.150.150.140.140.14注:1)括号里给出的是经地级市层次cluster调整的稳健标准差,下表相同;2)***、**、*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度水平,下表相同。

621

表5饥荒经历对农村家庭储蓄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储蓄率(%)被解释变量:粮食储蓄(%)

(1)(2)(3)(4)(1)(2)(3)(4)Cohort2-0.085-0.035-0.031-0.0280.0560.0670.0780.077[0.118][0.114][0.120][0.114][0.057][0.057][0.057][0.057]Cohort3-0.049-0.0240.0120.01-0.100***-0.097**-0.079**-0.078**[0.089][0.087][0.088][0.089][0.038][0.039][0.039][0.039]Cohort4-0.16-0.121-0.07-0.082-0.089-0.095-0.053-0.051[0.206][0.183][0.166][0.158][0.063][0.064][0.064][0.064]drt-0.691**-0.717**-0.808***-0.777***-0.404***-0.417***-0.468***-0.472***[0.299][0.270][0.275][0.253][0.070][0.069][0.070][0.070]drt?Cohort20.1180.0040.0240.044-0.184-0.213-0.229-0.231[0.348][0.327][0.338][0.323][0.152][0.151][0.150][0.150]drt?Cohort30.2720.1980.140.1430.255**0.239**0.203**0.202**[0.210][0.196][0.194][0.197][0.101][0.100][0.100][0.100]drt?Cohort40.5720.3880.3070.310.2580.282*0.1990.199[0.487][0.448][0.418][0.396][0.162][0.162][0.162][0.163]人均收入0.058***0.063***0.060***-0.000***-0.000***-0.000***

[0.010][0.010][0.009][0.000][0.000][0.000]家庭抚养比0.0840.1190.136-0.049-0.039-0.041

[0.094][0.094][0.095][0.042][0.042][0.042]家庭人口数-0.021*-0.016-0.019-0.020***-0.019***-0.019***

[0.012][0.012][0.011][0.005][0.005][0.006]

户主教育程度-0.017**-0.017**-0.019**-0.003-0.004-0.003

[0.008][0.008][0.008][0.003][0.003][0.003]

户主健康状况0.085**0.095**0.089**0.034**0.035**0.036**

[0.038][0.039][0.037][0.018][0.018][0.018]

是否加入医疗保险-0.245***-0.253***-0.018-0.017

[0.048][0.050][0.025][0.025]是否经过

0.0920.080.083***0.085***

农业税改革

[0.086][0.079][0.020][0.020]

当年是否发生

-0.107*0.012灾难性支出

[0.056][0.014]常数项0.825***0.810***0.725***0.813***0.358***0.514***0.453***0.443***[0.124][0.131][0.125][0.132][0.026][0.045][0.047][0.048]观测值16871671166616661689167316681668

R-sq0.030.10.120.120.030.080.090.09注:与城市样本相比,此处我们增加了户主健康状况、是否经过农业税改革(是=1,否=0)、当年是否发生灾难性支出(是=1,否=0)作为控制变量。

721

表6对DID 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被解释变量:储蓄率(%)(1)

(2)出生队列2(30—35岁)0.112[0.075]0.112[0.072]出生队列3(25—30岁)0.184[0.140]0.111[0.134]出生队列4(20—25岁)

-0.593[0.377]-0.674*[0.361]

drt -0.165

*

[0.096]-0.07[0.092]drt ?队列2-0.194[0.177]-0.203[0.169]drt ?队列3-0.366[0.343]-0.289[0.329]

drt ?队列40.876[0.995]

1[0.952]

人均收入(千元)0.021*

**[0.002]

常数项0.306

***

[0.042]0.108*

[0.043]观测值17801780R-sq

0.01

0.1

注:此处的出生队列是将大饥荒后(1962年)出生的户主进行队列分组,

圆括号中为调查时户主年龄。为此我们使用大饥荒以后出生的一个子样本,做了跟上文类似的DID 分析,并控制住最重要的人均收入变量。显然,此时我们期望地区的饥荒严重程度对所有队列的家庭储蓄倾向不产生任何影响。我们把大饥荒后出生的人分为4个队列来考察,其中35—41岁作为基准组。结果如表6。我们发现所有组别的估计结果均表明,

地区饥荒程度对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或没有正确的符号。这说明各地区的饥荒严重程度与其他影响家庭储蓄倾向的遗漏变量无关,我们没有违背DID 的潜在假定。

(2)对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我们识别策略的另一潜在问题是,大饥荒与调查期间存在的人口迁移,使得两个时期的户主居住地可能不一致,

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为考察数据的稳健性,

我们剔除了2000年人口普查中迁移率超过10%的省份或直辖市,

①重新进行基础回归。使用子样本回归的结果与先前使用全部样本的相比,我们最关注的饥荒严重程度与Cohort3组别的交叉项系数变化不

大,显著性虽有下降但仍显著(P 值为0.07)。

②控制住最重要的人均收入变量后,

P 值进一步提高到0.02。这说明我们的结果是相对稳健的,可能存在的人口迁移对估计并不造成严重影响。

(3)分位数回归检验

上述OLS 模型主要描述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均值影响,而分位数回归能精确地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显然,如果我们的模型设定是正确的,那么户主早年的饥荒经历应在每个分位数上都对其家庭储蓄倾向具有正向影响,且储蓄率越高的家庭,受饥荒影响越大。为此,我们使用分位数回归方程进一步进行估计,如表7。

表7第6行给出了童年-青少年组别从0.1到0.9的9个分位数回归估计系数。明显看出,所有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除了两端统计不显著的几个点外,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饥荒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也在增大。饥荒对储蓄率的影响从0.3分位上的0.061迅速上升到0.8分位上的0.325。户主的饥荒经历对农村家庭粮食储蓄的影响也有类似结果。表8中,饥荒对粮食储蓄率的影响从0.3分位上的0.046上升到0.9分位上的0.244。这两个更精确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假说。

3.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倾向影响的渠道探讨

人们早年的饥荒经历是如何影响家庭的长期储蓄行为的?显然,储蓄率的提高意味着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家庭总消费的减少。那么,这些高储蓄倾向的家庭主要压缩了哪些部分的消费?我们进一步检验了户主早年饥荒经历对城市家庭主要消费品(包括衣食住行)的影响。

8

21①②

原样本中一共有26个省市,我们剔除了其中的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广东、宁夏,以及新疆这6个地区。有理由认为,这些省份在2002年也是人口迁移率较高的省份。

因篇幅限制,我们删去了具体的回归结果,读者如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

表7饥荒经历对城市家庭储蓄影响的分位数回归

被解释变量:储蓄率(%)

0.10.20.30.40.50.60.70.80.9

Cohort2

-0.227

[0.138]

-0.093

[0.064]

-0.101**

[0.048]

-0.083*

[0.044]

-0.105**

[0.043]

-0.108**

[0.055]

-0.056

[0.053]

-0.004

[0.072]

0.037

[0.083]

Cohort3

-0.08

[0.101]

-0.014

[0.040]

[0.033]

-0.034

[0.043]

-0.041

[0.043]

-0.026

[0.051]

-0.006

[0.046]

-0.008

[0.071]

0.061

[0.098]

Cohort4

-0.037

[0.152]

0.069

[0.058]

0.04

[0.050]

0.051

[0.058]

0.031

[0.068]

0.024

[0.085]

0.005

[0.062]

0.058

[0.052]

0.164***

[0.061]

drt

-0.012

[0.175]

-0.045

[0.093]

-0.094

[0.073]

-0.130**

[0.056]

-0.221***

[0.052]

-0.332***

[0.075]

-0.415***

[0.055]

-0.477***

[0.089]

-0.582***

[0.113]

drt?Cohort2

0.431

[0.294]

0.135

[0.152]

0.146

[0.130]

0.105

[0.102]

0.174

[0.107]

0.207*

[0.114]

0.097

[0.103]

0.017

[0.159]

-0.098

[0.180]

drt?Cohort3

0.276

[0.236]

0.101

[0.110]

0.061

[0.083]

0.166

[0.113]

0.212**

[0.096]

0.245**

[0.111]

0.250**

[0.116]

0.325**

[0.159]

0.235

[0.236]

drt?Cohort4

0.229

[0.313]

-0.044

[0.120]

-0.055

[0.108]

-0.072

[0.132]

0.003

[0.156]

0.057

[0.176]

0.133

[0.126]

0.142

[0.102]

-0.039

[0.134]

常数项-0.216***

[0.072]

-0.013

[0.039]

0.123***

[0.030]

0.223***

[0.023]

0.341***

[0.024]

0.469***

[0.038]

0.595***

[0.022]

0.735***

[0.037]

0.962***

[0.055]

观测值631563156315631563156315631563156315表8饥荒经历对农村家庭粮食储蓄影响的分位数回归

被解释变量:粮食储蓄(%)

0.10.20.30.40.50.60.70.80.9

Cohort2

-0.020

[0.049]

-0.014

[0.032]

-0.048*

[0.028]

-0.081*

[0.046]

-0.114*

[0.059]

-0.060

[0.047]

-0.107**

[0.043]

-0.060

[0.042]

-0.011

[0.037]

Cohort3

-0.025

[0.021]

-0.001

[0.025]

-0.015

[0.032]

-0.036

[0.025]

-0.040

[0.035]

-0.018

[0.035]

-0.069*

[0.037]

-0.076*

[0.042]

-0.080**

[0.038]

Cohort4

-0.103

[0.073]

-0.063

[0.048]

0.010

[0.057]

0.021

[0.053]

0.008

[0.038]

0.001

[0.046]

-0.075

[0.051]

0.045

[0.084]

-0.065

[0.078]

drt

0.017

[0.050]

-0.070*

[0.039]

-0.155***

[0.030]

-0.271***

[0.035]

-0.342***

[0.058]

-0.381***

[0.059]

-0.517***

[0.063]

-0.603***

[0.064]

-0.665***

[0.042]

drt?Cohort2

-0.019

[0.121]

-0.014

[0.083]

0.045

[0.056]

0.141

[0.113]

0.238

[0.139]

0.093

[0.107]

0.158

[0.098]

0.074

[0.100]

-0.060

[0.075]

drt?Cohort3

0.041

[0.047]

-0.011

[0.067]

0.046

[0.072]

0.114

[0.057]

0.128

[0.080]

0.078

[0.072]

0.168*

[0.090]

0.212**

[0.107]

0.244***

[0.091]

drt?Cohort4

0.213

[0.181]

0.100

[0.128]

-0.038

[0.102]

-0.053

[0.108]

-0.016

[0.102]

0.043

[0.097]

0.181

[0.111]

-0.040

[0.168]

0.276

[0.210]

常数项

0.033

[0.023]

0.107***

[0.018]

0.174***

[0.017]

0.250***

[0.016]

0.309***

[0.025]

0.362***

[0.029]

0.476***

[0.030]

0.569***

[0.030]

0.672***

[0.021]

观测值168916891689168916891689168916891689从表9结果来看,户主的饥荒经历对家庭消费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我们最关注的饥荒严重程度与童年-青少年组别的交叉项而言,饥荒严重程度每上升1个点,“衣”的支出占家庭全部开支的比例下降2.3%;“行”的支出下降4.7%,两者分别在10%和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同时,“住”的消费下降4%,但统计不显著。有趣的是,饥荒经历对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具有正向影响。饥荒严重程度每提高1个点,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上升6.3%,其中粮油、肉食、蔬菜消费的比例依次

921

为2.2%、2.8%和1.3%,但“在外吃饭”消费的比例则下降4.8%。这显示了人们早年的饥荒经历对成年后的家庭消费偏好和习惯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看出,家庭储蓄倾向的提高,是压缩了其它在饥荒中对于基本生存而言“不太重要”的消费而得到的。对消费结构的这一调节,显然来自于户主早年在大饥荒中的生存经验。而恩格尔系数的上升则可能是心理缺失补偿效应带来的(Huang&Martorell,2009)。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人们早年的饥荒经历对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渠道,为我们的假说提供了辅助支持。

五、结论与讨论

我们的研究证实,家庭的储蓄决策与该家庭曾经历的饥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人们会表现出更高的“节约欲”和储蓄倾向。其原因在于,在大饥荒中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的个体,由于受到童年时期形成的低消费模式和饥饿恐惧的影响,成年后做消费-储蓄决策时仍会表现出异常的节约倾向,以及对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特定商品的偏好差异。显然,当个体的收入增长而节约型消费习惯没有及时改变时,便会形成较高的家庭储蓄率。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发现。这意味着,人们的消费-储蓄选择并不是外生给定的,遥远的过去对人们的经济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持久得多,尤其是个体在性格形成时期的生活经验,对其成年后经济决策的影响甚至长达几十年。

表9饥荒经历影响城市家庭储蓄倾向的渠道检验

被解释变量(%):

恩格尔系数粮油肉食蔬菜在外吃饭穿着交通通讯住房

Cohort2

-0.011

[0.015]

-0.005

[0.005]

-0.005

[0.009]

-0.001

[0.003]

0.011

[0.008]

-0.008

[0.008]

0.011*

[0.006]

0.023

[0.021]

Cohort3

-0.003

[0.011]

-0.002

[0.004]

[0.007]

-0.001

[0.002]

0.002

[0.006]

-0.022***

[0.006]

0.018***

[0.005]

0.018

[0.016]

Cohort4

-0.003

[0.015]

0.002

[0.005]

-0.007

[0.009]

0.003

[0.003]

0.002

[0.008]

-0.033***

[0.008]

0.008

[0.006]

0.028

[0.021]

drt

0.021

[0.019]

-0.014**

[0.007]

0.032***

[0.011]

0.004

[0.004]

0.041***

[0.011]

-0.009

[0.010]

0.024***

[0.008]

0.014

[0.027]

drt?Cohort20.070**

[0.035]

0.024**

[0.012]

0.035*

[0.020]

0.012*

[0.007]

-0.03

[0.020]

-0.035*

[0.019]

-0.024

[0.015]

-0.065

[0.049]

drt?Cohort30.063**

[0.027]

0.022**

[0.009]

0.028*

[0.015]

0.013**

[0.005]

-0.048***

[0.015]

-0.023*

[0.014]

-0.047***

[0.011]

-0.04

[0.037]

drt?Cohort40.088**

[0.035]

0.026**

[0.012]

0.051**

[0.020]

0.011

[0.007]

-0.048**

[0.019]

-0.021

[0.019]

-0.040***

[0.015]

-0.034

[0.049]

人均收入(千元)-0.009***

[0.000]

-0.003***

[0.000]

-0.004***

[0.000]

-0.002***

[0.000]

[0.000]

-0.002***

[0.000]

-0.001***

[0.000]

-0.003***

[0.000]

家庭抚养比

0.006

[0.008]

0.003

[0.003]

0.004

[0.005]

-0.001

[0.002]

-0.017***

[0.005]

-0.022***

[0.005]

-0.010***

[0.004]

-0.006

[0.012]

家庭人口数-0.015***

[0.002]

-0.005***

[0.001]

-0.007***

[0.001]

-0.004***

[0.000]

-0.002

[0.001]

-0.006***

[0.001]

-0.005***

[0.001]

-0.013***

[0.003]

户主教育程度-0.006***

[0.001]

-0.002***

[0.000]

-0.003***

[0.000]

-0.001***

[0.000]

0.001**

[0.000]

0.002***

[0.000]

0.002***

[0.000]

-0.001*

[0.001]

常数项0.355***

[0.013]

0.118***

[0.004]

0.169***

[0.007]

0.068***

[0.003]

0.050***

[0.007]

0.128***

[0.007]

0.060***

[0.005]

0.163***

[0.018]

观测值63146314631463146314631463146314 R-sq0.230.230.160.210.020.10.030.01注:被解释变量是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031

正如上文所言,1959—1961年的大饥荒并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普遍性和全国性的;饥荒大致持续了3年的时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几乎所有目前年龄在49岁以上的居民均经历了这次大饥荒。从总体来看,饥荒经历可能对这一群体的经济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显然,特定年龄群体在性格形成时期外部环境的不同可以解释特定人群之间的行为差异。由于大饥荒几乎涉及了中国所有的地区,因此大饥荒的共同经历可以解释这一代人在储蓄-消费模式和偏好上的特殊性。196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备战、备荒”的口号,不仅是出于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更代表了当时的民族共识和集体信念。在艰难的求生经验和节俭观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这代人,他们倾向于更高的储蓄率,更低的消费倾向,并尽可能将资源向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倾斜(比如调整消费结构、压缩“不必要”开支等)。而这一代人目前正是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蓄主体。即使随着经济起飞,人们的收入迅速增长,已经能够支撑较高的生活水准,但惯性使得他们依然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率。

我们也发现,相对于人们所经历的饥荒程度与家庭储蓄倾向的密切相关,我们的稳健性检验表明饥荒后的一代人似乎不再受地区饥荒程度的影响。正如我们看到的,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尤其是80后一代兴起的“月光族”,其消费习惯已经与其父辈们大不相同。他们从小衣食无忧,可支配资金逐渐增加,这些家庭的消费倾向普遍高于他们的父母。这意味着,饥荒对年轻家庭储蓄倾向的影响正在减弱或者消失。这同时也意味着当那些从未遭受饥荒和物质匮乏的年轻一代成为社会储蓄主体时,就中国人而言,将对饥荒产生群体性遗忘,居民储蓄率也将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

曹树基,2005:《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弗洛伊德,1915:《目前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转引自《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1986年中译本,中国展望出版社。

黄少安,2005:《非正规制度、消费模式和代际交叠模型———东方文化信念中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

李若建,2001:《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中国粮食产量,消费与流通》,《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李子超,1990:《当代中国价格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第54页。

彭尼·凯恩,1988:《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1993年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滇庆、高娜、章倩文,2005:《中国高储蓄率还能持续多久?》,《招商周刊》第26期。

张向葵,2002:《发展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1983:《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2008:《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第10期。

杨汝岱、陈斌开,2009:《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经济研究》第8期。

陈斌开、陆铭、钟宁桦,2010:《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经济研究》(消费金融专辑)增1期。

Blanchard,O.J.and Giavazzi F.,2005,“Rebalancing Growth in China:A Three-Handed Approach”,M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05-32.http://ssrn.com/abstract=862524.

Becker,G.S.,1992,“Habits,Addictions,and Traditions”,Kyklos,45:327—346.

Carroll,C.D.and Weil,D.N.,1994,“Saving and Growth:A Reinterpretation”,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40:133—192.

Carroll,C.D.,Overland,J.and Weil,D.N.,2000,“Saving and Growth with Habit 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341—355

Chamon,M.D.and Prasad,E.,2008,“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NBER Working Paper,w14546.

Chamon,M.D.,Liu,K.and Prasad,E.,2010,“Income Uncertainty and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NBER Working Paper 16565.

Chen,Y.and Zhou,L.,2007,“The long-term Health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Famine in China”,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6:659—681.

Deaton,A.S.,1992,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131

Deaton,A.S.and Paxson,C.H.,1994,“Saving,Growth,and Aging in Taiwan”,in David A.Wise(ed),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Ag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Gluckman,P.D.,Cutfield,W.,Hofman,P.and Hanson,M.A.,2005,“The Fetal,Neonatal,and Infant Environments-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for Disease Risk”,Early Human Development,81:51—59.

Harbaugh,R.,2004,“China’s High Savings Rates”,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The Rise of China Revisited:Perception and Reality”,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uang,C.and Martorell,R.,2009,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arly Life Exposure to the1959-61Chinese Famine,CCER working paper,http://old.ccer.edu.cn/download/10460-1.doc.

Lin,J.Y.and Yang,D.T.,2000,“Food Availability,Entitlements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1959–61”,Economic Journal,110:136—158.

Marshall,Alfred A.,1898,Principles of Economics,8th Ed.,Macmillan,New York.

Modigliani,F.,1970,“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 and Inter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Saving Ratio”,in Induction,Growth and Trade,Essays in Honor of Sir Roy Harrod,Elits,W.A.,Scott,M.F.and Wolfe(eds),J.N.,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Modigliani,F.and Cao,S.L.,2004,“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2:145—170.

Peng,X.,1987,“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China’s Provinc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3:639—670.

Schlag,K.,1999a,“Which One Should I Imitate?”,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31:493—522.

Schlag,K.,1999b,“Why Imitate,and If So,How?”,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78:130—156.

Seckin,A.,2000,“Consumption with Habit Formation”,Cirano Working Paper39,University of Montréal.

Does Famine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Influence One’s Saving Decision?

A New Explanation of China’s High Household Saving Rate

Cheng Lingguo a and Zhang Ye b

(a:The 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Peking University;b: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partment,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explanation on the puzzle of extraordinarily high household saving rat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We proposed a new hypothesis that the extreme poverty and shortage of necessities that one experienced at childhood help to foster his saving-consumption habit of austerity.Using the CHIPs data,we testified this hypothesis adopting the Great Famine that happened in1959—1961as a natural experiment.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mine happened long ago that influences indeed the household’s consuming-saving decision,the more serious the famine that the head suffered was,the higher the household saving rate is.Considering the generation who suffered the great famine or“famine generation”is the main forces that produce and hold wealth,so their high propensity to save help to explain the overall high household saving rates.

Key Words:Economic Take-off;Famine Experience;Household Saving Rate;Consumption Habit

JEL Classification:D30,D12,E21

(责任编辑:詹小洪)(校对:昱莹)231

对居民储蓄率估算方法的比较及再估计

对居民储蓄率估算方法的比较及再估计 刘书祥马双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74;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都610074) 摘要:本文就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居民储蓄率不同估算方法的统计口径、调整过程进行全面对比,得出采用财富增加值估算居民储蓄的方法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解决了我国收入不透明所带的统计缺陷。本文用该方法估算出1978~2006年间的居民储蓄率,最终的估算结果与Modigliani和Cao (2004)等的估算值在1978~2000比较接近,变动趋势完全相同。但与Modigliani和Cao不同的是,本文将他们的估计中所遗漏的股票、企业债券等金融资产一并加以考虑,得出结论:2000~2006年居民储蓄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要很好地解释居民储蓄率的长期趋势,必须考虑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估算方法;财富;隐形收入 引言 储蓄对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消费者行为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方面,索洛(1956)指出,不同的储蓄率对应不同的消费水平,在转移动态中,不同的储蓄水平对消费者的短期福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消费者行为方面,储蓄是消费者将资源用于未来消费的部分,以用来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周期方面,储蓄是当前消费的对偶,储蓄量的大小对应着消费量的多少,而消费的短期波动是总需求波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储蓄对研究经济波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以及对储蓄口径的理解不同,人们对储蓄率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讨论各估算方法的优劣、统一其估算的口径是本文产生的主要背景。 一、中国居民储蓄率估算方法综述 根据任若恩(2006)对储蓄率计算口径的总结,总储蓄被拆分为国民储蓄和国外储蓄。国民储蓄包括私人储蓄、政府部门储蓄,其中私人储蓄由居民储蓄、为居民服务的非盈利团体储蓄、企业储蓄组成,政府储蓄为公共部门的储蓄。总储蓄扣减固定资产消耗或资本折旧,即为净储蓄。在计算储蓄率时,可以是储蓄与对应的GDP或GNP之比,也可以是储蓄与对应的可支配收入之比,因此可以分别得到国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居民储蓄率、企业储蓄率等。在这些储蓄率指标中,居民储蓄率最为重要,因为它反映了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主体,即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储蓄行为,因而一直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目前,对居民储蓄率进行估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Modigliani和Cao (2004)将储蓄界定为一段时间内财富的增加值,具体计算公式为①:S W =?(1) ?=?+?+?+?(2) W CUR DEPO SEQ PI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0080542.html,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宏亮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07期 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储蓄率进入快速持续的上涨阶段。按照变化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的波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缓慢上升期(1978—1994) 这一时期是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增长经历轻型化过程,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于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增大,全社会储蓄率增长缓慢,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型走势。 (二)持续回落期(1995—2000) 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和“稳健”,全社会储蓄率呈现持续小幅滑落态势,由1995年的41.9%滑落至2000年的37.7%。 (三)快速上扬期(2001—2010) 这一时期我国进入了完备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阶段,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经济波动和引导社会投资,通过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相继股改和上市,可以看成是我国基本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全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储蓄率呈现持续快速上扬态势,由2001年的38.6%上升至2010年的52.6%。 二、影响储蓄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储蓄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收入、理性预期、人口结构、福利体系,经济制度变迁等。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影响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经济体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变迁可以以1992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最新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 金融82班 1638221 杨玉洁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现状,并对产生高储蓄率的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介绍了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和部门储蓄上升的原因分析。同时得出了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的一些影响,并且对政策的执行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储蓄率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原因政策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支出法GDP统计中国的储蓄率之高及其持续时期之长固然令人困惑,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为棘手。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面,高储蓄率显然构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另外两个表现在需求面上的突出问题:居高不下的高投资和规模不断扩大的高顺差。对于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在总量层面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对高储蓄率的问题探究可以使我们对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等多方面都能有更深切地了解。所以,研究高储蓄率的问题至关重要。 二.高储蓄率现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上世纪70 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之首。1989 至1993 年统计,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尽管近几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 但中国居民的储蓄热情丝毫未减。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中国自1978 年—2004 年的居民储蓄额以及国民

收入数据,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从储蓄的绝对量来看, 1978 年我国储蓄额仅为210.6亿元, 但在随后的近三十年里, 我国居民储蓄额逐年增加,且幅度越来越大。其中2003 年中国居民的储蓄额超过了10 万亿元, 2004 年更是达到近12 万亿元。2.从相对量来看, 各年累计储蓄额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年 上升, 而且累计储蓄总额与国民收入有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自1978 年以来, 居民累计储蓄额随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储蓄率最高时可达到60%以 上。3.2005 年中国储蓄占GDP 比率达到48.1%, 2006 年居民储蓄资金继续增加达到16 万亿元, 2007 年预计达到20万亿元。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 理性 人的跨期消费应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 实际利率下降, 理性人应该增加当前消费, 减少储蓄。因此本文分析了除传统理论认为的收入外, 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其他因素, 并构造多变量消费效用曲线, 研究其某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引起的效用曲线变化与单变量消费效用曲线不同, 对中国居民跨期消费行为作出解释。 三.高储蓄率原因分析 余额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二)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储蓄是收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对于经济的影响

辅修金融学论文 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 学生姓名:杨宇豪 学号: 32011060119 学院(系):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方向):广告学 指导教师:王苹老师 2013年5月

中文摘要 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本文将会简要分析我国高存储率对于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如何提高消费能力以及降低储蓄率进行简单探究以及建议。 关键词:储蓄率利息消费能力 :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上世纪80 点初期,我国的储蓄率基本上维持在35 %左右;90 年代末,上升到40 %以上;2006 年开始,我国国民总储蓄率超过50 % ,而且之后还在持续上升;到2008 年年底,我国总消费占GDP的比重为48. 6 % ,其中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35. 3 % ,政府消费占比为13. 3 % ,国民总储蓄率达到51. 4 %。 如同人的优点和缺点并存一样,高储蓄也有其利弊之处。 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从银行角度而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当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将被打破。 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着。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而投资正是我国经济近几年实现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居民储蓄对银行来讲是负债, 是吸收居民暂时不用的资金, 即使是定期存款, 居民在急需时, 也可提前支取, 所以资金来源是短期的。但通过银行发挥中介作用, 此存彼取, 环环相扣, 在银行帐面上总有一些余额, 这些余额就成为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资金来源, 满足企业长期贷款的需要 化消费为积累。居民储蓄来自于日益增长的货币收入, 随着货币收入的增长,人们用于储蓄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这就使得银行能把居民购买力推迟的部分, 用于企业发展生产的需要, 最终使消费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正如上面我们谈到的,累积资金将会成为企业投资以及公共投资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可以大大缓解投资企业的资金赤字问题,这些都需要高储蓄率的支撑以及持续不断的支援。但是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高储蓄率尽管存在许多对于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样是相当显著的。 首先,储蓄与消费反差过大, 会破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储蓄与消费密切联系。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 居民储蓄余额的急剧扩张, 意味着消费的相应减少, 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由于银行信贷总量中储蓄的份额越来越大, 在银行存款中, 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已超过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 列居首位, 使得社会购买力转化为储蓄再形成信贷资金的比例和数量增大,社会生产的商品消费相对缩减。由于大量储蓄存款转化而成的信贷资金被积压产品、滞销商品、库存商品所占用, 引起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 生产与消费不协调差距加大, 这样不仅抑制了合理的消费, 而且限制了居民的投资倾向。同时也会使居民的投资倾向以及投资心理热情趋于冷淡。将会使得居民消费热情大大受到制约,社会购买力将会随之受到影响

中国储蓄率长期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中国储蓄率长期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目录 中国储蓄率长期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1) 一、摘要 (2) 二、选题背景 (2) 1、研究主题 (2) 2、研究背景 (2) 3、研究意义 (3) 三、相关文献综述 (3) 四、经济理论阐述 (3) 1、储蓄 (3) 2、储蓄率 (4) 3、消费储蓄决策理论 (4) 五、我国储蓄率历史情况描述 (4) 1、我国储蓄率历史情况 (4) 2、与相关国家对比数据 (5) 六、储蓄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 1、模型的建立 (5) 2、模型变量关系及数据来源说明 (6) (1)模型变量关系 (6) (2)数据来源说明 (7) 3、实证分析 (7) (1)模型估计 (7) (2)模型检验 (8) (3)模型修正 (10) (4)格兰杰因果检验 (12) 七、存在不足与相关问题 (12) 八、结论与相关建议 (13) 1、中国高储蓄率的回归解释 (13) 2、相关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一、摘要 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所学知识,对中国长期储蓄率变化问题进行简单探讨,应用宏观经济学储蓄的基本理论建立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作为主要回归方式,结合异方差、序列相关等检验完成对模型的回归与修订,同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所研究问题进行阐述,得出影响中国储蓄率长期变化的宏观因素:经济增长,居民就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提出发展金融市场是稳定我国储蓄率的合理方法的结论。 二、选题背景 1、研究主题 储蓄率作为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平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显现着自己的经济问题,其中对于储蓄率这一话题就多次被提及。选择对中国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是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应用计量基本理论,对影响中国储蓄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影响中国储蓄率的重要宏观因素,达到对储蓄率现状的正确认识,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并做出未来储蓄率发展情况的基本预测,希望可以完成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储蓄一方面的深入思考,锻炼经济学思想与研究能力。 本文研究主要针对长期发展中的变化,也就是考虑中国储蓄率变化的长期影响因素,同时在研究中希望可以发现与现有研究并不重合的影响因素(金融市场)的影响,另外着重于整体储蓄率的讨论,而不是针对居民储蓄率这一分支来说明问题。 2、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储蓄率为GDP的51%,并且企业和政府储蓄的增速超过了居民储蓄的增长,企业和政府对1996年以来储蓄率上升的贡献率为80%。高储蓄率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为资本存量的快速积累提供资金,避免了利用海外融资渠道产生的波动性。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所以高储蓄率不但有必要,而且是应追求的目标,尤其在中国未来将步入老龄化以及储蓄将下降的情况下。但是,高储蓄率也意味着消费占总产出的比例较低,经济增长可能受累于对外需和全球经济周期的过分依赖。 中国的高储蓄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不同的经济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与分析,有的人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由于消费不足而导致的大量储蓄,同时也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问题;有人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不仅仅来自于居民的储蓄同时也来自于政府与企业的储蓄;此外最近国外的研究提出,中国的高储蓄率与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法,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也进行自己对于中国高储蓄率的思考。尤其在当下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储蓄作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中国金融行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是发展程度仍然有限,对于中国储蓄率是否还会持续上升,金融行业的

居民储蓄率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很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高储蓄率国家,由于高储蓄抑制消费,在我国提升内需的现实要求和新经济战略形势下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利。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经济的现实背景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储蓄率;生命周期-持久假说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居民的高储蓄行为,几乎所有的研究均显示,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高储蓄、低消费的特点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不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甚至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因此强调储蓄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过高的储蓄势必会挤占消费需求,对新的经济战略造成负影响,据此,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了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的上升和收入差距是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由此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也是中国居民倾向于储蓄的重要原因。此外,住房状况和利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储蓄率的持续升高。 本文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分析,第三部分是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四部分是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理论基础 莫迪利亚尼和布隆伯格(Modigliani and Brumberg ,1954)与弗里德曼(Freidman)分别在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理论基础之上,以跨期最优化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LCH)和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 尽管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思想均认为:理性的当事人在一生中将平滑自己的消费水平,从而实现生命周期中的各期消费产生相等的边际效用。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在整个生命周期跨度内依据其一生拥有的资源总量(持久收入)来安排他们的消费和储蓄,通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跨期消费的平滑来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消费平滑意味着消费者将在工作期储蓄、青少年期和退休期负储蓄,从而消费水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稳定,但储蓄和财富呈驼峰型(hump-shaped)或倒V型。消费更多受总财富规模的影响,而不是受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的短期改变并不会显著影响当期消费。

计量经济论文-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1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国储蓄率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高储蓄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我国1992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2 经济现状综述 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可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则偏低。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达到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

有关中美储蓄率的对比分析

湖南大学期末论文 有关中美居民储蓄率的对比分析 摘要 2012年6月28日-30日在上海举行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储蓄率已达52%,而同期美国的“储蓄率”却只有4%左右。本文旨在通过中美两国储蓄率的对比,分析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及由此揭露的民生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储蓄率现状社会保障制度股市居民消费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vings rate of the Sino-US residents Abstract In the Lujiazui Financial Forum held in Shanghai on June 28, 2012,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hairman Guo Shuqing claimed that, China's savings rate had reached 52% , while in the same period, savings rate in the U.S. was only about 4% .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high savings rate in China and the livelihood issues uncover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S. savings rate ,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 Keywords: savings r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tock market Household consumption I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和行为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一、居民储蓄概述 (1) 二、我国居民储蓄历史及现状 (1) 三、影响居民高储蓄的因素分析 (2)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2)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 (2) (三)利率 (3) (四)消费信贷制度及消费观念 (5) (五)居民的传统储蓄观念和心态 (6) (六)社会保障制度 (6) 四、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6) (一)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 (二)高储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8) 五、关于改善居民高储蓄问题的政策建议 (8) (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8) (二)改善投融资市场环境 (9) (三)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 (9)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更是迅猛增长,并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占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半数的居民储蓄存款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是资金的后备力量和保证。据此可以看出国民生活水平、国家稳定状态、城乡发展差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高储蓄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例如我国国内储蓄水平远高于投资水平,给投资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本文对导致居民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GDP总额、消费信贷水平、利率和文化性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并针对如何保持合理规模、适度居民储蓄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字:高储蓄;经济发展;利率;投资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实证分析

09级金融二班胡冬莹 21090719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实证分析 1.引言:目前中国经济告诉发展,带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各自发挥着作用,然而,比较之下,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显著的,原因在于我国低消费高储蓄的现状,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储蓄,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如何,下面我们就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的实证分析这一论题进行探讨。 2.理论分析 一个社会的储蓄总量受很多因数的影响,根据经典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储蓄水平主要受收入因数、利息率、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等因数的影响。收入是决定储蓄的重要因数,收入的变化会直接决定着储蓄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化关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储蓄量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储蓄量减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户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在本文中,我们选当年的收入增长率来考察收入因数对储蓄率的影响。传统经济学认为,在收入即定的条件下,较高的利息率会使储蓄增加。在本文中,我们选用的利息率是根据当年变动月份加权平均后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加权利率。物价水平会导致居民户的消费倾向的改变,从而也就会改变居民户的储蓄倾向。本文用通货膨胀率来考察物价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高,社会的储蓄倾向就会越低。在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状况最常用的指数是基尼系数,本文选用的是中国1979 年到2002 年的各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本文中,我们用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作

为被解释变量。计算方法是:储蓄率= 当年城镇居民储蓄增量/ 当年城镇居民总可支配收入。 4.模型设计 我们的模型是: y = c + b1 * rgpi + b2 * i + b3 * rcpi+ b4 * gini + u 其中,c 度量了截距项,它表示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储蓄率 为负。 b1 度量了当城镇个人可支配收入率变动1 %时,储蓄增长率的变动。 b2 度量了当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其实也就是1 %时,储蓄的增量的变动。 b3 度量了当通货膨胀率变动一个单位,储蓄增量的变动。 b4 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量。 u 是随机误差项。 我们的模型数据样本为从1979 —2002 年份城镇居民储蓄率、城镇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数据见附表) 3. 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 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19/11 Time: 21:45 Sample: 1979 200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326523 0.048195 -6.775090 0.0000 RGPI 0.252695 0.160060 1.578750 0.1309 I 0.032011 0.004733 6.762979 0.0000 RCPI -0.471921 0.237123 -1.990191 0.0612

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及影响

关于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及影响的思考 最近有两组数据耐人寻味,一是09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6%,挣100元存下46元;另一个是美国人的储蓄率为-0.5%,也就是每挣100元要花掉100.5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中国人很负责任而美国人不顾明天死活只顾今天享受? 年份1980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世界均储蓄率24.0 21.6 21.6 22.4 23.0 22.5 21.5 21.2 20.8 21.0 23.0 中国储蓄率(%)35.2 37.8 36.1 36.8 36.1 34.7 34.8 36.2 43.3 39.9 40.5 上面是笔者查的一份我国历年储蓄率数据,由上面的数据可看出自1985年到1995年,我国的储蓄率是上升的。到2009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在升高,甚至到了46%。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手里的钱也多了起来,但是我国的消费却没有以相应的幅度提高。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用于投资的钱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资产被人们存在银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储蓄率这么高? 第一: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就是有备无患。我认为这个习惯是很好的,给自己及家人留条后路,现在他们老说学习美国人提前消费。但是美国人没钱可以申请破产,可以由美国政府养着。中国,谁养你? 第二:我国的低工资、低福利让大家赚点钱不容易,更是考虑到养老问题,谁也不敢乱花钱。我国的福利水平相当于美国来说实在是低的可怜,希望我国能快快的完善我国的福利制度,并提高工资标准

中国的高储蓄率

中国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 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假说认为:储蓄是未来的消费。或用于储蓄者日后的消费,或作为遗产留给后代消费。 根据世界银行(2002) 的数据,1999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42% ,同年美国国内储蓄率为16%。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推进, 2002年后,中国的储蓄率开始显著上升,且以居民储蓄平稳增长,企业储蓄明显上升为突出特点。中国的储蓄率从1998年前后的37.5%升至2007年49.9%,其中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13%升至2007年的22.5%,而同期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占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周小川)。 2007年中国的国民储蓄占GDP的比重达到51.2%,而消费只占48.8%,其中扣除政府消费14%之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率只有34.8%,不仅可能是世界最低,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樊纲等 2009)。

2009年1月-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同期增加5.6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8月消费增速虽也有所反弹,但同比增长仅15.4%,比上年同月回落7.8个百分点。今年,中国消费占GDP的份额很可能创下新低。 储蓄的分类 储蓄的统计有很多口径,一国总储蓄可分为国民储蓄和国外储蓄两部分。 国民储蓄是一国经济总体中各个部门的储蓄之和,包括个人部门的居民储蓄(personal saving) 、企业部门的企业储蓄(business saving) 和政府部门的政府储蓄(government saving) 。 在现实中,另外一个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对银行储蓄存款(deposit) 和储蓄(saving) 概念的混淆。 居民储蓄=居民的金融资产的增量+实物资产的增量-金融负债的增量+收到的资本转移。银行存款仅是其中金融资产的一种。

中国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中国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中国的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要准确剖析中国高储蓄的成因,有必要从部门储蓄率的角度来分解国内储蓄率。近年来居民储蓄率占国内储蓄率的比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率过高,也在于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 东亚国家向来被认为是高储蓄经济体的典型。通过对部门储蓄率进行跨国比较分析发现:第一,尽管中国任何一个部门储蓄率在东亚地区都不是最高的,但是中国的国内储蓄率确实区域内最高的;第二,对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而言,可能有一个或两个部门储蓄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其他部门处于较低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高储蓄问题是个收入分配问题。近年来,由于所得税制度不尽合理,以及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倾向于政府和企业部门,即非居民部门。由于政府和企业的消费倾向天然低于居民,这就造就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大幅上升。 中国高内储蓄之所以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部门储蓄率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被堵塞。一,由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偏低,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有限,造成居民未来收入和指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形成了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二,中国的企业无论所有制如何,均缺乏分红地传统。三,由于国有企业不向政府分红,导致中国政府储蓄与企业储蓄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被堵塞了 如何降低中国的高储蓄呢?首先,应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国民收入更多地流入居民部门,而非政府和企业部门。其次,政府应该尽快扩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这一举措既能降低政府储蓄率,也能够通过缓解居民的储蓄动机来降低居民储蓄率,同时有助于恢复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或自荐相互替代的机制。最后,应尽快实行国有企业向政府分红地制度,建立上市公司定期分红地制度和文化,并拓宽那个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储蓄率,亦能有助于降低企业储蓄率,亦能增强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

我国高储蓄率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储蓄率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过度储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过度储蓄;二是未来大额刚性支出引起的过度储蓄;三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引起的过度储蓄。 1.收入差距过大。根据霍布森的过度储蓄理论,如果收入或消费力的分配符合需要倾向,消费将随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但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需要对分配并无固定性的关系,分配是由另外的条件来决定的,即有些人分配到的消费力大大超过需要或可能的用途,而其他人分配到的消费力甚至不足以满足体力的全部需要,就会产生过度储蓄。 凯恩斯也认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水平的费用通常首先从他们的收人中扣除掉,然后,他们会把生活水平的费用和实际收人之间的差额储蓄起来。增加的储蓄往往伴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减少的储蓄则伴随着下降的收入。只有在到达一定的舒适程度以后,积累的动机才会转变为较强。因此,如果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由于富人的储蓄更为强烈,则会导致过度储蓄。应该说,有一定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形成,极大地刺激了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致力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资源从相对低收益地区流向高收益区域,提高了总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达地区之所以有持续高增长的可能,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国内不断扩大的要素供给,特别是劳动力和储蓄资金的供给。 2.大额刚性支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收入、低价格的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同时,政府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居民对未来收人和支出的预期比较确定。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居民收入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现期消费的主要约束是现期收入。相应地,居民的储蓄意愿非常淡薄,储蓄呈现稳定但水平低下的特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社会保障受到极大的削弱,尤其在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人们产生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人们普遍认识到,今后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会大大增加,虽然他们无法知道到底会增加多少、占其收入的比重会有多大。为此,人们必然要选择增加现期储蓄,以备未来支出之需。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到来,人们为医疗的大额支出进行储蓄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因此,我国居民必将面临的大额刚性支出愈发成为过度储蓄的重要原因。 3.为来收入不确定。利兰德将由未来不确定性收入而引起的额外储蓄称为预防性储蓄。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过度储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预防性储蓄。 导致过高的居民储蓄率,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主要与高昂的医疗和教育费用,医疗与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缺失,以及过高的房地产价格有关。在医疗、教育费用和商品房价格据高不下的情况下,中等以下收入居民为了应对未来发生的治病、子女教育、买房等大额支出,不得不尽可能压缩当前消费、提高储蓄。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水平分析1

针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水平分析 姓名邓鑫磊 学号 24110101 学院商学院 2013年6月13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经济与社会现象 (3) 三.变量分析与选择 (3) 四.理论模型设计 (4) 五.回归与结果 (5) 六.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 七.结论与建议 (8) 八.参考文献 (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在持续较快增长,居民储蓄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基于我国1995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运用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识建模并进行统计、经济意义以及计量上的检验,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并得出了最终确定的各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模型所反映的城镇居民储蓄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及意见。 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水平利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经济与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储蓄也随之快速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各经济学家及政府的广泛关注,较高的居民储蓄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所以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变量分析与选择 在此之前,已有很多经济学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做过相关模型分析,但是各自选定的变量各有差异,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选定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期存款利率、恩格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以下是对选择这几个影响变量的原因分析: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储蓄的根本来源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可以存入银行的钱也就越多,也就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储蓄率,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首先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一年期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西方经济学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因为利率越高居民得到利息越多,就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所以模型中也将这个因素选入解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关系研究

摘要 摘要 作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储蓄问题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而储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以及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一个包含少年、中青年以及老年三代的叠代模型为理论框架,首先得到了在稳定人口年龄结构下的稳定状态劳动人口人均资本存量以及居民总储蓄率,进而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稳定状态劳动人口人均资本存量以及居民总储蓄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增加都会使当代劳动人口承担更重的消费负担,从而都会使居民总储蓄率下降; 第二,同样幅度的变动,老年抚养比的增加比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引起的居民总储蓄率下降更大。原因在于老年抚养比还会影响劳动人口人均资本存量,亦影响居民总储蓄水平。换句话说,在劳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将使得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和居民总储蓄下降,进而影响产出水平。而少儿抚养比则不存在这一效应。 随后,本文构建协整模型以检验居民储蓄率、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动可以解释居民储蓄率变动的91%;少儿抚养比上升一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将下降0.79个百分点,而老年抚养比上升一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则将下降0.98个百分点。实证检验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 根据上述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在当前人口年龄结构下,高储蓄率的现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由于储蓄最终将转变为实物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开发投入和外汇储备,鉴于当前中国投资-储蓄转化效率不高,人力资本投资与技术开发投入水平亦相对较低,外汇储备也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但是,一旦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将冲击中国的高储蓄率。如果在此之前未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那么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将缩水。也就是说在相关政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储蓄率会在保持高位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 - I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全文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根据人口发展预测,21世纪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而且老龄化一旦形成,具有持续强化的机制。从理论上可以证明,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持续老龄化的社会。 储蓄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储蓄率的变化及决定储蓄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影响储蓄的众多因素中,人口因素作为基础变量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论文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机制,建立模型进行定量的计算,根据计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针对老龄化对储蓄率影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储蓄率;影响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China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an aging population. Aging,once formed,continues to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it can be proved Theoretically that the future society will be a continuous aging society. The saving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a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the study of changes in the savings rate and savings decision fact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mong Th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avings,demographic factor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variable socio-economy as a basis,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changes on 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dra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tudys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savings rate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aging population,builds the model for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aging on savings rate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alysis.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savings rate; impa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