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测试练习(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题,共12分)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饿课程形态。

3.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一般较特定地表述为幼儿园要求的教育成果,它指引幼儿园教师或课程编制者计划课程方案,也反映着一个幼儿园系统的教育取向。

4.五指活动课程:五指活动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立的。他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5题,共40分)

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1)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基础性。

(2)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3)幼儿园课程是适宜发展性课程。

(4)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2.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设计教育活动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在活动过程中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

B.要能体现出各类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

C.要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留有余地,为教师的再创造提供条件。

3.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A.互动性原则

B.效用性原则

C.特异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4.幼儿园课程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1)对照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检查和评估已经拟订的课程计划在目标、内容、组织与方法等方面的适宜性。

(2)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记录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教育教学计划中预定目标,检查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组织、方法和手段等的适宜性。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对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指导思想几各项要求,检查评估教师的行为、态度、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4)对照课程目标,测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答:A.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它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向某一部分幼儿。

B.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

C.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

D.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

E.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完成必须经由系统的方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2题,共30分)

1.论述几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答:第一次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特点表现在:

(1)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2)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3)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4)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5)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张雪门的《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幼稚园组织法》;梁士杰的《幼稚园教材研究》等。

第二次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表现为:

(1)课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具有了统一性。

(2)课程“苏化”,实行分科教学分科课程模式。

(3)初步确立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第三次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在于:

(1)改革范围扩大,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初步形成。

(2)改革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不断加强。

(3)改革力度增大,不断深入教育实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

(4)课程以“教育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并把游戏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5)更新和优化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6)潜在课程被引入幼儿教育领域,其作用受到广泛重视。

从上述我国三次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坚持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中国化。

第二,坚持幼儿园课程发展独立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2.瑞吉欧教育方案在课程和教学中体现出了哪些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其特色在于:

(1)弹性计划

(2)合作教学

(3)档案支持

(4)小组工作

(5)深入研究

(6)图象语言

四、应用题(18分)

运用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设计一个中班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

答案(略)

测试练习(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题,共12分)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它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隐含性。

3.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指一套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课表和课程)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不只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5题,共40分)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1)启蒙性。

(2)生活性。

(3)游戏性。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5)潜在性。

2.幼儿园课程组织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1)整体性原则

(2)生活化原则

(3)活动化原则

(4)主体性原则

3.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哪些标准?

答: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以下的标准:

(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

(2)内容的基础性

(3)内容的适切性

(4)内容各部分的平衡性

(5)内容的发展性

4.确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要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要(1)研究儿童、(2)研究社会、(3)研究人类知识,从三方面的研究信息中获得支持。

5.学科活动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A.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

B.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性。

C.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

D.画龙点睛式的作业教学。

E.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效果的经验化。

F.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2题,共30分)

1.试述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并评价五指活动课程。

答:依据活教育的课程观,在长期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活动:

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

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五指活动课程中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课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然,五指活动课程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理论层面上岁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力求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注重教材,而对幼儿反应的注意程度仍显不足。

其次,尽管陈鹤琴先生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五指不是五个学科,应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施教,但在推行时,有时仍被误解而分科进行。

再次,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方面有些不足。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今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以下观点:

(1)终身教育的观点。

(2)知识观:强调了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认为知识是动态变化的,是一个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

(3)学习观:看待幼儿“学习”的开放而宽广的视野,视幼儿学习能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刻展开;能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游戏中大量产生和有效进行;自由、自发的活动对学习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这是一个广义的学习观。

(4)幼儿教师的角色和幼儿教师专业化:规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把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水准”问题提上了我国幼教发展的日程。

新《纲要》对我们的启示:

在教育观念方面:应确立改革的整体观念,就以课程形式、方法来说,也必须从整体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利弊,决定其取舍。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健康、开阔儿童知识眼界、重视智力启发、道德训练,又要关心儿童的情绪、意志、兴趣的发展,注意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以上各方面不能有所偏差,同时重视同社会相联系。教材既要吸收新的知识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不断更新教材,又要注意保留经过历史筛选的传统教材,并同时注意教材的国情化和乡土性。

在课程模式方面,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

在课程的方法、手段方面,应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个别化。

在师生关系方面,应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对儿童的一切教育行为均要落实于促进儿童发展,而儿童的发展又要体现出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儿童的心理倾向,调动儿童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结果。

四、应用题(18分)

运用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设计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设计一个大班的单元主题活动。

答案(略)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与分析 一、课程的内涵 (一)西方“课程”的词源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二)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课程即学习课目或教材(教科书、教材) 基本观点: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问题 不足:1.限制了教师视野; 2.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样教”; 3.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 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 4.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对课程本身的理解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忽略学习者在学校生 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 基本观点: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 不足:遗漏课程实施部分,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 经验维度课程即经验 基本观点: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解决的问题: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中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不足: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这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把握实践上很难实行。 活动维度课程即活动 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参加了什么活动,课程应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解决的问题:避免了课程经验说的无标准性,比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不足:1、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2、过分强调一切学习都要从活动实践开始,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聊城大学周晴 摘要:从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课程整合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了。课程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的整合过程中。由于分科课程的长期存在,人们对分科课程的弊端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课程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整合; 一、概念界定 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 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将整合的观念渗透在幼儿园课程中,指课程目标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途径的整合。课程目标的整合是将幼儿的发展目标加以整合,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完整和谐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指各领域之间纵横双向的联系,其中纵向联系是某领域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横向联系是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课程实施途径的整合是将教育活动的各种手段、方式有机结合,互相联系,通过生活、游戏实现课程的整合。① 三、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1.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幼儿园长期采用学科课程。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生活和直接经验。后来国内幼儿园兴起了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本意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但在实践中,很多幼儿园对综合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并未真正理解综合教育的实质,结果在课程实施中只是变换了形式,并没有改变分科的本质,使综合教育变成了分科教育的简单相加,教育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补充,所以并没有实现课程的综合。而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幼儿园课程必须顺应课程整合化的发展趋势。《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纲要》也强调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念,课程的整合 ①赵红霞.论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XXX幼儿园有着比较成熟的课程特色,使用过不同版本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并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比较随意;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共享性。因此,构建富有XXX幼儿园特色的、科学的、适宜的、可操作性园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平衡、和谐、适宜的园本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目标总目标:培养理想发展的精英幼儿。第一年:制定课程指南,转变课程理念,完善目标体系,提升老师目标意识;第二年:拓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特别是一日带班、家园共育、环境和区角;第三年:优化达成目标的内容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和展示体系。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课程架构领导小组名称:《安琪幼儿园课程指南》由业务担任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2、具体分工组长负责课程建构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整体构思、目标体系初稿(修改)、主题的整合(11个大主题、33个小主题)、统稿等。XXX负责对原有课程的总结和介绍,对课程建构的建议,前期资源的使用,提供后勤上的支持。XXX负责行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XXX负责健康领域,XXX负责语言领域,XXX 负责社会领域,XXX负责艺术领域的美术,XXX负责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XXX负责科学领域的自然,XXX负责科学领域的数学。有13种课程供选 五、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颠覆课程)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主流:指南、刚要,个性: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操作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述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答: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要能正确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这种实质,我们必须确认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课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第二,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第三,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活动。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答:幼儿园课程在整体上和整体中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2)幼儿园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的生活性和游戏性;(4)幼儿园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 3.试举例说明成熟学说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成熟说一直以来都对幼儿园的课程产生过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即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看法。儿童观又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整体上左右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决策;其次,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选定。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的课程在考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时,一定不能忽视儿童的成熟水平和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发展顺序,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的可能性来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进度。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促进儿童的发展。3.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学派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人们从皮亚杰的理论中受到的启发主要有:(1)认为知识是儿童通过和物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灌输进行了批判。认为教学中应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对物体的操作,这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实施策略,环境的设臵和活动区域设计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2)受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需求使之选择了发生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发生认识论又为儿童智力开发运动推波助澜;(3)发生认识论使专业工作者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力求更加注重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规律来组织幼儿园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时候力求以皮亚杰的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选择题 单选 2、以下课程类型中个,不属于学科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 3、依据课程决策的层次标准来分析,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属于( A )。 A、学校层次的课程 B、教学层次的课程 C、观念层次的课程 D、体验层次课程 4、( C )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对称经验课程。 A、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 C、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5、( B )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生成课程,当受教师水平、物质环境条件、幼儿人数等制约时,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流于表面。 A、隐性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6、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A )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悬缺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 A、艾斯纳 B、古德莱德 C、普洛佛斯 D、费尼克斯 7、以下哪种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8、以下哪种课程是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A ) A、核心课程 B、分科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9、除了活动课程外,以下哪种课程也是属于经验课程。( C )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10、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B )。 A、经验论 B、活动论 C、过程论 D、体验论 多选 1、以下哪些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ABCD )。 A、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B、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C、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D、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从课程功能出发提出以下哪些课程类型( ABC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经验课程 3、关于课程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ABCD ) A、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 B、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 C、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 D、课程是各种活动 4、幼儿园课程由以下哪些要素组成?(ABCD ) A、幼儿园课程目标 B、幼儿园课程内容 C、幼儿园课程实施 D、幼儿园课程评价 5、以下哪些课程属于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划分的(AB ) A、理想课程 B、领悟课程 C、隐性课程 D、悬缺课程 填空题 1、按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对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 2、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实质是学科课程。 3、悬缺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课程。 4、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其具体样式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

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和幼儿园课程不断深入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在“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生活经验,其它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选择区角活动,往往只对社会性的区域感兴趣,如:建构区、角色区,对一些科学区、音乐区语言区的兴趣光顾很少,参与率低,但这些区域对幼儿智力的开展却有一定的作用。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发展,我们就要引导、关注孩子们走进学习性区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参与学习性区域的原因是有的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幼儿的兴趣,如:科学区只投放一些塑料锤子、剪刀、螺丝刀、几辆破小车、还有一些成品的蒙台梭利玩具,音乐区教师就只贴上一幅跳舞的图片,再放上一个录音机就是音乐区了,孩子们有的连看也不看,一点也不感兴趣,语言区教师只投放上几个头饰,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或许会感兴趣,但对大、中班的幼儿来说就太单调了,这些材料既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更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这样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欠缺。 怎样才能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得到智力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发幼儿的智力。 一、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活动中一般是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活动,这样就要将一些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个性发展的课改内容融化到区角活动中,针对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不同,针对每个孩子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如:大班幼儿学习10内数的加减运算,多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进行,作为教师一般以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为标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和接受比较慢的幼儿,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活动区中不仅仅给孩子提供一些杯子、插花、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大班学习数字,教师就可以在益智区投放各种各样的数字游戏、数字棋,在美工区中投放材料让幼儿画有趣的数字,在语言区中让幼儿认识关于数字的成语,在探索区中让幼儿探索神奇数字变变变等等,教师指导孩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不管是摆弄一次、两次,只要是安全、卫生、孩子喜欢,教师就要近距离的去指导,让孩子有成就感,能产生学习的兴趣。

浅析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概述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涵义,阐述了其常见的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在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隐性课程是幼儿园中持续不断的、无所不在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个性、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幼儿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利用一、幼儿园隐性课程的涵义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是一种以间接的、暗示的、无意识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 幼儿园的隐性课程是指在整个幼儿园范围内,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幼儿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及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幼儿园文化环境、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及交往方式,乃至幼儿园的建筑设备、作息时间、班级安排、游戏及一日生活等。 二、幼儿园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 近些年,学前教育的中心发生了转向,它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功能,它起到了巨大的补充作用。 1.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组成部分包括:幼儿园的选址、园舍环境的基本色调;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各班级室内空间的大小、不同区域划分与布置及活动材料的摆放、投放的多寡等。这些物质环境潜藏着美感,暗含着重要价值,能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材料的丰富和活动空间的宽敞非常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和发展,如有利于幼儿合作性的培养、养成与同伴和睦相处的个性等。 2.文化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 幼儿园的园训、园风、教风等具体展现了幼儿园的文化。良好的园风能通过集体内聚力对幼儿产生影响,使幼儿接受集体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幼儿园的各种制度,如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保教常规等都是幼儿园文化的体现,它们营造了幼儿园育人氛围,这种氛围对幼儿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潜藏着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无声地表达了各种行为规范,使得无形的文化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践,不仅培育了幼儿的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课程的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2009-04-14 15:23:09 系统分类:科教个人分类:默认 TAG: 课程是教育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但是对课程的定义却是最纷繁芜杂,歧义最多。尽管目前课程还没有一个精确、唯一的定义,但是,要研究课程理论,实施课程改革,仍然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定义的能指有充分的了解,从中尽可能探寻到当前最贴近中国教育现实的所指。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篇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谓之“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课程”一词在这里的意思为“寝庙”,用来比喻“伟业”,与我们今天所指的课程一词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宋朝时,朱熹在《朱子全书·说学》中多次用到“课程”,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所说的“课程”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理解的课程已经十分相近了。 2.在西方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所著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Curriculum”一词为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因此,根据这个词源,课程通常

被定义为“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其义为引导学生前进,以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跑(currere)”一词中派生出来的,其重点应放在“跑”上面,强调的是个人在跑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进程。 (二)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 国内: 1.《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课程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海译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3.廖哲勋: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王道俊,王汉澜主

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推出将幼儿教育改革融入到与世界接轨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中,它需要教育者用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全新理念,看待幼儿教育的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建设是一个从更新观念,到观念如何转化行为的探索过程.其间,各种教育思想的学习、引入,教育过程的探究,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弊端,如盲目追崇新的课程模式,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千篇一律,而教师养成了重视形式,忽视追求教育本身价值的 思维习惯,出现了“只顾低头走路,不习惯抬头看路”现象.其结果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展,理论上得不到提高,对新的改革思想感到茫然,渐渐减少了改革创新的 热情,最终失却了自身的特色. 因此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应该是立体的,丰富的,它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它既是思想的渗透,也是方法 的体现.幼儿园实施任何一种课程必须先深入地学习课程,理解该课程建立的理论基础、设计思想、课程特点以及实施课程的方法,弄清《纲要》与课程之间的内在

联系,在头脑里建立清晰的思想脉络,再来考虑如何实 施的问题. 幼儿园是实施课程的主体,能否将课程所希望反映的思想贯彻到幼儿园的工作中,落实到幼儿发展中,对 课程实施的管理至关重要,它是幼儿园能否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围绕教育改革,确立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纲要》体现的教育思想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改革方向.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将有一个学习――探索――完善――创新的循环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得到不断提高. 幼儿园进行课程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幼儿园教育现状,制定出明确的教育改革思路.将幼儿园长期课 程建设的目标与近期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如我园提出了“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课程建设 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全面提高”的总体思路.思路中,我们突出课程建设的主线,来推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为课程的实施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应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探究性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最鲜明的

有效构建幼儿园资源库

有效构建幼儿园资源库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艺术花苑幼儿园李云剑【摘 加强资源库建设。幼儿园资源库的 字化信息资源在构建资源库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资源库 构建幼儿园资源库是指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幼儿园课 掘资源的教育价值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各种活动。它对 于创建幼儿园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内部资源 教师资源是实现资源库整合利用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 探索的热情。 二、幼儿园资源与家庭资源 幼儿园资源与家庭资源的整合更多的体现在家园共育 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 1. 幼儿园将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研讨会可以以班级、 师共同商量制定。如“小班幼儿如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 开辟与家长互动的家园联系栏。教师在自己班的家长园 让家长们各抒己

2.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和管理 幼儿园网站、家教园地等形式向家长详细介绍将要开展的主 活动开展过程中哪些是成功的、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下一 家长交流主题活动的进程、环境的创设、活动所需的资料与 三、幼儿园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 幼儿园资源库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幼儿 技术更好地实现幼儿园课程教学目标。 1. 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 这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用于课程教学的最基本表现方式。 2. 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资源获取的工具 育网、北京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 息进行筛选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多层面了解。 3. 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 90℅的备课时间缩短到1010℅的思考时间增加到90℅。 家园互联使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幼儿园、家长、幼 时察看幼儿园信息、通知、任课老师信息、孩子在幼儿园的 环环相扣、紧密配合。 幼儿园资源库是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提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创符合幼儿园自身实际的课程——园本课程。 我园是以游戏为特色教学,比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幼儿园园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改善办园条件,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从热爱幼儿园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发展养成热爱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

2、利用园内设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室外,还有玩沙室、图书室、建构室、科学室、多功能教室、种植角,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如,带小班的孩子们都院子里来寻找春天,从而丰富了幼儿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种植区就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的条件。还有我们园里的资料室,为大家准备也许多的书籍与材料,这些资源同样可为我们的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大张力。活动室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资源。 3、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网络资源引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直观向幼儿展示课程内容,也能解决一些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小动画的多媒体播映,是小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巧虎》中小片段的截取,妈妈做家务时受伤了,巧虎赶紧为妈妈找出创可贴,并处理伤口。从中,孩子们便能体会到妈妈做事的辛苦,并懂得去关心妈妈。同时,网络还能加强老师与外界联系,有选择接受和学习别人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各种幼教网站也为老师与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幼儿园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结果。因此,要搞好幼儿教育我们除了要开发和利用园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等。 幼儿园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幼儿园课程改进方案

幼儿园课程改进方案(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幼儿园课程改进方案 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曾说过:“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而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针对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的基本特点。为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保教水平的提高,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初中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调整教学行为,结合本园实际,制定课程改进方案。 一、幼儿园现状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园使用的主课程是华东师大出版的建构式课程,为加强艺术及语言领域的教育教学,将音乐《爱唱爱跳》,阅读《爱的小脚印》的课程补充进来,同时,于2011年将获蒙特梭利教育课程模式引入到教学,在课程选择上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有关支付宝,我园现有条件及都是师资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确定最佳的课程内容,课程械式相互补充,有效整合,既有集体教学又有个性化教学,在课模式不同完善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篇中教学组织形式。

为进一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园将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延伸和补充,利用我园自身条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选择社会及环境的教育作用,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外介从教室扩展到幼儿的新身体验,从接受讲解到自我探索,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获得经验,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我园先后开立了以社会初中活动为主的园本课和,远足、逛超市、参观军营,走近小学、我的家乡在青海。 (二)师资情况 我园现有教职工98名,其中在编教职工50名,自聘教职工48名,主任中,专业医师1名,教辅人员4名,其中本科21名,大专24名,专任教师虽然普遍年龄偏大,但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能力较强,有部分自聘教师在教师岗位上,虽然年轻,有活力,接受新事物较快,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也存在着教育经验不足,有急躁情绪,由于文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发展差异较大。 (三)家长资源 虽处于西部边近地区,但由于我园是县城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再加上近年来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也高,对幼儿园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然而,,是于大部分家长的工作生意繁忙,隔代带养的状况居多,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虽在道理上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但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目录结构: 第一节课程概述 (2) 一、课程的定义 (2) (一)课程的词源 (2) 1.课程 (2) 2.curriculum (2) (二)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2) (三)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2) 1.学科(领域)维度 (3) 2.经验维度 (3) 3.目标维度 (3) 4.计划维度 (3) 二、课程理论 (3) (一)课程理论的构建 (3) (二)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3) 1.课程的价值取向 (3) 2.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 (3) 3.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3)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5)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5)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5)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对于课程,存在着许多种定义。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 (一)课程的词源 1.课程 2.curriculum (二)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在探讨课程本质内涵时,学者们所持的哲学观、社会学观等各不相同,对课程本质的理解自然各异,从而导致对课程本质内涵的限定出现诸多歧义的现象。 (三)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课程的定义种类繁多,将其归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维度界定课程的定义: 课程 对课程的词源作一追溯,可以发现中文中“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其课程的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 curriculum 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 ”,用名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跑道”即“学程”(course of study ),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含义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计划维度 课程定义 目标维度 经验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知识交流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01年9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可以说是我国这一个时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结晶。它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新理念,引导幼儿园课程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课程的结果走向关注课程行进的过程,关注过程中幼儿的经验、兴趣的需要,使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它以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一致,允许课程多元化和教法多样化,允许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级并存,兼收并蓄,百花齐放。同时它确立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组织实施及相关问题的评价等,给幼教工作者指明了实践和努力的方向。如何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给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提出了任务和挑战。 一、我园实践课程改革及其新变化 1、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改进和完善课程。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在研究课程的不断构建和完善中进行的。因此我园将建立、改进和完善课程作为教研的重点进行研究。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共同讨论幼儿课程方案,研究主题活动的推进;在学期末的教研活动中大家分享实施课程的经验和体会,并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由于幼儿园教研目标明确,教研内容也就更加充实、有效,教研不再走形式,也不再枯燥乏味。 2、研究的起点是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幼儿园教研就是要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的目的不是在验证某些理论假设,而是利用先进的理论,解决教育现实中的问题,反思和构建适合本园特点的园本课程。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了课程的深入发展。通过实践,教师们逐渐体会到,自己身边感到困惑的问题就是研究的内容,研究不再神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将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感到困惑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才更有针对性,才能获得成效。 3、教师是课改的积极参与者和研究者。 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纲要》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成功关键所在。引导和鼓励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教育工作出发,找准课改的起点和切入点,从事教育的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不断的重新审视和调整,才能改变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水平,使避免唱高调,说空话,真正让课改落到实处,受到实效,使教师由课程忠实的执行者逐渐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 4、将农村资源优势纳入到课程中 农村幼儿园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花草树木,水土沙石、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将其纳入课程内,可使课程更加适合本地实际,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生活。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课程研究,自制大量符合农村幼儿园特色的教玩具,既方便课程的开展,又为学校节约资金。同时有计划地举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一名幼教人更需要的是用踏实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它,少些急功近利的思想,真正落实好课程的精神实质 二、问题与困难 1、客观条件制约着教师实施新《纲要》的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幼儿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幼儿,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

(完整版)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大滩乡中心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园办园时间短,教师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田园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田园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

乡土田园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特色教学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各班班主任负责,全体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五、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趋势 课程改革是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它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课程改革的新时代,特别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要服从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 全面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有不同的层次,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很难给课程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课程有四种提法:第一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的科目。指的是各领域,强调的是知识系统性,而忽视幼儿的个性培养。第二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指的是活动设计,强调的是教育的意图,忽视课程之外的东西——幼儿主体性。第三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所获得的经验。这种提法是很多人都认同的,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符合幼儿的需要,但是经验太泛了,还不能说它就是一个完完整整诉课程。第四种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特别强调了环境的教育功能,用现代教育理论说:“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这种提法符合儿童特点的,突出课程和动态性。特别是符合《纲要》要求和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 从旧纲要到新纲要,幼儿园课程经历了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幼儿的学的发展过程,由静态到动态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总之,课程就是儿童活动。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1、课程目标:(体验性、过程性、结果性 课程目标三位一体: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 2、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教师的计划性与儿童主主体性各占一半。而综合性是根据《纲要》要求,创造性地使用地方教材,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选择性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材,没有最佳的教材,只有最适合的教材。 3、课程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与幼儿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儿童人趣和需要。做到四化: A 情景化:是指让环境说话,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塑造人,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 功能,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具有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 幼儿的全面发展。 B 活动化:强调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探求知识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求发 展。 C 活动化:强调的是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的本身教育功能。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过程, 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 D 经验化:强调要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非语言形态的知识,而是意识形态的知 识)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 探求知识发现知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4、课程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强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 自由自主地选择、计划的活动。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鼓励他们通过多方 面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5、课程评价:(多元智力评价)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促进,是为了发现问题,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幼儿的发展。 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在日常 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