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系统地介绍EDA基础知识、常用的EDA 开发工具、FPGA/CPLD器件、硬件描述语言、项目设计等内容,使学生了解FPGA/CPLD编程器件的硬件结构、原理和特性,掌握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常用EDA开发工具,熟悉EDA的设计方法、EDA实验开发系统,掌握应用计算机对电子电路进行自动化设计的方法。课程教学围绕一个核心内容来展开,即学习通过软件的方法来高效地完成硬件设计方法的计算机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能,强化学生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分析

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结构与层次分为三个部分共9章,一个学期修完。

第一部分学习第一至第三章,主要内容是EDA技术基础知识及内容、EDA工具及设计流程、FPGA结构。

第二部分学习第四至第八章,主要内容是VHDL程序设计、VHDL结构、基本语句及状态机的设计。

第一部分学习第九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完整项目的设计方法

各章具体内容和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见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共6个必选项目,一学期限完成,具体内容见《实验教学大纲》。

(四)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本课程教材选择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更新快,内容体系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二是级别高,是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或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教材;三是编著者为本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基于以上原则,本课程教材采用潘松主编的《EDA技术实用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3版,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著者潘松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国内FPGA领域著名学者。

2、主要参考资料:

(1)谭会生,EDA技术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美)Mark D.Birnbaum,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英文影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3)边计年、薛宏熙,用VHDL设计电子线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4)朱正伟,EDA技术与应用,清华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5)任爱锋等,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西电出版社,2004年1月;

(6)潘松等,SOPC技术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7)彭澄廉,挑战SOC——基于NIOS的SOPC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8)王诚吴继华等,ALTERA FPGA-CPLD设计(基础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7月

(9)王诚吴继华等,ALTERA FPGA-CPLD设计(高级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7月

(10)王诚、薛小刚、钟信潮,FPGA/CPLD设计工具——XILINX ISE 5.X使用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6月

(11)李洪伟,基于QUARTUS II的FPGA/CPLD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

(12)(德)DIRK JANSEN,王丹童如松译,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13)张亦华、延明,数字电路EDA入门-VHDL程序实例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4)黄正瑾,CPLD系统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15)曾繁泰、王强、盛娜等,EDA工程的理论与实践——SOC系统芯片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16)江国强,EDA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17)陈燕东,可编程器件EDA应用开发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18)柳春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9)赵明富,EDA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0)徐志军、王金明、尹廷辉、苏勇,EDA技术与PLD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2月

(21)江国强,EDA技术习题与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2)姜雪松,可编程逻辑器件和EDA设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23)王行、李衍,EDA技术入门与提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4)潘松,EDA技术与VHDL,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网络教学资源

(1)《电子设计自动化》校级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64.216.247/ec2006/jpkc/dzzdh/Index.asp (2)其它学习网站:

ALTERA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910568180.html,

FPGA学习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910568180.html,

二、学习者分析

本课程的学习者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三年级新生,已经修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课程及C程序设计。他们的主要优势是:对实践性课程学习兴趣浓厚,对新概念新技术有一种好奇感;学习的积极性较强。

三、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法设计

1、本课程计划学时为40学时,其中讲课为20学时,实验为20学时,学分2。

2、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

(1)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就业市场需求,确定我们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注重学生的工程技能,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放在硬件描述语言、可编程逻辑器件及项目设计模块。课程的难点是项目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设计技巧。

(2)课程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展开,最低层为基本逻辑行为的实现,第二层为控制与通信的实现,将算法的实现作为第三层,三个层次的教学反映了EDA技术最本质的内容。通过三个层次的系统化教学,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运用EDA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项目,?改变了过去那种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模式。

3、基于课程性质、内容及学时安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等。采用了基于项目的引导式教学方法,运用层次化的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微观现象宏观化,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学习过程轻松愉

快,达到最佳效率和最佳效果。结合教学研究课题,运用EDA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课外作业以小设计、小项目为主,结合项目设计进行有效地课外辅导,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

(二)学法设计

基于课程性质、内容及学习者的特点,在学法上要求学生“多读(读程序看程序)”、“多思考(通过比较学习多提问题)”、“多交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外多与同学研讨或者参与网上论坛讨论)”、“多实践(能够充分时间进行实际训练及项目制作)”,“多参考(积极参考各种技术网站及相关设计实例)”

(三)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程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外的自主学习则通过精品课程网站来学习;实验教学部分是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按实验教学大纲进行。

本课程是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络课件及相关资源已上网,课程网站体现了资源丰富、动态交流、课内课外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外结合教学进度上网学习,通过网络课件完善课堂笔记,在交流平台上提问题、谈体会,在自测平台上复习自查,在学习资源平台上拓展延伸等。

四、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平时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考核的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20%。

(二)实验教学考核:主要对学生在一个学期8个实验教学的过程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进行考查,其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30%。

(三)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所学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以本学期授课内容为主。考试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