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城市戏剧文化特征_深圳戏剧现象思考_熊源伟

新移民城市戏剧文化特征_深圳戏剧现象思考_熊源伟
新移民城市戏剧文化特征_深圳戏剧现象思考_熊源伟

现当代戏剧研究深圳戏剧新移民城市

戏剧文化特征

———深圳戏剧现象思考

熊源伟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内容提要: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其戏剧发展脉胳以及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深圳 移民 文化 戏剧 体制 演出

深圳特区成立之前,深圳的戏剧演出“一脉单传”,仅有粤剧一枝独秀。从1974年建立粤剧团,至1980年特区成立,六、七年间演出了16台大戏,其中有创作或移植改变的现代戏,也有移植改变或整理的古装戏,在主创人员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后在特区戏剧发展中有所贡献的曾文炳(编)、梁德先(导)、冯刚毅(演),冯刚毅日后还为深圳赢得了第一个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特区成立以后的20年间,深圳粤剧团上演了41台大戏,演出场次达2000场。1996年,深圳市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广东省宣传文化部门,扶植、指导深圳粤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剧《情系中英街》(编剧:曾文炳、萧柱荣、刘强、罗锐曾,导演:梁德先、钟汉秋、余汉东、陈少梅),一年间数易其稿,调集省内、市内编导精英,通力合作,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青年演员卓佩丽也在该剧中脱颖而出,荣获梅花奖,为深圳赢来

DOI:10.13917/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089143.html, ki.dra ma.2000.03.010

了第二朵“梅花”。但是,随着全国各地的大批移民的涌入,随着一个现代化都市的神话般的崛起,随着普通话成为这座城市市民的日常交流的管道,粤剧的绮词丽音日渐在移民的深圳式微,日渐远离深圳都市文化的中心位置。深圳粤剧团的演出场地也出现了战略转移,从深圳转向深圳的周边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乃至粤北山区的中小城镇。全国各地大批移民的涌入,不仅改变了深圳的人口结构,也改变了深圳的戏剧结构。

深圳由一个边陲渔耕小镇一跃为吞吐大荒的繁华都市,操粤语的原居住民仅占这个繁华都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就决定了深圳粤剧的命运。就粤剧的特性而言,粤剧和一般的戏曲还不太一样,如果说中国的民间戏曲属于农耕文明,它的生命力附着于广袤的农村乡镇,那么粤剧在它的生成过程中,和上海的越剧有相似之处,受到过大都市市民文化的浸淫,多了一点都市文明的基因,粤剧在南粤大地的都市链中,尚无生存危机之虞。然则深圳是个例外。问题出在语言上。地方戏曲不同剧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曲调(音乐),曲调的区别源自于各地不同的方言。深圳和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不同,其他城市虽然通行普通话,但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他们的思维活动中,该地的方言仍然占据着话语主导权,这就为当地地方戏曲的生存提供了土壤;深圳居民虽然身处南粤,却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包括粤语)可以在深圳取得话语主导权,在移民的深圳,普通话真正成为全体居民的主导话语。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它那绮丽婀娜的、外人难以驾驭的粤曲,可是在深圳,粤曲的源头———粤语散布于周边一隅,粤曲在都市圈失却了呼应和合的群落,粤剧在深圳呈现出放弃城区、覆盖周边的态势,也就在所难免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态势并不意味着粤剧本身的颓势。1995年,地处深圳宝安区的万丰村成立了万丰粤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粤剧《大潮》(编剧:刘强、曾文炳、萧柱荣,导演:钟汉秋、梁德先),不但在万丰村为村民演出,还应邀赴京汇报演出,引起戏剧界的关注。这一现象至少印证了一点,在深圳周边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带和粤北山区的城镇乡村,粤剧仍将是众多观众的戏剧选择。

那么,在深圳这一新兴城市里,都市居民的戏剧选择又将是什么呢?

如前所述,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带来了京、沪等内地大城市以及诸多省会城市、中等城市的文化准备与文化期待。当然,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其文化的准备与文化的期待是很不相同的,倘若只从这一点出发来考察深圳的戏剧结构,还是不得要领;深圳的移民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深圳是个年青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深圳是个国民教育层次较高的城市,高学历者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居全国城市之首。当一个城市居民拥有年轻人的主体、拥有知识阶层的主体,这个城市的戏剧选择就有迹可循了。它必然既是青春的、艳丽的、娱悦的(青年主体),又是信息含量高的、思辩容量大的、具有现代品格的(知识层主体)。一句话,这个城市的戏剧选择将是那些以现代文明与都市文明为依皈的戏剧门类,它们主要是:当代话剧。音乐剧与现代舞剧。当代话剧、音乐剧、现代舞剧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观众群体主要就是都市青年与知识分子,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对于当代话剧、音乐剧与现代舞剧来说,以青年人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深圳拥有着为数可观的潜在观众。我之所以称之为“潜在观众”,是为了强调这只是纯理性上的分析,这一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将它转化为现实,成为“实在观众”,则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有待梳理,这正是本文后面要讨论的。

当然,这里谈及的只是戏剧现象的客体因素———观众,戏剧现象还要有主体因素———从事戏剧创作的人———戏剧艺术家。

当大量移民涌入深圳时,其中也“涌”来了内地的一些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这些人中,有国家剧院、省级剧团的主要演员、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师,有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历届毕业生,有国家级大奖获得者,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些人除少数进入文化行政、文化辅导单位,从事着边缘戏剧工作外,大部分散布在深圳的各种单位,或当官、当公务员,或经商、当企业家、实业家,或任高级职员、文员,或当教师、当编辑、搞电视,或个体,或打工……这种现象曾被总结为“藏艺于民”,成为深圳戏剧现象的又一特色。问题是“藏艺于民”的深圳并没有形成深圳戏剧的良性发展。从戏剧创作的客观环境来说,前十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切以经济为归依。城市是“经济”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崭新的一个深圳,除了原有的粤剧团,有没有别的演艺团体无关宏旨。何况戏剧演出必须要有观众的参与,而当时深圳的观众太“忙”,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电视、歌舞厅一类的“快餐文化”,无暇“细嚼慢咽”地坐在剧场里看戏;从戏剧创作自身的规律来说,戏剧不象绘画、歌唱,可以个人行为,无须集团作战,戏剧是综合艺术,必须编、导、演,舞美、灯光、音响一起上。然而,移民来深圳的人也是“经济”的,先前内地的戏剧人进入深圳,绝大多数是冲着“换一种活法”而来,着眼于财富的积累,戏剧情结被“雪藏”起来。“藏艺于民”说来容易,“聚集从艺”谈何容易。所以,尽管“藏艺于民”使得这座移民城市潜藏着一个戏剧人才库,但由于心不在焉,力量分散,难成戏剧大气候。1986年初,最早来到深圳的一些戏剧工作者,凭籍深圳大学,连同一群爱好戏剧的青年学生,组成粤海门剧社,排练上演了当时在北京、上海颇为风行的校园戏剧《魔方》(导演:熊源伟),并赴广州、海南巡回演出,引起小小的轰动。但随着人员的流散,加之人心的浮躁,剧社昙花一现,复又归于寂静了。

九十年代以降,深圳进入了第二个十年,“文化深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日渐为深圳的父母官与市民接受。深圳的文化关注,启动了深圳戏剧的觉醒。90年代初,深圳出现了戏剧人自发组织的京剧联谊会和话剧联谊会,后者排练演出了一些戏剧小品;前者则开展了定期的吊嗓演唱活动,聚集了一批昔日的京剧演员、票友以及京剧爱好者,切磋技艺、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成为深圳业余戏剧的一道风景线。1992年,深圳市戏剧家协会进而成立(迄今已有会员187人),深圳剧协从一开始便注重组织创作演出,开始了深圳当代话剧的零的突破。他们先后创作排演了小剧场话剧《泥巴人》(编剧:熊早,导演:能源伟)、无场次话剧《我爱莫扎特》(编剧:熊早,导演:熊源伟)、荒诞话剧《希望》(编剧:杨阡,导演:杨学军)等剧目,在广东乃至全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泥巴人》于93年应邀参加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荣获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6个奖项,该剧还被全国10余个省、市剧团搬演。但是,由于机制不畅,并受到经费和时间的制约,这些戏剧活动,始终处于“拓荒”状态,另金散玉,举步维艰,缺少规模性和持续性。1995年深圳大学创办了艺术系,招收表演专业,后又发展成为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在短短的几年间,聚集起一批执著于话剧艺术的专业人士,自此,深圳所始有了专职的、持续的戏剧活动。

岁月留痕,水滴石穿,十年孕育,十年累积,到了90年代末,深圳的戏剧终于出现了质的变化。

1999年,深圳戏剧是个“大年”,是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戏剧舞台最为充盈的一年。新春伊始,深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编剧:岳世果、应等定、邢德辉、张平,总导演:应粤定,作曲:叶小钢),开创了我国编演现代舞剧之先河,作为第一台

建国50周年晋京演出的献礼剧目,一举荣获国家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音乐剧方面,有二十一世纪演艺中心推出的《新白蛇传》(艺术总监:谭嗣英,编剧:刘毅然、韩毓海、张平,总导演:张平,作曲:三宝)与《杨贵妃传奇》(艺术总监:谭嗣英,编剧/总导演:赵之成,作曲:龙伟华)的商业性演出,实践着艺术与市场结合的新路;而深圳音乐剧的创作方兴未艾,人们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将来当有好作品问世。话剧方面,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和麒麟山疗养院合作,推出了颂扬深圳英模人物贺方军的多幕剧《贺方军》(编剧:张朔、张西铭,总导演:顾威,导演:魏新、杨学军);由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福田区文化局、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演出的《窗外有片红树林》(编剧:陈慧中,总导演:能源伟,导演:李大明、巫伟平、傅丽华),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剧目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并晋京参加建国50周年献礼演出,被中宣部领导和文化部领导誉为“上百台晋京献礼演出中最好的之一”;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师生根据鲁迅小说创作演出的实验戏剧《故事新编之铸剑篇》(艺术指导/创意策划:熊源伟,改编:吴熙,导演:吴熙、宋洁、王冰),继98年赴上海参加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之后,99年又应邀赴香港参加香港小亚细亚戏剧节,这是深圳话剧首次赴海外演出;99岁末,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又推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大利著名喜剧家达里奥·福的讽刺喜剧《喇叭、小号与口哨》(导演:王冰),成功地在深圳搬演世界经典名剧;以罗湖区的剧作家群为主力军的深圳话剧小品创作,同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继《钥匙》(张福生)、《也想有个家》(梅玉文)获97年全国群星奖银奖、铜奖之后,99年以来,计有《一碗面条》(张福生)、《名记》(梅玉文)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一等奖,《欢乐家庭》(张福生)、《道是无情却有情》(侯继宽、江鸟、卜纯)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二等奖,《庭院故事》(方伟元)、《忘年交》(方伟元)、《在诲边》(朱子椿)、《许愿》(杨阡)、《本地人外地人》(周金)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三等奖。1999年的一年之间,深圳的舞剧、音乐剧、话剧全方位突破,获奖频仍,为深圳的戏剧文化点染出几笔亮色,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纪录,至此,深圳戏剧二十年打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频频获奖固然令人高兴,却不一定带来戏剧的全面中兴;冷静下来思量,透过1999深圳戏剧的热闹景象,不难看出深圳戏剧面临的种种问题。

其一,观众。任何戏剧行为的发生都要有观众的参与,都要以观众为依傍。一个城市戏剧发展的状况,是与能否拥有一定数量的观众群落有着直接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数量可观的观众,戏剧只是少数戏剧家的“自娱”,不能视作真正意义上的戏剧行为。然而时至今日,深圳戏剧观众的数量还远远成不了“气候”。深圳当前的居民人口为400余万,其中常住人口仅占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为100多万,城市人口的主体是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成倍多于常住人口。这是移民的深圳的一大特点。根据现代都市戏剧观众通常占城市总人口“千分之二”的概率计算(详参见笔者《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关于中国话剧的前瞻与思考》一文,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深圳的戏剧观众为3000-7000人,远远无法和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戏剧观众群相匹敌。前文我们曾经从深圳人口的“定性分析”出发,得出深圳拥有着“潜在”的戏剧观众的结论,现在我们再从深圳人口的“量化分析”出发,我们不得不承认,深圳城市人口的规模与结构,决定了深圳戏剧观众在数量上的匮乏。我们有一些演出,依靠红头文件,组织观众,强行包场,虽可收一时一戏之益,但从长远效果来看,破坏

了演出市场,败坏了观众的胃口,最终将是观众流失,得不偿失。观众是需要培育的,既然深圳拥有着“潜在”的观众群,深圳的戏剧观众是完全可以培育起来的,关键是我们能够给观众提供什么样的作品。

其二,审美。戏剧作品有教化功能,有认识功能,有娱乐功能,这一切都要通过审美功能得以实现。我国的戏剧家乃至戏剧观众,长期受传统文化与正统意识的影响,重教化而轻审美,求主旨而废娱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其意识形态及文化传承却与内地无异,同样习惯于以宣传代替审美,视教化重于娱乐。比较一下一河之隔的香港,同为华人社区,他们的戏剧作品也含教化,但立足审美,因之他们的戏剧创作心态与戏剧观赏心态要比我们轻松得多、随意得多、宽泛得多,他们的戏剧态势也因而比我们活泼得多、自由得多、丰富得多。只有不断地为观众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戏剧演出,才有可能在深圳的“潜在观众”中培育出“实在观众”。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教师结合教学科研排演的前苏联著名喜剧《命运的拨弄》(导演:能源伟、吴熙),以其学院派缜密的艺术处理、以及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谐谑开掘赢得了观众。该剧上演之时正值世界杯足球赛期,有的观众来到剧场,准备看一个开头便回去看世界杯,一坐下来被戏吸引了,一直看到完,觉得很过瘾、很值得。有评论文章以“与世界杯唱对台戏”为题盛赞此次演出,有一些第一次看话剧的观众,看了该剧演出,受到了感染,成为了话剧艺术的拥趸者,开始期待下一个话剧演出的尽快到来。

其三,机制。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剧团是生产戏剧演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散兵游勇”是难以搞出复杂、精致的戏剧演出的。深圳却是个例外,深圳这些年来出现的一些高质量、高水准的话剧演出,没有一出是由剧团搞出来的,深圳至今还没有专门的话剧团体。我国的戏剧体制一直以“专业”、“业余”来区分,专业剧团排演的戏是专业演出,归文化局的艺术处管;专业剧团以外排演的戏是业余演出,归文化局的群文处管。若要参加评奖,专业剧团评文华奖,业余演出评群星奖,泾渭分明。其实这种划分方法并不科学,专业剧团可以是职业的,也可以是非职业的,职业与非职业,只是看其是否以演戏谋生,无涉专业程度的高低,无关艺术质素的良美。随着现代都市戏剧的发展,一个城市要有专业剧团,要有业余演出;作为专业剧团,既要有职业的专业剧团,更要有为数可观的非职业的专业剧团。深圳的戏剧成果证明了深圳非职业演出的专业水准。深圳曾经在体制改革方面作出很多创举,今天完全可以在戏剧体制方面大胆打破界限,放手发展非职业化的专业剧团,真正调动深圳“藏艺于民”的优势,激活戏剧的艺术的创作机制与演出生产机制。深圳的戏剧路线,也应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既排演当下的原创作品,又排演古今中外的经典戏剧;既注重写实主义戏剧的培养,又注意各种实验戏剧的经验,形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城市文化和现代戏剧的良性机制。

其四,空间。戏剧行为的发生还必须有相应的空间,或者叫做演出场所。演出场所是戏剧赖以展现的物质基础,是培育观众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深圳戏剧没有大的发展,与没有适合当代戏剧上演的演出场所有关。深圳一向很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就演出场所而言,昔有大剧院,今建音乐厅,设备完善,首屈一指。然而无论是大剧院还是音乐厅,只考虑到了大歌舞和交响乐的演出,却没有为上演当代戏剧留出些许空间。比较北京、上海,北京上海在兴建大剧院时,都带有可供戏剧演出的专门剧场———“黑箱”式剧场;比较香港、台北,港台各自也都在近十年中建造起专供戏剧演出的“黑箱”式剧场。“黑箱”式剧场的观众座位一般在200-500席左右,可以镜框式舞台、可以中心舞台,功能齐备;可以两面观众、可以三面观众,变化

灵活,能适应当代戏剧演出的各种需要。而这类剧场占地不大,结构简便,其投资经费比之大剧院、音乐厅要少得多,兴建“黑箱”式剧场,资金投入少,发挥作用大。其实,兴建专门功能的剧场,是当代国际大都市中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的指标性项目,在这一点上,深圳的观念明显落后了。

现代都市文化的健全格局,有赖于文化生态的均衡发展。所谓文化生态的均衡发展,是指一个城市中,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产生良性的互动。就戏剧而言,就是要主旋律戏剧(主流文化)、商业演出戏剧(大众文化)、经典戏剧与实验戏剧(精英文化)“三足鼎立”,多元共存,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主流文化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担当着中心意识形态功能的整体性文化,主流文化驱使个人向社会主导信仰体系认同,驱使社会成员纳入稳定的社会模式之中。毫无疑问,主流文化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为目的。中国现有的体制决定了主流文化旗下的主旋律戏剧是最容易得到资源、最容易得以上演的戏剧,即使是经济特区的深圳也概莫能外。深圳的主旋律戏剧在资金的投入和人力的调动上,有着极其充分的保障。然则,面对价值判断与娱乐方式有了多元选择的当代观众,“耳提面命”的宣传教育,往往适得其反,资源浪费,无所建树。所幸的是,深划的主旋律戏剧虽然也还有一些简单化、概念化、直白宣传的作品,但由于强调“精品意识”,尊重艺术规律,实践“主旋律也要讲究艺术性”的道理,使中心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加婉转、更为隐蔽,更与人类的共性靠拢,涌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佳作。如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以现代舞语汇来抒写深圳打工妹的青春奉献与生命代价,十分切合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生活韵律,整个演出制作精良、气度恢宏,展示了深圳文化投入的实力与气概。又如轻喜剧《窗外有片红树林》,以青少年教育为载体,反映了深圳的义工生活,呼唤爱心,呼唤对他人的关爱。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强调青少年的自尊、自信、自强。该剧没有一句“标语口号”,寓教于乐,演出场场爆满,掌声笑声不断,散场后学生、教师、家长纷纷在留言板上留言,抒情言志,令人感动。《深圳故事·追求》与《窗外有片红树林》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主旋律戏剧的“精品意识”在于屏弃急功近利、宣传教化的固疾,从人类关怀出发梳理中心意识形态,从艺术规律出发舒张戏剧的审美标准,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观众负责。

大众文化的崛起是当代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现象。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是可以被大规模复制和消费的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是普及的、世俗化和模式化的,对于大众文化来说,市场需求是它的唯一标准,只要有市场需要,大众文化产品就可以按照模式迅速地被生产出来。商业演出并形成文化产业,是传统的戏剧向现代的大众文化借鉴、仿制的结果。二十年来,深圳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活跃,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使得深圳具备了大众消费社会的基本条件。深圳的商业演出十分活跃,最具规模、最具备艺术质量的当数“世界之窗”、“民俗村”的大型歌舞表演,投资巨大,阵容齐整,设备先进,靓丽缤纷,在全国领风气之先河、深圳戏剧领域的商演活动起步较晚,但以音乐剧为突破口,选点准确,音乐剧是都市文化中最具商业运作特性的剧种,以音乐剧占领市场,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深圳二十一世纪演艺中心排演的《新白蛇传》、《杨贵妃传奇》,延请名家,聘用明星,故事通俗,包装艳丽,以高投入的舞台制作,迄今分别连续上演了318场与108场,共426场,作出了不菲的成绩。商演戏剧在深圳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演出市场必定看好,问题是如何摆正市场需求与艺术规律的关系。只问市场,只

求盈利,以花哨制作或粗糙制作替代艺术审美原则,都会败坏观众的胃口,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失去商演戏剧的演出市场。

精英文化的主体是知识阶层,精英文化试图以纯粹的、知性的人文追求疏离中心意识形态,张扬主体意识,关注“精神家园”的失落、困惑、追寻与重建,对社会进行审美的审视。精英文化秉持着一种独立的姿态,崇尚否定性和反叛性,倘佯于审美领域。精英文化的戏剧折射是经典戏剧的现代诠释与实验戏剧的个性探索,尤其是后者。深圳这座充满青春活力、智慧活力与创新活力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应该是最适宜于实验戏剧的开展的,但是实验戏剧的小众性,决定了深圳的实验戏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声势上,都不敌主旋律戏剧与商演戏剧。好在深圳有一伙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戏剧人,他们心无旁骛,孜孜以求,致使深圳的实验戏剧没有交白卷,深圳实验戏剧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师生的肩上。近年来他们创作排演的实验戏剧如《一桌两椅》(深港合作,导演:熊源伟[深]、邓树荣[港])、《录象圈》(录象:熊源伟、钟曦、吴熙、熊早、杨阡、陈熙,演出导演:熊源伟)、《故事新编之铸剑篇》、《故事新编之出关篇》(艺术指导/创意策划:熊源伟,改编:吴熙,导演;吴熙、宋洁、邹磊)多次赴香港、台湾参加国际性实验戏剧交流演出,成为深圳戏剧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故事新编之铸剑篇》与《故事新编之出关篇》是根据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出关》,沿用工作坊的方法演绎而成。《故事新编之铸剑篇》出现了今天的时空、鲁迅写作的时空以及远古传说的时空,鲁迅对远古传说中的复仇故事作了新的诠释,剧中对鲁迅的诠释再诠释,讨论“仇恨”的意义,“使命”的意义,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无聊与滑稽。《故事新编之出关篇》出现了四个不同诠释的老子,并且以现场即兴表演的方式引申出当代人各自面临的“关”及如何“出关”。综观内地的实验戏剧,在进行个性化探索时,容易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或在屈指可数的狭小圈子里孤芳自赏,或在争取票房的无奈中失去“贞操”;深圳的实验戏剧则另辟蹊径,少一些“艰涩”,少一些“自闭”,多一些“通畅”,多一些“包容”,体现了深圳这座新兴城市实验戏剧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特征。《故事新编之铸剑篇》与《故事新编之出关篇》是深圳第一代完整意义上的实验戏剧,作为深圳戏剧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留下了许多探讨研究的话题。

戏剧源于人类的原始游戏与祭祀仪式,游戏和祭祀,一直是人类释放情感、体验生命、心犀相同的重要途径。经过了和电影、电视半个多世纪的较量,就全球范围而言,戏剧和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了。社会学者预言,剧院将是21世纪人类不言而喻的聚会场所。因为电影、电视只是影象,而戏剧,是生命的礼仪和游戏,是人与人的会见。既然游戏是人类不泯的天性,仪式是秩序恒久的表徵,那么,以游戏性、仪式性为重要属性的戏剧永远不会消亡。戏剧作为成人的游戏、生命的礼仪,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告别初始,步入纷繁;告别旧世纪,步入新千年。任何年代,任何地区,献身戏剧的人总是要耐得寂寞,淡泊名利,倾注真诚。从事戏剧不象拍电影、电视,没有那般风光,没有那多酬劳。戏剧需要奉献,需要祭奠,在深圳这个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戏剧事业,更需要一点献身精神,决不可干那种急功近利、有悖艺术规律的事。戏剧的回报在于心灵的沟通,在于生命的体验,在于情感的释放。在这一点上,戏剧人又是最最富有的,最最充实的。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共识,再经过十来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长年不断的、展现舞台魅力的高质量的戏剧演出,努力关注青少年观众戏剧审美的养成,培育新一代的戏剧观众,在深圳拓展出一片戏剧的绿洲,将不会是遥远的事。为了这个夙愿,我们托起“因袭”的闸门,迎迓新世纪的到来。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_夏婉璐

·· 2017年第1期哈金在《移民作家》一书中将移民定义为:所有主动或被动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包括流亡者、移民及难民。①按照哈金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指那些成长背景在美国,对中国无实际感受和记忆,用英文写作的第二代移民作家,即赵健秀在《大哎咿!美国 华裔和日裔作家文选》 中所定义的华裔美国作家;第二类是指一代移民作家,他们母语为中文,在中国文化中长大,而后主动或被动移民美国,既包括移民美国而后用英文创作的林语堂、张爱玲、哈金等,也包 括用中文创作的海外华文作家,如白先勇、 严歌苓等。本文所探讨的移民作家包括第一类二代移民作家以及第二类一代移民作家中用英文创作的群体。在这些用英文写作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作品中有一 个共同的母题,即对家园的回望,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中国文化就像汤亭亭《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森的祖先从中国带去的那只巨大箱子,可以容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所有道具。华裔移民作家将这一箱子在另一 文化的舞台上打开并悉数展示。 而他们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翻译。然而,这些华裔移民作家英文作品中的翻译现象却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笔者以“华裔移民作家”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 中 进行搜索, 2003年至2015年共搜到74篇文章,但几乎没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探讨。一移民作家英文著作中的翻译元素 在《当今世界的翻译研究:今天与明天》(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 )一文 中,根茨勒对翻译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茨勒指出, “非翻译”中隐藏的翻译现象亦应纳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②根茨勒以美国第一、二代移民的英语写作为例,他指出在这些移民作家的作品中蕴藏着翻译 元素,如主人公与父母或祖父母的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是用英文表达的,但实际上可以明显看出是在表 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 夏婉璐 内容提要:就华裔移民作家创作文本的研究而言,文学与文化的视角仍是绝对的主流, 鲜有学者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不同文化身分的华裔美国移民作家的英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挖掘这些作品中被忽视的翻译元素,对这些作品中的翻译成分进行界定及理论论证,并探讨不同的文化身分对选择不同的中国文化元素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华裔美国移民作家文化身分翻译 ①Jin Ha,The Writer as Migrant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8,p.ix. ②Edwin Gentzler,“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orld:Today and Tomorrow,”载杨自俭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StudiesofEthnicLiterature2017年第1期第35卷No.1,2017 Vol.35 170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关于项目竹类景观设计的建议要点

关于项目竹类景观设计的建议 我项目方案中,需要大量大竹径的竹子,形成大片的竹林,同时要求竹子必须很高,才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北京地区的竹子竹径都不太大,高度也达不到要求。通过对南竹北移基地的实地调查发现,南方竹类还是不能很好的在北京地区生长,像今年4月份出现的倒春寒气候,前几年生长很好的南方竹子如黄河竹、牡丹竹等都因冻害而死。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今明年都很难买到大竹径的竹子,同时即使买到,也不一定能成活。所以竹林的景观很难实现。 通过对北京市、廊坊市各楼盘,像竹景比较好的香山81号院,廊坊的第九园,都是采用了北方常见的早园竹(见后附图片),效果也不错。但都不是高大的竹林效果。 以下是早园竹的一些栽培管理技术: 北方栽培竹子以散生型竹类为主,散生竹是春季出笋,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质化,所以,对干旱和寒冷等不良条件适应性最强。早园竹是散生竹类抗性最好的竹种,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而大竹径的早园竹更是市场上的热销品种。 北方的早园竹在春季4月中下旬发笋,5月上中旬为出笋盛期。6月份是新竹的高生长期,并抽枝长叶,8至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命活动逐渐缓慢,到翌年解冻后伴随着气温回升逐步恢复生理活动。各个生长时期早园竹的养护管理工作是培育大竹径早园竹的关键。 早园竹主要进行无性繁殖,母株连同地下竹鞭一起挖出移植。为了促进地下竹鞭的生长,提高竹子的观赏效果,移栽竹子必须在出笋之前完成。选择栽植的时间应以春季为宜,清明前后为最佳。要培育大竹径的竹子,母株选择非常重要,一般要选竹龄2至3年生、秆径2厘米左右、生长旺盛、分枝较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的竹子作母株。 早园竹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栽植地点一般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如假山、山丘或人工岛的阳面。移栽一般选择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壤性土,避免过于黏性或过于沙性的土壤。土壤呈微酸性或者是中性。 栽植前要先进行整地,栽植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竹子的质量和成林的速度。整地的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法,就是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耕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保证长出粗大的竹子,要施用基肥,可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每平方米施用25克。同时为保证竹鞭的生长,施用一些草炭土。 栽植竹子的种植穴的深度一般在40至50厘米,坑的直径要大于母竹根部直径10厘米即可。因为竹子的竹鞭呈不规则生长,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株行距挖多个种植穴,而是采用随意自然式,可呈品字型栽培。 早园竹宜浅栽不可深栽,放母竹时使根盘的表面比种植穴面低5厘米左右,放好之后把土回填。在填土时,要扶着竹子,使竹杆保持直立,然后把土踩实。为了防止风吹或者浇水等原因造成竹子的倾斜或倒伏,可安装一些固定设备。为确保新植竹子安全越冬,北方地区入冬前要在竹子的西北方向搭设风障,2至3年后竹子适应了方可撤销。 竹子喜肥。坚持施肥是保证竹林每年长粗大竹子的关键措施。一般每年施肥1至2次,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美国移民文化

A look at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dicates that this country has often been called "a melting pot", where various immigrant and ethnic groups have learned to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unique nation. Even those "original" Americans, the Indians, probably walked a land bridge from Asia to North America som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So, who are the real Americans? The answer is that any and all of them are! And you, no matter where you come from, could also become an American should you want to.. Then you would become another addition to America's wonderfully rich "nation of immigrants". 纵观美国历史,就可见这个国家经常被称为"一个熔炉",在此,各种移民和种族团体学会了共同建设一个独特的民族。甚至那些"本土的"美国人--印第安人,也可能是几千年以前,从亚洲走过大陆桥来到北美洲的。所以,谁是真正的美国人?答案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无论你来自何处,如果你想成为美国人,就会成为美国人;你就会变成这个极其富有的"移民之国"的一个新份子。 The United States is currently shifting from being a nation of immigrants of mainly European descent to one of immigrant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uch as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e number of recent immigrants has skyrocketed. They desire to escape economic hardship and political oppression in their native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esire to seek a better education and a more prosperous life in America,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Although there are frequent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ures they have brought with them from the "old country" and those found in America, most immigrants learn to adjust to and love their adopted land. 美国现在正由主要是欧洲血统移民的国家变为世界上其他各洲,如亚洲、拉丁美洲移民的国家。最近移民的数字急剧增长。他们希望摆脱在本国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并在美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寻找更好的教育和更富裕的生活。尽管他们从"故国"带来的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往往会产生冲突,但是多数移民还是学会了适应并热爱他们所归化的土地。 Americans have also learned much from the customs and ideas of the immigrants and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them in subtle and interesting ways. Immigrants bring their nativ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atterns and attitudes, varied academic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ir ethnic arts, sports, holidays, festivals, and foods. They have greatly enriched American life. 美国人从移民的风俗和观念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在极其细微和有趣的方面受到了它们的影响。移民们带来了他们本族的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模式和态度,不同的学术和宗教背景,以及他们种族的艺术、体育、节日和饮食。这些极大地丰富了美国人的生活。 For immigran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ul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a "melting pot" in which the foreigners have sometimes remained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what they were in their native lands even as they move toward becoming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ountry whose people share a common cultural outlook and set of values. The melting pot does not melt away all recollections of another way of life in another place----nor should it. On the contrary, immigrants should maintain the languages, skills, religions, customs and arts of their own heritage, even while they are working towards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culture.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初稿)

武威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小组组长:张蓉 研究小组成员:张倩李志兴田颖田泰山单美娟赵建岗 研究指导教师:马国文 【引文】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1.城市文化与经济。现代社会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而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即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任何文化都是“源”与“流”的结合,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传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点。二是横向的文化借取,即城市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通过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创造,体现出文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自然显得重要而必要。 2.文化建设与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文化管理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文明、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文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性的工作,城市文化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长期保持和维护好城市良好的市容、井然的秩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更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带倾向性的疑点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文化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文化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xx项目”景观设计建议书

“xx项目”景观设计建议书 致:董事长 首先,感谢董事长对园林的信任与支持! 我公司有机会为贵公司提供设计服务甚感荣幸。园林将秉承多年良好的设计经验及优质服务,与贵公司一起真诚合作、热情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设计与施工经验,现就对“xx项目”的设计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一、第三期场地的科学利用 我公司的方案设计中已经提到,第三期为临时及过渡性设计和施工,是从城市主干道进入一期二期必须经过的大空间,作为“xx”的对外形象景观。三期的景观展示性价值不容忽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如何在创造景观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植被的循环利用率是更深层次的考虑。 根据我公司植物设计师对植物多年的研究,结合我们大型苗圃植物生长的情况得出结论:中小乔木的生长速度更快。 所以建议三期,香榭丽舍大道种植胸径12—15cm的法国梧桐外,两边丛林园可以考虑种植7-8cm或局部地区种植更小的苗木。按屯苗5年期计算,大部分苗木的增值空间在60%—75%之间。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如果三期绿化苗木投资了500万,则5年后其价值在800—875万。这部分苗木应用到二期景观绿化,直接降低二期的造价成本。 二、架空层,邻居们的第三空间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人又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小区环境规划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观点,以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高层楼间距约38米,长度约75米,面积约2850平方。每栋约116户, 则每排(2栋)约232户,按每户3口人算,则每栋约700人,以休闲活动高峰期按50%的居民下地面活动计算,则有350人,平均每人占活动空间约8m2/人,除去绿化,活动空间有限,怎么拓展空间?我们考虑可以充分利用架空层,设置棋牌桌、石凳、乒乓球台。。。供居民闲暇之时使用。 这些措施往往比其他景观还更受欢迎,使用频率更高。 在造景上,由外向内延伸,有内向外拓展,充分体现了法式园林的特征之一。 三、通过多种途径降低造价和减少日后维护成本

关于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

关于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 以贝聿铭及其部分作品为例 摘要:贝聿铭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华裔建筑师,他的设计中为我们展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本文通过对贝聿铭先生的一部分作品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有机融合。 关键字:传统建筑格局、传统信仰、传统审美意境、创新、精神内涵 中国文化在近代以前几乎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与西方不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但在近代,西方文化的大面积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更影响了传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而现代,在现代化的进程下,原本就已经濒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威胁。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如何重振本族文化,本文将结合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建筑理念及其一部分作品,探讨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有机融合。 一、对传统建筑格局的传承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历史名园而建。由于选址的特殊性,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新馆的设计采用地下一层,地上以一层为主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控制在6米以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相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虽然形式布局上都是借鉴了江南院落组合,但在建造时并没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用钢和玻璃取而代之。贝聿铭在设计时将坡顶设计成几何形体,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古建的斜屋顶,又突破了传统屋顶在采光方面的不足。 苏州博物馆新馆不论是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都与周边的苏州传统建筑相协调,完美地保护了整个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同时,馆中随处可见的几何构成图案和独具匠心的屋顶设计又为该馆带来了新意和现代气息。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089143.html,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作者:刘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多元性是必然的。作为娱乐手段和视听艺术,好莱 坞电影是美国文化在荧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其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其能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发展。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130-02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融合碰撞,为达到共存的目的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美国民族的多源性铸造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特征。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好莱坞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也正是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才使好莱坞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好莱坞电影除了擅长讲故事以及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其完整的叙事结构也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为全球观众所接受。好莱坞电影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多元文化。 一、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成因 美国文化就其创造主体及其特性而言,是一种“移民文化”。由于美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来自世界不同种族、民族、族群的移民,其多源性铸造了文化的多元性。综观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其移民群体是不同的。美国移民始祖基本上是西欧人,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随后北欧人、中欧人、东欧人、南欧人大量涌入,同时非洲人也被迫作为奴隶迁居美国,进而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纷至沓来。美国移民的动机也因“多源”而呈现多样性。有因宗教迫害而移民新大陆的,有因革命失败而流亡美国的,也有因经济危机而到美国谋生的,他们当中有为摆脱不幸命运实现个人理想的,有向往自由民主和优裕生活条件的,也有追求高新科学技术的。 美国移民迁徙还具有连续性。移民浪潮不但没有随着美利坚民族形成而结束,反而因美国的发展与崛起而不断高涨。来自不同时期的移民不仅吸取欧洲文化,也吸收了许多亚洲、非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广泛被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利坚文明经历了偏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留有浓重祖籍国印记的初步形成阶段,逐渐从欧洲传统特别是英国传统中“独立”而出;后经蓬勃的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新文明在地域上由北美洲东部扩展到西部,在内容上脱离欧洲文明而独立存在,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创造了美国特色。二战以后的美国文明获得了新发展,多元化成为其主要特征。整个美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由“合众为一”到“由一为众”再到“合众为众”的轨迹。美国移民文化呈现一派斑斓绚丽的多元特色。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民族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地的题目

一、旅游的三个单元: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连接客源市场和旅游地的互动空间(旅游通道) 二、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1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旅游者到此地来旅游; 2、管理和经营能为顾客提供轻松愉快经历的机会和消遣方式,使他们度过闲暇时间; 3、按游客的要求、需要和兴趣,提供相应水准的服务和设施; 4、收取一定的门票或不收门票。 三、人文资源旅游规划 1、原生态民族文化型: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保留地 2、历史文化型: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城、 3、主题公园型:观光型主题公园、娱乐型主题公园、影视城 四、主题公园布局考虑的因素 1 、客源市场与交通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旅游感知形象 4、空间聚集与竞争 5、决策者的行为 6、主题的选择 五、、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兴阶段研究意义: 1、巴特勒曲线可以揭示和诠释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些规律

2、用来指导旅游工作者进行规划和市场营销 3、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进行预测 4、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演化方面提供调控途径及方式建议。 5、这一理论只适用于一般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作用:1、解释模型2 、预测工具3 、决策指导 缺陷: 1、旅游目的地的演化并不完全是线性规律 2、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功能较弱 3、缺乏对旅游目的地演化影响因子的深入研究 4、无法解释一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 今后的展望: 1、着重于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命周期的系统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些旅游目的地类型。 2、加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功能的研究。尤其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因子的研究,突出其非线性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3、注重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调控机制和方法研究,尤其是人文资源型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研究。 人文资源型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文化遗产类、主题公园类和其他三种类型 六、影响人文资源型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子: 1、区位条件 2、旅游资源禀赋 3、旅游产品开发能力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 【摘要】:本研究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985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课题成果之一。在文化适应所导致的诸多后果中,异文化压力已经被证明是影响文化适应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较少受到学术关注。本研究关注个体水平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变量的关系模式。根据跨文化心理学家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结合个体差异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建构了中美文化情境下、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各个部分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目前最新的、首个全美范围内对亚裔美国人家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研究(NLAAS,theNationalLatinoandAsianAmericanStudy)中抽取出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介效应和结构方程模型,并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二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式在美国华人移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

及应对策略。研究三基于前两个研究的结果进行心理咨询实践,探讨了异文化压力症候群的心理干预技术及预防对策,并检验了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水平在美国亚裔种族移民中最高,心理健康水平在亚裔种族移民中最低;异文化压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有效地预测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且与移民的健康和危险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异文化压力是影响其它相关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英语熟练度、婚姻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在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预测异文化压力的风险因素男女各异,人际应对变量社会地位作为中介变量可以有效缓冲异文化压力;在心理健康的诸多预测变量中,移民时的年龄在预测美国华人移民的心理健康时体现出了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还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常采取问题集中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应对或缓解异文化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此外,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对跨文化心理咨询实践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反映出了中美文化情境下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填补了国内在文化适应领域华人移民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结果可能对中国和美国政府部门中与移民相关的研究或政策的制定、维护华人移民和即将赴美国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我国多民族社会的文化适应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关键词】:美国华人移民异文化压力心理健康异文化压力源应对策略亚裔美国人跨文化心理学

浅析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解决之路

浅析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解决之路(姓名:xx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 摘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我们要和城市整体形态、生态建设、传统文化、区域结构以及居民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树立文化理念,培育城市文化个性;辐射城市文化,构建多圈文化体系;塑造城市形象,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城市文化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保护的法律;社会各界要形成统一性认识,相关部门需提升社会成员积极性,健全管理机制。只有做到了这些,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走向更宽、更具文化个性的道路。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形象 一、前言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地城市文化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行为上的急功近利,使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着城市文化建设分析目前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解释 众所周知,文化作为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那么什么是城市文化呢?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衡量城市文化可从市民、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来进行,也是

凉山民族文化中心

小组成员:杨鹏、段晓舟、曹亚柏、刘寅嘉、刘祖立

“低碳”越来越得到全球的关注,哥本哈根会议为世界城市得到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方向。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态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策略。 哥本哈根协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创建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United Nations’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其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大会,并为1997年12月11日召开的《京都协议书》会议谈判提供了现实资料。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工业CO2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低碳视角下建设新城、保护古城 “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改变历史文化名城的“面孔”。但是,多年的发展也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高密度的人口。再加上每年有很多农村人口移居进城市,更加重历史文化名城的负担。所以,必须对人口进行疏导。在这个前提一下,键新城就变德顺理成章,而且此举同样符合

“低碳”的原则。在原址上先拆后建的整个过程,会比只是单纯修复造成的“C”排放和污染要多得多。在新城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多方考虑,应集中力量,攻克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以系列低碳生态核心技术,创造适宜居住的“低碳城市”。 在微观单体的规划和建设方面 建筑物在建造及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已占据社会总碳排放量的20%以上,其更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就历史文化街区和名城的保护而言,减少新建筑量而延长现有建筑的使用周期,以及提高旧建筑的能耗效率,是一项应对“低碳”问题的有效措施。例如我国新出台的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中,对“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进行充分利用,被纳入公共建筑的绿色评估体系中促进节地和改善室外环境部分的优选项。因此对一栋旧建筑进行再利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策略之一。这不仅可以减少因新建活动而产生的材料、能源需求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节约了新建筑开发用地必须的基础设施投资。 针对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也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适应性技术提高原有建筑物的性能,保护其场所精神,延续古城市的城市文脉。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采用生态适应性技术可以提高原有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原有建筑使用能耗,减少原有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原有建筑

民族文化与城市空间

论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建筑也离不开文化,一个建筑的形态会体现一种文化现象,民族文化对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至关重要。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她的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过,这历史的延续,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可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中得以充分体现。 一支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支爬行的民族;一支没有精神信仰的民族,是一支没有灵魂的民族;一座没有文化的建筑,是一座腐朽的建筑;一座失去文化价值的建筑,是不会得以继承发扬的。建筑只有赋予民族文化,才能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 为什么这么谈,改革开放之后,建筑风格多样化了,可是现在城市空间有很多建筑,实际上都是欧洲早已过时建筑风格的再现,没有什么文化价值。当我们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有能体现民族之魂的建筑,中国的城市不能这样发展下去了,请大家注意,这是文化殖民,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当然先进技术是要借鉴学习的。 建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它是靠空间形态来表现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古建筑,之所以气势恢宏,博大包容,洗练洒脱,简约自然,浑然一体,就在于它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而创造出来的。无论是远古社会的穴居、栖息,还是进入文明社会的茅屋、土木、秦砖汉瓦,以至今天的混凝土、玻璃幕、钢结构等不同形式的建筑,都是以达到藏风聚气这一目的作为前提的。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所肩负的使命,经济的复兴是必要的,但文化的复兴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龙的图腾精神才能更好地得以继承和发扬。我们重视民族文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懂得 与时俱进,但不造无基之所,而更注重借 体还魂,就是借当代之体还中华民族建筑 之魂。 一谈到民族文化,有的人想是不是保 守了,我们谈民族文化一定要站在全人类 的大背景下谈。为什么这么说,之所以有 民族文化存在,就在于有多民族文化的存 在。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本原的文化是 最可怕的,经济的殖民不要紧,文化的殖 民最可怕,文化的殖民就会改变甚至会毁 掉一个国家。比方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西夏 国,如今这个西夏国不存在了,当时西夏 国被攻打的时候,不仅摧毁了国家机器,连 文化都毁了,宗祠寺庙等等都毁掉了。这是 最可怕的,西夏人没有了文化传承,从此这 个国家再也不会存在了。所以我们要弘扬 民族文化,懂得它的重要性,我们也不守 旧,我们也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 的材料,但是那只是我们的手段,目的是 更好地展现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历史的 延续中,珍惜、保护、弘扬我们的民族建 筑文化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 而不相悖”,今日之微论,旨在以省国人。 今天我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民族文 化与城市空间,给我的感触很深。不久前 我参加一个论坛,新浪网和华夏时报联合 搞的论坛,题目就是中西文化与地产。当 时与会有一位外籍华人,从小就居住在国 外,学设计的,在探讨的时候他就说,中 国现在已经没有文化了,什么事都抄袭西 方的,什么先进的技术呀,西方多么先进 呀,经济多么发达呀等等。听了这些话,我 感到非常难受。民族情结油然而生,与会的 其他人没有发言,我就问他,今天谈的主 题是地产文化,既然谈文化,什么是文化? 技术能替代文化吗?技术跟文化是两回 事,文化能够指导技术,难道经济发达了, 口袋里有钱了,就等于有文明了吗?在中国 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某些阶段是有一些风 风雨雨。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我们看待 一个民族文化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华民 族七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足以 使我们骄傲自豪。 我们举一个关于北京城北中轴路整治 设计的例子。 首先就要弄懂该地段建筑在北京城起 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这 里叫地安门?北京有前朝后世之说,是什 么概念呢?为什么前是鼓楼,后面是钟楼 呢?是这样的,如果把地安门抽象化了,实 际上就是中国的“开”字,当我们站在景 山的时候,透过地安门看钟鼓楼,很有意 思。鼓是圆的,鼓楼上面有24面鼓,代表 24节气,就是开元盛世国泰民安之寓意。 反过来站在钟鼓楼透过地安门看景山,山 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圆的,俯视景山,山也 是圆的,这也是开元盛世国泰民安。所以 我们对地安门并不是复古主义态度,而是 从精神层面入手的。 再来分析一下钟鼓楼,当我们置身于 钟鼓楼脚下街道时,随着脚步移动,钟鼓楼 呈斗转星移时空之象,这正是中国人哲学 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另外还是从景山 看,景山上有五个山头,象征中国的三山 五岳。三山五岳代表中原。常言说得好,得 中原者得天下,寓意执政者以天下苍生为 天。一定要挖掘这个文化层面、民族魂、哲 学观、区域经济、地域性、艺术性等。各 位市长今天应站在这个层面上去解读城市 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等有意义的问 题。 ■中国堪舆研究院理事、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马士平 民族文化与城市空间 关平摄 S 63 63

感受美国的移民文化

兆龙移民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089143.html, 感受美国的移民文化 近了,近了,当游轮停靠在自由岛边时,法国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自由女神像——伫立在我们面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完成的女神雕塑,身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左手捧着《独立宣言》,右手高举着火炬,脚下则是打碎的镣铐。在自由女神像周边,海鸥丝毫不畏惧游客,时而拍打着翅膀从游客头上飞过,时而盘旋着落在游人身边。 和自由女神像挥手再见,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诗歌《新巨人》回荡在耳畔:“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当夜幕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由下往上照射,青色的雕像独自站在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岛上。 船很快又停靠在爱丽丝岛边。19世纪末、20世纪,每一位要入境美国新大陆的移民,都必经爱丽丝岛。尤其是在1892年至1954年的移民潮期间,超过1200万移民抵达此地,每天都有5000人在这个移民大厅等待移民官的询问。寻找自由与机会的移民们满怀希望而来,也有可能无法通过身体健康检疫被遣返,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眼里这座“希望之岛”,有时也是“眼泪之岛”。 爱丽丝岛移民历史博物馆,“To New York”的指示牌隐约可见。空荡的大厅里插着两面美国国旗,许多移民的照片悬挂在墙上。坐在椅子上随手翻看桌上塑封好的写满密密麻麻移民名字的本子,似乎每一个人都微不足道,但于他们个人而言,当年的移民经历,也许意味着一生的荣辱成败。 坐上最后一班返回的游船,船上的零售店开始清理当天卖不出去的熟食,帅气的小伙利索地包装好热狗、甜甜圈,微笑着示意乘客们可以随意自取。大部分游客和我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免费食物,只是微笑着婉言谢绝,眼神中写满了怀疑。当最后几份食物被游客拿走并吃完后,我们才相信,那些热狗真是免费的。想到这是在美国,在自由岛和爱丽丝岛的旁边,我在想,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而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来源于一个民族长期的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