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城市公共系统规划自行车租赁服务

数学建模论文——城市公共系统规划自行车租赁服务
数学建模论文——城市公共系统规划自行车租赁服务

装订线

目录

一、问题的重述 (2)

1.1 问题背景 (2)

1.2 问题提出 (2)

二、问题的分析 (3)

2.1 问题一的分析 (3)

2.2 问题二的分析 (3)

2.3 问题三的分析 (3)

三、模型的假设 (3)

四、符号的说明 (4)

五、模型的建立、求解与结果分析 (5)

5.1 问题一的模型 (5)

模型建立 (5)

模型求解 (7)

结果分析 (7)

5.2 问题二的模型 (13)

模型建立 (13)

模型求解 (13)

结果分析 (14)

5.3 问题三的模型 (15)

模型建立 (15)

模型求解 (17)

结果分析 (18)

六、模型的评价 (19)

6.1 模型的优点 (19)

6.2 模型的不足 (19)

6.3 模型的改进 (19)

七、参考文献 (19)

八、附录 (20)

装订线

一、问题的重述

1.1 问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都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但由此所引发的道路拥堵、空气污染也引起了政府以及百姓的极大关注。众所周知,建立快速、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居民居住地和交通站点通常都有一段距离,这段不远的距离以及现实存在的公共交通拥挤现象则使居民乘坐公共交通的意愿降低,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已被证明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

1.2 问题提出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指在某个区域内,隔一定距离规划出一些停放自行车的租赁点(如地铁出口、城市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一个租赁点放置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很多的自行车租赁点共同组成一个网络以形成一个服务系统,居民可以在任意租赁点租、还车辆,费用全免(某些城市收取少量的超时费用,但目的只是用来提高自行车的利用率,不以盈利为目的),根据租赁点自行车的使用频率,避免部分租赁点的自行车短缺或堆积现象发生,将通过调度专用车进行合理调度,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车辆需求,提高车辆利用率(系统有自动报警功能。

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助于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公共交通服务网络趋于更加完善。西安市经开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于2011年4月开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租赁点30个(附件1),自行车总量达到850辆。目前正在筹备第三期建设。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附录中的信息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目前经开区网点自行车需求情况等信息,若要求调度平均耗时尽量少,请针对已有的30个租赁点设计最优车辆分配方案、调度方案,并给出完成调度所耗费的时间。

(2)假设经开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三期建设准备投入建设经费200万元,据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新增租赁点数目、位置以及合适的放置车辆数目。

(3)针对问题(2),进一步研究,如果要求在150min内完成调度,是否需要增加调度车辆(购置调度车辆费用由其它项目经费解决,不包含在三期建设提

供的200万元经费中间)?并给出该情形下的自行车调度方案。

装订线

二、问题的分析

2.1 问题一的分析

问题一是一个TSP问题(即货郎担问题),没有提及任何的费用问题,只需要考虑时间以及路程,而在分析过程中路程可以用时间来衡量,装卸自行车也使用时间来衡量,因此这可以看成是一个单目标规划问题,利用lingo编程用穷举的的方法对最短路程进行求解,进而转化成时间,目标是使调度车行驶的时间最少。

2.2 问题二的分析

问题二中,经开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三期建设准备投入建设经费200万元,由此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确定新增租赁点数目、位置以及合适的放置车辆数目。我们在此首先考虑居民需求,也就是在满足租赁点自行车数量上限的前提下,使得公共自行车数量达到最大值,确定租赁点相应数目对应地点后,利用几何关系,分析比较新增租赁点分布合理性,从而解出新增租赁点的数目、位置和各个租赁点分配的自行车数量。

2.3 问题三的分析

问题三中,针对问题(2),进一步研究,题目要求在150min内完成调度,若总用时低于150min则不需要增加调度车辆,若总用时大于150min则需要增加调度车辆。该问相当于是问题一的拓广,我们在此利用问题一的模型,只需要考虑时间以及路程,而在分析过程中路程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由此转化成关于时间的单目标函数求解,即求解一辆调度车时的最短路径,两辆调度车时的调度总用时,三辆车时的调度总用时……当车辆数目满足调度用时小于150min时,确定此时的调度路线,即为所求解。

装订线

三、模型的假设

1.租赁点之间的距离使用经纬度计算,即假设到达任意租赁点所走的路程

就是两租赁点之间的距离,不考虑街道等因素对本题模型的影响。2.为简化模型,不考虑调度车启动和停止的时间,假设调度车运输过程匀

速行驶,不会受到交通事故、红绿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3.假设各个租赁点每天的自行车需求量不变,且自行车的需求时间刚好处

在附件二中的时间段。

4.假设居民的骑行距离不超过2km,在某个租赁点还车的概率与租车点和

还车点的距离成反比,骑行距离超过2km的情况一定不会发生。

5.求解过程中,自行车数量出现小数时采用四舍五入取整。

四、符号的说明

装 订 线

五、模型的建立、求解与结果分析

5.1 问题一的模型

模型建立

在问题一中,我们考虑编号为1到30的租点。建立以调度车行驶时间最少为目标的模型,我们结合调度车行驶的方向性,运用lingo 编程找出任意两个租赁点的可行最短路径,也就是运用穷举的方法筛选出最短的行驶路径,从而求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花费的时间。

设租赁点之间的距离用矩阵d 来表示,ij

d 表示租赁点i 与租赁点j 之间的距

离。而租赁点之间的距离

ij

d 本模型按照题目要求用经纬度进行计算,此运算过

程用Matlab 编程实现,设0-1矩阵x 用来表示经过的个城市之间的路线。设:

0,1,ij i j

x i j i j ?=?

?若租赁点不到租赁点若租赁点到租赁点,且在之前 考虑每个租赁点后只有一个租赁点,则

11,i 1,2,,n

ij

j j i

x

n

=≠==∑

考虑每个租赁点前只有一个租赁点,则

11,1,2,n

ij

i i j

x

j n

=≠==∑

但仅有以上约束条件不能避免在一次遍历中产生多于一个互不连通回路。为此我们引入额外变量i

u ()1,2,,i n =,附加一下充分约束条件,即

1,1i j ij u u nx n i j n

-+≤-<≠≤

该约束的解释为:

①i 与j 不会构成回路,若构成回路有ij x =1,ji x =1,则1,1,i j

j i u u u u -≤--≤-从而有02≤-,导致矛盾;

②i ,j 与k 不会构成回路,若构成回路有

ji

x =1,jk x =1,ki x =1,则i j u u -≤

-1,

2,2,1,12,2,n n i j n n <≠程序进行实现,求得在一辆调度车的行驶的最短路径,

模型求解

经过lingo编程能够得到最短路线经过的租赁点序号:

x(1,2)=1, x(2,3)=1, x(3,17)=1, x(4,22)=1, x(5,19)=1, x(6,23)=1, x(7,8)=1, x(8,27)=1, x(9,30)=1, x(10,28)=1, x(11,12)=1, x(12,14)=1, x(13,15)=1, x(14,13)=1, x(15,16)=1, x(16,1)=1, x(17,4)=1, x(18,11)=1, x(19,29)=1, x(20,5)=1, x(21,20)=1, x(22,6)=1, x(23,24)=1, x(24,10)=1, x(25,21)=1, x(26,25)=1, x(27,26)=1, x(28,9)=1, x(29,18)=1, x(30,7)=1 而其余全为0。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一辆调度车时的最佳行车回路为:

→1→2→3→17→4→22→6→23→24→10→28→9→30→7→8→27→26→25→21→20→5→19→29→18→11→12→14→13→15→16→1→

总共用时27.87min。本文问题一中有两辆调度车进行运输,考虑到调度问题的复杂性,结合实际情况把租赁点进行分区管理,使调度过程简单、效率高,本模型将只有一辆调度车时最佳行驶路线经过的租赁点划分为两部分,两辆调度车分别经过各自租赁点的时间基本相等。分组如下

第一组:→11→12→14→13→15→16→1→2→3→17→4→22→6→23→24→第二组:→10→28→9→30→7→8→27→26→25→21→20→5→19→29→18→假设每辆调度车负责的区域一定,则每组的租赁点调度时应该构成行驶路线回路,使用附录二中的程序分别对两组租赁点的最佳行驶路线进行求解,得到最佳行驶路线:

第一组:→7→30→28→10→9→8→21→20→5→19→18→25→26→27→7→所花费时间18.75min

第二组:→1→15→11→12→13→14→2→3→17→4→22→24→23→6→29→16→1→所花费时间20.02min

如下图所示

结果分析

1.该模型的调度时间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能够很好地实现车辆调度只在附件2中车辆需要最多的时间段进行这一目标,本模型的计算结果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各租赁点实际装卸车辆时间和该组运输过程已经超出了要求的时间,即在车辆需要最多的时间段完成调度,本模型对租赁点增减调度车辆进行适当的调

整,使模型的最终结果很好地满足题目中的要求。

3.本模型中数据使用四舍五入取整,使模型的数据易于计算,但此处由路程求得的时间并未进行取整,使得最终结果相对于全部取整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5.2 问题二的模型

模型建立

问题2中,要求在事先确定了70个备选租赁点选择k个点作为三期建设点,利用excel求出该70个点的日平均车辆需求量,数据处理得到降序的日需求量值,按照日均值数据大小进行编号,如下图所示

已知建设经费为200万元,一辆自行车的花费金额为0.1万元,设建设花费总金额为W ,新增租赁点个数为k,新增自行车数目为m,对应的降序排列日平均车辆需求量为y k

因此,由线性关系,得到目标函数: maxW=5*k+0.1m ≤200; 约束条件为;

10m 1

1

≥-

∑∑==k

l

l k

l

l y y % ,

y l

>0,

y

l

≤f l ≤40,

m, k 均为整数,

利用以上线性规划模型,用matlab 求解。

模型求解

求解结果为k=24,m ≥762,

则新增租赁点数目为24个,可购买自max M=800

结合该新增的24个租赁点一天内三个时间段自行车需求量与平均需求量,对相应租赁点自行车放置数目进行初步的配置,如图所示;

新增租赁点具体位置分布简化为下图所示,以问题(1)中分化区域界限为基准,新增点分布在对应的上下区域内;

结果分析

新增租赁点设置以满足日均最大需求量为基准,在经费额度内,三期设置24个点时,车辆日平均总需求量为692辆,则实际车辆数目应满足超出需求的10%,即762辆,此时花费总额为196.2万元;当三期设置25个点时,车辆日均总需求量为713辆,实际车辆数为784辆,此时花费总额为203万,超出经费总额度;故三期建设设置24个租赁点满足最大经费利用。且以该区域中心点为原点时,新增24个点较为均匀的分布在该区域内。

5.3 问题三的模型

模型建立

在问题三中,我们将已建成的30个租赁点与问题二中求解的三期新增的24个租赁点重新编号为1到54,建立以调度车行驶时间最少为目标的模型中,结合调度车行驶的方向性,运用lingo编程找出全程租赁点的可行最短路径,也就是运用穷举的方法筛选出最短的行驶路径,从而求出调度车完成调度时道路行驶

花费的时间。

问题三处理过程相当于是对问题一的拓广,模型建立相同,即利用lingo 求解货郎担问题解法。

如下的模型:

,1

11min 1,i 1,2,..1,i 1,2,1,101,,1,2,i 1,2,n

ij ij

i j n

ij i i j n

ij j j i i j ij ij i z d x x n s t x n u u nx n i j n x i j n u n ==≠=≠?

=???==?????==???

-+≤-<≠≤??==?=??∑∑∑或为实数,

然后运用lingo 程序进行实现,求得在一辆调度车的行驶的最短路径,即本全局最优解。然后利用问题一中上下区域分界线,对应的54个租赁点分布在上下区域,求解两辆调度车调度最短路径;

同问题一,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调度车装卸车用时,

将z与150min比较,若满足z小于150min,则调度车分配合理;若z大于150min,则将一辆调度车工作时最短路线分为三个工作段,3辆调度车循环工作在该三个段中,即该时段在1段调度,下时段在2段调度,在下一时段在3段调度,三辆车循环工作,比较与150min大小,直至满足z小于150min.

模型求解

利用lingo求解,当增加两辆调度车,即总共4辆调度车时满足z小于150min。

数据呈现为,当为一辆调度车工作时,最短路径为

→36→33→31→14→13→88→12→87→84→11→80→77→72→18→19→5→20→21→69→25→26→27→63→7→30→8→47→9→10→28→56→60→79→62→73→76→29→16→15→1→2→34→3→17→4→6→23→46→49→50→24→45→22

→36→,此时耗时为t=73.58min;

当两辆调度车分区工作时,

上区域最短调度路径为

→7→30→8→47→9→10→28→56→60→79→62→73→76→77→72→18→19→5→20→21→69→25→26→27→63→7,此时耗时t=31.32min;

下区域最短调度路径为

→1→2→34→3→17→4→6→23→46→49→50→24→45→22→36→33→31→14→13→88→12→87→84→11→80→29→16→15→1,此时耗时t=40,50min;

装卸车用时(仅考虑三个时段中的早时段)上区域耗时t=138min,下区域耗时t=146min,总用时均超出150min;

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当将该最短路径按照相应调度用时分为四段时,即有4辆调度车工作时,t1=138.11min,t2=128.09min,t3=117.17min,t4=132.03min,t 值均小于150min,此时调度情况为,

一段:→22→36→33→31→14→13→88→12→87→84→11→80→77→72→二段:→72→→18→19→5→20→21→69→25→26→27→63→7→30→8→三段:→8→47→9→10→28→56→60→79→62→73→76→29→16→15→

四段:→15→1→2→34→3→17→4→6→23→46→49→50→24→45→22→该四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调度路线,且满足题设条件。

结果分析

该模型的调度时间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能够很好地实现车辆调度只在车辆需要最多的时间段进行这一目标,本模型的计算结果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模型先将在一辆调度车工作时的最短路径求解出来,通过逐一增加调度车辆数目以对上述路径分段,求解出各段调度车调度总用时来与条件进行比较,方法较繁琐却较为准确的满足条件。

本模型中数据使用四舍五入取整,使模型的数据易于计算,但此处由路程求得的时间并未进行取整,使得最终结果相对于全部取整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六、模型的评价

6.1 模型的优点

1)根据题目要求实时观测到的数据归结到3个车辆使用需求最多的时间

段,并进行了平均(可以认为每天的需求量不变),这样使我们的求解简

单易行,且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2)我们使用了TSP问题模型,通过Lingo求解可以很容易求出通过每个点

的最优路径,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并且该模型符合调度车辆调度时基

本经过每一个租赁点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求最优行驶路径时我们未考虑红、绿灯,十字路口等实际问题,而且并

未涉及天气变化对自行车出租造成的影响,仅考虑租赁点间距离,所以

该方法可以很容易推广到求解其他类似问题。

4)求解最短调度时间时,我们采用的是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对

由MATLAB计算出的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了合理平均和取整处理,

同时该方法也符合实际中大多数资源优化配置所采用的策略方案,具有

很好的推广性。

6.2 模型的不足

1)本模型开始求解阶段根据一辆车的最优运行路径和租赁点的具体位置对

租赁点进行了人为划分,该划分很有可能并非最佳的。

2)本模型距离是通过经纬度计算求得的直线距离,两点之间永远是直线距

离最短,且未考虑到实际中的道路畅通与否问题。但该问题仅给出了各

点的经纬度,未给出实际距离,而采用经纬度计算出结果是在误差允许

的范围之内的,因此这样的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3)求解问题二时,模型建立相当粗糙,约束条件较少,使得结果呈现的效

果局限性较大

6.3 模型的改进

第三问模型在前两问的基础上并未继续分区,而是采用分片负责,循环

往复的方法,该方法节省了调度车辆的运行时间。如果第一问也采用该

方法,将会节约大约5min调度的时间,而随着调度车辆数量的增加,该

时间将进一步减少。

七、参考文献

1.肖华勇.《实用数学建模与软件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承平.《数学建模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孙蓬.《matlab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徐伟,师义民,秦超英,孙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

装订线

八、附录

附录一

Latitude=[34.324828, 34.323762, 34.326341, 34.333265, 34.334874, 34.338787, 34.350865, 34.347572, 34.353369, 34.362644, ...,

34.321862, 34.320289, 34.320766, 34.319536, 34.325223, 34.326699, 34.327779, 34.332914, 34.333272, 34.336238, ...,

34.339934, 34.339114, 34.342825, 34.346730, 34.347557, 34.347512, 34.347840, 34.362294, 34.330239, 34.353466, ...,

34.319670, 34.316808, 34.323129, 34.323307, 34.322830, 34.328435, 34.331893, 34.332668, 34.330462, 34.335888, ...,

34.336245, 34.336424, 34.339405, 34.343161, 34.342922, 34.347572, 34.347632, 34.346916, 34.350552, 34.353056, ...,

34.353771, 34.357645, 34.357884, 34.358718, 34.366227, 34.367896, 34.361221, 34.364738, 34.358241, 34.359850, ...,

34.353652, 34.347810, 34.350195, 34.351983, 34.343757, 34.343042, 34.342684, 34.345009, 34.341074, 34.342714, ...,

34.336603, 34.333145, 34.346708, 34.335560, 34.330254, 34.338720, 34.328584, 34.332162, 34.335679, 34.328435, ...,

34.323785, 34.326289, 34.325275, 34.320684, 34.316868, 34.316808, 34.316927, 34.317702, 34.324275, 34.357764, ...,

34.353413, 34.350254, 34.340597, 34.334159, 34.329270, 34.326408, 34.321698, 34.318537, 34.322473, 34.317166];

Longitude=[108.952954, 108.948562, 108.943199, 108.943387, 108.953161, 108.944636, 108.952532, 108.950232, 108.945525, 108.936075, ...,

108.966896, 108.958515, 108.954131, 108.953233, 108.954643, 108.955020, 108.943360, 108.959745, 108.953439, 108.954014, ...,

108.954176, 108.940288, 108.944591, 108.932985, 108.962386, 108.959018, 108.956170, 108.945435, 108.953287, 108.950170, ...,

108.945121, 108.937072, 108.937072, 108.943540, 108.929958, 108.935779, 108.928377, 108.936929, 108.943540, 108.927514, ...,

108.936569, 108.945193, 108.935707, 108.935563, 108.927658, 108.936785, 108.943827, 108.927442, 108.935779, 108.926867, ...,

108.936857, 108.936138, 108.927514, 108.945049, 108.945768, 108.951301, 108.947421, 108.952308, 108.952954, 108.959566, ...,

108.960284, 108.967399, 108.955254, 108.964093, 108.953098, 108.966177, 108.957194, 108.962297, 108.963375, 108.972034, ...,

108.960213, 108.960716, 108.971459, 108.975628, 108.963985, 108.971891, 108.971172, 108.969088, 108.966932, 108.960788, ...,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教学文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绿地系统划是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二条城市性质: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名城,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 第三条规划范围: 规划总体规划用地面积 14519.1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14.60公顷,城市发展备用地面积1010.35公顷,昆钢生产用地面积500.25公顷,特殊用地(军事用地)面积194.12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7799.82公顷(其中:水域及其他用地354.98公顷,耕地3273.65公顷,林地4000.57公顷,村镇建设用地170.62公顷)。 第四条城市发展规模: 据《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2),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为: 一、人口规模 近期:2012年至2017年,城区城镇人口达36万人。 远期:2018年至2022年,城区城镇人口达39.8万人。 二、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2年至2017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约 5.015km2。 远期:2018年至2022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约 6.056km2。 第五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以国家和云南省、安宁市有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为基本依据。重要依据还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第六条技术标准、规范 1、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10.16) 2、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 )》(2007) 3、国务院:《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6、建设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7、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8、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定》(CJJ 75—97) 9、建设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0、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2年) 11、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2、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 第七条其它有关文件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2、《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容貌标准》 4、《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6、《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7、《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8、《云南省城市园林绿地专业规划技术要求暂行规定》 9、《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20)》 10、《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 11、《现代新昆明地区网络城市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2016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 ——以临安为例 作者姓名:徐翊燕 学号: 201304010106 专业班级:园林131 指导教师:徐文辉 所属院系:园林学院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5月10日

摘要: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属性。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绿地在生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成分。因此,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以临安为例》选取了临安县为研究对象,对五大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三大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各类绿地的特征,从各类绿地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分析绿地规划利弊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对临安绿地系统规划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以供其他研究学习者参考学习。 关键词:临安;城市绿地系统;价值观;建设性意见 引言 人类自古依山傍水而居,自然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少,城市园林绿地成了体现城市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有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游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以及教育和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特别在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自然成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必要组成,是实现城市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较早意识到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从区域和城市角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的是西方国家。早期的绿地规划理论比较关注通过绿地布局来控制城市化的无序发展和社区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才开始普遍重视绿地的作用。 我国的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城市绿化层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城市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较大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 山体绿地[1]是城市的绿色斑块和绿色屏障,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山水是杭州城市的特色,几点了杭州的人文历史特质。临安就是山水杭州的一角。因此此次调查把临安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调查,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 Ⅰ

共享单车论文

2017年数学建模竞赛 模拟训练(二) 练习题目:共享单车的研究 组号:94 组员姓名: 张婷 闫晨博 张蕊 2017年8月27日

共享单车的研究 摘要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起来,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这种新鲜事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对共享单车公司的生存也是一种考验,面对这些问题,建立相应的模型。并收集信息比较得出在竞争中最终的胜利者。 在模型Ⅰ中,对于问题1以舒适度、费用、时间和便捷程度为准则在出现共享单车之后对西安市民短途出行选择公共汽车、自行车、出租车、私家车还是步行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运用MATLAB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值和标准化后的特征向量,比较最终结果可知,在共享单车出现后自行车成为出行者的第一选择。由此,“最后一公里”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在模型Ⅱ中,从网络、报刊中收集到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摩拜和Ofo 两家公司单车的使用次数,用户总数等数据,综合收入的因素及Excel整合数据运用MATLAB拟合指数函数求解。根据函数预测2017年上半年摩拜和Ofo两家的收入,最终两家公司的收入函数曲线都呈上升趋势,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摩拜和Ofo这两家的模式能持续。 对于问题3,分别对摩拜、Ofo、小鸣单车和享骑电单车的车辆配置和收费标准进行比较,其中Ofo和摩拜的优势更加明显,并各有利弊,因此这两家公司最终会脱颖而出。但是毕竟是新型共享经济,针对存在的弊端列举建议。 关键字:共享单车;层次分析模型;成对比较矩阵;数据拟合

一、问题重述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出行,不管是工作还是回家,出了公共交通工具再到目的地的一段路一直是个难题。走起来太远,打车又不划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的兴起,有多家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建立了共享单车平台,利用大数据,意图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请查阅相关数据,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数学模型,说明共享单车对城市居民出行产生什么影响,能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可选1个或几个城市分析) 2.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现行共享单车公司模式是否能持续。(可选两个比如摩拜和Ofo) 3.各大共享单车公司竞争最终谁会胜出(或者是何种格局),详细说明你的理由并给共享单车公司一些建议。 二、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的兴起,有多家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建立了共享单车平台,共享单车也成为近几年一直热议的话题。建立数学模型,对共享单车出现后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对于问题1,本小题要求通过对1个或多个城市的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来说明共享单车对城市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查找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以西安为例),然后根据查找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因为要说明对城市居民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城市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比重就可说明其产生的影响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对于问题2,选择摩拜和Ofo两个共享单车公司模式是否能持续进行分析,这同该公司的盈利密不可分,但是单车的寿命为三年,报废率、投入量的数据无法得知,因此收入的趋势推测是否盈利。利用2016年下半年两品牌的收入(收入=用户数×该月人均单日使用次数×该月天数),拟合函数建立线性关系模型,预测将来半年内两品牌的收入情况。 对于问题3,分析介绍各大共享单车公司的现有覆盖范围、投放量、抢占的用户以及不同出行,里程和出行频率组合下的出行方案,以出行成本最低为决定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生态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生态网络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 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 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 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生态农业区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 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

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文本

12) 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13)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4) 公园设计规范》 1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7)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第1条 编制目的 为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创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促 进民权县绿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达到国家 园林城市标准,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 要(试行)的通知 >》,规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 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尤其突出景观、文化功 能,特编制《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6-2030)》,以下简称规 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绿化条例》 10)《关于印发 <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方法 >、<国家园林城 市标准 >的通知》 关于印发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 第一章 总则 5) 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6)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8)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11)

18)《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2、地方法规与行政规章 河南省城市规划指引: 《区域绿地规划指引》 河南省城市规划指引: 《环城绿带规划指引》 商丘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3、相关城市规划文件 商丘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05- 2030)》 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5)》 商丘市民权县分区规划( 2002-2030)》 商丘市主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 民权志》 10)民权县政府相关构想 第3条 规划范围 第4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16-2030 年 中期: 2021-2025 1) 河南省城市绿化条例》 5) 商丘市公园管理办法》 6) 商丘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7) 商丘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8) 商丘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4) 5) 商丘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6-2030)》 6) 商丘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7) 民权县“十一五”规划》 9) 民权县已编控制性详细规划 民权县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民权县行政区划范围,包括 个社区, 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为 平方公里, 2030 年规 划建成区为 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 2016-2030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学校名称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xxxx年x月xx日

临安城市绿地调查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张梦蝶园林131班201304010104)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也愈发重要,引起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在此情况下,临安仍能荣获县市级“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 二、调查目的 了解临安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等三、调查对象 临东公园、苕溪公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大学路、科技大道、环城北路、浙江农林大学 四、调查方式 采取实地勘察测量方法 五、调研成果 公园绿地篇 社区公园——临东公园 临东公园位于临东桥的一头,是临东小区的社区公园,同时也是是苕溪带状公园的一个节点。全园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绿化品种多达200余种,保留现有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分布。植物配置上采用相对集中的丛林式造景手法,以色叶树种为基调,确保建植后的山体植被季相分明,林相突出,结构明显。山顶是一座仿传统斗拱古建筑重檐的还乡亭,与太庙

山安国楼、功臣山功臣塔呈三足鼎立之势,空间景观视线成一体,使临安城内最富人文和历史底蕴的两座山,通过“还乡亭”与苕溪巧妙牵手。全园铺装采用各色花卉铺装,如松竹梅三君子,体现了临安的区域特征文化。但是作为一个社区公园,服务设施不足,没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活动,也没有儿童活动区。 花卉铺装——松花卉铺装——竹花卉铺装——梅 小区游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 吴越人家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的小游园靠近南区西入口,属于外向式游园,并与会所相结合,有微地形变化,故采用自然式布置。会所西面主要是老年活动区,亭廊结合植物景观,形成一个相对安静而又开阔的静区。会所东面主要是儿童活动区,地形相对平坦,设置了沙坑和一些游戏设施。外向式的小区游园将绿化空间从居住小区引向“外向”空间,丰富了街道景观的功能。北区的游园位于虽处于北区中心,是内向式的绿化空间,但位置靠近主入口,三面围合,一面开敞,提高居民的可达性,同时却也减弱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的地形优势,采用了山水格局的布置,也体现了临安的山水城市的特征。 林水山居的小区游园也是一个内向式的绿化空间,受到周围别墅群的环保围合,形成的空间环境比较安静,较少收到外界人流、交通的影响,增强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该游园以水做主题,有静有动,有湖有溪,有宽有窄,形式多样,景观丰富。临湖还设有亭廊,提供休憩观赏场所。但是总体儿童活动范围较小,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 林水山居吴越人家北区吴越人家南区 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 钱王陵是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鏐的陵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临安市“红色之旅”景点。钱王陵属于风景名胜区,位于锦城镇太庙山山脚,南接衣锦街,东邻浙江农林学院老校区,占地11300 平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D题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节能、健康的出行方式,正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推广与普及。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中,自行车租赁的站点位置及各站点自行车锁桩和自行车数量的配置,对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用户的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 附件1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提供的某20天借车和还车的原始数据,所给站点的地理位置参见附件2(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812245453.html,)。请你们在搞清楚公共自行车服务模式和使用规则的基础上,根据附件提供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题: 1. 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出它们的排序。另外,试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 2. 试统计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即借车人)数量,并统计数据中出现过的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 3. 找出所有已给站点合计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请定义两站点之间的距离,并找出自行车用车的借还车站点之间(非零)最短距离与最长距离。对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使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进行统计。 (2)选择借车频次最高和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分别统计分析其借、还车时刻的分布及用车时长的分布。 (3)找出各站点的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在地图上标注或列表给出高峰时段各站点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分别进行归类。 4. 请说明上述统计结果携带了哪些有用的信息,由此对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做出评价。 5. 找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其他运行规律,提出改进建议。 附件1:公共自行车数据(内含20个Excel文件) 附件2: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图 1 问题分析 1. 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出它们的排序。另外,试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 分析: 把问题1分为3个步骤进行: (1)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 (2)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出它们的排序; (3)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直方图表示)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_2030)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港城公交发展模式 4 第四章公共交通客流预测 5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6 第六章中运量系统规划 7 第七章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9 第八章公交枢纽体系规划 15 第九章辅助公交系统规划 17 第十章智能公交规划 18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与建设规划 1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政策与保障措施 23 总则 规划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适应连云港市城市格局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连云港市公共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并完善"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出租车及慢行交通为辅助、社区公交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连云港市民提供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编制《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 《江苏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导则》(201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2014.12)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2014-8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 99-104-1996)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 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和规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交行业监管,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充分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经验,以创建一体化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目标,通过加快推进我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报批稿) 一、总则 1、规划背景 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指导思想和原则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 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3、规划依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建设部784号)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 (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7)《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02年) (8)《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9)《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0)《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综合规划(1998-2002年)》 (11)《武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2010年)》 (12)武汉市相关专业部门(园林、林业、水务等)规划或计划 4、规划范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主城区为重点,结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主城区功能布局,按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安排。 市域即武汉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主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六个远城区。在市域范围内结合市郊风景区、森林公园、林业用地、农田林网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大环境绿化。市域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主城区、外围城关镇、重点镇(新城)、风景区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主要规划范围是城镇地区,即在主城区外围、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之间,控制绿化和生态空间,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生态系统框架和城市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新都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依据 为有利园林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国家和省、市政府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从指标要求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是制定本市园林绿化系统的主要依据。 从指标要求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是制定本市园林绿化系统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1992年6月22日国务院100号令《城市绿化条例》 5、建设部1993年784号文件《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文件 8、《新都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二、规划指导思想 1、根据新都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及其在四川省成都平原的地位与作用,力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遵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一个有特色的园林城市。 2、保护和建设好城市赖以依托的现有山体(五龙山)、水体(毗河、饮马河等)、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本市的地域、人文资源优势,培育新都区的城市特色。 3、科学安排各类城市绿化空间,构成开放型的城市绿地系统,合理确定各项绿地指标,努力为新都市民创造安全、舒适、优美的户外活动环境。 4、立足于新都现有城市绿地基础,充分借助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绿地骨架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规划本着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结合的原则,以宏观控制为前提,严格依据规划分期建设,营造与城区风貌相协调的各类绿地,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现有城市绿化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规划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形成地域性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景观。 三、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五龙山、泥巴沱、桂湖、毗河、饮马河等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城市绿地布局要作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在重点发展各类公共绿地的基础上,加强居住小区与道路绿化,城市组团隔离绿地和近郊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

2018年江苏大学校赛数学建模A题共享单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年江苏大学第六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共享单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年起,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各色共享单车,人们只需下载一个APP,充值扫码就能骑。最初的共享单车在校园诞生。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次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截至到2017年3月,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共享单车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了城市绿色出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然而,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单车被盗、乱停乱放和运营方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导致2017年6月份以来,小鸣单车、町町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卡拉单车等一大批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11月19日,酷骑单车因运营成本增加且没有资本进入宣布倒闭。同月,一向以服务态度著称的小蓝单车也因融资不顺倒闭。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极大方便了出行,丰富了休闲生活。共享单车其实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其未来依然潜力无限,运行的好,前景广泛。 请利用相关数据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1)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大量共享单车企业先后倒闭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2)以镇江市(或其它城市)某一个区为对象,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如何优化车辆的投放和调度问题,使得乱停乱放和部分区域无车可骑的普遍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 (3)综合相关信息,预测未来5年共享单车用户的变化情况,并帮共享单车企业拟定镇江市(或其它城市)共享单车的运营(可盈利)方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A卷答案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开卷考试(A)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为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理论上每人所需要面积为 平方米的树林或面积为平方米的草坪绿地。(10/25) 2.研究证实乔、灌、草结构的绿地空气湿度可以增加,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公园的湿度比城市其他地区 高。(10-20%/36%/27%) 3.武昌江滩公园属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类绿地,代码是;黄鹤楼公园属于类绿地,代码是;东湖风景名胜区属于类绿地,代码是。 (带状公园、G14;历史名园,G134;其他绿地,G5) 4.一般而言,城市的园林绿地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规划资料向政府的获取;林业普查资料向政府的获取。(园林局/国土局/林业局) 5.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0年版)》,在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以上,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为以上。 (7.5/5平方米) 6.某市级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为24公顷,其合理的游人容量为人。(4000) 7.110KV高压线走廊的绿带宽度为米;防风林每条林带宽度不应小于米,林带与林带间距离为米。 (15-25/10/300-600) 8.国家二级古树指树龄年的树木。 (300-499) 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方式有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请分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四种主要模式的优缺点。 答: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布局、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答全以上4种绿地的优点给1分,缺点给1分,答对一部分则给0.5分。 2.请对比分析新、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城市绿地方面的差异,并阐述 其改进理由。 答:生产绿地G2在新版中没有了(2分);增加广场绿地G3(2分) 以上2点分别阐述理由较好2分,一般1分,无理由0分。 3.道路绿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2分)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理方便。但在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1条绿带分隔开。(2分) 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但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2分) 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2分) 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其中绿带可考虑用栏杆代替,以节约城市用地,此种还是可行的。

(完整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及答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 1、开放空间(open space) 指“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庭园或者休憩活动场所、建筑物覆盖率不超过1/20的土地,和没有建筑物的未利用土地”。(1906《开放空间法》) 开放空间的特性: ?使用目的为娱乐休息的空地 ?使用者为公众,即具有公众性 ?由自治体或国家进行管理,对开放空间的设施维护也由自治体或者国家保证其财政来源。 2、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作品 背景: ?环境和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知识分子团体宣扬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 ?公园墓地运动提升了人们对公园的兴趣; ?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必须通过城市公园的建设来推动纽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美国历史上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851第一部《公园法》通过(美国) 代表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 ?弗雷德里奇﹒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与沃克斯(Vaux) ?第33号方案——“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特点: 1、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 2、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 3、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布鲁克林市的希望公园(1876) 波士顿富兰克林公园(1886) 3、公园系统及代表作品 美国的公园系统(Park System)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 公园路的思想源于奥姆斯特德等先驱设计的林荫道或有公园状人行道的车道,作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公园路(Parkway)的特征: ?有两个地方车道绕山分成了不同的高度,这一做法后来成了技术标准。 ?尽量加大公园路的宽度,以防止两侧出现广告牌。 ?公园路延伸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在道路两侧采用大量乡土植物材料间或夹杂着成片的野生花卉,整体效 果就是要尽量减少任何公园路与周围地形的可见边界,从视觉上让人感到公园路就是乡村景观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点。 ?拥有不同宽度的中央分隔带,采用纵向上的视觉阻挡来有效地防眩。 ?由多家工程公司通力合作。 代表作品: 芝加哥公园系统 意义: ?芝加哥公园系统由于被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公园区分别进行建设,管理主体分散而且协调不够,没有能够建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莱芜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莱芜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莱芜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需要,根据国家、山东省和莱芜市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政策,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莱芜市城市绿地建设的法律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切相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1 、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从维持规划范围内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要求出发,确立市域大环境概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 2 、与城市的职能特性相结合。使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定位与城市功能组团的建设相呼应,与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相配合。 3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整体协调、统筹兼顾城市各发展片区,探索适合以工业生产为主的两中心、多组团的中小山水城市的生态绿地体系。 第4条规划原则 1、持续原则:从城市的发展需求出发,科学制定分期规划,兼顾规划的超前性和弹性,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人本原则:从市民的实际生活、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探索适合城市特点的绿地体系,真正服务于民。 3、多元原则:完善城市绿地类型,形成科学合理的绿地体系,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绿量原则:生态优先、绿地优先,追求城市与自然共荣,挖掘潜力,增加城市绿量,为城市发展提供具有生命力的绿色保障。 5、特色原则:尊重城市结构,强化“一城、两区、多组团”的城市形态,挖掘区域文化特征,形成具有特色及文化内涵的城市绿地体系。 第5条规划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将“鲁中山水园林城市”和“绿色钢城”作为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把莱芜市逐步建设成为:山水优美、城乡一体、生态环境良好、各种绿化衔接合理,各项绿地指标一流、居民生活品质高尚的城市。 2、近期目标: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文本)

前言 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 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 二、现状分析 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 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到1978年,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76lha,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由解放初的0.13平方米增加到0.47平方米。29年间绿地年均增长约23ha。 2、1986~1998年,稳定增长阶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城市绿化建设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土地有偿使用、引进外资参与城市建设等政策推行以来,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