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雅俗之辩与经典之争

金庸小说的雅俗之辩与经典之争
金庸小说的雅俗之辩与经典之争

odern chinese

2009.10

复仇赢得爱情进人黑森林之后,他也被吞噬周萍野性的魔鬼——道德评判、良心审视追上。他不甘地听命着心底酣畅淋漓满足欲望的呼唤“渴、渴”,“哪儿有水!——哦,我拿一桶金子换一桶水!”[10]同时脑中眼前又浮现出摄人心魄的幻象,面对面前的水,他喝不到口,也像周萍那样,“如老鼠僵立不动”。强悍如仇虎,虽然是不无英武地倒下了,毕竟选择了和周萍同样自绝的路。到了“将来时”曾文清那儿,周萍已完全蜕化为“生命的空壳”,他连爱的心力都没有了,只想有个人不远不近,不即不离,在相对无言的沉默中,品味一丝爱意和慰藉。他早已失去“生命的渴”,只剩下把盏浅尝的慵怠懒散,靠一种精致的外壳维系着中空的生活表象。周萍出走未遂,还留下一个欲行未果、被命运阻断的背影;文清却是走成了的周萍,结果“飞不动”又回来,再也无法自欺欺人,像耗子那样寄生地活着,只好如耗子一样卑微无息地死去。周萍的命运发展轨迹基本代表了曹禺的青年男性形象,性格特点从强悍走向懦弱、行为方式从极端走向矛盾、人生态度从生命的渴(充满原始活力朝气)到生命的空壳(如卑琐寄生的老鼠)的发展轨迹。

对周萍,作者似乎写得不够放达,其实他来自曹禺心灵

最深处。正如作者赋予周萍的最主要特征是矛盾,这个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他显然在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间,暴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憎恶与挚爱,造成观众审美鉴赏和道德评判中较多分歧。以上一些肤浅的探索,期望能还原一个较为清晰的周萍。

注释: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第275页。

[2]曹禺:《曹禺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页。

[3][4][5][6][7]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第17页,第53页,第212页,第212页。

[8]曹禺:《雷雨的写作》,《曹禺全集》(五),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9][10]曹禺:《曹禺文集》(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第212页。

(宋建军 江苏省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4028)

金庸的武侠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大陆读者中引发了持续的热潮,金庸研究也逐渐升温,大量的论文、专著问世,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最热闹的一块。金庸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金庸小说进入大陆初期,学界默认了金庸小说的通俗文学身份,金庸小说只在通俗文学研究领域被提及。第二阶段,当冯其镛、章培恒等学者打破学界的惯常思维,高度评价金庸小说的时候,可以视为金庸小说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开始。第三个阶段,金庸接受北大名誉教授的称号,严家炎称之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可以看做第三阶段的开始。严格说来,第一阶段称不上研究金庸,但是就

是这一致不研究表明了学界对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的基本定位,同时也表明当时学界的共识:通俗文学的研究价值是不大的。第二阶段,金庸的独特性被发现,价值被重估,有的在通俗文学的范围内肯定金庸,有的研究极力让金庸小说向雅文学靠拢。第三阶段,金庸小说进入大学课堂,金庸被认为是20世纪排名第四的文学大师等一系列事件使“雅俗”之争激烈化并引发了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

韩云波的《关于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思考》一文认为“华山论剑”和“嘉兴会议”是金庸研究的鼎盛时期,2005年之后的这几年只是余波与回响,但是据韩文所提供的统计

金庸小说的雅俗之辩与经典之争

○周晓芬

摘 要:金庸小说研究在争议中走过了20余年,争议主要围绕着雅俗与经典两个问题展开。一派坚持金庸小说的通俗文学定位,有的否定武侠小说进而否定金庸,有的肯定金庸对武侠小说的贡献;一派坚持把金庸小说认定为文学经典,有的认为金庸小说超越了通俗文学,因为它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成为文学经典,有的认为金庸小说凭借其娱乐作用就可以成为经典。关键词:金庸小说 雅俗 经典

odern chineseM

106XIANDAI YUWEN

2009.10

方法统计,每年也有超过60篇的有效论文。本文试图从“雅

俗之辩”和“经典之争”这两个角度对金庸研究做一个

梳理。

一、金庸小说的雅俗之辩

1986年红学家冯其镛高度评价了金庸的小说,1988年复

旦教授章培恒的文章首先触及金庸小说的雅俗问题。雅俗之

争变得热闹起来是在金庸被授予名誉教授称号、被称为20世

纪的文学大师之后。围绕金庸小说的雅俗问题,学界众说纷

纭,归结起来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里面的武侠类型,

价值不高:

1.武侠小说这种类型毛病很多,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也不

例外。1994年鄢烈山首先提出“拒绝金庸”,理由就是“武

侠小说先天是头足倒立的怪物”[1];袁良骏认为武侠小说是

早该退出新的文学历史舞台的陈腐、落后的文艺形式,武侠

小说是低档次、低品位的;王彬彬认为“金庸小说基本上仍

在作为一种类型的武侠小说的窠臼里翻滚”,“武侠小说必

然具有的通病,一样在金庸的小说里找到了存身之所”;还

有人认为金庸武侠小说是反人性、反法制、反民主的。“金

庸的作品恶俗,看他的人庸俗,捧他的人媚俗!”[2]

2.金庸小说与别的武侠小说比较起来,有传统文化的内

容,但这传统文化只是幌子、调味、装点。葛红兵认为金庸

小说以宣扬中原传统文化为幌子将封建文化浪漫化来迎合市

民阶层渴望逃避、隐遁的心理,在市场化中成为边缘人的教

授和学界人士也从那里得到慰藉。[3] “金庸小说的本质是通

俗故事,以文化典故装点门面。”[4]

3.在艺术上没什么创新。“从纯文学的角度,我们说金

庸小说没有摆脱武侠小说的范畴,在小说结构形式上没有摆

脱章回小说的格局,在语言上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贡献。”[5]

徐皓峰指出金庸小说的故事很多是模仿抄袭来的,朱国华认

为用雅文学的标准来衡量,金庸小说在叙事技巧和人物描写

都没能提供新鲜的东西。[6]

4.金庸作品中的现代性经不起推敲。有学者认为金庸小

说的研究者所极力推崇的现代性思想其实是对20世纪初启蒙

思想的普及化。“思想的深刻性决不是重复人们普遍接受的

观念,而是在别人所认同的地方,发现别一个世界,这个世

界是难以用现存的某种固定价值体系加以简单化阐述的。”

金庸小说“因为缺乏独创性而不能跻身于一流文学作品的行

列之中。”[7]

第二种观点认为金庸的小说对武侠这个类型来说是有创

新的,对金庸小说的评价也应限定在这个范围内。上海通俗

文学研究所陈必祥主编的《通俗文学概论》认为金庸是“新

派武侠小说中成就最大的作家”[8]。

1999年王朔发表《我看金庸》,引起了很多争论,《文

学界话说王朔金庸》一文汇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评论

家的言论:“作家叶兆言是看过金庸小说的,他认为在武侠

小说这个领域中,金庸是最好的,比梁羽生、古龙都好。”

“蔡翔觉得他是武侠小说作家,他的小说是武侠小说,也受

武侠小说的限制,人物角色安排、情节冲突等都有武侠小说

的模式……他后期的作品集武侠小说之大成,在武侠小说这

个领域具有了相当的高度,金庸既不是大师,也不是一无是

处。若说他伟大就太过分了。”“邱华栋认为金庸在武侠小

说作家中是最好的。”[9]

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金庸小说超越了雅俗,不能在通俗

小说的范围内进行评价。1988年章培恒对雅俗对立的文学观

念提出质疑:“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这种分类法并不能用来

判断《李自成》和金著武侠小说的高下。”[10]陈洪《调和鼎

鼐盐梅手——金庸作品雅俗论》一文认为从文类、写作与传

播的主要方式及文学的几个要素看,金庸小说“属于通俗文

学应属无疑”。但他的小说从思想观念、文化蕴含、写作智

慧、语言四个层面超越了通常所谓的通俗,而具有了“雅”

的成分。[11]严家炎《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一

文认为金庸“借用武侠这一通俗作品类型,出人意外地创造

出一种文化学术品位很高的小说境界,实现了真正的雅俗共

赏。金庸作品中包含的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

深刻的民族精神,不但为广大通俗作品所望尘莫及,而且也

远远超过了许多严肃小说”[12]。

认为金庸作品超出通俗文学范围的还有很多,其基本理

由不外乎金庸作品体现了现代精神、有传统文化内涵、在艺

术上有创新且雅俗共赏几个方面。

通过上文的引述我们可以看到,坚持金庸小说的通俗文

学定位的学者中,一些人以金庸小说具有武侠小说的毛病来

否定金庸小说的价值,其结论是:金庸小说就是武侠小说。

一些人以否定金庸小说赖以与其他武侠小说相区别的元素而

否定金庸小说,其结论是:金庸小说不是纯文学,不是高雅

文学。金庸小说的支持派则认为金庸小说已经超出了通俗文

学的范围,突破了雅俗文学的界限。

陈平原阐述了金庸小说超越雅俗的原因,认为金庸本人

对于作为一种“娱乐性读物”武侠小说评价并不高,这是因

为金庸“长期坚持亲自撰写社评,实际上认同的是新文化人

的担当精神”,“撰写政论时,自是充满入世精神:即便写

作‘娱乐性读物’,金庸也并非一味‘消闲’。理解查君的

这一立场,不难明白其何以能够‘超越雅俗’”。“正是政

论家的见识、史学家的学养,以及小说家的想象力,三者合

一,方才造就了金庸的辉煌。”[13]

在大家为金庸小说的雅俗问题纠缠不清的时候,邓集田

发出了另一种声音,认为在金庸研究中纠缠于雅俗问题是根

深蒂固的新文学本位意识在作怪,反对者在真实性之类的问

题上做文章,是“异元批评”,支持者专注于在金庸作品中

发掘现代性,是“过度阐释”,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发现金

庸小说的真正价值。至于金庸小说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作者

存而不论。[14]高玉认为“娱乐性也是文学的真正本质,并且

odern chinese

2009.10

是最直观的本质”。“金庸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把文学的娱乐和消遣作用发扬光大”,“以‘雅俗’观念确认金庸的‘杰出小说大师’地位是一种误读和牵强”[15]。徐岱的长文《回味感动——另当别论的金庸小说》也是这个意思。[16]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原来要肯定金庸,都要极力挖掘金庸小说中的新文学因素,让金庸小说向“雅”靠拢,藉此提高对金庸小说的评价;现在直接以光大娱乐消遣作用的理由来确立金庸的大师地位。这也许意味着新文学本位正在悄悄退场,原来屈居下位的娱乐功能成为文学评价的又一标准。

二、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雅俗之辩与经典之争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雅俗之辩是文类归属问题,而经典之争则是作品地位的问题。既然金庸小说被认为超越了雅俗的界限,并远远超过许多严肃文学,那么接下来为通过某些象征性的事件使金庸作品走向经典化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丁进在《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1985—2003)》中说:“纵观20世纪中国学术史,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的作家研究实在很少。而像金庸这样的优秀作家的研究,完全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金庸作品的“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了《红楼梦》而成为中国文学史的新经典。”[17]范伯群、孔庆东认为,“放到整个文学世界里来看,金庸也不愧是一流的小说巨人。”《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被推为金庸最伟大的杰作,甚至是整个人类文学史上的一流杰作”。金庸“神功盖世”,“炉火纯青”,“无人可以比肩”。“金庸小说涵盖乾坤,来者不拒,各人皆可入我门中。但来者能得到什么,则决定于你本身的修养和境界了。”[18]

宁稼雨认为“由于文学观念的进步,相比之下,金庸小说的命运要远远优于《三国》、《水浒》。尽管今天人们可以听到那种鄙夷乃至诋毁金庸小说的声音,但毫无疑问,这已经不是主流和支配地位的声音。金庸先生在有生之年,就已经充分领略到作为文坛巨匠的快慰和自豪。对于这一过程的认识,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无须多费口舌”[19]。“尽管当下对金庸的小说还有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但金庸的经典地位已得到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20]有人用“流行经典”与“历史经典”两个概念来指称金庸作品,“流行经典”指在连载本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单行本,“历史经典”则是为金庸的二改本准备的。[21]

反对者袁良骏这样概括金庸作品经典化的过程:“l)选择最高学府北大做突破口,就任名誉教授,接受‘文学革命家’桂冠;2)选择作家出版社出版《评点本金庸武侠小说全集》;3)就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4)选择中央电视台,以一元钱代价出让《笑傲江湖》电视改编权,从而打通内地金庸武侠小说影视改编的渠道;5)选择北

大召开‘金庸作品国际研讨会’,以造成更大学术影响。”袁良骏把这称之为“北上大计”,并这样评论:“金庸先生丢掉了原有的自知之明,忘了武侠小说的档次和品位,硬要靠计谋将自己的武侠小说抬高到‘经典’地位,这就有点忘乎所以了。”[22]

曾庆瑞、赵遐秋从根本上否定“经典”、“大师”的说法则对严家炎“另一场文学革命”的说法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驳。[23]

陈洪、孙勇进认为金庸小说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品质,当今社会也具备了接受金庸小说成为经典的文学观念,“但足以使其‘凝固’为经典的时间距离显然尚需时日”。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对当下作品‘经典化’,不仅是违背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且妨害文学批评的正常发展。”[24]

反对金庸小说的经典化的学者坚持在通俗文学的范畴里评价金庸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本)》有一段话:“通俗文学在香港的兴起与香港社会的都市化与快节奏密切相关——寄生于都市中的庞大市民阶层为通俗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则使轻松热闹(即使是悲剧也充满了热闹)的通俗文学成了日常生活的调剂品。香港的通俗文学基本上可以分为‘言情’和‘武侠’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以金庸和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影响力和风靡度似乎更胜一筹”,“在武侠小说领域,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依然是70年代的主流。”[25]

除了坚持金庸小说的通俗地位,直接反对金庸经典化的文章之外,值得关注的还有那些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问题的文章。陶东风认为:“‘重写文学史’虽然具体体现为对于一些作家作品的重新评价,但其核心是对于文学经典标准的修改。‘重新排大师’的情况同样是在突出‘审美’标准的旗号下进行的一次对于经典标准的重写,其中特别引起争议的是把茅盾排挤出了十大‘文学大师’的宝座而让金庸入主其中。这一方面是延续了‘重写文学史’中的‘淡化政治的诉求’,同时也反映了新兴的大众文化正在显示自己的力量,正在对精英化的经典标准提出挑战。”[26]

易晖认为1990年代以来从社会文化语境到学术风尚的转换是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大背景。当今的学术研究既面临创新、填补空白的冲动(或压力),又有感应社会生活、号召大众参与、产生轰动效应种种期待。“如果说1980年代的评论与研究更多是在为金庸小说所代表的通俗文学正名,争得生存空间,1990年代则是通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意义上的发掘、承认和阐释,重新检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功过是非。它事关新文学的雅俗辩难、审美理论的困境与拓展、文学功能的重新界定、经典的重评、文学史的重写等等缠夹不清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于雅俗之辩与经典化之间的关系,易晖是这样认为的:“破除以往的‘雅俗(新旧)二元论’便是将金庸小说

odern chineseM

108XIANDAI YUWEN

2009.10

推向经典的必由之路;反过来,正是通过金庸小说的雅俗辩

难,一部分学界人士试图破除传统的‘雅俗(新旧)二元

论’,摆脱新文学对现实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依附,拓宽以往

对文学审美过窄的、曲高和寡的研究路径。也就是说,对金

庸小说的承认与拔举,既是一种妥协,又是一种收编,更是

文学研究基于自身的困境而进行的激活和拓展。”[27]

李秀萍也认为关于金庸小说的种种争议:“与其说是对

金庸文学自身的论争,还不如说是藉由金庸实现自己试图重

建新的或维持原有的文学史叙述体系的尝试,而这种尝试与

其文化建构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28]

童庆炳则毫不客气地指出经典操作背后的利益因素: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商业潮流兴起的时期,对于文学经典

的出人意料的种种操作(这真是操作),千奇百怪的出新,

经典秩序的变动,极度的好评和恶评,吹捧这个而打压那

个,这里并无许多道理可讲,其中物质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更常常成为直接的或间接的原因。”[29]

从历史来看,树立文学“经典”其实是以提供范例的形

式来影响文学的发展方向,“经典”只有借助于主流意识形

态的力量才能取得它的示范效应。到了20世纪90年代,主流

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力减弱了,这时的经典由学院派来评

定,它的意义不在于对创作的示范效应,而在于通过这种方

式的炒作一方面获取市场的成功,另一方面满足身份认同的

心理需求,学院体制的接纳正是获得正宗身份的重要标志;

而操作此事的学院派也藉此获得学术资本。特雷?伊格尔顿

说:“所谓的‘文学经典’,以及‘民族文学’的无可怀疑

的‘伟大传统’,却不得不被认为是一个由特定人群出于特

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30]

在文学领域的话语中心终结之后,要确立一种全民的经

典似乎不可能了,经典只能是部分人的经典。在当今,雅俗

之辩与经典之争,并非单纯的文学观念的变迁,它还是体制

内的知识分子话语权力与经济利益的争夺在学术研究领域的

反映。

注释:

[1]鄢烈山:《拒绝金庸》,南方周末,1994年12月2日。

[2]王若谷:《远离毒品 远离金庸》,中国社会导刊,2005

年,第1期。

[3][5]葛红兵:《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论金庸与王朔之

争》,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期。

[4]徐皓峰:《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恶俗因素》,文艺理论与批

评,2002年,第9期。

[6][7]朱国华:《关于金庸研究的一点思考》,文艺评论,

1997年,第3期。

[8]陈必祥主编:《通俗文学概论》,(通俗文学研究丛书)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9]赵晋华:《文学界话说王朔金庸》,中华读书报,1999年,

12月1日。

[10]章培恒:《金庸武侠小说与姚雪垠的〈李自成〉》,书林,

1988年,第2期。

[11]陈洪:《调和鼎鼐盐梅手——金庸作品雅俗论》,南开学

报,2001年,第5期。

[12]严家炎:《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西南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0卷,第5期。

[13]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5期。

[14]邓集田:《异元批评和过度阐释——金庸小说研究与批评

中的两种常见现象》,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5]高玉:《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西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6]徐岱:《回味感动——另当别论的金庸小说》,杭州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7]丁进:《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1985——2003)》,江西

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8]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3年版,第166-189页。

[19]宁稼雨:《金庸小说的“武侠观念”与雅俗属性》,南开

学报,2001年,第5期。

[20]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江

海学刊,2005年,第3期。

[21]韩云波:《金庸小说第三次修改:从“流行经典”到“历

史经典”》,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2]袁良骏:《与彦火兄再论金庸书》,华文文学,2005年,

第5期。

[23]曾庆瑞,赵遐秋:《金庸小说真的是“另一场文学革命”

吗?——与严家炎先生商榷》,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4

期。

[24]陈洪,孙勇进:《世纪回首:关于金庸作品经典化及其

他》,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

[25]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

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

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27]易晖:《通俗小说?文学经典?知识生产——中国现当代

文学视阈中的“金学”建构》,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28]李秀萍:《消费时代的文化资本之争——也谈金庸小说经

典化》,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

[29]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30][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周晓芬 江苏淮安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223001)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可面对郭襄,如在夜深人静之际,洞箫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你只能悄悄合上书本,惘然自失,惆怅无比。 郭襄客串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着墨并不多,但她却是最使我难以释怀、最使我挂念的人物。她是镜花水月,其人其情,美艳不可方物,只能把酒向青天,永远无处着落。 令狐冲:浪子风姿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飞狐外传》人物(共有112人)马行空马春花徐铮商宝震何思豪阎基田归农苗人凤南仁通补锅匠脚夫车夫蒋调侯店伴钟兆文钟兆英钟兆能南兰苗若兰商老太平四胡斐张总管王剑英王剑杰陈禹古若般殷仲翔福康安赵半山孙刚峰吕小妹钟四嫂易吉钟小二钟阿四胖商人瘦商人凤南天凤七俞朝奉蛇皮张邝宝官凤一鸣大汉孙伏虎尉迟连杨宾中年武师程灵素同桌后生袁紫衣刘鹤真崔百胜曹猛蓝秦王仲萍张飞雄慕容景岳姜铁山薛鹊王铁匠姜小铁田青文张管家聂钺上官褚轰汪铁鹗周铁鹤曾铁鸥秦耐之姬晓峰张九任通武相国夫人蔡威汤沛无青子海兰弼大智禅师欧阳公政西灵道人文醉翁周隆郭玉堂齐伯涛陈高波安提督宗雄桑飞虹倪不大倪不小常赫志常伯志上官铁生哈赤大师心砚石双英刘之余童怀道李廷豹石万嗔木文察陈家洛无尘道长德布李沅芷余鱼同司徒雷谢不当黄希节 《雪山飞狐》人物(共有25人) 于管家田青文左书僮右书僮平阿四阮士忠刘元鹤杜希孟周云阳郑三娘宝树苗若兰苗人凤范帮主殷吉胡一刀胡夫人

胡斐陶子安陶百岁曹云奇琴儿熊元献静智大师赛总管 《连诚诀》人物(共有37人) 卜垣丁典万震山马大鸣万圭水福水岱水笙孙均冯坦平工头刘乘风血刀老祖言达平汪啸风张姓老者陆天抒吴坎沈城花铁干狄云宝象和尚周圻空心菜鱼贩头子桃红耿天霜高管家教书先生铁匠凌退思凌霜华菊友梅念笙戚芳戚长发鲁坤 《天龙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凤丁春秋马夫人马五德小翠于光豪巴天石不平道人邓百川风波恶甘宝宝公冶乾木婉清少林老僧太皇太后天狼子天山童姥王语嫣乌老大无崖子云岛主云中鹤止清白世镜包不同本参本观本相本因出尘子冯阿三兰剑古笃诚过彦之平婆婆石清露石嫂司空玄司马林玄慈玄寂玄苦玄难玄生玄痛叶二娘竹剑左子穆华赫艮乔峰李春来李傀儡李秋水刘竹庄朴者和尚祁六三全冠清阮星竹西夏宫女许卓诚朱丹臣努儿海阿碧阿洪阿胜阿朱阿紫波罗星陈孤雁鸠摩智来福儿孟师叔宋长老苏星河苏辙完颜阿古打耶律洪基耶律莫哥耶律涅鲁古耶律重元吴长风吴光胜吴领军辛双清严妈妈余婆婆岳老三张全祥单伯山单季山单叔山单小山单正段延庆段誉段正淳段正明范禹范百龄范骅苟读和里布何望海易大彪郁

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

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说我欲封天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以为看到了你,便拥有了世界,却不知你的梦里,早就拥有了我。 ——耳根《我欲封天》 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他更含蓄,更无言,如山一样,你幼年去看,他是你的保护神,少年去看,他似乎变成了阻挡你眼睛的障碍,青年时。或许你会觉得,他变矮了,你认为你已比他高。可中年时。当你再次去看那座山,你会忽然发现。他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在默默的看着自己的骄傲,狂妄,自私,以及狭隘,他都在包容,无声无息的包容。你会心底酸楚,你会恍然大悟。这……就是父爱。你拥有时,或许感受不深,可一旦你失去了,你就失去了心中的天!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悲伤,这是一生中,最深的哭泣。 ——耳根《我欲封天》 “什么又是人生?”“人生?”“这雪,唯有冬天才可出现,它只能活在寒风中,所以这隆冬,就是它的人生。”“雪,只可以活在冬天,靠近火,它就会死去,这也是它的人生,无论如何向往夏天,可它……只能远去。雪在我掌心内成为了水,因为这里不是它的世界……” ——耳根《我欲封天》 落叶虽美,只活一世 ——耳根《我欲封天》 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我是寒冬里的雪,靠近不了夏天,因为夏天……雪会融化,那不是它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 ——耳根《我欲封天》 仙桥何期重现天……问君何日能相见…… 你问何日能相见……我已寻你三千年…… ——耳根《我欲封天》 曾经时,我认为我已长大,面对您诸多的言辞,诸多的干扰,我觉得您变了,我觉得自己已能单独飞翔。直至我折了翅膀,满身疲惫,飞了很久很久,偶然的一次回头。我忽然想起了您,想起了您所说的一切。可当我回头时,只能看到您的坟。坟前,我哭了,我想说,父亲……我错了。曾经,我低下头看着您,转身离去只为证明自己,若干年后,当有一天我赢了世界,带着我的荣耀来到您的面前时,我本想看您吃惊的样子,可我看到的,是您为我骄傲的目光,那一刻,我忽然心痛,我抱住了白发苍苍的您,轻声说着。“父亲,我回来了。” ——耳根《我欲封天》 “人生,如同旅途,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亦或者说,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风景,如经历了寒风,会成为雪,经历了炙阳,会成为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如此,生命才会精彩。” ——耳根《我欲封天》 有些事,没有做之前,我迟疑,可做了后,我不后悔。 ——耳根《我欲封天》 无面一言烽火连,残云血雨海滔天,拘神遣将烨摩塔,众灵血脉炼九杀!

金庸小说人物分析之赵敏

金庸小说人物分析----赵敏 内容摘要:1、人物简介 2、人物性格特征 3、人物评价(非官方) 4、从人物中获得的启示(女人的爱情观,事业观) 关键词:美敢变 看过很多金庸小说,其中偏爱赵敏的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让我们一起来剖析赵敏的生平往事,从中或许能找回属于你的那份激情。 赵敏,本名叫做敏敏特穆尔,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之女,家境显赫,皇族出身。她的个性中有几分男子特质,因出身名门,举手投足、谈笑之间又自然带着一份高贵的气质。手下皆为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曾经奉命剿灭反贼,对六大派下毒手。她时而灿若玫瑰、风情万种,艳丽非凡,时而端严之至,令人不敢逼视。精灵俊秀,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曾期许自己能创一番大事业,可惜生为女儿身。自从绿柳山庄事件后,对敌军首领张无忌一往情深。她敢爱敢恨、追求爱情勇往直前,并不像传统汉族女子的忸怩作态。于濠州婚礼上以谢逊毛发带走张无忌,此后放弃郡主之尊,为爱追随张无忌。最后,张无忌辞退明教教主

之位,与赵敏退隐江湖。 容貌:娇美无匹,容色绝丽,不可逼视。面莹如玉,眼澄似水,笑意盈盈,不单艳丽不可方物,还自有一番说不尽的娇媚可爱,时而又显出一派纯洁妍丽。娇羞时,玉容上晕红流霞、丽色生春,登现喜色,有如鲜花初绽、婉丽非凡。时而艳丽不可方物,时而端严之至,令人不敢逼视,当真不愧“蒙古第一美人”“天下第一美人”的称号。 气质:美丽无比,娇美无限,犹似晓露中的鲜花;巧笑嫣然,美目流盼,如花似玉,花容月貌,娇艳无伦,当真是观世音菩萨下凡;十分美丽之中,更带三分英气、三分豪态,同时雍容华贵,自有一副端严之致,令人肃然起敬,不敢逼视;潇洒飘逸,容光照人,风华绝代,美艳倾城,灵顽活泼,俏而不俗。 动人之处:世间美好的女子何其多,但是赵敏虽为女儿身,却是男儿志向,那十分美丽间的三分英气、三分豪态,就奠定了赵敏不同于一般凡尘女子之处。男装时俊丽爽朗,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刚阳决绝,其中又有少许女性之阴柔幽然,让人有种雌雄莫辨之感;女装时瑰丽缥缈,舞剑空灵飒爽、纤姿飘飘,又有著些许男性之磊落凛然,如此姿态令人不敢亵渎。这一

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

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 寄语: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66句很有内涵的句子,值得品味。由整理推荐,与君共享。 1. 人生最低处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2. 有趣和感动孩子并不是儿童文学的全部。人事沧桑,如此快捷。粗粗一看,好像很多东西在流失,很多观念昙花一现,很多人事匆匆而过,有些看好的作品并没有恒久存在。最好的儿童文学,形式与内涵是一体的,仿佛天成。 3. 生活有时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江湖,杨过没有胳膊,老顽童属于智障,梅超风是盲人……,永远微笑吧!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朋友,微笑着面对一切吧!微笑是给予他人,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它价值丰盛,却不费分文。 4. 不要合适的清淡节制,不要随随便便就老掉的人生。一定要用力读书,用力爱,用力痛,用力体验生活。 5. 两个人为什么吵架,不是没感情,而是用情太深。两个人都爱深时,一点点矛盾都会让人受伤很重。因为太重视对方,所以放不下。其实很可惜啊,如果不爱,分手无所谓。但有感情,还是相互宽解和容忍吧。爱一辈子没有不吵架的,但底线是不分手。因为爱就是坚持在一起。 6. 当一头大象在莽林中所向披靡地前进的时候,计较几个苍蝇或几个蚊子叮几口又有什么意义呢? 7. 人生有苦有乐,我知道,爱情不能永恒,我知道,太在乎了,会受伤,我也知道。 8. 如果你为自己定的所有目标都已达到,那么说明你定的目标还不够远大。 9. 生活如果不宠你,更要自己善待自己。这一生,风雨兼程,就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如此而已。 10. 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自己坚持到现在。

传统文化与金庸小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个字,贯概十四部小说,构成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凡有华人处,必能见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此等境遇,对于武侠小说而言,可谓空前,也必将绝后。若要归结原由,正如小说的内容一般,包罗万象,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那便是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真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倘若寻章摘句,按部就班,只怕能够集合成一部国学巨著,此处只是浅尝则止,窥见一斑。 先要说的是琴,也即音乐。音乐由来已久,据说皇帝命伶伦为律,听闻凤凰的鸣声而制成十二律。十二律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弹奏音乐最常用的乐器是琴。传说神农氏用桐木制造了五弦琴,能够弹奏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后来周文王添了两弦,音调为少宫和少商,改良为七弦琴。在小说《倚天屠龙记》第一回中,郭襄在少室山遇见弹琴的何足道,何足道弹的便是七弦琴,书中叫做焦尾琴。原是东汉左中郎将蔡邕以烧焦的桐木制造。二人先后弹了数首曲子,其中有两首都是出自《诗经》。《考槃》出自《卫风》,是一首隐士之歌。表现的是大丈夫在山涧之间自由游荡,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固然寂寞无伴,形容憔悴,却又志向高洁,永不改变。《蒹葭》出自《秦风》,说的是和美人隔水分离,相思之极,想象如见。在小说《碧雪剑》中,阿九思念袁承志,弹的曲子是《子衿》,同样出自《诗经》,表达的是男女相思之情,“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小说《笑傲江湖》的名字就来源于书中的一首同名曲子,据说曲谱中间的一大段,取自嵇康的“广陵散”。嵇康是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他厌恶烦琐礼教对人的束缚,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为统治者所容,慷慨负死。临终之前曾弹奏一曲,便是《广陵散》,并叹息道:“广陵散从此绝矣!”书中的曲洋挖掘了二十九座古墓,才由蔡邕的墓中觅到了曲谱。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古琴还有伏羲离徵、黄帝清角、庄子橘梧、李斯龙腮、司马相如绿绮、赵飞燕凤凰、赵孟頫震馀等。 其次要说的是棋。古代说的棋大多指围棋。通常的棋盘,横竖各十九轨,三百六十一子。古人采用坐标的方式记录棋谱,方法众多。《天龙八部》中段延庆指点虚竹下棋,采用的是《忘忧清乐集》中的法子,将棋盘分为上平去入四个区域。《笑傲江湖》中提到了两个围棋古局,一个是《烂柯谱》,一个是《呕血谱》。前者出自于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说的是晋人王质到石室山上伐木,看见几个童子在那里下棋,便停下来观看。后来吃了童子

金庸14部著作中的经典句子

金庸14部著作中的经典句子 武侠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在金庸的笔下,白马在北风中长啸,英雄在草原上射雕,爱恨情仇在腥风血雨下洗礼,功名理想在刀光剑影里飘摇。 有了金庸的江湖,就像一首诗写的: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今天,让我们重读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著作中经典的句子,送别金庸,送别那个笑傲江湖的武侠时代! 01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终,一笑而泯。

(东?讲话?)遇到你,我的心像跌入深深的湖水。 相遇不能相知是痛,相知而不能相爱也是痛;我知道,可能有一天你会忘了我,你会海阔天空、云淡风轻;但是我做不到,我只会万箭穿心。 ——《笑傲江湖》 02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萧峰)我既误杀阿朱,此生终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 鸠摩智微微笑道:“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你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 ——《天龙八部》

03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去上这个名儿。 惊世骇俗的爱情总是要付出许多代价。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神雕侠侣》 04 从今以后,可别太轻易答应人家。世上有许多事情,口中虽然答应了,却是无法办到的呢。 “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

金庸武侠小说之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

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首推《东邪西毒》金庸的人物,古龙式台词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4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2楼 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3楼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4楼 我以为有一些人永远都不会嫉妒,因为他太骄傲。在我出道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因为他喜欢在东边出没,所以很多年后,他有个绰号叫东邪。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5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5楼 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6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6楼 当你不能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再遗忘。

一部比较另类的武侠,甚至已经不能叫做武侠。不过真的很经典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8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7楼 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东方不败》鬼才徐克总是这么拽,没办法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49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8楼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摧。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哎!感觉,神马叫感觉,这就是。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53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9楼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这句也不错。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3 23:54 回复 情圣 卫清明 59位粉丝 10楼 《七剑》徐克这部电影我挺失望的。 傅青主:“自从我脱下这身官服,就不记得什么是明,现在更不知道什么叫清……不变的只有这片江山和百姓。” 这条留言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表留言!2011-1-4 00:01 回复 情圣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武侠小说作为绚丽花朵上的一瓣清香,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金庸先生作为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武侠经典,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侠骨“英雄之气,“柔情“美女之痴。 1、乔峰—最具悲情色彩的豪杰 金庸小说中,性格描写最突出的一个人物就是乔峰。他集博大深沉、正直真诚、热情傲岸于一身,从他的身上,总是能看到升腾起的一股逼人的豪气与血性,是真正能凸现“英雄”这个词汇的化身。 帮的帮主,时人称为“南慕容、北乔峰。”但命运似乎更多的不是一帆风顺,他的身世之谜带给他无尽的烦恼,也让他从巅峰一下子跌落下来。他一生坚持主张抗辽,却不想自己竟然是辽人,不得不迫人扼腕悲愤。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上,他有过矛盾与彷徨,但他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使他毅然选择了大义,这就是英雄的实质。 血性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标志。 2、韦小宝—最具讽刺效果的小丑 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八面玲珑的手腕,再加上一点令人捧腹的小聪明,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街头小混混,居然在康熙王朝混到了高官爵位,真是令人不胜感慨。所以本人认为这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一部《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很别致的人物,从侧面反映出官场的本质。 他把堂堂的大清王朝及睿智的康熙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兼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尤其令众多男人嫉妒的是,以他一个貌不惊人、不学无术的无赖竟然能娶到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如果说他还有某项特长,只怕就是他的精于世故,因为他成功地周旋于两个对立的集团。从他的身上,可以强烈感受到极具喜剧讽刺的特色。 点评:建议贪官们多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也许能从中学到很多

有用的东西。 3、杨过—最富激情魅力的男人 金先生曾经在他自己的评论中提到过,在他写过的人物里面,他最欣赏的就是杨过。为什么呢?大概金先生也是喜欢杨过刚毅的雄风,男性的魅力,以及对爱侣的痴痴追求。那种对女性恬适的雅致和纤细的温柔,正是众多女性心目中情人的形象。哪怕是断了一臂的时候,依然受到少女芳心的眷顾。 杨过的成功,在于他的意志、热情和追求。在当时一个崇尚礼教的风气下,他敢于摒弃世俗,不顾一切地与之奋斗。他对小龙女的爱,是对诠释爱情的伟大颂歌。他挣脱年龄的限制、辈份的限制、性格上的限制,毫无顾忌地去爱。这种爱,永远是惊心动魄的。所以当他将爱深深地注入到整个生命,不再注重任何形式,而只是心灵的那种绝不背叛的刻骨铭心。以他的这种境界,难怪有人说他是情圣。 点评:读惯了琼瑶小说缠绵悱恻的少女们,也来认识一下武侠小说中的爱情经典吧 4、郭靖—最朴实无华的英雄 一个大智若愚的英雄,背负起一个民族兴衰的重任,虽然哪个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是他独力所不能挽回的,但他义无返顾,有一种民族的力量九转回肠,他就是郭靖。 在郭靖身上,似乎能看到岳飞的影子,虽然他没有武穆的谋略,但他身边有个辅佐他的女诸葛黄蓉。绝妙的搭配,正显现出郭靖粗犷的一面。刚毅沉郁,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匡扶的是民族的大业,流尽的是英雄的鲜血,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灵魂。 点评:时代精神的象征,民族英雄的典范。 5、张无忌—最优柔寡断的领导 张无忌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他迭逢奇遇,莫名其妙当上了明教的教主,然而他胸无大志,又无远见,靠着一帮为他舍生忘死的下属,支撑起戴在他头上教主的光环。最后,正是由于他的用人失察,成就了另外一位枭雄的历史。 张无忌是所谓正邪两派纷争的产物,在正派面前,他是邪;在邪

金庸小说经典语句

金庸小说经典语句 1、人生在世,去若朝露。 魂归来兮,哀我何悲。 ——金庸《天龙八部》2、萧峰心中一动:瞧这些毒蛇的阵势,倒似是我丐帮兄弟亲在指挥一般。 ”——金庸《天龙八部》3、小丐摇头道:我不求人家的。 ”谢烟客心中一凛,忙问:为什么不求人?”小丐道:我妈妈常跟我说:‘狗杂种,你这一生一世,可别去求人家什么。 人家心中想给你,你不用求,人家自然会给你;人家不肯的,你便苦苦哀求也是无用,反而惹得人家讨厌——金庸《侠客行》4、少年游本意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 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金庸《天龙八部》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金庸《神雕侠侣》6、18天的时间太短了,为什么老天这么残酷,只给我们这么短的时间!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金庸《神雕侠侣》7、苏幕遮本意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 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金庸《天龙八部》8、与其奔波劳碌,厮杀拼命,还不如和你一起安安静静,快快乐乐的度过!——金庸《神雕侠侣》9、"败笔很多,胜笔没多少!——金庸《鹿鼎记》"10、师父,你得不到心爱的人,就将她杀死。 我得不到心爱的人,却不忍心让他给人杀了。 ——金庸《白马啸西风》11、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金庸《鹿鼎记》12、萧峰道:封不封公主,小阿紫还是小阿紫。 ”——金庸《天龙八部》13、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14、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金庸《倚天屠龙记》15、你要就随我来,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亲。 男儿汉狐疑不决,别遗终身之恨。 ——金庸《倚天屠龙记》16、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金庸《射雕英雄传》17、你姓杨,那我便姓柳吧。 ”——小龙女——金庸《神雕侠侣》18、那知石破天哈哈大笑,拍手道:是啊,对啦!我本来就叫狗杂种。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文化

浅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文化 侠文化就是以侠客义士为主角,以歌颂侠义精神为主旨的文学作品。 纵览当世的书林侠本,唯独金庸先生笔下“侠”才算是我的最爱。究其根源,我才发觉,原来金庸先生的“侠”及与之相连的作品背景,不仅包含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更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作者借“侠”写义,寓文化于技巧,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得互为启发,相得益彰。看遍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当真是让我收益匪浅。 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在认识侠文化之前,我们可以追溯到侠的最早起源。 侠之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篇。先秦法家人物代表韩非子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他给侠下的定义是:“其带剑者,聚徒首,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韩非子这段话,概括了中国之侠的一些特征:目无法纪,聚终藏奸,好武扬名,擅长暗杀,尽管统治者与世俗舆论视“侠”为仇乱,但韩非子也不得不承认侠在民间的认可与赞同。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在对侠的认识上也各有不同。虽儒、道、墨思想学说都与侠有关,但就金庸现实的笔下之侠来分析,有儒家之侠,道家之侠,以及佛家之侠。下面我就这三种侠来谈谈我的看法。 金庸笔下的儒家之侠,是以“为国为民,牺牲自我”为代表的,主要以《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以及《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为代表。儒家学说是一典型的“社会本位”论,即是处处一家、国、天下为念。儒家学说的根本则在于想要造就明君,即使没有明君也要寄希望于忠臣良将,乃至没有忠臣良将,乃至没有忠臣良将在只能寄希望于“替天行道,打抱不平”的侠士了。也就是我们的传奇小说中的在民间锄强扶弱,惩恶扬善,救黎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大英雄了。 新武侠小说将作品的主人公写成民主英雄,参与国家大事,挽救民族危亡,称得上是儒学传统的新潮典范了。儒家之侠的本质特征是“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其一,必须参与民族、国家的大事,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英雄。其二,“为国为民,牺牲自我”。因而民族民族大于个人,国家重于自我,在儒家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了!其三,

最具侠气的经典金庸语录大全

最具侠气的经典金庸语录大全 1、世上之事,难说得很。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过的时候。 2、这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却始终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常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3、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奈河桥。 4、过儿要娶你为妻,终生的要爱惜你、保护你,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5、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6、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去上这个名儿。 7、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8、今后纵然世上再有曲洋,不见得又有刘正风,有刘正风,不见得又有曲洋。就算又有曲洋、刘正风一般的人物,二人又未必生于同时,相遇结交! 9、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

10、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11、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无法做到,世事难料,当初也只是当初了。 12、他知道殷离这一生,永远会记得蝴蝶谷中那个一身狠劲的少年,她要去寻他。她自然就找不到,但也可以说,她已寻到了,因为那个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13、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14、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15、靖哥哥,我懂啦,她跟你是一路人。你们俩是大漠上的一对白雕,我只是江南柳枝底下的一只小燕儿罢啦。 16、现在大家是同坐一条船,同舟共“挤”嘛! 17、我是一文不值,狗屁不如。你呢,就有如狗屁,值得一闻! 18、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19、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

金庸笔下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

金庸笔下人物的性格色彩分析 先分析作者。 金庸大侠: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琴棋书画、儒释道法,金大侠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构思的小说情节巧妙,逻辑严密,成书以后又专门拿出时间来修订,都是蓝色的典型特征。 他笔下的东邪黄药师,其实就是自己的影子。蓝色的人认为凡是有果才有因,所以金大侠笔下的人都不是天生的高富帅,反而是要经历诸多的磨难才能有所成就。 对比古龙先生,红色性格就非常明显,好酒随性,作品里的人,主人公天生都是高富帅,情节更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体现红色性格的无限创意。 分析一下金大侠笔下的人物。 《射雕》 东邪黄药师:蓝色,非常聪明的蓝色,(不是说蓝色就聪明)他的成就是因为聪明和坚持,他的邪体现的是蓝色愤世嫉俗的正义,而不是红色的随性无拘。他是最“邪”的,他做的是又都是最正的,他批《孟子》,不守规矩,只是希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华和与众不同,但不会希望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胡闹,所以他希望女儿聪明更希望女儿乖巧,希望女儿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聪明的蓝色,可惜黄蓉不是蓝色。黄药师对妻子的爱更体现蓝色对爱情的忠诚。 西毒:黄+蓝 北丐:红 南帝:绿+蓝 中神通:蓝,循规蹈矩、死板教条的蓝。他其实是非常喜欢林朝英的,蓝色的他很喜欢、甚至羡慕林朝英的活泼、聪明、古灵精怪,但是非得死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信条,让两人孤独一生。也因为他是蓝色,所以他事事想的周全,临死还设计欧阳锋一回。 林朝英:红,聪明的红,她非常喜欢王重阳的理性、有责任感、忠诚,所以王重阳和林朝英是互相吸引、互相喜欢,可惜了被王重阳的死板蓝给害得难成正果。周伯通:红,无拘无束的红,不负责任的红,调皮捣蛋的红。 黄蓉:黄色,非常聪明的黄色,(不是说黄色就聪明),就是那种希望自己掌控一切的黄色,坚决反对父亲掌控一切,所以是让蓝色的黄药师不喜欢的,她也不喜欢蓝色的黄药师。黄蓉利用自己的聪明来反抗父亲黄药师,跟黄药师唱反调,以至于借跳海自杀逃跑。她喜欢郭靖是因为郭靖听她掌控。她为了向洪七公学艺做漂亮的菜,其实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对比一下赵敏,同样是因为爱人和父亲站到对立面,黄蓉是因为和父亲闹翻,所以和郭靖在一起;赵敏则是因为和张无忌在一起,才站到父亲的对立面;而且黄蓉更多是认为黄药师不对,自己选择的“傻”哥哥很对,对于父亲的不支持她没有多少愧疚;而赵敏是对父亲有很深的歉意的。赵敏是蓝色。. 83版射雕是经典,因为演黄蓉的翁美玲就是黄色,因为爱汤镇业却无法得到,所以殉情,这是就是黄色的极端表现,如果是蓝色,会满足和享受追求真爱的过程。张纪中版的射雕,周迅是内向的绿色,所以再怎么努力也不是黄蓉的感觉,反倒是画皮2的她是更像本色演出,虽然是妖,却有人一样柔软的心。 郭靖:蓝色,蓝色的他能坚持,所以虽然笨,但是却学会了好多厉害武功,因为知道自己笨,所以愿意听黄蓉的,这是蓝色不讨厌黄色,难得的一个例子,他愿

22-金庸小说中的武学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 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侠。这话无疑是不错的,但忽视了“武”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性。金庸小说中的“武”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阐明作者思想都有重要作用。 金庸笔下的武器 金庸小说中的绝顶高手是不用武器的,这代表 了金庸对武器的态度:武功和武器之间,武功是第一位的,武器再强也只是辅助工具。这与其他武侠小说家颇有不同。云中岳常在武侠小说中提到高手过招,若武功只在伯仲之间,武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而金庸则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高手之间过招,是否有武器根本没什么区别。金庸的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高手对自己身体的极大自信。 武侠小说中的主流武器不外乎刀剑。刀和剑绝对是不同类型的武器。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刀才是最适合实战的攻击性武器。云中岳等小说家都擅长写刀客,出刀刚猛霸道、无坚不摧。剑则不然,剑更多是一种装饰品,代表主人的贵族地位。不过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大多数江湖人物都是使剑的。 剑乃百兵之祖,金庸笔下的剑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富深意的当属剑魔独孤求败的藏剑。独孤求败应当算是金庸笔下的剑法第一人。他不但剑术通神,而且常有人认为其剑道的境界也代表了人生的境界。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一个境界。20岁前,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仗剑独行,初入江湖。这也代表了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年少气盛,只凭一腔热血闯天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此时的独孤求败剑术已有小成,但仍未能收发自如,以至“误伤义士”。这似乎展示出一个青年虽已闯出一片天地,却尚未能真正领悟人生、把握生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此时独孤求败已经初悟剑道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用此剑。文中写他练剑是在海边与海潮相抗,练到随心所欲,神功大成。步入中年后终于做到举重若轻、大巧若拙。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此时的独孤求败才算剑道大成。不受武器所限而发挥剑法威力,甚至摘叶飞花,身边一切无一不是伤人的武器。这也喻示着一个人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经历之后,终于渐渐进入人生最高境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金庸小说中的武学文/ 吴俊逸 /

【金庸小说经典句子】金庸小说中的几幅经典对联

【金庸小说经典句子】金庸小说中的 几幅经典对联 【--经典手机短信】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讲究成双成对的上下两句之间字数相同,并且相同位置的字词词性相同,词义相对。下面是为你带来的金庸小说中的几幅经典对联,欢迎阅读。 桃花影落飞神剑, 碧海潮生按玉箫。

这是《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试剑亭有一幅对联:这也是网络上传得错字最多的对联。很多人把"影落写做"落影,也有写成"落英的;很多人把"潮生写做"潮声;还有人把"按玉箫写做"弄玉箫。 虽短短14个字的对联,但细细品来,却是气势夺人。 单头双头缠头,头头是道; 正面侧面背面,面面皆灵。 这副对联,出自于《飞狐外传》第五回,写到胡斐遇到平阿四一家被凤天南欺负,于是为他们打抱不平去找凤天南。他自称为"拔凤毛,意为专门找凤天南的麻烦。在打斗中,凤天南用棍棒使出一招"驱云扫月,以横扫为主,但后招中有点有打,有缠有挑。于是,金庸先生用了这副对联来概括这一招。

上联的五个"头字,对下联的五个"面字,对仗非常工整。 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 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 这副对联,出自于《雪山飞狐》第二回:宝树、曹云奇等一行人收到了雪山主人的邀请前来助拳,这副对联正是主人家中的笔迹。其提款,上款是"希孟仁兄正之,下款是"妄人苗人凤深惭昔年狂言醉后涂鸦。可见写下对联的是苗人凤,他的意思是不遇到胡一刀(辽东大侠)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直到遇到他(邂逅冀北)才相信世间真的有英雄。由此我们可以读出两点意思:一,苗人凤武功高强,并且对自己十分自信;二,胡一刀是一位更加厉害的高手,让苗人凤都感到棋逢对手。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有十一个字,如此长的对联没有断句

金庸经典句子

金庸经典句子 [标签:栏目] ,金庸经典句子 1、没错,她是我师父,可是我偏要她做我的妻子! 2、害我的都是女人,叮我的都是蚊子。 3、韦小宝的地痞气,一个死皮赖脸百折不饶市侩率真的小流氓形象跃然纸上。 4、我一见到你,我就变得不像我自己。 5、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6、兄弟,每个人都要死,我说那谁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来,人人难逃。 7、无忌,你长大以后要小心女人骗你,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8、我今生娶不到你,我就是乌龟王八蛋!啊不,再多加一个蛋,乌龟王九蛋! 9、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万事为民,不图私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10、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11、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 12、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13、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 14、天下的人中,我只想被他一个人爱着,我也只爱他一个,就算你再喜欢我一百倍,我也绝不稀罕,还请谷主取除婚约! 15、负气何妨且笑天,相依瘦马不挥鞭。多情还似无情苦,肠断魂萦十六年。 16、你要就随我来,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亲。男儿汉狐疑不决,别遗终身之恨。 17、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实不知人间何世。 18、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

岂肯轻易就死? 19、三妹,你看天上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20、这孩儿虽然不肖,胡作非为,其实我爱他胜过自己性命。若有人要伤害于他,我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周全。 21、你大哥第一爱阿朱,第二才爱喝酒,第三爱打架! 22、一袭白衣若雪,犹似身在烟中雾里。 23、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 24、叶二娘对玄慈方丈:我不苦,你有苦说不出,那才是真的苦! 25、一个情字书万卷,只写恩爱是江山。 26、这些珍宝虽无知觉,却是历千百年而不朽。今日我在这里看着它们,将来我身子化为尘土,珍珠宝玉却仍然好好的留在人间。世上之物,是不是愈有灵性,愈不长久? 27、乱世之际,人不如狗。 28、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 29、蓉儿……蓉儿可不是小妖女,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 30、我现在不杀你,等我死后还有谁来照顾你呢? 31、过儿!怎么了?你怎么不理我?姑姑,我不能看你,也不能听你说话! 32、桃花影落,碧海潮生。 33、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无法做到,世事难料,当初也只是当初了。 34、他们也都是勇士。咱们蒙古人有这么多好汉,但大家总是不断的互相残杀。只要大家联在一起,咱们能把青天所有覆盖的地方……都做蒙古人的牧场! 35、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 36、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谈金庸小说中的英雄人物

谈金庸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金庸武侠小说自问世其就倍受读者的青睐。他的武侠小说创造早了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书中,金庸着力塑造了郭靖这一人物形象。在武与侠、人物与故事、现实与想象、正与邪等几方面处理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尤其叫人难忘的是塑造了一个诚朴忠厚、性格单纯的‘傻小子’郭靖,从结胎母腹到成为一代大侠,我们通过学习和欣赏都遵循着郭靖成长的足迹一步步地看着这个又愚又笨的‘傻小子’在他们的眼前鲜活地矗立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与那些动辄消极避世、明哲保身的所谓“侠士”相比,光明磊落、有胆有义,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郭靖才是当之无愧的大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小时候,郭靖是众人眼中的笨小孩儿,他学什么都是慢吞吞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比一般人还要笨拙的傻小子,当他长大成人时,却练就一身高明武功。 郭靖是个极成功的人物。是个出身农家的朴实少年,而且生性愚钝,说话木钠,他甚至肤色黑黝,面貌平凡,绝对谈不上俏俊。郭靖写得成功,是因为他的性格清楚稳定,他似乎是正统道德观念及传统侠义精神的化身,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发自自然内心,读者或者不同意他的看法做法,但绝不会不明白他,或对他有所怀疑,"郭靖"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大部分来自他朴实而真诚这个特质。 郭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武功犹在其次,他自小人生目标便十分明确:做个好男儿。为父亲报仇。"报 "这个观念,在现代现实社会当然不容许,但在武侠小说的幻想世界来说,却是基本的道德责任。在看武侠小说时,我认为不应以现实眼光看"报仇",而是要从象征的观点看,把"报仇"了解为世俗社会指定的道德责任及权利。郭靖"报父仇"的目标,根本就是"做个好男儿",履行社会义务的一部分。 郭靖的道德观念不是从高深理论所得来的,而是基于一些十分平常的信念,例如尊长的吩咐必须遵从,答应了人的事一定要做。对朋友要忠心,不能贪生怕死。不可欺骗人。不可贪人钱财等等。"为国为民",就是从这些简单平常道德观念而来的理想,没有什么难懂之处。郭靖的不平凡,在于他由始至终毫无犹豫地忠于自己从小培养成的道德信念。 聪明人在道德问题上往往摇摆不定,愚钝的人反而坚定而意念明确,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