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

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

关于释迦牟尼是如何顿悟成佛的问题,佛陀自己没有直接明示,诸研学者也没有究其根底,然而这个问题却对佛教修行者十分重要,明了个中缘由,便能学习其法而速证菩提。

实际上,佛陀自己虽然没有直接以口头语言明示,却可以以其顿悟时的外缘及其形象中参悟。佛陀最主要的形象特征,一是目光内视,二是胸前有一个右旋的卍字符号。其意义表明,一为自省其心,二为发心立愿,三为因禅定内观而生慧果,四为心轮乃修转法轮的关键,五乃证佛以金刚界心法的修心修行为目的。

佛陀最主要的顿悟外缘,一是在菩提树下,二是在入定状态,三是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四是在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其中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表明时间因缘为寅时或卯初,其在金刚界法轮中代表大行普贤菩萨的主位,内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藏为胸腺,胸腺位于胸前内,免疫系统主要起防卫个体、形成和补充正气的作用,这个作用即密教胎藏界的金刚部金刚手院的主要功能,其代表为金刚萨埵菩萨,也表明精进勇猛的意义。启明星升起的方向为东方(东北方),东北方不管是金刚界还是胎藏界都为法轮启转的钥匙,东北方的空间方位与寅或卯初的时间方向在同一图式中的位置是一致的。同时,在古印度当年释迦牟尼顿悟的地方,东北方实际指向西藏的神山-冈底斯山。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入定,一则表明释迦牟尼的意志坚定、精进勇猛、内力深厚,二则表明禅定悟道进阶蜕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三则表明释迦牟尼应有服气以补充能量,凡是内修达到一定层次的人都是可以服气的。服何气?天地之气、日月之气、山川草木之气、佛菩萨灌顶之气,最为直接的应是菩提树之气。

菩提树属于桑科植物,与桑树乃同科植物,并且二者先天具有不解之缘。根据有关佛书记载,菩提树叶作为修佛法之用时,如果找不到菩提树叶,可以用桑树叶代替。中国唐朝的医学巨著《千金方》中,更明确记载一首“通禅方”,其以春桑耳、夏桑子、秋桑叶为末煮水和盐豉服用(初期添加赤小豆),服用十天可以通初地禅,服用二十天可以通二地禅,服用一百天可以通三地禅,服用一年可以通四地禅,见佛性。所谓形而下者食其味,形而上者服其气,普通人通过服食桑树之叶等可以入禅见性,有一定修炼层次的人更可以通过服桑叶等之气证佛,当然科同功似甚至可能功用更高更全的菩提树之叶就更不用说了。

正规菩提树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网上资料无法查到,但是既然菩提树与桑树有如此缘分,并且菩提树叶与桑树叶的外观形态又如此真似,就可以从桑树叶的化学成分揣度之。根据现代研究,桑叶含蜕皮固酮、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桑蚕通过大量食用桑叶获取足量的蜕皮激素,而后适时吐茧,直至坚固的将自己与外界隔绝,随后在蜕皮激素等的作用下,破茧而出,脱胎换骨、化蛹成蝶,获得新生。而蜕皮激素在节肢动物等的身上就是在胸腺里形成的,能够直接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如在胎藏界直入佛部。因此,我们可以猜想,释迦牟尼正是通过蚕变的过程顿悟到证佛解脱的根本途径。即在面向东北方冈底斯山、寅卯时辰、心愿坚定、意志勇猛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菩提树叶所含有的蜕皮固酮之气等的熏养,根据蚕变原理,激活、运转位于胸腺的心轮及其蜕变作用,在普贤菩萨(金刚萨埵菩萨)的精进和坚固的加持协助下,修成金刚不坏之身;同时,顿悟人生的诸般痛苦和轮回业报都是因贪嗔痴疑慢、爱妒恨欲厌等烦恼盖障的作茧自缚而起,只有脱离肉体与精神的种种束缚才能彻底解脱,因此又在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加持协助下,大彻大悟,从顶轮破顶而出,修成无上正果。此外,如桑叶的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成分,一能够使人短暂失去记忆,可以帮助修行者快速和深入的达到坐忘的境界;二能够使人产生幻觉,可以依心境和脉轮等的刺激产生的心理或生理反射形成诸般“魔幻”境界,考验修行者的定力和慧力;三能够使人体的微细血管扩

张和微循环的开放,从而促进脉瓣的开放、激活部分人体组织细胞沉睡的功能。而近来的研究还表明,桑叶具有人参样的作用,能够抗疲劳、增免疫、安神益智等,可以为修行者提供和补充元气能量。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佛陀顿悟其间经历的种种现象了。

释迦牟尼成佛后,根据自己修行证道的经历、经验,要求僧众等在寺院边必须种植菩提树,其用心良苦,用意甚明,可惜绝大多数修行者不知如来真实义,而流于形式和代表意义及崇礼对象。而在实际运用上,不管是菩提树还是桑树,都有助禅助悟的功用,若要学习释迦牟尼的证道方法,关键在于发心、礼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禅定、修证方法和取气(包括方法、位置、方向和时间,方法包括意取、顶取、鼻取、身取等,最佳位置为菩提树或桑树的树冠内、最佳方位为面向东北方或冈底斯山、最佳时辰为寅或卯初);使用其他修证方法者,同样具有助益作用。对于没有服气根基者,泡煮服食菩提树叶或桑叶的汁液,加上发心和修持,也有同样助益,只是市面上售卖的难见真正的菩提树叶也,故惟以桑叶为之,亦可以桑叶、荷叶、人参共服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