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05~2007年研究综述.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05~2007年研究综述

作者:周家华黄苏芬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2005~2007年的研究统计和归纳的基础上,试图从教学目的及意义、教材、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分析,以期为其他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校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周家华(1976- ),男,安徽巢湖人,宿州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安徽宿州 234000)黄苏芬(1982- ),女,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大学历史系在职硕士研究生,宿州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安徽合肥 23003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94-0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列为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要求从2007年春在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这是继“98方案”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从“纲要”课程的酝酿到实施,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三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分析,为致力于从事这方面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开设“纲要”的教学目的及意义

沙健孙认为,“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决定,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开设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①。

范大明认为,“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设“纲要”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第一,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第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第三,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②王炳林和范大明的观点一致,认为开设“纲要”“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的高

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在青年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③赵可则认为“纲要”课程的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④

李文海认为开设“纲要”可以用历史来“教育党员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⑤王顺生也持同样的观点。⑥

张海鹏从学术价值的角度分析了开设“纲要”的意义:第一,明确了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时限概念。第二,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第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阐述了近代历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第四,通过正确的史实分析,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⑦

从学者研究的内容看,开设“纲要”的教学目的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中央的文件精神;第二,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教育传统;第三,历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四,中国共产党及其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十分强调对历史的学习;第五,历史课程在大学政治理论课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第六,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第七,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提供历史知识;第八,为学生提供史学的学术价值;第九,帮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关于“纲要”教材的问题

“纲要”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沙健孙认为,“纲要”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主题、主线突出;编写体例有所创新;针对性强;点、线、面结合,开阔视野,注重比较;表述完整、准确,文字简洁、鲜活。⑧程中原认为“纲要”“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称得上是一部信史”⑨金冲及认为编写这样的教材意义非常大,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给予了回答;在写作风格上言简意赅、准确平实。⑩张静如认为教材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历史主线清晰,注意史论结合,注意吸收新成果,有可读性。[11]黄修荣认为“纲要”的特点是:第一,主题突出,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了中央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二,编写体例新颖,点、线、面结合,视野开阔;第三,表述完整、文字简洁、准确、鲜活。[12]李文海认为“纲要”是一部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结合得较好的高校教材。[13]

一些学者则对“纲要”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炳林认为,教材要有吸引力,学生愿意读而不是为了考试复习的需要;教材的语言和论断要规范、准确。教材篇幅不宜过大,内容也不宜过细。[14]陈拙认为教材编写要有较高的理论指导,要注意“三个结合、两个突出”。[15]邹晓升认为“纲要”教材编写范式过于局限。周育民则认为“纲要”若干史实值得商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