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内容及其解析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和各个圈层的主要特点,初步认识到个个圈层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

本单元进一步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私利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分异规律。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较为普通的自然地理现象,不同地区自然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成上的差异,这是由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所导致的。第一部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和命名方法;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其中,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学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第二部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三个方面,其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二)目标解析

1.认识地域差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自然带的概念、识记某种气候带下的相应的自然带名称;

2.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包括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两个水平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一个垂直分布规律和一个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各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1.各种自然带的名称

这部分涉及许多自然带的名称,学生容易混淆名称,因此,要强调对各种自然带名称的理解。第一,总结自然带的命名规律:热量带名称+植被名称。第二,将容易混淆的自然带名称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别,以强化落实效果。

2.对各种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用植被和动物的相关景观图片进行引导,让学生说出其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读图发现其条件的差异,并加深学生对各种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基础较差,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尽可能贴近学生对地理事物额亲身感受的经验,从身边的地理出发落实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用景观图片引入。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

【问题一】地理环境之间的地域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自然带”?自然带怎样命名?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自然带的命名。

[例一]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及其上的差异。

2.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位置→差异植被

→水热组合→代表性的→自然带

海陆位置→差异土壤

3.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通常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

正确答案:各组成要素;组合;热量;水分;自然植被;

[变式训练]

1.形成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与环境

B.热量和水分

C.地形和水分

D.土壤和植被

2.自然带的命名往往用()

A.气候类型B.土壤类型C.植被类型 D.地形类型

【问题二】地理环境之间出现的分异包括哪些方面?各受什么条件的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水平自然地域分异和垂直自然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问题1】什么是水平地域分异?分为哪两类?它的分异各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例二]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D E F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

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

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热带雨林气候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

(3)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问题2】什么是垂直地域分异?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例三]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完成(1)~(2)

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

A .N N ??68~62

B .N N ??58~52

C .N N ??54~50

D .N N ??62~52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

A .逐渐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变化无序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针叶林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的范围距

420N1100—1800Km ;在地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际距离大约差111Km ,计算可得水平方

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520—580N 。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递减,针叶林在山地

分布的海拔也会逐渐降低。

正确答案:(1)B (2)C

[变式训练] 唐代诗人自居易游览庐山香炉峰大林寺时题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

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据此回答1-2题。

1.自然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明显,产生诗中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照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2.诗句反映了自然带存在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的分异

六、课堂小结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概念、表现和成因

①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叫地域差异,又叫区域差异。

②表现: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也差异。

③成因:取决于不同地域,其物质和能量的分布状况。

2.自然带的概念和命名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

性的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二)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B.俄罗斯C.加拿大D.中国

3.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

①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②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③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④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下列有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B.自然带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C.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D.这种分异在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得比较明显5.在下列地理环境中,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B.亚寒带针叶林绵延数千公里

C.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

八、配餐作业

A组

1. 右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下列自然带中,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3.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A.地带性现象B.非地带性现象

C.受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D.受经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4.下列草场属纬度地带性的有()

A.柴达木盆地的草场B.川西的高山草甸

C.非洲热带稀树草场D.河漫滩草甸

5.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喜马拉雅山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泰山D.落基山

6.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文

D. 植被

B组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2.图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

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

C.①地年均温最低 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

3.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

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陆分布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4.关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主要位于纬度30°至4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6.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亚热带硬叶林带

B. 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广

D. 热带季雨林带在中国有分布

7.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特征,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C组

1.读“某大洲沿5°S地形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经度(单位为度),纵坐标为海拔(单位

为米)。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纬度相当,自然带却明

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处是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类

型)。

(2)A处自然带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有

分布,如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

一个地区),B地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①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 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 1.从复习提问入手。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接着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直接原因;再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

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题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 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 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 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 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 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 点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难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情景 导入 【投影图片】泰宁金湖景区风光、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 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学生讨论】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 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 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图中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 【教师小结】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 繁复杂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气候→生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物种丰富; 气候→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 水文→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 1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 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 候、水文、生物、地形等)(2)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3)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 阅读材料“生物循环” ,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 出回答? 【学生回答】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题: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 高一地理 主备人:李海初审人:先中乾复审人:龙学军执行时间:2016 年12 月1 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标准解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 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 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 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 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 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 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 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 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 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 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 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 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清单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光合作用: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和______;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__及________。 (2)平衡功能 含义: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重要表现形式。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状态的改变,如植被的破坏。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________变化。 参考答案 1.大气 土壤 水循环 生物循环 物质 能量 相互联系 合成与分解 叶绿素 有机物动植物的有机残体 无机物 能量物质 化学元素 有机界 无机界 光合作用 生物 2.叶绿素 CO 2 热量 水分 无机盐 3.统一 整体性 4.地理环境 环境 要点精析 要点一: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比较 组成要素:________、水、岩石、生物、________、地形 物质能量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物质循环 整体性含义:各地理要素间进行着________迁移和________交换,形成了 一个________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整体性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CO 2和水及无机盐 合成为________,并且释放氧(O 2)。 分解作用:________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过程 概念:有机质的________过程 意义:使________和________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 生 物循环 早期大气成分:CO 2、CO 、CH 4、NH 3 氧的来源:植物的________ 氮的来源:部分来自________的作用 改造大气圈 改造水圈: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改造岩石圈:生物参与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 结论: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 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在地理 环境形成与 演化中的作用 地 理 要素 间进行着物质与 能量的 交换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考纲】 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名称与分布规律。 2.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 因。 3.学会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 【知识点】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的形成(带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1.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 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 更替 2.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 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 状况及其, 组合的垂直变化)) 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 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 在的。 2.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 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

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从哲学的角度看,差异是绝对的,而统一是相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然而选择比较的区域,在空间尺度上要有可比性。 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来达到强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通过贴图游戏来帮助学生树立地域差异的空间概念。 2.“活动1”和“活动2“的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正确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活动1的问题本身是比较开放的,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研讨,使学生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给出的限定条件:西北地区。因此要考虑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参考这里给出的小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活动2的问题是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一个虚拟的问题,因为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加深对垂直带谱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①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2节课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简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那些?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学习知识 1.完成下面的问题。 (a)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那些? 。 (b)完善下列因果关系分析,并分析其中体现了哪些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增多→全球→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淹没沿海低地。 2.阅读教材P64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图3-2-2,根据图示各要素 箭头,举例说一说它们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是有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阅读课本65页—66页“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初步感知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对当地以及全球其它地区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①秘鲁渔场的形成? (正常年份,由于风吹拂,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向流动,秘鲁沿岸海区强烈,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 [归纳] 秘鲁渔场的形成反映出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生物、、气候)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它们作为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②厄尔尼诺现象对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反常年份,风减弱,赤道表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秘鲁附近海区减弱,营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失去食物而饿死。与此同时,秘鲁沿岸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归纳]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③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世界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 如赤道西太平洋沿岸的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出现等。我国的气候与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关系) [归纳] 地理环境整体性还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2.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的四种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3.理解产生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特征。分布,能描述其基本 5.运用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解释地球陆地表面自然带的分布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对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做出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教材,自主探究、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通过自主提问的方法学习垂直分异规律。 3.搜集有关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事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意义。 2.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与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 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板书)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8活动题。 参考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2)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3)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2)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3)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

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地理环境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节讲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规律性。所谓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本教材把这种规律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教材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就要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不同区域环境图片、胶片、空白世界地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问: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性有规律吗? 问: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地理 通用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一 2 课时
主干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近三年考情
2019 年全国 I 卷 1 题 2019 年全国 I 卷 10-11 题 2019 年全国 II 卷 6-7 题 2019 年全国 I 卷 37 题
分析预测
此部分知识是在学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关知识之后,对 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提升与理论整合。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纵
向、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 习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做铺垫,因此更会在大题中出现。
考一点、精知讲识1讲解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自然景观地区差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不同的
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 示(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 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 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例题 1】 关于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A.地域差异在同一自然带中是不存在的
B.自然环境中有相同的地区,也有相似的地区
C.陆地自然环境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上的相互叠加,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D.两相邻的不同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分异界线
【答案】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本题考查了对地域差异的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在每一个自然带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差异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地域差异的存
在具有普遍性,自然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地区的。相邻自然带逐渐过
渡,没有明显的分异界线。
考点精讲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东西方向上或
南北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上或东西
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基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
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 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
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 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 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
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 因素
主导因素 成因总结
热量(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海陆位置)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
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典型地区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中纬度地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整体性和差异性)

灵丘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学科地理课题第八部分整体性和差异性执笔王鸫 课时8 课型自主 2 节 展示 6 节设计时间 复习内容综述 考纲解读1、2015年高考可能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 系。多种要素有机组合后的新功能,也要予以关注。 2、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及自然带,考查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及地理事物 的空间分布等。 复习目标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2.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4.通过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5.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6.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7.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复 习重难点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2.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3.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学生自主展 示中暴露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反馈问题的解答点拨及补充 解决问题方式 方法设计 教师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通过这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构成了一个成有机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当然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部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整体性理解 1、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 自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解释: 总的来说: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候 往往起主导作用。 具体来说: ⑴气候:对流层中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 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⑵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 在水分交换 ⑶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塑造的 ⑷生物: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⑸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 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每一 个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 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理解举例: 以中亚地区为例: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是中亚地理环境的核心,由于远离海洋 学生自主解答 学案的问题。 2、小组学生代 表发言,根据其 发言内容,延伸 拓展问题。通过 其它小组成员 讨论、分析,逐 次加深知识的 学习过程。 对湿地的定义 大家要认真读 清,联系实际去 理解。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摘要】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的,在地环境中,这些要素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 理系统。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和属性。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显示出可识别的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具有层次结构和动态特征,同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自 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也不能例外。 【关键词】地理环境地理系统整体性整体结构连锁反应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的认识的经历阶段 1 从自然地理综合体学说的角度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称之为内在结构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只是单纯的强调结构。 2 从一般系统性的角度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称为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也就说自然地理综合体结构整体性与自然地理综合体功能的整体性相统一。 3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强调结构、功能与演化的整体性,称之为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4 从发展趋势来看,以协同学这一理论来讨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不仅强调结构、功能、演化以及个因素之间是如何综合(协同)其作用的,称之为系统序参量的整体性。 二自然地理系统 地球环境之人类在其中生存与发展的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地理系统。地球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各自然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边界约束下,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和传输,形成具有一定有序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多等级动态开放系统,即自然地理系统。如下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地理环境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节讲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规律性。所谓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本教材把这种规律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地垂直地域分异”(教材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 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转换;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 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就要激发学生对本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不同区域环境图片、胶片、空白世界地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时安排:1~2时 八、教学过程

高三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十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课标)

第十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及途径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平衡功能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统一性 4.理解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5.理解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本讲重点: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各类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本讲难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成因和分布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一并总结如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4.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有机圈层)。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及岩石圈的上部。生物的出现,通过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改造了三大圈层。生物(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很大。 [经典例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0-1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岩石、地貌、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题目,突出揭示了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的生物循环过程。解题必须紧紧把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条件、原料、能源以及产物和作用,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作用、生物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等生理过程中与岩石圈(包括土壤)、大气圈、水圈所发生的物质交换关系。 【答案】(1)①N 、P 、K 等营养元素和水 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 ③动物残体 ④游离氧 ⑤水分 ⑥氧气(02) ⑦二氧化碳(CO 2) ⑧二氧化碳(C02) ⑨氧气(02) ⑩二氧化碳(CO 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 5.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