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学设计

地方教学设计
地方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鸦片战争》节选

我们知道刚才播放的影片是哪一件事吗?

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多媒体出示:虎门销烟和林则徐的图片)

(二)具体内容讲述

关于鸦片的输入老师准备了两组关于当时历史的材料:

材料一:1829年,英国侵华利益集团代言人柏金汉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英国货在那市场的销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材料二: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 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 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通过上面两段话和课文上的《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増表》,可以知道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原因。

学生自由讨论,理解说明。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我们认识了鸦片的危害,现在我们根据对鸦片的认识及结合《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认真想一想,总结鸦片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什么影响呢?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学生回答:(允许有诸多理解,只要言之有理)

师生达成共识:

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林则徐所说,“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御敌之兵,几无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各种灾难,林则徐采取了哪些措施?

播放《虎门销烟》视频

教师: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继商品、鸦片的失败之后,用上了它们的杀手锏——

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爆发了。

畅谈感受: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学习本课后得到的启示。

四、学习辛亥革命。

1、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2、辛亥革命的经过。

3、辛亥革命的结果,

4、辛亥革命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建立革命武装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建立革命武装。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通过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三大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教学过程:

一、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展示《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设问:

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的建立准备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展示党的一大代表图片,播放一大录象,了解党的一大召开的情况。

3、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八一南昌起义。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把八月一日作为建军节吗?

播放视频:南昌起义。

讲述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经过、结果。

板书: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三、学习秋收起义。

湘赣边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影响重大的武装起义。在毛泽东

带领下,起义军经历了初期进攻城市失败、转而进军农村成功的转折过程,并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实践表明,毛泽东创造的革命武装与农民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

师: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经过近三年的游击战争,到1930年夏,红军已达10万人;革命根据地形成了遍及十余省的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全国革命形势,自大革命失败以来,重新走向高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展示有关抗日战争的三组主题图片,分别是“日军侵华暴行”、“全民族抗战”、“抗战的伟大胜利”,使学生迅速进入历史情境。

老师解释: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沾满了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一刻不在撞击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侵略者成了侵略中国的最凶狠的敌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大陆政策。为此,在近代史上日本三番四次地侵略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国的洋务运动办得刚有成效,日本侵略者就发动了甲午战争。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后来,当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刚刚开始在经济上有所作为,日本又给其当头一棒,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就是抗日战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民族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背景

2、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了哪些滔天罪行?

3、“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4、南京大屠杀。

5、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二、解放战争的胜利。

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全面内战的爆发:

(1)时间:1946年6月

(2)进攻方向:中原解放区

(3)结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潜力跃进大别山

(2)方向:中原地区

2、三大战役:

(1)简况: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2)意义: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成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内容:成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后,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进军全国的隆隆炮声,与此同时,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新政协筹备会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2.开国大典。教师重点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

播放开国大点的视频,师讲述: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盛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希望。

2.世界意义。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

1、建设中国汽车工业基地—长春。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2、大庆油田第一口井出油了。

3、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

教学目标: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本原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海口钟楼、机场、海府路、海甸岛的20多年前后新老照片对比,以及各地人们生活的新老照片的对比。

“我也来说说”……

提出问题:从新旧照片的对比,你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这些巨大变化得出结论,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讲授新课:

1、对内改革:从陈云同志的话引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改革:(围绕三个大问题:为什么改?怎么改?改的结果怎样?)

出示视频:安徽凤阳小岗村人是怎样改革的?

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即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对外开放:

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导入对外开放,引出“经济特区”,理解特区的“特”在哪里。

展示图片:

明确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以及其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深圳。

出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的对比

结合图片,圳创造世分析深界经济发展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小资料: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结束语:

2010年我们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借用胡锦涛主席的一句话“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希望同学们能承接改革前辈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你们的辉煌,也是中国的辉煌。

西部大开发和港澳回归

教学内容:西部大开发和港澳回归

教学目标: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了解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国共同富裕。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能为西部开发出谋划策,激发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渲染气氛。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感受到祖国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一

起走进西部,关注西部大开发。

二、观看地图,认识西部范围。

1、关注西部大开发,首先要了解西部范围,西部都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呢

2、观察中国西部示意图,听老师讲述西部的范围。

教师讲述: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西部地区总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三、介绍物产,了解西部资源。

(1)天然气资源丰富。

出示“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介绍:我国绝大部分天然气产于西部的陕、甘、

宁、四川和新疆等省区。“西气东输”骨干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此项工程创造了多个国内天然气管道的领先纪录,如: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也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2004年1月,“西气东输”完成了向沪、浙、苏、皖、豫四省一市用户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西气东输”开始进入商业运营。

(2)水力资源丰富。出示“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介绍:“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张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3)畜牧业资源丰富。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场分别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出示四大牧场图片。

小结: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得到很大的发展,东部地区也能受益,现双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五、港澳回归。

向学生介绍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把近代史上被列强夺走的七个失地,比做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孩子。通过多媒体播放欣赏其中的两首,请学生听听看分别讲述的是什么地方?在这两首诗歌中,香港和澳门都在哭述着“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那么香港和澳门是如何离开母亲怀抱,又是怎样回归的呢?

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教师通过提问:香港曾经沦为哪个国家的殖民地?(英国)看地图册结合近代史回忆,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割占香港的?(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

约》割占了香港岛、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近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澳门曾经被哪个国家所强占?(葡萄牙)葡萄牙是怎样强占澳门的?(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行贿明朝地方官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买通明朝当地守将,取得在澳门的暂居贸易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又先后占领氹(dang)仔岛和路环岛。)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2、“一国两制”构想

教师通过提问: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它的含义是什么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的?(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用这一方法来收回香港。)实行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什么?(一个国家,说明实行一国两制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

回归: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板书: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板书: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历史意义:

教师向学生提出: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经验。

新农村建设和遨游太空实现梦想

教学内容:新农村建设和遨游太空实现梦想

教学目标: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比较落后,因此政府决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教学过程:

一、农村变变变

1、能跟大家说说,你觉得近几年农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注意说清:过去是怎样的,现又是怎样的。)

抽生说

2、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大家都有一双留心家乡变化的慧眼,大家的的确确看到了我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一个词来形容农村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同时,老师呢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农村变化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大多是拍自咱们庆元农村。想看吗?不过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注意图旁的文字介绍。好吗?(课件示图)环境美了,交道便了,道路宽了,楼房新了,电器全了,设施多了,设备新了,活动丰富了!

看到这,你们最想说什么?

二、“三农问题”上心头

1、咱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饮水思源”,咱们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同学们,缙云农村以及全国各地的很多农村都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说,靠的是什么呢?

不着急说。

2、下面,老师请大家先还了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三农问题”?

课件示: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问题。

面对农村一天天的变化,面对勤劳朴素的农村人,有人情不自禁地想通过歌声表过对这一切的赞美,下面,请欣赏歌曲——《走进新农村》

三、新农村——看频《走进新农村》

四、遨游太空实现梦想。

观看课件:神舟六号、七号、舱全记录

“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聂海胜说,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只要任务需要,就当义无反顾。

执飞神十,聂海胜将成为我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航天员。

神十飞行中,张晓光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指令长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确保指令发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而作为交会对接的备份航天员,他在地面进行的模拟训练已经超过2000次。

王亚平: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除了太空授课,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时,作为备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条指令发送前准确判读数据,对操作进行提醒和读秒。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这是她一直为之准备的时刻。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和高铁时代

教学内容: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和高铁时代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之情。

教学过程:

一、介绍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汗水和血泪;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在进步,在发展!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我相信每个人心中沸腾的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二、中国在抗震救灾方面的卓越表现。

三、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四、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高铁时代的来临。

问: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交通发展的历史。

观看现代化的高铁视频。

介绍中国主要的高铁。

说说家乡由于通了高铁后带来的变化。

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

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

“蛟龙”号深潜成功

教学内容:“蛟龙”号深潜成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新型载人深潜器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自豪的情感。

教学过程:

1、观看视频: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2、运用领域:“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开展: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勘查,可对小区地形地貌进行精细测量,可定点获取结核样品、水样、沉积物样、生物样,可通过摄像、照相对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丰度等进行评价等;对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喷口进行温度测量,采集热液喷口周围的水样,并能保真储存热液水样等;对钴结壳资源的勘查,利用潜钻进行钻芯取样作业,测量钴结壳矿床的覆盖率和厚度等;可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完成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3、技术特点: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4、意义: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从学唱加拿大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并能从音乐作品中初步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 2、能用稳定的节奏,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尝试为歌曲伴奏和编创歌词,指导学生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体验创作的乐趣。 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熟悉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 掌握“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完整地用感情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 教学准备: 打击乐、电子琴、录音机 一、情境导入 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 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在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留下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走进这片白桦林,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 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听了这首歌,你觉得白桦林美吗? 这么美的白桦林,让我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了,大家欢迎吗?现在请大家小声跟着老师来打打拍子,一同来感受一下这首好听的歌儿。 伴奏节奏:× × | × × | × × | ×× |……

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可大家到现在还不能把这首这么好听的歌唱出来,未免有点遗憾。现在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跟着录音机听两遍,在听的过程中你只能唱出自己听到而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两遍结束后,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 听录音两遍。 跟琴轻唱歌曲,师及时纠正歌曲演唱错误 齐唱歌曲 三、巩固拓展 家看看歌谱中f mp这是什么意思?那这里应该怎么处理呢? 师:那么我们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带着欢快的情绪唱一遍歌曲,注意结尾处渐弱。 伴奏处理 现在跟着老师再学一种节奏,看看老师是怎么打的,我看谁最先跟上老师的节奏 师唱歌曲并伴奏× × × | × × × | × × × | …… 表演唱师:下面老师请两组同学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表演唱歌曲。(可以做一些身体动作) 即兴创编歌词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我想问问,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向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自由回答。 你能试着把这首歌改编成歌唱你自己家乡的歌吗? 生创编歌词 四、完美结课 分小组展示创编成果表演唱,请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加拿大民歌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了解。

一年级(上)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4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15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 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 (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设计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设计 执教:万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铜仁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铜仁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铜仁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铜仁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铜仁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铜仁地形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 1.教师播放《我的家乡梵净山》,歌曲中提到哪些地方? 2.出示课件,师介绍: (一)铜仁概况 1.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3年,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2.出示图片。 (二)气候 铜仁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年日照时数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7.6℃,日均温>10℃的初日在3月下旬初,终日为11月下旬初,间隔250天,积温5300℃。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 天,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

水丰沛。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润物宜人。 (三)地形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它地貌面积仅占3.9%。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铜仁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貌以低中山丘陵为主,其次为高中山和河谷盆地本区地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构造控制,褶皱轴及断裂线的走向多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因而不同时代或不同性质的岩层大致以北北东或北东向相间排列,致使地貌分布也成北北东向排列的格局-根据地貌类型及组合在空间上的差异,将全区地貌划分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 (四)铜仁民风民俗和禁忌 1.花灯、傩戏、书法、箫笛、山歌、滚龙、龙舟赛、木偶、说春等非物质文化,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处;被授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个,“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拥有苗族“四月八”、土家“过赶年”、侗家“赶坳节”、仡佬“敬雀节”、羌族“羌历年”和“毛龙节”、“花灯节”、“摆手舞节”、“龙舟节”等20余个民俗节日。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古朴神韵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惊险绝伦的苗族绝技绝活,是民族文化瑰宝。 2.出示图片 (五)文化 1、傩文化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铜仁目前全区尚有480多个班子(每个班子十人左右)广泛活动在民间,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傩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傩祭鬼逐疫。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娱人娱神。傩的活动除了正祭之外,还有上刀梯、过天桥、下火池、开红山、下油锅、踩红铧、衔耙齿、翻茅、悬斗、栽牛角、钉鸡、筛子装水、吞钉子、吃碗等特殊祭仪绝技。 2.铜仁傩文化博物馆位于铜仁市东山寺内,建于1990年,收藏着明清以来的傩面具500多件,2006年5月20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 温州市龙湾区外国语小学金冰洁 教学目标: 1.从外国歌曲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并能在体会歌曲情感后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采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体会速度对音乐情绪的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利用多种形式和不同速度表现歌曲,发挥学生特长。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简短、流畅,使人听后就在脑海里显现出一幅美丽画面。歌曲为自然小调式,在主三和弦6.1 3三个音上加以发展。曲调欢快活泼,也十分稳定。最后的衬词体现了恋恋不舍的情感,象远去的脚步,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一定去过不少地方,谁能说说在你去过的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有怎样优美的景色?(学生回答)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欣赏有关白桦林的图片,感受白桦林的美丽。 (点击课件)在遥远的北美洲,有一个国家叫加拿大,加拿大素有“枫叶国”的美称。除了枫叶,加拿大还有美丽的白桦林,夏天,白桦林里的白桦树郁郁葱葱,直入云霄,秋天,白桦林宁静安详,冬天的白桦林银装素裹,分外迷人。白桦林深处还躲着许多小动物呢,有珍贵的麋鹿,可爱的海狸。白桦林真是个好地方。 2.请听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听听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心情?白桦林中有哪些好地方?(播放范唱)听后生答,生答一句师唱一句。 3.复听。设问:听听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答:情感/ 歌曲的意境。 教师小结:因为有了亭亭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请你想象一下,在这片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 0 X 0 | X 0 X 0 ||(伐木的声音……) X — X X | X — X X ||(风吹树叶沙沙沙沙沙) 0 X X 0 | 0 X X 0 ||(动物的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师板书,并齐练。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5.学唱歌谱。

地方课程教案

美丽的家乡 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 教学目标: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家乡的哪些地方有美丽的景点? 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 (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 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 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家乡九龙岩、唐生智故居的视频短片) 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 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 2、让家乡更美 师:则哪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第二课家乡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家乡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承,了解家乡大地的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家乡民俗 家乡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 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 谈到饮食,我们家乡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白菜炖豆腐、东安鸡、永州血鸭) (课件展示几种家乡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 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九龙岩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 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龙山公园清理白色垃圾。我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家乡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四、绿色延长,感受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组织一次参观唐生智故居的活动。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 第一课自然美景瞧不够 教学目标: 1、树立人与自然与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意识与情怀。 2、了解当地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不?您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瞧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您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不? (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瞧了这些图片,您们有什么感受? 生…… 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瞧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瞧不够) 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 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 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 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您快乐不?把您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在您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第二课远安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远安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与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与传统继而,了解远安大地的米苏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当地民俗 远安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地有哪些民俗呢?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 俗? 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 谈到饮食,我们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您们能举出两例不?(出示图片:冲菜,白菜炖豆腐、煎饼卷大葱…) (课件展示几种菜)您们觉得怎么样?您们觉得怎样才算就是健康饮食? 就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就是与谐的,但就是在这与谐中却时常有着不与谐的音符。(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瞧到这些,您们又作何感想? 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与谐,太不应该了。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公园清理白色垃圾。我们的行 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四、绿色延长,感受远安文化 远安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第三课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好山好水好地方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好山好水好地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 2.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地形图、歌曲《黄土高坡》录音带。 2.学生课前搜集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或文章。 活动过程 一、看图猜地名 1.教师出示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乡、沙滩等。 2.引导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 (1)猜猜这些图片可能拍自祖国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3)根据它的特点,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如:椰林海韵……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评价。 4.教师: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请大家想想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二、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 1.学生交流展示能反映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文字资料,概括家乡的环境特点。 2.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家乡自然环境名片”。要求名片要反映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 3.展示成果,评价鼓励。把名片粘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上台欣赏,评选最满意设计奖。最后由获奖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资料汇报 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课前请大家搜集能反映各地方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下面请大家把它贴到地形图上。 2.学生自由将图片、文字资料贴到中国地形图上。 3.欣赏、点评。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点评:图片贴得是否恰当;为什么贴在这里;理由是什么。4.在讨论的基础上调整中国地形图上的图片、文字资料。 5.教师:我国地形的特点复杂多样,从这张图上你能找出我国地形的类型吗? 四、分析祖国地形特点 1.找出地形的类型。如:橘红色代表海拔3千米以上的高原、绿色代表海拔为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黄色代表海拔为500~3000米的高原,等等。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稳定的节奏、准确的演唱歌曲。 2、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用葫芦丝准确吹奏二声部。 三、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及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时值与换气。 2、能用葫芦丝准确吹奏二声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在周末的时候有没有跟着家人去踏青啊?(指生答)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更美丽、更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视频)在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这里有潺潺的流水,随着季节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日照光线的不同,白桦林显现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的白桦林,树叶嫩黄、翠绿,夏天的白桦林,碧绿茂盛,热情奔放,欣欣向荣,秋天的白桦林,叶子金黄,像一幅油画,冬天的白桦林,树叶落尽,晶莹剔透,傲雪迎春。 二、学习歌曲、处理歌曲 1、初听音乐、欣赏视频。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向白桦林走去,听!远处隐隐约约有声音传来,告诉老师你们在白桦林里看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白桦林好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出示课题) 3、再次感受音乐 师: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白桦林,边听边想想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

是怎样的? 师:嗯,回答的非常正确。 4、学习结束句 师:美丽的白桦林中传来了一阵阵轻快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呢?(师范唱“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蓬,蓬……”)师:我猜应该是鼓声,或许是马蹄声,或许是小朋友高兴了哼哼的小曲声…… 师:同学们,歌曲的拍号是?你能解释一下吗?强弱规律呢?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旋律吧。 师:在乐句哪个地方可以加上一个呼吸记号呢?你会觉得唱起来舒服些。 师:不知不觉游客们在美丽的白桦林玩了一天,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大家都要回家,游客们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轻,当这声音离开白桦林的时候,声音上应该有什么变化呢?师:你能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吗?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引导学生用渐弱的声音演唱) mp: 中弱渐弱>:重音(加强加重) 5、学习歌曲第一段 (1)师:仔细观察这几个乐句有什么特点?我们来个接龙好吗?(师唱生接,生唱师接) (2)师:你看这句旋律熟悉吗?(出示结尾句)这就是整首歌曲的第一段。 (3)师:下面我们跟着琴声带上歌词小声唱唱第一段,第一段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4)师:老师有一个问题问问大家,“我将要再回还”是什么意思啊?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师:为什么?(教师总结因为在白桦林的景色太美了,我还会在回到这里,在感受白桦林的美景)评价:同学们真聪明。 5处理歌曲第一段

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60996

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安全) 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介绍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科普读物、宣传网站;制作课件,显示教科书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收集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特别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 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 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 1. 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 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拓展延伸 1. 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 2. 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谈论了发生在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在听与谈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学会了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2.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查阅相关校园暴力的资料等。制作课件,显示相关案例等内容 学生准备: 搜集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 教学注意事项 1. 从学生身边入手,进行正面教育 2. 要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激化矛盾 教学设计 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地方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 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 4、分小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 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 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 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

小学道德与法治_好山好水好风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好山好水好风光 教学目标 : 1、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2、运用观察、收集资料等方式,主动深入了解我国的一处风景区,培养学生的交往、表达、合作等能力。 3、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收集资料和表演赞颂祖国的美景,培养学生的交往、表达、合作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我的祖国》】这首歌美吗()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生:我从这首歌中听出了祖国的山河非常壮美。 生:我知道了祖国土地辽阔,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2名学生回答)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

媚的风光,今天我们就来领略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板书课题】我们来一起读课题。 二、放眼华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出示课件,初步感知 活动1.赏美景. 师:首先我们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教师相机讲解】 桂林山水:这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日月潭:堪称明珠之冠的台湾日月潭。 布达拉宫: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庐山:风景秀丽的庐山。 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乐山大佛。 黄果树瀑布:这是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九寨沟:被称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黄鹤楼:素有“天下第一楼”之美誉的黄鹤楼。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黄河。 师:看完这组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5名学生答) 生:我真想去这些地方看看! 师:我也想去看看! 生:祖国的山水真美!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 师:你是个热爱祖国的孩子!

最新《白桦林好地方》音乐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甘溪学校陈俊霖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白桦林好地方》感受歌曲表现的美丽意境,并能表现歌曲的意境。2.初步为歌曲进行声势练习和创编歌词的拓展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三、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难点:2/2拍。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聆听:2/4拍的《森林狂想曲》-----进入教室。 老师带领身体和拍手动作进入。 二、声势练习 1.师声问好。 师:(老师要非常兴奋的表情)同学们好,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无限的幻想,下面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我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会上得非常开心!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去到这个地方前你们必须先通过两个趣味练习。 2.发声练习(按照学生常规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A、听唱长音 师:现在老师要弹一个单音,请大家用“蓬”的声音唱出来,而且唱得时间要长。 | 6 - - - | 6 - - - || B、听唱短音 师:现在老师再弹琴,你听听是长音还是短音?用“蓬”音来唱。 声:立刻会说出短音。 6 6 6 6 1 | 6 6 6 6 1 | 6 6 6 6 1 || 蓬 三、节奏练习 1、声势练习 出示节奏: ①X X X X X ︳X X X X X ‖ 加上念词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②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 ③配乐声势(白桦林好地方伴奏音乐两遍) 师:“蓬得得蓬蓬”表现了人们要去远方旅行远去时的脚步声,所以要越来越轻! 四、导入歌曲 1.看加拿大白桦林图片导入。 师:下面老师要揭开这个美丽地方的神秘面纱了。这地方美吗?这就是加拿大的白桦林。大家注意了,老师在图片里面设计了一个机关,同学们要睁大眼睛看里面都有什么。先请一个同学上来动动老师的鼠标给同学们点击图片。同学们可要看图片快速抢答啊!。 生:学生们的情绪又高傲了,抢答图片上的问题特别积极! (图片先后出现了狮子、猴子、长颈鹿、海狸、麋鹿) 师:我想这些小动物的生活在白桦林里一定非常开心,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小动物,那么我更加相信这里一定是个好地方! 师:今天同学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唱一唱那里歌《白桦林好地方》。 五、学习歌曲 1.聆听第一次。(播放录音) 师:欣赏完歌曲后,同学们说说你对歌曲的感受,包括歌曲速度啊,情绪啊,你能否听出歌曲是几拍的? 生:情绪欢快的。歌曲速度是快速。是2拍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2/2拍的。(现在用红粉笔在谱子上写上拍号,表示强调) 2 .聆听第二次(看黑板谱子和歌词)。 师:再次欣赏歌曲的时候,请同学们看歌词,并且边听边用手打歌曲的强拍。 3.分组自学曲谱 师:欢快的旋律,美妙的歌词,老师从同学们的眼中能看出你们都很想学会这首歌曲,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试唱曲谱。(一组1—4小节、二组5—8小节、三组9—12小节、四组13—19小节)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我们接着往下看谱子,你们看“蓬得得蓬蓬”这三小节的节奏在哪里见到过?对,刚才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的马蹄声。 生:在老师带领下快速正确地打出节奏。 4 .聆听第三次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整地听一遍歌曲,如果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录音轻声唱! 生:跟唱。(快速记忆) 5 .跟琴慢唱。(让学生彻底熟悉)

地方课程教案

教案序号:第1课时 课题:天气与节气 授课时间:2013年 9 月 3 日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

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 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六)、走出校园,观察记录 1.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 2. 搜集积累相关农谚。 板书设计: 天气与节气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3)尝试播报天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总体来看比较简单,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是什么是天气及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但课本上这部分内容比较陈旧、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重点在这部分,我进行了加工整合,以最

好山好水好风光教案设计

【教育科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好山好水好风光 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2、运用观察、收集资料等方式,主动深入了解我国的一处风景区,培养学生的交往、表达、合作等能力。 3、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收集资料和观看演示,培养学生的交往、表达、合作等能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我国名山及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图片、古诗、绘画、舞蹈、歌曲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也非常高兴,那我们就准备上课吧!)生:好。 师:上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我的祖国》】这首歌美吗?()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生:我从这首歌中听出了祖国的山河非常壮美。 生:我知道了祖国土地辽阔,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2名学生回答)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今天我们就来领略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板书课题】我们来一起读课题。 二、放眼华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1. 出示课件,初步感知。 师:首先我们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教师相机讲解】 长城: 山水:这是甲天下的山水。 日月潭:堪称明珠之冠的日月潭。 布达拉宫: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庐山:风景秀丽的庐山。 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大佛。 黄果树瀑布:这是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始皇兵马俑: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始皇兵马俑。 故宫: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九寨沟:被称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黄鹤楼:素有“天下第一楼”之美誉的黄鹤楼。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黄河。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教学目标:1、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了解白桦林并有感情的演唱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2、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3、能够在课余时间创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教师引导学生给用打击乐伴奏歌曲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等。 教学目标:1、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2、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加拿大么?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加拿大有一篇美丽的国土,哪里有蓝色的湖水,起伏的山 峦,还有片片茂密的白桦林,活泼可爱的小海狸和大麋鹿就生活在那里。无论是居住在 那里的人还是去旅游的人都会说,加拿大的白桦林是个好地方。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 那里看看呀( 播放课件:加拿大风光) 生:学生观看课件 师:加拿大风光真的是很美,尤其是那里的白桦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欣赏音乐) 二、歌曲教学 1、讲解歌曲情绪

师:说说你对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速度较快,情绪欢快 师:让我们带着欢快、愉悦的心情再来欣赏一遍歌曲,找找哪句歌词最能表达愉悦的心情 2、讲解衬词 师:歌中哪句最能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 生:蓬得得蓬蓬 师: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 生:马蹄声、打鼓声 师:“蓬得得蓬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段衬词,衬词在歌曲中起到是修饰、点缀的作用,用来表达情感,本身并无意义,但却又意义重大,重大在于你的想象,你想象它 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3、聆听歌曲 在“蓬得得蓬蓬”处敲打击乐器。 (1)教师用手击掌打节奏 (2)学生模仿 (3)用打击乐器敲打 (4)和在音乐中敲打 4、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 (2)师生接力唱 (3)教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讲解f记号 师:上出现了f记,这是什么记号?对,强音记号,试想这么美丽广阔的白桦林,如果你身临其境,那么多可爱的动物和你在一起,你会多开心呀!人在开心的时候是会兴奋得跳来的。你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的一切,所以你的声音一定要强,而mp出现在最后,“蓬得得蓬蓬” 中病逐渐变弱,就像作者骑在马背上渐渐远去,急切对到美丽家乡的身影。 2、为歌曲伴奏 师: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音乐家们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为歌唱者做伴奏的情景,你们想不想当小音乐家,也来为歌曲做个伴奏呀?老师为这首歌写了两小结伴奏谱,我们也来为歌曲做个伴奏

好山好水好地方 反思

《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反思 王少华 在课前准备时,我上网搜了的家乡风景名胜的图片和优美风光的图片,还搜集了同学们在美景中欢乐的时光照片,做成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从知家乡到爱家乡的过程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让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去查找、去学习,这样学生在查找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爱家乡的感情自然而然地生成,达到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感受一起合作真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是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课中,让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课本,抓住学生对课本的体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

片展现想象的天地,使他们学习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本节课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一是学生秩序稍显混乱,我想如何让学生在自由活动时能更有序,更自主是道德与法治课活动中我们需探究的话题。二是教学时对过程的评价太少,特别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太单一,如果在学生谈议的时候适当地增加一些学生的互评,小组之间的互评的话,效果会更好,我想这样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且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值得深思的地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而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的确,课外实践是道德与法治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催化学生情感养成。课外实践,可以是课前的实践活动,布置观察任务;也可以是课后延伸,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如让道德与法治课与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等等,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收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要吸引学生,必须充满活力;课堂要充满活力,就应该活用资源,综合开发。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