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临床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4962952.html,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临床观察

作者:薛艳丽,杨增囤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关键词:秋季腹泻;针灸;蒙脱石;妈咪爱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48-02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其中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一般在秋季流行,故称其为秋季腹泻,它是婴幼儿主要的感染性腹泻病之一[1]。秋季腹泻多通

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在临床中往往表现为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短时间内可丢失大量体液,若补液不及时,则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甚至死亡等。针灸治疗腹泻疗效优异,但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是否依然,目前报道不多。为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疗效,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0例患儿均为本院儿科和富平县庄里中心卫生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

月收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所发布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2]:大便次数每日4~10次,性状稀薄,如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恶心、呕吐、腹痛、低热、口渴,大便病原体检查未发现致病性肠道菌繁殖。同时排除因痢疾、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腹泻,以及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的患儿。80例患儿根据治疗先后采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月~3岁,平均(1.5±0.4)岁,病程1~3d,腹泻次数(3~13)次/d;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月~3岁,平均(1.6±0.4)岁,病程1~3d,腹泻次数(3~15)次/d。经统计,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口服蒙脱石散(1岁以下1g/次,1岁以上2g/次,均为3次/日),妈咪爱(1g/次,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针刺脾俞、足三里、阴陵泉,平补平泄不留针,每日针刺1次;艾灸神阙穴(温和灸约20min),每日灸疗1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对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取200例单纯采用小儿推拿穴位治疗。结果:200例急性腹泻患儿全部治愈,平均療程2.23 d。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关健词】小儿急性腹泻;中医推拿;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3-0103-01 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尤其以1岁以内小儿多见,常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多数表现为先呕吐,随即出现发烧腹泻,口渴尿少,有的伴有腹痛腹胀[1-2]。吐泻频繁者可出现脱水,脱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西医多以静脉输液加口服药物治疗,但疗程较长,痛苦多,且有时输入的寒冷液体较多时往往加重腹泻[3-4]。中医推拿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临床中治疗腹泻效果尤佳,笔者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大量急性腹泻患儿,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患儿200例,其中男112例,女88例,1周岁以内152例,1~2周岁36例,2周岁以上12例;伴发烧178例,伴呕吐170例,伴腹胀44例,伴精神不振180例;轻度脱水146例,中度脱水44例,重度脱水10例。 1.2方法 取患儿左手穴位推拿:揉小天心500次,推补肾水500次,推清板门穴5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揉二人上马5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清大肠穴300次。泻水多者加推分阴阳100次,推清小肠穴1000次,肛门红肿者清大肠穴加至1000~1500次,热高者加揉乙窝风300次,呕吐重者掐合谷100次,清肺经穴500次。每日推拿2~4次。脱水者口服温糖盐水补液,以患儿饮够为度。推拿期间禁食寒凉瓜果,哺乳者母亲亦禁之,禁食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饮食以米汤、米粥、米粉等谷类为主,尽量减少奶粉及母乳比例,小米及面食不宜。 2结果 200例全部治愈,1 d治愈者22例,2 d治愈者130例,3 d治愈者32例,4 d治愈者12例,5 d治愈者4例,平均疗程2.23 d。 3典型病例 患者,女,10个月,因进食过多以“吐泻发烧5 d”为主诉就诊,初诊日期2009年2月11日。曾在市内某大医院诊断为小儿腹泻病,静脉点滴5 d未好转。来诊时高烧,进食饮水即吐,频频排出黄色稀水样便,每日10次左右,体温39.2 ℃,轻度脱水貌,精神不振,全身查体未见其他异常。诊断为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辨证为火泻。治则:清热利湿,降气止吐。取穴:揉小天心500次,推补肾水5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清小肠穴1000次,揉二人上马500次,分阴阳1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推清小肠穴500次,捏揉天枢,神阙,每日推拿4次,当天烧退,呕吐停止,大便次数减少,3 d痊愈。 4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13T15:31:27.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金良[导读] 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小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李金良(湖南省娄底卫校附属医院 4170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317-02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好发于秋冬季、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小儿,腹泻之前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1]接着出现像高压自来水样喷射而出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拉出的大便像蛋花汤,稀水中飘浮着片片白色或黄色粪质。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只要护理得当,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自然止泻,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因此,护理在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中占重要位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在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腹泻小儿共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每日腹泻6-27次不等,呈蛋花样或黄色粪质,量约60-250ml,其中有30例出现中度脱水症状。 1.2治疗方法控制感染,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腹泻可采用口服补液法,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配合饮食调节,脐周围热敷、按摩等护理治疗。 2 护理 2.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和节制饮食,以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消化功能、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暂不添加辅食,应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忌生冷、硬、油炸、高脂肪等食物。食物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添加,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 2.2补液的护理静脉补液是适用于严重脱水。(1)轻度腹泻的患儿无脱水和中毒症状,精神食欲好可让患儿继续进食,可采用口服补液调治[2](氯化钠90mmol/L,葡萄糖粉110mmol/L,氯化钾20mmol/L,枸椽酸盐10mmol/L)(2)中度脱水可给予100-150ml/kg,液量在4-6h 少量多次喂哺(3)中度以上脱水患儿应给予静脉补液。 2.3病情观察注意患儿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的变化。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大便及呕吐物的次数、性质以及量,以准确估计失水情况。 2.4皮肤护理注意及时更换清洁、柔软的尿布,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臀部拭干并涂油。 2.5腹部按摩因小儿脾胃虚弱,可取脾胃经等穴位来按摩,沿着肚脐顺时针按摩20圈,再按中腔穴,足三里穴,太冲穴[3]。 2.6消毒隔离腹泻的患儿应放在同一病室,做好床旁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用具、便盆分类消毒。 3 健康指导 3.1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2嘱咐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3.3服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指导家长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4h以上,保护消化道粘膜的药应告诉患儿家长不能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4 预防措施 4.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2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小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 4.3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4.4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每年7-9月份接种一次。参考文献 [1]马慧,黄敬孚,林书洋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B].中国实用医学杂志出版社2010.1:52-53. 2.郭静,陈丽.国际儿科学杂志,口服补液盐的种类及其在儿童急性腹泻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出版,2010.1:62-64. 3.宋瑞华,王国勤.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03:127.

小儿推拿学考试复习题(高级)带答案

小儿推拿师复习题 间:2016-08-2 一、单选题: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C )A.阴经B.阴维脉C.阳经D.奇经E.带脉 2.髓海位于( C )A.项部B.胸部C.头部D.背部E.腹部 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 4.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C )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D )A.少海B.小海C.少泽D.少列E.中冲 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C )A.2条B.3条C.4条D.5条E.6条 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 )A.胃B.胆C.脾D.肝E.大肠 8.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B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阴肺经 9.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E )A.足太阴脾经B.手太阴肺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0.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E )A.天泉B.少列C.中冲D.少府E.天池 11.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D )A.肝B.耳C.胆D.胃E.胁 1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B )A.百会B.大椎C.风府D.神庭 E.水沟 1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D )A.下脘B.水分C.建里D.中脘E.上脘 14.心的募穴是( A )A.巨阙B.鸠尾C.中庭D.膻中E.华盖 1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C )A.会阴B.中极C.长强D.腰俞E.曲骨 1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C )A.列缺B.通里C.内关D.支沟E.偏历 17.任脉起于( B )A.会阴B.小腹内C.神阙D.承泣穴E.目眶下 18.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D )A.四满B.四渎C.四缝D.四神聪E.四关 19.两眉头的中间是( B )A.攒竹B.印堂C.鱼腰D.太冲E.球后 20.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C ) A.惊风B.发热C.疳积D.腹泻E.便秘 2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 B )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A.耳垂、对耳轮体D.三角窝、耳甲E.三角窝、耳垂 2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D )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病论治 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D 23.七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称为( C )A.青春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学龄前期 24. 三岁的幼儿,正常身高应该是( A )A.92 cm B. 82cm C 85 cm D 96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infantile autumn diarrhea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秋天马上就要到了.10月中旬到11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此时父母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但疾病的到来往往方步慎防。 第一大症状:发热 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度。有的爸妈误以为宝宝感冒了,给宝宝喂治疗感冒的药物。 第二大症状:腹泻 不久,宝宝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第三大症状:呕吐 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1、及时取宝宝的大便去医院查化验,查明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能凭感觉断定宝宝就是患秋季腹泻,应依靠医生的帮助加以辨别; 2、如果宝宝腹泻一天超过8次,或虽次数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喷射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3、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不要动辄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关键是补液; 4、如果宝宝腹泻加呕吐,不能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尽管不呕吐,但宝宝就是不喝补液,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5、宝宝腹泻时,要及时把排泄物处理干净,这很重要。 6、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购买口服补液盐。在疾病初期,使用口服补液盐,配合其他治疗,不但解除了宝宝的痛苦,还避免住院,节约开支; 7、如果宝宝呕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强迫宝宝喝水,更不能认为喂进了补液盐就不会出问题。。宝宝丢失的液体要比补充的液体明显增多,就必须及时看医生。 小儿秋季腹泻需提早预防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

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发表时间:2019-11-19T10:31:35.9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4期作者:舒华丽 [导读] 第六个方面就是在进行治疗腹泻小儿的过程中,医院需要做到治疗室内的环境保持清洁,病室空气需要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641300 1何为小儿秋季腹泻? 从医学的理论上来看,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指的就是发生在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一般情况下小儿的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一旦小儿得了这种病症不仅仅会让小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还会让小儿感染上其他的病毒,这对小儿的成长和发育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根据医学的统计,小儿在秋季出现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轮状病毒、第二种就是ECHO病毒、第三种就是柯萨奇病毒等,这几种病毒对于小儿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副作用,还会引起小儿的其他病症,例如:感冒、呕吐等症状。而且小儿秋季腹泻这种病症一般的潜伏期在l~3天,而且这种病症出现的情况比较急,伴随小儿秋季腹泻这种病症出现的情况为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做为小儿的监护人,一旦发现小儿出现这种病症,就需要立刻带领小儿来到医院进行就医,通过合理的医疗手段来更好的对小儿进行治疗,这样小儿不仅仅可以迅速的恢复健康,还可以在日后更好的成长。 2小儿发生秋季腹泻的常见原因有什么? 小儿在秋季容易出现腹泻常见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消化系统不成熟,第二个方面就是免疫功能不成熟。在喂养小儿的过程中,如果喂养不当,或者过多的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就会直接导致食物的成分改变。如果一次进食过多也会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来说,需要对其更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 3小儿发生秋季腹泻的治疗手段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预防脱水,第二个方面就是纠正脱水,第三个方面就是继续饮食,第四个方面就是合理用药等。针对以上的治疗手段就可以让患病的小儿得到最有效的救治。而且为了小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选用以下的几种液体:第一种液体就是米汤加盐溶液,这种溶液的配制方法就是: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等,可以让患者尽量多喝一些。第二种液体就是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4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现阶段想要小儿更好的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家长就需要对小儿做好防护,以免小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腹泻等一些病症。所以很多医生都对小儿容易出现的疾病进行了统计,并找到合理的预防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很多医生都提倡在喂养小儿的时候尽量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避免小儿在夏季断乳,同时还需要针对气温变化来改变饮食种类。如果小儿在成长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然后针对医生的建议下适时适量添加辅食,针对小儿进行完善合理的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注重对小儿的乳食勿过饱,8分饱即可,同时不要喂养小儿一些难消化食物,以免小儿的健康出现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吃东西或者吃饭的时候需要让小儿和家长注意饮食的卫生,家长一定需要培养自身以及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而且对于小儿所使用的食具需要定期消毒,以免食具上出现病毒,引起小儿的不适。第三个方面就是家长在喂养、照顾小儿的时候需要针对气候的变化及时为小儿添减衣被,避免在喂养小儿的过程中出现受暑或着凉的情况,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幼儿的自身健康。第四个方面就是如果小儿已经出现了腹泻的情况,那么除了需要带领小儿要医院进行医治还需要做好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这样就可以防止其他人被传染,还可以让小儿更好的恢复。第五个方面就是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这种病症的时候需要着重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还可以让小儿的疾病迅速消散。第六个方面就是在进行治疗腹泻小儿的过程中,医院需要做到治疗室内的环境保持清洁,病室空气需要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47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无有效的预防及特效药物治疗,仍以支持、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因此合理的饮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基础护理等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小儿;秋季腹泻;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发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称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但也可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1]。现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247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7例中男130例,女117例,年龄5个月~4岁3个月,住院时间3~15d。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份多,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个别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其中病初1~2d伴发呕吐的240例,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00例,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重度脱水、酸中毒47例,轻、中度脱水200例,伴发心肌酶谱异常10例,伴发惊厥3例。转归:治愈246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调整饮食腹泻时进食减少,吸收不良,而发热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易造成营养不良,易并发酸中毒,以致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我们根据患儿年龄,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平常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食。 2.1.1严重呕吐者禁食4~6个h(不禁水),其余患儿继续进食。 2.1.2由于急性期存在乳糖酶缺乏或活力下降,饮食原则应以低双糖、低脂饮食为宜。有学者认为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有双糖酶活力下降,但并非缺乏,故可继续母乳或牛乳喂养,保证机体营养及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良,促进恢复。也有学者认为,母乳可抑制轮状病毒粘附及入侵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母乳中的脂肪球膜蛋白能够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时的症状,缩短病程,故母乳是最合适的食物[2]。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2.1.3人工喂养患儿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但急性期尽量少喂奶制品。也可改用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常见的四个原因: 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一般为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平均一天5至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如何防治小儿秋季腹泻 发表时间:2019-09-20T15:10:11.1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杨兴莉[导读] 小儿秋季腹泻是小儿腹泻病症中病发率最高的一种,同时也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症,内江市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内江 642150 小儿秋季腹泻是小儿腹泻病症中病发率最高的一种,同时也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症,病症常发于秋冬季节,病因为患儿在此期间被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致使其消化系统受到损伤,同时由于小儿的肠胃吸收系统并未完全发育,患病期间便会出现无法有效的消化肠胃内食物的现象,从而导致其肠胃功能紊乱。 本病症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和呼吸道感染两种,在初期与常规的腹泻症状类似,以腹泻和呕吐为主,部分患儿会伴随感冒症状,在1-3天的潜伏期后,若家长送医就诊时间较晚或者医护人员处理失当,患儿便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频繁的呕吐的现象,并伴随频率较高,量较多的黄色水状大便,同时其会因为脱水导致身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衡,出现体重迅速下降、少食多觉等表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酸中毒症状,使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另外,由于病症多以补液、抗病毒等方法进行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对已经成症的病症治疗效果欠佳,加上补液等方式治疗速度缓慢,导致患儿的病症极易反复,其肠胃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也因此均会受到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小儿秋季腹泻症状,最好是进行预防而不是进行治疗,本文因此总结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对于还未断奶的儿童,需要对其的餐具、饮具在使用前进行开水烫煮,还需要为儿童专门购置一套食物制作器具,每次使用后洗净消毒,严格禁止与家长使用的做饭用具进行混合使用,由于儿童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需要对其纠正的同时勤于擦拭其手指,孕妇则需要注重对自身的清洁,特别是乳房的卫生需要进行频繁的清洁,以保证儿童在进食乳汁使不会因此摄入病菌,(2)在为可进食乳汁以外食物的儿童进行食物准备时,需要注意准备的食物要易于消化,避免食物长时间存于儿童肠胃中导致其肠胃负担增加。除此之外,需要严格注意食材的新鲜度,以防止儿童因为摄入的食物变质,使得其中含有细菌病毒入侵其身体。(3)除了食物的新鲜度,还需要注儿童食物软硬接受情况,根据其营养吸收排便情况、口腔牙齿生长情况准备流质、半流质、固态食物,并在喂食前将食物放温,禁止家长在对儿童喂食前用嘴来判断食物温度,以防止家长口腔中的细菌进入儿童体内。(4)严格限制儿童的活动场所,由于儿童的自制力极差,加上对其他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在家中厕所、阳台、厨房等细菌较多地方玩耍时受到细菌病毒入侵。(5)在外出时也需要尽量避免儿童进入空气污浊,人流较大的场所,在家需要对儿童的房间保持空气流通,给予适当的通风。若家长担心儿童因为通风开窗导致感冒,则根据其在室内的时间情况进行定时开窗通风。 若儿童已经被感染发症,对其的治疗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调整饮食,为其喂食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食物也以清淡营养为主,禁止食用高脂肪、难消化的食物。(2)皮肤清洁护理,由于频繁腹泻的原因,患儿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肛门受损,臀部红肿溃烂等症状,因此要在其每次大便后采用温水或者有助于杀菌消肿的药物混合进行清洗,另外可以对患儿采用热敷臀部、按摩、涂抹药膏的等方式帮助其臀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消肿祛瘀的目的。(3)注意纠正患儿体内的酸过高现象,这需要为其进行补液,逐渐纠正其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抗酸药物,从而帮助其恢复正常。(4)为患儿服用抗病毒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年龄极小,对药物的承受量极低,在为其进行药物服用时需要计算好用量和用药时间。(5)由于天生对于药物和针头以及医院的恐惧,患儿极为容易出现抗拒情绪,医护人员和家长需要尽量为其减少心理压力,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避免其因为担心在情绪在患儿面前出现异常动作和语言。(6)期间需要保持患儿的舒适感,帮助其进行体温控制,同时频繁更换其衣物,避免高热出汗打湿衣服,若其出现疼痛症状则进行腹部按摩或者注意力转移,若仍然无效,则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药物。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评价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6-12-08T15:15:15.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作者:贺祥林李文娟郭长利 [导读] 对腹泻患儿给予中医推拿法治疗效果良好,控制了症状,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医院 276816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对比各组间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对照组,各小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进行中医推拿治疗后效果良好,改善了患儿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推拿疗法;小儿腹泻;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he clinical effect of Tuina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Methods:retrospective data of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April 2016,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rapy grou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results,differences Obviously,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for children with diarrh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ssag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improve the symptom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improve the children's quality of life,worthy of trust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ssage therapy;infantile diarrhea;effect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指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的增多。小儿发生腹泻的原因较复杂,该疾病发生后,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能出现患儿脱水,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由于小儿腹泻导致患儿死亡的发生率不断增高[1]。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中医推拿法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经我院护理委员会批准和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自愿,由于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儿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平均年龄(6.5±2.4)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7.5±3.6)岁,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无力、发烧、粘液便等症状。所有患儿均排除有其它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疾病,对比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蒙脱石散(生产厂家: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进行治疗,每次1袋,2~3次/d。实验组采用中医推拿进行治疗,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尾椎骨与七节骨间的部位进行推揉约200次,再对龟尾穴推揉100 次左右,在脐部与腹部之间按摩推揉约5min,再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进行对症推揉,如脾虚型,给予推揉患儿脾土穴400 次,同时还要推揉脾俞穴、足三里以及八髎穴等各50次左右,湿热型,给予加揉六腑300次,伤食型,采用推揉按摩法对板门和中脘穴等各进行50次等,按摩的深度主要以患儿的皮肤凹陷约 3 ~ 5 毫米为宜,1次/d,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间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评定: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大小便恢复正常时间短;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大小便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大小便依旧紊乱,止泻时间较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0版对其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其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临床效果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儿的临床效果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影响不同,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2%,其结果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儿的临床效果[n/%] 2.2对比各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经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患儿1例,对照组则出现不良反应患儿8例。实验组不良反应总率为2%远低于对照组的16%,各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患儿腹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再逐渐增高。小儿腹泻主要是由胃肠道内的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该疾病发病急骤,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甚至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等,严重影

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8.4%,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治疗和护理后总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对症严格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相关因素;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发,临床一般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呈现为蛋花汤以及水样,并常伴有腹胀、腹痛、血便、发热、呕吐等症状,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相对更高。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腹痛剧烈,部分小儿难以耐受,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会出现脱水以及心肌炎等症状,甚至并发肠出血、肺炎以及脑炎等严重的疾病,直接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1]。如能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同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即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秋季腹泻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了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92例秋季腹泻患儿,均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男34例,女2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7±0.2)岁。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男17例,女13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8±0.4)岁。所有患儿中,70例出现呕吐;31例出现发热;83例出现脱水,7例重度脱水,58例中度脱水,18例轻度脱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参照腹泻临床病理学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5次/d以上,呈现蛋花汤状或水状;多数伴有发热和呕吐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均于秋季发病,且起病急;大便行镜检一般无脂肪球等异常征象。 1.3 方法 纠正患儿体内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度的平衡,并纠正饮食,根据患儿情况合理用药,重度脱水患儿补充血容量,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严密观察。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16T13:06:10.7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姜志萍 [导读] 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 姜志萍 山东省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65701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 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行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普及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辨证推拿;腹泻次数;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以不足2周岁婴儿为主要病患群体,一般情况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为主,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腹痛、呕吐、发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1]。小儿腹泻的诱发机制较为繁杂,例如,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肠道外感染等,只有结合患儿病情的诱发机制对患儿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有效[2]。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常规西药疗法、中医辩证推拿疗法为对照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一呕吐、发热症状;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官疾病、药物过敏等情况。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介于1个月-6岁之间,平均为(3.23±0.87)岁;病程介于5h-20h之间,平均为(13.12±1.67)h。观察组患儿中有20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个月-7岁之间,平均为(3.63±0.56)岁;病程介于6h-21h之间,平均为(14.02±2.11)h。比较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相关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研究可行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①患儿每天接受三次乳酶生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3岁之间,每次给予1片至2片;患儿年龄介于4岁至6岁之间,每次给予2片至3片;②患儿每天接受两次妈咪爱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若患儿不足1岁,每次取妈咪爱半包;若患儿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次取妈咪爱1包;若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次取妈咪爱2包;注意冲服的水温不能超过40℃;③患儿每天接受思密达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不足1岁,每天取1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天取1包至2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天取2包至3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治疗期间,患儿同时接受补液,治疗周期持续6d[3]。 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①患儿接受基础推拿治疗,即对患儿腹部、脐部行5min左右的按摩,然后推揉患儿尾椎骨、七节骨之间的部位,推揉次数控制在200次左右;然后推揉患儿的龟尾穴,次数控制在100次左右;②若患儿症状归为寒湿型,需要对患儿的外劳宫穴推揉50次,脾土穴、三关穴推揉300次;③若患儿症状归为伤乳食型,需要对患儿的板门穴推揉50次,大肠穴推揉200次,天枢穴推揉30次;④若患儿症状归为脾虚型,需要对患儿的脾土穴推揉400次,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以及八髎穴各推揉50次。值得注意的是,推揉期间,需要严格把控力度,一般情况下,患儿肌肤下陷深度在3mm-5mm之间为最佳。患儿每天接受一次推拿按摩治疗,治疗持续3d。期间患儿需要接受6次捏脊治疗[4]。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率判定标准如下:治疗后大便性状恢复,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大便性状明显好转,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大便性状以及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由软件SPSS19.0负责统计与分析,数据表达方式有两种,即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 (n/%);两种数据的统计学意义成立检验值分别设定为t、X2,结果显示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要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抵抗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因此出现腹泻情况的概率较高。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腹泻被归纳为“脾虚”范畴,认为患儿的致病机制与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先天不足以及饮食内伤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中医认为该病症临床治疗期间应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为主[5]。中医推拿疗法即通过推揉患儿的脾经穴、胃经穴,改善患儿脾胃功能,提高其自身的升

最新小儿秋季腹泻预防和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预防和 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 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 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流行季节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

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主要特征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临床特点 ①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评述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评述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我国疾病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变下稀薄或水样,或伴有未消化的乳食、残渣及粘液。小儿腹泻的发病率很高,每年5岁以下的儿童患腹泻平均为2-2.5 次/人,2次以下小儿约占75%,在夏秋季节为高发期。在国内外皆呈现高发病率,如:克利夫兰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儿童每人每年发病率1.52 次,中国每年为1.76 次/人,农村高于城市,估计中国5 岁以下儿童每年有3?4亿人次数腹泻。其致病原有细菌、病毒、原虫等,以病毒多见,尤其是轮状病毒。其中夏季多发细菌性腹泻,秋冬季节多发轮状病毒肠炎,据统计中国秋冬小儿腹泻中有多数位轮状病毒所致,可见轮状病毒是中国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与外国的报道一致。轮状病毒感染导致6 月?2 岁婴幼儿为多见(约占93.5 %)。西医以纠正脱水及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及微生物。在临床上部分医师滥用抗生素在一些地区以成为医源性危害,引起不良反应。如:肠道药群、耐药菌株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和院内感染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小儿腹泻在秋季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其次为肠道病毒及其他病毒,无合并细菌感染证据时,不需要用抗生素。关于小儿腹泻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早已定论,应针对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而且能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近年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具有无副作用,无痛苦,不需打针,患儿易接受,避免长期使用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带来的医疗缺

憾。 现将近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关情况述评如下: 1病因病机王受传,韩新民等认为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如下:(1) 感受风寒: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密,外感风寒,直中脾胃,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合污而下,则为风寒泻。(2) 湿热蕴 结:素体湿热内盛,或夏季暑湿当合,湿热困脾,中阳失养,运化失常,水湿并走肠间,肠失传导,发为湿热泻。(3) 内伤饮食:乳哺不当,或暴饮暴食,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胃失和降,脾失运化,宿食内停,湿浊不分,合污而下,发为伤食泻。(4)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调,或久病之后,皆可致脾胃气虚,胃弱不能腐熟水谷,脾虚失健之职,水反胃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为脾虚泻。(5) 脾肾阳虚:素体阳虚,或久病体弱,均可损伤脾胃之阳,命门火衰,火部暖土,阴寒内盛,水谷不化,而致澄澈清冷,洞泄不止。(6) 伤阴泻:小儿稚阴之体,泄泻无度,更伤阴津液,水液耗损,阴津受劫,津伤液脱而成伤阴的变证。(7) 伤阳泻:小儿为稚阳之体,久泻不止,阴损及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阳气外损,此为伤阳之变证。宋红认为小儿腹泻的发病机理多与气候、饮食及小儿素体有关,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若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则脾胃阳气,运化元权,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致腹泻不止。肖咬脐认为,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泄泻,其发病机理总是脾胃虚弱或功能紊乱。刘一玲认为小儿腹泻常因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湿邪内生,小肠受盛,大肠传导失常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