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提纲: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规范运行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繁杂的经济业务,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和经济秩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但由于企业管理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使得我们会计信息的质量普遍较低,甚至出现虚假失真的现象。

一、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助长经济违法,阻碍经济发展

2.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再分配

3.资产账实不符,扰乱经济秩序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一)执行者的自身素质

(二)管理者的非法干预

(三)规则制定者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乱作为

(四)监督者的监督力量有限

(五)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法制宣传不到位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探讨

(一)提高执行者素质,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二)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人工操作

(三)增强财会工作的独立性,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四)促进政府管控的合理化

(五)完善国家监管和企业自身监管制度

(六)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加快行业建设

(七)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法制宣传

四、结论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摘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价值体现的根本性前提,对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从业人员而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从事会计行业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造假行为屡见不鲜,使得虚假的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泛滥开来,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越来越难以获取真实的会计信息,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对我国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会计失真问题已成为一个阻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难题。如何打击会计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

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措施

【正文】:

一、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和危害如何,是我们需要正对和了解的首要问题。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最基本、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了解一个企业基本状况的主要途径,是企业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作出决定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评价一只股票的潜力并决定购入、增持、减持或清仓;金融单位评价企业信用等级和决定授信额度;政府评价企业行为和决定水手政策;企业分红等等行为和决策,都是建立在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的,没有真实可靠的企业会计信息,就容易对决策产生错误引导,甚至造成致命性的后果。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主客观性质,可以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类型。

1.无意失真

无意失真是指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由于非故意的过失,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出自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包括会计原始数据抄写、计算错误,对会计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等等,都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无意失真的原因。

2.故意失真

故意失真是指同各国财务造假以及欺诈等行为,故意的、有针对性的、有预谋的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恶意篡改,通常也称为会计舞弊。从表面上看故意失真与无意失真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非常相似,但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企业会计信息的基本组成组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与之相对应的,企业会计型芯失真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会计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

1.会计凭证失真

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而原始凭证又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因而相对应的,会计凭证失真也就可以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失真、自制原始凭证失真和记账凭证失真。

外来原始凭证失真往往是团伙行为,如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出于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虚开发票、虚构交易事实等行为。

自制原始凭证失真往往是企业内部员工为牟取私利而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例如篡改生产成本、虚报计件工资等行为。

记账凭证失真在现实会计失真现象中较为少见,主要是因为该作假行为比较明显,很容

易被审计部门发现,因而及时出现记账凭证失真行为,也往往是配合原始凭证失真行为进行的。

2.会计账簿失真

会计账簿失真往往是一种团伙行为,通常是企业出于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授意或组织财会人员恶意篡改公司账簿的行为。例如企业出于偷税漏税的目的,刻意更改费用类别,以实现少纳税或免税的结果;企业出于银行贷款等信用需要,通过修改生产、销售成本的方式,“转亏为盈”等。

3.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报表失真既可能是出自企业个别人员个人利益的个人行为,也可能是出于企业自身不正当利益的团伙行为。

从企业会计报表最基本的两张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看,资产负债表的失真最常见的就是将企业的预收款纳入到应收款科目中,从而实现缩短报表中应收款回笼周期(DSO)的目的;利润表的失真主要失真利润指标的失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盈亏失真。这往往与企业的性质有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出于夸大其在职业绩的目的,往往会将实际亏损的账目做成盈利;而私营企业则恰恰相反,出于逃避企业所得税考虑,往往会将实际盈利的账目做成亏损。

(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助长经济违法,阻碍经济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帐,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2.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再分配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国家各项税收的正确计算和缴纳。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两者合二为一的体制,企业各项应缴纳的税款的计算都是建立在对企业会计信息核算的基础上的。但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存在普遍性和隐蔽性,通过国家税务、审计的核算往往难以发现,从而无法真实的计算企业的收入信息,也就对企业应缴纳的各项税款的计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大大提高了企业各项税款计算和缴纳的错误率,从而导致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造成了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就间接影响了社会再分配的公平性。

3.资产账实不符,扰乱经济秩序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资产账实不符,会造成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固定资产价值与企业实际所拥有的资产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帐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

对于国家和社会经济而言,企业会计信息是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国家无法核算真实的企业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国家作出宏观条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造成国民收入超量分配,影响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公平性。由此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因而就可能出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不良影响,进而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基础,可以从资源的稀缺性角度考虑。资源是稀缺的,而社会公众则是有多种需求的,这种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人们必定追求利益。从满足每

一个社会公众基本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首先会追求财富绝对量的增长。一定数量的财富是社会公众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公众积累了一定的绝对财富量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才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而这种需求的满足则是通过相对财富比重的增加而得到实现的。

因而从资源的角度来说,企业信息失真本质上也是信息的持有者或者发布者出于占有更多的资源而有意采取的一种非法手段,而其普遍性的原因则是因为在现行的社会体系下,采取上述手段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从资源的多样性看,对于从业者来说资源就是更多的金钱收入,对于企业而言直接和间接地利润就是生命,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政治利益是无形的资源。

科学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是有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本文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各个参与者的职能区分,可分为:执行者(会计从业人员)、管理者(企业)、规则制定者(政府)、监督者、维护者(法律)

(一)执行者的自身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企业会计信息的最直接的执行者,其本身的素质高低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包括会计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执行者本身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会计行业工作一线的执行者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并不足以满足行业工作的需要,绝大部分执行者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下,甚至很多中小企业的基层执行者都是初中毕业仅仅是通过了简单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就“上岗就业”。既缺乏系统的会计知识培训,又不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一旦在会计工作中面对较为负责的业务,往往容易出现大的纰漏。

其次,执行者本身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持续性的职业道德培训。一方面当前社会经济中频繁出现执行者出于个人私利以非法手段侵害所在企业利益;另一方面执行者本身也缺乏职业道德的底线,对于企业领导者作出的不正当甚至非法的指示,没有自身职业道德的意识,甘于服从,以非法手段掩盖不正当目的,侵害社会群体和国家经济。

再者,企业信用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是执行者敢于从事会计信息造假等非法行为的重要原因。执行者本身作为企业信用信息最直接的接触者和整理汇总的人,在企业信用信息形成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充满利益诱惑而又缺少监督的角落,使得一些执行者面对诱惑难以自持。

(二)管理者的非法干预

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管理者,其出于不正当甚至非法的目的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的干预,也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者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而这一反应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而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管理者的经营管理业绩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者必然存在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使自己收益而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动机,这种动机便决定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

一方面,一些管理者盲目地将上级给予的考核施加到会计从业人员的身上,不科学地以利润和产值来这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通过经济利益,诱导会计从业人员罔顾企业的真实信息,作出对其“有利”的信息报表。

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通过指示或者命令的方式,迫使会计从业人员对企业会计信息作出一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处理,也就是上文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中所提到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求的”扭亏为盈”和私营企业额管理者要求的“扭盈为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往往因出于对自身工作、薪

资、职位、发展前景等等私利的考虑,屈服于管理者的意志,遵从管理者的指示和命令,抛弃个人的职业道德,作出不应有的行为,从而也就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规则制定者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乱作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政府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即规则制定者。一些规则制定者的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也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而言,政府利益的主体就是国家利益,反应到本质就是人民利益者就导致政府行为的利益主体的虚化,由于利益主体模糊,导致政府内部政治利益享有者出于其政治利益的考虑,对于高质量的企业会计信息没有需求,从而诱使甚至迫使社会其他群体提供与其政治理性相符的企业会计信息。

一方面,一些规则制定者出于自身政绩的考虑,行政乱作为,无视辖区内企业的经营形式和生存状态,将整年的税收和产值指标分摊到各个企业,强制要求企业必须达到规定的产值并缴纳足额的税收。迫使一些企业在无法完成相应指标的情况下,出于生存的考虑只能通过非法修改企业会计信息的方式,来迎合行政需要。

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出于保护自身政绩的考虑,一些规则制定者也存在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对于辖区内的一些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只要其完成了年度的指标,对于其偷税漏税、制作虚假账目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大开绿灯、视而不见。

(四)监督者的监督力量有限

首先是监督体系建设不到位,国家审计部门的力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前的国家审计更多地是针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其次是上市公司,而对一些中小型的非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经常性的、体系化的、制度化的监督工作。

其次,国家审计的力量缺乏科学、合理的分配,有些企业需要面对多个审计部门、频繁的交叉性、重复性审计检查,而有些企业又缺乏国家审计检查,甚至于无法满足一年一次的需求。

再者,企业自身的监督体系建设不到位,很多企业的监督主体流于形式,仅仅是作为应付国家政府部门的形式需要,并未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最后,作为社会监督的力量,会计师事务所所发挥的监督作用也十分有限,由于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建设的力度尚且不够,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来源就是企业,因而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出于生存和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某些为题视而不见或者刻意淡化,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是避重就轻,不尽不实。

(五)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法制宣传不到位

法律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最终及最有力维护者,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国近几年对《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与会计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制订和修改,尤其是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的规定。

但是,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情况。而且会计方面的政策法规仍然存在许多疏漏之处,成为一些企业或个人蓄意钻营的漏洞。

同时,法制宣传的不到位也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整体不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教育也流于形式。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不深,一方面可能会无意识的做出一些侵害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确立自己的道德底线,抵御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和诱惑。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探讨

上文从职能区分的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相对应的,也需要从这些角度出发分析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一,从执行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提高执行者素质,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运用日趋发达的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较少人工化操作也是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有效手段。第二,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减少管理者对于企业财会工作的直接干预,即增强财会工作的独立性,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第三,从政府暨规则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减少行政乱作为和行政不作为是防范措施的关键,即如何促进促进政府管控的合理化。第四,从监督者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监督者的监督力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国家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第五,从维护者的角度来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法制宣传,是防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必要措施。

(一)提高执行者素质,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第一步应从执行者自身出发。应提高会计行业的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执行者的基本素质,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实时地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以确保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对执行者的素质培训,一方面加强对执行者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其专业技能,增强其面对疑难业务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执行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帮助执行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对会计工作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断。提高执行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执行者整体素质达到了一定程度,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后续措施和相应的政策法规改革才能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会计人员管理外部化,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必经过程。根据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和管理会计协会等组成的“发起组织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即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企业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想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来看,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各层经营管理人员共同执行的,其中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掌握着不同的控制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相邻层级之间存在着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对某些层级的内部控制而言,由于需要采用特殊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特定的控制效果,因而逐渐引入了一定数量的外部控制,亦产生了内部控制外部化。所谓内部控制外部化是指企业采用外部控制程序在某些环节上替代内部控制,以达到对其特殊的控制效果的过程。它既包括控制采育者的外部化,也包括控制程序及方法的外部化。也就是说,企业既可以通过利用外部的专职人员参与内部控制,也可以直接使用外部控制的程序、方法来代替内部控制,二者均属于内部控制的外部化。

(二)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人工操作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当然也不能仅仅指望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道德观、价值观的约束,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科学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也不失为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好方法。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实践经验表明,运用OA办公系统和ERP办公系统等等信息化的手段,在办公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作的工序,可以有效地遏制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利用公司管理疏漏,以不正当手段牟取私利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

(三)增强财会工作的独立性,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国家和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增强财会工作的独立性,促进管理者对企业财会工作作出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多元化、立体化的绩效考核,

使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更加从容地从社会整体利益、企业利益、以及个人职业道德观念的综合角度出发,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在现有的普遍的企业管理体制下,执行者与管理者之间仍然是领导与被领导、从属与依附的关系,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受到管理者多方面的干涉和制约,难以从政策法规和自身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从事财会工作,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利润、产值及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真实的财务状况,向外传递真实的、高质量的企业会计信息。在我国当前经济中,部分大型集团公司所采用的财务独立制,即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由上级集团公司直接委派和管理,从而有效地摆脱执行者与管理者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从属与依附的关系,增强执行者的工作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保证执行者能够从容地从社会整体利益、企业利益、以及个人职业道德观念的综合角度出发,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具体的方法来看:一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目前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评价多是财务指标,必然会增加道德风险,助长经理人员粉饰公司财务报告,因此应对现行的经理人员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和完善。如美国董事协会对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就包括领导能力、战略规划、经营业绩、继任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外部关系、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二是改革现行的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可采取如期权持股、奖金等多种激励方式,建立对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减少其操纵会计信息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如上海贝岭等少数上市公司当前正在试行的认股权计划,可将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四)促进政府管控的合理化

加强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加强政府作为无形的手在宏观调控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避免地方政府部门从自身的政绩出发,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对所辖区域内企业的正常运营横加干涉,对一些重点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偷税漏税、制作虚假账目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大开绿灯、视而不见。

(五)完善国家监管和企业自身监管制度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体系建设,从国家和企业自身两个角度出发。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看,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就是加强对国家审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壮大国家审计的队伍建设,增强国家审计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将国家审计真正适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范围,不仅仅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实时审查,同时也要加强对其他非国有企业的审查力度;再一方面在壮大国家审计队伍的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和利用国家审计资源,做到对各地区、各行业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审计资源分配。

其次,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就是要发挥好自身监理和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审计部门的团队建设,真正发挥企业内审部门的作用,将企业内审工作落到实处。

只有加监督工作做到最完善、最有针对性,才能促使企业抛弃侥幸心里,向社会反馈真实的企业会计信息,进而实现有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

(六)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加快行业建设

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体系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加强来自于社会的监督,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

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行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只有解决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问题,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站在和企业平等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公正、公平、真实、有效的审查,促使企业提高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有效地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另一方面,在支持行业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控,树立公平、公正的行业准则,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查,作出最真实的审查报告,最大限度地打击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滋生环境,进而有效地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七)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法制宣传

法律是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强有力的武器,科学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首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制订和修改相关的政策法规,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和个人没有漏洞可钻,从而也就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其次,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政策法规不执行到位,不落到实处就是一纸空文。只有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得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企业和个人都知法、懂法,认识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并懂得以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的武器来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最后,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还需要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会计造假者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常常铤而走险,例如企业管理者为了偷税漏税、窃取国家资源而指示或命令会计从业人员造假,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了高额的中介费而帮助企业从事造假行为等。另一方面,由于对于会计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会计造假行为的风险远远小于其可能产生的收益,所以一方面要扩大查处的范围。执法部门应全面的有重点的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查实的会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按照新《会计法》执行对其的惩罚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会计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再一方面,同样也需要建立会计违法行为公示制度。应建立专门的网站,对于违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公示,促其改正,也使得其他企业和个人引以为戒。只有使得会计造假者意识到会计违法行为将产生的后果远远要大于其可能产生的收益时,才能从根本上迫使其放弃该行为,进而达到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四、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挑战和机遇不断涌现,需要所有与之相关的参与这都共同参与到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动中来。只有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疾,才能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相对于通过会计违法行为可能的收益而言,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进而追求更大的收益。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就一个方面的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这两个方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瑞君,蒋砚章.《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6版

[2]李晓慧.《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3]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4]胡奕明.《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

8月第1版

[5] 王忠孝、赵威.《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6]杨海清、郝福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7] 赵茂亮.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控制措施[J]. 北京:现代商业, 2010,(20)

[8]郭晓舟. 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综合分析[J]. 北京:中国市场, 2010,(35)

[9] 周建芬.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与治理[J].安徽:现代农行业科技, 2010,(16)

[10]张瑞华.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及对策[J].北京:商场现代化, 2010,(621)

[11]贺建青.浅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北京:现代商业, 2009,(04)

[12]李益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的思考[J]. 吉林: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01)

[13]李伯志.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商情, 2014,(28)

[14]尤淑兰. 论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J].吉林:企业研究, 2013,(02)

[15]田华.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策略探析[J]. 黑龙江:现代经济信息, 2011,(14)

[16]盖淑娟.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北京:中国外资, 20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