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国内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研究完成人: 班级: 学制: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领域的应用 (2) 3环境质量评价 (3) 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3)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3)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3) 4 GIS与重金属污染分析研究 (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结果 (4) 4.4.1各功能区8种重金属污染样品所占比例 (4) 4.4.2各功能区单因子污染指数 (5) 4.4.3按功能区统计8种重金属含量的统计特征 (8) 结论 (9) 5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阳市某地区重金属污染分析为例 摘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本文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其功能,综合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以南阳市重金属污染为例,利用GIS技术分析和研究污染状况,最后阐述GIS在此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质量评价; 重金属污染 1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必然会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近年来,自然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复杂的环境综合研究与管理,对环境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空间信息分析和图形处理等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而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运用GIS 技术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上,了解环境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直观的表现当代环境资源状况,更好的让人们认识到环境资源变化的规律,从而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资料,可以用来为环境质量评价服务。 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对象、CAD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网络技术(Internet )、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VR)技术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表达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根据需要将这些信息图文并茂地输送用户便于分析及决策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1.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寂静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现如今,土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成为一大严峻的挑战。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其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库区蓄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现今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敏感,并且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腐强度低,易风化,雨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威胁水库安全运营的生态脆弱带,所以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系统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各生态问题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2.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所谓土地生态安全,其确切的含义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于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自身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其次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不受损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而言,它研究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的目,是由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组成的安全复合体系。如果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对上述自然系统安全的影响,显然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要分别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考虑,选取各自不同的评价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0年三峡库区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GDP等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两个时期评价结果,分析结果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等定级;对比三峡库区09年和10年的生态安全转变趋势,并对三峡库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意见及建议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第26 卷第2 期 2007 年3 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6, No.2 Mar., 2007 收稿日期: 2006- 09; 修订日期: 2007- 01. 基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3S 技术支持的山东茶树适生环境评价与区划研究”资助( 2004GG2209065) 作者简介: 史同广( 1963- ) , 男, 山东莱西人,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GIS 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 王智勇( 1979- ) , 男, 硕士, 专业: 自然地理学。E- mail: wzyerb@163. com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史同广1, 郑国强1, 王智勇2, 王林林2 ( 1. 山东建筑大学遥感与GIS 研究中心, 济南250101;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环境学院, 济南250014) 摘要: 长期以来,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 农业土地 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 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日渐增多; 基于此,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 宜性评价, 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 GIS 在土地适宜性 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关键词: 土地; 土宜性评价; 进展; 中国 FAO 在1993 年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中指出,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下称土宜评价) 可称之为“技术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阶段[1], 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工作, 因此备受重视。 在我国, 尤其是现阶段,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生态健康频受威胁, 在此背景下, 土宜评价迅速 发展, 在指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展, 体系不断丰 富, 应用技术及研究成果引人注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土宜评价的发展和最新进展 情况作了概括的阐述。 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1. 1 农用地土地适宜评价案例持续增多 首先, 研究区域从大范围到中、小尺度范围延续的特点仍在继续[2, 3]。近几年较大区域土 宜评价包括: 刘彦随在陕西秦岭对山地土地类型———质量———功能的适宜匹配和调整的研究[4], 郑宇等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做了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5], 邢世和等针对福建省 农用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6]。对比初期和目前大尺度土宜评价, 可以看出, 初期的评 价主要是“摸清家底”以备开发利用, 而目前的评价更重视保护土地资源, 走可持续利用之路。另一方面, 县市级尺度以下的土宜评价大量开展[7, 8], 乃至出现了微小尺度的土宜评价,如 谢树春等在进行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宜评价时, 将村级单位作为试点研究[9]。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近年来环境生态脆弱区土宜评价明显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多, 社会经 济的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严重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 一些研究者在内蒙古地区[7, 10]、喀斯特地区[8]、黄土高原地区[11]、黄土丘陵沟壑区[12], 祁连2 期史同广等: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山地区[13]、紫色土丘陵区[9]等生态脆弱地区开展了土宜评价。这些评价旨在为生态脆弱区人 地矛盾的解决提供指导, 以满足土地合理利用, 防止土地退化, 保护生态健康的需要。 单一用途土宜评价一直倍受重视。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 评价基本都围绕经济作物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1 数量潜力测算 按照前述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的测算方法,统计并分析全区历年已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计算得到项耕系数、可整理建设规模、待整理建设规模和农用地整理出地率,再进行测算,得到全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农用地整理的出地率一般为3.00%-5.00%,而统计出的已实施项目的出地率偏高,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和提高农用地整理的可行性,确定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出地率为3.00%,丘陵山区出地率为5.00%。 测算公式如下: i i i i P M N δ=-*() (公式1) 其中:i M =i S /i β; (公式2) i i i S W *α=; (公式3) i i i L /N β=; (公式 4) 式中:i P ---i 镇的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 i M ---i 镇可整理建设规模; i N ---i 镇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 i S ---i 镇可整理耕地面积; i W ---i 镇基期年耕地面积; i L ---i 镇已实施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 i α---i 镇耕地连片系数; i β---i 镇项耕系数; i δ---i 镇出地率; 2 质量潜力测算

质量潜力以产能提高潜力来表达,主要方法是根据各测算单位的产能提高状况确定。以镇(街道)区域为基本测算单位,以全区内待整理耕地的综合产能代表农用地整理质量潜力。假定全区整理前耕地为该县因素指标区二级区的农用地平均等别,整理后耕地达到该乡镇所在的二级区的农用地分等最高等别,原有耕地部分质量提高潜力为全区内待整理耕地质量由平均等别升到最高等别所增加的产量;新增耕地部分的质量潜力为全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乘以农用地平均等所对应的标准量单产。 质量潜力测算公式如下: ()()15i i i i Q M N P K γ=-*+** (公式5) 式中:i Q 是i 县通过耕地整理产生的质量潜力,单位为公斤; i M ---i 县可整理建设规模,单位为公顷; i N ---i 县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单位为公顷; γ---i 县耕地提高的等别指数,为该县所在因素指标区的 二级区的农用地等指数最大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i P ---i 县新增耕地面积,单位为公顷; K---i 县农用地最低分等指数;

土地生态评价方法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概述 1.1生态安全的概念 1)生态安全的背景 “生态安全”这一概念是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结构变化对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安全保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世界八大公害事件、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水土六十、土地沙化、环境污染、酸雨加剧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胡宇:在我们人类决定师姐各地德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环境后果。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人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人类还迫切感受到生态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星与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一个里程碑,以这次大会标志,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国际政治的一部分。2002年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进一步商讨生态安全大计。当前,关注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国际社会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肖笃宁将生态安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符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 狭义: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整体水平的反映。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内容和新目标,通常认为,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可称为健康系统,它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为不健康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处于受威胁之中。 生态安全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受损害,其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安全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认识,这些生态安全的定义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仅考虑了生态风险,而忽略了脆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仅把生态安全看成一种状态,而没有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性。针对这一局限,人们认为, 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应是指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并使得系统的的脆弱性不断得到改善。一方面,生态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不收损伤、侵害或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另一方面,生态安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脆弱性的不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处于健康和有活力的客观保障条件。

基于GIS的校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土地评价综述

土地评价综述 摘要: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提供必要条件的重要自然综合体,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更有必要掌握土地的总效益,对土地的各方面构成要素进行综合的评价。目前,对土地评价的分类主要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综合来看,其根本就是为了说明土地在进行生产时的生产力即产出效益的质量评测。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土地研究历史发展情况,及应用现状,讨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潜力。 关键词:土地评价评价指标发展研究可持续利用 1 土地评价概述 1.1 土地评价定义 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土地的数量、质量、覆盖特征和经济特点进行的评估,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计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应性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 1.2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有一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评价目的分类,按评价方法分类和按评价途径分类(直接和间接评价),这里主要介绍按评价目的的分类。按土地评价目的,可以分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适应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指根据表明各种指标对某项土地利用影响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中已经储备的有关地区的具体资料进行对比,预测利用的后果,从而具体评定土地质量。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土地的未来利用,土地适宜性的评价是在土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联系某种具体生产对象的相应条件来进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源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适宜性评价在时间方向的延伸。土地的生态评价和经济评价分别是着重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特点和土地的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评价。 2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2.1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 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的土地评价研究仅有半个多历史。 2.2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土地评价的初级阶段 国外:1933年美国提出斯托利指数分级(storie index rating ,SRT)和康奈尔系统(cornell system);1934年法国财政部提出《农地评价条例》;等等。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应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土地潜力评价(land capacity evaluation),又称为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_史培军

收稿日期:1999-05-20;修订日期:1999-1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899374);教育部跨世纪青年培养基金(1998);日本全球环境战略所 (IGES )项目[Foundation I tem :National Natur 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ina,No.39899374;Trans -cen tu ry Foundation for Youth Development,M inistry of State Education of China (1998);Project of In 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 trategy,UE ,J apan.] 作者简介:史培军(1959-),男,陕西靖边人,教授,理学博士。E-mail:spj@https://www.360docs.net/doc/0217668835.html, 文章编号:0375-5444(2000)02-0151-1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史培军1 ,陈晋2 ,潘耀忠 1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5; 2.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环境系统研究所,九州,日本) 摘要:利用1980、1988、1994年的遥感影像,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了深圳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果园用地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沿海岸和主要公路干线迅速增加。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外资大量涌入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变化测量;驱动力;中国深圳中图分类号:F 301.24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 CC)作为IHDP 的核心科学计划经过90年代以来的努力,目前已见到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2] 。其中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测量一直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重要基础,受到IHDP 组织者的高度重视[3]。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技术、社会以及政治的变化[2],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1]。区域土地利用积累性的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极为深刻,即通过影响地表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影响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而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4]。因此,通过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驱动力,建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最新动向[5]。 随着我国沿海开放战略的逐步深入[6] ,沿海开放城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其中深圳市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快速的土地利用变化[7,8] 。 深圳市总面积2020.5km 2 。自1980年成为特区以来,15年间由一个人口33万、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的沿海渔村小镇发展成为1994年拥有336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6.5亿元的大城市,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1980年增加10.18倍和297.67倍,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0%达到1994年的74%,增加7.4倍[7] 。深圳市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为 第55卷第2期2000年3月 地 理 学 报 ACT A G EOG RAPHICA SINICA V o l.55,N o.2M ar.,2000

GIS毕业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

GIS毕业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融为一体,在工程建设、环境监测、交通导航等方方面面得到普及应用,成为了重要的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工具,下面学术堂总结了近年来100个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GIS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GIS技术对工程测量的影响分析 2、GIS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GIS技术在国内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4、GIS技术在矿业权价款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5、GIS空间分析在学区划分中的应用 6、GIS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7、GIS在农村零售商店选址中的应用 8、GIS在绥化城区烟草物流配送路线优化中的应用 9、GIS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例 10、GIS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 11、GIS支持下的城市小区的居住适宜性分析研究 12、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 13、GIS专题数据采集与建库项目质检研究 14、OSM在极地GIS中的应用 15、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16、大数据背景下基于GIS的景观评价方法探究 17、大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8、地理信息系统对羌族文化旅游的价值 19、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20、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应用 2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2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24、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5、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26、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运用 27、高速铁路GIS平台研究与实现 28、基于AE的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研究 29、基于GIS的城市道路黑点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 30、基于GIS的城市道路数字化照明系统的设计 31、基于GIS的城市空间扩展预测 32、基于GIS的城市绿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以江门市为例 33、基于GIS的城市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34、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研究 35、基于GIS的城市院落形态分布特点研究分析 36、基于GIS的地铁站步行可达性研究 37、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土地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土地评价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农用土地评价形成的三大体系,即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评价体系;自然生产力 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1]。土地评价通常被认为是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2]。”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委会定义为: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傅伯杰定义为: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物生产能力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倪绍祥定义为:土地评价,有人称之为土地质量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埃及、印度、罗马的文献中都有关于耕地等级划分的记载。其中土地评价的资料最早见于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税册中,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等。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测量。1877年,俄罗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在尼口格勒自治州和包勒特夫斯克省开展了土地评价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1土地分类定级阶段 在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发展起来的。古罗马著名学者和农学家瓦罗的著作《论农业》中提出按农地的价值大小来排列进行土壤的分级。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开始了以税收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活动,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TR)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科学的土地评价起源于美国的土地潜力评价,距今不到一个世纪。 1.2土地潜力评价阶段 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是随着资源调查与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30年代早期,在美国,尤其是中西部,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大量的水土流失,很有必要根据自然环境环特征,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于是,基于土地利用不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潜力分类.最初是以土壤分类为基础,按土壤、坡度、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划分了八个土地利用潜力级,目的是为水土保持服务。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5]。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级。继美国之后,1963年,参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管理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题目: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学院: 姓名: 学号: 分数: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梳理总结,并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国内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尺度、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理想值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和结 论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展;展望 : , , : ,

, . : ;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1]。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地开发土地资源,避免造成浪费。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以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1.1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为了满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 大化,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从而最终使土地能够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利用前景及限制因素,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按照统筹兼顾、地尽其利的原则,强调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宏观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1 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巩固所学内容,灵活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特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00、2009年的tm影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软件操作,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和马尔科夫预测等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次研究旨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加深对遥感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临潼区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2.1.1 影像分析及样本选取 根据已有的影像资料分析判别,可将研究区地物类别划分为四类: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林地。在ENVI中利用ROI Tool来定义训练样本,也就是将感兴趣区当做训练样本。根据人工经验知识和影像波段组合,可确定影像中白色有尖锐颗粒的呈片状分布地区为建设用地,影响颜色呈浅绿、深绿,并且纹理清晰,分布在城市着农村周围的平缓区域的为耕地,水体的分布呈现出带状或颜色均一的片状,

一般为蓝色或浅蓝色,而在影像东南地区的山上则分布着大量的林地,颜色为墨绿,色泽均一或有浅绿色颗粒。根据上述的解译特征,在ENVI软件中的Region of Interest中选择土地类别的样本,并按照3、7的规则分为验证样本和训练样本。如图所示: 图1. 样本选取过程 对于选好的训练样本在Options下的Compute ROI Separability 中计算可分离度,一般可分离度大于1.8,则表示训练样本的可分离性较好。本研究所选的分类样本分离度均大于1.6,表明可分离性较好。 2.1.2 监督分类 根据分类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本次研究选择最大似然法分类器。最大似然法分类器假设每一个波段的每一类统计都呈正态分布,计算给定像元属于某一训练样本的似然度,像元最终被归并到似然度最大的一类当中。 在ENVI软件菜单中选择Classification——Supervised——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功能,对2000年和2009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制作成专题地图如下:

GIS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常熟市楼市与住房用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院系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 3 月 15 日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目前,国内外gis开发主要使用的开发平台比较集中: 国外GIS软件 (一)ARC/INFO——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二)MapInfo 系列——世界标准的桌面地图信息系统 1)MapInfo Professional是MapInfo公司主要的软件产品, 2)MapBasic是为在Mapinfo平台上开发用户定制程序的编程语言 3)MapInfo ProServer是应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地图应用服务器, 4)MapInfo MapX是MapInfo提供的OCX控件。 (三)TITAN3.0——功能强大的GIS软件平台 国内GIS软件 (四)MAPGIS——民族软件的骄傲 (五)GeoStar ——地理信息管理软件 (六)SuperMap GIS MapX是一个基于ActiveX(OCX)技术的可编程控件。它使用与MapInfo Professional 一致的地图数据格式,并实现了大多数MapInfo Professional的功能。设计一套基于Microsoft公司 VisualBasic6.0开发语言及MapInfo公司MapX;控件开发的一套房产与土地管理系统,充分利用MapX在矢量地图编辑、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弥补传统专业软件的相应不足。 目前关于常熟市房产与土地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不多,并且在系统界面设计以及数据精度方面做得不够完善,除了互联网上一些信息外,各种土地信息不能较好地获得本文在借助 VB6.0 和MapX结合的基础之上,考虑常熟市房产信息与土地信息的特点,开发了这个系统,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此次毕业设计要求以mapX地理信息系统组件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完成常熟市楼市与住房用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从而掌握GIS开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促进增强实践力量,对于自己的就业和能力提升都是很好的帮助,同时能够使得个人对于整个专业方向感有了一定的把握,我了提高GIS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水平我们必须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号 1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3班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单位农业大学 课题性质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 教学 ? 生产? 其它? 毕业设计(论文)省市丰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与研究题目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容、研究方案、进度安 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等方面的分析,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与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可以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2.研究意义: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丰宁县的土地利用情况,是土地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强化整体功能,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进而促进丰宁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研究现状:

1.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具有了新含义,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状态与利用方式,而且将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时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土地利用变化。 2.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的出现和国际上研究的蓬勃展开,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综观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主要研究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农业土地持续利用;城市及其边缘区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持续利用驱动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土地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综合研究模型。结合丰宁县土地利用的数据,丰宁县一级土地类8个,二级地类38个,三级地类3个。土地总面积8738.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108242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8%;非农用地2282811.7亩,占总面积的17.42%。 三、研究容 1.引言 1.1丰宁县总体概况 1.2丰宁县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1.21地质要素 1.22地貌要素 1.23土壤要素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专题研究 黄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黄陵县国土资源局 2008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1.1研究对象 (3) 1.2研究方法 (3) 1.3研究内容 (4) 1.4研究意义 (4)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 2.1黄陵县基本情况概述 (5) 2.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11) 2.3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7) 2.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32) 2.5土地利用特点 (33) 第三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5) 3.1农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36) 3.2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1) 3.3未利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5) 第四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预测 (47) 4.1农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7) 4.2建设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9) 4.3未利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63) 第五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64) 5.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4) 5.2合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途径及建议 (66)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对象 本专题的研究对象是自1996年至2005年黄陵县辖区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状况,尤其是要重点研究2005年黄陵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将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作为本专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1.2研究方法 通常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图上分析法等。 1.静态分析法:是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状况与特点。 主要用于对基期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 2.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地区或与有 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进行比较。 3.动态分析法:(目前比较强调的部分)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 料,分析土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因。 4.指标分析:即是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点和状况, 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效益的分析。 5.图上分析法:既是用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反映出土地利用的特 点及变化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且与IT技术不断走向融合,所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实习是对该专业学生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对目前社会或企业研发的前沿知识或技术有所了解,明确在未来工作中的学习方向,并且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自己的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在实践中也会得到全面提高。要求学习能将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主要任务包括,熟练运用所学了各种GIS软件平台(Arc/Info、Arcview、Mapinfo、SuperMap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ERDAS等)完成相关的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制图、输出等任务。学习利用组件GIS、WebGIS 及Visualstudio开发包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发,并熟悉开发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具有初步的项目开发设计经验。可协助完成有关GIS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将所学的GIS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协助完成所在实习单位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中功能模块中的色斑图生成与各种元素在图层上的绘制显示. 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实习单位是成都成都佳力臣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成都佳力臣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12月,是一家向通信运营商提供专业系统集成服务电信增值业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产品及软件开发公司。公司的合作伙伴有:中国联通四川分

公,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中国网通重庆分公司,中国移动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省气象局,青海气象局. 在公司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中,在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导讲解下,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系统硬件平台,系统逻辑结构,功能模块有一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公司员工的指导,结合所给的GPS,地图,天气数据,数据格式说明,同实习的同组组员配合,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所学GIS软件平台,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功能模块中的色斑图生成与图层元素绘制。 实习内容及过程: 第一个功能模块:格点插值生成色斑图,并进行图层渲染。对所给数据的数据表现形式进得了解,然后由文本到矢量,再到栅格,最后到图片。该模块主要应用于卫星反演;潜势预报;探空;雨量(作业点,雷达)。 第二个功能模块:各种元素(文本;图片;几何要素)在图层上的绘制显示。对所给数据的数据表现形式进得了解,然后由文本描述到矢量,再到图片。该模块主要应用于闪电预警;作业点显示;探空;效果评估(跟踪,雷达)。处理思路:格点生成 定 义:PublicFunctionCreateShapefile(sPathAsString,sNameAsString)AsIFeatu reClass 程序处理过程描述如下: (1)打开一个包含shapefile类型文件的工作空间(2)建立空间字段,字段名必须为shape,说明空间要素为点要素(3)设定空间字段的参考坐标系为已知参考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