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 一 讲《比谁眼力好》

二年级数学第 一 讲《比谁眼力好》
二年级数学第 一 讲《比谁眼力好》

二年级数学思维秋季班方法讲义:

第一讲《比谁眼力好》

姓名典型例题:

【例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出它吗?

练习1:

(1)下面一组图,其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出来吗?

(2)你能把与其他不同的找出来吗?

【例2】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习2:

(1)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第三幅“?”处该怎么填?

(2)按顺序仔细观察,在“?”处填图。

【例3】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字母。

练习3:

(1)按规律在空格里画上图形。(2)接着画。

【例4】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练习4:

(1)接下去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图,在第四幅中应画什么图形?第十幅图应画什么图形?

【例5】接着应该怎样画?请画在空格里。

练习5:仔细观察,第四幅图应画什么图形?

课后巩固:

1、找出与其他图形不同的那组图。

2、接着画。

3、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图形。

4、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5、想一想,第四幅图该怎么填?

★家长签字:

(完整)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数学 质量检测卷(试卷八) 一、填空。(1-8题每空1分,9-10题每题2分,共22分) 1、把20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 20个☆,每4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2、100厘米=()米27米-9米=()米 3、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右面的图形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5、()里最大能填几? ()×4<26 6×()<32 68>9×( ) 6、在○里填上“>”、“<”或“=”。 8×6○48 7×7○47 5×9○46 7、小芳走一步的距离是48()小东的身高是123() 课室大约长10() 8、三个好朋友握手,每两人握一次,要握()次手。 9、 10、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米 50厘米 5米50厘米 5厘米

二、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一条直线长100米。()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条对称轴。() 3、5米和50厘米一样长。() 4、用数字2、4、6能排成六个不同的两位数。() 5、直线一定比射线长。() 三、计算。(1题12分,2题12分,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 × 9 = 9 × 7 = 3 × 4 = 7 × 7 —7 = 8 × 6 = 5 × 9 = 5 × 8 = 3 × 9 + 9 = 32 —7 = 30 + 38 = 55 + 9 = 67—30 + 22 = 2、笔算下面各题。 19 + 58 90—45 29 + 35 + 9 75—46 + 31 四、请你画一画。(每题2分,共6分)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对称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

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角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会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信息窗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简单的比较角的大小方法;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 3.在观察、分析、操作中认识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个红点和绿点,自主练习第1~3题。 第二课时:第二、三个红点,自主练习4~8题。 (三)教学要点的设置与功能 第一个红点:什么是角呢?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 绿点:你还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角?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上找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二个红点:你认识下面这些物体上的角吗?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在对比和观察中认识直角,认识直角符号。 第三个红点:哪个角大? 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自主练习第5题:画直角。学习直角的画法。 自主练习第8题: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画出的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信息窗2:做角 (一)教学目标 1.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2.在观察、分析、操作中比较角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训练:第五讲 数数游戏(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五讲数数游戏【精品】 考考你 小朋友们,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面有多少个. 【教学思路】这两个题属于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计数.课前可以做为思考题让学生来思考.第一个图中可以先横着数,再竖着数,合起来一共有12个.第二个图中第一个看 不见的有4个,第二个看不见的有3个. 猜一猜下图看不见的有几块? 本节课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一些不规则图形的计数方法,比如跳棋孔有多少个,蜘蛛网上有多少个点等问题.把数数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到最简便的计数方法,这里也巧妙的巩固了前面所学的乘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教学思路】一共有4+9+5+4+1=23(个)正方形. 小朋友们都是数数的小能手,在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通过数数来解决的问题,数数的方法有很多,你会哪一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基础篇 猜谜语:一树五枝丫,不长叶和花, 会写会画画.劳动都靠它. 这是().

一只手有( )手指: 3个人共有多少个手指? 【教学思路】人体有数字5的器官有手和脚,但脚不会拿笔画画,所以谜底是手. 3个人共有6只手.所以3个人共有手指:5+5+5+5+5+5=30(个),用乘法:5×6=30 (个)或6×5=30(个).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来计算. 拓展练习 还记得这首诗吗?请你数数,去掉标点后,有几个字? 【答案】第一排有3个字,后面的三排每排有5个字,我们这样数比较简单:5×3+3=18(个)或3×5+3=18(个).还可以把第一排也看成5个,然后把多数的两个减掉.5×4-2=18(个)或4×5-2=18(个) 像下图这样摆出一个长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 根小棒? 【教学思路】摆出一个长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可以这样数横着的小棒有8×2=16(根)竖着的小棒一共有9根,合起来一共有16+9=25(根).摆出一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可以这样数,横着的小棒一共有3×4=12(根),竖着的小棒一共有3×4=12(根),合起来一共有12+12=24(根)

【上海市】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题集(可直接打印)

口算: 12÷6= 4÷1= 6×4= 7×6= 5×2= 15÷5= 35÷5= 21÷7= 23+9= 64÷8= 36÷9= 0×8= 5÷5= 73+13= 40+34= 6×7= 5×9= 56÷7= 42÷7= 1×9= 24÷8= 16÷2= 27÷3= 8×8= 56-19= 32÷7= 72÷9= 4×7= 8×7= 54÷9= 84+12= 42÷7= 63÷7= 39-31= 6÷6= 0÷9= 15÷3×2= 3×4+6= 6×6÷4= 12÷3+8= 应用题: 1.停车场里,小汽车有15辆,大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多少辆? 2.小金练了5道题,小刚做的题是小金的4倍,小金和小刚一共做了几道题? 3.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14棵已经浇完,还有几棵没浇水? 4.买一张儿童票5元,买张5成人票花了40元,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多多少元? 5.一本书81页,小明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9页,还剩下多

口算: 28÷7= 35÷5= 16÷4= 42÷7= 48÷6= 18÷9= 8×6= 0×3= 81÷9= 20÷5= 8÷8= 30÷6= 49÷7= 16÷4= 36÷4= 9×3= 8×4= 18÷2= 24÷4= 0÷4= 24÷6= 20÷5= 64÷8= 40÷8= 45÷5= 8×2= 54÷6= 63÷9= 9×3= 54÷6= 6×1= 24÷6= 45÷5= 30÷5= 16÷4= 36÷9= 25÷5×3= 81÷9-4= 14÷7×8= 42÷6×6= 应用题: 1. 停车场里,小汽车有15辆,大汽车停了3排,每排7 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少多少辆? 2. 小金练了5道题,小刚做的题是小金的4倍,小金比小刚 少做了几道题? 3. 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14棵已经浇完,还有几排 没浇水? 4.买一张儿童票5元,买张5成人票花了40元,一张成人票 和一张儿童票共多少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全面)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1张可以换(____)张,或换(____)张,或换(____)张。 2、你在学校上一节课要________分钟,课间体息要________分钟。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_________)计算简便。 4、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______)。 5、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6、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7、图中有________个角。 8、左图中有(____)个锐角,(____)个钝角,(____)个直角。 9、2千克=(___)克8000克=(_____)千克 600克+400克=(____)千克3千克-100克=(____)克 10、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5、990、(__________)、(__________)、1005.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32 B.25 C.36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圆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 3、下图中,一共有( )个锐角。 A.5 B.6 C.7 D.8 4、比较下面三个角的大小,最大的是() A.B.C.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

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知识点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知识点练习 一、判断正误,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 1.下面的图形是直角()。 2.下面的图形不是直角()。 二、观察实物,填出里面的图形。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___个角 ___个角 ___个角___个角___个角四、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填序号。 上面的图形中,______是角,______不是角。 六、长方形有哪几个,正方形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面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八、把下面图形的编号填在合适的圈内。 九、想一想,选一选。 1.平行四边形的()相等。 A .四个角 B .四条边

2.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3.下面的四边形中,()是平行四边形 A . B . C . 十、想一想,选一选。 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 )。 A .变长; B .变短; C .没变化 2.选出正确的图形,三角形是( )。 A . B . C . D . 十一、动动脑,选一选。 1.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A .1、2 B .1、1 C .3、2 2. A .5

C .3 3.下边是角的是:()。 A . B . C . 十二、想一想,选一选。 1钟面上3点整的时候,时针跟分针成( )角。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2.一个三角形只能有1直角或者( )个钝角。 A .2 B .1 C .5 十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2.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 3.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就越大。( ) 4.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 十四、动动脑,填一填。 1.一个三角板有2个______角,一个______角。 2.一块三角板中,有______个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填在下边的()里。

二年级 数学 第五讲数字谜问题教师版答案

小红在家做计算题,不小心碰倒了墨水瓶,把这两道题弄得残缺不全.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将墨迹破坏的数字找回来吗? 【教学安排】 开课的时候,可用这道题来做引题,在学完例1后,可做为巩固练习来做. 动手动脑 巧填方框里面的数 元旦快乐

例1 在“庆元旦”晚会上,主持人小丽出了这样两道题目: 1 1 19761 6 06 请大家想一想,被纸片盖住的是什么数字? 【分析】 ( 1) 先填个位,已知6+口的个位为1,所以口=5,且个位向十位进1.再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7+1的个位数为1,所以十位数□应填3,且十位向百位进1.最后填百位,由十位进1,可知百位□填1. 2() 我们可以从位数入手.被减数是一个三位数,减数是一个两位数,差是一个一位数,应能推出它的被减数应尽可能的小,减数应尽可能大.再从个位入手,可知,被减数的个位是2,且个位向十位借1,而差的百位、十位上均无数字,说明被减数的百位是1,而减数十位上的数字是9.当然此题也可反着想:□6+6=□0□,也可推出答案. 1 5311 19761 6 20619 由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到,解这种题应按三个步骤分析思考: (1)审题 审题就是找出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它是确定各空格内应该填什么数字的主要依据. (2)选择解题突破口 在审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找出算式中容易填出或关键性的空格,做为解题的突破口.这一步是填空格的关键. (3)确定各空格填什么数字 从突破口开始,依据竖式的已知条件,逐个填出各空格中的数字. 例2 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3个 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齐. 好有意思的题目呀! 【分析】 解题关键:由算式知,和的千位数字只能是百位上数字之和向前进的数,因此把确定千位数字 做为突破口(1)填千位:据上分析,千位上只能填1.(2)确定百位:为了能使百位向千位进l ,所以第一个加数的百位可能是9或7.(因为8已用过) 试验:若百位上填9,则和的百位只可能是1或2,而1和2都已用过,因此百位上不能填9,只能填7.则和的百位为0,且十位向百位进1.(3)确定剩下的4个空格:现在只剩下四个数字没有用,它们是96、、5、3.试验: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填5,和的个位为9,剩下的数字63、不能满足十位上的要求. 若 8 4 2

(完整)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计算题

二()班姓名___________()分钟做()题,对()题 9+27= 59+5= 8+85= 8+23= 8+39= 67+30= 3+97= 37+3= 14+8= 6+37= 64+9= 16+8= 17+4= 69+6= 86+10= 54+5= 9+42= 83+7= 64-40= 4+64= 59+6= 1+29= 6+7= 16+4= 39+9= 8+65= 36+8= 5+56= 9+81= 2+88= 65+6= 15+6= 55+9= 7+17= 4+97= 17+9= 4+29= 40+18= 9+29= 91+6= 13+7= 95+5= 69+20= 58+9= 2+98= 59+1= 27+8= 4+72= 6+70= 9+76= 9+41= 85+8= 98+8= 15+8= 47+7= 7+66= 6+63= 16+9= 47+8= 78+3= 39+7= 96+4= 6+76= 7+61= 59+40= 1+65= 27+8= 15+9= 9+40= 6+47= 30+56= 60+24= 38+30= 7+29= 56+3= 64+8= 9+30= 29+9= 12+9= 77+7= 45+7= 78+8= 12+8= 56+6= 45+4= 14+8= 75+5= 18+8= 4+89= 8+35= 7+89= 65+6= 4+86= 76+7= 82+7= 9+31= 65+3= 29+20= 65-50= 67+6=

二()班姓名___________()分钟做()题,对()题12 - 4= 88 - 27= 74 - 4= 25 - 0= 90 - 50= 70 - 28= 100 - 94= 49 - 6= 72 - 10= 47 - 2= 46 - 26= 85 - 80= 75 - 8= 50 - 50= 41 - 3= 9 - 0= 70 - 48= 91 - 5= 98 - 4= 40 - 20= 81 - 6= 50 - 34= 73 - 7= 18 - 9= 26 - 20= 40 - 24= 40 - 40= 50 - 48= 69 - 24= 30 - 24= 34 - 6= 32 - 4= 90 - 8= 79 - 21= 85 - 5= 70 - 40= 42 - 0= 43 - 3= 92 - 63= 20 - 17= 92 - 72= 92 - 2= 50 - 36= 60 - 30= 80 - 10= 18 - 15= 50 - 1= 19 - 2= 100 - 22= 24 - 9 48 - 9= 97 - 1= 45 - 29= 93 - 20= 7 - 6= 31 - 8= 80 - 0= 90 - 39= 69 - 10= 82 - 6= 90 - 80= 40 - 4= 16 - 5= 70 - 60= 83 - 3 5 - 30= 90 - 80= 70 - 10= 9 - 6= 99 - 21= 60 - 23= 100 - 75= 50 - 2= 33 - 1= 81 - 9 1 6 - 3= 1 - 0= 78 - 7= 3 7 - 5= 9 8 - 88= 90 - 10= 40 - 7= 75 - 50= 31 - 7= 91 - 3= 64 - 27= 80 - 13= 84 - 0= 40 - 31= 96 - 10= 92 - 20= 35 - 17= 12 - 4= 81 - 27= 74 - 4= 25 - 0= 90 - 50= 70 - 28= 94 - 16 9 - 6=

二年级数学第五讲数字谜问题教师版答案

小红在家做计算题,不小心碰倒了墨水瓶,把这两道题弄得残缺不全.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将墨迹破坏的数字找回来吗? 【教学安排】开课的时候,可用这道题来做引题,在学完例1后,可做为巩固练习来做. 动手动脑

例1 在“庆元旦”晚会上,主持人小丽出了这样两道题目: 1 1 19761 6 06 请大家想一想,被纸片盖住的是什么数字? 【分析】 ( 1) 先填个位,已知6+口的个位为1,所以口=5,且个位向十位进1.再填十位,由于个位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7+1的个位数为1,所以十位数□应填3,且十位向百位进1.最后填百位,由十位进1,可知百位□填1. 2() 我们可以从位数入手.被减数是一个三位数,减数是一个两位数,差是一个一位数,应能推出它的被减数应尽可能的小,减数应尽可能大.再从个位入手,可知,被减数的个位是2,且个位向十位借1,而差的百位、十位上均无数字,说明被减数的百位是1,而减数十位上的数字是9.当然此题也可反着想:□6+6=□0□,也可推出答案. 1 5311 19761 6 20619 由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到,解这种题应按三个步骤分析思考: (1)审题 审题就是找出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它是确定各空格内应该填什么数字的主要依据. (2)选择解题突破口 在审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找出算式中容易填出或关键性的空格,做为解题的突破口.这一步是填空格的关键. (3)确定各空格填什么数字 从突破口开始,依据竖式的已知条件,逐个填出各空格中的数字. 例2 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3个 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齐. 好有意思的题目呀! 【分析】 解题关键:由算式知,和的千位数字只能是百位上数字之和向前进的数,因此把确定千位数字 做为突破口(1)填千位:据上分析,千位上只能填1.(2)确定百位:为了能使百位向千位进l ,所以第一个加数的百位可能是9或7.(因为8已用过) 试验:若百位上填9,则和的百位只可能是1或2,而1和2都已用过,因此百位上不能填9,只能填7.则和的百位为0,且十位向百位进1.(3)确定剩下的4个空格:现在只剩下四个数字没有用,它们是96、、5、3.试验: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填5,和的个位为9,剩下的数字63、不能满足十位上的要求. 若 8 4 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X k B 1 . c o m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w W w .x K b 1 .c o M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新课标第一网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剪纸游戏) 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成功男人要读书 广告 关注公众号 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017二年级学而思秋季数学超常班讲义第五讲

二年级超常班第五讲 爱扎堆的七宝 【例1】用①号和⑦号拼出下面的图形,动手试一试,并在下面拼好的图中找到①号,给它涂上颜色.(用阴影表示) 【分析】“想一想”:在脑海中进行空间想象,想象哪块应该放在哪里. “试一试”:如果能想象出来,

可以实际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当无法想象出来的时候,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我们已经学习了“知道位置两拼”和“知道粘贴面 两拼”,本活动是知道拼好的样子去两拼,和前面的方法一样,可以先将其中的一个摆在桌子上,比如先将⑦号放在桌子上,再将①号和⑦号拼在一起,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样子,是否和题中所给图形相同,或者拼好的图形经过旋转、翻转以后,是否和题中所给图形相同. “记一记”:把我们尝试出来的

结果记录下来,并总结方法.可以利用“找图形法”帮助分析 图形,在题目所给的图形中,找到①号,标注出来,如果①号在上面一层,那么剩下的不可能是⑦号;如果①号在下面一层,那么剩下的可能是⑦号;如果①号在左面一层,那么剩下的可能是⑦号;如果①号在右面一层,那么剩下的不可能是⑦号;如果①号在前面一层,那么剩下的不可能是⑦号;如果①号在后面一层,那么剩下的可能是⑦号.再在所有可能的情况里确定①号和⑦

号的具体位置,将①号画出来.要求学生至少能找到一种可能,并画出来,程度好的班,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情况.通过尝试,答案如下: 【例2】用①号和⑥号拼出下面的图形,动手试一试,并在下面拼好的图中找到①号,给它涂上颜色.(用阴影表示)

【分析】用①号和⑥号拼出下面的图形,动手试一试,并在下面拼好的图中找到①号,给它涂上颜色.(用阴影表示) “想一想”:在脑海中进行空间想象,想象哪块应该放在哪里.“试一试”:如果能想象出来,可以实际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当无法想象出来的时候,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我们已经学习了“知道位置两拼”和“知道粘贴面 两拼”,本例题是知道拼好的样子去两拼,和前面的方法一样,可以先将其中的一个摆在桌子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测评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测评总结本次数学测评分为三大部分: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课题研究汇报、期末纸笔测试。下面我从这三大板块来分析本次测评: 平时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小组组长每天都会对作业状况进行登记。课堂表现则通过学期末课本上的小印章和米学上的小红花以及表扬信分别积分。 课题研究通过PPT或视频、作品来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聚集在一起研究本小组的课题,家长们帮助孩子用手机记录研究过程。在汇报时,孩子们采用儿歌、快板、小品等多种形式来展示研究成果。特别是二四班的第四小组,他们的研究课题是:6的乘法口诀。组长杨一一巧妙地利用“糖葫芦”来做文章,每串穿6个。他来扮演卖糖葫芦的,边走边吆喝:“卖糖葫芦的,又酸又甜的糖葫芦”。歌声嘹亮、橡皮泥做的糖葫芦又大又红。台下的学生争相购买。这个1串。那个3串。付款的过程就是需要运用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三六十八”。在欢乐地笑声中,大家再一次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

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期末纸笔测试中,大家掌握比较好的部分有笔算、长度单位、观察物体、乘法。比较薄弱的环节是认识时间。例如:分针从9走到12,走了()分。还有解决问题,读题不认真、答题不完整。 根据测评结果,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和解决问题策略辅导。可以采用小组帮扶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前进的动力和目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完美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电子完美版)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小蚂蚱一次跳4格,2次跳8格,3次跳(____)格,乘法算式是(_____),4次跳(____)格,乘法算式是(______)。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_________)计算简便。 3、2个8相加得(_______),2个8相乘得(_______)。 4、认一认,填一填。 过10分是(___)过一刻是(___)过半小时是(___)过25分是(___) 5、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6、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7、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8、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一块橡皮长4(__________)一张桌子高60(__________) 一棵大树高8(__________)一座桥长30 (___________) 9、一个三角板中有(_____)个角,其中直角有(_____)个。 10、钟面上一共有(_______)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________)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________)个小格。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 2、平行四边形的()相等. A.4个角B.4条边C.对边D.邻边 3、比较下面三个角的大小,最大的是() A.B.C. 4、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 ) A. B. C. 5、如果两个因数末尾都有2个0,那么积的末尾()。 A.一定有4个0 B.至少有4个0 C.最多有2个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