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现状

育方面培训,例如,如何选择、使用和佩戴各种个体防护用品等。

三、讨论

目前,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比较差,其职业安全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总计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上是农民工,总人数达3201万人。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好转的趋势,全年建筑业共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2005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其中,高处坠落、坍塌是主要的致死原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居多,占调查人数的85.6%;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调查人数的81.7%;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建筑行业就是多数农民工的选择。另外,建筑企业规模、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其中安全教育欠缺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发生职业安全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加之管理无序,人员流动性大,未能真正将这些农民工纳入其内部安全教育工作。即使按要求培训,也多是做一种表面形式,被动的应付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正如本次调查显示,66.9%建筑农民工工龄<2年;50%以上的建筑农民工配有安全帽、口罩这些基本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但工作鞋、防护服、防护镜以及耳塞等个体防护设备很少配备。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现针对当前建筑农民工职业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首先,针对设计对象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建立监察、监督和维修保养制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制定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的相关标准,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管理。

其次,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指导他们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明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安全重点防范部位和出现危险情况如何处理,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逐步提高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举办建筑农民工夜校,有计划的对施工现场一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要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例如,采取安全活动月、班组安全会、安全知识竞赛及考核、安全技术交流、事故分析会、警示标语、宣传画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第三,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职业安全的主体责任,必须向新招用的农民工履行告知义务,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现状

罗伏亮1 刘移民1、2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是预防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是职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对职业预防和控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发展史、评估方法、应用及我国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情况介绍了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起源、发展、常用方法及其应用现状,为职业危害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信息。

关键词:职业危害 风险评估

1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发展史

风险评估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对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实验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行了报道[1]。由此到60年代,风险评估处于萌芽阶段。这一阶段早期主要开展定性研究,多运用毒物学鉴定方法进行健康影响分析。之后学者初步开展了一些简单的定量方法进行低浓度暴露条件下的健康风险评估。

70年代风险评估研究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评估体系基本形成。1975年美国发布了《核电厂概率风险评估实施指南》,率先系统地建立了概率风险评估方法。1976年美国国家环保

局颁布了《致癌物风险评估准则》,正式提出风险评估及相关准则,初步形成了风险评估体系。

1983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健康的风险评估建立了系统的甚至定量的程序及方法,其开创性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对风险评估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创建的这一整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2、3]。许多国家和国际机构与组织将其视为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型和指导性文件,据此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技术性准则和指南,如《致癌风险评估指南》、《致畸风险评估指南》、《化学混合物的健康风险评估指南》、《发育毒物的健康风险评估指南》、《暴露风险评估指南》、《环境保护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指南》、《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导方针》等[3、4]。

基金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重大项目(2009-ZDa-0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广州 510800;2、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广州510620通讯作者:刘移民, E-mail, 131********@https://www.360docs.net/doc/0418884414.html,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风险评估在各种学说和技术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并趋向于完善。人们开发出了化学物质剂量效应关系的低剂量外推模型,以生理为基础的药物动力学(PBPK)生物模型等。电脑辅助建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推进了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的定量评估[2]。

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将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职业危害风险的评估与分级,建立了有关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评估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南,形成了工作场所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系统模式。美国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性文件,如《暴露风险评估指南》等拉开了工作现场危害评估的序幕。随后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也纷纷提出并开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工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也制定了一些工作现场危害评估的标准,如《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等[5]。

2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

随着风险评估方法的日益丰富和完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也随之不断发展。目前的职业风险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其评估结果是定性指标。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中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定量方法是运用大量的实验结果和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进行数学模型拟合计算,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风险矩阵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评估法、MES评估法等。 2.1 定性方法

2.1.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在充分分析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基础上,确定检查项目并编制成表,然后按表进行检查。检查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并建立赋分、评级标准。此法简便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2.1.2 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预先审查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分析、辨识其中的职业危害风险,施行预防补救措施,消除控制危险源。这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定性评估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对方案开发初期或设计阶段对职业危害风险进行早期识别和控制[6]。

2.1.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是全面分析生产系统各组成部分、元素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故障、原因及其影响并编制成表,从而评估职业危害风险。FMEA主要用来识别单一设备或系统故障模式以及每一个故障模式对系统或工厂的潜在影响,可针对性提出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建议,避免或减少职业风险[6]。

2.2 定量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决策者跟据其经验予以量化,把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层次,层次之间按隶属关系建立有序的递阶层次模型,并用定量的方法表示,进而建立判断距阵。计算每个层次的判断距阵中各指标的权数,最后递阶层次结构内各层次相对权数组合,得到全部指标相对于目

标的重要程度权数。使用AHP分析法应注意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得到合理结论,检验公式为CI=(λmax–n)/(n-1)[7]。AHP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后,可根据职业风险管理评价因素及权重系数对企业职业风险管理进行评分,再利用Q值加权法评估企业职业风险管理质量。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数据的情况。虽然层次分析法考虑到并集成了综合评估过程中的各种定性与定量信息,但是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评估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估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即使是同一评估专家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评估对象也往往会得出不一致的主观判断。这必然使评估过程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臆断性,从而影响结果的可信度。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和评估集,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重集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评估综合结果。模糊数学法把定性的问题巧妙地转化为定量描述,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有效集合,很好地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为风险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8]。

2.2.3 风险矩阵分析法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将决定危害事件风险的两种因素--危险严重性和危险可能性,按其特点划分为相对的等级,形成风险评估矩阵。主要方法是首先对危害等级(HR)及暴露等级(ER)进行评估,然后通过公式Risk=[HR×ER]1/2计算风险水平。风险矩阵分析法是评估风险水平和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的方法,简单实用,应用广泛,适合现场作业,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9]。

2.2.4 “格雷厄姆—金尼”评估法

“格雷厄姆—金尼”评估法是建立在风险函数R = SPE基础上的一种定性、半定量的职业危害评估法。它基于风险矩阵的两个维度,即职业危害发生的频率、严重程度与其后果,用与职业危害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风险大小,用公式可表示为:D=LEC。其中:D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表示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表示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结果。根据实际经验对相关的自变量进行赋值,从而计算出人们在职业危害环境中作业的风险值,判断其风险水平和危险程度等级。“格雷厄姆—金尼”评估法简单易行,对于潜在危害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已被希腊和一些西欧国家广泛采用[9、10]。

2.2.5 MES评估法

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结合风险管理在LEC评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MES评估法。其原理是风险程度R可以表示为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程度S的乘积,即R=LS。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可能性L的大小取决于职业暴露的频繁程度,即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暴露时间E,所以R=MES。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控制措施、人员暴露情况和事故后果赋值,可计算并评估职业危害风险。MES评估法可应用于有多个作业场所、多个危害因素企业的职业风险评估,此时其计算方法表示为R=max(M ij E ij S ij),M ij E ij S ij为第i个作业场所第j个危险因素的危险级别。MES评估法适用于各类生产作业条件,不受专业的限制,简便实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7]。

2.2.6 其他方法

其他比较成熟的职业危害风险定量评估方法有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工厂的蒙德评估法,日本的六阶段风险评估法等。此外有学者探索了更多更精确的职业风险评估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神经网络集成的风险评估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等[10、11]。

3 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

风险评估方法在职业危害风险的评估与分级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职业危害的各个具体因素,建立定量或定性的评估方法。例如,英国把风险评估方法引入企业职业危害评估中,综合危害因素的暴露浓度、毒性、物理特性和防护水平等因素开发了EASE模型[12]。荷兰开发了一个工作场所定量的职业风险模型,并在2003到2008年间加以验证和实施。该项目包括了四大部分:收集分析事故和暴露数据、将数据概括成一个合乎逻辑的风险模型、施加改善措施、开发优化措施支持有效的风险降低策略。该模型是在对9000

份职业事故详细分析之上建立发展起来的,这些数据基本上涉及到了荷兰职业人群所面临的各种危害。随后希腊在其国内具体情况基础上借鉴此法开发了类似的职业风险量化模型[10、13]。芬兰分析了急性和慢性吸入暴露风险,还分别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评估了皮肤职业暴露风险[14]。

葡萄牙学者提出了半定量职业风险评估的蝶形模式,并应用于葡萄牙某大型造船厂加以测试,它基本上涵盖了造船工业工作环境有关的大多职业风险[15]。蝶形模型原是应用于重大工业事故的风险概率评估,如同许多其他评估方法,它的使用迅速蔓延到职业安全领域。为了减少主观性,评估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首先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职业危害相关的原因和后果。步骤如下:○1重新分析已发生的事故(包括2001-2006年);○2查看安全审计报告和其他管理体系文件;○3建立一个针对所有可能的职业危害基线清单;○4与工人和他们的主管详细交流获得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反馈;○5工作场所的直接观察。第二步进行半定量评估。作者开发了一个评分系统评价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所得出的分数,然后应用到风险矩阵,获得风险水平。评估事故的危险程度的半定量过程使用一个4× 5风险矩阵,分轻微危害、中度危害、十分危害、极度危害和致命危害五个风险级别。

4 我国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

我国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介绍和应用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6-2007)明确将风险评估法列为评价的主要方法,要求各评价机构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估。

如今我国工作现场危害评估的方法及标准多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如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评估方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估方法、噪声作业危害程度评估方法等。目前,我国已有多家评价机构在实践中尝试开发新的职业风险定量评估方法[16]。邓颖聪等[17]把风险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法运用在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中,尝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量化可比,能够在实际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中推广应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5 结语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是对职业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步骤和前提。在评估作业场所或企业职业危害风险时,应全面综合考虑危害因素的毒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防护水平、接触人数等因素,建立适合的风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估或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作业场所的职业管理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优化管理资源,达到质量和效益的结合。这是一种全新理念的管理模式,也是未来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国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起步较晚,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工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在建立在风险评估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订和颁布了许多技术性文件。我国在这方面仍属空白,甚至至今还没有一套适合中国的有关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程序和方法的技术性文件。因此,必须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制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估程序和方法指南,促进我国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Bert Brunekreef,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Toxicology Letters Volume 180,Issue 2,15 August 2008,Pages 118-122.

[2]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8884414.html,ljee,Trends i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249,Issues 1-3,17 April 2000,Pages 13-23.

[3] Bailar JC 3rd,Bailer AJ.Environment and health:9.The science of risk assessment.CMAJ.2001 Feb 20;164(4):503-6.

[4] 毛小苓,刘阳生.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3,11(3): 266-272.

[5] 寿卫国.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6):588-590.

[6] 张平,吴强恩,常秀丽,周志俊.职业危害评价方法简介.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34(6):375-377.

[7] 麦海明,罗海铭.基于风险管理的职业卫生监督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

14(3):201-204.

[8] 王建宇,丘创逸.模糊综合方法在中小化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职业与健康,2010,26(1):1-4.

[9] G.A.Papadakis,and A.A.Chalkidou,The exposure–damage approach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risk in workplace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Risk at ESREL 2006,Safety Science.Volume 46,Issue 6,July 2008,Pages 972-991.

[10] O.N.Aneziris,I.A.Papazoglou,and O.Doudakmani.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risks in an aluminium processing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Volume 40,Issue 3,May 2010,Pages 321-329.

[11] Peretz C,Goren A,Smid T,Kromhout H,Application of mixed-effects models for exposure assessment,Ann Occup Hyg.2002 Jan;46(1):69-77.

[12] Creely KS,Tickner J,Soutar AJ et al.(2005)Evalu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SE model 2.0.Ann Occup Hyg;49:135–145.

[13] B.J.M.Ale,H.Baksteen,L.J.Bellamy,A.Bloemhof,L.Goossens,A.Hale,M.L.Mud,J.I.H.Oh,I.A.Papazoglou,J.Post and J.Y.Whiston,Quantifying occupational risk:The development of an occupational risk model,Safety Science,Volume 46,Issue 2,February 2008,Pages 176-185.

[14] Mimi H.Hassim,and Markku Hurme,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ssessment during basic engineering stage,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Volume 23,Issue 2,March 2010,Pages 260-268.

[15] Celeste Jacinto,Cristina Silva,A 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risks using bow-tie representation,Safety Science,Volume 48,Issue 8,October 2010,Pages 973-979.

[16] 张霞,宁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8(5):309-311.

[17] 邓颖聪,刘移民,张维森,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汽车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1):13-16.

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卫生检测领域中的建立和应用

谭强1,顾春晖2,刘移民1,2

摘要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传统工艺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得到解决,新产品、新工艺造成新的职业病危害在不断产生。因此,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繁多,检测分析技术要求高,职业病防治机构不仅要承担职业病预防控制任务,还要为社会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检测数据,出具高质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并且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技术、方法、法律法规在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在不断追求新技术应用和新方法开发的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先进的管理体系支持。因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要求、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实验室认证认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不仅是其取得资质认证的必备条件,还是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更是规范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卫生;检测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ing

TAN Qiang, HE Jian-min,LIU Yi-min, the Hospital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20, China

Abstract:Face to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caused by occupational hazards has not been resolved, new products, new processes which created new occupational hazards was generating continuously. Therefore, that m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