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

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
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

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

摘要:现有煤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存在定位精度差、功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标节点规则部署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根据井下巷道特征成对部署信标节点,在定位估算时先将信标节点投影到与未知节点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再利用三边测量法进行平面定位,然后结合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的高度差即可实现三维定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通信量小、定位精度较高以及稳定性较好等特点。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煤矿;三维定位;定位精度;能耗;稳定性

3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zhu xiao.juan1*, wang jun.hao1, meng xiang.rui2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2. school of energy and safet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abstract: most exist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ocalization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have low accuracy and high cost problems. a novel 3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 based on the beacon nodes

regular deployment. first, the beacon nodes is deploy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 second, the beacon nodes and unknown node are projected onto the same high level when location estimation, third, 2d position is calculated by trilateration ,at last the 3d position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combining with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unknown nodes and beacon nod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less calculation, low communication, higher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good stability characters.

most of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localization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have problems of low accuracy and high cost. a new 3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 based on the regular deployment of beacon nodes. first, the beacon nodes were deploy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second, the beacon nodes and unknown node were projected onto the same high level while doing location estimation; third, 2d position was calculated by trilateration; at last the 3d position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combining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unknown nodes and

beacon nod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of less calculation, low communication, higher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good stability.

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coal mine; 3d localization; positioning accuracy; energy consumption; stability

0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被应用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环境监测和机电装备状态检测与定位中,由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在不知道相应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研究可靠实用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不仅能进行较为精确的监控,当矿难发生时还能够提供位置信息便于及时展开救援,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煤矿井下定位算法的相关研究领域,许多的节点定位算法已被提出。文献[1]提出了一种信标节点链式部署结构下的动态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测距算法,计算巷道内实际环境下的路径衰落指数,以提高rssi测距算法对环境的适应性;文献[2]提出了基于rssi的对角差分修正定位算法,利用差分原理对测量距离进行修正,从而改善了定位精度;文献[3]将rssi测距法与切球球心法相结合,提出了接收信号强

度指示与切球球心法混合定位算法(rssi and sphere centre mixed localization,rsm);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坐标的动态定位机制,将定位问题抽象为多元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文献[5]将井下巷道网络分割成多个以网关为中心的分布式定位单元,当移动节点经过定位单元时,首先计算其在局部定位单元内的位置坐标,并将该位置信息通过多跳传递给网关,再由网关传送到井上计算机,由井上计算机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该节点在井下巷道网络的三维位置坐标。

文献[1-2]是对基于rssi测距定位算法的一些改进,克服rssi 在井下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提高了定位的精度,但都只局限于二维空间定位。煤矿井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部署在三维空间的,三维空间定位与二维平面定位相比,环境因素更加复杂,增加了定位难度。文献[3-4]是一种建立在立体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算法,需要四个信标节点辅助定位,计算量较大,当进行定位求精时进一步增大了计算量。另外信标数量的增加也将导致测距误差的累积从而影响全局的定位误差。文献[5]提出的定位算法增加了网关附近的通信压力,会造成网关附近的节点生命周期的快速耗尽。现有研究表明[11-12],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主要发生在通信模块上,因此文献[5]提出的定位方法在通信能耗的缺点不容忽视。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标节点规则部署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

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3d localization based on beacon nodes regular deploymen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3dl.rd)。本算法结合煤矿井下巷道的特点规则放置信标节点,定位时先将信标节点投影到与未知节点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利用三边测量法(trilateration)[6]计算未知节点在投影平面的坐标,然后结合其与信标节点的高度差即可实现井下未知节点的三维定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本算法具有计算量小、通信量小、定位精度好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

1相关原理

未知节点在通过rssi获得距离的估计之后,可采用三边测量法来估算自己的位置。三边测量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假设节点a,b,c 坐标已知,分别为(x1,y1),(x2,y2),(x3,y3);节点u的坐标未知,设为(x,y);与节点a,b,c的距离分别是d1,d2,d3。那么式(1)[6]成立:

(x-xi)2+(y-yi)2=d2i; i=1,2,3(1)

可求解出未知节点的坐标为:

因此运用式(2)计算二维平面下未知节点坐标所花费的时间为3t,而利用式(4)计算三维空间下未知节点的坐标所花费的时间则为

(3t+ω)×4。其中ω是用来对这些2×2行列式进行乘法、加法和减法计算时带来的额外开销。为了提高定位精度,通常还需要更多的信标节点,用这些信标节点的组合或组合的子集进行定位,定位

结果最终取其平均值。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维空间下利用四个非共面的信标节点对未知节点进行定位所需计算量远远大于在二维平

面下三个信标节点辅助定位的计算量。

2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

通常对三维空间里的未知节点进行定位时都是利用四个非共面

的信标节点来辅助定位。本文提出的3dl.rd算法,通过规则放置信标节点,计算时将三维空间转化成二维平面,利用三边测量法就可以估计出未知节点的平面坐标;再结合信标节点与未知节点的高度差就可实现三维空间里的未知节点定位。与现有的三维定位算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通信量小、定位精度好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

2.1算法原理

本文提出的3dl.rd算法应用于煤矿井下巷道的节点定位,煤矿井下巷道基本上是狭长型,顶部多存在微弧形或者侧面存在少许的凹凸,可近似地考虑成长方体[15]。信标节点部署在长方体的棱边上且成对放置,即每对信标节点的x,y轴坐标相同,只有z轴坐标不同,如图2所示。

图片图2巷道内信标节点的放置规则将成对信标节点记为

ai(xi,yi,zi)和ai′(xi,yi,z′i)。假设未知节点s的坐标为(x,y,z),3个信标节点对的坐标分别为a1 (x1 ,y1 ,z1 ),a1′(x1 ,y1 ,z1 ′),a2 (x2 ,y2 ,z2 ),a2 ′

(x2 ,y2 ,z2 ′),a3(x3,y3,z3),a3′(x3,y3,z′3)通过坐标投影,

可以将信标节点投影到与未知节点s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得到3个新的信标节点坐标即a1(x1,y1,z),a2(x2,y2,z),a3(x3,y3,z),然后利用三边测量法即可得到未知节点的平面坐标。如图3所示,h代表未知节点到巷道地面的高度;d1,d2分别表示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a1,a1′的距离;r1,r2,r3分别表示将信标节点投影到同一平面后,未知节点与投影节点a1、a2、a3的距离;角度θ表示投影平面与sa1′的夹角。可将信标节点a1(x1,y1,z1)投影到与未知节点同一高度的横截面上,得到a1(x1,y1,z),则有:

其中δz是已知数,代表每对信标节点z轴坐标差即巷道的高度。利用同样方法可求出r2,r3。已知r1,r2,r3,运用式(2)即可求出未知节点的x,y轴坐标。同时得出未知节点的z轴坐标z=z1′+h,综合以上,即可得到未知节点s的坐标s(x,y,z)。3dl.rd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1信标节点以固定的发射功率周期性地发送自身信息:节点id、自身三维坐标。

步骤2未知节点收到信息后,对于同一个信标节点,只记录其最大rssi值;并将信标节点按其rssi值由大到小排序,并建立以下集合:

1)信标节点集合beacon_set={a1,…,ai,aj,…,an},其中ai的rssi值≥aj的rssi值;

2)根据rssi值估算出的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距离的集合

dis_set={d1,d2,…,dn};

3)信标节点的三维坐标集合

position_set={(x1,y1,z1),(x2,y2,z2),…,(xn,yn,zn)}

步骤3选择信标节点集合中的前m个成对信标节点,生成c3m集合,对未知节点的坐标进行估计。

1)根据式(6)计算出未知节点与投影节点的距离r1,r2,r3以及与信标的高度差h。

2)利用式(2)即可得出未知节点的x,y轴坐标;再利用未知信标与多个信标的高度差的平均值即可求出未知节点的z轴坐标。

步骤4位置求精。为了求出准确的未知节点坐标,可重复步骤3,多次计算取平均值。

2.2误差分析

本算法的误差主要由测距误差和定位误差两部分组成,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2.2.1测距误差

由于煤矿井下多为狭长空间,多径效应明显,信号衰落快,rssi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无线传输应采用屏蔽模型。为减小测距误差,参考文献[1]中动态路径损耗指数获取算法来计算巷道内实际环境下的路径衰落指数η,以提高rssi测距算法对环境的适应性,将测距误差降低到15%~20%。

2.2.2定位误差

假设在二维平面下未知节点s的实际坐标为(x,y),定位估算的坐标为(x′,y′),实际坐标与估算坐标的偏差用(δx,δy)表示。未知节点与某一信标节点的实际距离为di,根据rssi估算出的距离为di′,实际距离与估算距离的误差δdi=di-di′。

3仿真与分析

为了验证提出的3dl.rd算法在定位精度、能耗方面的优点,本文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极大似然算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以及文献[5]提出的带盲区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算法(以下简称分布式全局定位)进行了对比。本文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mnet++进行仿真,由于煤矿井下巷道的长度通常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巷道的宽度和高度在不同的地方略有不同,但是大都在10m 左右,因此将仿真区域大小设置为200m×10m×5m。未知节点总数为80个,信标节点按照2.1节介绍过的规则进行部署,通过编写ned文件,利用omnet++中的子模块、门、参数、链接、网络等建立规则的网络拓扑结构,编译后生成拓扑结构文件。节点通信半径取50m(参照telosb mote),这样可以降低信标节点的密度,对硬件的要求不高,同时达到良好的三维网络覆盖率,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节点的连通度为10,仿真的mac协议采用的是802.15.4,无线信号传输采用屏蔽模型,路径损耗指数参考了文献[1]中动态路径损耗指数获取算法来计算巷道内实际环境下的路径衰落指

数η,参考距离d0=1m,高斯分布随机变量xσ的标准差取值为4.0。

实验结果是重复50次运行的平均值。实验主要根据以下指标进行性能评估。

1)定位精度。定位精度一般用估计坐标和实际坐标之间的误差与节点的通信半径的比例表示,数值越小说明定位精度越高。

2)算法稳定性。节点定位时需要利用rssi进行测距,由于环境的影响,测距误差不可避免。如果定位算法随着测距误差的累积使得定位误差失去控制,则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3)算法的能耗。能耗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由于传感器节点电池能量有限,因此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与功耗密切相关的定位所需的计算量、通信开销是一组关键性指标。

图4显示了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与信标节点密度的关系。信标节点密度指一跳通信范围内平均信标节点数。图4显示的是平均测距误差为15%时,信标节点的数量取10、12、14、20、26个时三个算法定位精度的比较。图片

图4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与信标节点密度的关系

从图4可以看出3dl.rd算法的平均定位精度优于另外两种算法。信标节点在初期规则部署时需要较大的人工,但是与信标节点的随机放置策略相比,在定位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煤矿井下巷道内不同位置对传感器节点的覆盖和通信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传

感器节点具有显著的位置特征,如果采用随机放置策略,很难保证煤矿井下监控的位置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规则部署策略,能较好地满足煤矿井下不同监控对节点位置的需求。

图5分别显示了不同测距误差对三种算法的定位误差的影响,由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测距误差的增加,三种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都有增大的趋势。但是与极大似然算法相比,测距误差对3dl.rd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小。原因是3dl.rd算法简化了计算步骤,减少了运算次数,因此减少了误差积累,保证了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体在2.2.2节已做过理论分析。与3dl.rd算法相比,测距误差对分布式全局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影响较小,原因是该算法只对节点做局部(即各个水平面)定位,未知节点z轴坐标是根据信标节点已知的z轴坐标变换计算得出的,z轴坐标不受测距误差的影响。图片

图5测距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节点的能耗主要从节点通信量与节点计算量来分析。本文提出的定位算法只需在单跳模式下,假设某一周期内(传送1b数据),未知节点只需要接收信标节点发送过来的位置信息,相邻节点之间不需要通信,因此网络上总的能耗为:es=ess+esr

ess=(eelec+eampdk)m

esr=eelecm其中:ess是信标节点发送数据的能耗;esr是未知节点接收数据的能耗;eelec是发送器或接收器的功耗;eamp为发

送放大器的功耗;d为传输距离;k为由环境决定的无线传输损耗指数;m为参与定位的信标节点个数。文献[5]提出的分布式全局定位算法,首先在一跳范围内计算出局部坐标,通过多跳路由方式将自身位置信息传送到网关(sink节点)。sink节点把得到的原始位置信息经过初步处理后通过总线传送到基站,再传送给上位计算机进行三维坐标变换。这里只分析该算法未知节点到sink节点之间的通信能耗,由于其sink节点到上位机之间通过总线连接,其通信能耗可忽略。

对于多跳通信模式,在以通信半径形成的圆形域内,第i层环内的每一个传感器节点中继的数据包数量ki[8]为:

ki=[r2-(ir)2][r2(2i-1)]; i=1,2,…,n其中:r为通信半径;r为多跳通信模式中每一层环的厚度。此时,第i层环上的每个传感器节点不仅要中继ki个数据包,还要传输自身的数据包。对于某一周期(传送1b数据)内,其发送能耗

为:ems=ki(2eelec+eampdk)+(eelec+eampdk)其中第一层(sink节点附近)的节点发送能耗最大,即:

ems(1,r)=(r2-r2)(2eelec+eampdk)r2+

(eelec+eampdk)

其接收能耗则为:

emr=k1eelec

分布式全局定位算法中,第一层(sink附近节点)的总能耗

=ems(1,r)+emr。由此可以看出,文献[5]提出的算法会使sink 节点附近的通信压力增大,使周围节点生命周期快速耗尽。

极大似然估计算法由于需要更多的信标辅助定位,其通信能耗也高于3dl.rd算法。与两者相比3dl.rd算法在通信能耗上具有明显优势。

节点的计算量在本文第1章里已经做了分析,图6显示了不同信标节点密度下三种算法的时间开销。图片

图6三种算法的计算量对比

4结语

本文分析了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下节点定位在计算复杂度、定位误差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标节点规则部署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算法(3dl.rd)。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通信量

小、定位精度好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克服了目前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三维定位精度差、功耗高等问题。参考文献:[1]乔钢柱,曾建潮.信标节点链式部署的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j].煤炭学报,2010,35(7):1229-1233.

[2]

田丰,秦涛,刘华艳,等.煤矿井下线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j].煤炭学报,2010,35(10):1760-1764.

[3]

张共会,邓志东.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下矿工定位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2):2003-2005.

[4]

戴桂兰,赵冲冲,邱岩.一种基于球面坐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定位机制[j].电子学报, 2008, 36(7):1297-1303.

[5]

刘志高,李春文,耿少博,等. 带盲区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系统[j].煤炭学报,2010,35(8):236-242

[6]

liu zhigao, li chunwen, wu danchen, et al.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personnel positioning scheme in coal mines with blind areas[j]. sensors, 2010, 10(11):9891-9918. [7]

王雪.无线传感网络测量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武俊,胡敏,朱继华. 基于传感器网络通信环境的节点覆盖控制

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26(12):2820-2868.

[9]

成小良,邓志东,董志然.基于无线通信和计算特征分析的能耗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46(12):1985-1993.

[10]

孙利明.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1]

hazas m, ward a. a high performance privacy.oriented location system[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3:216-233.

[12]

capkun s, hamdi m, hubaux j p. gps.free positioning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j]. cluster

computing,2002,5(2):157-167.

[13]

seidel s y, rappaport t s. 914 mhz path loss prediction models for indo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multifloored buildings[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992,40(2):209-217.

[14]

汪摇炀,黄刘生,肖明军,等. 一种基于rssi 校验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节点定位算法[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30(1):59-62. [15]

周公博.面向窄长空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

[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0.

[16]

deborah 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utorial part ⅳ:sensor network protocols[r].

atlanta,georgia,usa:wpp,2002:23-28.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大规模网络 为了获取精确信息,在监测区域通常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数量可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不同空间视角获得的信息具有更大的信噪比;通过分布式处理大量的采集信息能够提高监测的精确度,降低对单个节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大量冗余节点的存在,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性能;大量节点能够增大覆盖的监测区域,减少洞穴或者盲区。 自组织网络在 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如通过飞机播撒大量传感器节点到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或随意放置到人不可到达或危险的区域。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在传

感器网络使用过程中,部分传感器节点由于能量耗尽或环境因素造成失效,也有一些节点为了弥补失效节点、增加监测精度而补充到网络中,这样在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个数就动态地增加或减少,

从而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之动态地变化。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要能够适应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动态性网络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出现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④新节点的加入。这就要求传感器网络系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具有动态的系统可重构性。 可靠的网络 传感器网络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传感器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太阳的暴晒或风吹雨淋,甚至遭到无关人员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由于监测区域环境的限制以及传感器节点数目巨大,不可能人工“照顾每个传感器节点,网络的维护十分困难甚至不可维护。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保密性和安全性也十分重要,要防止监测数据被盗取和获取伪造的监测信息。因此,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必须具有鲁棒性和容错性。

基于arduin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方法的研究大学论文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受到普遍重视的新型网络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的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定位技术被应用于室内定位中,尤其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的定位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易于实现等优点,得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学者们的青睐。 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RSSI的室内定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定位模型分析和定位算法设计。首先,为了获得较为精确的定位,根据RSSI测距原理和无线信号传播衰减模型在设定的室内环境进行多次实验,通过计算及均值处理等方法反复调整以获得标准的定位模型参数,得到高精度的等效距离。接着,根据三边定位算法原理简化定位算法,建立更为简单的定位模型,采用双边定位得到两个可能的定位点,再利用RSSI测距原理对两个定位点进行择优选择确定定位点。最后,在Arduino开发平台上对参考节点与未知节点这两类iDuino节点的室内定位模型进行了软件开发设计和程序开发。在设定的室内环境部署iDuino节点,搭建实验定位模型,并实现了定位。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室内定位,RSSI,Arduino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s developed rapidly and universally emphasized as a new network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 advent and development of WSN have had a profound and lasting impact on the life and all areas of 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Wireless nodes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asis in the application and studi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osition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in indoor location at present, especially the based on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positioning technology gets a great preference from many scholars of studi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and easy to realiz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indoor positioning based on RSSI,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positioning model analysis and positioning algorithm design. First,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we perform several experiments according to the RSSI ranging principle and wireless signal propagation attenuation model in the setting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get accurate positioning model parameters and equivalent distance by the methods of calculation and mean processing. Then, we simplify Trilateral Localization Algorithm to Bilateral Location Algorithm and establish a simpler positioning model, with which we can get two nodes of possible location, and determine the better node according to the RSSI ranging principle. At last, we make software designing and programming of these nodes that are anchor nodes and nodes of unknown on the Arduino development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indoor environment we selected, we deploy the iDuino nodes and then build location model, with which we implement the location. KEY 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Nodes,Indoor Location,RSSI,Arduino

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浅谈

王露瑶 16111206031 无线传感器网络浅谈 摘要:随着人们对物理世界的建设与完善,对未知领域与空间的拓展,人们需要的信息来源、种类、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信息的获取方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方式对物理世界的本能感知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感器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电子世界的重要媒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果说互联网构成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那么,无线传感网络就是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客观上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人与自然界的交互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传感网络直接感知客观世界,从而极大地扩展现有网络的功能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协议测评应用一、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

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二、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特点 (1)节点的可移动性、通信的断接性。由于传感网络具有自组网和自动路由的特性,故其常常用于一些可以移动的领域,比如位于地面以下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等。另一方面,可移动的特性、采集数据的间隔性等使得网络节点再通信时并不需要进行连续的数据传输(2)通信能力有限。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通信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米。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断接频繁,经常导致通信失败。此外传感器网络更多地受到高山、建筑物、障碍物等地势地貌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传感器可能会长时间脱离网络,离线工作。如何在有限通信能力的条件下高质量地完成感知信息的处理与传输,是设计传感器节点的重要问题。 (3)电源能量有限。传感器的电源能量极其有限,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由于电源能量的原因经常失效或废弃。由于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大、分布范围广,采用电池供电的节点受到电源能量约束的问题比较严重。 (4)计算能力有限。传感器网络中的智能传感器内部都具有嵌入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发展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出发,简单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和介绍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用几个实例展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未来展望 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通的组成与特点 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包括三要素,即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传感器由电源、感知部件、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软件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功能;感知对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目标;观察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是传感信息的接收者和应用者。

传感器网络系统的节点具有自动组网的功能,节点间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工作。多跳路由。节点受通信距离、功率控制或节能的限制,当节点无法与网关直接通信时,需要由其他节点转发完成数据的传输,因此网络数据传输路由是多跳的。动态网络拓扑。在某些特殊的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移动的,传感器节点可能会因能量消耗完或其他故障而终止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使网络拓扑发生变化。节点资源有限。节点微型化要求和有限的能量导致了节点硬件资源的有限性。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前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虽未形成大规模的市场应用,但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军事、国防、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建筑物监测等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实用价值,被誉为对十一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一)军事应用 同很多高科技技术一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生也是源于网络在军事应上的需求,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的概念更贴近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战场上的应用主要是信息搜集、跟踪敌人、战场监测、目标分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低成本、低功耗的密集型节点构成,拥有自组织性和相当的容错能力,即使部分节点遭到恶意破坏,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正是这一点保证了无线传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 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 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 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 路三部分组成 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 万物的网络。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二、基本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若源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否则执行退避算法。

无线传感器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与发展趋势讲课讲稿

无线传感器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与发展趋势 1 研究背景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无线通信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发展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方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应用方案开始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通信。 微机电系统和低功耗高集成数字设备的发展,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的传感器节点得以实现。这样的节点配合各类型的传感器,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的新兴概念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监视、大规模环境监测和大区域内的目标追踪等领域。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而且数量大、更换非常困难,所以低功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设计准则之一,因此,它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进行更新和改进,需要精心设计的软硬件系统,以使其可靠而耐用。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WSN被列为第一;美国《今日防务》杂志更认为WSN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革。可以预测,WSN是信息感知和采集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2]。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便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此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是计算机应用的扩展,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技术,使用智能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过去的研究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 因此,在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在保证无线传感模块性能的同时又能实现其低功耗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当前对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研究仍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低功耗就是其发展方向之一,而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结合实现还不完全。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线传感模块的功能,增加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无线传感节点的硬件功耗的分析,确定无线传感模块各单元的基本功率消耗,并进行相应比较,确定需重点降耗的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对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芯片完成对低功耗无线传输模块的自主设计和制作。并辅助软件开发人员完成各子模块的驱动编写,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整体通信功能。

_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算法 目录 一、常用定位技术 (2) 1.1 GPS与A-GPS定位 (2) 1.2 基站定位(cell ID定位) (3) 1.3 Wifi AP定位 (3) 1.4 FRID、二维码定位 (3) 二、定位算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三、WSN定位算法分析 (5) 3.1 基于锚节点的定位算法 (5) 3.1.1 距离相关定位算法 (5) 3.1.2 距离无关定位算法 (6) 3.2 基于移动锚节点的定位算法 (8) 3.2.1 基于移动锚节点的距离相关定位算法 (9) 3.2.2 基于移动锚节点的距离无关定位算法 (11) 四、总结 (13) 附:组员及分工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常用定位技术 1.1 GPS与A-GPS定位 常见的GPS定位的原理可以简单这样理解: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在整个天空范围内寻找卫星是很低效的,因此通过GPS 进行定位时,第一次启动可能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这也是为啥我们在使用地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先出现一个大的圈,之后才会精确到某一个点的原因。不过,如果我们在进行定位之前能够事先知道我们的粗略位置,查找卫星的速度就可以大大缩短。 GPS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民用精度约为10米,军用精度约为1米。GPS的优点在于无辐射,但是穿透力很弱,无法穿透钢筋水泥。通常要在室外看得到天的状态下才行。信号被遮挡或者削减时,GPS定位会出现漂移,在室内或者较为封闭的空间无法使用。 正是由于GPS的这种缺点,所以经常需要辅助定位系统帮助完成定位,就是我们说的A-GPS。 例如iPhone 就使用了A-GPS,即基站或WiFi AP 初步定位后,根据机器内存储的GPS 卫星表来快速寻星,然后进行GPS 定位。例如在民用的车载导航设备领域,目前比较成熟的是GPS + 加速度传感器补正算法定位。在日本的车载导航市场是由Sony 的便携式车载导航系统Nav-U1 首先引入量产。例如在增加了三轴陀螺仪的iphone4里可以利用三轴陀螺仪来辅助完成定位,具体可以参见这篇文章的介绍,不过三轴陀螺仪定位的误差会随着时间逐渐积累。

浅谈无线传感网络和目前面临的困难

浅谈无线传感网络和目前面临的困难 随着半导体技术、微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感器在微小体积内能够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于一体,推动了低功耗多功能传感器应用的快速成长。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就是由大量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这类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能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的监测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它作为全球未来十大技术之一,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军事、医疗、家用、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无线传感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楚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怠,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无线传感网络的传感器可以由许多种不同类型构成,如:震动的,低取样率电磁的,热力的,可视的,声学的和雷达等,能监视大范围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车辆移动,光条件,艇力,污染,噪声,某一对象出现或消失,机械力,当前对象属性等。能够,。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复杂机械监控、城市交通、空间探索、大型车问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无线传感网络面临的困难 管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前景广阔,就现有的技术发展水平来说,让无线传感网络大量投入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还面临饕许多困难,需要许多关键技术的解决: 传感器节点的工艺和产品成本问题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节点一般为电池供电,有效电量非常有限,丽且由于应用环境与节点数景关系,电池更换是不可能的。但是无线传感网络的生存时间却要求长达数胃甚至数年,一旦传感节点能量用尽,只能采取放弃或替代。因此能否节约电池能量成为无线传感网络软硬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现代传感嚣技术从单一的物性型进入以微电子和微机械集成技术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集成工艺的发展,将微传感器、微驱动器、微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器和电路、接口、通讯和电源等组成一体化系统。美国制造了在2cm~0.15cm的体积内,由3个陀螺和3个加速度计组成的微型惯性导航系统。该系统的质量为距,体积只有小型惯性导航系统的0.1%。智能化尘粒传感器已达到舯级,国内在制造工艺方西还有欠缺。 虽然节点微型化使各部件能耗降低,研究机构对电池的改进使传感网络生命期得翻延长。但仍存在低电压或节点执行某项操作所需尖端电流不够而影响传感网络功能的有效性。”。这也是弱前值碍关注的方强。 网络的组织和管理 在传感器黼络应用中,通常传感器节点被放鬣在没有基础结构的造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设定,节点间的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如通过飞机播撤大量传肄器节点到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或随意放置到人不可到达或危险的区域。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和自管理的能力。网络组织和管理的焦点是如何在能量有效的前提下,通过自行检测自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至关重要,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的定位算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和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这两种类型的算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考虑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了有效抑制复杂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精度的影响,以三边定位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三边质心定位法, DV-HOP改进法两种较为精确的改进算法. 对于问题一,为了改进三边测距法,我们引进质心法,建立基于三边测距法、质心法的三边质心定位法(通过计算相交圆的交点,在每两个圆相交产生的两个交点中找到与另一个圆距离较小的点,共可找到三个点,用这三点所确定的区域的质心来估计未知节点的坐标),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运用加权补偿法,对区域定位误差加以考虑,求得更准确的未知节点的坐标. 对于问题二,我们采用DV-HOP改进法,首先确定各节点之间的最小跳距即最小跳数,由此估算出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再结合三角测量法,三边算法,多次计算取平均值,最终确定各未知节点的坐标. 对于问题三:针对本问,我们采用三边测量法、三边质心定位法、DV-HOP测量法,分别对已知仿真算例中的未知节点进行定位运算,同时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求解,最后得出由未知节点实际坐标,结果见附表二. 对于问题四,首先,我们将通过三种方法求出的各未知节点坐标值与附件中所给出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然后由此总结分析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和优缺点,比较三种算法的优劣. 鉴于所给出的三种算法,基于本问题所给出的信息量(未知节点到周围三个信标节点的距离,各信标节点的坐标,各未知节点的真实坐标,仿真算例),DV-HOP改进法所得结果较为精确. 关键词:无线网络定位三边质心定位法加权补偿法DV-HOP改进法

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八大应用

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八大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信息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可用于特殊环境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发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有哪些呢? (1)军事领域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由于WSN具有密集型、随机分布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利用WSN能够实现监测敌军区域内的兵力和装备、实时监视战场状况、定位目标、监测核攻击或者生物化学攻击等。 (2)辅助农业生产 WSN特别适用于以下方面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例如,大棚种植室内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监测、珍贵经济作物生长规律分析与测量、葡萄优质育种和生产等,可为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带来极大的帮助。采用WSN建设农业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用一套网络设备完成风、光、水、电、热和农药等的数据采集和环境控制,可有效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种植的科学性。 (3)生态监测与灾害预警

WSN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生物种群研究、气象和地理研究、洪水、火灾监测。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是生态保护的基础。在野外地区或者不宜人工监测的区域布置WSN可以进行长期无人值守的不间断监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实时的数据资料。具体的应用包括:通过跟踪珍稀鸟类等动物的栖息、觅食习惯进行濒危种群的研究;在河流沿线区域布置传感器节点,随时监测水位及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布置节点,可提前发出灾害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抗灾措施;可在重点保护林区布置大量节点随时监控内部火险情况,一旦发现火情,可立刻发出警报,并给出具体位置及当前火势的大小;可将节点布置在发生地震、水灾等灾害的地区、边远山区或偏僻野外地区,用于临时应急通信。 (4)基础设施状态监测系统 WSN技术对于大型工程的安全施工以及建筑物安全状况的监测有积极的帮助作用。通过布置传感器节点,可以及时准确地观察大楼、桥梁和其他建筑物的状况,及时发现险情,及时进行维修,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5)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安全方面,传感器网络技术可用于危险的工作环境,例如在煤矿、石油钻井、核电厂和组装线布置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介绍

基于系统集成技术的节点类型和特点 在节点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方面,目前常用的节点均为采用分立元器件的系统集成技术。已出现的多种节点的设计和平台套件,在体系结构上有相似性,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微处理器,如AVR系列和MSP430系列等;或者采用了不同的射频芯片或通信协议,比如采用自定义协议、802.11协议、ZigBee[1]协议、蓝牙协议以及UWB通信方式等。典型的节点包括Berkeley Motes [2,3], Sensoria WINS[4], MIT μAMPs [5], Intel iMote [6], Intel XScale nodes [7], CSRIO研究室的CSRIO节点[8]、Tmote [9]、ShockFish公司的TinyNode[10]、耶鲁大学的XYZ节点[11] 、smart-its BTNodes[12]等。国内也出现诸多研究开发平台套件,包括中科院计算所的EASI系列[13-14],中科院软件所、清华大学、中科大、哈工大、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也都已经开发出了节点平台支持网络研究和应用开发。 这些由不同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研制的无线节点在硬件结构上基本相同,包括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射频单元,扩展接口单元、传感器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核心部分为处理器模块以及射频通信模块。处理器决定了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运行速度等,射频通信模块决定了节点的工作频率和无线传输距离,它们的选型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点的功能、整体能耗和工作寿命。 目前问世的传感节点(负责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的节点)大多使用如下几种处理器:ATMEL公司AVR系列的ATMega128L处理器,TI公司生产的MSP430系列处理器,而汇聚节点(负责会聚数据的节点)则采用了功能强大的ARM处理器、8051内核处理器、ML67Q500x系列或PXA270处理器。这些处理器的性能综合比较见表1。 表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采用的处理器性能比较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Matlab仿真

学士学位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Matlab仿真 ——质心算法的Matlab仿真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二○一四年三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打“√”)

作者签名:年月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Matlab仿真 以达 (师学院通信工程系, 653100)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技术、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IT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其具有网络自组织、覆盖广以及高容错性等固有优点以及组网成本低、构建灵活、方便等特点,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应用广泛。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节点自身的正确定位是提供监测事件位置信息的前提。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原理、分类和难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定位算法的原理并比较了他们优缺点。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的方法,并结合科研及实际需要进行学习和研究。最后,本文设计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应用系统基于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质心算法;节点定位;Matlab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egrated sensor technology, MEMS technology, modern network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areas of current research. Because of its self-organizing network,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of wide coverage and high fault tolerance and low cost network, build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mak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fields. Nod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s a key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itself correctly positioned to provide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

1 系统结构概述 本文设计的WSN硬件平台,由若干传感器节点,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汇聚节点,以及一台PC机组成。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求以及功能要求,节点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部分: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A/D单元、射频单元、供电单元以及扩展接口单元。节点的硬件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1 所示。 图1-1 传感器单元负责对所关心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采集数据,提供给处理器单元进行处理;处理器单元负责数据处理及控制整个节点的正常工作;射频天线单元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相关数据;供电单元负责为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扩展接口可以实现节点平台的功能拓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2 节点核心模块设计: 2-1电源模块设计: 电源是设计中的关键部分,电源稳定工作是整个节点正常工作的保证,设计合理的电源电路至关重要。节点包含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模拟器件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且数字器件常常为模拟器件的噪声源,故为了 图2-1-1 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模拟器件接模拟地并采用数字地与模拟地单点共地。电源可选用电池或干电池,电源芯片可选用XC6209、XC6221系列的LDO电源芯片,分别提供3.3V和1.8V的数字与模拟电压,电路如图2-1-1所示。 2-2传感器 模块设计: 温度传感器设 计:本设计采用 LM75DM-33R2串行 可编程温度传感 器,这种传感器在 环境温度超出用户 变成设置时通知主 控制器。滞后也是 可以编程解决。它 采用2线总线方式,允许读入当前温度,并可配置器件。它是数字型温度传感器,直接从

寄存器读出温度参数,并可实现编程设置INT/CMPTR输出极性。 图2-2-1是其功能图,因为设计中只是简单的监测环境的温度,故只需一片 LM75,所以地址线A0、A1、A2置地,INT/CMPTR悬空,设计的接口电路如图2-2-2所示。 图2-2-1 图2-2-2 因为cc2431本身带有A/D模块,也可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温度,其接口电路如图2-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2009-09-25 作者:朱红松,孙利民 摘要:在对无线传感器网路(WSN)产生和发展、技术成熟程度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WSN 组网模式、拓扑控制、媒体访问控制(MAC)和链路控制、路由与数据转发及跨层设计、时间同步技术、自定位和目标定位技术等组网关键技术和应用支撑技术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应用中的典型实用和示范系统,文章对WSN的应用进行了分类。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网络;无线Mesh网络;分簇控制;能量效率;移动控制 英文摘要: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rtup, roadmap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nd its maturity in techniques and market, and surveys key research topics and techniques support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area, including networking model, topology control, media access and link control, routing, data forwarding and cross-layer design technique, time synchronization, node positioning, object tracking, etc. Based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ypical systems, the paper classifies applications of WSN. 英文关键字: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d hoc network;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lustering control; energy efficiency; motion contro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6CB303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73055)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技术 赵泽 黄希 崔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系统是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是承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数据处理和网络功能的基本单元,所有与传感器网络相关的协议、机制、算法等都需要在节点上得以实现并加以优化才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常用的节点均为采用分立元器件的系统集成技术,而面向下一代网络、采用片上系统集成技术的低功耗、低成本节点将能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介绍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体系结构及设计方法,比较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节点性能,同时,介绍下一代片上节点系统的研究进展。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体系结构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求以及功能要求,目前问世的由不同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研制的无线节点在硬件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存在细微的差别,无线节点包括如下几个基本单元: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射频单元、扩展接口单元、传感器以及电源。节点的硬件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处理器Flash Ram A/D Timer 存储器传感器扩展接口射频 电 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图1 节点的硬件体系结构框架 二、节点设计技术要素 在节点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节点的硬件成本要低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在目标环境系统中,所布置的节点数量基本上在数百个到数千个以上,在如此大规模的布撒情况下,单个节点的成本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求在能够满足系统需求的条件下,将节点的硬件成本降低到足够低; 2、 节点具有足够的数据处理及存储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担负两项功能,一是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二是进行数据传输。数据采集过程一般由处理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论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论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多学科融合的结果,其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前景无限,受到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结构和体系结构,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简要介绍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热点的最新进展,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5-0139-0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集于一体,实现了传感器、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融合[1]。无线传感器网络正逐渐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美国的“Business Week”曾在1999年预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成为2l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l项技术之一[2]。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及其演化历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部署在检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

系统,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作进一步处理和应用,实现了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类社会三元世界的连通。一个WSN 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通信网、管理中心、用户等元素。WSN经历了智能传感器、无线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3个阶段。[3]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现状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因而包含众多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2.1 MAC协议的研究 MAC协议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冲突问题,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运行,MAC层的运行效率直接反应整个网络的能量效率, MAC协议成为WSN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MAC协议一般采用“侦听/休眠”交替的信道侦听机制,以减少空闲侦听,节约能耗。根据协议中为减少数据碰撞和串音现象而采用的不同方法,可以将MAC协议分为三类:(1)利用时分复用(TDMA)的方式为各节点分配独立固定的信道;(2)通过频分复用(FDMA)或者码分复用(CDMA)的方式,实现无冲突的强制信道分配;(3)通过竞争机制,保证节点随机使用信道并且不受其他节点的干扰。[4] 在MAC协议研究中,Ye.W等提出了WSN最经典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