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年6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39 No.3 295 文章编号:1000-0747(2012)03-0295-0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1,2ē???1,2ē???1,2ē???1,2

?1. ????Щ??????2. ?????????????ё????

基金项目:??????????????????2011ZX05044?2011ZX05007-004?

摘要:?????????c???????c???????ē??????c??c??c??????ē?????????????????ю?????????????????ē??????????????d ????????????????c??????????????????????ю?????????????c????ē?ю?????????????????d???????????????????c???ē????????ē????????ē??????ю????ē?????d?????????????c????????????????ю???????????????????????d?13?21 关键词:???????????ю????????

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ght ga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

Yang Hua1,2, Fu Jinhua1,2, Liu Xinshe1,2, Meng Peilong1,2

(1.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 710018, China; 2.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Oil & Gas Fields, Xi’an 710018, China)

Abstract:Through lithological analysis of reservoirs, fluid inclusion test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seismic, well logging and formation testing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ight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 spec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and summarizes the key techniques for tight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gas source conditions of large area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ontinuous hydrocarbon injection, widespread delta facies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the accumulation mode of short-distance migration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cale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 The Upper Paleozoic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 cover a large area and have many gas-bearing formations and multiple pressure systems. The tight reservoirs, which were formed before gas accumulation, are of high heterogeneity. Full digital seismic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thin reservoirs, fine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tight gas reservoirs, and integrated supporting techniques for gas development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Ordos Basin; tight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 key technique

1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的天然气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4次重大转变,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勘探主战场由盆地周边向盆地腹部转移,发现了以镇川堡为代表的多个上古生界气藏;?20世纪80年代末勘探思路从寻找构造圈闭向岩性地层圈闭转变,发现了以靖边气田为代表的奥陶系古风化壳气田;?20世纪90年代中期勘探重点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转向上古生界碎屑岩岩性圈闭,发现了以榆林气田为代表的碎屑岩岩性气藏;?2000年以来,向上古生界砂岩致密气勘探转变,发现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致密气田[1]。

新资源评价结果表明[2],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5.16u1012 m3,其中致密气资源量为10.37u1012 m3,约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68%。目前已发现苏里格、乌审旗、大牛地、神木等4个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致密气田(见图1),致密气累计地质储量约为3.53u1012 m3,占盆地已发现天然气总地质储量的84%,显示了鄂尔多斯盆地丰富的致密气资源。

本文拟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成藏特征及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为盆地今

296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39 No.3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气田分布位置

后及其他地区致密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及可借鉴的勘探开发技术。

2 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2.1烃源岩

晚古生代,沼泽相煤系烃源岩在鄂尔多斯盆地内广泛发育,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本溪组、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包括暗色泥岩和煤层,煤层厚6?20 m,平均有机碳含量为67.3%;暗色泥岩厚40?120 m,平均有机碳含量为2.93%。煤系烃源岩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条件,其原始沉积物主要是高等植物,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质组含量平均为79.1%,惰质组、壳质组含量平均为16.5%和5.64%,无机矿物含量为3.2%,故成烃以气为主油为辅[3-4]。

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受构造热事件的影响[5],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已普遍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处于生排烃高峰期,生气强度集中分布在15u108?35u108 m3/km2。其中,生气强度大于15u108 m3/km2的区块面积占盆地总面积的70%以上,故具有广覆式生、排烃的特征[5-7]。

上古生界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见图2),在天然气持续充注条件下,模拟计算出致密气藏形成时(早白垩世末)累计甲烷碳同位素值为 33‰,与现今气藏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瞬时充注条件下,模拟计算出致密气藏形成时瞬时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为 23‰,明显大于现今气藏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致密气藏具有ā持续充注、累积聚气ā的成藏特征。

图2 米脂气田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结果

盆地烃源岩广覆式生烃、持续性供气为大型致密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2 储集层

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加里东期长达1u108多年的风化剥蚀,晚古生代盆地地势非常平缓,古坡度为1°?2°,无明显的沉积中心和坡折带,发育大型缓坡浅水三角洲沉积[8]。在相对平坦的构造背景下,湖泊水体浅,河流水动力较强,对三角洲的建设始终起着控制作用,沉积砂岩中可见明显的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湖平面频繁波动,湖岸线摆动大而且迅速,不同期次的河道横向反复迁移,导致砂体纵向上多期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如主要储集层下石盒子组盒8段形成了厚10?30 m,宽10?20 km,延伸300 km以上大面积分布的砂岩储集体(见图3)。

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主要发育2大物源区[9-10],即西部的富石英物源区和东部的贫石英物源区,前者主要由变质石英砂岩、石英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板岩和千枚岩等浅变质岩系组成,后者主要由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石榴黑云片麻岩、长石石英岩、大理岩等深成变质岩系组成。受物源区的影响,盆地西部大面积发育石英砂岩储集层,由于石英砂岩化学稳定性高、硬度大、不易被压实,有利

2012年6月杨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297

图3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厚度图

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和孔隙流体的流动,且该区后期成岩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储集层物性相对较好,储集空间以粒间孔、溶孔、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盆地东部地区发育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储集层,由于岩屑砂岩,特别是以柔性岩屑为主的岩屑砂岩抗压实能力不强,不利于孔隙流体流动和溶蚀作用发生,且该区后期成岩作用强,因此储集层物性相对较差,储集空间以黏土微孔为主,偶见岩屑溶孔以及少量晶间孔和层间微裂隙。总的来说,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低渗透、特低渗透砂岩储集层为主,有效储集层的形成与岩石组构、成岩作用关系密切。

2.3 天然气运移聚集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发育大面积致密砂岩储集层,在广覆式生烃背景下,致密储集层形成时间与天然气充注时间的匹配关系决定着天然气的聚集方式和分布格局。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及硅质胶结作用是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致密的主要原因,晚期硅质胶结作用发生的时间基本代表致密储集层形成的时间。根据埋藏热演化史恢复结果及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见图4),可以确定天然气的成藏时间。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90?130 ?,对应的硅质胶结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见图5),而此时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为低成熟—成熟,天然气尚未大规模充注成藏,反映了储集层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

图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石英加大边中

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图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陕参1井埋藏热演化史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是天然气大量生成的时期,此时上古生界储集层已基本致密化,砂岩孔隙度降至10%以下,储集层孔喉细小[11-12],毛细管阻力较高,在区域地层平缓的构造背景下,天然气难以沿构造上倾方向发生大规模的侧向运移,以就近运移聚集为主[13-14]。在近距离运移聚集模式的控制下,一方面天然气浮力无法克服储集层毛管阻力,构造对气藏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构造下倾方向仍发育有利含气区,广覆式生烃与大面积分布储集砂体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大气区的形成;另一方面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孔、缝网状输导体系以相对较小的散失量就近运移至砂岩储集层中聚集成藏,提高了聚集效率,降低了天然气成藏的门槛,即便在生烃强度较低的地区也能够聚集

298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

Vol. 39 No.3

成藏,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实践表明,在生气强度大于10u 108 m 3/km 2的地区就可以形成大规模工业性天然气聚集。

同时受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气藏内部的分隔性十分明显,天然气富集程度有较大差异。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天然气聚集受渗透率

级差控制[15-16],相同气源条件下,渗透率高的砂岩储集层中天然气充注的起始压力低,运移阻力小,气容易驱替水,而渗透率较低的储集层中天然气充注的起始压力高,运移阻力大,气较难进入。储集层非均质性控制下的差异充注成藏使得天然气主要富集于渗透率较高的砂岩储集层中(见图6)。

图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剖面中单井产量与渗透率的关系

3 致密气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近8 000块岩心样品统计结果表明,地表条件下砂岩孔隙度小于8%的样品占50.01%,孔隙度为8%?12%的样品占41.12%,孔隙度大于12%的样品只占8.87%;储集层渗透率小于1u 10

3

μm 2的占88.6%,其中小于0.1u 10

3

μm 2

占28.4%

(见图7)。覆压条件下,基质渗透率小于0.1u 10 3

μm 2

的储集层占89%,属于典型的致密储集层。鄂尔多斯

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的成藏特征如下。

图7 地表条件下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渗透率分布

?含气层组多,从上古生界本溪组到石千峰组共发育19个含气层组,主力含气层段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8段、山西组山2段与山1段、太原组太1段,单井平均发育气层5?10段,单个气层厚3?8 m 。

?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大于95%,以干气为主,不含H 2S ;地层水矿化度为22.38?230.00 g/L ,水型均为CaCl 2型。

?气藏存在多个压力系统,除盆地东部地区存在常压和局部超压外(压力系数为0.95?1.12),其余地区压力系数均小于0.95,最小压力系数为0.34。

?储集层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非均质性强,孔喉微观结构复杂,毛管压力封闭条件好,不需要直接盖层,发育无明显界限的非闭合圈闭。天然气生产井一般无自然产能,储集层压裂改造后直井日均产量1u 104?2u 104 m 3,水平井日均产量5u 104 m 3。在气井生产过程中,初期产量递减快,后期低产(日产量1u 104 m 3)阶段可维持较长时间。

?天然气聚集一般不受浮力作用控制,超压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渗流方式主要为非达西渗流;

2012年6月杨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299

一般无底水,无统一的气、水边界,存在上气下水、气水倒置、气水同层等多类型气水赋存状态;气水分异差,含气饱和度差异大。

?储量丰度低,含气面积大。储量丰度为0.6u108?1.2u108 m3/km2,天然气大面积连片分布;勘探证实苏里格气田含气面积超过3u104 km2,储量丰度为1.2u108 m3/km2。

4 致密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4.1 全数字地震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主要为沙漠和黄土,表层疏松,地震波能量衰减强烈,目的层反射信息微弱,储集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地震储集层预测难度大[17]。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试验,形成了全数字地震技术,成功地实现了薄砂岩储集层的有效预测。

全数字地震技术在采集方式上由早期的短排列观测系统转向长排列观测系统,由模拟检波器接收转向全数字检波器接收,新采集处理的CMP道集(共中心点道集)资料品质高,成果剖面视主频可达45 Hz左右,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由以往的8?85 Hz拓宽到4?120 Hz(见图8)。

全数字地震技术在处理方式上采用折射波静校正、多域振幅补偿、组合去噪和四次项动校正等叠前道集保真处理技术,很好地保持了AVO特征,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形成了以AVO属性分析及交会、叠前角度域吸收和叠前弹性反演及交会为核心的叠前储集层预测技术系列,实现了叠后资料处理向叠前资料处理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薄储集层预测精度,有效储集层预测符合率提高到72%以上。

全数字地震技术改变了以往二维地震资料剖面信噪比低、分辨率低,仅能满足构造研究和砂体刻画需要的局限。转换波剖面视主频达到25 Hz,频宽8?60 Hz,提高了转换波分偏移距叠加剖面的质量,获得了高品质、信息丰富的地震资料,突破了转换波成像的难点(见图9),实现了从岩性体刻画到薄储集层预测与流体检测的重大转变。

图8 模拟检波器(a)与全数字检波器(b)单炮记录对比

Pq5—石千峰组千5段,Tc2—太原组太2段

图9 鄂尔多斯盆地S077053测线横波处理剖面对比

300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39 No.3

4.2 致密气层测井精细评价技术

近年来,在传统分区分层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盆地上古生界有效储集层与非储集层、低饱和度气层与水层的测井响应差异小,气层评价难度大[18]的问题,提出了分岩性、分成岩相细分解释单元的新思路,建立了以岩石物理研究为基础,以储集层有效性、含气性评价为核心的致密气层测井精细评价方法。

4.2.1 ????????γ?

致密气储集层不同于常规气层,其储集层物性条件差,孔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体积占岩石总体积比例小,气层与围岩的电性特征差异小,因此致密气层的测井解释比常规气层困难[19-20]。由于水平井、体积压裂等工艺、技术的进步,面向常规工艺、技术的气层解释标准不再适合于解释致密气储集层。致密气储集层的解释强调储集层含气饱和度和储集能力的评价,而把产能看作是一个技术和经济问题。在致密气层测井微观特征和应力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气测数据、含气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的定量评价,初步形成了适合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质条件的致密气层测井解释标准,认为致密气储集层具有气测有明显异常、含气饱和度高于26%、含水饱和度小于或接近束缚水饱和度的特征。

4.2.2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储集层中,由于孔隙内充填的凝灰质蚀变成因的黏土矿物吸附了大量的束缚水,且弱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微孔被束缚水饱和,形成高束缚水体积导电,因此气层电阻率低,经典Archie模型难以适用。ā三水ā导电模型考虑了黏土的特殊理化作用,又对微孔隙水的导电作用给予了处理,它将岩石的导电视为自由水、微孔隙水、黏土束缚水的并联导电,为砂泥岩电阻率测井解释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应用结果与岩心数据吻合较好,提高了含气性评价的精度(见图10)。

4.3 致密气藏规模有效开发集成配套技术

近年来苏里格气田在开发前期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12项开发配套技术创新:井位优选技术、滚动建

R LLd—深侧向电阻率;R LLs—浅侧向电阻率;I CNL—中子孔隙度;ρ—密度;'t—声波时差;SP—自然电位;GR—自然伽马图10 鄂尔多斯盆地S383井盒8段测井曲线与“三水”模型处理成果图

2012年6月 杨华 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301

产技术、储集层改造技术、稳产接替技术、优化钻井技术、快速投产技术、排水采气技术、数字管理技术、井下节流技术、井间串联技术、增压开采技术及分类管理技术。其中,井位优选技术、优化钻井技术、储集层改造技术、井下节流技术、排水采气技术、数字管理技术6项技术对致密气田低成本开发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井位优选技术和储集层改造技术使得致密气井单井产量大大提高,直井产量达1.1u 104 m 3/d ,

水平井产量达5u 104?8u 104 m 3/d ,开发水平显著提升。 4.3.1 ??????

致密气田非均质性极强,要实现气田的规模有效开发,必须细化储集层研究,在含气富集区内进一步进行优化布井技术研究,提高钻井成功率[21]。以二维数字地震为核心,采用河道带预测和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见图11),使直井钻井成功率由早期的50%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

图11 井位优化部署技术流程图

4.3.2 ??????

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选择合理靶前距、轨迹控制及PDC 钻头个性化设计等技术攻关,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直井钻井由平均45 d 缩短到15 d 左右,丛式井钻井由平均35 d 降低到20 d 左右,水平井钻井由平均202 d 缩短到71.5 d ,最短的只需要37.98 d 。 4.3.3 ???????

通过直井多层、水平井多段的体积压裂改造,实现了致密储集层改造的重大突破,为致密气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手段。

直井改造工艺技术形成了以不动管柱机械分层压裂工艺为主体的增产工艺体系,实现了直井4层及以上的连续分压要求。水平井改造技术中自主研发的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具、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改造工具,可实现10段以上改造(见图12);2010年压裂改造78口水平井,投产后与直井相比增产3?10倍,平均无阻流量62.4u 104 m 3/d 。 4.3.4 ??????

井下节流工艺依靠井下节流器实现井筒节流降压。该工艺的应用有效抑制了井筒水合物的形成,提

高了气井携液能力,是实现苏里格气田ā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不注醇,中低压集气、带液计量、井间串接、常温分离、二级增压、集中处理ā集输新模式的基础。

4.3.5 ??????

针对致密气井产能低、携液能力差的特点,在气井生产初期采用井下节流技术助排,在中后期使用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优选管柱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等技术,以消除或减小井底积液的影响,从而改善气井生产状态,延长产水气井生产期。 4.3.6 ??????

基于单井远程传输、电子自动巡井与气井远程紧急截断等3项数字管理技术,可通过集气站控制系统对井场紧急截断阀下达开关井操作指令,实现气井的远程开关和无人值守。

以井位优选、快速钻井、储集层改造、井下节流、排水采气、数字管理为核心的12项开发集成配套技术的应用,使长庆油田实现了致密气的规模有效开发。2006年以来年均致密气产量增长超过30u 108 m 3,2010年致密气产量达到106u 108 m 3,占盆地天然气总产量

302 石油勘探与开发?油气勘探Vol. 39 No.3

图12 不动管柱水力喷砂多段压裂工艺示意图

的50%以上,预计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350u108 m3,其中致密气产量约为230u108 m3(见图13)。

图13 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及发展趋势

5 结论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资源丰富。煤系烃源岩广覆式生烃、持续性充注为致密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气源保障;盆地北部发育的大型缓坡三角洲砂体为致密气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高石英含量砂岩与溶蚀作用控制着相对高渗储集层的分布;盆地构造的稳定性与天然气的近距离运聚成藏为致密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上述成藏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大面积分布的格局。长庆油田在致密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形成的全数字地震技术、致密气层测井精细评价技术和以ā井位优选、快速钻井、储集层改造、井下节流、排水采气、数字管理ā为核心的12项开发集成配套技术为实现致密气的经济有效开发、降低气井开采成本、提高气井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参考文献:

[1] 杨华, 傅锁堂, 马振芳, 等. 快速高效发现苏里格大气田的成功

经验[J].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6(4): 89-94.

Yang Hua, Fu Suotang, Ma Zhenfang, et al.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inding Sulige Large Gas Field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01, 6(4): 89-94.

[2] 付金华, 姚泾利, 刘新社, 等.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资源

评价[R]. 西安: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2010.

Fu Jinhua, Yao Jingli, Liu Xinshe,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Palaeozoic of the Ordos Basin[R]. Xi’an: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2010.

[3] 戴金星, 钟宁宁, 刘德汉, 等.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

主控因素[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Dai Jinxing, Zhong Ningning, Liu Dehan, et al. G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oal-formed large and medium gas fields in China[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0.

[4] 赵振宇, 郭彦如, 徐旺林, 等. 鄂尔多斯盆地3条油藏大剖面对风

险勘探的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 16-22.

Zhao Zhenyu, Guo Yanru, Xu Wanglin, et al. Significance of three reservoir profiles for the risk exploration in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16-22.

[5] 任战利, 张盛, 高胜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其成

藏成矿意义[J]. 中国科学: D辑, 2007, 37(增刊): 23

?-32.

Ren Zhanli, Zhang Sheng, Gao Shengli, et al. Tectonic thermal hi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formation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and mineral deposit in Ordos Basin[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7, 50(zk2): 27-38.

[6] 王明健, 何登发, 包洪平, 等.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条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 30-39.

Wang Mingjian, He Dengfa, Bao Hongping, et al. Upper Palaeozoic

gas accumulations of the Yimeng uplift, Ordos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1): 30-39.

[7] 刘新社, 席胜利, 付金华,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生

成[J]. 天然气工业, 2000, 20(6): 19-23.

2012年6月杨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303

Liu Xinshe, Xi Shengli, Fu Jinhua, et al. Natural gas generation in the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00, 20(6): 19-23.

[8] 杨华, 席胜利, 魏新善, 等.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J].

天然气工业, 2006, 26(12): 45-48.

Yang Hua, Xi Shengli, Wei Xinshan, et al. Analysis on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Sulige area of the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06, 26(12): 45-48.

[9] 杨华, 魏新善.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J].

天然气工业, 2007, 27(12): 6-11.

Yang Hua, Wei Xinshan. New progress achieved by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Sulige area of the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07, 27(12): 6-11.

[10] 蔺宏斌, 侯明才, 陈洪德, 等.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北部下

二叠统山1段和盒8段物源分析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09, 28(4): 483-492.

Lin Hongbin, Hou Mingcai, Chen Hongde, et al. Provenance analysi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han1 session and He8 session in northern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 Chin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9, 28(4): 483-492.

[11] 刘新社, 周立发, 侯云东. 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

古生界天然气成藏[J]. 石油学报, 2007, 28(6): 37-42.

Liu Xinshe, Zhou Lifa, Hou Yundong. Study of gas charging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Ordos Basin using fluid inclusio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7, 28(6): 37-42.

[12] 窦伟坦, 刘新社, 王涛.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

气水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0, 31(5): 767-773.

Dou Weitan, Liu Xinshe, Wang Tao. The origin of formation water and the regularity of 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for the Sulige gas field,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0, 31(5): 767-773. [13] 李仲东, 惠宽洋, 李良,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

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J]. 矿物岩石, 2008, 28(3): 77-83.

Li Zhongdong, Hui Kuanyang, Li Liang, et al.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gas migration and reservoir-forming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norther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08, 28(3): 77-83.

[14] 汪泽成, 陈孟晋, 王震,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克拉通坳陷

盆地煤成气成藏机制[J]. 石油学报, 2006, 27(1): 8-12.

Wang Zecheng, Chen Mengjin, Wang Zhen,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l-formed gas reservoir in intercratonic depress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6, 27(1): 8-12.

[15] 郭秋麟, 李建忠, 陈宁生, 等. 四川合川—潼南地区须家河组致

密砂岩气成藏模拟[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4): 409-417.

Guo Qiulin, Li Jianzhong, Chen Ningsheng, et al. Modeling of the

tight sandstone gas accumulation for the Xujiahe Formation, Hechuan-Tongnan Area, Sichuan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4): 409-417.

[16] 姜福杰, 庞雄奇, 姜振学, 等.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的物理模

拟实验[J]. 地质论评, 2007, 53(6): 844-849.

Jiang Fujie, Pang Xiongqi, Jiang Zhenxue, et a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gas charging in tight sandstone[J]. Geological Review,

2007, 53(6): 844-849.

[17] 窦伟坦, 杜玉斌, 于波. 全数字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在苏里格

天然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4): 63-68.

Dou Weitan, Du Yubin, Yu Bo. All digital seismic pre-stack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ulige area[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09, 21(4): 63-68.

[18] 杨双定, 赵建武, 唐文江, 等.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气层识别

新方法[J]. 测井技术, 2005, 29(1): 43-45.

Yang Shuangding, Zhao Jianwu, Tang Wenjiang, et al. New method

to identify gas zones in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rvoir[J].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2005, 29(1): 43-45.

[19] 董瑞霞, 范晓敏. 致密砂岩气层综合识别方法的改进[J]. 世界地

质, 2003, 22(3): 266-270.

Dong Ruixia, Fan Xiaomin. Improvement of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formation containing gas from compact sandstone[J].

World Geology, 2003, 22(3): 266-270.

[20] 范翔宇, 夏宏泉, 陈平, 等. 致密砂岩盖层测井评价研究[J]. 天然

气工业, 2004, 24(4): 24-26.

Fan Xiangyu, Xia Hongquan, Chen Ping, et al. Logging assessment

of tight sandstone as cap rock[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04, 24(4):

24-26.

[21] 冉新权, 何光怀. 关键技术突破, 集成技术创新实现苏里格气田

规模有效开发[J]. 天然气工业, 2007, 27(12): 1-5.

Ran Xinquan, He Guanghuai. Key technologies broken through and

integrated techniques innovated to realize efficient and large-scaled

development in the Sulige gas field[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07,

27(12): 1-5.

第一作者简介????1963-?ē?ē?????ē??ē????Щ???????????ё?ē?????????????????????d????????????Щ??????ēЩ?????ē??Ω??710018d E-mail?yh_cq@https://www.360docs.net/doc/151434068.html,

收稿日期:2011-12-06修回日期:2012-03-25

(编辑胡媛绘图刘方方)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第44卷 第4期西北地质Vol.44 No.42011年(总180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Sum18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4-012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 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宋和平1,张炜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100; 2.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三叠系延长组上组合地层作为下寺湾油田的主力油层段,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其后备资 源日显不足。通过对近年来下寺湾地区探井含油层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 -长10段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8段,对其沉积微相、砂体形态、 储盖组合、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下寺湾油田持续稳步发展寻找到层系接替 资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层系接替;储层特征;构造形态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倾单伊陕斜坡的南部(杨俊杰,2002)(图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比较富集的地区之一,面积约2 285km2。该油田经历了3个勘探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对甘泉县桥镇以东、王坪以西一带进行了勘探验证,钻探127口井,其中试油108口井,87口井获工业油流,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1、长2和延安组延7、延9、延10油层,探明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2 127×104t;第二阶段是1987年组建延长油矿管理局下寺湾钻采公司,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战略,主要围绕已有探井扩大生产规模,到2001年先后在柳洛峪南部、雨岔西部、张岔、北沟、川道-龙咀沟、道镇等区块对延长组长2、长3、长6油组进行了勘探,累计探明含油面积408km2,已探明地质储量11 600.8×104t;第三阶段是2008年开始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进行勘探,相继发现了柳洛峪区块延长组长8,雨岔区块延长组长7、长8、长10,川道-龙咀沟区块延长组的长7、长8油层组。 随着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组合地层开发状况的日趋饱和,可用于继续勘探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日渐减少。笔者依据近年来在下寺湾地区探井钻遇油层特征,主要针对三叠系下组合地层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为下寺湾油田稳步增长寻找到接替性油藏资源(裘亦楠等,1994,1998;李道品,2002)。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经过长期的地质发展演化,形  收稿日期:2011-05-24;修回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下寺湾采油厂“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2008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6-),男,陕西甘泉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shp663@163.com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

[收稿日期]2013-09- 12 [作者简介]储阳(1988-) ,女,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李建明(1962-),男,教授,现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储层评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ljm@yang tzeu.edu.cn。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 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研究 储阳,李建明,颜冠山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余锦 (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上海434012) 涂利辉  (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26 )[摘要]综合运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和岩石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条件好,其中以克里摩里组烃源岩品质最好;奥陶统拉什仲组、乌拉力克组和克里摩里组以腐泥类型为主,表现为I型干酪根的特征,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中奥陶统和下奥陶统地层中有机质均处于高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强度在平面上的分布大致以中央古隆起为中心,环周分布,越靠近古隆起区域其生烃强度越小。[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潜力[中图分类号]TE1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4)02-0018- 031 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大型叠合型沉积盆地,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发育中晚奥陶世的碳酸盐岩沉积,局部有碎屑岩和蒸发岩的沉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天环坳陷,前期勘探表明其与东邻的苏里格气田区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背景,具备形成岩性气藏的地质条件。该研究区内的探井含气显示普遍,部分层段试气已获工业气流,是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其中天环坳陷北段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1] ,其大致范围为北至铁克苏庙以北,南至大水坑,西至吴忠,东邻定边,总的勘探区域面积约3.5×104km2 。该研究区下古生界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只有奥陶系和寒武系。气藏分布的总趋势是西厚东薄,向中央古隆起逐步超覆尖灭[ 2] 。天环坳陷北段地区烃源层主要包括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中生界湖盆碎屑岩共3套烃源岩,其中天环坳陷北段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统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克里摩里组烃源岩呈南北向展布,沿中央古隆起西斜坡由东向西厚度逐渐增大。 2 有机质丰度评价 一般情况下,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岩石中的有机质丰度成正比。因此,氯仿沥青“A”可作为判 断岩石中有机质数量的地球化学指标。总烃是氯仿沥青“A”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烃之和,所以其既可做丰度参数也是判断烃源岩中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程度的指标之一。通过岩石热解分析,能够了解未成熟的烃源岩的原始产烃潜力,但对已进入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尤其是达到高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只能检测其残余生烃潜力,随着变质程度的加强和成熟度的提高,生烃潜量(S1+S2)指标会明显地变小。该研究区下古生界烃源岩形成时间长、成岩史复杂,采用通用标准不利于烃源岩实际划分与评价。基于该研究区烃源岩的高成熟度演化的特点以及生产实际显示总有机碳含量(TOC)低于0.3%无法作为有效烃源岩,将天环坳陷北段地区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的下限值定为0.15%,其中大于0.15%为烃源岩类,小于0.15%为非烃源岩类( 见表1)。· 8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月号石油中旬刊第11卷第2期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 at Sci Edit) Jan.2014,Vol.11No.2

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解释

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章雄,潘和平,骆淼,李清松,赵卫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430074) 2005 致密砂岩气层是指地下含有天然气的,其孔隙度低(一般小于10 %) , 含水饱和度高(大于40 %) 而渗透率(小于0. 1 ×10 - 3 μm2 ) 勉强能使天然气渗流的砂岩层。由于这类砂岩层往往处于深处或盆地的深部,所以又常称为深层致密砂岩气层。美国能源部根据渗透率进一步把致密砂岩气藏划分为:一般性气藏(渗透率大于1 ×10 - 3μm2 );近致密气藏(渗透率在0.1~1×10-3μm2);标准致密气藏(渗透率大于0. 05~0. 1 ×10 - 3μm2 ) ;极致密气藏(渗透率大于0. 001~0. 05×10 - 3μm2 ) ;超致密气藏(渗透率大于0.0001~0.001×10- 3μm2)。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盆地(又叫西加盆地),美国落基山地区,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同时又都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虽然致密含气砂岩层在世界上很多含油气盆地都有分布,但目前对这种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加以开发利用的,主要局限于美国、加拿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 气层的直接识别是测井地质专家们常用的气层识别方法,由于该方法快速、直观、简单易行而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直接识别方法包括:曲线重叠法和交会图法等。 211 曲线重叠法 三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即:中子孔隙度—密度孔隙度法、中子孔隙度—声波孔隙度法) 是气层直接识别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中子孔隙度—密度孔隙度法(即:核测井孔隙度差异法) 最早是谭廷栋教授提出的一种适合于深层致密砂岩天然气勘探的有效方法。深层天然气由于埋藏深,储层孔隙度小,核测井(中子和密度测井) 读数的分辨率较低。采用传统的核测井读数差异难以发现深层天然气。核测井孔隙度差异法是将核测井读数转换成核测井孔隙度,在气层由于天然气的存在使得中子孔隙度减小,密度测井孔隙度增大,两者重叠出现负异常。地层含气饱和度越大,重叠区域的差异面积也会越大。 李云省等(2003) 采用中子孔隙度—声波孔隙度法识别气层效果较好。当地层孔隙中含有天然气时,由于天然气含氢量低于水和油,所以气层中子的孔隙度会降低。而由于声波在气层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油和水中的低,所以气层的声波时差会增大,甚至会出现“周波跳跃”。所以在测井曲线图上含气层的中子和声波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24-27]。盆地北以阴山为界,向南经陕西, 至北秦岭;西与六盘山、贺兰山毗邻,向东延伸,至山西吕梁山[7]。盆地横跨内 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五省份,总面积约33×104km2。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2.1.1 大地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背景来看(图2-1),鄂尔多斯盆地地块北隔河套盆地与内蒙地轴 相望,南与秦岭褶皱带相接;西与北祁连褶皱带为界,至东部鄂尔多斯地块[28]。 图2-1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构造格局图(据陈刚,1994)构造区划:Ⅰ鄂尔多斯地块;Ⅰ1天环向斜,Ⅰ2东部斜坡,Ⅰ3东南部挠褶带;Ⅱ贺兰断褶带;Ⅲ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Ⅲ1六盘山-鄂尔多斯南缘过渡带,a 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b 南北向构造带;c 鄂尔多斯南缘冲断带;Ⅲ2 祁连—北秦岭带:a 北祁连构造带; b 中祁连构造带; c 南祁连构造带; d 北秦岭带;Ⅳ阿拉善地块(阿拉善隆起);Ⅴ山西地块;Ⅵ伊盟隆起;Ⅶ内蒙加里东海西褶皱带;Ⅷ内蒙隆起。 主要断裂:①离石断裂;②桌子山东断裂;③贺兰山东麓断裂;④地块西南缘边界断裂:(4a)龙首山—查汉布鲁格断裂,(4b)金塔泉—马家滩断裂,(4c)惠安堡—沙井子断裂,(4d)草碧—老龙山—口镇圣人桥断裂;⑤青铜峡—固原断裂;⑥地块南缘过渡带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6a)北祁连—海原断裂,(6b)宝鸡—洛南—栾川断裂;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与南秦岭构造带分界断裂:(7a)临夏—武山断裂,(7b)商县—丹凤断裂。 图例说明:1、祁连—北秦岭变质杂岩(Ar-Pt1),2、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3、二、三级构造单元分界 2.1.2 研究范围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第31卷第3期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31 No.32006年5月 Earth Science Jour nal of China U niversit y of G eosciences M ay 2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No.2003CB214600);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0318);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邓军(195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成矿流体及成矿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 -mail:djun@cu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434068.html,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邓 军1,2,王庆飞1,2,高帮飞1,2,徐 浩1,2,周应华1,2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要:借助 成矿系统 的思维,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成矿(藏)系统形成机制及其构造背景.盆地于中生代处于大地构造体制转折的重要阶段,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显著,盆内亦分别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与晚白垩世左右发生过3次构造热事件.区 域构造体制转换事件导致了多种成藏(矿)作用的发生.盆地内部的构造热事件引发了有机流体的活动,周缘造山作用产生了向盆内流动的无机含铀热液.有机和无机流体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有机流体的存在形成氧化-还原障,导致无机流体关键物理化学参数的转变,在氧化-还原界面处成矿.突变成矿和界面成矿是多种能源矿产成矿过程的主要机制.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造山作用;界面成矿. 中图分类号:P 617;P542 文章编号:1000-2383(2006)03-0330-07 收稿日期:2005-07-15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of Various Energy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 DENG Jun 1,2 ,WANG Qing -fei 1,2,GAO Bang -fei 1,2,XU H ao 1,2 ,ZH OU Ying -hua 1,2 1.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 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f L ithosp here Tectonics and Lithoprobing Te 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 he for matio n pr ocess of the var 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 coex isting system and its r eg io nal t ecto nic backg ro und in Or do s basin ar e analy zed by int roducing the met allogenic system theor y in this paper.T he M esozo ic is the impor tant t ran -sit ion perio d of the reg ional tect onic reg ime,during which the or og eny is outstanding aro und the basin and three tecto -ther mal events too k place in the basin.T he tr ansition of the tectonic reg ime induces the o ccur rence o f var io us accumulating pr ocesses of t he ino rg anic and org anic fluids,fo r example,the or ganic f luid in the basin is activ ated by the tecto -t her mal ev ents and the ino rg anic fluid flow ing t ow ards the basin is pr oduced due to the or og eny.T he recipro city betw een the inor -g anic and or ganic fluids happens during t heir transpo rting.T he existence o f the or ganic fluid pr oduces the redox bar rier ,which causes the mutation of the phy sicochemica l parameters o f the ino rg anic f luid and the pr ecipitatio n o f the uranium ele -ment at the interface.T he mutatio n and interface effect s ar e obvio us in the for matio n o f the v arious energ y r eso urces.Key words:O rdos basin;va r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oro geny;interface mineralizatio n. 0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多种能源矿产共存 盆地之一,盆内的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查明盆地内多种能源矿产时 空分布规律及其受控因素,对建立盆地多种能源矿 产共存系统的协同勘探模式和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共存系统是指特定地质环境下无机和有机成矿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无机、有机等多种能源矿产共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文章编号:1671-1505(2005)01-0034-11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 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付金华1,2 郭正权2 邓秀芹2 1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 710069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南两大沉积体系,东北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已为大量的勘探研究资料所证实,而西南体系因受勘探程度限制,目前研究不够 。本文通过最新钻探成果,结合盆地西南部露头资料,确立盆地西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 (浊积)相。冲积扇以西南缘平凉崆峒山和 水河剖面为代表,扇三角洲及湖泊(浊积)相为区内钻井剖面所证实。 长6—长8为区内主力油层组,地层保存完整,钻探程度相对较高。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局部发育河口坝。浊积体以厚层块状为主。长8亚期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最发育期,横向形成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三支前缘砂体带,是石油聚集的重要区带;长7亚期随着湖盆沉降,周边抬升强烈,湖岸较陡,大量发育浊积体系;长6亚期湖退导致扇三角洲再次发育,但规模较长8亚期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单层厚度大,砂岩粒度较粗,颗粒分选及物性好,是石油富集的最有利相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沉积相 冲积扇 扇三角洲 浊积 第一作者简介 付金华,男,1963年生,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现为西北大学在读博士,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地质研究。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Yanchang Form ation of Upper T riassic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implication in southw estern Ordos B asin Fu Jinhua 1,2 Guo Zhengquan 2 Deng Xiuqin 2 1Depart 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 niversity ,Xi ’an 710069,S haanxi 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 roleum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qing Oilf ield Com pany , Pet roChina ,Xi ’an 710021,S haanxi Abstract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of Triassic in the Ordos Basin mainly two sedimentary sys 2tems are developed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systems 1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northeast 2ern sedimentary system is a river delta system through abundant research data 1However ,the south 2western system is little studied as there has been only limited efforts in exploration 1Based on the latest drilling and outcrop data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the southwestern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Or 2dos Basin is an alluvial fan 2fan delta system and the alluvial fan ,fan delta and lake facies or turbidite facies were developed 1The alluvial fan is typical in the sections of Pingliang K ongdongshan and Ruishuihe River 1The fan delta and lake facies or turbidite facies are proved by observation on the drilling se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1The main reservoirs include the intervals Chang 6to Chang 8and the 第7卷 第1期2005年 2月 古地理学报 JOURNAL OF PALAEO GEO GRAPHY Vol 17 No 11 Feb 1 2005

试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对策

试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宁陕蒙甘等多个省区,是国内第二大沉积盆地,对其进行油气地质勘探和开发,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油气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形成和分布特点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策略,包括根据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勘探、加强科研和选区评价、引进新技术提高勘探效率等。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地质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石油资源,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量煤、碳酸盐岩和其他矿物资源,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受到国内的高度重视。地质学家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长时间的勘探,对其地层构造和资源分布特点已经有所了解,现代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必要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勘探工作的要点。 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及分布特点 1.1 油气形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和西北两地的纽带部位,总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4%左右,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占全国总储量39%左右,能源资源占全国总储量35%以上,出调量超过50%,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关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的研究主要包括:①沉积控制成藏,从岩层和地理形态特征出发,分析油气层与岩层沉积作用的关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会受到地理位置、生物、氣候等方面的影响;②运动动力成藏,从油气移动和汇聚角度出发,研究在其运动过程中的物化变化条件,具体包含初次运动和再次运动两个阶段,经过再次运动后,油气储藏趋于稳定[1]。 1.2 油气分布特点 从已有勘探和研究成果来看,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①地质因素变化复杂,由于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和西北地质构造的纽带位置上,既拥有较为稳定的碳酸盐岩结构,又存在盆地自身演化结构,由此导致其油气有不同的形成方式,储藏和分布状态已较为复杂。在进行油气开采前,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分布情况和形成机理等进行研究,为油气开采提供理论支持; ②油层物性较差,虽然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总储存量高,但储层岩主要为砂岩,且含有大量的石英和碎屑。储层岩大部分为黏土框和碳酸盐岩组成的胶结物,岩石渗透率、孔隙度较差,具有较强的非匀质性特点[2]。 2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策略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75-010 E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0501 2014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G e o l o g i c a l e v a l u a t i n g m e t h o d s f o r t i g h t s a n d s t o n e g a s 2014-02-19发布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 B/T30501 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355)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处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才能二李熙喆二朱如凯二万玉金二李建忠二胡勇二石磊二惠宽洋三 Ⅰ

G B/T30501 2014 引言 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三我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大,但没有统一评价标准,为适应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标准,以规范和指导我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为政策制定二科研工作二成果评价提供依据三 Ⅱ

G B/T30501 2014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密砂岩气及地质评价内容二参数和方法三 本标准适用于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D Z/T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 Y/T5336岩心分析方法 S Y/T5440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 Y/T5579.2油藏描述方法第2部分:碎屑岩油藏 S Y/T6285油气储层评价方法 S Y/T6385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致密砂岩气t i g h t s a n d s t o n e g a s 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3μm2的砂岩类气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气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天然气产量三通常情况下,这些措施包括压裂二水平井二多分支井等三 注:工业气流下限定义来自D Z/T0217三 3.2 覆压基质渗透率i n-s i t um a t r i x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采用不含裂缝岩心(基质)在净上覆岩压作用下测定的渗透率三 4砂岩储层气藏分类 采用覆压基质渗透率指标对砂岩储层气藏进行分类,见表1三 表1砂岩储层按渗透率进行气藏分类 分类高渗中渗低渗特低渗致密 覆压基质渗透率 10-3μm2>50>10~50>1~10>0.1~1?0.1 1

鄂尔多斯盆地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台之上,属于地台型沉积构造盆地。 鄂尔多斯地台原是华北隆台的一部分,早古生代由于地幔上拱,拉开了秦岭祁连海槽,使中国古陆解体,分裂成塔里木隆台及扬子地台。华北隆台在中生界侏罗纪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白垩纪山西地区隆起,随使华北地台与鄂尔多斯地台分离,形成独立的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太古界和早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其上覆以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 下图为盆地基岩顶面起伏图

鄂尔多斯盆地在多旋回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古老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系之上,自中、 新元古代以来在 5 个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 ,相继发育和形成了 5 种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 ,即中、新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盆地 ,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三叠世—白垩纪扭动型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及新生代扭 张型周缘断陷盆地。

其中,中、新元古代的原型盆地 ,控制其生成发展的构造体制应是固结稳定古陆块及边缘受上地幔浅层热对流系控制的大规模张裂体系。早古生代 ,原型盆地形成南北两隆(庆阳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 ,东西两凹 ( 米脂凹陷、盐池凹陷) 和中部一鞍 (靖边鞍部隆起) 的古构造格局 ,这是在中、新元古代近南北向的中央构造平台及东西两侧裂陷槽的古构造基础上 ,早古生代克拉通北缘内蒙洋壳、南缘秦岭洋壳扩张-俯冲联合作用形成的东西向构造与之横跨形成的典型复合构造形式。对于这种横跨的复合现象 ,李四光教授曾明确指出 : 只有当横跨褶皱的强度达到势均力敌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显示两组褶皱相交的特征。这种特征是 :一组背斜群沿着它们伸展的方向 ,以同一步调 ,有节奏地一起一伏 ,其俯伏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向斜轴相当 ,齐头昂起的一线与横跨其上的背斜轴相当 ,这样 , 横跨的背斜群就以排成穹隆的形式出现。在这里 ,形成了一组隆起呈东西走向 ,另一组呈南北走向。由此可见 ,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是前期古构造运动与后期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示继承性和新生性的平衡相持特点。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初期继承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 ( 即南北两隆 ,东西两凹 ,中间一鞍) ,致使中石炭世东西两个分割的凹陷在晚石炭世海侵时首先沿中间鞍部沟通。在该阶段 ,由于受到南北边缘动力学机制共同作用的控制 ,与早古生代的拉张 - 俯冲作用不同 ,主要表现为进一步俯冲 ,并相继表现为弧 - 陆、陆 - 陆碰撞和碰撞造山 ,联合形成南北向收缩挤压作用 ,使克拉通内部强化了东西走向的次级隆起 ( 北部乌兰格尔隆起带、南部麟游隆起带) 、凹陷 (中部盐池—米脂凹陷带) 及定边—吴堡一带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由此说明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构造面貌是新生性构造活动改造和克服前期构造变动影响(继承性) 的结果。晚三叠世—白垩纪 ,经历了印支、燕山两期大的构造运动 ,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地史发展中是一次重要转折 ,它实现了盆地由海向陆的转变 ,使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大型内陆坳陷的发展史 ,主要表现为大范围差异升降 ,坳陷主体呈北西—北西西方向展布于盆地南缘,它是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 ,处于欧亚古陆块内部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缘产生向盆内的挤压和顺时针扭动作用的结果。燕山运动则使盆地古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原来近东西向的构造形态为此期近南北向隆起、沉降带所叠加。早白垩世 ,形成了西部天池—环县一带南北向凹陷带 ,其东部盆地内展现一幅平缓西倾的大斜坡。此期 ,盆地周缘产生了强烈的折皱、冲断、逆冲推覆构造 ,表明燕山期构造活动达到高峰。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特点 , 与中国东部发生的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构造线方向转为北东—北北东方向有很好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库拉—太平洋洋壳和欧亚陆块的相互作用, 导致了近南北向左旋剪切运动。新生代以来 ,与中生代盆地整体沉降相反 ,转变为整体隆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