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BIM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BIM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Revit场地模型建模按照场地图元的类型,分为场地地形、道路广场、停车场地、绿化水体、建构筑物五大类型,根据Revit的模型特点我们也按照这个顺序来创建场地模型。

1.场地地形

1.1场地地形中包含地形表面和建筑地坪两类图元。按照Revit的

特点先创建地形表面再创建建筑地坪。

1.2地形表面可通过两种方式创建:“放置点创建”、“通过导入创

建”。

1.3放置点创建步骤:

1、导入在CAD中经过整理的总图文件。

2、单击“体量和场地”选项卡——“模型场地”面板——“地

形表面”。

3、此时功能区上的“放置点”工具处于活动状态。

4、在选项栏上,设置“高程”的值,在绘图窗口中单击放置

场地地形的关键点。(设置“高程”的值,不是总图上的绝对标高值,而是经过主要子项绝对标高换算过的相对高程值;也可先放置场地地形关键点,然后再修改调整高程值)

5、点击“完成”,完成地形表面的创建。

1.4通过导入创建步骤:

1、通过导入DWG、DXF、DGN等格式,或逗号分隔的点文

件(txt、CSV)来创建比较复杂的场地地形。

2、当功能区上的“放置点”工具处于活动状态时,选择通过

导入创建/指定点文件,选择导入的三维等高线数据,或点文

件。

3、根据软件提示逐步完成创建地形表面。

1.5创建建筑地坪:

1、单击“体量和场地”选项卡——“场地建模”面板——“建

筑地坪”。

2、使用绘制工具绘制闭合环形式的建筑地坪。

3、在“属性”选项板中,根据需要设置“自标高的高度偏移”

和其他建筑地坪属性。

2.道路广场

2.1道路广场的创建使用“拆分表面”工具从原始地形中切割分开。

分别调整地形高程。

2.2道路高程参照相应总图的竖向布置图确定关键点的高程值,如

果关键点之间相隔较远,可相应添加辅助点修改高程确保道路场地平滑过渡。

2.3道路横断面坡度忽略不考虑只着重表达纵向断面高程值。2.4路缘石(路牙)采用墙体绘制,截面尺寸通常设置为

15cmX15cm,露出路面高度设置为15cm—30cm,可根据实际场地情况修改。

2.5广场、露天场地或其他场地可用楼板绘制。并设置不同的材质。

3.停车场地

3.1厂区主要道路旁边设置的停车场地可同道路一起使用“拆分表

面工具”切割开,并正确调整地形高程。

3.2停车场地内如为小规模的停车则简单放置停车场构件即可。

3.3规模比较大、车位数较多的停车场地,通常会有相应的绿岛绿

化。采用楼板工具绘制并添加相应的路缘石。

4.绿化水体

4.1场地内的河流、水池等自然水体,同道路一样,采用“拆分表

面”工具切割分开,赋予不同的材质。

4.2场地内的绿地,采用楼板工具在地形表面之上相应的范围内绘

制,并赋予颜色。

5.建构筑物

5.1大门(一般作为单独子项)

5.2围墙

根据相应总图详图制作简化构件绘制

5.3地下车库出入口

根据相应详图绘制(类同正常土建模型)

5.4露天水池

根据相应详图绘制(类同正常土建模型)

【其他】场地模型与其他各子项项目坐标点不一致的情况

1、选用一个模型文件作为基准项目文件(场地项目文件,或以任何一个子项项目文件作为基准文件)

2、打开基准项目文件,选择“插入——链接Revit”,定位选择“自动—原点到原点”;链接进入需要调整项目坐标点的项目。

3、选择链接进入的项目文件,根据项目坐标的定位移动其到合理位置。

4、选择“管理——项目位置——发布坐标”工具,选择链接进入的项目文件,弹出“位置、气候和场地”对话框。点击确定。

5、选择“插入——链接——管理链接”,打开“管理链接对话框”,选择所链接的文件,点击保存位置。

6、弹出“位置定位已修改”提示对话框,选择保存

7、依次导入其他子项项目文件,按照此步骤一一调整其坐标点。

8、经过调整过坐标的项目再次链接时选择“自动—通过共享坐标”定位进行链接载入。

9、全部调整完毕,正常的导出NWC及合并可保持所有子项坐标点一致。

BIM建模流程

一、CAD底图处理 CAD底图、dwg 1、保证图纸的正确性; 2、为保证revit软件运行的流畅性,cad底图上元素越多,revit运行越慢; 3、去除无关紧要元素,如停车位、部分文字说明、图框等; 4、保证底图的干净、简洁、突出重点。 二、底图链接 建议采用CAD链接 选择已经处理完毕的CAD底图,设置如下:

移动东南西北四个立面符号到底图的四周;图纸在默认状态下识处于锁定状态,若想要移动图纸,则需要进行解锁链接。 Revit中的底图处理

勾选其余各选项中所有类别,使其全部显示

三、标高绘制 项目的默认单位由项目所采用的项目样板决定,一般情况下的项目单位如图所示,若想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切换到“管理”选项,单机“设置”面板中的“项目单位”工具,打开“项目单位”对话框进行修改。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视图类别,双击南立面(其她视图亦可),切换到南立面视图

中,视图中默认显示的就是标高F1与F2。使用鼠标滚轮进行区域放大,选中F2,此时F2将高亮显示。鼠标单击标高值,进入标高值文本编辑状态,可以输入任意值,回车确认,查瞧状态。也可以对F1、F2的文本进行重命名如图 绘制步骤如图 使用标高工具,确认勾选选项栏中的“创建平面视图”选项,单击“属性”面板中的类型选择器列表,在弹出的列表中将显示当前项目中可用的标高类型,选择所需类型设置为当前类型。如图 移动鼠标指针至标高F2上方任意位置,鼠标指针将显示为绘制状态,并在指针与标高F2之间显示临时尺寸标注,指示指针位置与F2标高的距离。移动鼠标,当指针位置与标高F2端点对齐时,revit将显示对齐蓝色虚线,如图 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鼠标,在指针与起点间绘制标高,缩放视图,当移动到右端,出现蓝色虚线时,单击完成绘制。按键盘Esc键两次退出标高绘制状态。观察,视图中出现F3标高线。

BIM应用实施计划

第十一章、BIM应用实施计划(增加内容)(主要运用于廊厅区域) 1 BIM组织体系 1.1 BIM小组组织架构 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BIM小组,编制BIM应用计划。BIM小组组织架构如图11.1-1所示,BIM工作组组长负责BIM小组管理,统一协调BIM各相关方,如:各专业BIM工程师、计划协调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BIM 咨询单位和各分包商等。各专业配置1位熟练掌握本专业业务、熟悉BIM建模、浏览软件操作的人员,组成项目各部门BIM团队,负责相关专业工作。 图11.1-1 项目BIM组织架构图 1.2 BIM小组各岗位职责 本项目BIM小组主要负责:BIM模型的创建、维护,确保设计和深化设计图清楚地形象的展现在模型里,可以更好的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表现出钢构件组装流程,各种施工工艺等,更好的优化施工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模拟施工,进而优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定期组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项目管理团队整体有关BIM工作的职责如表11.1-1所示。 表11.1-1 项目管理团队BIM工作职责

2 价值及目标 2.1 实用价值 1 模型化价值:体现在所有项目设计成果、施工过程、竣工交付及建筑运维全部通过三维模型表达,全面实现基于模型的可视化信息交互。 2 数据化价值:体现在通过模型的数据关联实现精确的统计和计算,实现工程投资的精细化管理。 3 模拟化价值:体现在利用 BIM的模拟技术实现工程的核心功能模拟、建筑结果前置,以及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的相关模拟工作,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2.2 价值体现 1)模型化: (1)提高图纸会审效率 : 工程初期运用 BIM技术对图纸进行会审纠错, 更加直观、便捷、全面,真正实现对图纸错误的预控。 (2)协助安装深化设计 : 施工过程实现运用 BIM建立室内外管线模型, 并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及提交综合管线节点 3D图示,精确定位施工冲突部位。应用 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 (3)为后期运维提供 LOD500模型:基于 BIM模型的文档管理,将文档等通过手工操作和 BIM模型中相应部位进行链接,并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3D GIS)联合应用,针对车辆段的区域内需要管理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建立三维 GIS系统 平台,并建立所需要管理的建筑物和设施的空间模型和数据信息,为需要监测的参数建立传感系统并在平台内展现,对文档的搜索、查阅、定位功能,并且所有操作在基于四维 BIM可视化模型的界面中,充分提高数据检索的直观性,并自 动形成的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业主提供快速查询定位。最终提供由 BIM生成 的 3D GIS 成果,并交付运营部门。

BIM建模标准

项目级 BIM 建 模 标 准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模型依据 ?设计DWG文件(采用经审核的图纸等设计文件进行建模) ?总进度计划以及需要模拟的分进度计划 ?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对应单体建筑需细化的施工部位示意图或说明(例如后浇带位置) ?当地规范和标准 ?其他特定要求 ?模型的标高和坐标 ?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 ?为了标高的一致性,所有专业所使用的标高需统一,如确实需要增加辅助标高时,必须在标高前增加相应专业代号 ?为了使模型之间正确工作,必须建立一个参考点(0,0,0),项目(0,0,0)参照原点统一。原则是把共享坐标原点设置在本项目建筑物 的最左下侧位置。 ?模型的单位 根据绘图中的需要,设置模型的单位。 ?长度 以毫米为单位,考虑到尺寸标注等不需要显示舍入的2个小数位,可在尺寸标注样式处独立设置单位格式。 长度单位设置图

以平方米为单位。 面积单位设置图?体积 以立方米为单位。 体积单位设置图?角度 以度(°)为单位。 角度单位设置图

以度(°)为单位。 坡度单位设置图 ?模型拆分标准 需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但均应按照区域划分的思路为主,并结合模型大小,制定模型拆分的范围,各专业应相互独立。拆分原则如下: 1.建筑专业 ?按建筑分区 ?按单个楼层 ?按照施工中的区域划分要求(如遇到施工后浇带,相应构件模型要分开建立) 2.结构专业 ?按单个楼层 ?按施工缝 ?按照施工中的区域划分要求(如遇到施工后浇带,相应构件模型要

分开建立) 3.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及其他设备专业 ?按单个楼层 ?喷淋系统按照防火分区划分 ?模型色彩参考 管道名称R G B管道名称R G B管道名称R G B 冷、热水供水 管 255,153,0 消火栓管255,0,0 强电桥架255,0,255 冷、热水回水 管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 255,153,0 弱电桥架0,255,255 冷冻水供水管 0,255,255 生活给水管0,255,0 消防桥架255,0,0 冷冻水回水管热水给水管128,0,0 厨房排油 烟 153,51,51 冷却水供水管102,153,25 5 污水-重力153,153,0 排烟128,128,0 冷却水回水管污水-压力0,128,128 排风255,153,0 热水供水管 255,0,255 重力-废水153,51,51 新风0,255,0 热水回水管压力-废水102,153,25 5 正压送风0,0,255 冷凝水管0,0,255 雨水管255,255,0 空调回风255,153,255 冷媒管102,0,255 通气管51,0,51 空调送风102,153,255 空调补水管0,153,50 窗玻璃冷却 水幕 255,124,12 8 送风/补 风 0,153,255 膨胀水管51,153,153 软化水管0,128,128

BIM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场地模型建模标准流程 Revit场地模型建模按照场地图元的类型,分为场地地形、道路广场、停车场地、绿化水体、建构筑物五大类型,根据Revit的模型特点我们也按照这个顺序来创建场地模型。 1.场地地形 1.1场地地形中包含地形表面和建筑地坪两类图元。按照Revit的 特点先创建地形表面再创建建筑地坪。 1.2地形表面可通过两种方式创建:“放置点创建”、“通过导入创 建”。 1.3放置点创建步骤: 1、导入在CAD中经过整理的总图文件。 2、单击“体量和场地”选项卡——“模型场地”面板——“地 形表面”。 3、此时功能区上的“放置点”工具处于活动状态。 4、在选项栏上,设置“高程”的值,在绘图窗口中单击放置 场地地形的关键点。(设置“高程”的值,不是总图上的绝对标高值,而是经过主要子项绝对标高换算过的相对高程值;也可先放置场地地形关键点,然后再修改调整高程值) 5、点击“完成”,完成地形表面的创建。 1.4通过导入创建步骤: 1、通过导入DWG、DXF、DGN等格式,或逗号分隔的点文

件(txt、CSV)来创建比较复杂的场地地形。 2、当功能区上的“放置点”工具处于活动状态时,选择通过 导入创建/指定点文件,选择导入的三维等高线数据,或点文 件。 3、根据软件提示逐步完成创建地形表面。 1.5创建建筑地坪: 1、单击“体量和场地”选项卡——“场地建模”面板——“建 筑地坪”。 2、使用绘制工具绘制闭合环形式的建筑地坪。 3、在“属性”选项板中,根据需要设置“自标高的高度偏移” 和其他建筑地坪属性。 2.道路广场 2.1道路广场的创建使用“拆分表面”工具从原始地形中切割分开。 分别调整地形高程。 2.2道路高程参照相应总图的竖向布置图确定关键点的高程值,如 果关键点之间相隔较远,可相应添加辅助点修改高程确保道路场地平滑过渡。 2.3道路横断面坡度忽略不考虑只着重表达纵向断面高程值。2.4路缘石(路牙)采用墙体绘制,截面尺寸通常设置为 15cmX15cm,露出路面高度设置为15cm—30cm,可根据实际场地情况修改。 2.5广场、露天场地或其他场地可用楼板绘制。并设置不同的材质。

BIM建模标准

建模标准(1.2) 2012.10 中南集团BIM课题组

协调建模工作标准 一、协调工作的目的 1、实现多用户在同一项目上同时工作,节省时间 2、提高大型项目的操作效率 3、不同专业间的协作 二、工作集拆分原则与标准 1、工作集拆分原则 根据硬件配置,可能需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拆分,以确保运行性能。(一个基本原则是,对于大于50MB的文件都应进行检查,考虑是否可能进行进一步拆分。理论上,文件的大小不应超过100M。) 2、工作集划分的大致标准: a)按照专业划分; b)按照楼层划分; c)按照项目的建造阶段划分; d)按照材料类型划分; e)按照构件类别与系统划分; ...... 注:上述标准仅是一些建议,根据具体项目考虑项目的具体状况和人员状况而进行划分,由于每个项目需求不同,在一个项目中的有效进进行工作集划分标准在另一个项目中不见得一定有用。尽量避免把工作集想象成传统的图层或者图

层标准,划分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三、工作集的保存 所有团队成员应每隔一小时“保存到中心”。或是BIM协调员应预先给每名团队成员分配一个唯一的时间段,用于“保存到中心”,能够避免设备在多名用户同时保存时死机。

建模、构件文件命名标准 一、各专业项目中心文件命名如下: ?建筑文件名称:项目名称-栋号-建筑 ?结构文件名称:项目名称-栋号-结构 ?管综文件名称:项目名称-栋号-电气 ?项目名称-栋号-给排水 ?项目名称-栋号-暖通 1.项目划分 a)建筑、结构专业: 按楼层划分工作集,例如,B01、B05等。 b)机电专业: 按照系统和功能等划分工作集,例如,送风、空调热水回水等。(祥见三、工作集划分、系统命名及颜色显示)。 2.项目视图命名 a)建筑、结构专业: ?平面视图:楼层-标高,例如:B01(-3.500)等。 ?平面详图:标高-内容,例如:B01-卫生间详图等。 ?剖面视图:内容,例如:A-A剖面,集水坑剖面等。 ?墙身详图:内容,例如:XX墙身详图等。 b)管综专业: 根据专业系统,建立不同的子规程,例如:通风、空调水、给排水、消防、电气等。

建筑专业BIM建模规范 2015-6-4

编写依据: 设计企业BIM实施标准指南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建筑工程设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基础标准》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设计院BIM建模标准 中南集团BIM课题组——协调建模工作标准 建筑专业BIM建模规范 一、建模方法 1.建模总则 1.1.模型拆分原则 1.1.1. 按建筑分区 1.2.1. 按楼号 1.3.1. 按施工缝 1.4.1. 按单个楼层或一组楼层 1.5.1. 按建筑构件,如外墙、屋顶、楼梯、楼板 1.2.文件命名规则 1.2.1.在服务器\\192.1.6.77中由管理员建立子项目名称文件夹(依据计划表的子项目名称来建),设计人员在子项目名称文件夹中建立项

目名称,若一个子项中含有多个分子项,可以在“建筑专业中心文件”夹中并列建立另一个分子项文件。 如\\192.1.6.77(服务器)重庆汇程铸锭铣床(子项名称文件夹)建筑专业中心文件锯切机铣床控制室/破碎机隔音罩(另一个分子项)。 1.2.2.原点文件夹与此命名相同。 1.2.3.存到本机上的文件命名规则是在分子项名称后加“本地”两字。 如锯切机铣床控制室(本地) 1.3.模型定位基点设置规则 以项目基点作为纵横轴的左下角交点,其目的便于各专业的链接时自动原点对原点,及碰撞检查的需要,建立轴网后再隐藏项目基点。 1.4.轴网与标高定位基础规则 1.4.1.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 筑、结构、电气和公用专业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1.4.2.建筑专业建立原点文件(包含轴网和标高),上传到服务器。 结构、电气和公用专业复制监视建筑原点文件,步骤如下:第一步:插入——链接REVIT——打开“服务器文件夹中的原点文件”定位选择“自动原点到原点” 第二步:协作——复制/监视——复制——选择链接“ ——再次点击“完成” 第三步:插入——管理链接——卸载原点文件 1.5.工作集划分规则 1.5.1.利用协作——工作集工具,为项目新建工作集,命名为“混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一个项目完整的BIM模型,构件的数量级在十万级以上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建模过程中一般都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创建。由于团队成员的建模熟练程度、建模习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条件不尽相同,可能每个人都会犯有不同的错误。然而我们在模型复查时肯定不会一个构件一个构件的检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明显,很少有人会这么蛮干。 施工样板 常规的模型检查方式:在fuzor或者navisworks等漫游软件中进行模型漫游,检查构件是否错位等明显错误,但对于隐藏的问题我们很难从感官上发现,例如构件材质错误。 那么基于BIM工程算量的模型检查方法是什么呢?BIM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到一个项目第一次给项目管理人员做工程算量时,都会遭到质疑:你这个量准不准?其实我也不知道准不准,因为模型精细度和准确度我不清楚。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量。 目前大部分项目采用的都是Revi建模,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Revit是怎么来统计工程量的?流程又是什么? 第一步:搭建BIM模型 为满足数量计算的条件,建立LOD300 的BIM模型,模型中须包含柱、梁、板、墙等基本组件。且为方便装修工程的数量计算,亦须于建模

时建立房间组件。BIM模型可提供部分数量计算所需的信息,如装修材质(如墙面粉刷)的数量,可由房间组件所提供的信息计算(=房间周长乘以楼高)。然许多建立过程较为复杂或无法建立的组件(如钢筋、模板),建议以参数化的方式,加入BIM模型中。 第二步:添加工项名称与尺寸参数 为能计算各材料所使用的数量,须先于BIM模型组件中加入其包含的工项名称,并补充未建立的实体组件的工项尺寸及参数。例如,某工程以房间组件协助计算,结构工程的工项以柱、梁、板、墙等组件协助计算,装修工程的工项以房间组件及门窗组件协助计算,各工项所需的信息应分别加入至对应的组件中,以利数量计算。且在增加参数的过程中,由于Revit 无法定义较为复杂的单位(如KG/M),故可将复杂单位的参数以「数值」型态储存,再于其域名中加注单位。 第三步:建立明细表并筛选组件 Revit 中启动明细表功能,并根据拟计算的工项进行筛选,归类包含该工项的组件。同样的,并非所有字段皆可被设定为筛选条件,在某项目字段无法被筛选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该项目无法计算。且在计算过程中,由于【Revit软件】本身的限制,柱、梁、板、墙、房间等组件的明细表需要分开建置。因此,同一材料亦须于不同明细表中分别计算,再自行手动汇整。 第四步:建立数量计算公式 明细表中加入计算的公式,计算该工项的数量。此步骤将会遇到于Revit 中设定数量计算公式,对于自定义公式的单位有所限制,亦即,

设计院BIM建模标准

目录 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2) 第一节建模精度 (3) 1. 建筑专业 (3) 2. 结构专业 (4) 3. 给排专业 (5) 4. 暖通专业 (5) 5. 电气专业 (6) 第二节建模规定 (6) 1. 单位和坐标 (6) 2. 模型依据。 (7) 3. 模型拆分规定 (7) 4. 模型色彩规定 (8) 5. BIM建模管控要点 (9) 6. 管线综合管控要点 (10) 第三节BIM软件规定 (10) 1. 建模软件 (10) 2. 其他BIM软件要求 (10) 第二章模型族类型命名 (10) 第一节结构模型 (10) 1. 族的分类 (10)

2. 剪力墙的命名 (11) 3. 梁(除地梁)的命名 (11) 4. 柱的命名 (11) 5. 板的命名 (12) 6. 楼梯的命名 (12) 7. 基础承台的命名 (12) 8. 地梁的命名 (13) 9. 补充说明 (13) 第二节建筑模型 (13) 1. 族的分类 (13) 2. 墙的命名 (14) 3. 柱的命名 (14) 4. 天花板的命名 (14) 5. 门窗的命名 (14) 第三节安装模型 (15) 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第一节建模精度1.建筑专业

2.结构专业

3.给排专业 4.暖通专业

5.电气专业 第二节建模规定 1.单位和坐标 1.1.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的单位为米。 1.2.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筑结构及机电使用自 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1.3.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建筑、结构和机电统一采用一个轴网文

BIM建模标准

一、BIM实施标准 BIM实施标准确保了项目所有参与方共同遵循导则中的规范和标准开展BIM 工作,确保了各专业在BIM技术应用的协同效率。明确了对各分包专业进行标准化BIM成果控制的依据,是推进项目BIM实施的重要保障。 本节提供建研科工在多个项目BIM实施中总结的BIM实施标准,有一定的适用性,仅供参考。但由于各项目的业主对于BIM成果要求不一,同时本项目设计阶段已经建立了BIM 模型,为了不造成重大的BIM工作返工,最终的BIM实施标准可协同业主、设计、专业分包共同编制。 (一)模型拆分规则 统一模型拆分规则,有利于子模型系统的整合,便于模型的使用(鉴于大模型对硬件资源占用较高,使用效率低,所以在本项目中,更多的使用子模型系统)。 总体拆分原则:在按照系统划分模型的基础上,各系统应进一步按施工标段、施工流水段、分区、分楼层进行拆分模型。 模型文件大小控制:单一模型文件的大小,最大不宜超过100M,以避免后续操作多专业模型时,硬件设备反应过慢,尤其为了后期更好的在IPAD上浏览文件。 特例: a) 幕墙系统 幕墙的拆分与幕墙的整体形态构成原理及为其设想的建模方式有紧密关系,在实际划分时,应考虑幕墙体系自身的逻辑以及与之相关的结构体系进一步考虑。 b) 结构系统 结构系统拆分时,应注意考虑竖向承力构件贯穿建筑分区的情况(如巨柱),应先保证体系完整和连贯性。 c) 机电系统 机电系统拆分时,应注意某些子系统或构件贯穿建筑分区的情况(如点对点的布线等),应先保证体系完整和连贯性。

(二)文件命名标准 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命名规则:项目名称-大专业-子专业-层数-交付日期(版本号) 命名细则: a)不能出现中文。南区用S代替,北区用N代替。裙楼用PB(podium building) b)大专业中ARCH用A代替,STRU用S代替,MEP还用MEP。 c)子专业命名方式: 建筑土建:A 室内:I 幕墙:CW 结构钢结构:ST 机电给排水:P 暖通:M 消防:FE 强电:E 弱电:T。 d)楼层命名:楼层数+F,地下楼层不加F后缀。如:B1,B2,1F,2F……. 建筑: JSYH-(S)-A-B1 建筑 JSYH (S)-A-I-B1 室内 JSYH (S)-A-CW-1F 幕墙 景观: JSYH (S)-L-B1 景观 结构: JSYH (S)-S-B1 结构 JSYH (S)-S-ST-B1 钢结构 机电: JSYH (S)-MEP-Z-B1 机电综合 JSYH (S)-MEP-M-B1 暖通

BIM模型标准

BIM模型标准 1BIM总体技术要求 1.1建模软件及平台 本项目所有专业(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安装专业等),均使用Autodesk Revit 2017版系统软件构建,Autodesk Navisworks 2017,AutoCAD 2017,如确需BIM软件版本升级或增加其他BIM软件平台,应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1.2模型依据 1.以合同类任务文件为依据,包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合同文件、总进度计划等; 2.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为依据; 3.以计算书类文件为依据,包括:施工变更单、变更图纸、相关规范标准等。 1.3数据交换与拆分 1.3.1数据交换 本项目模型需要在Autodesk Revit软件、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广联达GCL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在BIM5D平台进行整合。数据交换方式如下:首先通过Revit软件插件将.rvt格式模型转化为.nwc .gfc .igms格式模型,通过将.nwc格式导入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2017软件进行三维交底的动画制作;通过.gfc格式导入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进行清单和模型关联工作;最终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导出.igms格式,导入到广联达BIM5D平台中,以便项目各部门协同应用。 1.3.2数据拆分 (1)确定参与项目的专业及各专业人员:建筑人数,结构人数,水暖电人数; (2)BIM中心按各专业划分,可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协同工作:1.各专业分别建立自己的专业模型,专业间通过文件链接协调。2.建立工作集,给相关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和权限,通过中心文件进行协同工作(需专人建立项目小型服务器)。 2BIM技术措施与方案 2.1BIM模型信息要求 系统中的构件: 各专业模型都是由不同功能的构件组成,并完整表达该模型系统的功能。 构件信息:

BIM模型标准汇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BIM模型标准汇总 2017年7月19日

目录 第一章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 (4) 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 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 2、项目文件夹 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5) 第一节建模精度 1、结构专业 2、建筑专业 3、给排水专业 4、暖通专业 5、电气专业 第二节建模规定 1、单位和坐标 2、模型依据 3、模型拆分规定 4、模型色彩规定 5、BIM建模管控要点 第三节 BIM软件规定 1、建模软件 2、模型整合软件

3、其他BIM软件要求 4、软件版本 第三章模型族类型命名方法 (14) 第一节结构模型 1、族的分类 2、剪力墙的命名 3、梁(非地梁)的命名 4、柱的命名 5、板的命名 6、楼梯的命名 7、基础地梁的命名 8、独立基础的命名 9、补充说明 第二节建筑模型 1、族的分类 2、墙的命名 3、柱的命名 4、楼、地面的命名 5、门、窗的命名 第三节安装模型 1、族的分类 2、族类型的命名规则

第一章 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 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 以下目录结构以比较详细和实用的英国BIM标准为基础调整而成,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使用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选择。 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 标准模板、图框、族和项目手册等通过数据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并实施访问权限管理。 BIM 资源(BIM_Resource) Revit 族库(Families) [族文件] 标准(Standards) [标准文件] 样板(Templates) [样板文件] 图框(Titleblocks) [图框文件] 2、项目文件夹 项目数据也统一集中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上,对于采用Revit工作集模式时,只有“本地副本”才存放在客户端的本地硬盘上。以下是中央服务器上项目文件夹结构和命名方式,在实际项目中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 01-工作(WIP) [工作文件夹] BIM模型(BIM_Models) [BIM设计模型] 建筑(Architecture) [建筑专业]

BIM-建模流程

一、制定实施计划 1.确定模型创建精度 BIM模型的精细程度是根据美国建筑师学会(A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使用的模型详细等级(LOD - Level of Detait来定义义模型中构件的精度,BIM构件的详细等级共分如下5级: ·100 :概念性 ·200:近似几何(方案、初设及扩初) ·300:精确几何(施工图及深化施工图) ·400 :加工制造 ·500 :建成竣工 2.制定项目实施目标 即本次项目实施BIM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打算用于什么方面 a)指导施工 b)达到符合BIM模型等级标准的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c)工程算量 d)可视化 e)四维施工建造模拟 f)五维施工.建造模拟 3. 划定项目拆分原则 按楼层拆分 按构件拆分 按区域拆分 整个项目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地库、裙房、塔楼(两幢)。考虑到项目规模较为庞大,基于控制数据量的考虑,建筑、结构、机电三个专业的模型将分别创建。即最终将会产生九个模型,分别是: 建筑专业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结构专业的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机电专业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 4. 配备人员分工 一般对于BIM团队人员的任务分配可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根据项目分配工作,二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根据现有人员配备分配工作。 分配工作时应尽可能考虑完善的专业、工种和岗位配备。包括:土建、机电、算量(造价)、可视化、内装、管理、园林、景观、市政(道路、桥梁)、规划、钢构以及可能存在的深化设计人员。 5.选定协作方式 根据不同项目规模和复杂难易程度来决定各个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模型之间的协作方式小型项目:一个土建模型+一个机电模型 中等项目:一个建筑模型+一个结构模型+一个机电模型 大型项目:多个建筑模型+多个结构模型+多个机电模型(或机电三专业拆分模型) 超大型项目:多个建筑模型+多个结构模型+多个暖通模型+多个给排水模型+多个电气模型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一个项目统统的BIM模型,构件的数量级在十万级以上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大凡都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创建。由于团队成员的建模熟练程度、建模习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条件不尽相同,可能每个人都会犯有例外的错误。然而我们在模型复查时肯定不会一个构件一个构件的检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明明,很少有人会这么蛮干。 施工样板 常规的模型检查方式:在fuzor或者navisworks等漫游软件中进行模型漫游,检查构件是否错位等明明错误,但对于隐藏的问题我们很难从感官上发现,例如构件材质错误。 那么基于BIM工程算量的模型检查方法是什么呢?BIM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到一个项目第一次给项目管理人员做工程算量时,都会遭到质疑:你这个量准不准?其实我也不知道准不准,因为模型精致度和准确度我不清晰。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量。 目前大部分项目采用的都是Revi建模,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Revit 是怎么来统计工程量的?流程又是什么? 第一步:搭建BIM模型 为满足数量计算的条件,建立LOD300的BIM模型,模型中须包含柱、梁、板、墙等基本组件。且为便当装修工程的数量计算,亦须于建模时建立房间组件。BIM模型可提供部分数量计算所需的信息,如装修材质(如墙面粉刷)的数量,可由房间组件所提供的信息计算(=房间周长乘以楼高)。然许多建立过程较为繁复或无法建立的组件(如钢筋、模板),建议以参数化的方式,加入BIM模型中。 第二步:添加工项名称与尺寸参数 为能计算各材料所使用的数量,须先于BIM模型组件中加入其包含的工项名称,并补充未建立的实体组件的工项尺寸及参数。例如,某工程以房间组件协助计算,结构工程的工项以柱、梁、板、墙等组件协助计算,装修工程的工

BIM 建模流程

BIM施工建模大致流程 一、制定实施计划 1.确定模型创建精度 BIM模型的精细程度是根据美国建筑师学会(AIA-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使用的模型详细等级(LOD - Level of Detait来定义义模型中构件的精度,BIM构件的详细等级共分如下5级: ·100 :概念性 ·200:近似几何(方案、初设及扩初) ·300:精确几何(施工图及深化施工图) ·400 :加工制造 ·500 :建成竣工 2.制定项目实施目标 即本次项目实施BIM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打算用于什么方面? a)指导施工 b)达到符合BIM模型等级标准的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c)工程算量 d)可视化 e)四维施工建造模拟 f)五维施工.建造模拟 3. 划定项目拆分原则 按楼层拆分 按构件拆分 按区域拆分 整个项目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地库、裙房、塔楼(两幢)。考虑到项目规模较为庞大,基于控制数据量的考虑,建筑、结构、机电三个专业的模型将分别创建。即最终将会产生九个模型,分别是: 建筑专业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结构专业的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机电专业的地库、裙房、塔楼模型。 4. 配备人员分工 一般对于BIM团队人员的任务分配可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根据项目分配工作,二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根据现有人员配备分配工作。 分配工作时应尽可能考虑完善的专业、工种和岗位配备。包括:土建、机电、算量(造价)、可视化、内装、管理、园林、景观、市政(道路、桥梁)、规划、钢构以及可能存在的深化设计人员。 5.选定协作方式 根据不同项目规模和复杂难易程度来决定各个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模型之间的协作方式 小型项目:一个土建模型+一个机电模型 中等项目:一个建筑模型+一个结构模型+一个机电模型 大型项目:多个建筑模型+多个结构模型+多个机电模型(或机电三专业拆分模型)

钢筋BIM建模标准

开始定稿模型钢筋土建联系时间时间名称建模人员建模人员电话 ★ ★负责人:协调本工程的结构说明,计算设置的修改,模型的准确度,模型进度的协调

注意事项软件操作 图集选择11G 箍筋计算方法外包 抗震等级 定尺长度江苏04 定额规定,8 米一个接头,其余9 米 楼层设置如果有错层,和土建统一楼层高度,二次结构的协调 锚固设置 搭接设置见附件 计算设置见附件 钢筋比重表直径 6 的钢筋比重修改按照直径 6.5 的修改,修改为0.26 软件版本V23.0.1

一、遇到错层和夹层,一定要跟土建建模人员沟通一下楼层的设置,还要跟土建建模人 员沟通一下,哪些构件放在哪个楼层,尽量统一。 二、做柱子需按自定义断面做(考虑到也许会利用BW新版本显示钢筋的功能) 三、人防墙LKQ、FHNQ、FHW(Q临空墙、防护内墙、防护外墙)的钢筋尺寸要求与普 通剪力墙不一样,遇到的时候要结合图纸和人防图集修改好计算设置 四、在布置线性构件时要调好尺寸标高,在BE中是会显示的 钢筋BIM 建模标准——柱 构件名称图纸命名方式 框架柱严格按照图纸KZ1 暗柱严格按照图纸AZ1 框支柱严格按照图纸KZZ1 构造柱严格按照图纸GZ1 门边柱严格按照图纸MZ1 人防柱严格按照图纸RFZ1 柱帽严格按照图纸ZM1

钢筋BIM 建模标准——墙 构件名称图纸命名方式剪力墙严格按照图纸Q1 人防墙严格按照图纸RFQ1/LKQ1 砖墙严格按照图纸ZQ1 连梁严格按照图纸LL1 人防门楣梁1-1 人防门槛梁1-1 钢筋BIM 建模标准——梁 构件名称图纸命名方式软件布置构件框架梁严格按照图纸KL1 框支梁严格按照图纸KZL1 次梁严格按照图纸L1 圈梁严格按照图纸QL1 腰梁严格按照图纸腰梁圈梁替代腰带严格按照图纸腰带圈梁替代 附加箍筋附加箍筋 吊筋2C25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学习资料

B I M建模流程四步骤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一个项目完整的BIM模型,构件的数量级在十万级以上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建模过程中一般都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创建。由于团队成员的建模熟练程度、建模习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条件不尽相同,可能每个人都会犯有不同的错误。然而我们在模型复查时肯定不会一个构件一个构件的检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明显,很少有人会这么蛮干。 施工样板 常规的模型检查方式:在fuzor或者navisworks等漫游软件中进行模型漫游,检查构件是否错位等明显错误,但对于隐藏的问题我们很难从感官上发现,例如构件材质错误。 那么基于BIM工程算量的模型检查方法是什么呢?BIM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到一个项目第一次给项目管理人员做工程算量时,都会遭到质疑:你这个量准不准?其实我也不知道准不准,因为模型精细度和准确度我不清楚。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量。 目前大部分项目采用的都是Revi建模,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Revit是怎么来统计工程量的?流程又是什么? 第一步:搭建BIM模型 为满足数量计算的条件,建立LOD300 的BIM模型,模型中须包含柱、梁、板、墙等基本组件。且为方便装修工程的数量计算,亦须

于建模时建立房间组件。BIM模型可提供部分数量计算所需的信息,如装修材质(如墙面粉刷)的数量,可由房间组件所提供的信息计算(=房间周长乘以楼高)。然许多建立过程较为复杂或无法建立的组件(如钢筋、模板),建议以参数化的方式,加入BIM模型中。 第二步:添加工项名称与尺寸参数 为能计算各材料所使用的数量,须先于BIM模型组件中加入其包含的工项名称,并补充未建立的实体组件的工项尺寸及参数。例如,某工程以房间组件协助计算,结构工程的工项以柱、梁、板、墙等组件协助计算,装修工程的工项以房间组件及门窗组件协助计算,各工项所需的信息应分别加入至对应的组件中,以利数量计算。且在增加参数的过程中,由于Revit 无法定义较为复杂的单位(如 KG/M),故可将复杂单位的参数以「数值」型态储存,再于其域名中加注单位。 第三步:建立明细表并筛选组件 Revit 中启动明细表功能,并根据拟计算的工项进行筛选,归类包含该工项的组件。同样的,并非所有字段皆可被设定为筛选条件,在某项目字段无法被筛选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该项目无法计算。且在计算过程中,由于【Revit软件】本身的限制,柱、梁、板、墙、房间等组件的明细表需要分开建置。因此,同一材料亦须于不同明细表中分别计算,再自行手动汇整。 第四步:建立数量计算公式

BIM项目建模标准方案(条理清晰)

BIM 项目建模标准方案 版本:V1.0

目录 一、建模基本规定 (3) 1、统一单位和轴网 (3) 2、建模依据 (3) 3、模型拆分规定 (3) 4、BIM文件资料的管理 (3) 二、建模、构件文件命名标准 (4) 1、各专业项目中心文件命名规则 (4) 2、项目划分 (4) 3、项目视图命名 (4) 4、各专业模型构件命名规定 (5) 5、创建系统和过滤器 (6) 6、模型色彩规定 (6) 三、各专业建模精度 (7) 1、BIM模型深度 (7) 四、BIM建模管控要点 (8) 五、BIM成果创建标准 (8) 1、碰撞检查 (8) 2、机电管线综合原则 (9) 3、工料统计 (9) 4、4D施工进度模拟 (9) 5、漫游动画 (10) 六、BIM成果交付标准 (10) 1、基本原则 (10) 2、BIM项目交付内容 (11)

一、建模基本规定 1、统一单位和轴网 1.1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的单位为米 1.2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建筑、结构、机电统一采用一个轴网文件,保证模型整合时能够对齐、对正,原则上以建筑专业坐标为准。 2、建模依据 2.1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通过审查的有效图纸为数据来源进行建模。 2.2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图集为数据进行建模。 2.3根据设计变更为数据来进行模型更新。 3、模型拆分规定 3.1当专业模型工作量较大,需要多个人协同完成时,我们需要对专业进行拆分; 3.2为了避免项目模型运行受到计算机性能影响,拆分的单个模型容量应不超过30M. 3.3模型拆分规定如下: 4、BIM文件资料的管理 (1)在工程项目的“输入资料”子文件夹中,储存一份客户提供CAD/PDF原始资料; (2)BIM文件夹结构与命名可参考如下架构: 1工程项目 1.1专业/系统 1.1.1CAD 原文件 1.1.2CAD 导入文件 1.1.3模型文件 1.1.3.1模型过程文件 1.1.3.1.1XXXX 年 XX 月 XX 日 1.1.3.1.1.1分区 1.1.3.1.1.1.1分层 1.1.3.2模型最终版文件(交付件) 1.1.3. 2.1分区 1.1.3. 2.1.1分层 1.1.4各专业合模文件 1.1.5族文件

BIM模型标准

BIM模型标准 BIM总体技术要求 建模软件及平台 本项目所有专业(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安装专业等),均使用AutodeskRevit2017版系统软件构建,AutodeskNavisworks2017,AutoCAD2017,如确需BIM软件版本升级或增加其他BIM软件平台,应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模型依据 1.以合同类任务文件为依据,包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合同文件、总进度计划等; 2.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为依据; 3.以计算书类文件为依据,包括:施工变更单、变更图纸、相关规范标准等。 数据交换与拆分 数据交换 本项目模型需要在AutodeskRevit软件、AutodeskNavisworks软件、广联达GCL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在BIM5D平台进行整合。数据交换方式如下:首先通过Revit软件插件将.rvt格式模型转化为.nwc.gfc.igms格式模型,通过将.nwc格式导入AutodeskNavisworksManage2017软件进行三维交底的动画制作;通过.gfc格式导入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进行清单和模型关联工作;最终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导出.igms格式,导入到广联达BIM5D平台中,以便项目各部门协同应用。 数据拆分 (1)确定参与项目的专业及各专业人员:建筑人数,结构人数,水暖电人数; (2)BIM中心按各专业划分,可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协同工作:1.各专业分别建立自己的专业模型,专业间通过文件链接协调。2.建立工作集,给相关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和权限,通过中心文件进行协同工作(需专人建立项目小型服务器)。 BIM技术措施与方案 BIM模型信息要求 系统中的构件: 各专业模型都是由不同功能的构件组成,并完整表达该模型系统的功能。 构件信息: 构件中的信息,BIM中心在构建BIM施工模型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信息,补充完整,后续有更改的,需对构件信息进行更新。 几何信息: 几何信息包括:形状、尺寸、坐标等,要求几何信息和精度满足BIM施工模型要求。

BIM建模流程四步骤

一个项目完整的BIM模型,构件的数量级在十万级以上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建模过程中一般都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模型的创建。由于团队成员的建模熟练程度、建模习惯或注意力不 集中等条件不尽相同,可能每个人都会犯有不同的错误。然而我们在模型复查时肯定不会一 个构件一个构件的检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明显,很少有人会这么蛮干。 施工样板 常规的模型检查方式:在fuzor或者navisworks等漫游软件中进行模型漫游,检查构件是否 错位等明显错误,但对于隐藏的问题我们很难从感官上发现,例如构件材质错误。 那么基于BIM工程算量的模型检查方法是什么呢?BIM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到一个项目第一次给项目管理人员做工程算量时,都会遭到质疑:你这个量准不准?其实我也不知道准不准,因为模型精细度和准确度我不清楚。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量。 目前大部分项目采用的都是Revi建模,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Revit是怎么来统计工 程量的?流程又是什么? 第一步:搭建BIM模型 为满足数量计算的条件,建立LOD300 的BIM模型,模型中须包含柱、梁、板、墙等基本组件。且为方便装修工程的数量计算,亦须于建模时建立房间组件。BIM模型可提供部分数量 计算所需的信息,如装修材质(如墙面粉刷)的数量,可由房间组件所提供的信息计算(=房间 周长乘以楼高)。然许多建立过程较为复杂或无法建立的组件(如钢筋、模板),建议以参数化 的方式,加入BIM模型中。 第二步:添加工项名称与尺寸参数 为能计算各材料所使用的数量,须先于BIM模型组件中加入其包含的工项名称,并补充未建立的实体组件的工项尺寸及参数。例如,某工程以房间组件协助计算,结构工程的工项以柱、梁、板、墙等组件协助计算,装修工程的工项以房间组件及门窗组件协助计算,各工项所需 的信息应分别加入至对应的组件中,以利数量计算。且在增加参数的过程中,由于Revit 无 法定义较为复杂的单位(如KG/M),故可将复杂单位的参数以「数值」型态储存,再于其域 名中加注单位。 第三步:建立明细表并筛选组件 Revit 中启动明细表功能,并根据拟计算的工项进行筛选,归类包含该工项的组件。同样的,并非所有字段皆可被设定为筛选条件,在某项目字段无法被筛选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该项目 无法计算。且在计算过程中,由于【Revit软件】本身的限制,柱、梁、板、墙、房间等组件的明细表需要分开建置。因此,同一材料亦须于不同明细表中分别计算,再自行手动汇整。 第四步:建立数量计算公式 明细表中加入计算的公式,计算该工项的数量。此步骤将会遇到于Revit 中设定数量计算公式,对于自定义公式的单位有所限制,亦即,在定义计算公式前需要设定该项公式的单位, 且所有参数计算完毕后的单位须与原先设定的单位相符。然数量计算的公式常常很繁琐,而Revit 本身可设定的单位不多,对于部分公式并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常须以其他方式表述。 不可否认的是BIM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国内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已从单 个环节、单个阶段逐渐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参与单位协同的方向快速发展,BIM越 来越成为建筑企业及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