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大内简介

威廉大内简介
威廉大内简介

读书笔记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接触Z理论这本书前,我对于本书的作者威廉·大内可谓是知之甚少。在阅读前我利用网络、杂志等媒介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了与作者和这本书相关的内容。

作者简介

威廉·大内,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大内1961年高中毕业于檀香山普纳胡学校。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威廉姆斯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1965年获学士学位。1967年,大内获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他又在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获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大内在专业方面也有多种兼职。他曾担任数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从1973年开始,大内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Z理论》出版后,几乎立即风行美国,并且很快传播到全球管理学界,成为20世纪80年代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

在Z理论迅速走红后,大内没有头脑发热,而是冷静地持续探讨大型组织的复杂性问题。他再度从美日比较入手,探究企业、社会、政府的三角关系,提出了M型社会。大内的第二本书——《M型社会:美国团队如何夺回竞争优势》。2009年9月13日

Z理论的提出不是毫无根据的,根据本书的序言和查阅的相关资料,我自己总结了两大背景: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首先是时代背景:

1、大内的Z理论,立足于从理论上澄清美国学界对日本企业的误解。70年代的美国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往往具有神秘感。一个在战后废墟上重建的社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实现了日本经济的再度崛起。美国一直以来都以世界霸主自居,尤其是这种崛起的动力来源,不是照搬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天下老大方式,而是美国人看不起的那种岛国心态下形成的家族生存方式,这就更让美国人捉摸不透。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当时的美国学界,“为什么要学习日本”成为一种普遍的疑问,而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企业面临日本企业的巨大挑战,纷纷惊呼“狼来了”。大量日本公司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已成为企业经营的某种典范。尽管日本式的管理系统非常特殊,尤其是它的文化背景与众不同,但是山姆大叔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情况下,日本的企业经营方法似乎是值得仿效的。

2、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内从组织的角度研究了日本企业及其成功的模式,

希望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身上找到美国企业可以借鉴的东西,希望化威胁为美国企业发展的动力,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1981年出版了《Z理论》。

其次是学术背景:

1、1973年,威廉大内开始研究日本公司的管理方式。大内从与美日企业界人士广泛的交往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在深入调查两国的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许多美国公司管理人员的探讨和对日本管理方式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

2、大内参照传统的X理论和Y理论,以日本企业文化为参照系,总结出西方和日本的组织的基本形式,写下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大内在书中提到Z理论的命名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有关。二十世纪初期,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发现两种对待雇员的思想:一种认为雇员是懒惰的、不负责任的,因此需要督助、监视、处罚才能努力工作,这种观点的前提假设是雇员是经济人,来公司目的就是赚钱,其他的和他们没有关系,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得出的认识就叫做X理论。另一种假设就是认为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除赚钱之外,雇员还有其他需要,并且认为员工是自觉的,有责任感的,不需要监督同样可以干好工作,与公司的关系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这种理论被称为Y理论。因此,在企业管理界两种理论假设一直很流行,而在实际管理中两种现象都存,成为西方企业管理者管理基础。大内在研究日本企业后,发现一种既不同于X理论,也不同于Y理论,而是结合东方文化人性化特点的企业管理理论,即Z理论。

2009年9月21日

导言我们为什么向日本学习

这本书分的内容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导言——我们为什么需要向日本学习。在导言部分,威廉·大内首先提出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学习的问题。他认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是日本的企业组织和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美国企业应当研究日本的企业文化并从中学习,这种文化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这三个方面也是导言部分作者提出的Z理论的三个主要原则,它们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很重要。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可以使企业内的部门做出牺牲以顾全企业整体的利益,关心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Z理论的基本原则——工人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关键。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也就是现代公关中运用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

度,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人的积极性提高的效果是强大的,他大于所有人做这项活动的总和,这是单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所不能比的。大内在书中提到“靠货币政策或通过增加研发投资是不能解决美国的生产力问题的。只有我们学会如何管理人,使他们更有效地在一起工作,这个问题才能被根除。”从这里可以看出,管理是一门学问,一个公司能否运行正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从领导到员工的团队凝聚力以及是否管理得当。资金虽是重要因素,但管理才是决定因素。

2、Z理论的第一课是信任。将组织的效率与信任联系起来,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部门里,一个人信赖他的同事,那么他的同事们将来也会以同样的坦率和诚实来对待他,这就是生产率。但要赢得别人的信任的是要通过一定的利益牺牲的。

3、Z理论的第二课是微妙性。一个团队的带头人能够洞察和深知每个队员的个性并充分发挥,那么就能够在这样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效率,这就是微妙性所在。

除了上述几点内容,作者还强调了日本人对于人们之间亲密性的培养: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亲密性是一个必要的因素。社会的亲密性一旦瓦解,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这点我很认同,人们在某一环境里如果没有养成对本社团的责任感,总的来说,就会丧失社会感。当下中国也面临同当初和现在的美国所遇的相同的问题。人与人的亲密行体现在人与人的微妙的关系中,而这种亲密性的打破却也是通过一种微妙的社会关系相作用而产生的。我们自古讲究睦邻友好,但是教育方式却有很大的弊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认为,当他人遇到威胁的时候,你挺身而出是你的义务,是你的责任,是你人生价值的体现;如果你只是面对,而没有去抵抗,那么你就没有完成前面所提出的一切。你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是一个没有对社会毫无贡献的人。但是日本人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采取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没有环境的压迫性。他们通过让人们之间建立亲密的感情来实现,彼此都当做是朋友,为了朋友而挺身而出是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的。

大内对以上几个原则作了总结:Z理论的这几个原则是有联系的。生产率、信任、微妙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的,信任和微妙性不仅通过有效地协调提高了生产率,而且还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信任是微妙性的前提,只有在团队成员彼此信任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现这个团队特殊的微妙性,激发成员的创造力,从而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009年9月27日

第一部分:向日本学习

第一章我们能学到什么

大内通过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试图借鉴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他提出日本企业的三个特点或者说美国企业可以向日本企业学习的经验:终身雇佣制、评估与升职、非专门化的企业发展模式。

第一个特点是终身雇用制。

这可以说是日本企业的标志性特征。大内强调:“日式组织的最重要特点是终身雇用制:终身雇用制不只是一项政策,它是一种教义,浓缩了日本人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是终身雇用,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相关特点,包括信任、对公司的忠诚、全身心的投入等等。

终身雇用制下,大公司或政府部门在春季向初中、高中和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一般每年一次。只招募“信任”的大公司同时雇用大量新员工,虽然它一般不会立即向所有人分派具体的工作,但这些人属于储备雇员,升职机会完全留给内部雇员,在某个公司呆过1年、5年或者20年的人不会被另一个公司所雇用或考虑。一旦被雇佣,新进雇员会一直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即55岁。除了严重触犯刑律外,雇员是不会被解雇的,而且解雇是一种严厉的惩罚,被解雇的人士没有希望在同等级别的公司找到工作的,他们要么到差一点的公司工作,这些公司支付的工资比较低,而且也没有任何保障,要么不得不回老家。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大内也实事求是地承认,终身雇用在日本的实施比例并不高,基本上集中在大公司和政府机关,约占日本劳动力的35%。终身雇用制的具体运作,必须同日本的财阀集团联系起来考察。虽然在二战后财团已被取消,但财团精神保留了下来。这种以银行为核心形成的类似于家族式金字塔状或网络状的企业结构,至今在日本依然很明显。正是这种结构,孕育并保持了终身雇用制。终身雇用制,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人员退出机制的特殊手段。许多中国人,把终身雇用理解为中国意义上的“铁饭碗”。大内对终身雇用的解释,强调其本质是让退休后的员工还能“发挥余热”。我认为这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其实我从文中的这一点看出的是中国的差距。日本之所以让老一辈退休是为了给新一辈让位,这样有着新鲜血液注入的国家才有新的力量。可是中国,大学生走出学校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的企业要求有经验,可是每个企业都不给我们积累经验的机会,我们怎么会有经验呢?其实雇佣一个新人的成本要远远小于雇佣一个老雇员的成本。

所以,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实际上是把就业竞争推向学校。只有名牌大学,特别是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才有希望进入企业食物链的上端。以此类推,中学、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竞争可想而知。可见在日本,学生的压力是绝对的大的,从小学开始,他们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一直这样下去,一直到孩子可以安全的进入到像东京大学这样的皇家大学,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找到一个可靠的保证。因为进入到了这些皇家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步入到企业的高层,就不会在卫星公司上班,在55岁的时候就不会为工作发愁,就不用去和子女挤在一栋小房子里。

正是这样一种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的企业性质,也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不妨说,日本人对公司的忠诚,人际之间的信任,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不是来自于对事业的执著,而是来自于对等级的认可。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企业在70年代的迅猛崛起,在80年代的横扫全球,在9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中全面衰退并采取防守策略,都同这种企业体制有关。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日本式终身雇用制的实质。

当然,终身雇用制的实行有其特殊条件。按照大内的归纳,日本企业经营不同于美国的地方,首先就是终身雇用制。这就不能忽视其中的社会等级因素。大内强调了日本式等级观念同美国式平等观念的区别,说明这一制度是无法移植到其他国家的,包括美国在内。日本的企业不平等,来自于社会不平等。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必须要以企业的社会等级划分为前提。这种企业社会等级的概念,同西方产业经济学中所说的产业集群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卫星企业不仅仅是在技术和产品上依赖于核心企业,更重要的是在身份上依赖于核心企业,所以,这种等级的区分标准是社会性的而非经济性的。我们经常可以听说,在日企工作很辛苦,时时刻刻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而日本老板既可以表现出高度的人性化,又在工作上粗暴不留情面,二者是如何统一为一体的?理解了日本的等级制就不难看出,这正是“严父”与“慈母”的统一。这样,以牺牲卫星企业的利益来维护核心公司的利益,就变成了天经地义的常规。所以,实际上来看日本式终身雇用,受益人只是一部分,那些不能进入终身雇用行列的员工,利益实际上是受损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问题,也是社会等级问题。大内自己承认,“在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上,任何形式的组织都比不上日本的公司。”尤其是日本企业中的临时工和女工问题,集中反映了这种歧视。而美国式Z型组织的长期雇用,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损害短期就业者的利益说到底,日本式的终身雇用制,恰恰是与牺牲部分人利益的临时雇用制相辅相成的。这些,正是Z型美国企业所没有的。所以,推崇日本式终身雇用制,必须先弄清楚Z型组织长期雇用与日本终身雇用的本质差别。

因此,终身雇佣制只有在不同于美国方式的、独特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有三个主要因素需要考虑:第一,日本每个大企业都给雇员发红利,作为雇员所得报酬的一大部分。典型的作法是每六个月发一次。每人每年的红利可以达到五至六个月的工资。发放红利不取决于个人的表现,而只是根据企业的收益。红利使得雇员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并鼓励他们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第二,日本的每个大企业都有一大批临时雇员,主要是妇女。即便在今天,日本的大企业雇用妇女做专业或管理工作也是罕见的。实质上,妇女一直被作为“缓冲人员”,以便保护男子工作的稳定性。第三,考虑一下卫星

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它们的生存完全仰仗大企业,它们从来也没有可能变为大企业。大企业把那些最易遭受波动的服务项目交给它们承包,因而在衰退时期,这些小企业只得急剧收缩或者倒闭。

第二个特点是长期评价与升职

从字面上来看,长期评价与升职就是对职工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再作全面评价,决定其晋升。

终身雇用制决定了日本式的评价和升职体系注定不能是“短期行为”。对于这种基于长期表现的评价和升职方式,大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到某大银行任职的东京大学毕业生,在10年之内,不会得到针对他个人表现的具体评价。与他一起进入银行的其他同伴,在最初的10年,无论是工资增长还是职务升迁都完全一样,不会因为其中某一个人表现特别突出而得到高层的青睐,更不会因为在某一项业务中获得了杰出业绩而得到公司的特别奖励。这对于美国人来说,会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日本人来说,则再正常不过。因为当初进入这个银行或者企业的动机,就是考虑30年以后的出路,而不是三五年之内的短期回报。

这样一种评价机制,毫无疑问会压抑员工短期行为的冲动。但这对于改善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义。用大内的话说,就是“没有理由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所以,这种公司结构,在人际关系的调适上会大大减少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另外,这种评价机制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制约弄虚作假,并减少员工行为的掩饰因素。因为弄虚作假的收益通常具有短期性,任何人不可能长期掩饰自己的某种行为。

关于大内所说的企业弄虚作假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从会计的角度看,我认为弄虚作假的原因十分复杂。大内认为,终身雇用导致的评价长期化和透明化,可以抑制作假。但是,制止弄虚作假有多种方式,仅仅这一种是不够的。比方说虚构交易、伪造记录和凭证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的会计舞弊行为,这种评价机制好像就不发挥作用了。即便在终身雇用制下,还需要其他控制手段。比如,具体到办公室布局这样的小事,也与控制有关,大内自己就专门介绍了日本办公室布局会产生“谁干什么都逃不过其他人的眼睛”、“任何欺骗的企图都是不成功的”等效果。不过,同评价机制相比,企业的治理结构在防范弄虚作假上有更重要的作用,而大内有意无意忽略了治理结构。当然,大内推崇的长期透明式评估机制,在对作假的制约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他的制约方式,尤其是外在的法规监控机制,成本往往会比较高。但是,仅仅依赖长期评估和透明化,如果缺乏强有力的伦理支撑和法规监控,则有可能增加法人弄虚作假的可能。

在日本的长期的评估与升职的体制下,人们实际上非常有可能一清二楚地看到真实的绩效,因此它促使人们能以非常公开的态度对待合作、绩效和评估。这

样一个长期的评估体系,也使得人们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了将来,而不是眼前。最能干的人可以很容易和很快地承担责任,但升职的台阶是不可逆转的。只有在他们更全面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后,他们才能拾级而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了。

日本的组织只吸收仍旧处于成长期的年轻人,把他们置于多个集体中,并向他们反复灌输忠于同事的奉献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外部的评估和奖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具有同等级别的同事实施的、体现出密切关系的、微妙性和错综复杂的评估体系,而这些同事是欺骗不了的。当他(一个日本银行的部门经理)的事业到达顶峰时,他将成为这个银行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专业和各个职位的专家,并擅长将这些职能部门、专业和职位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失业,虽然有终身雇佣制的保证,但是他在这个公司里面失去了这份工作,还可以做别的工作。同时,这样也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他了解各个部门,可以很轻易的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如果人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涉及一个专业领域,他们的二级目标往往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该专业领域,而不是整个公司,他们对人员情况和公司的问题都不了解,因此他们也无法向组织内部的其他专家提供有效的帮助。任何级别的劳动者如果不断更换岗位,即使岗位的变更不包含升职的因素,而完全是横向的调动,那么他们比岗位固定不变的劳动者更具活力、更富有成效,而且对本职工作感到满意。

在美国,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经历不同的组织,但不变更专业,在日本,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经历不同的专业,但只在一个组织内变动。这就使得员工是绝对的忠于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忠于自己所学的专业。

第三个特点是非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终身雇用制使日本企业的个人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打破部门间隔。一个进入某大企业的年轻人,会在公司的同一部门从事不同专业的具体工作,这种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干事,更重要的是和人。而且,这个员工不仅要在同一部门做不同的工作,等到他熟悉了这个部门后,公司往往会派他到下属基层单位,从事某种具体业务。这样做,不但可以使他熟悉公司的经营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通过这些工作来了解公司的使命和前景,或者掌握公司的顾客群和供应商。总之,是要增加他对公司的感知,进而了解公司那些无法用文件和制度表述出来的微妙性。然后,他可能再次被调回总部,这次有可能进入总部更关键的部门,如人事部。还有可能在各平行部门之间流转。

经过数年的磨练,他对公司的整体宗旨、发展前景就有了进一步理解。如果高层这时把他再派下去,就有可能是去担任一个基层部门的总管,或者是中层的

部门经理。同那些只在技术部门或者财务部门一直干到底的专业人士相比,他不是以专业见长,而是以对公司的总体认识见长。他所领导的部门,在工作中会更好地融入公司的大集体之中。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工作轮换制。

终身工作轮换制的一个作用是使雇主具有提高雇员的技能和忠诚程度的动力。在美国,雇主不愿意花钱让雇员学习新的技能,这是因为技能高超的雇员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另一份工作。而在日本,要在雇员的心中树立忠于公司的观念,坚定不移的、地实施终身雇用制公司需要下一番力气,他们要保证提供公平和人性化的待遇。如果雇员们拥有广泛的共同经历,通过这种试金石般的共同经历,雇员们在沟通的时候就展现出许多微妙的私人关系,在这个时候,组织文化就形成了。

这是日本非专业的职业发展模式作用的结果。毫无疑问,这将更加有利于公司内部的团结,关系的密切,信任、微妙性就是从中而来。假设劳动者具备了专门化和专业化的素质,他们就会成为游牧民族,他们的职业将伴随他们一生,但不效忠于任何雇主。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组合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他们只效忠自己。

根据相关研究,工作丰富化确实可以提高士气和满意度,但绩效是否提高还需要验证,而且日本的企业结构决定了这种轮换更多地表现在公司内部的人员融合上而不是绩效提高上。当然,这一点可以充分反映出日本的企业结构特色,如果说美国的企业通过专业分工界限分明有点像“拼盘”,那么日本的企业通过岗位轮换互相融合则有点像广东人“煲汤”。

2009年10月4日

第二章日本公司的运作方式

在第二章里,大内继续研究日本组织的运作方式。在介绍日本组织的运作方式前,他提到了目标。任何组织都要追求目标的实现。然而,日本和美国人在对目标的理解上却不相同。大内举例说,在日本某银行的美国总部中,美裔副行长抱怨“这些日本人完全不懂得目标”,而日裔行长也会抱怨“这些美国人似乎完全不懂得目标”。同样是目标,美裔副行长要求的是清晰明确的具体业务指标,而日裔行长要求的是理解银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都有人事部,然而,不管书面的职责如何规定,日本公司的人事部往往最重要,而美国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则凌驾于人事部之上。这种区别,正好反映了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在经营哲学上的不同。

进一步说明,日本企业的管理控制机制是一种含蓄的企业经营管理,描述的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这些目标代表着企业主、雇员、客户和政府管理机

构的价值观。实现目标的活动是由一整套关于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在业内会在公司中发挥有效作用的观念决定的。

日本企业在运行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那种心照不宣、配合默契的行为。这种方式,可能会让那些习惯了权责分明、量化绩效的西方经理抓狂,他们往往十分头疼日本人那种不置可否、模棱两可、有话不明说的习气。然而对日本经理来说,懂得心领神会的下属才是好员工,“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种运行体制,在本质上是排斥分工体系的,组织的“一团和气”比“职责分明”更重要。那种以明确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量化绩效指标等等,在日本都不是有效的控制方法。所以,明确的职责划分,清楚的等级层次,成文的行为规范,在日本的许多企业中就显得多余。控制的目标是人而不是事,控制的手段是软手段而不是硬手段。这种控制方式,与长期评价机制、非专业化职业发展模式是高度一致的。

在日本的公司中,由于经理们换过许多职能部门,而他们又在相同的职能部门工作过,因此他们可以说出大量共同经历、讲故事和回忆起标志性的事件,这些事件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起他们共同追求过的某些价值观和理念。此外,这种共性有助于他们简化沟通的程序。由于从一开始,每一个人的基本条件或理论上的地位与其他人没有差别,因某些反应或共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可以接受的,他们不需要花时间商量。因此相同的文化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协作氛围,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有关特定问题的决策和规划进程。

本章当中,大内从决策、集体价值观、强调在整体上关注人三个方面论述了日本企业的运作。

首先是决策。比较而言在西方的集体意识决策程序下,人们经常需要找到基本的价值和理念,因此,决策集体有意地保持小规模化。而日本人所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集体决策方式。由于日本人只讨论特定方案是否适应实现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因此这个程序广泛地邀请雇员参与决策活动,尽管如此,他的效率也非常高。美国人在决策中也发展出了参与方式。这种参与一般是以“规则优先”为前提的。只要规则是大家认可的,而且规则是得到各方参与者遵守的,那么,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决策的内容,这个决策就应该得到你的支持,除非你指出其他人有违规行为。“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表达意见的权利”,这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也渗透到了工商业的运行之中。所以,大内认为,美国人的共识,是一种程序性的共识,而不见得是内容性的共识。为了保证在决策中减少价值观的冲突,大内指出,美国人的集体决策,往往要有意保持参与人数的小规模化。

日本人则不然,他们所追求的是内容上的共识,至于程序问题,他们倒觉得无关紧要。所以,他们的决策不怕参与的人多。日本人会让一个年龄最轻、资历最浅的雇员去提出决策的建议方案。这个年轻人为了使自己的意见能够被接

受,会努力寻求各种意见,尤其是要打探上层对这件事情的真正看法,了解公司其他人对这件事情的见解。但是,他的棱角还没有被磨掉,他还会潜意识地希望在提案中反映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随后,在决策意见的交流反馈和修正中,他的上司不动声色地吸取了这个员工的某些有价值的创见,却“蹂躏”了他的锐气,“打磨”了他的棱角,使这个员工以更“圆滑”的方式融入这个公司。

那么,这个员工如果没有创见、或者有意压抑自己的创见、完全迎合上司,是否会得到更好评价?不尽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上司的心目中,就会留下一个此人能力有限的印象。所以,日本的老板,还是从内心希望员工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建议的。之所以要把决策提案交给最无经验的员工去做,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一个过于同质化的企业,往往缺乏活力。负责提案的员工,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必要的,接受责难和磨炼性情也是必要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保证决策提案的新颖和独创,二是能够加快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但是,这种决策方式有一个悖论—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越高,特立独行的个性发育也就越差。圆滑减少了摩擦,同时也丧失了能碰撞出火花的锋芒。日本的企业往往创新能力不足,与此不无关系。对此,大内有所批评,但也有所保留和偏爱。他强调,决策不仅要看本身的质量,还要看所得到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大内说:“理解和支持可能取代决策的实际内容。重要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人们投入多少精力、掌握多少情况。‘最优的’决策会被搞砸,同样,‘最差的’决策也会发挥很好的作用。”这种说法,已经表现出他为“最差的”决策进行不适当辩护的逻辑漏洞。

其次是集体负责制。日本的集体主义最为有名,而且大内为这种集体主义做了出色的辩护。大内举例说,一个美国公司的日本分部,曾经鼓励工人提出合理化建议,规定如果工人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可以按这一建议创造效益的比例分成支付给提议者奖金。然而,没有一个日本工人提出建议。工人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人能够靠个人的力量对工作形成整体的改进。于是,公司改为分组建议制,奖金由相关小组领取,用于小组的聚餐和度假,结果,情况大不一样,工人和厂方皆大欢喜。可以看出日本人明白自己的成功需要也必须有他人的帮助,他们不是独自的一个人。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日本人的心中,集体主义既不是要力争实现的企业目标或个人目标,也不是他们追求的口号。相反,它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个人的行为不具有任何重要性。可见日本人早已把集体主义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成为了一种本能,而非追求。在生活中,每一件重要的事是团队协作或集体行为的结果。或许可以这样说,集体主义已经流入了日本人的血液,成为了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由它所指导!

大内认为,这种集体主义是最符合工业化的组织观念。工业化社会在本质

上是整体性的,分工越发展,人们互相依赖的程度就越高。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完成一件工业产品,所以,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够自然而然地与工业社会相适应,而西方式的个人主义,给工业社会带来的是无休无止的冲突。所以,强调个人主义,会使社会“充满敌意”、“病入膏肓”,而日本式的集体主义,能够使文化与技术高度融合,使社会变得“自然淳朴”。在某种意义上,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自然而然的与工业化环境相适应。社会分工的同时是要求更为密切的合作,自然的集体主义是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日本人的集体主义是节约和高效率的集体主义,它促使人们在一起有效地配合,彼此鼓励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最后是强调关注整体。大内指出,日本人进入一个企业,几乎等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家庭。个人和组织之间是“整体包含”的。但美国人进入一个企业,只是标志着这个人承担了企业中的某项具体工作,而不是把自己全身心交给企业,所以是“部分包含”的。大内也承认,这种“部分包含”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使某个人能够轻易从一个社会活动圈转移到另一个社会活动圈,也就是有职业和业余的区分,而日本人是没有“业余”的。职业范围内日本人不能也不会顶撞上司,否则就会影响和谐。然而过分压抑分歧和冲突,积累起来的怨气也会破坏集体。所以,日本人往往下班后还要与同事和顶头上司一块去小酒馆喝酒,或者在办公室举办晚会。这正是维护团体的一种补充方式。看过日剧的同学也许会发现,经常会出现的场面是一大群日本的员工在下半后在一起吃饭、喝酒或者部门聚餐。

由于是整体包含,所以与员工的全身心投入相对应,日本的企业对员工的关心是全方位的。大内认为,这正是日本企业的优越之处。他推论道:“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基本社会模式促使日本人做好各种准备,从而形成了依靠家长式的力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以忠诚作为报答的关系。”他甚至隐隐约约地要告诉人们,正是日本工业化的过程中没有摧毁旧有的社会结构,才诞生出了日本式管理。

第三章美日公司比较

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当我们要学习他人的长处时,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不同点或者说差异到底在哪。第三章,在对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在组织模式的每个重要方面,日本与美国都是对立的。但是,在美国的一些成功企业中,如IBM、普罗克特、甘布尔、柯达等,在经营管理上与日本企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大内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以致其典型组织分别为A型和J型,这样,就明确了日本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地照

搬到美国去。为此,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学习管理方式,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提出了“Z型组织”的观念。

比较一:

日式组织美式组织

终身雇佣制短期雇佣制

快速的评估和升职过程缓慢的评估和升职过程

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非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含蓄的控制机制明明白白的控制机制

集体决策个人决策

个人负责制集体负责制

关注局部关注整体

大内声称美国的企业要向日本的企业学习,这就需要对日本管理方式的那些复杂性和微妙性作更仔细的考查,对日本企业的基本性质进行调查,并借此形成一个与西方企业作比较的指南。大内从现实中提取出两套模型,即对美国日本模式作了比较。通过比较,美国企业的特色同日本企业相反。

美国组织形式的所有特点交织在一起,彼此支持。他们构成了一个体系,官僚组织。官僚机构这一说法由马克斯.韦伯提出。而在大内看来,官僚机构的贬义与当时韦伯所相处的社会背景有关,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宗教信仰和雇佣关系等形成的粘合剂经人们团结在一起。现在的官僚组织处在一个人们很少彼此理解或互相关心的环境中。组织一方面面临的是微妙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客观性和透明度。只有将二者处于均衡状态,组织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社会和历史环境成为美日组织另一个重要差异的原因——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起源。正是不同的传统,为大内的第二个比较提供了来源。日本的人民在种族、历史、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概念上是同质化的。“个人无关紧要论”不可避免的成为最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在工业化进程中,日本人遏制住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他们强调的是合作。而美国人推行个人主义。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大内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A型组织的特点为:

1、短期雇用;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4、明确的控制;5、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诱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6、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7、局部关系。

相反,他认为日本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合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6、对一件工作集体负责;7、人们树立牢固的正题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做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他把这种组织称为J型组织。

从社会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日本的组织形式J型是根据同质化的人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集体主义等条件而进行适当调整的结果——在这样的组织中,个人的行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美国的组织形式A型是根据异质化的人群、流动的社会关系和个人主义等条件自然调整的结果——在这样的组织中,人们相互间的关系是非常脆弱的,而且很少发出密切的关系。书中提到日本人在美国设立和经营的企业取得成功,也就是J型组织在纯日本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结果,但他们保留了许多日本特色,同时促使A型组织成为主流组织形式的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大内在研究中发现J型组织形式可能不是特定文化特有的。A型和J型组织形式可能属于一般性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其中更适合A型的环境一般在美国和西欧最常见,而比较适合J型的环境一般盛行于日本。在特殊的条件下,某种J型组织的组织形式虽然不同于日本的组织形式,但他的某些属性可能非常适合于西方的状况。大内通过研究,发现所谓的日本式组织形式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组织形式,不只有日本有。他对一些美国公司经理进行采访,在列着日本组织7个特征的表上,列出任何具备这些特征的美国公司的名字。但没有告诉他们这些特征与日本人的关系,结果是IBM、宝洁、惠普等组织具备与日本公司相同的特征。这些组织都被公认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组织之一。这些组织在美国的发展符合自然规律,但具有与日本公司非常相似的特征——成为Z型组织。

2009年10月12日

第四章Z型组织

作者在上一章中提到了A型和J型组织,在第四章里对Z型组织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和分析。大内通过研究明确了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美国企业中去。为此,他提出了“Z型组织”的观念,认为美国公司借鉴日本经验就要向Z型组织转化,Z型组织符合美国文化,又可学习日本管理方式的长处,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

比如“在Z型公司里,决定可能是集体做出的,但是最终要由一个人对这个决定负责”。而这与日本公司的做法是不同的,“在日本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对某种特殊事情担负责任,而是一组雇员对一组任务负有共同责任”。他认为“与市场和官僚机构相比,Z型组织与氏族更为相似”,并详细剖析了Z型组织的特点。在这种组织内部,一般都是长期雇佣制,这主要是由复杂的业务造成的。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倾向于长期留在企业中。这种长期的雇佣也导致了比较缓慢的评价和升级过程,但是不像日本那么长久,当有的人工作表现好时,管理者就会找他们谈话,从而给与提升。“它们培养了工作上的以及社交上的密切交流。组织是社会有机体,同其他社会产物一样,组织的形成常深深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Z型组织只有在支持终身雇佣制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Z型组织中,雇员通常也会在很多岗位上实习工作,从而练就一身综合的本领,这种本领是与公司的业务紧密联系的,可以在设计、生产、销售中紧密联系,当然了,这种形式的职务培养是同长期雇佣相联系的。因为一旦员工离开这个企业,他的这些经验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公司来施展。这种公司一般都有很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方法,例如,他的会计制度、目标决策等都是很完备的。但是,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获得情报,很少在重要的决策中起作用。西方的企业一般都觉得要定量的、客观地分析事物,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会更加的合理,那些非定量的主观的决策例如个人的经验、睿智、敏锐性等等都是不科学的,但是Z理论则强调一定的主观的经验判断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Z型公司来说,这种宗旨是特别重要的。由于这些公司依据的是长期考虑,所以,它们对决策必须仔细权衡。由于决策通常是以合作和参与为依据的,所以,必须使全体雇员都了解可以接受的各种目标。Z型组织结构要与一个和它相适应的文化配套才能够真正地起到作用。

有关企业风格的问题探讨,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进行论述。大内通过对比两个半导体企业对新的商业机会的反应:一个代表着A型组织,另一个则代表着Z

型组织,进一步验证了前面所提到的Z型组织所具有的特征。A公司是单纯的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眼光短浅;认为Z公司是综合分析公司风格和长远前途和人员自由的前提下做事,眼光更为长远。比方说Z型公司高层在决定是否进入电子元器件这个行业时,会考虑是否与公司的哲学观相匹配;公司的雇员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认为能取得成功的项目,当年轻的经理希望带领公司进入手表行业时,高层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又不想然它丧失自由,便发生了冲突,Z公司中的矛盾称为价值观的差异。

对利益的追逐会造成“节俭成本”“协调不良”“生产率低劣”的后果。但是文中的AZ两家企业都没有好的结局,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市场中的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将该项目发展成为企业的品牌项目。

接下来有关企业实质的问题,大内又作了进一步论述。公司的实质性问题:就是决策!西方人认为决策是在处理很多人的个人命运,而日本人认为决策是在处理大家的共同命运。但是,我觉得日本这样的方式会让人产生在共同组织中的“安全感”,不会更积极的关注自身的贡献,同样,这样的共同对待就没有了衡量职员贡献和能力的标准。全面关切的方向是整个组织的中心特点,它必然保持一种强烈的平等气氛。

其实我同意阿吉里斯的观点,当每个工人追逐个人目标并体验到独立和心理上成长的时刻,工作的动力将会达到最大限度。作者用这个例子是来证明严密的监督会使工作动力消减,阻碍个人的成长。但是,在前文中,作者说美国人是只重视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的。这样的话,是不是矛盾了呢?企业的不监督源于信任。确定信任的最好办法是构建统一的企业目标。我个人认为这种将工人整合成整体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乌托邦的神话设想,作者的辩驳显得无力。

大内认为“Z型组织在内部文化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等级森严的组织或官僚机构与Z型组织之间的差别。与市场和官僚机构相比,Z型组织与氏族更为相似。在大内列举出的美国Z型组织中,不难看出,这种组织对经典的韦伯式官僚组织进行了改造。专业分工、组织等级、法理权威和理性准则统统存在,但却渗透了非专门化职业发展、上下融合、情感交流、直觉和管理中的微妙性等等因素。它们实行与终身雇用制类似的长期雇用制,进行大量的在职培训,而雇员的许多技能只在这个独特的公司能够发挥作用,所以评估区段会长期化(但绝不是日本的十年以后才晋升,只是升职慢一些),员工的职业发展模式是在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徘徊”,各种量化技术、数据分析也会被使用,但只能作为重大决策的辅助工具。用大内的话说就是随处可见“现代信息和会计系统、正式计划、目标管理和A型组织形式所特有的所有其他正式的、透明的控制机制。然而,这些机制受到Z型公司的看管,小心翼翼地供它们参考,但是这些机制在重大决策上很少发挥支配作用”。

按照大内的总结,Z型组织的企业风格是由公司的哲学观决定的,行为是由公司的价值观支配的而不是由数据支配的。Z型企业具有官僚组织的等级体制,但能够实现人员之间的平等并建立信任。这种组织就是阿吉里斯所说的学习型组织,可以把它看作是等级化控制模式下平等的人员融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所以,

大内把Z型组织比喻为“氏族”。这样,大内把管理研究引入了文化人类学领域。不过,他是用社会学方法来解释人类学现象。

对于这种经营活动中的“氏族”,大内以盛行于华人社会之中的“会”为例加以说明,这种“会”即循环信用合作社。至今,这种“会”还在海外华人区有着广泛的影响。这种传统融资方式与现代资本运作的关系,以及传统融资方式能不能转变为现代小额信贷的信任体制。尤其是在现行法律制度同传统融资习惯不相容的情况下,研究更具意义。著名的河北徐水农民企业家孙大午“非法集资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而孙大午的大午公司,恰恰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正是这种“会”,被大内看作“氏族”式经营的象征。

追究到根本,就是传统社会组织与现代专业化组织(韦伯式官僚组织)的关系问题。大内关于氏族式经营的论证,尽管是对日本的总结,而且有意忽略了这种氏族是J型组织而非Z型组织的区别,大内列举的美国Z型组织,如IBM、惠普等,基本上缺乏这种传统氏族色彩,而是现代性的团队,大内却只强调它们在外观上与氏族的类似。

概括起来,J型组织是重视社会等级,进而重视社会资本的组织;A型组织是重视业绩,但存在着技术与社会断裂,不重视社会资本的组织;Z型组织是重视人力资本,进而重视现代社会资本的组织。

2009年12月18日

第五章从A到Z

他的《Z理论》一书中,大约用了一半篇幅讲述从A到Z的应用问题。不过,大内自己很谨慎,对于从A到Z的十三个步骤,他声明:“我不能向读者保证这些按本书中所提到的顺序排列的步骤可以成功地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更多的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成分少得多,因此不会像描述的那样具有规律性。”“这些步骤是大致的指南和供人们讨论的焦点,而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食谱。”

考虑到由A型组织到Z型组织转化的困难,大内给出了明确的13个步骤,认为这个变革过程一般应如此进行:

1、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原理,挖掘每个人正直的品质,发挥每个人良好的作用。

2、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关注企业宗旨;对你的公司的目标——宗旨一一地叙述,可以使人了解你据以工作和生活的价值观。

3、解释所期望的管理宗旨并使企业领导支持管理宗旨。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归根到底,如果没有等级制度中最高领导人的直接支持,一个组织的变革是不能成功的。

4、通过创立高效合作、协调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措施,来贯彻宗旨;绝大多数组织需要有一定的结构来引导它们趋向协作和前进,并且当其他条件指向相反的方向时,引导他们趋向长期观点。

5、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同委托人、顾客等打交道的技能是人们为了适应同僚和同事而必须学习的一种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在Z型组织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协作和体谅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

6、对你自己和系统进行测验。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7、把工会包含在计划之内,取得工会的参与和支持;新的Z型公司最好在实行实质性变化,如使雇佣稳定化或实行缓慢评价和提升以前,先把工会包含在其计划之内。Z型组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力的平等分配。

8、确立稳定的雇用制度;雇佣的稳定部分地是公司政策的直接后果。

9、制订一种合理的长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社会在发展,而年轻人却是缺乏耐心的。因此,放慢评价和提升的速度对于向雇员强调其长期工作成绩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的。

10、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必须发展非专业化的职位道路,鼓励雇员转移到能使他们学到新东西的有关职务上去,而高层经理首先要树立一个榜样。

11、认真做好基层一线雇员的发动工作,使变革在基层顺利进行;绝大多数美国公司一般都在较低等级开始进行变革,而Z型组织则从高层开始。其理由可归结为一点:除非上层邀请下层的雇员或经理来参与,他们是不能这样做的。

12、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如果已经实现了平等的报酬、工作的稳定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那么拿计时工资的雇员就会承担责任和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生产率。

13、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整体关系是组织一体化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整体关系是团结性、内聚力的表现,而内聚力是在共同工作并共享其归属感情的雇员团体中涌现出来的。

大内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常重复,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十到十五年。从A型转到Z型的过程使雇员有一种高度不稳定的感觉,并要冒很大的风险。变革失败的代价是重大的;但成功的收益要更大得多。那些成功的Z型公司对日本公司的挑战做出了回答。他们知道应付这个挑战在于要理解和认识到必须建立一种有特色的美国管理方法,要知道旧的方法已原样不动地保持了两百年,要运用独创性去找出新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第六章从A到Z 设计哲学观

哲学观对于Z型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并且经常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现在雇员的面前。一个大型组织当中会有很多人,他们具有不同的信仰、态度、目标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也会形成特殊的个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组织文化。组织在整体化程度最高的时候也不可能像个人那样保持内部的一致性,当组织需要雇员们对目标和价值观形成共同的认识,以便统一他们的行为时,他的哲学观就是最有用的工具。

在日本,首席执行官一般会写一本书,书中描述自己对公司哲学观的认识。企业的哲学观必须包括: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经营管理程序;组织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是组织的制约因素。如果有机会成为CEO的话,当你决定写书时,不妨在书中提到公司的哲学观,就可以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在企业文化当中,还有存在有更加核心的企业哲学观。在思考和发现企业文化的时候,企业哲学观应该是被视为灵魂一类的考察对象。优秀的企业主张大声说出自己的企业哲学观,在教育员工的同时也进行了组织承诺。它在看不见的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我们的企业的哲学观,却难以发现、难以说出并且变化无常。我在想,俗话讲“做人要有原则”,这个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就是人的哲学观吧。威廉·大内认为企业哲学观一定要讲清楚三件事情:一是企业与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二是企业的基本目的和目标;三是企业实现这些目的或目标的必要手段。如果对应到人,我的理解是:一是在我在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多重角色;二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和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三是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些是一定要倾力而为的,而那些又是绝对不能做的。

第七章一些有关Z型组织的案例

在本章当中,大内通过列举的多个案例,以此说明一些A型公司向Z型公司转变的过程,最终他们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案例最终想告诉我们的是,在从A 到Z的转变中,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只最终的效果是成功的,回报远大于代价。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经营管理上享有自主权的人一般都会成为变革的发起人;当组织开始实施变革时,它本身一般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起变革的领导人通常会看到一些隐约的预兆,让他们意识到现在需要采取措施,以避免将来陷入困境;在这些变革的领导者的品质上,只能用坚定不移来形容。

Z理论是“以争取既追求效率又尽可能减少当局与职工的对立,尽量取得行动上的统一”。

第八章Z型文化

Z理论主张的管理方式,并不是立足于不同情境下权变的匹配关系,而是追求整体稳定的管理风格。它的本质是组织文化理论,至于大内在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之间的比较,都是为他的Z型文化做铺垫的。按照Z理论,企业不仅仅要在

制度上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而且要在制度之上形成一种渗透在企业血脉中的文化形态。Z理论对哲学观或者价值观的强调,远远大于对制度和技术的强调。

透过大内的著作,人们可以发现,他的理论贡献,并不在于对日本的总结,而在于对美国的启发。日本式管理在Z理论中的地位,只是一个参照系。Z理论的本质,是对专业分工和官僚组织进行改造,建立在长期雇用基础上的稳定环境,促成个人和组织的高度融合,开诚布公、容纳批评,以信任、友谊与合作关系打造有机的团队,实现生产经营和社会关系的一体化。

小结:

威廉·大内的《Z理论》给我几点启示。

第一,意识到在实施组织变革之前,应该对企业的背景和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应有的调查和掌握。面对一个长期雇员制(其实是终身雇员制)的国有垄断大型企业,任何看似先进的西方管理理论,在完全折服于他们之前,应该做好更多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他们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组织。我们不是在追逐潮流,而是在追寻真理。我们真得需要更加具有刺激性的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励”员工吗?我们真得应该这样早早地把这样多的青年干部快速提拔到重要的管理岗位上吗?我们真得搞清楚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了吗?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特别是当认识到需要更多的认识世界之时。

第二,在企业文化当中,还存在更加核心的企业哲学观。在思考和发现企业文化的时候,企业哲学观应该是被视为灵魂一类的考察对象。优秀的企业主张大声说出自己的企业哲学观,在教育员工的同时也进行了组织承诺。它在看不见的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我们的企业的哲学观,却难以发现、难以说出并且变化无常。

第三,很多人和组织并不关注做事情的方式和达成目标的途径,有的时候会不择手段。选择途径和手段,我认为更能够体现主体的哲学观。从手段的选择上,我们就可以把企业的哲学观看得一清二楚。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2009-07-08 00:30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得益于莫里斯个人的努力。接下来的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莫里斯的艺术之花在这场遍布整个欧洲装饰运动中竞相开放。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 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的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 莫里斯的设计不仅包括平面设计,也有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等。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创造了许多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等。 由莫里斯设计,莱恩插图《呼啸平原的故事》一书的扉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建筑代表作莫里斯红屋 ”红屋“的建成和在设计界所引起的广泛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因而他放弃了原来做画家或者建筑家的想法,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物所,为顾客提供新的设计。 莫里斯设计事物所设计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彩色玻璃镶嵌、墙纸、毛毯、室内装饰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后来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柔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三.提倡歌德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材料教学教材

1,以“经济人”为假设条件的管理理论是(A) A古典管理理论B需求层次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 2,威廉大内的Z理论中所谓的A型管理模式是指(D) A日本企业管理模式B英国企业管理模式C德国企业管理模式D美国企业管理模式3,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A)A,抓住关键环节,控制全局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 ,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4,决策树法属于(c) A,程序性决策方法B确定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5,公元前2000多年即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形式,具体表现是制定了有名的汉姆拉比法典,该国家是(D) A古埃及B 古希腊C古罗马D古巴比伦 6,把人看成天生懒惰、厌恶工作,缺乏进取心,主张采取强制、监督、惩罚的方法进行管理,这种理论被称为(B) A,Y理论B,X理论C Z理论D超Y理论 7,在管理方格理论中,领导者既关心生产也关心人,这种领导类型被称为(D) A任务型领导B贫乏型领导C俱乐部型领导D 战斗集体型领导 8,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破产是企业的悲剧,但却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思路反映的系统分析原则是(B) A层次性原则B 优化原则C模型化原则D 满意原则 9,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特性,系统分析最基本和核心的原则应该是(C) A要素原则B 层次性原则C 整体性原则D模型化原则 10,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B) A军事管理领域B 工商企业管理中C社会管理领域D国家行政管理中国 11,某单位在管理中不设沟通核心,各沟通主体可以和左右两个沟通对象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是(B) A 链式沟通B环式沟通C 轮式沟通D Y式沟通 12,某单位不把眼光局限在完成任务上,而是注重给下属更多的关系,爱护和尊重,注意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鼓励上下级的沟通,这说明该领导在管理中运用的是(B)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 X 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 13,小赵一贯表现良好,最近又完成了一项科技发明,李主任及时在车间大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一强化手段属于(D) A 惩罚 B 消退 C 消退强化D积极强化 14 根据双因素理论,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 A管理方式与管理政策B 工作具有挑战性C职业发展与成就D行为表现受表彰 15,小李和小王是同事,最近心理上确实冰雪两重天,小李因为圆满完成功罪定个任务,不仅领到了全额的工资,还得到了相当于月工资25%的奖励,小王则因为完成月工作任务,只领到了80%的月工资,他们所在企业的工资制度即泰勒所倡导的(D) A 绩效工资制B计件工资制C岗位结构工资制D差别计件工资制 16,老王当了5年的总经理,工作富有成效。基本经验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把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自己只保留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其理论依据就是科学管理理论倡导的(C) A,统一指挥原则B 跳板原则C例外原则D标准化原则 17,某公司为了让组织成员了解组织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将各项管理决策、组织目标、工

威廉·莫里斯及其艺术活动的概论及历史贡献

简述威廉·莫里斯及其艺术活动的概论及历史贡献。 威廉·莫里斯简介: 威廉·莫里斯是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 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莫 里斯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他在少年时代沉浸在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的作品中,是位漫主义者,喜欢那些不满现状、 反抗压迫、以歌颂自由平等、强调个性解放为主题的诗篇,在他的思想感情 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对于少年莫里斯来说,艺术的世界和幻想的世界不但 是逃避庸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安乐乡,而且也是反抗它的根据地。 威廉·莫里斯艺术活动的概论: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1853—1855),莫里斯跟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包 括当时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但丁·罗塞蒂和后来的著名画家伯恩—琼斯Burne—Jones,1833—1898)等以“拉斐尔前派协会”为中心,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研究。 在1880--1910年间,英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威廉·莫里斯,正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与领导者。 莫里斯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的影响。比如“师承自然、忠实于传统材料”等。这些思想引导莫里斯走上了艺术与设计道路。在游历法国之后,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入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学习建筑,从而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 莫里斯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在设计过程中,他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依莫里斯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红屋”的取得很大成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住宅建筑,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

威廉·大内的Z理论(1981)

威廉·大内的Z理论(1981) [中国管理传播网2002年12月6日,阅读人数227人] Z理论( Theory Z)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一译乌契,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 威廉·大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他从1973 年开始专问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Z理论。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机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在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这与 2O世纪7O年代后期起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气势是吻合的。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该书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和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艺术》作者之一帕期卡尔曾与大内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大内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A型组织的特点为: 1.短期雇用; 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 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 4.明确的控制;

从红屋看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19世纪下半期,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威廉莫里斯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或者说直接的推动者,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威廉莫里斯自己设计的自己的婚房--红屋,也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时代经典,论文主要从威廉莫里斯的红屋入手,从红屋的设计风格,设计背景之类的进行解析,进一步的阐释出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及其对于时代的影响。 1.威廉莫里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红屋的设计开端由来及其设计师的个人简介 2.红屋的设计特点、设计思想、由此引出威廉莫里斯的设计主张和设计原则 3.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对于“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及对于设计师个人设计思想的简单的个人评判。 从红屋看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摘要:19世纪下半期的英国,一场工艺美术运动悄然展开。威廉·莫里斯成了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他的红屋集中展现了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是集全部设计精华之所在,而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对于19世纪下半页正在展开的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也波及到了现在,对于现在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威廉莫里斯所处的时代背景、红屋的设计开端 1.时代背景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机器生产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传统的设计理念在大机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猛烈的撞击。然而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 却没有给设计带来相适应的艺术, 于是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产品使用大机器进行批量生产,而产品的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急剧下降。 (1)设计和制造开始分工,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工业革命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开始出现,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机器时代的特点,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模一样,以前手工艺时代的工匠

威廉莫里斯

个人简介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世界知名的家具、壁纸花样和布料花纹的设计者兼画家。他同时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早起发起者之一 [1]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在五十年代已开始写诗,在“前拉斐尔派”的影响下,写过《地上乐园》(1868-1870)等作品。他早期诗歌大都取材于古代 的中古的莫里斯故事。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佛尔松族的西古尔德》(1876)。这些作品都表现了诗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莫里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奴役使劳动者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受到摧残,要使艺术得到真正繁荣,必须把劳动变成一件创造美丽事物的乐事。他举办了一个手工艺工场,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实用美术品。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得益于莫里斯个人的努力。接下来的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莫里斯的艺术之花在这场遍布整个欧洲装饰运动中竞相开放。 2 人物经历 生於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他出身富裕家庭,就读於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在那里他受到约翰·拉斯金的影响,并结交了终身好友和合作伙伴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Burne-Jones)、福德·马多克斯·布朗(FordMadoxBrown)和菲利普·韦伯(PhilipWebb)。他的妻子简·伯登来自工人阶级,她苍白的肤色、羸弱的身形和浓密的深棕色头发被莫里斯和他的朋友视为美的化身。他和朋友一起创建了前拉菲尔兄弟社,抵制媚俗的装饰艺术和建筑的工业制造,倡导手工艺的回归,把工匠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上。他认为艺术应当是平民可以承受的,手工的,艺术媒介不应有高下之分。 他有两个女儿,简(昵称珍妮)和玛丽(梅)。 莫里斯有感1854年英国万国博览会展出之工业品过於粗糙,与鲁斯金Ruskin、普金Pugin 等人主导了美术工艺运动(ArtCraftMovement)而莫里斯成为美术工艺运动的主导者,大力提倡恢复手工艺品。并成立了MMF商会於伦敦红狮广场。MMF商会(Morris。Marshall,Fanlker)1861年前期专精生产新歌德样式与中世纪风格的设计,後期开始发展更为有机的风格。期生产的家具大致分为两大类别:a.阶级家具statefurnitureb.日作家具work-dayfurmiture 3 主要作品 《杰森的生与死》(1867) 《世俗的天堂》(1868-70),一系列讲述希腊和中世纪故事的诗歌 《乌有乡的消息》(1890) 《世界尽头的井》(1892)

威廉大内的z理论

威廉.大内的Z理论 Z理论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 威廉.大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他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在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理论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 理论”。该书在出版后立即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艺术》作者之一帕期卡尔与大内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大内把由领导者个人决策、员工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企业称为A型组织,他认为当时研究的大部分美国机构都是A型组织。A型组织的特点为: 1、短期雇用; 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 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 4、明确的控制; 5、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诱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6、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7、局部关系。想反,他认为日本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合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 6、对一件工作集体负责; 7、人们树立牢固的正题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他把这种组织称为J型组织。 大内不仅指出了A型和J型组织的各种特点,而且还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以致其典型组织分别为A型和J型,这样,就明确了日本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美国去。为此,他提出了“Z 型组织”的观念,认为美国公司借鉴日本经验就要向Z型组织转化,Z型组织符合美国文化,又学习日本管理方式的长处,比如“在Z型公司里,决策可能是集体做出来的,但是最终要由一个人对这个决定负责”。而这与典型的日本公司(即J型组织)做法是不同的,“在日本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对某种特殊事情担负责任,而是一组雇员对应组任务负有共同责任”。他认为“与市场和官僚机构相比,Z型组织与氏族更为相似”,并详细剖析了Z型组织的特点。 考虑到由A型组织到Z型组织转化的困难,大内给出了明确的13个步骤,认为这个变革过程一般应如此进行: 1、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原理,挖掘每个人正直的品质,发挥每个人良好的作用。 2、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关注企业宗旨; 3、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4、能过创立高效合作、协调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措施,来贯彻宗旨; 5、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 6、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7、把工会包含在计划之内,取得工会的参与和支持; 8、确立稳定的雇用制度; 9、制订一种合理的长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 10、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11、认真做好基层一线雇员的发动工作,使变革在基层顺利进行; 12、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 13、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大内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常重复,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十到十五年。《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是“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从书”中的一种。 马斯洛的Z理论

什么是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什幺是企业文化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企业界和学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多达300个!在这幺多定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 1、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客户政策的宗旨(威廉大内,1981,《Z理论》;查理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1981,《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1982,《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埃德加沙因,1985,《企业文化与领导》)。 4、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约翰科特,199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5、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国内的一般定义)。 我们认为:从内涵上看,文化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总和。理念是关于如何创造利益和分配利益的价值主张,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其接受的)最基本的观念,它们反映企业高层对企业有效经营的基本看法。而行为方式是落实价值观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要做事方式,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

《Z理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所读书本:《Z理论》(美)威廉·大内著,2007年出版。 作者·云雨雾 Z理论是20世纪80年由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当时美国企业面临日本企业的激烈挑战。作者从组织角度对比美式和日式企业,从而提出Z理论。 本书首先从多个角度对比日式和美式组织。 相比美式企业的短期雇佣制与快速的评估和升职过程,日式企业采取的是终身雇佣制与缓慢的评估和升职过程。据说作者的调查缺乏客观性,没有把蓝领和白领的流动率区分开来:美国的高流动率尤其是流水线上的高流动率,主要体现在蓝领人员上,不能将蓝领的流动率和白领作对比,其对企业的影响大不相同。尽管如此,美式企业的确更为重视短期业绩,企业员工因为不会在同一公司停留太长时间,所以他们更愿意追求个人成就、短期业绩,而很少为公司的长远而又短期内并不明显的增长作贡献。 相比之下,日式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受日本文化影响,解雇是一种严厉的惩罚,被解雇者将没有希望在同等级别的公司找到工作。企业采用长达十年的评估和升职过程也就不无联系了,短期贡献收到的重视比不上长期,员工更愿意放弃个人利益而追求集体利益,促进企业团队协作。 按现在习以为常的观念是,许多人会专长于一个专业的工作。这样的人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更好发挥优势,而且当他们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立刻做出贡献。如果该公司的某部门被撤销或裁员,则该部门员工要么失业,要么到其他公司做相同的工作。但当这一行业为社会所舍弃,这种人才也将被社会遗弃。这也是美式企业的一个特点,员工只能从事他所属专业的工作,对其他方面的一无所知,部门之间由于不相互了解工作,缺少相当的理解和协作能力。 由此可以联系到美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交活动——鸡尾酒会。尽管许多美籍经理都讨厌这样一站就几个小时,喝非常多的酒,和自己不喜欢交谈的人说话,但是不难理解,美国人从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找新的工作,他们公司对他们的专业的需要程度可能减弱,对自己专业的依赖性使他们不能再在同一公司从事别的工作,因此他们不得不与其他公司相同专业的人保持接触,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在日本,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经历不同的专业,但只在一个组织内变动。终身工作轮换制希望员工任何时候都发挥出全部的生产力是困难的,他们经常需要时间来适应新岗位,学习专业技能,但是这种制度也促使雇员具备多种能力,提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设计家、诗人、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所谓“艺术与手工艺运 动”是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之贫弱、传统手工艺之式微,而力图通过复兴传统 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 的一场改革运动。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 虽然该运动主要局限于手工艺设计领域,而且具有反对机械化大生产和提倡中世纪 哥特式复兴的不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它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设计改良运动。它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艺术与设计 的隔阂;它所开创的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有助于消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的设计 弊病。从这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开端,作为该运动的领袖人物, 莫里斯也就被后人尊为“现代设计的先驱”。 莫里斯早年学习过哲学、神学、建筑与绘画,而后由于强烈不满设计领域复古思潮、庸俗美学的大行其道以及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滥用,而转向各类日用 品的设计。1861年,他组建了著名的“莫里斯商行”,自行设计、生产、销售装设 精美、工艺考究、趣味古朴、格调高雅的家具、织物、陶瓷、玻璃以及金工产品。 在设计思想领域,莫里斯继承了著名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思想,主张从更广 泛、更深刻的社会与伦理的角度去审视设计问题。 首先,他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合作以实现改良日用品的目的,认为艺术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实用艺术,反对在观赏性的“高等艺术”与实用性的“次等艺术”间强 调分高下;其次,他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力图通过手工艺的复 兴来消除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因为他认为,这种分离既妨 碍设计者进行合乎功能的设计,也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最后,他反对机器生 产的滥用和工业化对人性的扼杀,希望通过设计的改革,美的教化,实现社会主义 的宏大理想,而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又导致了他对中世纪的迷恋,对哥特式风格的 过度崇拜。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与装饰艺术家,他的设计开一代新风;作为一名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立意高远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主张影响了几 代人,不仅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洲大 陆以及北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进入20世纪后,莫里斯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退, 无论是德国的“包豪斯”,还是北欧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都或多或少、或直 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其启发。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的转型,莫里 斯的学说因其对文化与人性的重视,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莫里斯关于艺术与手工艺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发表于1877—1894年间的35 篇演讲稿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装饰艺术》(1877),《生活中的次等艺术》(1882), 《艺术与社会主义》(1884),《手工艺的复兴》(1888) 其次威廉。莫里斯的主要设计思想可分为以下四类:1、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2、设计为大众,而不为少数(反复强调的原则)。3、主张艺术家与工匠团结合作(反复强调的原则)。4、提倡中世纪哥特式和自然注意风格。 但在这些设计思想的原则上,他虽然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采用手工艺方式,采用简单哥特式和自然主义装饰。因

企业文化整合

企业文化 一、选择题 1.《追求卓越》一书批评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居统治地位的( )管理方式。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理性主义 D.非理性主义 2.( )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依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和权力及相互关系,明确划分而成的组织体系。 A.秘密组织 B.公开组织 C.非正式组织 D.正式组织 3.1943年,( )在《人类动机的理论》等着作中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A.梅奥 B.马尔库塞 C.马斯洛 D.马尔蒂尼 4.麦格雷戈在( )一书中提出了着名的“X-Y”理论。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管理实践》 D.《企业的人性方面》5.下面( )提出了着名的Z理论 A.威廉二世 B.鲍威尔 C.威廉大内 D.德鲁克 6.( )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正式诞生。 A.《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B.《Z理论》 C.《企业文化》 D. 《追求卓越》 7.提出未来企业经营八大原则的着作是( )。 A.《美国企业精神》 B.《Z理论》 C.《企业文化》 D. 《追求卓越》 8.企业文化管理的发祥地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9.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管理停滞不前的原因是( )。 A.缺乏创新 B.缺乏人才 C.缺乏资金 D.缺乏技术 10.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 )。 A.学习 B.沟通 C.管理 D.创造 11.国内关于企业文化结构的理解有“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两种,教材倾向于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是由理念体系层、()和制度文化层三层次所构成。 A.行为层 B.伦理道德层 C.物质层 D.精神层 1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有两条主线,一是管理学科的发展,二是()的发展。 A. 社会学 B. 文化人类学 C.生理学 D.心理学 13.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可分为()和外激励。 A.正激励 B.负激励 C.自我激励 D.物质激励 14.企业文化对外部社会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产品、企业理念和()等途径实现。 A.广告 B.股东 C.员工 D.客户 15.科特和赫斯科特根据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三种类型。 A.赌博型 B.保守型 C.灵活适应型 D.官僚型 16.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海能用三个标准把企业文化分成16种类型,这三个标准是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强弱、企业文化本身在企业中的牢固程度和一致程度以及( )。 A.企业领导人个性特征 B.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 C.企业氛围 D. 企业文化和企业现有领导系统的关系 17.日本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河野丰弘将企业文化分为活力型、独裁活力型、官僚型、僵化型和()等五种类型。 A.独裁僵化型 B.官僚独裁型 C.工娱并重型 D.灵活适应型

文化建设理论

威廉·大内的Z理论 二战之后,在战争中受重创的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的崛起引起各国的关注,很多学者开始对日本的崛起进行全方位研究,在该背景下Z理论诞生。 威廉大内是日裔美国管理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教授,曾获企业管理硕士、博士学位。他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提出Z理论的设想,并于1981年在美国出版《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Z理论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人成功的秘诀,并非是技术原因,而是他们有一套管理人的特殊办法,即把公司的成员同化于公司的意识,培育出独特的公司风格。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案例分析,使用日本和美国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心。分析结果为,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更为有效和民主,并能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 威廉·大内在本书中,提出了“使员工关心企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这一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Z理论”。作者认为,美国企业的经济要超过日本,必须通过改革,使之演变为兼具美日两国管理模式之长的“Z型组织”,培养出一套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具有“信任、微妙性和紧密性”的“Z型”公司。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发和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大内所设计的“Z理论”模式的特点是:在劳工制度上,实行长期的、终身的雇佣制,使职工在职业有保障的前提下,更关心与自身前途关系重大的本企业的长远利益;在工资考绩制度上实行相对缓慢的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对人才的培养采取“非专业”的方式,以使他们适应各项工作;在控制管理方式上,基本上暗示性控制,同时制定若干明文规定,在管理控制的含蓄与明确之间保持一种平等;在决策方式上,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的“统一思想式”的决策方式;在职工中贯彻平等主义原则,使他们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自主的酌情处理问题;在生产发展道路上,要实行一定程度的专业化。 Z理论对美国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起了美国企业文化的一次变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忽视人到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现在很多成功的美国企业都把尊重人、关心人,即尊重全体员工的放在首位,把员工和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2)在决策方式方面,从只考虑管理者个人意见,变化为重视职工的民主参与。之前的美国企业只考虑管理者个人意见,这种决策方式有果断、快速和高效的优点,但其缺点在于上下不协调、政策难以贯彻;重视职工的民主参与,能够把个人决策与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3)领导与职工关系的变化。传统的美国企业,雇主与雇员是纯粹的契约关系、雇佣关系,因此上下级之间关系冷漠,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敌对情绪。如今,一些美国企业,把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劳动条件、与职工平等相处作为激励个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环节。(4)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管理哲学。在企业中加强思想文化的建设,重视员工的作风、价值观等和组织的一致性,关注员工的内心世界与个性发展。 有学者认为,大内Z理论掺杂了一种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因此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日本式管理的成功与其吸收东方儒家文化和兵家文化也是分不开的,所以,日本式管理模式的成功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其批判吸收。

现代管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现代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以“经济人”为假设条件的管理理论是() A古典管理理论B需求层次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 2,威廉大内的Z理论中所谓的A型管理模式是指() A日本企业管理模式B英国企业管理模式C德国企业管理模式D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3,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A,抓住关键环节,控制全局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 ,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4,决策树法属于() A,程序性决策方法B确定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5,公元前2000多年即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形式,具体表现是制定了有名的汉姆拉比法典,该国家是() A古埃及B 古希腊C古罗马D古巴比伦 6,把人看成天生懒惰、厌恶工作,缺乏进取心,主张采取强制、监督、惩罚的方法进行管理,这种理论被称为() A,Y理论B,X理论C Z理论D超Y理论 7,在管理方格理论中,领导者既关心生产也关心人,这种领导类型被称为() A任务型领导B贫乏型领导C俱乐部型领导D 战斗集体型领导 8,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破产是企业的悲剧,但却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思路反映的系统分析原则是() A层次性原则B 优化原则C模型化原则D 满意原则 9,根据系统的性质和特性,系统分析最基本和核心的原则应该是() A要素原则B 层次性原则C 整体性原则D模型化原则 10,科学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 A军事管理领域B 工商企业管理中C社会管理领域D国家行政管理中国 11,某单位在管理中不设沟通核心,各沟通主体可以和左右两个沟通对象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是() A 链式沟通B环式沟通C 轮式沟通D Y式沟通 12,某单位不把眼光局限在完成任务上,而是注重给下属更多的关系,爱护和尊重,注意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鼓励上下级的沟通,这说明该领导在管理中运用的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 X 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 13,小赵一贯表现良好,最近又完成了一项科技发明,李主任及时在车间大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一强化手段属于() A 惩罚 B 消退 C 消退强化D积极强化 14 根据双因素理论,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管理方式与管理政策B 工作具有挑战性C职业发展与成就D行为表现受表彰 15,小李和小王是同事,最近心理上确实冰雪两重天,小李因为圆满完成功罪定个任务,不仅领到了全额的工资,还得到了相当于月工资25%的奖励,小王则因为完成月工作任务,只领到了80%的月工资,他们所在企业的工资制度即泰勒所倡导的() A 绩效工资制B计件工资制C岗位结构工资制D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选择题 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__C___,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__B___,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__A____。 A.描述性模型 B.经济计量模型 C.解释性模型 2. _E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D_____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A_____.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5.在__C___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6.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_B_________。 A.企业家角色 B.干扰应对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 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A________。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8._____C______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9.__B___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10.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__A_______.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11.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_B_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12.作为__B____,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_C_____,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13.投入产出模型、企业系统动力学模型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论概念基础之上的,属于__C_____。 A.描述性模型 B.经济计量模型 C.解释性模型 14.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____C_____ A.诊断技能 B.人际关系技能 C.概念性技能 D.技术技能 15.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___B_____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16. 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_B________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 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威廉·莫里斯设计分析

威廉·莫里斯: 在1880--1910年间,英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威廉·莫里斯,正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与领导者。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的建筑代表作红屋红屋是英国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作品,强调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尽管莫里斯与别人一道设计过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另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他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 设计作品及思想: 由于莫里斯对染织业兴趣最大,所以其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染织品设计的影响也最直接。他反对在染织上使用任何化学染料,坚持使用天然染料。他亲自设计壁毯、地毯、壁纸等,常用的纹样是缠绕的植物枝蔓与花叶,自然气息浓厚。例如莫里斯公司出产的纺织品《草莓小偷》:《草莓小偷》拟用于窗帘和家具的罩子,其图案源自出没于设计师乡间住宅的鸫鸟,它们时常溜进厨房里偷草莓吃。在夹缬的基础上改进工艺,首次在蓝色或白色基底加印上茜素红和木犀草黄色,颜色还原极佳,细节丰富,令莫里斯十分满意。尽管价格高昂,但是市场反响十分热烈,是莫里斯公司最知名的装饰布料 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拉斯金一样,莫里斯认为产品的问题是与机器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莫里斯并不像拉斯金那样害怕和厌恶机器,他认为劳动分工割裂了工作的一致性,因而造成了不负责任的装饰。尽管莫里斯在对待机械化及大工业生产方面有他落后的一面,但他使先前设计改革理论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不局限于审美情趣问题,而把设计看成是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超越了“美学”的范畴,使他能接触到那些由来已久的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他进一步提出民主的设计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原则:即设计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 产品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 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 莫里斯的影响与评价: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人物,在政治上和设计上他是激进的,但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浪漫色彩。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

Z理论-威廉·大内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人力: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各种具体力量的总称。人力的构成有体质、智力、知识与技能四大要素。 人力资源:(广义)指除去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以外的所有人口,即在一定时空X围内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狭义)指企业或组织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这种能力体现在每个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的综合水平上,并以劳动者群体的整体数量与质量表现出来。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其主要表现是一个数量概念,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基础。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工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X围内的人口,亦即劳动人口的总和。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标准的人才的总称,它表时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人才质量与数量的总体状况。 人力资源的特征:生物性与社会性;主体性与客体性;无限性与时效性;再生性与可投资性 人力资源数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即劳动力人口数量。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人力资源在质上的规定性,具体反映在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上,而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个体素质,也与劳动力人口的结构密切相关。 劳动者的个体素质:是指每个劳动者在其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开发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素养与品质。具体反映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与精神素质四个方面。 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自然基础;人力资源质量是决定人力资源总量优劣的核心。 量多质低的人力资源有哪些危害:高消费、低效能、自复制与多破坏等特性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适量优质的人力资源总量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开发主体有计划地采用教育开发、培训开发、使用开发等多种有效途径,并经过开发对象的主观努力,使其生理、心理、智力、技能、道德等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从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国家或组织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活动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科学的原则与艺术的方法,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从预测、规划、招聘、选拔、录用、培训、使用到升迁、调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1反映在学科性质上:人力资源开发是经过学科的综合与分化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经过科学的人事管理与行为科学的人事管理阶段逐渐演进而来的,属于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2反映在研究对象上:开发研究的是广义的人力资源,而管理研究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3反映在研究重点上:开发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组织社会上的一切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与充分使用,而管理研究的得点是对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