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3——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3——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3——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国内外战略联盟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博弈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并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文中着重指出,有效的联盟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减少联盟的失败率,使联盟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工具。

0 引言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相互之间合作的安排,通过共享资源改进它们的竞争地位和绩效[1]。战略联盟是资源和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对战略联盟的研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21世纪动态的竞争环境中,竞争全球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具有竞争所需一切资源的企业很少,企业间的合作不断增加,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形式越来越多样,战略联盟成为除通常采用的并购、联合、参股等合作形式外另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据统计,公司间形成战略联盟的比率在近几年急速增长[2],战略联盟的数量在2000年仅一年间就“爆炸”到超过102,000个[3]。有人估计,在1996到1999年问,收入2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公司平均每家形成了138个联盟[4]。现在,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主要联盟有60个。这些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竞争发生在企业联盟之间,而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

联盟战略有创造价值的多种来源。这些来源包括规模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成本有效地进入市场和从合伙人处学习[5,6],以及帮助公司减少交易费用、应变不确定的环境、减少组织对不受其控制资源的依赖性,成功地在多变的市场中重新定位等[7-11]。从不同的理论出发,研究者解释了联盟的形成,并对联盟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着重对国内外战略联盟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博弈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有利于对战略联盟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1.交易费用理论

战略联盟是处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组织形式, 战略联盟的出现也可以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做出解释, 市场交易为企业节约了组织成本但带来了较高的交易成本, 内部化为企业节省了交易成本但带来了较高的组织成本, 战略联盟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则处于中间状态, 在理论上可实现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之和的最小化, 因此, 战略联盟可能是一种比企业和市场更经济的一种

组织形式。Lorenzoni和Lipparini(1999)的实证研究得出,领导性的大公司能通过重复的、与主要供应商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总的合作生产成本[12]。

在对联盟形成后的管理方面,交易成本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公司控制联盟成本的能力大小。联盟的成本发生在合伙人分担任务、通过共同的决策网络进行合作交流[13,14]。以及谈判并制定有条件的契约和处理违约等过程中[15-18]。Parkne(1993)的研究得出,对于联盟承诺的无法回收的投资与联盟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负相关[16];Young,Ybarra和Wiersema(1999)的研究得出,抵押品的安排与联盟的战略弹性(Strategicflexibility)正相关[10]。

但该理论在联盟领域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它过分强调了联盟各方交易费用的最小化, 而将其他因素视为不变( Colombo, 2003)[19], 在新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能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价值创造能力, 在于未来的战略利益与竞争力, 而不是短期的财务成本与绩效指标。交易费用理论将在企业联盟研究中失去用武之地。

2. 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观认为, 企业资源是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公司是不同种类资源的集合体(与公司有半永久性联系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源”这个词代表着公司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信息和知识。从联盟中获得信息、技术和市场进入的途径[20,21]。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资源。广义上社会资本也是一种资源。上述这些资源使公司有能力选择和实施战略来加强组织的效率和有效性。有价值的、稀有的和难以完全模仿的资源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基础[22,23]。在对联盟形成后的管理方面,资源理论认为,在获得互补资源后如何整合这些资源直接影响到联盟的工作顺利开展、联盟目标的实现和联盟优势的体现等问题。在资源整合中,因人力资源涉及到权力分配、知识共享、知识学习转移以及企业文化等复杂问题,所以对人力资源的成功整合直接关系到联盟的绩效。许树沛(2001)在分析战略联盟特征的基础上,就战略联盟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提出了四点设想:联盟经理层的整合、联盟员工的整合、联盟联系渠道的整合和文化整合[24]。

传统战略研究揭示企业应该在内部特征(优势和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间寻求战略配合。这种战略管理的分析范式通常强调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位势。资源理论的观点正好与此相反,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资源联盟形成和联盟执行等战略的选择受企业长期累积资源(Resource stocks accumulated across time)

的影响[25],换句话说,是企业的资源决定了企业能做什么,而不是企业想做什么,因此资源是构筑战略的关键模块。由此,企业应多关注于自身的资源而不是仅仅注重竞争的环境。

Ireland、Hitt 和Vaidyanath指出战略联盟是企业资源的重要来源, 并认为联盟是用来建立一个单独企业不能创造的价值创造集合[26]。资源基础观比较适合解释战略联盟, 因为企业在本质上就是利用联盟获取别人有价值的资源[27]。只要企业能从联盟伙伴那里获取异质的资源, 它就不想离开联盟, 因此, 只要联盟能向合作各方提供它需要的资源, 联盟就可以维持稳定。与强调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交易费用理论相比, 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单位不是交易而是资源, 分析的理论逻辑不是成本最小化, 而是强调通过聚集和使用有价值的资源来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 巫景飞, 2007)[28]

近年来,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一般研究逐渐将分析的重点从企业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资源被视为企业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的平台。资源理论解释了企业的资源是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驱动企业获取绩效的。资源理论将企业的社会网络、知识视为企业的资源。因此社下文谈到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本质上是资源理论在某一方面的深入阐述。这样,广义的基于资源的观点涵盖面相当大,它受到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社会网络理论

在解释联盟形成方面,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 theory)认为.公司所在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关系网。公司和网络参与者间直接和间接的联系[29],以及它们之间的资源关系[30],都影响着公司各方面的能力。如创新能力[31]、增长能力[32]和可信度[33]等。所以公司的社会关系、公司所在的社会网络特性和公司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对公司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创建有利于公司竞争的社会环境,联盟是很好的选择。

社会网络理论对战略联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可能。社会网络分析的关键在于把复杂多样的关系形态表征为一定的网络构型,进而从结构和功能的交互作用入手,揭示网络结构对置身其中的各类成员的功能的影响[34],具体到企业研究而言,战略联盟的研究在引入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之后主要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联盟的研究由只关注联盟及其成员的自身因素,上升到

关注联盟所置身的微观企业条件、中观产业状况、以及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全局性因素[35]; 二是在研究层次上,对联盟的研究由个体及双边关系层次上升到网络层次。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来对企业展开研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度。

社会网络理论为研究联盟参与者之间的双向关系、联盟内的一些复杂关系和结构,如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整合,学习网络的创建、实施和演化,网络的结构发展等,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Dyer和Nobeoka(2000)指出,网络的演化是从较弱的二维联系到较强的网状结构,在产生、转移和整合知识方面网络比在公司内部更有效[36]。Powell,Koput和Smith.Doerr(1996)的研究表明.随着研究发展性联盟的数量增加,或管理R&D和其他合作形式的经验增加,今后形成非R&D 形式的合作数目将增加,公司的中心地位将增强。未来的关系组合更多样化圆[33]。Tsai和Ghoshal(1998)指出,业务单元在社会关系中的中心度和它公认的可信度与它的资源交换整合成正比[32]。

社会网络理论还被用于分析公司在关系网络中地位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联盟内各方联系的本质和一些结构特征。但正如Salancik所言:网络理论很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因此需要与其它理论结合运用[14]。

4.组织学习理论

在企业的整个资源体系中,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37]。因此,对知识资源的识别、获取和学习以及对组织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知识的转移、学习,是联盟创造价值的基础。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隐藏在资源、能力的背后, 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是企业的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企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途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开展组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38]。战略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了内部化别人技能的机会, 可以提高它的竞争地位[39]。Simonin[40]专门研究了企业是如何从战略联盟中学习的, 通过对151 个公司的观察, 研究发现企业可以开发利用联盟内的合作诀窍知识, 然后用这些知识来获取更大的利益。组织学习与联盟稳定性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联盟企业不必担心对方的学习,Doz[41]研究表明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联盟成功, 而较少学习导致联盟失败。

在对联盟形成后的管理方面,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很多公司不但希望通过联盟获得互补资源,而且希望能够学习这些能力。联盟的类型影响公司从联盟中学习:合资形式的学习效果比特许形式强,R&D 的合资比其他形式的合资学习效果强[42]。Simonin(1997)建立了一个公司从战略联盟学习的模型,提出用知识改善业绩的方法[40]。联盟的形成仅为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条件,联盟双方的文化差异、先前的经验、公司的吸收能力、知识类型、学习的壁垒以及联盟双方的特性、关系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研究表明,联盟合伙人间文化差异越大,联盟的寿命越短;合伙人双方先前拥有的跨国合作经验有助于联盟的成功[43];合伙人间的关系资本越多,学习达到的程度越好,而双方保护自己核心资产的能力就越强[44]。Shenkar和Li指出,一般公司趋向于通过合资形式而不是协议投资形式获得隐性的深层的知识[45]。学习能力同时影响公司在联盟中的地位及公司对联盟的投入程度。公司的吸收能力决定了它对联盟创新投入的资源。Hamel(1991)的研究表明,合伙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学习是否对称会影响合伙人协商的能力,公司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公司对联盟管理的手段[46]。陈国权等(2000)对现有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并加以改造,建立了修正的组织学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阶段讨论了影响组织学习的各种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作了案例分析[47]。

学习是合作竞争更深层次的目的。在联盟目标实现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企业的专有知识不被竞争者获取、又能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这对联盟的成功乃至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为不断建立新的学习模型、

学习学习机制,为联盟的学习、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战略联盟的研究。

5.博弈论

在解释联盟形成方面,博弈论中的“非零和博弈”与“合作博弈”理论给了企业经营者重大的启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不变规律,然而竞争的手段和战略却多种多样。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相互交织,企业只有随时警惕竞争环境的变化,正确判断何时与对手合作、何时与对手竞争,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掌握先机把握主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一些行业,由于市场

竞争的不完全性和规模经济的依旧存在,市场竞争变为几家企业集团的博弈。简汉权等(1998)用非零和合作博弈观点讨论了战略联盟的潜在驱动力量和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48]。

在对联盟形成后的管理方面,博弈论提供了进行战略联盟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决策理论基础,博弈论被广泛用于分析企业之间的合作效果。单汨源等(2000)提出,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问题其实质是虚拟成员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决策问题。他们根据利益分配结构,分析了四种多组织成员的博弈模型,并借助这些模型,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讨论,指出需注意的问题将博弈论的运用从原来分析双方的战略博弈扩展到了分析多成员的合作.从而扩大了博弈论的运用范围[49]。

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博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联盟各方的沟通.没有考虑联盟运作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没有认识到联盟参与者的战略动机也是会变化的。此外,博弈理论把公司简化为单个的角色,忽视了联盟个体的内部差异。

6.社会资本理论

自法国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 1985) 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以来, 社会资本被大量应用于联盟稳定性研究, 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如Ireland、Hitt 和Vaidyanath[50]也强调为了使伙伴间合作关系最大化, 必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伙伴关系;Tasi和Ghoshal[51]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组织间资源交换呈正相关关系, 这有利于联盟稳定;任旭[52]从社会交易的角度对联盟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张延锋[53]从信任与控制和风险关系的角度对联盟稳定性进行了间接研究;陈耀、生步兵[54]从关系资本、关系投入意识、供应者信任、文化兼容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联盟的稳定性等。总体上看, 社会资本对联盟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不过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作用机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联盟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7.其他一些理论

除了上述的一些主要的理论外.对于联盟的研究还用到了进化理论(Evolutionary perspective).组织间合作进化模型理论(Evolutionary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theory),社会事业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基于合伙人交互模型的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interactionalmodel of pamtering)和基于合资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1ife cycle stages of iointventures)等。

8.问题和展望

至今为止.研究者对联盟形成的理论和实证解释投入了大部分精力(主要是内容问题)。主要运用的理论是交易费用理论、基础资源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博弈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这些研究的聚焦强调了为什么公司形成某种形式而不是其他形式的联盟.为什么选择了某种管理结构而不是其他可选的管理结构等问题。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较重视内容.对如何形成联盟的过程研究却相对较少。如果公司想通过战略联盟获得竞争优势,则需要同时关注联盟的内容和过程。

第二、很多学者将联盟视为一个静态的组织。研究思维的线性化与静态化。实际上.联盟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联盟各方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管理随着联盟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国外的实证研究很多,而国内目前大多有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和较浅层次的描述上分析如何形成联盟的过程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今后研究工作应着重于对合作动态的安排,包括为有效管理联盟设计的过程和实施的过程在内,过程研究需进一步完善。进行有效的联盟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了实现联盟的优势,必须对联盟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在联盟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的风险、联盟的管理、知识转移、联盟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减少联盟的失败率,使联盟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工具。

第四,对社会资本的本质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 利用社会资本对联盟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普遍认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联盟稳定, 作用机理主要是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共同价值观、共同语言等因素增加了联盟伙伴间的相互理解, 促进了联盟成员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减少了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类研究表明了研究者思想上具有某种情结, 即社会资本具有利他主义的功能。相关研究其实只表明了现象, 并没有能够揭示社会资本对联盟稳定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践中, 许多联盟成员间经历了成功的合作, 累积了大量社会资本, 但因某些原因联盟又迅速瓦解, 这已充分说明社会资本的功能是有限的。事实上, 企业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 企业不可能从替别人追求利益

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社会资本同样也是获取资源的工具, 是取得别人信任而不是信任别人的工具。

实际上, 企业之所以建立战略联盟, 一定是对联盟伙伴存在某种依赖, 联盟之所以能维持, 一定是联盟成员还离不开对方, 这种依赖的存在是建立与维持联盟的重要前提。在前人相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徐礼伯、施建军( 2010) 从互依平衡的角度, 对社会资本对联盟稳定的作用机制做了理论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提出联盟动态稳定的概念,并分析了联盟动态稳定是联盟价值的重要来源,并在此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社会资本是通过促进互依平衡来实现联盟动态稳定的。互依平衡的引入, 使得研究坚持了企业与社会资本的本质, 忠于了企业是经济人的假设, 抓住社会资本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工具的实质。无论企业社会资本的多少,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自己的利益, 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而不是为别人带来更多的利益。联盟成员更加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共同利益( Das&Teng, 1999)[55], 因此从满足联盟成员各自利益的角度应该比从考虑对方利益角度来研究联盟稳定要更符合逻辑, 也更有说服力。他们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其理论框架还有待于实证的检验, 形成成熟的理论还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Hitt M A, Dacin M T, Levitas E,Arregle J L, Borza A. Partner selection in emerging and developed market contexts:Resource-base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67-499

[2] Dyer J H, Kale, Singh H. How to make strategic alliances work.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1. 41(4): 7-43

[3] Schifrin M. Is your company magnetic. Forbes, 2001. May 21: 16

[4] Schifrin M.Partner or perish. Forbes, 2001. May 21: 26-28

[5] Alvarez S A, Barney J B. How entrepreneurial firms can benefit from alliances with large partner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1. 15(1): 139-148

[6] Kogut B, Joint ventur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 9: 319-332

[7] Das T K, Teng B-S. Risk types and interfirm alliance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6. 33: 827-843

[8] Das T K, Teng B-S. 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1l: 77-101

[9] Poter M E, Fuller M B, Coalition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Poner, M.E.(ed),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M] .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6

[10] Spekman R E, Forbes T M, Isabella L A, MacAvoy T C. Alliance management: A view from the past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8. 35: 747—772

[11] Young-Ybarra C, Wiersema M.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inform ation technology alliances: 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10: 439-459

[12] Lorenzoni G, Lipparini A. The leveraging of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as a distinctiv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20:3l 7-338 [13] Gulati R, Singh H. The architecture of cooperation:Managing coordination costs and appropriation concerns in strategic allianc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8 43:781-814

[14] Gulati R, Alliances and network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 293-317

[15] Heide J, John G. 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joint ac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0. 28:24-36

[16] Parkhe A.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ing: 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t 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J] Academy of man agement Journal, 1993. 36:794-829

[17] Young-Ybarra C, Wiersema M.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liances: Tll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J] Organization Science,1 999. 10:439-459

[18] Gulati R, 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 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1,1995. 38:85-l12

[19] Colombo, M.G., “Alliance form: A test of the contractual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vol. 24, No.12, 2003: 1209- 1229.

[20] Hitt M A, Ireland R D,Camp S M, Sexton D L.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Special issue):479-491 [21] Ireland R D, Hitt M A, Camp S M, Sexton D L. Integrating entrepreneurship actions and management actions to create firm wealt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1.15: 49-63 [22] Amit R, Schoemaker P.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 14:33-46

[23]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99-120

[24] 许树沛.试论战略联盟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南开管理评论,2001.4(4):20—24

[25] Roth K. Managing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CEO characteristics in a resource-based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200-231

[26] Ireland,R.D., Hitt, M. A.& Vaidyanath, D. , Alliance Management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28, No. 3, 2002: 413- 446.

[27] Das, T.K.&Teng,B.S.,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 26,No. 1, 2000b: 31- 61.

[28]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 动因、治理与绩效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4

[29] 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Adm 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45:425-455

[30]Madhok A, Tallman S B. Resources, transactions and rents: Managing value through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9:326-339

[31]Ahuja G. The duality of collaboration: Induc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firm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17-343

[32]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l:464-476

[33] Powell W W, Koput K W,Smith-Doerr L.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 116-145

[34]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6-49

[35]Gulati.Alliances and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 4) : 293-317

[36] Dyer J H,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45-367

[37] Zack,Michael H,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9.41:125-146

[38] [ 法] 皮埃尔·杜尚哲( Pierre Dussauge),贝尔纳·加雷特 (Bernard Garrette),李东红,战略联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2

[39] Hamel,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 partner Learning with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No.12, 1991: 83-103.

[40]Simonin, B. L.,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Know- how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 40,No. 5, 1997: 1150-1174. [41] Doz,Y.L.,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Initial Conditions or Learning Process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1996: 55- 83.

[42] Anand B N,Khanna T, Do firms learn to create value?The case of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295-315

[43] Barkema H G,Bell J H,Penings J M. Foreign entry,cultural barriers,and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51-166

[44] Kale P,Singh H,Perhnutter H. 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Special issue):217-237

[45] Shenkar O,Li J.Knowledge search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ventur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134-143

[46] 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83-103

[47]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l5-23

[48] 简汉权,李恒.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19):17-18

[49] 单泪源,彭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3):76-79

[50] Ireland, R.D., Hitt, M.A.Vaidyanath, D., Alliance Management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28, No. 3, 2002: 413- 446.

[51] Tasi, W. ,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arfirm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vol. 41,No. 4, 1998: 464- 476.

[52] 任旭,基于社会交易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演变机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53] 张延峰,战略联盟中信任、控制对合作风险的影响及其组合绩效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4] 陈耀,生步兵,供应链联盟关系稳定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7).

[55] Das,T. K.& Teng, B. S. , Managing Risks in Strategic Alli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vol. 13,No. 4, 1999: 50- 62.

企业竞争优势的文献综述

关于家电行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文献综述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然而经过几十年蓬勃 的扩张和繁荣,很多企业在追求疯狂的增长和多元化经营的过程当中, 将竞争优势抛诸脑后。今天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尤其对于家电 行业,激烈的竞争使得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开发、维持、创新、拥有自己的持久性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1、关于竞争优势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1985)一书中对竞争优势有如下定义: 竞争优势就其根本而言,来源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其买主提供的价值,这个价值高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相对于对手而言,卓越的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等同效用但价格低廉的商品,或者为顾客提供某种独特的效用而顾客愿意为之付出高昂价格的商品。 蓝海林等(2005)认为: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一般是指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中,面对类似顾客与市场,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赢得更高的现实或潜在的利润或市场占有率时,这个企业就拥有某种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所谓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盈利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邹国庆(2003)指: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地域,在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超越主要竞争对手、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能力或潜能。这种竞争优势是企业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拥有这种优势,该企业可以获得高于该行业平均收益或超额利润。 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就会处于模仿者和革新者的强烈破坏和冲击之下。竞争对手或者凭借模仿或者凭借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企业提出挑战,而这种挑战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优势消亡的速度。竞争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对手对优势企业的能力进行模仿的过程。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本身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三个连续的阶段,即产生、延续、衰退。当竞争优势发展时,收益增长;当优势保持时,收益保持不变;最终竞争优势因为模仿者、和革新者的侵蚀而衰退。 总的来讲,竞争优势可以被定义为某个企业相对于另外的企业在某种层面上的不对称性或差距,这种差距使得该企业能够比对手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从而使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战略管理是企业通过战略制定与实施,完成企业当前任务,逐步实现远期目标。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内部情况与外部环境战略分析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就构成战略管理的三大要素。 战略分析要充分全面 战略分析的目的,是准确评估企业当前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确定和修正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制定出更符合企业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实施计划。因此,战略分析必须充分全面。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客观环境,确定企业的任务和目标。而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和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是分析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环境,如国家政策、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社会需求等等;微观环境指的是同类企业情况,如生产、销售及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与企业利益相关联的人或企业的要求,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企业的组织行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或制约。通过战略分析,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或即将发生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抑或是对企业产生了威胁。 再次是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情况。通过分析需要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与能力,明确企业的不利因素。 战略选择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战略选择方案。 制定战略规划,需要制定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制定战略方案要充分实行民主集中制。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介入战略分析的深度、战略选择的程度,通常战略选择方案由三种形式产生:一是自上而下。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掌握的战略分析,制定企业总体战略,然后自上而下,交给下属各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将总部总体战略具体化,形成系统的战略方案。二是自下而上。企业总部不做任何硬性要求,而由下属各部门积极提交战略方案。根据这些方案,企业总部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企业任务和目标,通过协调平衡,对各部门战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然后加以确认。三是上下结合。战略方案制定是由企业高层管理与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在制定战略方案时,上下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与磋商,找出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案,作为战略方案。三种战略方案形成方式主要区别于战

公司战略管理论文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研究 一、云南白药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云南白药公司发展历史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她不仅凝聚着中华名医曲焕章的心血,也是中华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1971年,公司前身云南白药厂正式成立,白药开始了专业化生产。 1993年11月30日,云南白药厂注册为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2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1995年,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胶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保护期20年。云南白药酊、膏、宫血宁胶囊和热毒清片被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996年,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集团获得了企业进出口权。 1999年,云南省医药公司和昆明天紫虹制药厂作为国有优质资产,配股进入云南白药集团,同期云南红塔集团成为云南白药的第二大股东。同年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业”。 1999年12月,集团出资3000万元组建云南白药集团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00年4月,云南白药集团赞助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热心赞助商”称号。云南白药系列产品(胶囊、散剂、气雾剂、创可贴、云南白药酊、膏)被指定为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疗伤药品。 2000年5月,云南白药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云南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5月,云南白药集团成功注册“云南白药”商标,云南白药这一中国著名品牌由阶段性的行政保护上升到永久性的法律保护。 2000年6月,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宫血宁胶囊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2000年9月,云南白药集团药物研究院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酊剂、气雾剂六个剂型一次通过国家GMP 认证,创造了GMP认证史上的一个奇迹。 至此,云南白药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十余家,集团总资产接近 8亿元,净资产接近4亿,集团汇总性销售收入超过8亿,一跃成为云南省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二)云南白药公司经营状况概述 1、产品结构 云南白药的中央产品主要是散剂、胶囊、气雾剂、白药酊、宫血宁胶囊,两翼产品主要有:透皮产品包括白药膏、创可贴、急救包、药妆等;健康产品包括牙膏等,其他产品还包括热度清、田七花精等。 云南白药实施“稳中央、突两翼”的战略,“两翼产品”使企业冲出了发展瓶颈,赢得了奇迹般的崛起。2007年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6亿元,高露洁和佳洁士都已经把其列为了中国市场上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 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2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思想古已有之,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孙子兵法》一书。美国的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在《大战略》中指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从军事方面来看,《孙子兵法》已形成了系统和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杨庆山,散襄军,苏锦江,陈炳富,2001)。1938年,美国学者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第一个将战略的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当中,首开战略研究的先河。他认为,把战略因素局限于管理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某些方面是没有必要的,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组织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都必须考虑到战略因素。 从此以后,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大有成为丛林之势。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本文将从战略的概念、战略的形成与制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获取、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几个方面,来总结企业战略管理不同学派的观点。 一、什么是战略 1. 军事学家眼中的战略: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意义历来为中外军事学家所重视。西方著名军事家博弗尔认为,战略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行动;我国台湾著名的军事研究者钮先钟认为,“战略的本质即为行动的指导,一切战略理论,就概括的意义而言,为也都是行动学……从较广泛的意识来说,计划即为战略”(钮先钟,2003)。毛泽东认,战略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2. 管理学家眼中的战略: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德勒(Alfred Chandler) 最早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战略是“确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 Chandler,1962)这一定义虽然侧重于企业成长方法和资源管理,但为企业战略研究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他看来,战略管理就是“决定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与任务,制定行动方案,配置必要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 Chandler,1962)。 计划学派的安索夫(H. Igor. Ansoff)在《企业战略》一书中提出:企业战略是一条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连线”。他的“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包括产品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其中,产品市场范围即公司经营的产品和市场的范围;增长向量指企业打算进入的产品市场的变化;竞争优势,即明确在该范围内企业较之竞争者所具有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特长;协同效应,即将企业的不同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单个部分不能实现的方法(Ansoff,1965)。在此基础上,安索夫于1976年在《从战略规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会计学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任课教师:刘静 开课时间:2014年9月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战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维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以及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的主要动力,在企业各个发展周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选择以及其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如何发挥企业财务战略在其整个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是企业财务战略在多年研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借以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研究的梳理,进一步不断的深入财务战略在企业各个层面的作用,不断突破财务战略对现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企业发展财务战略环境 一.财务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 关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渊源是随着企业战略发展而来,基于对企业战略的不断重视以及企业战略中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财务战略才得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被不断的细化和研究。 美国学者Ansoff 教授(1976)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之后,企业战略在企业大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的被研究界关注,在之后的14年,Tom Copeland (1990)学者再次指出,公司财务和战略伴随公司管理的不断发展已经在思维和行为上不断的得以融合和发展。[1]在此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的研究,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断的被提到了新的研究层面,关于财务战略的定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E.F.Harrison 与C.H.John (1985)等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2],。J.A.Pearce和R.B.Robinson(1988)在其《战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并指出企业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投资)与分红、营运资金管理三大方面[3]。我国学者杨学义, 武笑坷(2009)指出,广义的财务战略包括资金的筹集战略和所筹资金的管理战略, 狭义的财务战略仅指筹资战略, 包括资本结构、筹资来源和股利分配等政策。[4]之后随着对财务战略定义的越来越广泛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文献综述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作为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作了比较多的研究。Schweiger,Walsh (1980)在著作中,讨论了雇员在并购中的冲突、紧张、职业不确定性、行为难题、压力、生产力损失、财务安全、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同事间的信任等问题的典型感受。Krug,Nigh(1998)对跨国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离职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大量离职与并购两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高的国际整合水平(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和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绩效水平显著相关;文化差异越大、国际整合水平越高、并购前的绩效越低,其离职率越高。美国学者P·普里切特,D·鲁宾逊(1999)在《并购之后:如何管理被收购公司》中对企业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被收购公司人员的综合评价和挽留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并购管理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这本书是国内引进较早的,也是较为系统性地介绍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的著作,但由于这本著作是关于企业并购之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比如财务、战略、组织结构等整合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就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1999),他在《并购的艺术——整合》中对并购后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整合对作出了详细的讨论,以问题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应回答,并配合相关典型案例加以讨论。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讨论了并购中人员的裁减主要要看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导致裁员,有些恰好相反。关键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要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设置约束条件等各种方式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从组织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以本国的具体情况为背景做出了具体的方案。菲利浦·米尔韦斯,米切尔·马克斯(1999)在《兼并管理》中从组织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描述了兼并管理的方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06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34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撇z旷肌e,z,,田塘Ⅳo舰以‰面e倦渺细c泓sc拓船e尉i砌州 №2.2006 V01.30 General.№134 【管理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郭媛媛,王季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涌现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理论产出了三大成果: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并每种理论观点都体现出特定的前沿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睢5226(2006)02一0137一0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经典战略理论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后,进入了80年代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重视竞争,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可概括为三大主要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一、竞争战略理论 1.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进行了阐述,大意是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 波特的竞争战略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能力、供方讨价能力及现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的结果在于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在企业制定战略时,它们分别强调企业通过努力降低产品成本,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专一在某一产品或细分市场来创造优势,并以此战胜竞争对手。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噬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堰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 波特还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模型。价值链是采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分析获得企业竞争力优势的各种资源。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差异性资源,价值链分析方法是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地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 2.竞争战略理论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处于战略管理理论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该方面理论的缺陷,对后来的理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理论给我们提供制定战略的全新角度,深化了人们对产业 [收稿日期】2005一09—11 [作者简介】郭媛媛(1978一),辽宁辽阳人,女,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王季(1978一),辽宁沈阳人,女,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 ?137? 万方数据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摘要] 交互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正处在朝气蓬勃的 发展当中。 它主要通过小组交互式学习的形式来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体现出巨大的优点。 [关键词] 交互式、小组、学习模式 [前言] 随着建 构主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学习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当前,对于交互式学习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因此有 必要通过文献综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正文]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交互(interactive) 定义一: 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 指系统接收来自终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把结果返回到终 端的过程,也即人一机对话。 交互是计算机赖以工作的基础,没有交互,计算机便无法完 成哪怕是最基本的工作。 交互性成了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并非只有使用了计算机才可以实现交互。 实际上,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 交流,因而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交互其实是教 1 / 8

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只是在不同的教学形态中,交互所呈现的方式和特征有较大的差别而已。 (蔡宪, 2019)定义二: 交互,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上课初,让学员相互认识、熟悉是交互,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员进行讨论探究也是交互。 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研讨法、情境模拟等都贯穿了交互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王淑卿,2019)2、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interactive study) 定义一: 交互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 (毛霞,陈健, 2003)定义二: 所谓交互式学习, 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 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 (应用多媒体课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梁红, 吴继耘,何立乾, 2005 年 ) 定义三:交互式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态的(以言语为主的)交互,在交互式的关系当中,对参与的学习者双方起到作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答案全解

哼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什么是战略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什么是战略? 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 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 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 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章 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 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 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 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 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 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 第三章 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 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 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 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章 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 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 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五章 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 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 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 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第七章 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 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 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

旅行社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关于旅行社网络化构建 旅游131 ******** 孙瑾 摘要: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借助网络化资源,发挥旅行社自身优势与特色,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共识。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在这个大环境下,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是必要的,发展网络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其实,旅行社已经有意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化发展,但是发展还不完善,处于初步的阶段,没有系统的体系。现在要做的就是规范,合理发展旅行社网络化,明确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旅行社,网络化,规划。 一、前言 一、文献目的 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旅行社网络化这个选题还是可以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是,旅行社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上是有固定模式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旅行社网络化也比较有意义;二是,旅行社发展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而网络化是可以接受而且可以好好发展的元素。现在,旅行社网络化会是一个趋势,不久的未来,这将是一个局势。 二、有关概念 众所周知,旅游是人的一种空间移动,而旅行社是对一些有闲有钱有动机的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三、综述范围 主要是研究分析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章,内容是研究如何构建旅行社网络化,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发展,旅行社网络营销的策略。 二、主体 一、历史背景 十多年的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泡沫式迅猛快速的发展,严冬般的大浪淘沙,目前正朝着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旅行社电子商务化必将成为旅行社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传统销售网络的后台支持,实现与现代运通的完美并购,创立新老优势互补、虚拟与现实并用的服务网站,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并代表着整个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的发展方向。 旅行社通过网络化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节约成本,资源共享,以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快速扩展业务和网络,是旅行社企业属性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行社为了广泛布点形成销售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品牌形成整体效应、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应,就必须进行网络化发展。 二、研究现状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是适应网络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的转变。 旅行社网络营销不仅为旅游企业完成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旅游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定位、制定新的营销计划,为游客营造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浅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 ——浅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综观国内外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与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同时存在,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着眼长远,为适应企业内外形势而作出的总体性规划。战略管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衰与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态势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分析战略定位 所谓企业战略,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它具有全局性——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规定企业的总体行为;纲领性——规定着企业的目标、重点、措施,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纲要;长远性——为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开拓未来的前景;竞争性——为谋求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竞争对手争高低;应变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和拓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它应该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情况,企业的产品、技术、信息优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他一般应包括:发展方向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市场

竞争战略、人才管理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等等企业战略一般应随企业资源优势的变动而变动 没有战略的企业,其生命力是短暂的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企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一撅不振,导致破产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 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思想,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因此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活动的频繁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也逐渐认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地执行战略等问题缺乏认识。很多中小企业把企业赢利当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对挣哪方面的钱、挣谁

跨国公司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概要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正发挥日渐突出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者碰到一个共同的难题——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近年来资料显示:跨国公司控制着全世界60%的贸易、70%的投资和80%的技术专利。现代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或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普遍采用的经营战略之一就是跨文化战略。 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界4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学者首先发展起来。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便开始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管理问题。在此之后,跨文化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众多成果。对跨文化管理这一概念,许多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将跨文化管理概括为: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理解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而跨文化战略管理,即是在企业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统筹管理策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 本文所做的文献综述主要从跨国公司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成果入手,针对这些年国内外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对企业现状管理有实际价值的跨文化战略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跨文化企业管理的理论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社会网络视角下战略联盟研究的_新思维_基于文献综述_赵炎

收稿日期:2011-12-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0306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0YZ23)作者简介:赵炎(1976-),男,重庆江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集群创新、联盟创新;王冰(199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联盟创新;周瑞波(1986-),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联盟创新。 社会网络视角下战略联盟研究的 “新思维”———基于文献综述 赵 炎,王 冰,周瑞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通过对战略联盟研究的社会网络视角的阐述,基于对该视角下的战略联盟研究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从研究中变量选取的角度提出了网络及其成员的“结构属性”、“资源属性”及“绩效”等概念,并基于这些概念构建了战略联 盟研究的主要问题模型, 进而揭示出网络视角下战略联盟研究的“新思维”,即“网络属性思维”。并对这一思维下的战略联盟研究进行了分类综述。 关键词:战略联盟;社会网络;结构属性;资源属性;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9-0138-04A New Thought on Strategic Alliance Research from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ZHAO Yan ,WANG Bing ,ZHOU Rui -bo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With a short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of strategic alliance from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ncepts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riable se-lection based on a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It builds a model of main research problems about strategic alli-ance and reveals a new thought on strategic alliance research named “network property thought ”from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At last ,there is a classified overview for strategic alliance research with the thought. Key words :strategic alliance ;social network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properties ;performance 一、战略联盟研究的社会网络视角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间的交往和联系愈来愈紧密。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下,许多大型企业已摆脱了地域 上的限制而不断谋求跨国跨区域扩张;另一方面, 即便尚未走出国门的企业,依托先进科技的支持,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获取资源,不断壮大自身的资源实力以促进本企业更好的成长。在此背景下,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的一种新的、强有力的资源获取途径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蓬勃发展。 战略联盟这一创新性组织形式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兴起最终在学界形成了一股研究风潮。而在社会网络分析正式应用于战略联盟的研究之前,学者们对战略联盟的研究主 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这些“前网络” 视角下的战略联盟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研究或分析的对象往往是联盟关系本身(二元)或联盟各成员自身(一元);二是即便研究对象仅仅定位于一元个体或二元关系层次上,此前研究也未能更好地关注到联盟治理、结构演化等问题;三是在探讨 联盟成因等问题时,主要关注企业或者产业等微、中观层面 的因素,而宏观层面的因素却较少被提及[1] 。可见理论和 视角仅仅将联盟看作是一种双边关系, 而忽视了这种双边关系所置身的社会环境,这可以说是“前网络”视角下战略 联盟研究所存在的主要缺陷。 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的出现恰好可以应对上述要求,从而对战略联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可能。社会网络分析的关键在于把复杂多样的关系形态表征为一定的网络构型,进而从结构和功能的交互作用入手,揭示网络结构对置 身其中的各类成员的功能的影响[3] 。具体到企业研究而 言, 战略联盟的研究在引入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之后主要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联盟的研究由只关注联盟及其成员的自身因素,上升到关注联盟所置身的微观企业条件、中观产业状况、以及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全 · 831·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发展战略探究 【第一章】钢材加工企业战略调整研究绪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首秦加工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首秦钢材加工企业内部状况探析 【5.1 - 5.3】加工配送公司SWOT分析 【5.4 - 5.6】首秦加工公司战略管理实施途径 【第六章】首秦加工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钢材加工企业战略体系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 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战略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1.1 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对于企业战略的理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西方诸多着名学者提出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定义。战略管理着名学者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定义见表2-1:综合上述观点,可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系统的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谋划付诸实施,

同时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32]. 2.1.2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通过了解掌握构成要素的情况,企业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才能使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常来讲,其构成要素涵盖以下四大方面:(1)经营范围。经营范围的定义为:在商业活动中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范畴。 经营范围是一个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与否、相互影响程度高低的具体反映,同时体现企业发展规划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 在明确使命后,企业综合考虑当前所在行业情况、所生产的产品以及具体的市场需求情况,最终确定自身的经营范围。企业确定其经营范围的途径有很多,可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特点及其所含有的技术种类等等来确定自己最终的经营范围。此外,虽然企业初期可能只确定了某个经营范围,甚至规划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做变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少有企业一直坚守某个固定的经营范围,总体来说企业经营范围应是动态的。 (2)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定义为:在过去、当前、未来三个不同时段,企业对自身所拥有资源和技能进行分配的一种模式,也是其对企业资源运用水平的具体展现。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能够极大地影响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企业需提高重视的一种特殊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