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冷 余 生

提 要 文章认为,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虽是一个老的命题,但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有条件的,下决心改变不利条件,创设有利条件,是当前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症结所在。重视个体独立性的发展,转变大学教学模式和保障学术自由,是创新人才成长最基础,又是在我国最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意义 条件

作 者 冷余生,湖北大学教科所教授

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承担着重大历史责任。为此,我想就创新人才的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创造

创造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为了使本文的讨论更为简捷明了,关于创造的概念,我想主要从哲学的层次上来界定,而不过多地涉及其生理的和心理的机制。

毛泽东在论及创造时,曾以深邃的历史眼光,从整个人类的历史出发,作出了以下著名的论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

在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归结出的“四个有所”说的就是创造。按我的理解,这四个与创造相关的概念并不是平列的关系,而是从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中阐明了创造的本质及其基本的内容。

(一)“有所前进”是对创造本质的界定

人类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是靠着创造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创造的作用来界定创造。由此可见,创造是以人类为主体将自身的认识和实验不断推向前进的行为及其成果,是创造行为与创造成果的统一。

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突破,皆属于创造的范畴。人类需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创造,也需要亿万群众的创造,只有两者交相辉映,相互推动,才使得人类的创造力永不衰竭。

[2]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0.18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3)5,191

[4] 潘菽.谈谈南大的前途.见:南京大学办学理念与

治校方略.南京大学高教所、教务处,1999

[5] 张伯苓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6] 杨振宁传.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7] [美]博伊.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见: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2)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8,154

[8] [美]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1996.82

05高等教育研究 1 2000

同创造相关,还有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所谓创造性,我认为是指创造主体包括群体和个体,所具有的创造的属性和必须具备的创造的素质,主要是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一般而言,只要是大脑正常的人,皆具有创造的潜能,这是由人类的类本质所决定的;但这种潜能要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则还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说,人人皆有创造的潜能,但并非人人皆有创造性。

由此在人的发展上就出现了培养创造性人才或创新人才的问题。应当指出的是,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是对各类人才的共同要求。

(二)创造包括发现和发明两个方面

发现和发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创造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看到发现和发明的分界:

从创造的对象而言,发现所探究的是人所不可违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的、社会的客观系统,及反映这一客观系统的思维系统;发明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根据现实条件设计与创造出的人可以为的人为事物,即人为系统。从创造结果的特征而言,发现是见前人、他人所未见的客观规律;发明则是从无到有,将自然形态的事物改造成人为形态的事物,即创造物。从创造的作用而言,发现在于认识世界;发明则在于改造世界。从学科性质而言,发现属于基础学科;发明则属于应用学科或工程学科。

创造是发现和发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但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是必须经过认识与改造两个过程的”[2]。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一个老的命题,而在当今社会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一)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人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而且只有人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人之所以能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是由于经过长期的进化而产生了人类独有的精神属性这一本质的属性,即被恩格斯赞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的思维着的精神。这种思维着的精神,就是人类的智慧,而智慧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就是创造性。

人类是在社会进步与人的创造性发展的互动中前进的。我们看待人的发展,一方面应重视人的发展要素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还必须注意在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性,使人类蕴藏的无限创造力得到解放。应当看到,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能力和人性的发展,而最根本的则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人类的繁衍靠两种途径,其一是生殖繁衍,在这种繁衍中有遗传,也有变异,由此推动着人类生物学上的进化;其二是文化繁衍,文化不能遗传,只能靠一代一代地传递,在这种文化繁衍中,有继承,也有创新,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文化的繁衍靠的就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而其中首要的基本的则是文化功能。教育通过人的培养,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而且必须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没有传递,文化就不可能得以传承,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文化的进步,所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肩负起继承和创新双重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成为了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新人才培养特殊意义

人类有史以来可划分为三代生产力,第一代是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农业社会;第二代是以机器为标志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工业社会;第三代是以计算机等高新科技为标志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知识经济或知识社会。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包括知识的创新、传递和应用。可以说知识经济是对第三代生产力的一种科学的描述,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涵义是完全一致的。

知识经济的出现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将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知识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因素;其二,劳动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已达到60%-80%以上;其三,以知识创新为支撑,科技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其四,是加

15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剧了国际经济竞争,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出现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各国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而竞争的焦点则在于谁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并占领高新科技的制高点。

以上特点集中起来,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在中国,只有紧紧抓住了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真正抓住了现代化的关键,抓住了立国之本。

三、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有条件的

人的创造性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有条件的。就基础性的条件而言,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二是教育的影响,三是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皆具有双重性,即既可以成为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亦可以成为抑制甚至阻碍创造性发展的不利条件。如由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不同,对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再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天壤之别;个体的身心素质也是如此,对于创造性的发展而言,同样包含着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条件。

重视创新人才成长条件的研究,下决心改变不利条件,创设有利条件,是当前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症结所在。在对待条件的问题上有两种情况是应当加以纠正的。一种情况是热衷于发表培养创新人才的宣言,而忽视条件的研究和创设,似乎不改变现有条件,创新人才就会呼之即出,显然,这种“口头革命”是无济于事的。还有一种就是“叶公好龙”的现象。创造性就是一条龙,有些人在赞美创造时几乎什么美好的词句都可以用上,而一旦触及到相关的条件,或一旦龙真的出现时,就害怕了;正如某些提倡创造性的人,同时就在自觉不自觉地压制人们的创造性。应当承认这种现象在机关、学校、企业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以设想,如果上述错误倾向不加克服,就难以谈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实是有真有假的,区别真假的标准,不在于口头的宣言,而是在于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还是在压制或束缚创新人才的成长。

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本文所要论及的并非全部条件,而是在各种条件中属于最基础的,在我国又是最薄弱的,必须首先加以突破的几个条件。

四、重视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

(一)个体独立性属于个体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范畴

个体独立性是指不依赖于他人而自主地思考和行动,同依赖性是相反的,即独立性越强,依赖性就越小,反之亦然。当然,个体不可能完全超越对社会的依存性,因此这种独立性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个体独立性的形成,是其心理的、社会的、生理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包括思维的独立性和意志、性格的独立性,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就社会因素而言,个体的独立性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即作为社会的积极成员,能独立地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个体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独立性,是以其生理的成熟和健全为支撑的。

个体独立性的主要表现,一是认识的独立性,包括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独立性和研究的独立性;二是实践的独立性,包括工作、学习、交往等方面所需的各种实践动手能力;三是生活上的独立性,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与经济能力等。

作为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条件下,从幼儿园到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独立到不完全独立到完全独立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阻挡的过程。

(二)由独立性到创造性是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

虽然个体独立性并不是创造性形成的充分条件,即不能说有了独立性就一定有创造性,但却是一项基础性的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可以确定地说,没有独立性绝不可能有创造性,或者说,凡有创造性的人无一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是因为:

没有独立思考,不可能有创见。思维的独立性是个体独立性的核心和灵魂。一个缺乏思维独立性的人,往往对前人只会“泥古”,效祖宗之法;对他人只知一切从众,随大流;对来自社会的潮流只能跟风,而不作判断。试想这种不能越前人、他人雷池一步的人,创造性从何而来!

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不可能有创见;即令有了,在某种压力下也不敢坚持。真理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理的突破又往往在人为的禁区之中,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在

25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意志薄弱、缺乏独立人格的

人,究竟是选择真理,还是屈服于压力,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不可能有创见。由学习到创造的过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对前人、他人研究的成果独立地进行理解、评价和取舍,然后才能谈得上有所突破。如果缺乏这种独立的学习能力,连前人、他人的东西自己都拿不过来,还谈何创造?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得好:“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3]。由此可见,独立性对于创造性是何等重要。事实上,以独立性为基础逻辑地向创造性发展,正是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生的成长是如此,在非学校教育条件下人才的成长更是如此。

(三)正确看待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发展

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和种种现实的原因,人们在看待个体独立性时确实存在不少需要澄清和解决的问题,举其要者有三:

其一是不放心。认为学生经验少,自控能力差,还很幼稚,要强调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必定会跌跤、走弯路、出乱子。要解除这种疑虑,首先要认清一个人由不独立到独立是一种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第二,独立性的发展的确是有风险,有代价的,但只有经历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代价,人才会真正走向成熟;第三,如果老是抱在手上,不让学生独立发展,必然抑制学生的成长,使其难以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工作,这样所要付出的代价和遇到的风险将会更大;第四,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并不是放任自流,只要学校指导得法,“引而不抱”,就不可能出现太大的问题。

其二是不高兴。对于那些只讲个人专断和权威而缺乏民主思想的人而言,对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是不喜欢,甚至是害怕的。因为在他们那里,独立性与不顺从、不听话是同义语。对此我认为,第一,独立性与不顺从并不是等同的,独立性既不是顺从,也不是不顺从,而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该顺从则顺从,不该顺从则不顺从;第二,关键是作为领导或教师,不听意见不问是非,要求自己的下级或学生一切都顺从,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在这种情况下所培养的只能是没有主见,不思创造,只会盲从的驯服工具。

其三是不放手。这是不放心、不高兴共同导致的后果。由于不放手,就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从而也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应当看到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而且相当顽强的,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

五、根本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有目共睹的。近20年来高校的教学改革虽有所进展,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了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本改变现行大学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对此,我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六个关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在教学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使大学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4]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认识任务是学习,一方面这是由学校所特有的传递人类已有知识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方面大学生只有系统地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才能为今后的工作作好职业准备和科学准备。

但大学教学过程并不只是包含学习的因素,而且还包含着发现的因素。所谓学习和发现的结合,从实质上讲,就是在学习为主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由学习向发现的转化。具体表现在,确立学习是为了应用和发现的双重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从创造精神、知识基础、研究能力与方法等方面为发现创造条件,并在学习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发现的领域。

以学习为主、学习与发现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根本的教育条件,只要指导思想得以确立,是完全可以逐步实现的。

(二)在教育目标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发展和平均发展的倾向,确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

创新人才的成长应以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全面发展应以创造性的发展为最高目标,两者是紧密相联的。从我国《高等教育法》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我国在教育目标问题上的重大突破,应根据这一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实施的教育目标作出调整并使之具体化。

(三)在教学内容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的确定

35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

在大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目前引起关注的主要是内容的更新及进入科学前沿的问题,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新在哪里,前沿在哪里,不能局限于具体的知识,而必须触及到科学观的实质性问题,即科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问题。

科学的确定性是指经实践检验所确认的并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真理性的知识,科学作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确定性是它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科学永远是不完整的。它每解决一个问题,又会产生十个问题”[5]。因此科学在具有确定性的同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科学作为理论观念的映象对原象反映的不完全性、不充分性,或对某些现象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预测。科学的不确定性在科学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而科学的本质正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在大学教学内容中,如果只讲科学的确定性,就会使知识成为一种封闭的体系。而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便会看到科学的知识体系绝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所谓最新的知识或科学的前沿就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交错点上。因此,只有将大学的教学内容由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既介绍确定性的方面,也介绍不确定的方面,由确定性出发,指向不确定性,才能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念,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激发科学探究的精神,在知识准备和思想观念上为创造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教学方法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讲授与自学、学习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并使科研真正进入大学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学会学习到进入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6]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不是单指这两种方法的转换,而是两种教学方法结构模式的转换。以自学为主是指:1.在量的方面,应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讲授的学时应大幅度减少;2.在质的方面,学生知识的获得及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3.包括讲授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环节,都应建立在自学的基础之上,并与自学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指导自学应是大学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并与必要的有重点的讲授相结合。实现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是中国大学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必将大大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真正地而不是形式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是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大学生中开展科研活动应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即培养自学能力与培养科研能力相结合,平时小型分散的学术活动、研究活动同集中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的科研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质量,提高学生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五)在教学管理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

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同个性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管理中对教育质量与教学过程作出某些统一的规定是必要的,但什么都要求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则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为求得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必须由刚性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

所谓弹性管理,就是刚柔相济,其内核是刚性的,而边界是柔性的,表现出管理制度上的伸缩性,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严格与宽松的统一。如学分制本来就是一种弹性学制或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但我们在执行时并没有抓住这个实质,所以也未体现出它的优越性,这方面应进行认真地探索和改革。

六、保障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备的社会环境条件。在一个压制学术自由的环境里,虽然不可能完全窒息人们的创造精神,但学术是难以兴旺,创新人才也是难以成长的。相反,只有在学术自由得以保障的环境里,才会出现学术繁荣,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我国199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等教育法》已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在高等学校中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对此我想谈几点认识。

第一,科学是无禁区的,只要是不触犯国家的法律,都不应人为地设置禁区。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其新的生长点往往就在人为设置的禁区之中,这种情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为突出。

第二,要真正落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由论争达到互

45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高等教育的文化转换和制度创新

杨 东 平

提 要 对于创造型人才生长而言,培养能孕育创造力的土壤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基本建设。为此,必须进行深刻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教师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必须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恢复大学作为学术机构之本义。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观念变革 制度创新 教师为本

作 者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研究员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这样的双重压力和挑战: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围绕国家投巨资建设少数几所一流大学,高校之间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已经展开,相对滞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重新激活。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个很高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想。我国教育家中最早鲜明地提出创造教育的可能是陶行知。早在40年代,他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这样的目标,开展了创造教育的实践。他不但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还深刻认识到创造力的文化和制度背景,“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1]。

与陶行知相比,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问题上,我们似乎过于重视“终端”,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而事实上,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从儿童开始,似乎很难是速成的,有赖于包括学校、家庭在内的整体文化环境的改善。培养能够孕育、包容创造力的土壤,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长的环境,恐怕是一种更

补是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因此应当鼓励而不是压制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论争,为科学的繁荣和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环境。

第三,要培养陈云同志所倡导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的学风。根据高等教育的情况,我认为还应加上一条“不唯师”。这既是形成学术自由环境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有敢于“不唯”的勇气,另一方面还得有可以“不唯”的环境。

以上我们从个体独立性的发展,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学术自由的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创新人才成长所需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是层层相扣不可割裂的,只要在整体上创造了这些条件,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一定会大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见:毛泽东著

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5

[2] 毛泽东.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

造.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6:485

[3] 引自陆键东.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

店,1995:519

[4] 冷余生.略论大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

教育研究,1985(4)

[5] [英]肖伯纳语录.世界博览,1990(1)

[6] 冷余生.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高等教育研究,

1995(2)

55

1 2000 高等教育研究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xxxxxx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

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大学承担着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两重任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文章从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和完善有利于创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更好地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宽松的发展条件,使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发挥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育;缺陷 Abstract:The university undertakes the dual task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from China's need for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current view,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nivers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role, and actively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provide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os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can play a better role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Keywwords:innovative talents;training mode;college education;defect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性型人才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高校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着眼未来,纷纷建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也顺应时代要求,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的优势,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措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适应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改变,而且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也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变革和优化。我们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全面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面向社会培养既能从事科学研究,又能直接参加社会工作,“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21世纪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发挥优秀教师作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促进课堂提质工程 我院坚持培养教学研究型教师,促进师资队伍素质从教学型或科研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形成了一支以学院6位“136”人才为核心,以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广大教师既重科研,又重教学,他们通过科研站在学科发展前沿,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技知识。学院鼓励和组织“136”人才、教授、博士、教学名师主讲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举办学科发展动态讲座,并要求以上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每年暑假期间学院组织一次学科研讨会,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准备“精彩一课”的演讲,随即抽讲,几年来,学院产生了3位省级教学名师,学院结合学校每年举办的“我爱我师”活动,组织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一名“我心中最喜爱的老师”进行表彰,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使大部分老师既是学术骨干,又是教学骨干。在促进课堂提质工程上,一是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完善专业建设。按学科类型设置基础课平台,按“少而精,少而优”的原则扩展新知识。今几年,学院根据专业设置,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调整新编教材10多项。二是转化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充分发挥车辆、交通控制、热能动力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目前建设了汽车电子和汽车车身设计2门核心课程实验创新平台,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获国家级教学团队;车辆工程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是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学院从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

对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几点认识 理论创新有时也称知识创新。它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我们党80年的奋斗史,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可以说明,理论创新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理论创新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发展,不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就将成为历史的陈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进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没有创新,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是随着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地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就公开宣称:“我们的

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才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及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列宁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列宁在斗争实践中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某种一成不变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他主张应在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所以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也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对理论创新的发展,都有许多重要论述。早在193 2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向各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理论必须遵守,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必须创造新的理论。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根据

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大学之道(十六):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 -------------------------------------------------------------------------------- 发布单位:宣传部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点击率:368 发表日期:2011-08-05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竞相涌现,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主要任务。而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明确和加深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等理论或观念方面的认识,不仅必要,而且需先行。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这是潜藏于学生大脑结构和功能中的一种心理潜能。可见,从理论上讲,人人均可创新,事事均能创新。不论是谁,也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人才。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社会众多小发明、小创造的累积效应使然。所以,创新并非高不可攀,更非少数人的专利。然而,社会实践也表明,创新确实又远非人人可以做到。究其原因,在于人人的创新潜质并非都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内化为个人的创新素质。这样看来,所谓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即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呢?简而言之,创新素质即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合金。其中,创造性思维是认知系统,创造性人格是动力系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思维的最高形式,其中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其核心特征。针对当前我们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四个方面当是我们需要勇敢面对与着重改革的: 一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还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二是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创新能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想像力的贫乏已成为当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危险的莫过于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唯一的想法”,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能够充分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让学生敢于想像,善于想像呢? 三是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有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已知的东西,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是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如果创造性人格欠缺,人的创造性活动就会陷入困境,而且不可持续。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800名男性的成才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对被试中成就最大的与成就最小的各20%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组人中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在责任心、进取心、求知欲、自信

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附件2: 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西南大学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总体部署,特制订《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创新实验班是“西南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科研潜质和出众的领导才能为目标,挖掘各学院潜力,整合利用多学院互补的教学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学院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创新实验班为示范,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二、实施内容 在总结2006年开设创新实验班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创新实验班实施的范围,提高质量。计划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开设4—5个学院层次的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实行申报立项制。即学院自愿申报,学校组织专家组现场考评和会议终审,报学校审批。经学校批准的创新实验班,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未经学校批准的,提倡学院积极试点。学校优先资助跨学院的创新实验班立项。

三、申报条件 (一)重视本科教学,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管理队伍健全,获得过本科教学优秀学院; (二)具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有可操作性的创新实验班实施方案; (三)具有博士学位点,有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占90%以上,有博士学历教师比例占40%以上; (四)实验、实践条件优良,实验室、图书资料室、自主学习等场地面向实验班学生全面开放; (五)能以不低于1:5的师生比为创新实验班学生配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学业导师; (六)有适合的历史名人命名创新实验班。 四、学生遴选 创新实验班学生人数严格控制在30—40人/班。采用自主招生个性化选拔、高考录取分数择优选拔、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通过招生直接选拔等多种渠道遴选。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进行相关科目笔试,最后通过综合面试考察,将最全面和优秀的学生选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五、教学实施 分段式大类培养。创新实验班实施分段式大类培养。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实行相同的培养方案。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体现不同,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以及基于

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摘要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政策。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谈起,在承认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后工业经济;生产力;经济发展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The former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so it can improve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changes the 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duct, and not necessarily accelerate the growth. Product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conomy period, so in this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conomic realit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ved this tren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its impact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 冷 余 生 提 要 文章认为,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虽是一个老的命题,但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有条件的,下决心改变不利条件,创设有利条件,是当前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症结所在。重视个体独立性的发展,转变大学教学模式和保障学术自由,是创新人才成长最基础,又是在我国最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意义 条件 作 者 冷余生,湖北大学教科所教授 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承担着重大历史责任。为此,我想就创新人才的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创造 创造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为了使本文的讨论更为简捷明了,关于创造的概念,我想主要从哲学的层次上来界定,而不过多地涉及其生理的和心理的机制。 毛泽东在论及创造时,曾以深邃的历史眼光,从整个人类的历史出发,作出了以下著名的论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 在这段精辟的论述中归结出的“四个有所”说的就是创造。按我的理解,这四个与创造相关的概念并不是平列的关系,而是从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中阐明了创造的本质及其基本的内容。 (一)“有所前进”是对创造本质的界定 人类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是靠着创造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创造的作用来界定创造。由此可见,创造是以人类为主体将自身的认识和实验不断推向前进的行为及其成果,是创造行为与创造成果的统一。 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突破,皆属于创造的范畴。人类需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创造,也需要亿万群众的创造,只有两者交相辉映,相互推动,才使得人类的创造力永不衰竭。 [2]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0.18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3)5,191 [4] 潘菽.谈谈南大的前途.见:南京大学办学理念与 治校方略.南京大学高教所、教务处,1999 [5] 张伯苓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6] 杨振宁传.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7] [美]博伊.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见: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2)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8,154 [8] [美]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1996.82 05高等教育研究 1 2000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建立健全面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额敏县司法行政系统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本系统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党政统一领导。我局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科室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本系统专业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我局评选出来的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在全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专业学科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我局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4、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学中干。按照统筹规划、学以致用、鼓励上进、合约管理的原则,鼓励在岗员工参加紧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的分配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研究项目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凡创新求变、勤奋拼搏,做出骄人业绩,给企业创造巨大收益的可给予重奖。 6、关心人才,改善条件。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抓好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关注技术人员身心健康,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83699294.html,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学梅 来源:《成才之路》2016年第32期 摘要:指出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即:以生为本,培养创新人格;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个性化教育;建设创造型师资队伍;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营造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05-01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影响创新人才培养。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强调“以教师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主体精神、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 (2)忽视个性化的培养。教育中关注的是教材、教师、课堂,而不是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的是对既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教师则以“一刀切”的方式取代了因材施教,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 (3)教学和评价方式简单化。课堂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评价系统以笔试为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独白式”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了擅长记忆和考试的“读书机器”。 (4)未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只局限于某些课程、某些时段,只涉及教学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需要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论创新的社会意义

论创新的社会意义 论创新的社会意义 【作者】顾伯平 【作者简介】顾伯平(1954-),男,江苏如皋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昆明650032 【内容提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本性。人们通过创新,造就出崭新形态的物质价值和认识成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人类所进行的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地演进。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创新/实践/认识/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 B02;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1)02-0102-0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他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特别需要培育和促进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深入考察创新的社会意义。 一 创新,从哲学层面说,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开创新局面。 创新是主体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与精神状态的统一。人作为最高级的智慧生命体,从不满足于自然界赐予的现成东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人总是通过自身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不断创造出不同于既存事物的新产品,以充分体验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同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创造空间。从古代的石器、铜器、铁器,到近代的火车、轮船,再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人的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的这种持续变革、更新和创造的本性,使人类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因而,创新是人改造现实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 人的自身需要,使人产生了改变现实、创造更理想世界的渴望。但在物化理想世界之前,人必须先在自己的观念中把它创造出来。这种观念的创造,依据

浅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

浅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来重大的成就,这一切都是来自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功,然而,改革开放的突破却是来自我国领导人正确的抉择和创新思维的引领。今天,时代在不断进步,技术不断的更迭,经济日益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的贡献和智慧。创新当下最为火热的词语,创新不但是一個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原因。创新型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然而高校时期却是培训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作为当下社会新时代的接班人,更是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需要以创新的角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升当下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和开放,现在很多城市对于高校的普及率逐步提高了很多,当然随着高校的逐步普及和开放,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公民的素质综合提升,但是也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下大学生的整体能力不再像以前大学生的能力之高,大学生的整体含金量下降居多。同时,很多在校大学生对于创新意识比较单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思考模式过于传统化。然而,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都最后一个系统化学习都地方,老师需要正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加强对于高校学生进行系统化培训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遇到问题时候摆脱传统固有的思维逻辑,敢于尝试创新的思维,不以结果作为评价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坏,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本文将从我国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于创新思维的现状分析,并提出高校对于创新的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当下大学生的成长。 1.我国当下大学生关于创新意识业的认知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扩大,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会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当下很多高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较差,在平时课题上都不会认真听课,在课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并不会积极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而是会按照课本进行解读和思考,甚至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存在。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老师更多的是在意学生的分数,没有能够做到以学习目的为导向的教训思维,老师也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评判标准和考核机制。这也往往会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创新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和学校首先需要创新的重要性。最后,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也需要大胆创新,仍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虽然也穿插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但知识传递的方法仍较单一。另外在实践教学方面,验证性演示型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不足,未能达到让学生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我实现,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我们各大高校还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对于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没有能够以创新的视野去教导学生学习。 2.高校老师需提升自我创新意识,以创新视角引导学生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浅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浅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010年11月16日在《求是》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创新型人才匮乏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其中谈到,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4200万人,但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中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具有自主品牌出口不到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0%来自外资企业。可见,我国正处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科技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支柱,而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是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发展的保证,也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筹码。 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执行副所长、研究员张玉臣认为:人才培养,至少有5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是个人天赋,第二是家庭教育,第三是学校教育,第四是社会使用,第五是社会文化。除天赋外,其他四个方面和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使得孩子从小不爱自己去学会解决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往往批判多过鼓励。其次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是基于功利,忽视兴趣,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重考试而忽略实践和启发式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在人才的应用上,我们现在缺乏人尽其用的应用机制,其根源在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而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充分表明了大家认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而为官者也多不唯实,学术行政化是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无法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学术标签化,学术功利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影响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背景。 “想别人没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这是钱学森曾对创造性人才的定义。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要求包括: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超前的创新思维,敏锐的创新观察,丰富的创新思维,科学的创新实践。要做到这些,结合现今创新型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个人意识、学校教育模式、社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着手。淡化功用心态,强调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观念深入人心;构筑有利于创造的知识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抛弃为考试而教的积弊,由关注不同科目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转向关注这些科目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汇通,构筑起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企业应当规范奖惩制度,鼓励创新,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去改进与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