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9.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9.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及仪器装置;

2.理解粉末衍射的XRD分析测试方法,并应用XRD 数据进行物相分析。

二、实验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归根结底是晶体中原子的电子对X射线的相干散射。当X射线电磁波作用于电子后,电子在其电场力作用下,将随着X射线的电场一起震动,成为一个发射电磁波的波源,其震动频率与X射线频率相同。一个单原子能使一束X射线向空间所有方向散射。但数目很大的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点阵形式排列成晶体时,由于散射波之间的互相干涉,所以只有在某些方向上才产生衍射。衍射方向取决于晶体内部结构周期重复的方式和晶体安置的方位。测定晶体的衍射方向,可以

求得晶胞的大小和形状。联系衍射方向和晶胞大小形状间关系的方程有两个:Laue(劳)方程和Bragg(布拉格)方程。前者以直线点阵为出发点,后者以平面点阵为出发点,这两个方程是等效的,可以互推。

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 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制备各种标准单相物质的衍射花样并使之规范化,将待分析物质的衍射花样与之对照,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相,就成为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仪器设备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是Rigaku Ultima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冷却循环水系统、X射线衍射仪和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即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等构成。

四、实验操作

1. 开机准备及操作:

打开循环水冷却系统电源,打开XRD仪器主机电源。计算机与仪器联机通讯。电脑开机,Measurement Server自动运行;打开X射线。点击XG Operation,在X-ray control 点击第三种手动模式X-ray on,约20秒后电压、电流升至20KV、2mA,然后右键点击Execute aging 选择X-ray老化程序(一般选择20100729),左

键点击该按钮执行老化程序。

样品准备:

粉末样品要求磨成320目的粒度,约40微米。粒度粗大衍射强度底,峰形不好,分辨率低。要了解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是否易燃,易潮解,易腐蚀、有毒、易挥发。

粉末样品要求在3克左右。样品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材料粉末。

样品测试:

打开测试软件,设定测试条件。双击Standard Measurement,设定文件名称和样品名称、保存路径;然后设定测试条件,在Condition栏双击,设定起始角度、终止角度、扫描步长和速度、衍射狭缝参数等;将制备好的样品安装在标准样品台上,关好仪器门;在Standard Measurement软件上点击Execute Measurement,开始测量;待测量完毕后打开仪器门,取出样品;测量结束后,关闭X射线。在XG Operation 面板中,将电压、电流设定为20KV、2mA,点击Set,待电压电流达到设定值后点击X-ray off关掉X射线。待X射线关掉5min之后,关闭XRD主机电源、循环水冷却系统电源。

五、结果处理

将测得物质的XRD数据用作图软件做成XRD图谱。根据衍射图谱,选出衍射峰,测量出对应的20和波峰净高度。由布拉格衍射公式换算出晶面间距d;选最高峰I1

为100,换算出其它峰相应的I/ I1,数据列成下表。

实验11 树脂制备

一、实验目的:

理解缩聚反应的机理与特点;2.掌握树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树脂塑料是第一个商品化人工合成聚合物,具有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好、抗冲击、抗蠕变、抗溶剂和耐湿气性能良好等优点。聚合物可作为粘合剂,应用于胶合板、纤维板和砂轮,还可作为涂料,例如清漆。含有树脂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于航空飞行器,它还可以做成开关、插座及机壳等。

线形树脂是在以酸为催化剂,稍过量的条件下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属于结构预聚物,单凭加热是不能固化,需要添加交联剂才能固化,形成的线形树脂为芳环的邻位和对位之间的随机连接;甲阶树脂是以碱为催化剂,甲稍过量的条件下缩聚反应,形成醇无规预聚物,继续加热可以直接交联固化形成网状的树脂。

线形树脂是甲和以0.75~0.85:1的摩尔比聚合得到,常以草酸或硫酸作催化剂。由于加入甲的量少,只能生成低分子量线形聚合物。线形树脂可作为合成环氧树脂原料。与环氧氯丙反应获得多环树脂,也可作为环氧树脂的交联剂。

三、化学试剂和仪器:

试剂:、37%甲水溶液、草酸、水

仪器:三颈瓶、球形冷凝管、聚合装置一套

四、实验步骤

1.装好实验装置

2.将26ml (0.3mol)、3ml蒸馏水、37%甲水溶液18.5ml以及0.3g草酸加入三口瓶,搅拌下加热60-70 反应20-30min。

3.逐渐升温至90 ,继续回流1.5-2h。期间无色溶液变为白色浊液。

4.将瓶中的物料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100ml水,并使反应物冷却,使树脂静置10min,将上部的水层倾析出来。洗涤产物2次,得到产物为白色粘性物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在加热过程中要缓慢进行加热,因要充分溶解,升温过快时,可能会出现凝胶;

2、实验中,在40 下为固体,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实验过程中,先将融化后再加入到三颈瓶中,因此在加入时应快速;

3、因具有腐蚀性,在实验时注意不要碰到皮肤上。

六、思考与讨论缩聚反应的机理。

实验12 乙本体聚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掌握利用间歇本体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制品。

二、实验原理

在没有任何介质下,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光、热、辐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叫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时,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体系粘度增大,长链自由基卷曲,双基终止受到阻碍,聚合反应增长速率常数Kp变动不大,终止速率常数Kt锐减,因而聚合反应显著加速,分子量也同时迅速增加,自动加速效应是本体聚合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实验采用乙(St)本体聚合制备制品。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密度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先高温预聚合,待转化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注入模内,在低温下进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制得有机玻璃产品。

三实验原料及仪器

3.1原料乙(St)精制过氧化甲酰(BPO,精制)

3.2仪器 250ml三颈瓶搅拌器恒温水浴装置温

度计回流冷凝管

四实验步骤

4.1预聚合阶段

准确量取0. 克BPO,30ml 乙加入250ml三颈瓶中。开动搅拌和冷却水,升温至水浴恒温80-90 ,保温反应。观察聚合体系的粘度变化。约0.5-1.5h左右,若预聚物变成粘性薄浆状(比甘油略粘一些),撤去热源,反应瓶迅速用冷水冲淋冷却至40 左右。

4.2聚合阶段

预先取一干净细试管,烘干备用。

将预聚物灌入玻璃管中,待气泡全部逸出后,将已灌浆的玻璃管置于70 恒温水浴中,保温2h。然后升温至90 ,保温2h。

4.3高温后处理

沸水中熟化2-3h,即得产品。

取出试管,冷却后将产品取出,得一透明光滑的聚乙捧。

五思考与讨论本体聚合的优缺点有哪些?

实验13 乙悬浮聚合

一.目的要求

了解悬浮聚合的工艺特点。2.掌握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状态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叫悬浮聚合,又叫珠状聚合。悬浮聚合是制备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较强烈的机械搅拌力作用下,借分散剂的帮助,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分散在与单体不相溶的介质中(通常为水)所进行的聚合。

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引发剂、水、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由于油水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可使液滴粘结,必须加入分散剂降低表面张力,保护液滴,使形成的小珠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控制油水比为1:1~1:3,实验室中可更大一些。单体液层在搅拌的剪切力作用下分散成微小液滴,粒径的大小主要由搅拌的速度决定,悬浮聚合物一般粒径在0.01mm~5mm之间。

乙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行聚合反应。在引发剂或热的引发下,可通过自由基型连锁反应生成聚合物。悬浮聚合实际上是单体小液滴内的本体聚合,聚合机理和本体聚合相似,是一种极有实用价值的高分子合成工艺。

三.仪器与药品

1.仪器

标准磨口三颈瓶一只;球形冷凝器(300mm)一支;烧杯(100ml)两只;恒温水浴槽一台;电动搅拌器一套。

2.药品

乙精制;聚乙醇(PVA)工业级;过氧化二甲化学纯。

四.实验步骤

加入0.5g的PVA和0.5g明胶到三口瓶中,加入 100ml 蒸馏水于三口瓶中,开动搅拌,升温至80-90 ,待PVA 和明胶溶解后,体系变透明。降温至60-7090 ;

准确称取0.2BPO放于烧杯中,用移液管取20ml 乙,加入到烧杯中,轻轻摇动,待BPO完全溶解于乙后,将溶液倒入三口瓶。

通冷凝水,开动搅拌器并控制转速恒定,在20-30min 内将温度升至80-90 ,开始聚合反应。

反应1.5-2h后,如过这时珠子已下沉,可升温至95 ,待颗粒变硬能够沉底,表明大部分单体已聚合,可结束反应。

停止加热,撤出加热器,在搅拌状态下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

停止搅拌,取下三口瓶,产品倒入烧杯中用水洗涤数次,洗去颗粒表面的分散剂。

五.注意事项

开始时,搅拌速度不宜太快,避免颗粒分散得太细。整个过程中,既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又要控制好搅拌速度。保温反应至1h后,体系中分散的颗粒由于聚合速度的增

加而变得发粘,这时搅拌速度忽快忽慢或停止搅拌都会导致颗粒粘在一起,或粘在搅拌器上形成结块,致使反应失败。

六.思考题悬浮聚合所用的分散剂有哪两大类?各自的作用机理如何?

实验14 乙的乳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乳液聚合基本原理;2.掌握乙乳液的制备方法。

径的影响。

二.反应原理

乳液聚合:指单体在乳化剂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乳液聚合体系最基本配方为:单体、水、乳化剂、引发剂。

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乳胶粒生成期(成核期),乳化剂在水中形成胶束,单体通过增溶作用进入胶束,单体以小液滴形式存在,聚合速率递增;第二阶段:恒速期,胶束完全消失,乳胶粒子数已稳定,单体液滴不断向乳胶粒提供单体,乳胶粒内单体浓度恒定,反应均速进行,直至单体液滴消失;第三阶段:降速期,单体液滴消失后,乳胶粒内继续进行引发、增长、中止,直到单体完全转化;聚合速率随乳胶粒内单体浓度下降而下降。

乳液聚合的反应速度和产物分子量与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位体积内聚合物颗粒数有关,而体系中最终有多少聚合物颗粒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

三.实验原料及仪器

1 原料:去离子水精制乙(st)十二基硫酸钠()过硫酸钾

2 仪器:三颈瓶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恒温水浴装置

四. 实验步骤

安装恒温水浴及搅拌装置。

称取溶于10ml水中备用。

量取50ml蒸馏水,称取0.5g十二基硫酸钠和0.5g 司班60加入三颈瓶中,加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滴加几滴浓度为5%-10%NaOH溶液,调节瓶内PH值在8-10之间。

温度为70 时,加入30ml 乙。滴加备好的

溶液,半小时内滴完。

85 -90 恒温搅拌1-1.5小时,冷却至室温。

将三颈瓶内的乳液倒入一干净烧杯或塑料瓶内,得到乳液产品。

五. 注意事项

判断乳液聚合是否发生,可观察瓶中乳液是否出现浅蓝色乳光,如出现则表示乳液中存在一定尺寸的乳胶粒子,反应已引发。

五. 思考与讨论

乳液聚合有那些优缺点?

实验3 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胞常数—粉末法

实验3 X 射线衍射法测定晶胞常数—粉末法 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对X 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和晶胞常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X 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 掌握X 射线粉末图的分析和使用。 实验原理 1 Bragg 方程 晶体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原子、原子团(或离子团)按一定的周期在三维空间重复排列而成的。反映整个晶体结构的最小平行六面体单元称晶胞。晶胞的形状和大小可通过夹角α、β、γ的三个边长a 、b 、c 来描述。因此, α、β、γ和a 、b 、c 称为晶胞常数。 一个立体的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由其最邻近两晶面之间距离为d 的这样一簇平行晶面所组成, 也可以看成是由另一簇面间距为d ˊ的晶面所组成……其数无限。当某一波长的单式X 射线以一定的方向投射晶体时, 晶体内这些晶面像镜面一样发射入射X 光线。只有那些面间距为d, 与入射的X 射线的夹角为θ且两邻近晶面反射的光程差为波长为的整数倍n 的晶面簇在反射方向的散射波,才会相互叠加而产生衍射如图1所示。 光程差λn BC AB =+=?,而θsin d BC AB ==, 则 λθn d =sin 2 上式即为布拉格(Bragg)方程。 如果样品与入射线夹角为θ, 晶体内某一簇晶面符合Bragg 方程, 那么其衍射方向与入射线方向的夹角为2θ。对于多晶体样品(粒度约0.01mm), 在试样中的晶体存在着各种可能的晶面取向, 与入射X 线成θ角的面间距为d 的晶簇面不止一个, 而是无穷个,且分布在以半顶角为2θ的圆锥面上, 见图2。在单色X 射线照多晶体时, 满足BragG 方程的晶面簇不止一个, 而是有多个衍射圆锥相应于不同面间距d 的晶面簇和不同的θ角。当X 射线衍射仪的计数管和样品绕试样中心轴转动时(试样转动θ角,计数管转动2θ), 就可以把满足Bragg 方程的所有衍射线记录下来。衍射峰位置2θ与晶面间距(即晶胞大小和形状)有关, 而衍射线的强度(即峰高)与该晶胞内(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种类、数目以及它们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 由于任何两种晶体其晶胞形状、大小和内含物总存在差异, 所以2θ和相对强度(I/I 0)可以作物相分析依据。 2 晶胞大小的测定 以晶胞常数c b a ≠≠===,900 γβα的正交系为例, 由几何结晶学可推出:

X射线衍射分析法原理概述

第十四章 X射线衍射分析法 14.1概述 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研究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而不是直接研究试样内含有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方法。当X射线照射晶态结构时,将受到晶体点阵排列的不同原子或分子所衍射。X射线照射两个晶面距为d的晶面时,受到晶面的反射,两束反射X光程差2dsinθ是入射波长的整数倍时,即 2dsinθ=nλ (n为整数) 两束光的相位一致,发生相长干涉,这种干涉现象称为衍射,晶体对X 射线的这种折射规则称为布拉格规则。θ称为衍射角(入射或衍射X射线与晶面间夹角)。n相当于相干波之间的位相差,n=1,2…时各称0级、1级、2级……衍射线。反射级次不清楚时,均以n=1求d。晶面间距一般为物质的特有参数,对一个物质若能测定数个d及与其相对应的衍射线的相对强度,则能对物质进行鉴定。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在材料分析与研究工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此主要介绍其在物相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14.1.1 物相定性分析 1.基本原理 组成物质的各种相都具有各自特定的晶体结构(点阵类型、晶胞形状与大小及各自的结构基元等),因而具有各自的X射线衍射花样特征(衍射线位置与强度)。对于多相物质,其衍射花样则由其各组成相的衍射花样简单叠加而成。由此可知,物质的X射线衍射花样特征就是分析物质相组成的“指纹脚印”。制备各种标准单相物质的衍射花样并使之规范化(1969年成立了国际性组织“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由它负责编辑出版“粉末衍射卡片”,称PDF卡片),将待分析物质(样品)的衍射花样与之对照,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相,这就是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1) 制备待分析物质样品,用衍射仪获得样品衍射花样。 (2) 确定各衍射线条d值及相对强度I/I1值(Il为最强线强度)。 (3) 检索PDF卡片。 PDF卡片检索有三种方式: 1)检索纸纸卡片 物相均为未知时,使用数值索引。将各线条d值按强度递减顺序排列;按三强线条d1、d2、d3的d—I/I1数据查数值索引;查到吻合的条目后,核对八强线的d—I/I1值;当八强线基本符合时,则按卡片编号取出PDF卡片。若按d1、d2、d3顺序查找不到相应条目,则可将d1、d2、d3按不同顺序排列查找。查找索引时,d值可有一定误差范围:一般允许

X射线粉末衍射及应用

第五章 X 射线粉末衍射及应用 第一节 X 射线衍射仪法 第二节 粉末衍射物相分析 第三节 粉末衍射指标化 第四节 粉末衍射结构分析 第五节 粉末衍射的其它应用 第一节 X 射线衍射仪法 样品竖直测角仪 衍射仪构造示意图 G – 测角仪圆 S – X 射线源 D – 样品 H – 样品台 F – 接收狭缝 E – 支架 C – 计数管 K – 刻度尺 θ、2θ连动 样品水平型测角仪 θ、θ连动 粉末衍射要求样品是十分细小的粉末颗粒,使试样在受光照的区域中有足够多数目的晶粒,且试样受光照区域中晶粒的取向是随机的,以得到强度相对准确的衍射峰。 粉末衍射要求样品表面是尽可能平整的平面,制样过程中,样品应尽可能地与样品板参考面平齐,以得到位置相对准确的衍射峰。如样品高于参考面,测得的θ值比真实值大,衍射峰d 值变小;反之d 值变大。

制样方法对衍射图的影响(SiO 2,CuK α): 不正确制样方法可能导致的后果:衍射峰位置(d 值)、强度失真,峰形失真、分辨率下降。 测定晶胞参数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Si ,CuK α 1、K α双线分离 CuK α1 = 1.5405?, K α2 = 1.544?, K α = 1.5418? 由Bragg 方程:2dsin θ =λ 2d cos θ ? ?θ = ?λ ?θ = tg θ ? ?λ/λ(弧度) = tg θ ? ?λ/λ ? 180/π(度) θ = 15o ?θ = 0.035o θ= 35o ?θ = 0.09o θ= 80o ?θ = 0.74o 衍射峰的位置应取其重心的θ值。 由2dsin θ =λ 得2sin θ = λ ?d -1 2cos θ ? ?θ = - λ ? d -2 ? ?d ?d = - λ/2 ? ctg θ/sin θ ? ?θ (度) = - λ/2 ? ctg θ/sin θ ? ?θ ? π/180(弧度) 2、由于θ值的漂移引起的d 值偏差 取?θ =0.1o θ = 15o ?d = -0.0194? θ = 30o ?d = -0.0047? θ = 45o ?d = -0.0019? 尽可能取高角度的衍射峰计算其晶胞参数。 X 射线粉末衍射图分析的一般流程: 1、物相分析。 2、未知物相的指标化,确定晶胞参数;测定化学式和密度, 确定晶胞的化学式数目。 3、根据衍射指标规律,确定晶体空间群。 4、根据空间群及其等效点系,确定原子坐标。 第二节 粉末衍射物相分析 一个特定晶体具有特征的晶胞参数和晶体结构。晶胞参数决定了(hkl )衍射峰的位置,晶体组成和结构决定(hkl )衍射峰的强度。因此每一个晶体都有一套特征的粉末衍射数据d-I 值,并可把它作为定性鉴定物质和物相的依据。 当粉末样品为混合相时,衍射峰的强度正比于样品中的该组分的含量,原则上可用粉末衍射法进行定量分析。 用粉末法进行定性分析时一般无须知道该物质的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只要把实验值与JCPDS 卡上的参考值核对,就可进行鉴定。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 附录Ⅸ F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 每种化合物的晶体,无论是单晶还是多晶,都有它自己特定的Ⅹ射线衍射图。 衍射极大(点或线)间的距离及其相对强度可用作结晶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粉 末衍射是用于结晶物质鉴别和纯度检查的常用技术,单晶衍射则主要用于分子量和晶体结构的测定。 固态物质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两大类。在晶体中,分子或原子在三维空间作 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形成所谓晶格结构。非晶质有时又称为玻璃质或无定形物质,它们不具有晶格结构。 由于非晶质中分子的无序排列,散射的Ⅹ射线相干性差,导致衍射图呈弥散 状,这与结晶质具有尖锐的衍射极大有明显区别。 有些化合物存在不止一种晶格结构。虽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只有一种 晶型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的过程通常非常缓慢,因此,许多结晶质药物常存在多晶现象。 除同质多晶外,许多化合物还能形成溶剂化物,此时,溶剂分子参与晶体的 晶格结构。与同质多晶体一样,溶剂化物也有它特征的衍射图。 有些药物的同质多晶体或溶剂化物具有不同的溶出速率,因此,这些药物的 不同晶型是生物不等效的。 一束准直的单色Ⅹ射线照射旋转单晶或粉末晶体时,便发生衍射现象,此时, 晶体的作用犹如一块三维衍射光栅,发生衍射的条件应符合布拉格方程: nλ d<[hkι]>=———— 2sinθ 式中d<[hkι]>为面间距(hkι为晶面指数); θ为衍射角。 用于Ⅹ射线衍射的辐射源通常是以铜、钥、铁、铬等元素为阳极靶材料的真 空管,而铜靶又常用于有机化合物。一般多采用靶元素的K<[α]>辐射,为保证辐 射的单色性,必须采用适当的滤光片,用以去除K<[β]>辐射(如铜靶配镍滤光片)。辐射源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吸收特性和不产生原子荧光为宜。 当单色Ⅹ射线照射单晶时,只有有限数目的晶面处于符合布拉格方程的位置。 但当照射到大量的随机取向的微晶粒时,每族晶面即可产生一个衍射圆锥。衍射图可用感光胶片或辐射计记录。当使用胶片时,衍射角可由胶片上量取并经计算测定,衍射强度则由测微光度计读取。使用辐射计时,衍射角、衍射强度及面间距均可由粉末衍射仪方便地读取。 影响衍射强度的因素被任何一族晶面衍射的Ⅹ射线强度决定于原子的性质和 实验条件。前者包括:(1)晶胞中原子的位置;(2)原子的散射因子;(3)原子的热 运动。后者包括:(1)入射Ⅹ射线的波长及其强度;(2)样品的体积;(3)样品对Ⅹ 射线的吸收;(4)记录强度数据的实验装置等。 样品的制备及有关实验技术一般来说,晶粒的特定外形使试样在样品架上 显示某种程度的优势取向。这种现象在针状晶和片状晶中显得尤为突出。样品的择优取向可影响各个晶面的相对衍射强度。用玛瑙研钵把样品小心地研磨成细粉

实验二讲义 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分析

实验四 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分析(p236实验40) 一、目的要求 1.掌握X射线粉末衍射法的实验原理和技术 2.学会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图,分析粉晶试样的物相组成 二、X射线粉末法原理 X射线粉末衍射法自从德拜和谢乐首创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来鉴别矿物的物相,测定点阵常数和晶胞大小,对固溶体进行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还可研究晶粒的大小以及晶体中的残余应力和点阵畸变等,因此X射线粉末衍射法已成为催化、材料科学及矿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手段。 由结晶学知道,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一个立体的晶体结构,可看成是一些完全相同的原子平面网按一定距离d平行排列而成,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另一些原子平面网按另一距离d’平行排列而成。所以一个晶体必然存在着一组特定的d值(d, d’, d’’, d’’’ )。结构不同的晶体其d值组绝不相同,所以可用它来表示晶体特征。下面介绍如何用X射线粉末法来测定d值。 假定晶体中某一方向上原子网面之间的距离为d,X射线以夹角θ入射晶体,如1所示,从原子网面1和2上产生的两条衍射线a’和b’,其光程差为BD+DC,而BD=DC=dSinθ,故BD+DC=2dSinθ。我们知道,只有当光程差等于入射光波长λ的整数倍n时,亦即d与θ之间应符合布拉格(Bragg)方程时,才能产生被加强了的衍射线。(参见谢有畅、邵美成编《结构化学》下册,P49) 2dSinθ= nλ(8-1) 图1 原子网面对X射线的衍射 多晶X射线衍射仪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按其设计所采用的衍射几何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平行光束型和聚焦型两大类;按X射线的检测记录手段来分也可分为两大类:感光胶片法(照相法)和衍射仪法。本实验所采用的仪器为聚焦型衍射仪。 应用聚焦原理来设计粉末衍射装置,实验时可以使用大发散的点发散X射线束,样品受照射的表面可以很大,大大增加参与衍射的晶粒数目;而由于聚焦作用,样品表层中取向凑巧的晶粒产生的同一衍射却能同时聚焦集中在同一位置上,得到强度高得多的衍射线,有利于测量。而且,由于X射线源的焦点可以达到很小的尺寸,所以聚焦型的衍射仪器有极好的角度分辨能力。 衍射角2θ的测量则通过一台精密的机械测角仪来实现。2θ可以根据检测器转过的角度直接读出。通过检测器上的闪烁计数器还可同时给出各衍射线的衍射强度。进而由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以谱图或数据形式给出衍射结果。 每一种结晶物质均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这些参数在X射线衍射图上均有所反映。单相物质的多晶衍射线条的位置和强度是该物相的特有标志。尽管物质的种类很多,但很少能找到衍射图完全相同的两

X射线粉末法测定晶体结构

实验17 X射线粉末法测定晶体结构 实验目的 1. 掌握X射线粉末法的基本原理,初步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鉴定多晶样品的物相。 实验原理 通过物质结构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凡是结晶物质,都具有其特有的晶体结构类型,它的晶胞大小、晶胞中所含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数目以及它们在晶胞中所处的位置也各具特征,所以在X射线照射下,呈现出具有衍射特征的物相图,如同人的指纹一样。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由于其碳原子间的结构不同,因此两者物相图上的衍射数据是不同的,这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是无法区别的。此外,几种单质晶体混合在一起时,也能在物相图中定性定量地鉴定出来,这是我们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分析的基础。 图17-1 原子在晶体中的周期性排列 由于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一个立体的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些完全相同的原子平面网按一定距离d1平行排列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另一些原子平面网按另一距离d2排列而成,如图17-1所示。故一个晶体必存在着一组特定的d值(d1, d2, d3, …),结构不同的晶体其d值组决不相同,这样可以用它来表示晶体的特征。X射线粉末法就是通过测定d值组来确定晶体结构,下面简述其方法。 假定晶体中某一方向上原子面网之间的距离为d,X射线以夹角θ射入晶体,如图17-2所示,从原子面网P1和P2上产生二条衍射线D1、D2,其光程差为Δ=AB+BC=nλ,而

AB=BC=d sinθ,故AB+BC=2d sinθ。我们知道,只有当光程差等于入射光波长λ的整数倍n 时,也就是d和θ之间应满足布拉格(Bragg)方程, 2d sinθ=nλ(17-1) 才能产生加强的衍射线。 图17-2 原子平面网对X射线的衍射 图17-2表示的是与入射的X射线成θ夹角的某一晶面的衍射情况。如果将图17-2中这个晶面以θ为夹角绕入射的X射线为轴旋转一周,则衍射线形成连续的圆锥体表面。这个圆锥面以入射线I方向为轴,其半圆锥角等于2θ。由于不同方向上原子面网之间的距离具有不同的d值,因此对应于不同d值的原子面网组,只要其夹角(θ值)能符合(17-1)式的关系,都能产生圆锥形的衍射线组,其半圆锥角分别为2θ1,2θ2,2θ3…。如图17-3所示。 图17-3 晶面与X射线的夹角为立体角时的衍射情况 在单色X射线照射多晶体时,满足Bragg方程的晶面簇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衍射圆锥对应于不同面间距d的晶面簇和不同的θ角。当X射线衍射仪的计数管绕样品中心轴转动时,就可以把满足Bragg方程的所有衍射线记录下来。衍射峰位置2θ与晶面间距(即晶胞大小与形状)有关,而衍射线的强度(即峰高)与该晶胞内原子(离子、分子)的种类、数目以及它们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由于任何两种晶体在晶胞形状、大小和内含物方面总存在差异,所以2θ和相对强度可作为物相分析的依据。对于绝大多数物质而言,其2θ角都大于10°,通常称为广角XRD。 晶胞大小的测定: 以晶胞常数α=β =γ = 90o ,a ≠ b≠ c的正交系为例, 由几何结晶学可推出

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药物的多晶型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χ-射线粉末衍射法确定药物多晶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掌握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二、基本原理 χ-射线衍射是研究药物多晶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有单晶法和粉末χ-射线衍射法两种。可用于区别晶态与非晶态、混合物与化合物。可通过给出晶胞参数,如原子间距离、环平面距离、双面夹角等确定药物晶型与结构。 粉末法研究的对象不是单晶体,而是许多取向随机的小晶体的总和。此法准确度高,分辨能力强。每一种晶体的粉末图谱,几乎同人的指纹一样,其衍射线的分布位置和强度有着特征性规律,因而成为物相鉴定的基础。它在药物多晶的定性与定量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χ-射线(电磁波)射入晶体后,在晶体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迫使晶体内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跟着发生周期振动。原子核的这种振动比电子要弱得多,所以可忽略不记。振动的电子就成为一个新的发射电磁波波源,以球面波方式往各个方向散发出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入射χ-射线虽按一定方向射入晶体,但和晶体内电子发生作用后,就由电子向各个方向发射射线。当波长为λ的χ-射线射到这族平面点阵时,每一个平面阵都对χ-射线产生散射,如图5-1。 先考虑任一平面点阵 1 对χ-射线的散射作用:χ-射线射到同一点阵平面的点阵点上,如果入射的χ-射线与点阵平面的交角为θ,而散射线在相当于平面镜反射方向上的交角也是θ,则射到相邻两个点阵点上的入射线和散射线所经过的光程相等,即PP'=QQ'=RR'。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它互相加强,并且入射线、散射线和点阵平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再考虑整个平面点阵族对χ-射线的作用:相邻两个平面点阵间的间距为d,射到面 1 和面 2 上的χ-射线的光程差为CB+BD,而CB=BD=dsinθ,即相邻两个点阵平面上光程差为2dsinθ。根据衍射条件,光程差必须是波长λ 的整数倍才能产生衍射,这样就得到χ-射线衍射(或Bragg 衍射)基本公式: 2dsinθ =nλ (5-1) θ为衍射角或Bragg 角,随n 不同而异,n 是1,2,3……等整数。

实验五 χ射线粉末法测定药物的多晶型

实验五χ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药物的多晶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χ-射线粉末衍射法确定药物多晶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掌握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二、基本原理 χ-射线衍射是研究药物多晶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有单晶法和粉末χ-射线衍射法两种。可用于区别晶态与非晶态、混合物与化合物。可通过给出晶胞参数,如原子间距离、环平面距离、双面夹角等确定药物晶型与结构。 粉末法研究的对象不是单晶体,而是许多取向随机的小晶体的总和。此法准确度高,分辨能力强。每一种晶体的粉末图谱,几乎同人的指纹一样,其衍射线的分布位置和强度有着特征性规律,因而成为物相鉴定的基础。它在药物多晶的定性与定量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χ-射线(电磁波)射入晶体后,在晶体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迫使晶体内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跟着发生周期振动。原子核的这种振动比电子要弱得多,所以可忽略不记。振动的电子就成为一个新的发射电磁波波源,以球面波方式往各个方向散发出频率相同的电磁波,入射χ-射线虽按一定方向射入晶体,但和晶体内电子发生作用后,就由电子向各个方向发射射线。 当波长为λ的χ-射线射到这族平面点阵时,每一个平面阵都对χ-射线产生散射,如图5-1。

图5-1 晶体的Bragg-衍射 先考虑任一平面点阵1对χ-射线的散射作用:χ-射线射到同一点阵平面的点阵点上,如果入射的χ-射线与点阵平面的交角为θ,而散射线在相当于平面镜反射方向上的交角也是θ,则射到相邻两个点阵点上的入射线和散射线所经过的光程相等,即PP'=QQ'=RR'。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它互相加强,并且入射线、散射线和点阵平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再考虑整个平面点阵族对χ-射线的作用:相邻两个平面点阵间的间距为d,射到面1和面2上的χ-射线的光程差为CB+BD,而CB=BD=dsinθ,即相邻两个点阵平面上光程差为2dsinθ。根据衍射条件,光程差必须是波长λ的整数倍才能产生衍射,这样就得到χ-射线衍射(或Bragg衍射)基本公式: 2dsinθ =nλ(5-1)θ为衍射角或Bragg角,随n不同而异,n是1,2,3……等整数。以粉末为样品,以测得的χ-射线的衍射强度( I ) 与最强衍射峰的强度(I0)的比值(I/I0)为纵坐标,以2θ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图谱为粉末χ-射线衍射图。通常 从衍射峰位置(2θ),晶面间距(d)及衍射峰强度比(I/I0)可得到样品的晶

实验2_X射线衍射粉末法多物相定性分析

实验二X射线衍射定性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根据衍射图谱或数据,学会物相定性鉴定方法。 二、物相定性分析原理 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效应是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不同种类的晶体将给出不同的衍射花样。假如一个样品内包含了几种不同的物相,则各个物相仍然保持各自特征的衍射花样不变。而整个样品的衍射花样则相当于它们的迭合。除非两物相衍射线刚好重迭在一起,二者一般之间不会产生干扰。这就为我们鉴别这些混合物样品中和各个物相提供了可能。关键是如何将这几套衍射线分开。这也是多相分析的难点所在。 三、实验仪器设备 岛津XRD-6000 X射线粉末衍射仪,实验样品,衍射图谱,MDI JADE 5.0(带PDF2004)。 四、多相混合分析方法 多相混合物的衍射图谱鉴定较困难,根据混合物相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将不同物相的衍射线分开,以便较快而准确分析鉴定。 (1)多相分析中若混合物是已知的,无非是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在实际工作中也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2)若多相混合物是未知且含量相近。则可从每个物相的3条强线考虑: a. 从样品的衍射花样中选择5相对强度最大的线来,显然,在这五条线中至少有三条是肯定属于同一个物相的。因此,若在此五条线中取三条进行组合,则共可得出十组不同的组合。其中至少有一组,其三条线都是属于同一个物相的。当逐组地将每一组数据与哈氏索引中前3条线的数据进行对比,其中必可有一组数据与索引中的某一组数据基本相符。初步确定物相A。 b. 找到物相A的相应衍射数据表,如果鉴定无误,则表中所列的数据必定可为实验数据所包含。至此,便已经鉴定出了一个物相。 c. 将这部分能核对上的数据,也就是属于第一个物相的数据,从整个实验数据中扣除。 d. 对所剩下的数据中再找出3条相对强度较强的线,用哈氏索引进比较,找到相对应的物相B,并将剩余的衍射线与物相B的衍射数据进行对比,以最后确定物相B。假若样品是三相混合物,那么,开始时应选出七条最强线,并在此七条线中取三条进行组合,则在其中总会存在有这样一组数据,它的三条线都是属于同一物相的。对该物相作出鉴定之后,把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