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历史地理文献

第一类:以记载山川为主的地理学著作:

1)《山海经》: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著作。成熟于战国时代,《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南山经》、《北山经》各1卷,《海经》有8卷,包括《海外经》东、南、西、北各1卷,《海内经》东、南、西、北各1卷,《大荒经》5卷,包括东、南、西、北、经各1卷。《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

2)《尚书*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全文1189字,分为,九州、导山、岛水、五服等四个部分。“九州”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自然地理区域,具体分为:冀、徐、青、兖、荆、豫、扬、雍、梁等九州。“导山”列举山丘名称和地势,注意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导水”记载了当时的河流大势。“五服”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书中对古代黄河流域的记载较为详细,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地理名著,堪称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历代地理学专著产生直接影响

3)《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对地理现象做了比较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之初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的,雁荡山的奇观是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认识到了河水的冲蚀作用以及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指出地势的高低对物候出现时间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4)《徐霞客游记》:我国著名的旅游地理著作。作者徐霞客。全书目录分为10卷,卷分上、下,实为20卷,约40万字。该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这是该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科学文献。徐霞客经过时代考察,确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澄清《禹贡》以来“岷山导江”的错误观点。书中对于明代农业、手工业、交通、民族分布均有记载,为研究明朝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5)《行水金鉴》:按照河流分类,按年代编排水利资料,从禹贡一直到康熙1722年,记载了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的源头变迁以及各河流的水利设施

第二类:以记载政区沿革为主的地理著作:

1)《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十志之一,共两卷,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禹贡》和《职方》2篇,简述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至西汉的历代疆域沿革。第二部分为主体,即以郡国为单位,逐一记述西汉版图内103个郡国的政区建置。。第三部分辑录以《史记》为基础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该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历史记述疆域政区的先例,是研究我国疆域政区必读的文章。正史地理志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2)《元和郡县图志》:唐代地理总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唐代李吉甫撰。原书40卷,今存34卷。原有图47幅,宋代的时候丢失,因此后来又称为《元和郡县志》。全书记载了疆域沿革、水利、经济和人口等方面为主。疆域沿革追述到周、秦、西汉,保存了可贵的史料。该书取材广泛,引用书籍和碑记100多种,体例也比较完善,对后世方志的编纂有很大影响。

3)《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撰,宋代我国第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原书200卷,今佚8卷。全书以道为纲,府县为纬,详细叙述宋初行政区划的变化,是继《元和郡县图志》之后又一部大型总志。该书取材广泛,许多今已失传已久的资料依靠《太平寰宇记》而保存下来。因而该书对唐、五代、宋初历史地理及社会经济有很高史料价值。

4)《元丰九域志》:宋王存等撰,北宋三部地理总志之一。该书明显反映了由图经演变为地志的历程,在我国地理志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该书记载调理井然,是研究宋代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的重要文献。

5)《舆地广记》:北宋三部地理总志之一,38卷,欧阳修撰,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该书与王象之的《舆地记胜》和祝穆的《方舆胜览》合称为“三舆”。该书1到4卷概述历代疆域的变迁,作为全书的纲要,卷5以后,记载各地的建置沿革。记述沿革详细,是宋代地理志中最明显的特色。

第三类:经济地理著作:

1)《史记*货殖列传》

第四类:地图类地理著作:

1)、《禹贡地域图》:西晋裴秀所制,提出制图六体—绘图标准六原则:分率、望准、道理、高下、方邪、迁直。比例尺、方位、距离、破面距离、高度、实际与平面距离间的折算,奠定了我国地图学的基础。

2)、南朝刘宋谢庄根据《禹贡地域图》编制了可以表示地形的木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

3)、元代郭守敬制造出了我国第一个地球仪。

第五类:以旅游地图为主的:

1)、《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早在汉代该书已经失传。西晋时期被发掘,由西晋荀勖等人整理成书。全书今存6卷,共6000多字。它描绘了20多个域外部落邦国、西

域风光、民俗、物产、人物传说、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先秦史料,是可贵的上古历史地理要籍。

2)、《佛图记》:东晋法显所著,记载了丝绸之路上30多个国家,13000多字,记述了西域、中亚、南亚、东南亚等资料。3)、《大唐西域记》:唐代记叙西域历史地理的游记类著作,唐玄奘口述,辨机撰文,供12卷,十多万字。该书详细记载了玄奘西行17年亲身经历的100多个城邦、地区、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风俗习惯、特产、经济文化等情况,全书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从距离唐帝国较近的国家叙起,再渐及中亚印度各国。该书体例严谨,行文质朴、简洁流畅,属古代游记佳作,文学价值高。

4)、《马可波罗游记》:共4卷,233章,真实记录元代中亚、南亚、西亚等地100多个国家的山川地理、人文风俗等。

第六类:以军事地理为主的:

1)、《读史方舆纪要》:明末清初,顾祖禹著。以明末政域划分考证诸郡的道路沿革等。注重经世致用。

第七类:明清时期的地方志:

1)主体(按行政区划而定):通志、府志、县志、乡镇志

2)、支流(以专治为主):山志、水志、湖志、寺庙、书院

绪言

1、历史地理是什么样的学科?干什么的?

1)、性质:是研究历史时期(不是人类历史,即不是当代研究的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人类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与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互动关系既有正向互动,又有负向互动

2)、长期以来,历史地理的归属问题争议较大,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点:1)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2)把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即地理学的一门辅助学科;3)把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4)历时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2、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资料来源、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历时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文献与理论

资料来源: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

研究方法: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

3、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经过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为传统历史地理学阶段(注意:传统历史地理学时期有四个不足之处:1)传统历史地理学往往与地理学交融在一起,学科的独立性不很明显。2)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沿革地理。3)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乏现在统计计量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探讨。4)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手段上,主要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演绎,但对考古材料、实地踏察的材料运用不多),分为四个时期:

A,第一个时期为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B,第二个时期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成熟时期。代表作品:《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C,第三个时期为唐宋元时期,为传统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时期。其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如《元和郡县制图志》、《太平寰宇记》;一是大量边疆地理著述出现,如《蛮书》、《大唐西域记》

D,第四个时期为明清时期,是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地方志。如历史军事地理的《读史方舆纪要》、历史经济地理方面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海防地理方面的《海国图志》、旅游地理方面的《徐霞客游记》,同时,传统地图也发展到顶峰,如杨守敬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

2)第二阶段为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时间为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代表作品:竺可桢的《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蒙文通的《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

3)第三阶段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现代历史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逐渐向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独立的学科发展。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气候变化分期(是由竺可桢开创的):

一、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期(因为这一时期的气候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进行考证推断的)

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依据当时的降霜、下雪、结冻开冻、树木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来判断寒来暑往,即主要依靠物候来研究的)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50的西周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2)、公元前770年—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二个温暖期

3)、公元初—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为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二个寒冷期

4)、从600—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为我国第三个温暖期

5)、从1000—1200年的两宋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三个寒冷期

6)、从1200年—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四个温暖期

三、方志时期:从1400—1900年的寒冷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州县都有了方志,开始有了区域性的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资料)在公元15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中,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四个寒冷期。一般认为这500年中还经历了3次寒冷的峰期。

1)、第一冷期:明成化六年(1470年)—正德十五年(1520年)

2)、第二冷期:明泰昌元年(16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3)、第三冷期:道光二十年(184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1)、1900年—1940年暖期

2)、1940年—1980年相对冷期

3)、1980年以后至今暖期

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的总趋势: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寒冷时期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湿润,后1000年相对干冷。五六千年以来,中国气候正从温暖转向凉爽,而冷暖变化的幅度随着纬度呈现明显的差异,低纬度气温变化的幅度小于高纬度地带。

重点注意25页“中国国近5000年来历史气候变化曲线图”

历史时期江河湖泊的变迁

一、黄河的变迁:

1、黄河:源出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雅合拉达合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渠,干流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在山东垦利县境内流入渤海

2、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1949年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

1)先秦至西汉时期(北流为主)—春秋战国西汉大河,在今沧州南入渤海(第一次大改道)

2)东汉唐北宋时期(东流为主)—公元69年,王景领导治河,黄河在今天利津入海(第二次大改道)。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决堤改道,成为第三次改道,形成东流与北流并存的局面,北流至天津入海,1060年,又分流出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称为二股河。

3)南宋时期(南流为主)—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发生第四次大徙,在阳武决口,水势向南发展。决堤以后,黄河河水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20%—30%由北清河入海,70%—80%由南清河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以南的开始

4)近代东流时期(东流为主)—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后,黄河水全入淮出海,成为黄河第五次大徙。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3、黄河改道的特点:决口改道越来越频繁;黄河改道以下游为主

4、黄河改道的原因: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再到黄土高原。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耐冲性差,遇水则变为泥流,故黄河水在中游地区挟带了大量泥沙,但一旦到华北平原后,水流平缓,泥沙自然容易堆积起来,河床被抬升起来,自然形成悬河。2)气候环境的因素。黄河流域近2000年来历史气候总的看起来是越来越转为干燥寒冷,全年降水量减少,且70%都是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难免会冲坏河提。3)人类活动的因素。由于认为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采伐不节制,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受到极大的摧残,水土流失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患也越来越酷烈。

5、黄河下游的湖泊:黄河下游的湖沼分为三种:一种是由大变小,乃至淤为平地;一种是湖区由上向下移动;一种是从

无到有,由小变大。具体有: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夏雷泽、巨野泽、大陆泽、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2000多平方公里)、南四湖(是指历史上的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独山湖。是相对于安山、南旺、马踏、蜀山和马扬北五湖相对而得名)

二、长江的变迁

1、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全长6300多公里。

2、云梦与云梦泽的区别:云梦是指楚王的狩猎区,至今天湖北东南大半个省区。云梦泽则是指其中的沼泽部分,在今天下荆江以北的江汉平原之内

3、长江源头(源头处较大的河流):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

4、长江出现分叉的原因:1)这一带的地质是疏松的粉沙质地貌,当河流流过的时候,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所以河床又不断变宽,导致叉道的不断出现2)在弯道阶段,由于洪水切割江心洲,导致叉道的出现3)由于长江的主河道的叉道的不断的消失,导致江心洲变岸的情况经常出现4)由于泥沙堆积,江心洲不断增大5)长江在流到江汉平原之后旧的江心洲不断被新的江心洲所代替

5、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湖泊的兴废:云梦泽、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洪水期面积为3583平方公里)、震湖(又名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为2420平方公里)

三、江河变迁的总趋势:1)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的变幅增大,而在北方黄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2)从黄河流域来看,自然的湖泊分布更是日趋减少,完全小时的湖泊在黄河流域较多3)长江流域的一些河流的径流量不断减少,甚至有的出现断流现象

沙漠、沙漠化

1、沙漠化的分类:草原地区沙漠、荒漠地区沙漠

2、沙漠化的趋势:草原地区沙漠化加快、荒漠地区沙漠夸大

3、草原地区的沙漠:1)呼伦贝尔沙地(位于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上,是历史时期形成的我国最东部的沙地)2)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地区、吉林和辽宁西部的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目前这个沙地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沙地,年降雨量在300—500mm左右)3)毛乌素沙地(位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与陕北一带,也是历史变化较明显的沙地)4)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南部,历史曾是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为一大草原,是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

4、荒漠地区的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今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部,是我国面积最大而且最干燥的沙漠)2)河西走廊沙漠3)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南、甘肃中部,早在地质时代便形成)4)巴丹吉林沙漠(形成于地质时期,在历史时期有所变化)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与历史时期)6)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于地质时期,在历史时期有所变化)7)库木塔格沙漠(形成于地质时期,在历史时期有所变化)8)浑善达克沙漠9)库布齐沙漠

5、总的来看,历史时期中国的沙漠移动方向多为向南和向东,而沙漠化趋势是越来越严重,对东南农业文明一直构成一种威胁。中国的沙漠一部分形成于地质时代,一部分形成于历史时期。总的来看,荒漠地区的沙漠多形成于地质时期,在历史时期由于自然气候与人类的影响有所扩大,草原地区的沙漠则主要是由于在近2000年来气候干旱的背景下人类活动的恶果。

历史时期中国政区的演变

1、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

1)、夏、商、西周的诸侯方国:

A:九州说:九州是先秦文献著作中嘉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九州为冀(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兖(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青(山东中西部及东部)、徐(山东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扬(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荆(湖南、湖北两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豫(今河南的大部分及湖北的北部)、梁(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南)、雍(今陕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古的南部、甘肃及其以西)。九州并不是真实的行政区划,而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

B:畿服说:先秦文献与九州说相对应的还有所谓畿服制,即以王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按照一定距离划分为若干区域。各服对中央王朝形成程度不同的臣服和贡纳关系。这样整齐划一的行政区划,在商周时不可能存在,畿服制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商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的理想化产物

C:分封制:

a:商朝统治区域出现了明确的王畿,称为“内服”。王畿之外是诸侯国的领地,称为“外服”,商王朝的统治力量比较强大,对诸侯国的控制比较有力,所以商朝这个联合体比夏朝巩固。不过由商王朝分封的诸侯和臣服于商朝的方国,虽然要对商王室承担一定的义务,但仍然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

b:西周之初,周人还没有力量直接统治广大被征服地区,遂因俗而治,继承发展商朝的制度,实行严密的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天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控制区,形成了多层次的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周王朝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比商朝加强了。但是诸侯仍然保留相当的独立性。

2)、郡县的起源:春秋时期,各国继续实行分封,但是由于各国实力不同,因此相互进行争斗,各诸侯国对争夺来的土地和人民,一些诸侯国不再进行分封,而是设县或郡等行政单位进行统治,这样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出现了。最先出现地方行政区划是县。最先设县的是楚国。郡的设置较晚于县。

2、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1)、秦代郡县制的确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正式形成。郡县设置基本上以当时的地、经济等条件为依据

2)、汉代的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另一方面恢复分封制,王国侯国的地位已和郡县相当。西汉郡级政区比秦朝大幅增加,辖区比秦缩小。汉朝还设有专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而设置的属国,西汉时属于郡,与县相当,东汉时与郡国相当,长官称属国都尉。

3)州制的产生:由于对内削藩,对外拓地,汉朝郡国数逐渐增加,这样对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加大了困难。于是,汉武帝将京畿及附近各郡以外的郡过分为13个区域,俗称13州。东汉末年,州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行政区划变化纷繁,但基本的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1)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开皇三年,隋文帝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行政区划制度。统一全国后,又将州县制推行全国。唐朝前期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基本消除封国制的残余。

2)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随着疆域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唐太宗依“山河形变”,将全国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到、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沿袭晚唐的制度,分道、州、县三级。但中间一级除府、州以外,有军、监的建制

3)、宋代的路、府、县三级制

A:两宋的行政区划: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积极成晚唐五代之制,又有调整改革,突出强化中央集权。宋朝府之上有路,与唐后期的道不完全相同,属于半监察区半行政区。

B:辽:辽朝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承袭唐制,以后又受宋制的影响。辽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境分为五道:上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东京道。五京之下是府、州、军、城,府州之下是县,实行三级行政区划制。

C:金朝的行政制度基本上是杂糅辽和宋的制度,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金灭辽之后,采用辽五京制,后参用宋朝的路制

D:西夏的地方行政区划也是杂糅唐宋制度,基本上是实行州县二级制

4、元明清明国时期—行省时期

1)、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和多级政区制:忽必烈即位后,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其后相继于各地设立行中书省,行省开始名正言顺。元朝初期,行省多属于中书省派出机构,时设时废。辖区,治所都不稳定。到元成宗、武宗时,变成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下去也大致稳定下来。全国除汗国和宣政院辖区外分为一个中书省和十一个行中书省(中书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岭北行省),元朝还在一些行省和宣政院所辖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任用土官,因俗而治,形成土司制度。

2)明清省制的演变:

A:明初承袭元制,设立中书省统管地方的军政事物。后来为分散、削弱地方权力,对行省制度进行改革,改行中书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自宣德三年以后,全国分为两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成为定制,由于布政使司的辖区范围和名称与行省制时基本相同,故一般习惯称为行省,简称省。省之下的行省区划层次比元朝简化,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多级复式制的状态。在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元朝的土司制度。

B:清代的行政区划:清初沿明布政使司之制。清朝前期全国分为十八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甘肃)。清初行政区划仍然比较复杂,经过调整后形成三级制区划,即省下为府,与府同级的有直隶州、直隶厅;府下为县,与县同级的有散州、散厅。清初继承元明之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C:明国时期的行政区划:明国初年,行政区划承袭清制,后来改革行政区划,取消府州厅,将道变成正式的一级政区,形成省、道、县三级制。后来南京国明政府再次对行政区划做出改革,调整后的省级政区分为省、院辖市、地方三种

历史时期中国疆域的演变

1、历史时期中国疆域的变迁:

1)、夏朝: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西南部,直接统治地区主要在今山西西南、河南中部和山东西部地区

2)、商族:商朝的中西地区在今河南,大多数时间,其疆域东起今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西至今陕西东部,北到今河北,山西北部,直到今天辽南,南达湖北北缘。

3)、周朝:中心地区在今陕西地区,它的疆域东面临海,南到今湖北北部,东南到今江苏一带,西达甘肃东南地区,北疆至河北边缘

4)、秦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王朝。东到海滨,直达朝鲜半岛,西边到羌中,南达象郡,北边到阴山下九原郡,直达辽东,东南达到浙闽,西南到滇东北地区

5)、汉代:最南一度到今天海南北部,最北在阴山一线,在西北方面取得了河西走廊,最西有西域都护府统治南北两道。6)、魏晋南北朝:分割政权众多,但周边将于于汉代相比,总体变化并不太大

7)、隋唐:隋唐王朝向北越过阴山,设立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可达今贝加尔湖。在西边隋代的郡县一直设立到玉门关外,唐代则在今哈密和吐鲁番设立了伊州和西州。唐代东北边疆一度达到今天朝鲜中部。在南方,隋代设立交趾郡,唐代设立交州,唐代在今海南岛南部设立了振洲。在西南地区,由于有南诏和吐蕃两个强大的地方民族政权,所以唐朝直接控制的范围仅在金沙江以南的姚州与南诏交界处

8)、两宋:这一时期版图十分狭小

9)、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一度拓展最为广大的王朝,在北面岭北行省曾北达今北海,其东辽阳行省达朝鲜北部、黑龙江下游至库页岛,西面可达察合台后王封地咸海。元朝四大汉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10)、明代: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控制黑龙江下游入海处,包括库页岛。在北面的阴山一线与鞑靼、瓦剌交界。西面的控制范围到达今甘肃西界,西南地区的疆界与元代变化不大。

11)、清代:在东北地区东部达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在中国北部,当时乌里雅苏台属于清政府管辖。在西北新疆行省,西北可至巴尔喀什湖,而达于葱岭,接中亚细亚。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包括拉达克。在东南沿海,台湾、海南、南沙、东沙诸群岛属清政府

12)、清代后期,境土与海疆丧失众多

总结: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原王朝国力强弱与中国历史疆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中原王朝强盛时,边区民族政权仰慕中原经济文化,或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形成向心力,进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当中原王朝国力衰弱而战争不断时,向心力就会成为离心力,四周民族纷纷独立,自求发展,就出现了分裂的中国

我国现在的邻国: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5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现在14个.其中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中国已于2003年10月悄悄地将锡金从其外交部网站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名单中拿掉,借此默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历史时期主要民族分布变迁

1、民族分布变迁:

1)先秦时期的民族分布:先秦夏、商、周三朝主体人民为华夏族系,主要活动在黄河中游和中下游之间

2)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分布:秦汉以来,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形成,华夏民族向南已经扩展到长江以南,近于五岭,向北扩展到龙门碣石一线,周边也形成五大民族地区,即北方匈奴地区、东北东胡地区、西南夷地区、南越地区、西域地区。

3)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分布: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中央王朝疆域的的扩大和稳定,四周的民族分布相对稳定,形成了塞北以突厥、铁勒诸部薛延陀和西域诸蕃、南方南诏、东北渤海等民族与政权的分布格局。

4)、两宋时期的民族分布:两宋时期民族政权较多,民族分布变化较大。

5)、元明时期的民族分布:元代西域地区主要是分布着被称为色目的群体,主要有乃蛮、合儿鲁、畏兀尔,唐兀者吐蕃、回回等组成。元代在南方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元代在东北地区蒙古族迅速扩展,消灭契丹残部,建立统治。明代中国民族的分布格局和明实称呼对现代民族分布和称谓的影响较大

6)、清时期的民族分布清代是一个非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控制的疆域范围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疆域的基本范围,也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称谓的雏形。

7)、明国以来,各民族在清代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发展,各民族融合加快,逐步形成了今天56各民族大的分布格局总结:中古历史上中原汉民族有一个向四周扩展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与北上的汉民激烈冲撞,有的内迁融入汉族,有的西迁,民族分化加快,而南方少数民族在汉族的影响下,向西南方向推索性迁移,使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部地区。历史上这种迁移趋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更显现历史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特征

历史时期中国的军事地理

1、长城和关隘设立的原因:在冷兵器时代,军事防御体系十分重要。长城、关隘、城防构成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一个重要的防御体系。长城是一种由城墙相连城堡而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大漠内外游牧民族与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民族长期攻防守备的一个重要产物。春期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所以各国设置关卡,作为军事防备之用,到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关隘还有一定的经济上的关税征收的功用。(我国的关隘制度大于产生于先秦时期)

2、长城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相互防御以及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各国都修筑了长城,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包括各国之间互防的长城和北方各国边防长城:前者包括齐长城(又名“巨防”,西防晋国,东备越,楚)、楚长城(最早修筑的,又名“方城”,目的是为了向中原扩张和自防)、魏西长城(为备秦而筑)、魏东长城(为备秦而筑)、赵南长城(为防魏而筑)、燕南长城(为了防御齐、赵)、中山长城(为防御赵、晋的袭击)。后者包括赵北长城(为了防御北边东胡和匈奴而筑)、燕北长城(为防御东胡而筑)、秦长城(为防御西北匈奴南下骚扰)。

2)秦汉时期的长城:

a:秦万里长城: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骚扰,保障北部诸郡的开发,又在中国北部以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修筑起一道万里长城

b:西汉长城:汉长城,又称塞,障塞,边塞。西汉所筑边塞主要有三部分:河上之塞,河西长城,塞外列城

c:东汉长城:东汉初期,长城处于匈奴、乌桓的控制范围之内,东汉在原长城以南的河北、山西等地修筑了几道比较低薄的障塞。公元47年,匈奴发生分裂,南匈奴归附汉朝,其后乌桓也相继诚服,为汉守边,因此在筑长城已无必要

3)北魏至隋的长城:隋朝长城的工程规模不如秦、汉、北魏、北齐大,新筑部分不太长,大部分是利用旧长城。以后隋朝国力增强,突厥有所削弱,便不再修筑长城

4)金、明长城:

a:为了对付蒙古的侵扰,金朝大筑长城,称为界壕,边堡。金长城有两道,明昌旧城和明昌新城。明昌旧城又称金源边堡或兀术长城。明昌新城又称金壕堑、金内长城,可分为四段:东北路壕界、临湟路壕界、西北路壕界、西南路壕界

b:明朝推翻元朝后,退回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后裔鞑靼、瓦剌经常带兵骚扰,同时,女真族兴起,对明朝构成威胁,于是修筑长城成了明朝加强防务的一件大事。明朝前期,军力强大,边防比较巩固,筑长城主要是对过去的长城进行修补;明朝中后期,国立衰弱,边患严重,于是开始大规模的修筑长城。明朝除修筑西边、北边的长城外,还修筑了辽东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历史上的“九边”(九个军镇):即辽东镇(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灰岭口)、宣府镇(东起居庸关,西至西阳河)、大同镇(东起镇台口,西至鸭脚山)、山西镇(也称(太原镇,西起山西河曲黄河岸边,经过雁门关等地至黄榆岭))、延绥镇(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宁夏镇(东起大盐地,西至兰靖)、固原镇(东起陕西靖边,西达皋兰)、甘肃镇(东起金城,西至嘉峪关)3、长城的历史作用:1)防御掠夺,保护中原王朝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2)保护屯田,促进北部边区的开发与发展3)保护交通和商业贸易往来

4、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关隘:函谷关(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潼关(位于今陕西潼关县)、玉门关(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阳关(也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西南的古董滩附近)、大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为历史上扼控秦蜀交通陈仓故道上的咽喉之地)、嘉峪关(位于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南,为明代长城西段的终点)、山海关(又称榆关、临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是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咽喉)、武胜关(位于今河南、湖北交界处的大别山脉鸡公山下)、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为入川陕的重要关隘)、梅关(位于广东南雄市、江西大余县交界处的梅岭上)、镇南关(位于广西凭祥西南,又名鸡陵关、大南关、界首关)、娄山关(由川入黔的交通要道)、雁门关(在山西代县西北,又名西径关)、韶关(广东韶关市,广州地区的北门)、南津关、仙霞关(在浙江江山市西南,为浙江入福建的重要咽喉要道)、娘子关(为河北与山西平定县交界处,是河北出入山西的重要关口,有“三晋门户”之称)、铁门关(位于新疆)、武关(陕西丹凤县东)、居庸关(北京昌平区,明代居庸关与倒马关、紫荆关合称长城“内三关”)、瞿塘关(重庆奉节县东瞿塘峡口)、清溪关(四川省,历史上四川通往云南的重要关口)

5、历史上“西口”和“关中”的范围:西口: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

关中:这里的关指的是“函谷关,关中指函谷关以西至陕西渭河流域这一代,相当于今陕西省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又名秦中。

历史时期的农业

1、历史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推移:

1)、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着许多过着游牧生活的戎、狄、蛮、夷部落,他们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华夏诸部交错杂居。殷周之际,农业区的北界大约位于泾渭中游—汾水下游—易水流域一线。西周时期,农业区的北界有所扩展,到达晋、燕两国所在的地方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业区迅速扩大。这一时期的农牧业分界线是龙门—石碣一线,战国时期农牧业分界线在龙门山以西的延伸,应该是由龙门山斜向西南,沿关中平原北部的北山南麓西行,直到陇山之下3)、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推到了阴山一线。汉武帝以后,农牧业分界线大大地向北推进,农业区的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以及长城一线

4)、东汉时期,少数民族相继内迁,入居延边诸郡,这些地区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半农半牧或农牧交错的地方,原来的农牧分界线迅速内移

5)、魏晋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进一步内缩,大致位于渭河平原北部边延至汾水中游一带

6)、隋朝虽将农耕区的北届推移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关中平原以北的地区却仍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过渡地带

7)、唐朝前期的农牧分界线大体上还是龙门—碣石以及延伸线。安史之乱以后,开始出现由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8)、北宋时期,黄河中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交错地区。金国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了一条界壕,这条界壕就是当时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分界线

9)、元代中书省辖地被称为“腹里”(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市以及河北、山东、陕西三省的全部和内蒙古、河南部分地区),“腹里”以南以农业为主,以北以畜牧业为主。陕西行省北部由于杂居着许多游牧民族,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四川西北部、甘肃以西地区均以畜牧业为主。云南也是一个农牧杂错的地方

10)、明代把长城称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这实际上就是明代农牧分界线

11)、清代北方的农牧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由陕西省北界,经山西、河北的长城,至辽西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是农业区;另一条线是由贺兰山、阴山、乌拉山至大兴安岭南端,此线以南是半农半牧区或者农牧交错区以及零星的农业区(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以北是畜牧区。东北地区则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此线以东是农业区,以西是畜牧区

2、我国农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1)新石器时代:一般位于河流沿岸的一、二级阶梯和依山傍水的丘陵上。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主要分布于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其中尤以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位于陇山和泰山之间,主要包括:关中渭河中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涑下游平原,伊洛下游平原,济水中下游平原,黄河下游平原

2)夏、商和西周时期:

a:夏朝:汾涑平原,伊洛下游平原和济水一洗的平原地区

b:商朝:在夏代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向东扩展到了济水下游的泰山脚下,向北扩展到了太行山东豫冀交界处的黄河侧畔,向南扩展到了淮泗上游一带

c:西周:黄河中下游地区,只是在商代的基础上向西扩展到了关中的泾渭流域

3)春秋战国时期:

a:齐国:山东半岛的北部和东部

b:鲁国:鲁国在山东半岛南部开垦耕地,使原来的农业区得到扩展

c:晋国:晋国原有的农业区是汾涑下游平原,伊洛河谷和太行山东麓平原,春秋晚期,农业区北推至太原—雁门一线

d:秦国:关中平原e:吴国:太湖平原f:蜀国:成都平原g:越国:宁绍平原

经过各国的努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区得到很大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四个重要的农业区:关中农业区(西起陇山,东到函谷关);关东农业区(西起函谷关,东至山东半岛);江淮农业区(江汉平原、江淮之间和太湖平原);成都平原农业区。

4)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区、关东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成都平原农业区等原来的农业区得到巩固,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等地,由于秦汉政府的联系开发,发展成新的农业区。河湟地区,滇中高原,南越农业区业发展成为新的农业区

5)、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区的变化主要是北方农业区的缩小和江淮农业区的发展。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冷及由此而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北方农业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当黄河流域农业区遭受严重破坏的时候,长江流域农业区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长江流域农业区主要有三个: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6)、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农业区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河湟地区等北方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长江流域的农业继续发展,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方渐渐超过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唐代后期的主要农业区

7)、宋元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日已凋敝,长江中下游地区继续发展。(原因:北方:战争破坏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农业区日益凋敝的直接主要原因。安史之乱既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黄河中下游农业区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少数民族政权的许多经济政策也是严重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农业区的恢复和发展。水利失修,治黄失策也是造成黄河中下游农业区日益凋敝的重要原因。南方:安史之乱爆发后,黄河流域战乱仍旧频繁,人们纷纷往南迁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在土地利用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由于水利兴修和农田的增加,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得到迅速发展。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变迁

1、经济区域的变迁:

1)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为重要的经济区域(气候湿润、湖泊众多、土壤肥沃)

2)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所以各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所以对自己的地域做了较大的开发

3)秦汉时期: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秦汉时期我国最发达的农业区域主要有三个;关中平原、关东平原、成都平原)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气候变冷,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大,北方战乱不已,北方地区农业经济收到破坏,北方地区农业区相对缩小,牧区向南扩展,黄土高原与河套地区成为牧区,同时江淮地区、太湖流域、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5)唐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气候温暖的朝代,我国的北方经济有所恢复。在中唐以后,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从社会人口上来看,南方人口已经开始超过北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现南北社会经济同时发展的局面。唐朝中期以后,北方地区气候转寒,战乱不已,农业经济再度衰败凋敝自五代两宋以来,随着北方高中纬度地区气候变冷趋势的发展,农业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冲击农耕区,再加上政治中心战争不断,农业经济更收到摧残。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新的生产技术,南方社会整体生产力提高等因素,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6)宋代: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都平原成为后方粮草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经济中心南迁到长江流域。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陆上丝绸之路衰败

7)明清以来:明清以来,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的背景下,经济更加残破,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上游经济地位下降,中游的江汉平原经济发展起来,下游地区经济继续发展,商业城市大量出现,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8)近代以来:一方面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累,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济入侵,从沿海城市扩展到内陆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起来,工业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上升。由于水稻种植和农副业发展,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经济上不可替代的经济地位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东部工业西迁大后方,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9)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度十分重视

10)20世纪末,我国政府提出并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总结:从近4000年中国经济区域的演变轨迹来看,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是处于东西对抗时期,西北强东南弱;晋至南宋时期,南北对峙,为从北强向南强逐渐转变时期;到了元明清时期,西部整体发展减缓,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东西对抗时期,东强西弱。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的重心不断地东移南迁,直到今天

2、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中下游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必然的。造成经济中心难以的具体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1)自然因素:从造成经济重心难以的自然因素来说,主要是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气候:与长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所处纬度较高,纬度越高,气候变化幅度大,冬天平均气温低,气候变冷使农作物生长期缩短b:水文:历史时期北方的湖泊趋于减少、缩小,南方湖泊趋于增加、扩大c:植被: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破坏早,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d:土壤:土壤的肥力与耕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黄土高原土质变差是由表土流失、养分丧失所造成的,土质变差导致粮食亩产下降。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开发后,土质熟化,后来发展成为肥沃的土地2)社会因素:主要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北方长期的战争破坏、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a:少数民主的发展:北部边疆地区为少数民族,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发展水平低,而南方汉族人民的生产技术先进b:北方长期的战争破坏:战争使得农业发展遭到破环c: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社会安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北方居民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d: 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方面,治水治田取得很大的成就;手工业方面,冶金技术的进步和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方面,航运技术的进步

3、近代以来,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农业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地区、江汉平原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黄淮海平原等地区

4、1996年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建立7个跨省区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南和广西地区、西北地区、

了解一下大运河的走向和人口经济都会的变迁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外诞生、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其前身沿革地理学形成至少可上溯到两汉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的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自班固之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收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及《史记·河渠书》的影响。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就必须从《尚书·禹贡》等著作谈起。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关于《禹贡》的著作时代,晚近大致有四种说法:辛树帜的西周说、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顾颉刚的战国中期说、日本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战国说,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顾颉刚认为“《禹贡》的作者是西北人”,并推测可能是秦人;而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 传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直到两汉时期才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作为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史记·河渠书》专记川流变迁和历代水利,兼历史水文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于一身,而《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更是研究历史风俗地理和历史商业地理的重要素材。《汉书·地理志》首次将“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功绩显赫。 两汉以后,历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为正宗,抛弃了司马迁的专题研究法,只讲地名沿革,很少涉及其他内容,沿革地理学俨然成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继《汉书·地理志》之后,先后有十六种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为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即《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辞书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剑雄、吴松弟、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导言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情 定义(名词解释):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学科归属(论述题):长期以来,其归属问题已知争议颇大,归纳总结起来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其实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主要是探讨历史上州县兴废和疆域变迁,进而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辅助,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的定位。在我国古代,沿革地理作为地理学的最基本的和主要的内容,在古代经、子、史、集四部文献中地理类书籍属于史部,故而在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过去的地理环境,是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而为阐明当代的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为当代地理学服务。第三、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而研究时间、资料、方法有多是历史学的,故而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者新学科。第四、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提供了发展方向。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答题)

答: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三个阶段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先后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成熟时期。首先这个时期在历代正史相沿中以《汉书。地理志》为起始,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区域和系统地理著作。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时期。两大特点,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二是大量的边疆地地理著作出现。明清时期,为繁荣时期。一是大量方志出现,二是大量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地理学著作出现,如《海国图志》《天下郡国利弊书》。20世纪初到70年代为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沿革地理方面,历史自然地理称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他如历史经济地理也开始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已经开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现代历史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逐渐向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发展。尽全空间的地理剖面基础上,以高密度连续时间堆积为前提,再来探索人地互动关系,人地关系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切入点。现代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研究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尽时空概念(名词解释):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的时空组成,这样,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2000年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华林甫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 I 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材料

——填空题(红色字体为本次我考过的所有题目) 省简称:河北。河南。贵州。 1、中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观念里,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中原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中原,范围大致与今天的河南省相当;广义的中原,范围则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从政区上来说,则是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五省。 2、我国历史上的国都经历过多次位置的转移,主要呈现出先以黄河为轴线的东西向 移动的趋势,后为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3、从政区上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五 省、市、自治区。 4、元明清时期,四川盆地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为双中心的城镇分布格局。 5、古今地名对照:建业: 今名古名今名古名今名古名西安长安广州番禺武昌夏口南京金陵、建康、江宁昆明鄯阐城、拓东城、鸭赤城长沙潭州大理阳苴咩城重庆渝州、巴州、楚州、江州南宁邕州桂林桂州荆州江陵南昌洪州贵阳顺元城开封汴梁北京大都 6、“安徽”之得名,是以江北的安庆府和江南的徽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江苏”之得名, 是由江宁府和苏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 7、历史时期的长江北岸曾经出现过两个面积很大的古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后又相继消 失。由于同样的河床演变,又导致长江南侧的湘、赣北部先后出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 从而影响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活动。 8、岭南自两宋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9、中国的南岭山脉上分布着“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 岭,它们是历史时期联系着长江中游与岭南的交通要道。 10、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苏州园林最为著名,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称为 苏州四大名园。 11、“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制”是我国古代王朝行政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 12、1557年,葡萄牙人从明朝政府那里取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至此,澳门成为西方殖民 者在中国取得的第一块领地。 13、清末,英占缅甸,法据越南。这一局面导致清政府西南屏障尽失。时人不禁感叹:“西 南门户大开!” 14、一般来说,我国是以秦岭和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的。 15、清代以来,岭南地区成为在政治上相当活跃的地区,一系列的历史事件都与该地紧密相 连,例如:南明抗清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 16、历史上常以“表里山河”形容山西省,这是因为山西省西靠黄河,东倚太行山的缘故。 17、清代有副著名的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这就是形容京杭大运河的繁盛局面。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历史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着名史学家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以西汉时期的孤域政区为主,分录其山川物产等内容。班固不仅在《汉书·地理志》中首创了政区地理志的模式,同时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着作。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所撰,共一百三十卷。详列山川险要战守利害。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为主的地理着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述作者1613~1639 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积极倡导学习国外地理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研究和的形成。 《禹贡》半月刊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顾颉刚先生创办的一份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刊物,其出版和“禹贡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建立。 谭其骧人,中国历史学家、家,中国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长期从事中国史和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建树颇多。主要着作有《》《长水集续编》等。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本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由主编。是研究我国历代行政区划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包括了中国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和海岸线、岛屿;除中原王朝,还包括了各兄弟民族在历史上建立的大小边疆政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城市、重要村镇和自然地理面貌。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着,共四十卷。作者是晚期的。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70%水域在九江市境内,有20%水域在上饶市境内,有10%水域在南昌市境内。 云梦泽,又称大泽,中国湖北省上的古代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和带来的泥沙不断,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时期已缩小一半,时解体为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就是在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