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_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例_杨敏

试论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_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例_杨敏
试论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_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例_杨敏

收稿日期:2012-02-

09 作者简介:杨敏(1988-)

,女,山东枣庄人,安徽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第11卷 第2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11No.2

2012年4月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p

r.2012试论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

———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例

杨 敏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摘要: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在六朝堪称一代文学的则是五言诗。可以说,贯穿六朝诗歌创作的其中一条经脉便是诗歌的尚清审美趣味。六朝诗歌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并不是一时形成的,

它的形成可以溯源到先秦和两汉。这种审美趣味在六朝诗歌创作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要数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是谢灵运山水诗的清秀之美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之美,才使得尚清审美意识在诗歌创作中得以延续并发展,

也影响了六朝以后的诗歌创作。关键词:六朝;诗歌创作;尚清;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2)02-0070-02 审美趣味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

稳定性的审美倾向和主观爱好(

包括偏爱)。它不仅反映客体的审美属性,

而且表现出主体的特性。它们以主观爱好的形式反映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和审美创造的需求,经常在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中表现出来。可以说,审美趣味指的是主体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是审美观念体系的集中体现。审美趣味的形成不仅受审美活动本身的影响,还要受其哲学观念、伦理思想、群体意识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

审美趣味既是个人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个人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

“尚清审美趣味”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审美趣味,即古代中国人在审美时的一种特殊倾向,

这种审美倾向主要就是对清淡美的崇尚。“尚清审美趣味”作为形成于六朝时期的一种普遍的、

非个体的审美趣味,绵延千年,绝非偶然,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即传统的哲学观念、群体意识等在审美领域的积淀。

[1]

一、六朝诗歌创作中尚清审美趣味的渊源

说起尚清审美趣味,这要从“清”的范畴说起。简而言之,尚清审美趣味其实就是一种以“清”为尚的审美趣味。如果对尚清审美趣味追根溯源,就会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在奠定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道、儒两家的哲学思想中,

就已经蕴含了这一审美趣味的基本特质。首先,道家是尚清审美趣味的主要思想源泉,道家哲学最高范畴“道”与“清”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的审

美范畴是老庄自然之“道”的派生物。[2]

老子曰:“天得一以

清”

(《老子·第三十九章》)。天之所以清,是因为“得一”,“一”便是“道”。老庄认为“清”就是“自然”,是“道”的产物。“自然”是“道”的本真状态,即“清”就是自然而然。在老子学说中,“清”与“自然”、与“纯”、与“淡”有关,而与“浊”、与“俗”、与“杂”相对。《庄子·至乐》云:“天无为以之

清。”他认为天之“清”即无外力加之的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

庄子·刻意》云:“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

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这也说明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清淡平和的自然状态。

其次,儒家思想主要从以礼节情的角度,对审美情感的表达进行节制,从而影响到审美心态重含蓄、清和的特点。《论语·八佾》中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一种中和之美,亦是一种清和之美,不过度不杂乱。另外,孔子又说: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是形容一种清正的人格之美。由此可见,儒家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清和清正之美。

由此可见,尚清审美趣味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萌芽,虽然对它的论述只是从思想层面,而且不甚严密,然而它作为与传统思想文化紧密相连的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得以进入文学领域,使得诗歌创作中充满了这种崇尚“清”的审美趣味。

二、六朝诗歌创作中尚清审美趣味的表现

刘师培论及汉魏之际文学变迁时说:“魏武治国,颇杂

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3]36

鲁迅剖析汉魏之际的政局

变化,文风变异,也说“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

文章是清峻通脱”

。[4]121

所谓“清峻”,就是清洁明朗高峻的意思。可见六朝初期,文学创作中的尚清审美趣味是普遍存在的。

五言诗,在六朝堪称一代文学,因此尚清审美趣味在五言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尤其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

使得表现山水田园的清丽景致和讲究诗风的清新自然成为诗人们的美学追求。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清秀之美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在谢灵运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中的一种点缀,山水只作为

·

07·

背景出现。到了谢灵运,才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他用一种清新精致的语言刻画出山水美,创作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作为山水诗的发起者,尚清审美趣味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时,皆能得自然之韵,因而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其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一句,着眼点在于山水所含的清丽之美。他认为,清丽的山水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流连忘返,所谓“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也,因而他在诗歌中着力表现这种清秀自然。一些写景名句“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逼真地刻画出自然景物的清秀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

另外,还有许多名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这些散见于各篇中的名联秀句的确是“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

可以说,谢灵运的诗是通过取境之“清”,造句之“清”,以“清”去调和富艳,因而使板滞中具有了灵动之气,清秀之美。他诗歌中景色的清新、语言的清丽,都与他的这种尚清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谢灵运作为一名失意文人,在与山水的接触中,他以一种全然的心情投入,用一种尚清的眼光去体验山水,因此才写出这么多清新的诗句,描绘出这么清秀的山水景色。谢灵运是用一种不同于那个时代的趣味,首次发现了山水之美。这种趣味可以说是六朝尚清审美趣味的充分体现,用最真实的、最自然的状态去审美,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使山水诗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说,谢灵运不愧是山水诗的代表,是他使这种尚清审美趣味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之美

除了山水诗之外,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体现了这种尚清审美趣味。

陶渊明创作的思想核心是崇尚自然,这种“自然”思想,实质上就是尚清审美趣味的体现,其创作反映了六朝的尚清审美趣味,这主要表现在他诗歌中清新的风景和清新的意境中。

首先,陶渊明刻画的田园风景,并不是那种令我们生疏的景色,他的田园诗根植于真正的生活。在他的诗歌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描写下都显示出一种自然清新,构成一幅幅美的田园图画。比如我们熟悉的这些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五首》)“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这些诗句都描绘了一种清新的景色,这种景色属于田园,属于自然,是真正的田园风景。

其次,陶渊明诗歌中也蕴含着一种清新的意境,这与他的尚清审美趣味是紧密相连的。他的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其“清新”的风格,乃剥落繁华所致,发源于真,归乎尚清的这种趣味。其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着无尽的韵味。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在这首诗中,陶渊明那种清新的意境让我们不禁沉醉其中,这是他以一种最真实的状态去体验田园的结果。

读着这些自然清新的诗句,说不出哪个词特别的优美华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清新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文学家元好问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特点以“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5]122评价的一样,可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是在这种尚清的审美趣味下,得以展现的一种清新自然的美。

正是由于谢灵运和陶渊明诗歌创作中尚清审美趣味的体现,才使得“清”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渗透到六朝社会的观念之中,成为诗歌创作的自觉追求,并得以确立“诗美的核心概念”[6]54的地位,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盛唐天才诗人李白在继承了陈子昂诗歌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造,提出了新的美学命趣———清真。宋代集大成者苏轼,可被看作是一个“尚清”趣味的典范。他喜清净,好清欢,留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其作品“高旷清雅”、“清丽舒徐”、“清壮顿挫”。宋元之际的方回亦提倡诗境之“清”,“天无云谓之清,水无泥谓之清,风凉谓之清,月皎谓之清……非清不新,非新不清,同出而异名,此非可以体用言也。”[7]卷一又说:“才力之使然者为俊逸,意味之自然者为清新。”[7]卷三明代胡应麟在其论诗专著《诗薮》中,以“清”为评诗标准,指出:“诗最可爱者清”。清人陈澧也说过:“诗之清者必佳。诗者天下至清之物也。”[8]391而一部《随园诗话》就有四十七处涉及到“清”。以“清”为源,这是袁枚的贡献。

至此,诗歌创作中尚清审美趣味的影响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整个古代文学的结束,它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国的文学追求。这种尚清审美趣味体现的这种新的审美视角,是时代的突破,亦是时代的使然。作为一种传统的审美情趣,它是不会消失的,势必带来一种全新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何庄.尚清审美趣味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 鲁迅.而已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5] 刘达科.辽金元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6] 姜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3.[7] 方回.桐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 陈澧.东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责任编辑:张彩云

·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内容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简要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恬淡自然;意境悠远;朴实无华 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现从艺术特点、意境特点、语言特点、笔法特点四方面浅析陶渊

明田园诗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 (二)意境的特点: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诗韵味极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拼音版

读d ú山sh ān 海h ǎi 经j īn ɡ·其q í一y ī 【唐t án ɡ】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 夏xi à草c ǎo 木m ù长zh ǎn ɡ,绕r ào 屋w ū树sh ù扶f ú疏sh ū。众zh òn ɡ鸟ni ǎo 欣x īn 有y ǒu 托tu ō ,吾w ú亦y ì爱ài 吾w ú庐l ú。既j ì耕ɡēn ɡ亦y ì已y ǐ种zh ǒn ɡ,时sh í还h ái 读d ú我w ǒ书sh ū 。穷qi ón ɡ巷xi àn ɡ隔ɡé深sh ēn 辙zh é,颇p ō回hu í故ɡù人r én 车ch ē。欢hu ān 言y án 酌zhu ó春ch ūn 酒ji ǔ ,摘zh āi 我w ǒ园yu án 中zh ōn ɡ蔬sh ū。微w ēi 雨y ǔ从c ón ɡ东d ōn ɡ来l ái ,好h ǎo 风f ēn ɡ与y ǔ之zh ī俱j ù 。泛f àn 览l ǎn 《周zh ōu 王w án ɡ传chu án 》,流li ú观ɡu ān 《山sh ān 海h ǎi 图t ú》。俯f ǔ仰 y ǎn ɡ终zh ōn ɡ宇y ǔ宙zh òu ,不b ù乐l è复f ù何h é如r ú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

审美趣味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审美趣味对现代设计和当代设计的意义成绩 专业设计艺术学课程名称、代码设计美学11100802005 年级2011级姓名胡浪滨 学号2110080225 时间2011 年11 月

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的概述 “趣味(taste),是一个感官术语,和人的味觉享受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身体性感官,而不属于审美感官,它的引申义才是一个审美判断的术语”。(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页)西方美学发展的早期,在哲学家们眼里认为感官意味着肉体的快感和享乐,所以趣味在美学早起理论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16世纪末开始,“趣味”才成为一个审美判断术语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形成有两个关键的契机:一是个体生命和肉体意义的发现。二是艺术表达个人性的出现。“从此趣味作为一个非理性的概念进入审美领域,人们用它来表示自己感受得到却说不出来的审美体验”。(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页)个体感知的个人性和非验证性,使它的使用十分混乱,所以17世纪后,美学家开始对趣味进行研究,通过理智的介入使之逐渐规范起来。不同哲学基础产生不同的趣味观,所以本文主要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及社会学3个哲学层面来了解不同哲学背景下不同哲学家们对于审美趣味的不同观点。 1.1古希腊本体论对“趣味”的排斥 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思想是偏重本体论,哲学家们把自然当成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探讨万物的本原。“这种相互的、直接的哲学思维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认识方法”。他们认为感官所获得的认识并不是真知识,而是“意见”。只有通过理性认识而达到的知识才是世界的本质。 德谟克利将认识分成“真理性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两种。他的感觉论基本认识方向(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是正确的。而感觉相对主义者普罗泰戈拉却没有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道路。他认为“认识万物的尺度;合乎这个尺度的就是存在的,不合乎这个尺度的就是不存在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页)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进行判断的起点,是形成人的记忆的直接因素,有了记忆才可能形成经验,从而产生判断”。他将视觉看成第一器官,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 2007年陶渊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公开发表的陶渊明研究论文有近250篇,数量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幅(按2005年160余篇,2006年190余篇)。现就笔者所见,将2007年的陶渊明研究论文分类综述如下: 一、思想研究 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成果,得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往来(主要与慧远等佛教徒)、诗文中所用词汇等角度来阐发其与佛教的关系的结果,提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色与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多侧面地考察渊明的个性、性情、思想、交友、作品风格、语言等因素,或许能从中得出他与佛教关系的比较确切的答案。张学君《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它的情感分量,让我们知道他的平淡下面还涌动着一种焦虑。诗人虽然是避世的,但却不是厌世的,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这就形成了他那执著而温厚的悲悯情怀。 陶渊明追求的就是真、适意的存在,本身就符合美的本质。他的美学思想长久以来也颇受关注。魏耕原《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指出陶诗平淡的外表,或者说特意淡化的外在却包裹着让人惊奇的内在。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透过淡化的表层,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

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个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准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准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段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很多适合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实行音乐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实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趣味、积极实行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水平和创造水平的目的。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因为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不过,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但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腊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很多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

审美情趣 人文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正因为审美情趣对人的审美观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审美趣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审美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审美趣味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审美趣味,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意义。 那么,对于大学生的我们,怎么样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有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俗话说得好:“打铁还要自身硬。”其实,诸如象友爱、谦和、坦白、刻苦、严格、坚忍、机敏、周到、奋勇、讲科学、讲集体观念的思想,都与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关。第二,要教育学生理解美,懂得去欣赏美。美家家克罗齐所说:“只有对于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的人,自然才表现为美,自然才表现为美,自然的美才是人发现出来的。”这就是说,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致,同样需要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观赏那瑰丽的自然风光,时间长了就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第三,要教给学生美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艺术的教育方面。在艺术领域,无论是造型艺术、无论是声乐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有着多彩多姿的美。但是理解、欣赏、领会艺术美,需要培养、指导,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知识。第四,要教育学生注重灵魂之美。契科夫曾经说过:“人应当一切都美:脸啦,服装啦,灵魂啦,思想啦。”在这些美中,是重要的是灵魂之美,思想之美,一个丑陋的灵魂,不可能有什么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所以,应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方可能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人的素养,最起码能让人有一种责任感,提高道德意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读山海经 其一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译文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注释 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颇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欢然:高兴的样子。 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如何理解审美情趣

如何理解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正因为审美情趣对人的审美观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审美趣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审美倾向和主观爱(包括偏爱)。审美趣味总是与对一事物的喜爱和对另一事物的厌恶相联系,带有能动的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定向功能。它不仅反映客体的审美属性,而且表现出主体的特性。它们以主观爱好的形式反映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和审美创造的需求,经常在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中表现出来。 审美趣味问题是美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西方,古代美学家还没有提出审美趣味问题,大约从17世纪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时期开始,历史上首先发生了关于趣味的争论,并从“趣味”概念本身才分出了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审美主体导向审美对象,始终伴随着审美感知,并成为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得以形成的基础,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又制约着审美趣味的指向。审美趣味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趣味,比如饮食上的趣味,你爱吃辣、他爱吃甜,这只具有个人的性质,不要求别人的普遍赞同,分不出高下,无可争论。审美趣味则不同,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偏爱”,具有社会性。它体现的不是个人生理的需求,而是社会性的精神文化的要求,它希望社会的普遍赞同,时常会引起争论。各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之间有高下、雅俗、健康与痛苦、进步与落后的分别。因此审美趣味时常成为主体审美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审美趣味离不开审美主体,由于审美主体的心理基础、心理态度、文化教养、生活环境、社会交往、生活经历、审美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在欣赏和判断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也就千差万别,具有个人差异性。审美趣味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物遗传因素、天然素质等生理基础,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天条件,主要是教育和社会实践。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他的审美趣味必然包含体现一定时代民族、阶级共同的审美要求和趋向。因此审美趣味既有个人差异性的一面,又有社会共同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统一。审美趣味的社会共同性反映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需要,表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苏轼的审美诗意人生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后《赤壁赋》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得势新贵而趋附于那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是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田园诗成就最大。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发展对他的田园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田园诗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是“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正文: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大的文学家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其“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个性倾向于自然,不喜拘束,于是在与现实官场不合后,便转而求本性的发挥,转向自然。加上自汉、魏后,儒家经学渐衰,老庄思想兴起,正配合了他爱好自然的本性,道家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余外物,顺乎自然。觉察到了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摧残,希望能超越世俗的人际关系网,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或院于山林,或隐于阡陌,有明显的出世倾向。陶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他不慕名利、喜爱山水,其《归园田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青山。”通过《桃花源记》可以看出他对美好淳朴社会的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个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世界。那里土地平阔,屋舍俨然;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而这和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图景何其相似?于是在他41岁时辞去了仅任职83天的县令一职,并欣喜地认为“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隐柴桑,真正回归了他理想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道家思想宏通开阔,可以说陶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 在玄言诗盛行的时代,他的出现,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他的田园诗独具田园风格,为中国诗歌发展开辟了一块新园地。“古今尊陶,统归平淡”,和同时的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截然不同,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格修养,也是他的审美追求,因而在陶诗渊明中出现的经常是一些日常常见的事物,没有奇特的意象,不雕章丽句。诗人的清闲感受,真切的体验,化俗为雅,化平凡为神奇,也是陶渊明田园诗隽永的原因。 他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 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而描写景物。文学创作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白描是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创作手法,诗人要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的人格,审美理想;反应田园风光的文学特质,就必须采用与之相符的写作手法---白描,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在不经意中勾画出来事物的形态,显得十分逼真,他的诗歌笔态清逸,意态丰满,田园的景象形象自然,真切,蕴味无穷。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是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肤浅,没有文学欣赏价值,田园风光景物的白描式,使陶诗读起来就像一幅写生画,所画景物的色彩、线条都宛如实物实景。陶渊明的诗风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他的语言很朴素、简洁,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如:《归园田居》

音乐美学试题

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功能就实现了。这种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天然生物需要满足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是与社会功利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所牵制的一种精神满足。是倾向性功能和非倾向性功能之间的中介。 2、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反美音乐,虽然在感性直观上也可能很丰富,却具有无序的特征。“反美”特指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即无序或多元的特征。“反美”的“反”,有两个含义,一是反对,即反对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对有序的追求,一是反面,即从形式的反面探寻音乐创作新的可能性。 4、非音乐性的内容,所谓非音乐性的内容主要指那些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亦即接受者不是从音响中直接感觉到的,而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内容成份。这种内容成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绘画性的内容,另一个是文学性的内容。 简述音乐表演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 (1)针对忠实原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处理; (2)针对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 (3)针对个人审美体验与表达或传递之间的关系处理 前者主要适用于以乐谱为依据的表演;后者适用范围几乎囊括所有表演类型。简述音乐审美能力形成的途径。 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类型: 通过在生活中长期接触音乐而形成,典型如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或大众音乐的审美能力; 通过专门教育形成,如对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音乐的声音善于表现情感,但只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古诗文《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读山海经·其十译文及注释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读山海经·其十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

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的定义 (选抄1)作为美学范畴的审美趣味,是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18世纪法国美学家夏尔·巴德曾经把科学和艺术相比较,认为科学主要诉诸理智,艺术主要诉诸趣味,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要进行艺术欣赏或创造活动就必须诉诸审美趣味。而这里的创造活动就包括我们的现代设计。那么,审美趣味对现代设计有哪些作用和影响,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选抄2)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包括文学鉴赏与批评活动)中体现的审美感受与倾向。 (选抄3)审美趣味是对趣味进行了美学范畴的界定,表现的是社会个体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主观思想上赋予审美对象的特定倾向性。 有句谚语说“趣味无争辩”就是强调了趣味的个体性,因为它是个人审美发展的产物,也强调了趣味的主观性,因为它是对审美现实的主观观照的表现。 审美趣味的高低 (选抄:高审美趣味)审美趣味的差异性,如果结合现代设计这里的差异性可以理解为设计师的创新性。而日本的设计师原研哉这一点就做的比较好,他是一个平面设计师,也是“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最能体现他创造性的作品就是为“无印良品”的广告设计中,他将其主题定为“虚空”——一地平线上,一个近似点的黑衣人面对广袤的苍穹和大地,画面传递的是一种空无的意境。地平线,是天地间的极致。地平线上,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一切均从这里开始。原研哉想要的“地平线”并非纯粹的风景,而是具有容器功能的,能够装载想像力的“地平线”。对于一个消费品的广告来说它显得过于抽象,甚至没有描述自己的产品或哪怕表白一句自己的品牌内涵。这也就呼应了“无印良品”“无品牌”的产品理念。 (选抄:举例)在原研哉的诸多作品中,都非常强调空间与留白,他指出“空”可以装进所有,可以提供给受众自由地想象生活的空间,让生活充满各种可能性。这里的“空”也就是道家“无”的思想。原研哉的作品之所以富有深刻内涵,恰恰与他自己所具有的“好的审美趣味”有关,他能将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和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很好的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性,从而使他的设计作品能够折射出无限的灵晕,给人以美的享受。原研哉的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他的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有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代设计的理念不断从“高科技”转变为“高情感”,“改造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也许这才是未来设计的主题,而这里的“高情感”和审美趣味又有很大的联系,都是从人的情感出发,可见,情感因素在当代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抄:低审美趣味)审美趣味的消遣化和娱乐化,使审美摆脱了传统经验的无目的的、伍功利的状态,以及在对客体的审美观照下的细细品味,现实情感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而今天的视觉文化却无拘束走向了感性的浅白的边缘。视觉文化中感性的过分理性精神的减少,使得视觉文化失去了该有的文化价值。不得不提的是当今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视觉文化产生的过程是便捷的,当人们视觉设计趣味的模糊化。逐渐被消遣和娱乐所代替的时候,视觉文化中对于科技的运用不能说是不利,而广泛的应用科学技术,却又在为我们创造着一个人工的视觉环境。它是一种客观性缺失的主观创造物,使得人们越来越缺少对自然的感受。对真实的自然失去了审美的判断能力,逐渐的将我们的视觉引向虚化。 (选抄:低审美趣味)视觉设计过分的追求感官刺激,一味的强调视觉冲击力,使人的

小学低学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

小学低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 独山县第二小学罗在敏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段音乐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本文想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山海经·其一》 作者: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1、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2、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3、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4、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5、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6、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7、欢然:高兴的样子。 8、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9、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10、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11、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翻译: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 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 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 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 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 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 浏览着《山海经图》。 (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

略谈唐宋时期审美趣味得差异

略谈唐宋时期审美趣味得差异 摘要: 本文围绕唐宋诗歌,美术,服饰的特点以及例子三个切入点谈论唐宋审美趣味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唐宋的审美区别与各自的特殊审美情趣。 This article is talking about Qi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s different between poem ,art and clothes. In order to kown their’s difference and characteristic. 关键词:唐代,宋代,审美,差异,诗歌,美术,服饰。 引言: 唐宋时期代表中国古代两种不同得社会面貌,拥有各自独特得特点,造就了两个独具特色得中国古典社会。唐宋是中国典型的社会,具有代表意义,研究唐宋审美趣味差异更能理解中国个阶段历史的微妙差异,更能理解中国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 一.唐宋历史背景: 1.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正是唐宋丰厚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奠定了其不同独特审美趣味的形成。 二.唐宋诗歌审美趣味差异: 1.唐代诗歌审美: 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自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为盛唐时期,这个时期不但有李白杜甫两位诗坛巨人,而且还出现了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自代宗大力元年至文宗大和九年为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史上最为丰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主流转向了现实,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歌。自文宗开成元年至召宗天佑四年为晚唐时期,这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