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案1(人教版必修3)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案1(人教版必修3)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案1(人教版必修3)

第2课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前置性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问题探讨”中的曲线,以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为例,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结合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归纳生长素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分析。

[问题导学]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利用胚芽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得出什么结论?

3.下图为水平放置的植物,箭头表示生长素运输方向,据图回答:

(1)表示极性运输的是________。

(2)表示横向运输的是______,其外因是________,其结果是生长素_______。

4.

上图为雪松,高度可达十几米,雪松的生长主要受__________的调控,雪松整体呈现宝塔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应用]

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条生根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4.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C.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的

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

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3)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_______的状态下。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________区间。

知识清单:列举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知识清单

【拓展设计】

探究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请结合“问题探讨”的内容探究这种生理作用的特点。

1.观察“问题探讨”中提供的图,我们可将其分解为甲、乙、丙三图,据图分析:

(1)以甲图为例分析曲线中各段的含义

①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

③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三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两重性。除此之外,两重性还表现为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

(3)甲图中,“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C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_ 点

的浓度。

(4)比较三图可知: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依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老细胞_________。

2.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家将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结合下图分析:

①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___运输,侧芽A、B、C的生长素浓度高,由于侧芽

对生长素浓度比较____,生长发育受到____,而顶芽生长素浓度__,优先发育,植株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②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被解除,侧芽得以发育,顶端优

势被打破。

③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B、C的发育情况

___________,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__________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根的向地性:将幼小的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

①当幼苗横放时,由于____的作用,生长素在____侧浓度较高,即:_ >__ ,__>__。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____,A、B两侧都是_____作用,且___侧促进作用更强,使茎___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___,D侧浓度高,抑制生长,因此生长速度C>D,使根向地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②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内生长,情况会如何?

归纳提炼

影响生长素浓度变化及作用结果的因素分析

活学活用

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探究点二生长素生理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长素还具有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重要的应用。

1.利用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1)正常有子果实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要形成无子果实,首先雌蕊______(能、不能)受粉;其次,由于无种子,

就无法合成子房发育所需要的______,因此需要人为施加___________。

②请模仿上图画出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

2.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向栽种单子叶农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以杀死双子叶杂草。

据此推测,上图曲线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是②;表示双子叶杂草的是①;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控制在C浓度左右。

3.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浸泡插条,能促进插条生根。处理时应浸泡插条形态学的下端,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该适宜。

4.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2)实验步骤①分组:把形态、大小基本一样的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②处理枝条:把一定浓度的2,4-D或NAA按不同比例稀释成10份具有浓度梯度(实验

前通过预实验确定的梯度范围)的溶液,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

③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温度(25~30 ℃)下培养。

④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根的长度等。

(3)实验结果

生根数目最多且不定根的长度最长的一组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接近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活学活用

2.以下是某同学所做“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

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每种插条若干(种类如图)、蒸馏水、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2,4-D、营养花钵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并分别向7个培养皿中各注入50 mL。

第二步:将C枝条均分成7组,每组10根,再分别放入7个培养皿中处理适宜时间。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C枝条分别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观察并记录新生根的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体验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 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4.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⑥

知识点二生长素在实践中的应用

5.用图中的4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

6.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时不能成活

C.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马铃薯的块茎能抑制其发芽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棉花的顶芽能解除其顶端优势

7.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每根枝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该一致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D.相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8.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

最佳的浓度是() 9.A.3 mg/mL B.4.5 mg/mLC.6 mg/mL D.9 mg/mL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本节的能力目标也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这一探究活动得到体现,此项探究活动能够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及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是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领悟预实验意义的良好载体。合理有序地组织好此探究活动,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高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过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在必修一的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二、设计思路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活动的处理。由于该项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也容易导致实验结果差异大,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在1课时内无法完成。在设计本节课时,事先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的照片和数据记录,将其作为探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情景创设的材料,使学生对生长素的两重性有了直观印象,同时也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同时,将课堂上的探究目标确立为对实验原理、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在合作讨论中有效学习,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提高能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第三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复习】 据图回答问题: (1)从理论上比较图中A 、B 、C 、D 四块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_______________。 (2)通过这两组实验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①生长素 运输( 侧向 侧); ②生长素 运输(形态学 端向 端); ③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在 ; ④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 运输的结果。 (3)若图中甲匀速旋转,则比较琼脂块AB 的生长素含量是: A_____B 。 【自主学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和动物激素一样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具有_______________作用,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_性。 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为:既能___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_又能 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低时________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________生长,甚至_____ ___。 1. 曲线分析 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1)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 (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______。如分析生 长素浓度为10-6 mol/L 时对根、芽、茎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顶端优势: ⑴概念:植物的 优先生长而 受到 的现象。 ⑵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运输,大量地积累在 部位,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⑶解除:摘除顶芽 ⑷应用:①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如用材树木,需控制侧枝生长,促使主茎强壮、挺直。 ②消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人分枝生长:如棉花打顶和整枝、果树修剪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

三、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四、免疫学应用有哪些?(阅读教材P38-39以及39页资料分析,进行归纳)。 反馈练习 1.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C.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3.下页表为我国初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通过下表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幼儿 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接种方式预防疾病出生时卡介苗皮内注射结核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1个月时乙肝疫苗第二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2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一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3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二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 制剂第一次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 A.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可为HIV的增殖提供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在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Word版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 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3.顶端优势和根的向重力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 的两重性。 4.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芽>茎;幼嫩细胞>衰 老细胞;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5.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6.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 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及特点 (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特点: ①具有两重性。 ②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影响因素: ①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②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芽>茎。 ③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形成原因: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2)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 2.常用方法 (1)浸泡法: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 (2)沾蘸法:省时,但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高。 3.变量分析: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无关变量为植物材料、处理溶液的剂量、处理时间的长短、温度、光照等。 4.检测指标:插条生根的数目或长度。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生长素只能调节代谢,而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2)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3)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4)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5)在进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 (6)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自变量为扦插枝条生根情况,实验的因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2.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解析:选B 草莓果实发育成熟与生长素等激素有关。人舌尖触到蔗糖感觉甜是神经系统产生的感觉,与激素无关。雪松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体现。饥饿时血糖仍能维持正常水平

高中生物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2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培养实验设计、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习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准确把握学习目标要求 【学习方法指导】 1、课前2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结合教材助读通读课本,边理解边搞好教材的勾画标记,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方法是指导 【课前预习】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概括地说生长素和动物激素一样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具有_______作用,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_______性。 1、[问题探讨]曲线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1)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________。如分析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为:既能________________又能 ________________,既能 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低时______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______生长,甚至______。 3、实例分析:[实例1] 顶端优势现象。分析:(1)比较甲和乙的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生长素含量情况:甲____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长素对甲和乙的作用有什

生物必修三步步高导学案第1章第1节(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2.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方式一观察下图,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 导入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不同,我们将血浆等多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方式二联系实际导入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航天员的航天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具有防止微流星体撞击,保暖隔热,保压供氧等多种功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那么,你知道人体细胞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吗?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 特别提醒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3)适用范畴: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d.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 答案①—d②—a③—b④—e⑤—c 归纳总结内环境各组分的不同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江阴市澄西中学徐立红 说明: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有两份:第1课时和第2 课时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有1份:第1课时。第1课时为多媒体课,该课件包括1个视频(无子番茄)和2个flash 动画(顶端优势原理和根的向地生长及茎的背地生长),第2 课时在实验室上。 3、与多媒体课件配套的学案(第1课时),该学案可在课前发,也可在课后发,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 4、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测试1份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江阴市澄西中学徐立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能力目标 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设计实验方案等,培育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表格,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与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实验 及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及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验,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材首先介绍生 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这一特点,再详细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等有关,最后再简要介绍有关科学道理在农来生产上的应用。尝试运用生长素促 进插条生根的内容,主要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和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该 探究活动侧重于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即解决究竟是“多少”的量的问题。要 解决本探究活动中的问题,需要先做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以缩小探究的范围、节省时间、 节约经费。 四、教学对象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2课时的内容,这是一节很好的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的素材。 例:1、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 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本节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和最适浓度”及“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生理作用特点” 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例:2、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生长素类似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用等等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材。 五、教学策略: 1、图形引导,问题入手 2、借助多媒体,交流生长素类似类物应用的实例,理清应用原理 3、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 这个探究活动采取协同合作的方式展开。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选定实验材料一一迎春花,实验课上师生合作策划好探究方案,预实验及正式实验安排在课外进行。学生完成课题报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举例说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将植物横放在地面上,茎会背地生长,根会向地生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自主学习1] 阅读课本P50~51,完成下列填空 (1)研究发现,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也能;既能,也能;既能,也能。 (2)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3)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称为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4)顶端优势: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植株因而表现出。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于是顶端优势解除,侧芽萌动生长。 ②应用:棉花摘心(摘除棉花的顶芽);果树修剪;用材树木。 A.保留顶端优势 B.解除顶端优势: 合作探究1]

(1)右图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根、芽、茎)生理作用的影响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填“相同”或“不同”)。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填“相同”或“不同”),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 ③各曲线的最高点(A、B、C)代表了最佳生长效果点,最高点对应的浓度称作最适浓度。三种器官相比,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④生长素超过最适浓度就开始抑制生长了吗?。 ⑤曲线AA'、BB'、CC'段表示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的生长起到(填“促进”或“抑制”)作用,A'、B'、C'点所对应的浓度对相应的器官生长,超过A'、B'、C'点所对应的浓度对相应的器官的生长起到(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将植物横放在地面上茎会背地生长,根会向地生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总结1]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一般情况下,浓度时促进,浓度时抑制,甚至杀死植物)。 (2)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造成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侧芽生长,而顶芽。 探究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导学案汇编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点击】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 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 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 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组织液是存在于 体内细胞生活在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 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 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何为内环境?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的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 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 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__________含量很少。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 细胞外液的渗透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 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和酸碱度法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 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 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6:2.4 免疫调节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预习、研习案】 活动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任务】阅读课本P35概念图,完成下题。 【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活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任务1】阅读P36第2、3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训练2】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面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B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任务2】阅读P37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1.特异性免疫在发挥作用时分成和两种类型,主要“作战部队”是。 2.特异性免疫中的抗体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3.举例说明免疫反应中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它具有什么特点? 【任务3】阅读P37第4段及图2-15体液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训练3】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 【任务4】阅读P37-38最后一段及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到宿主细胞内,该怎样消灭这些病原体?【书中标注】 【任务5】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细胞参与,都可发生二次免疫。 2.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细胞;除浆细胞外,、、、 等免疫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此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训练4】(多选)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B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人教版必修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丿学案设计f' ' ' ........ . ..... . . ... ..... . ...... .. .. .................. 学习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举例说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 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一一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将植物横放在地面上,茎会背地生长,根会向地生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自主学习1] 阅读课本P50~51,完成下列填空 (1) 研究发现,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_______ ,也能_____ ;既能 ______ ,也能______ ;既能__________ ,也能_______ 。 (2)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_____ ,老细胞则_____ ;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__ 。 (3)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 、________ 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称为生长 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4) 顶端优势: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由于侧 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________ ,植株因而表现出________ 。去掉顶芽后,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暂时受阻,浓度________ ,于是顶端优势解除,侧芽萌动生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棉花摘心(摘除棉花的顶芽) ;果树修剪;用材树木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3.3 其他植物激素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学海导航】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预习探究】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验证赤霉菌产生赤霉素的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物质,称为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__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_____、______的叶片等。 (2)分布: 将要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 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5.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多种激素___________共同调节,如_______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______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_________,反过来又________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 6.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____、_____广泛、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_、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施用方式、_________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 D.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 2.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3.为使休眠状态的马铃薯块茎早发芽,以便早栽种早收获,用以处理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脱落酸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课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的了解,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2、学情分析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高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 二、设计思路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并不难,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看图识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顶端优势。 (2)概况影响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作为依据,分析生产、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 (2)分析顶端优势等的原理,树立联系的观点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分析。 (3)理解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2、教学难点 (1)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共287页)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19套287页)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 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如下图) (1)作用的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 低浓度促进生长(图中A→C, 不包括C点), 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C→D, 不包括C点)。“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分界点是C点, “低浓度”“高浓度”不是具体值, 而是浓度范围。 (2)四个关键点的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 B点促进作用最强, C点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 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3)曲线含义: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促进作用增强;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促进作用减弱;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抑制作用增强。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影响不同(如下图)

(1)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 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例如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1时, 对根是抑制作用, 对芽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对茎则是起促进作用。 (2)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 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下图) (1)图示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 (2)应用:农田中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说课稿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努力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生物学科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本人不懈的追求目标。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结合“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做中学”的教学策略,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资料,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独特平台,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习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要。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和交互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变静态为动态。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求知的心理满足,以求得群体最优发展,并使个体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色有所提高。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③)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节内容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尝试运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是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会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对学生读示意图、图解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学会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并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的意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 (3)通过探索使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解决方法]通过提问、思考、理解图解及分析实例来突破重点。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材料,与上一节所学内容似乎有点“矛盾”:上一节的内容显示,植物生长素起促进生长的作用,而“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却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它竟然起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 2、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 [解决方法]这个探究活动是以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知识背景的。组织学

高中生物_《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准备。同时校园绿化比较丰富,学生天天置身其中,现象随处可见,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的学生接触面广、涉猎丰富,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并在必修一的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过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但对于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和结论形成缺乏系统的思考,对于多曲线的分析方法技巧还不够熟练,这些情况为本节课的设计提供了着眼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效果分析 本节课从课堂反应来看,比较好的达成了教学预期目标。从以下几个方

面可以说明:首先寿光蔬菜博览会上的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图片轻易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用农民老王种植蔬菜大棚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期待大家解疑答惑,成功的激起了学生的好为人师的心理和积极的表现欲望,同时自然的切入本节课题学习。 探究实验分析和设计,学生能构按照探究流程进行设计实验,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并且能够较为完善的分析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而对于多曲线的坐标图的讨论分析,反应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曲线图分析的一般方法,能构结合相关原理和知识清晰准确地表达结论。 对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理解,从学生对于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的解释来看,学生能够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达阐述,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学生能够结合课堂创设的相关情景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合理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较好的建立了本节知识体系。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在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本节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教材中设置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实验,是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很好体现,该活动侧重解决了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即解决究竟是“多少”的量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同时对于实验结论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教材问题探讨别具匠心,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图表及思维表达、归纳总结能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顶端优势现象,引领学生不经意间走入自然,用生物学知识来分析现象,深切体会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评测练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课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 了解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三)情感目标 建立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请分析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意图 1、现有两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给予不同的处理(见 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何?为什 么? 提出问题:那是不是任意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呢? 请分析“问题探讨”中的“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关系”曲线图。结合“问题”讨论我们从中能解读到哪些信息? 总结: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表现两重性: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3、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说出胚芽 鞘的生长 情况并分 析产生的 原因 结合“问 题”讨论此 曲线图所 隐含的信 息。 复习巩固生长 素的产生、运输 特点以及能说 出生长素具有 促进生长的作 用 培养学生学会 分析图表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 力。 黑 暗 单侧光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3: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预习导航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____。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 1.概念: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__________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________为横坐标,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曲线: 3.模型假设:在__________充裕、气候适宜、没有_________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数量的________倍。 4.建立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意义:N 0代表____________;Nt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λ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1.概念: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__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2. 曲线: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_数量,称为环 【学习目标】 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难点】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