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方形结构

第三课 方形结构

第三课方形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方形结构字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毛笔执笔法。 3、初步掌握这类字书写技能

教学重点:写好“方形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方形结构汉字的变化规律

一、组织教学: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授: 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

2、欣赏赵孟頫的书法,感受赵体。

3、学习方形结构字行书写法。(1)认识方形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止的形态,并画出运笔方向。南:运笔方向和方法:横撇偏于左侧,中间外框向右舒展,内部点、撇呼应,横画连写。

(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而、耳、月、身

(3)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四、讲评: 1、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作小结。 2、学生自评。

五、小结

临摹:止、南、而、西、耳、月、身、甫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02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和,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为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 及整数n 1、n 2的数值。 2 21211 ( )R n n ν=-% 解:将各波长换算成波数: 1656.47nm λ= 1115233v cm - -= 2486.27nm λ= 1220565v cm - -= 3434.17nm λ= 1323032v cm - -= 4410.29nm λ= 1424373v cm - -= 由于这些谱线相邻,可令1n m =,21,2,n m m =++……。列出下列4式: ()2 2152331R R m m = - + ()22205652R R m m =- + ()2 2230323R R m m = - + ()2 2243734R R m m =- + (1)÷(2)得: ()()()2 3212152330.7407252056541m m m ++==+ 用尝试法得m=2(任意两式计算,结果皆同)。将m=2带入上列4式中任意一式,得: 1109678R cm -= 因而,氢原子可见光谱(Balmer 线系)各谱线的波数可归纳为下式: 221211v R n n - ??=- ? ?? 式中, 1 12109678,2,3,4,5,6R cm n n -===。 【】按Bohr 模型计算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分别用原子的折合质量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并精确到5位有效数字)和线速度。 解:根据Bohr 提出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当电子稳定地绕核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引力大小相等,即: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原子结构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教学案教科版选修3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__能级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26) 一、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1)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不是任意的,而是一系列分立的、特定的轨道,当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原子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能量,也不吸收能量,这些状态称为定态。 (2)当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才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其光子的能量hν=E n -E m ,其中E n 、E m 分别是原子的高能级和低能级。 (3)以上两点说明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是指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 [特别提醒] “跃迁”可以理解为电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的瞬间过渡。 二、用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氢光谱 1.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公式 E n =E 1n 2(n =1,2,3,…),其中E 1=-13.6 eV ,称基态。 2.玻尔的氢原子中电子轨道半径公式 r n =n 2r 1(n =1,2,3,…),其中r 1=0.53×10 -10 m 。 3.玻尔理论对氢光谱解释 按照玻尔理论,从理论上求出里德伯常量R H 的值,且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同样,玻尔理论也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三、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的意义 1.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 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不能说明谱线的强度和偏振情况;不能解释有两个以上电子的原子的复杂光谱。 1.判断: (1)玻尔的原子结构假说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 (2)电子吸收某种频率条件的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 ) (3)电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发生跃迁。( ) (4)玻尔理论只能解释氢光谱的巴尔末系。( ) 答案:(1)√ (2)√ (3)× (4)× 2.思考: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与玻尔的原子模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1)相同点:

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及习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哑铃形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章《原子结构》word滚动检测

滚动检测(二)原子结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56分) 1.如图1-所示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的轨迹往下偏,则 (). 图1 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 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 C.若要使电子束的偏转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D.电子束的轨迹与AB中电流方向无关 解析因为AB中通有电流,所以会在阴极射线管中产生磁场,电子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而发生偏转,由左手定则可知,阴极射线管中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AB中的电流方向应是由B流向A,当AB 中的电流方向变为由A向B,则AB上方的磁场方向变为垂直于纸面向外,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变为向上,电子束的轨迹会变为向上偏转. 答案BC 2.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 D.阴极射线可以直线传播,也可被电场、磁场偏转 解析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中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B正确.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C错误.电子可被电场、磁场偏转,D正确. 答案BD

3.氢原子部分能级示意图如图2-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图2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 A .红、蓝-靛 B .黄、绿 C .红、紫 D .蓝-靛、紫 解析 由题表可知处于可见光范围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1 eV ~3.10 eV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能级跃迁时:E 3-E 2=(3.40-1.51) eV =1.89 eV ,此范围为红光.E 4-E 2=(3.40-0.85) eV =2.55 eV ,此范围为蓝-靛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4.若在如图3所示的阴极射线管 中部加竖直向上的电场,则应加什么方向的大小合适的磁场才能让阴极射线不偏转 ( ). 图3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2020最新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五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科版必备3-5

课时提升作业五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排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及全部质量 【解析】选A、C。A是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正确描述,正确;使α粒子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它的库仑斥力,电子对α粒子的影响就像灰尘对枪弹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故B错误;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表明:作用力很大→原子内部的“核”质量很大,电量集中,故C正确;原子核外的电子尽管质量小,但也有质量,D错误。 2.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 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 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α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 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可能在④区域 【解析】选A。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对靠近它的α粒子产生斥力,故原子核不会在④区域;如果原子核在②、③区域,α粒子会向①区域偏;如原子核在①区域,可能会出现如题图所示的轨迹,故应选 A.本题是原子物理和静电场的综合题,它利用图示的形式给出了信息,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从图中找出隐含的信息,以便准确解题。 3.(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设备都放在真空中 B.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 C.若将金箔改为银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金箔的厚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doc

课时跟踪检测(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 46s2,其应在 ( ) A. s 区 B . p 区 C. d 区 D . f 区 解析:选 D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 因最后一个电子进入 f 能级,所以该元素为 f 区元素。 2.外围电子排布为 3d104s 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ⅦB族 B .第三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B族 D .第四周期ⅡB族 解析:选 D 该元素的最大能层数为4,应位于第四周期,3d 和 4s 电子数之和为12,应在第 12 列,是ⅡB 族。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个区,以下元素属于 s 区的是 ( ) A. Fe B . Mg C. Al D . La 解析:选 B周期表在分区时,依据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来分,若最后一个电子 进入 s 轨道则为 s 区。 A 项 Fe 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为 d 区; B 项 Mg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22p63s2,为 s 区; C 项 Al 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22p63s23p1,为 p 区; D 项 La 为镧系元素,属于 f 区。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 区都是金属元素 B . s 区都是主族元素 C.稀有气体在ds 区 D .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解析:选 B s 区包括第ⅠA 族和ⅡA 族,第ⅠA 族中含有氢元素,稀有气体属于p 区元素, C 项错误;氢元素在s 区,故 D 项错误。p 区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 区②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素都是金属元素③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族到ⅡB 族 10 个纵行的元8④同一元素的各种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解析:选D 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 区,其余非金属均分布在p 区;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

1.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46s2,其应在( ) A.s区 B.p区 C.d区 D.f区 解析:选D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因最后一个电子进入f能级,所以该元素为f区元素。 2.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ⅦB族 B.第三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B族 D.第四周期ⅡB族 解析:选D 该元素的最大能层数为4,应位于第四周期,3d和4s电子数之和为12,应在第12列,是ⅡB族。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s区的是( ) A.Fe B.Mg C.Al D.La 解析:选B 周期表在分区时,依据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来分,若最后一个电子进入s轨道则为s区。A项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为d区;B项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为s区;C项A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为p区;D项La为镧系元素,属于f区。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区都是金属元素 B.s区都是主族元素 C.稀有气体在ds区 D.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 解析:选B s区包括第ⅠA族和ⅡA族,第ⅠA族中含有氢元素,A项错误,B项正确;稀有气体属于p区元素,C项错误;氢元素在s区,故D项错误。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②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③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④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均分布在p区;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6.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

高中物理第二章原子结构第3节光谱氢原子光谱教案教科版选修3-5(最新整理)

三、光谱氢原子光谱 教学目标 1、了解光谱的定义和分类;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巴耳末系。 2、学习运用光普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原子结构与原子运动的分析。展现连续谱线、线状谱线让学生掌握光谱分析研究的原理。 3、了解经典原子理论的困难。 重点难点 重点: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难点:经典理论的困难 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明确光谱、连续光谱、线状态光谱的概念之后,进一步介绍原子的特征光谱和光谱分析,重点讲述氢光谱的实验规律。原子光谱的事实不能利用核式结构理论解释、必须建立新的原子模型,这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思想基础。设计时重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采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体会。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运用光谱分析的方式来认识原子结构这一主导思想,这是人们分析与研究原子的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以往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初步引入量子观念:波长是分立的,为学生的进步学习提供思想基础。要让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探索自然的一些新方法,理解科学方法对进行科学探索的作用,并理解探究自然奥秘是一项永远止境的认识活动。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光谱管,三棱镜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 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光谱的几种类型 实验:牛顿三棱镜色散 介绍光谱的概念:用光栅或棱镜把光按波 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 分布的记录。 (1)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 ①连续光谱 现象: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特点:整个光谱区域都是亮的。 产生: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的光谱。 案例: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 ②线状谱 实验并让学观察线状光谱: 现象:光谱中有一条条的亮 线,这些亮线叫做谱线,由一条条谱线组成的光谱叫做线状光谱。 特点: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频率)的光,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

浙教版-科学-八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课堂引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科学家是怎样揭开原子结构的秘密呢?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发现原子 汤姆森:汤姆森模型、浸入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卢瑟福:卢瑟福模型、核式模型 实验过程: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大部分沿直线运动、极少发生偏转、有的被反弹。 玻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像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说明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正的过程。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并且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原子核就像运动场里的一粒芝麻。 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通过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

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⑵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看课本第页表,思考分析在一个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 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⑷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的分析: 水→水分子→氢、氧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夸克 第二课时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宏观概念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是一定的。但有的原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会发生变化。 【举例】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核内都有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是个、个、个。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读图: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有什么不同? 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举例①氧的三种同位素,它们都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②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汞有种同位素 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化学分析、消除细菌、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阅读】利用碳——同位素测定年代 四、带电的原子-离子 1.火演示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2.观察钠和氯气的状态和颜色 3.在空气中点燃钠,并将它置入氯气中,观察现象 现象:产生白烟,最终得到一些白色粉状固体。 本质分析:钠在氯气中燃烧,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两种离子所带电荷相等,电性相反,互相吸收,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 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基本微粒: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2001 在直角坐标系下, Li 2+ 的Schr ?dinger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 2002 已知类氢离子 He +的某一状态波函数为: () 022-02 302 1e 222241a r a r a ???? ? ?-??? ? ??π 则此状态的能量为 )(a , 此状态的角动量的平方值为 )(b , 此状态角动量在 z 方向的分量为 )(c , 此状态的 n , l , m 值分别为 )(d , 此状态角度分布的节面数为 )(e 。 2003 已知 Li 2+ 的 1s 波函数为 32 130s 1e 27a r -α?? ? ???π=ψ (1)计算 1s 电子径向分布函数最大值离核的距离; (2)计算 1s 电子离核平均距离; (3)计算 1s 电子概率密度最大处离核的距离。 ( 10 !d e +∞ -=? n ax n a n x x ) 2004 写出 Be 原子的 Schr ?dinger 方程 。 2005 已知类氢离子 He +的某一状态波函数为 () 022-02 302 1e 222241a r a r a ???? ? ?-??? ? ??π 则此状态最大概率密度处的 r 值为 )(a , 此状态最大概率密度处的径向分布函数值为 )(b , 此状态径向分布函数最大处的 r 值为 ) (c 2006 在多电子原子中, 单个电子的动能算符均为2 2 28?π-m h 所以每个 电子的动能都是相等的, 对吗? ________ 。

2007 原子轨道是指原子中的单电子波函数, 所以一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对吗? ______ 。 2008 原子轨道是原子中的单电子波函数, 每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 ______个电子。 2009 H 原子的()φr,θψ,可以写作()()()φθr R ΦΘ,,三个函数的乘积,这三个函数分别由量子数 (a) ,(b), (c) 来规定。 2010已知 ψ= Y R ? = ΦΘ??R , 其中Y R ,,,ΦΘ皆已归一化, 则下列式 中哪些成立?----------------------------------------------------( ) (A) ?∞ =021d r ψ (B)?∞ =021d r R (C) ??∞=0π 202 1d d φθY (D) ?=π 021d sin θθΘ 2011 对氢原子 Φ方程求解, (A) 可得复数解()φΦm A m i ex p = (B) 根据归一化条件数解 1d ||20 2=?π φm Φ ,可得 A=(1/2π)1/2 (C) 根据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 │m │= 0,1,2,…,l (D) 根据复函数解是算符M z ?的本征函数得 M z = mh /2π (E) 由 Φ方程复数解线性组合可得实数解 以上叙述何者有错?--------------------------------------------------------------( ) 2012 求解氢原子的Schr ?dinger 方程能自然得到 n , l , m , m s 四个量子数,对吗? 2013 解H 原子()φΦ方程式时,由于波函数φ m i e 要满足连续条件,所以只能为整数,对 吗? 2014 z y x p 4p 4p 4,,ψψψ是否分别为:410141411,,ψψψ- 2015 2p x , 2p y , 2p z 是简并轨道, 它们是否分别可用三个量子数表示: 2p x : (n =2, l =1, m =+1) 2p y : (n =2, l =1, m =-1) 2p z : (n =2, l =1, m =0 ) 2016 给出类 H 原子波函数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原子结构1电子练习教科版选修3-5

第二章原子结构 1 电子 对阴极射线的理解 1.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带负电 B.阴极射线带正电 C.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比荷大 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原子比荷小 答案AC 解析通过让阴极射线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带负电,其比荷比氢原子的比荷大得多,故A、C正确. 2.阴极射线从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出,在其间的高电压下加速飞向阳极,如图2-1-7所示.若要使射线向上偏转,所加磁场的方向应为( ) 图2-1-7 A.平行于纸面向左B.平行于纸面向上 C.垂直于纸面向外D.垂直于纸面向里 答案 C 解析由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阴极射线方向向右传播,说明电子的运动方向向右,相当于存在向左的电流,利用左手定则,使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上,由此可知磁场方向应为垂直于纸面向外,故选项C正确. 电子的电荷量 3.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探究,最终发现了电子,由此被称为“电子之父”,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实现的 C.电子电荷量的数值约为1.60210-19 C D.电子质量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 答案BC

解析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也叫荷质比. 4.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B.物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D.一个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 答案 A 解析电荷量是量子化的,即物体的带电量只能是某一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一最小电荷量是1.610-19C,A错误,B、C正确;物体带正电,是由于它失去了带负电的电子,D正确.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章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课堂引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科学家是怎样揭开原子结构的秘密呢?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发现原子 汤姆森:汤姆森模型、浸入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卢瑟福:卢瑟福模型、核式模型 实验过程:用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大部分沿直线运动、极少发生偏转、有的被反弹。 玻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电子

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像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说明建立模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修正的过程。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并且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原子核就像运动场里的一粒芝麻。 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通过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 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⑵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看课本第页表,思考分析在一个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 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⑷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的分析: 水→水分子→氢、氧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夸克 第二课时 三、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 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宏观概念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