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

附件13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特制定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为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标准》中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五个基本理念。这既是对课程价值的多视角的描述和概括,也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目标与效果的具体要求,深刻领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二.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到提高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一次飞跃。《标准》明确地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既不能人为地割裂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或通过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又要根据教学时间、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主次分明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方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实现三个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是技术学习领域的一个学科,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模块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前提(表一)。

表一信息技术课程结构

1.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内容相衔接,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2.选修模块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问题数学化),进而构建相应的算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并掌握常用的算法,建构问题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归纳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方法的一般规律。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应以作品开发的方法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规划设计、素材采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发布和评价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的过程,并让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来实现有效交流的方法。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主要是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教师应围绕本模块的技术型内容(网络技术基础、因特网应用基础、网站设计制作基本技术),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是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数据库技术中“关系”这一核心特征的理解,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结合数据管理技术的特点展开教学活动。

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初步”主要是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能够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二.课程设置及修习要求

1.课程设置

我省普通高中在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高一年级上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年级下期在指定的三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修习,取得必需的学分;高二年级为自主选修,高三年级则与通用技术课程通盘考虑,选修一个模块。

具体指导方案(表二)。

表二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2.修习要求

(1)《标准》中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修满4个学分,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选修若干模块获得学分,总学分为2+2+X。

(2)学生修满4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学校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模块。

(3)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对学校的课程开设和安排及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学校要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对信息

技术不同模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更多的模块。如果学校条件不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选课要求,应耐心说明,并指导学生重新选择。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建议

一.正确处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衔接问题

1.处理好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实现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素养,理解信息技术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必然存在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问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很不均衡,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迅速、有效地减小高中新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各学校及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承担因此可能带来的额外的教学负担,为了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鼓励学校根据学校特点,选用适当的衔接教材,对于零起点或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可先用衔接教材给予学习上的帮助,以奠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

2.处理好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课程中,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的深入与提升,主要是加强了技术内容,充实了信息文化内涵,因而其课程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之后,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进行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选修模块是根据信息技术的分类设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全盘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注意“信息技术基础”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该教学内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3.处理好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将高中课程划分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要处理好三个不同的层次之间的存在着课程内容衔接的问题。

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数学3模块:算法”就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如果能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安排在“数学3模块:算法”之后或同时修习,就可在教学中以数学的“算法”作基础,借助数学算法实现程序设计,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先于“数学3模块:算法”前修习,则应当适当补充算法的有关知识,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和

“简易机器人制作”等内容,都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关模块内容相关联,在教学中也应相互照应,加深理解。

4.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课程整合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鼓励、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方法来解决在其它学科中所碰到的问题,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

二.课程教学实施途径

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

(1)合理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时俱进、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与传统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要求,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的特点,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创新。因而根据学情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就意味着不同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鼓励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鼓励教师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完全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的培养目标,因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尽量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探究等途径,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亲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机械式的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3)减小学生基础水平存在的差异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同时可以将基础较好的学生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发展。

(4)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表达创造性的思想,鼓励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中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5)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因而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运用新工具、新方法完成新任务,达到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

2.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教师、教材、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应包括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及社会等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各学校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配备能满足信息技术教学所必需的专用教室,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实验教室、网络技术实验教室等,同时备齐开设课程必要的设备,如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网络设备等。同时各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设施、添置教学设备时,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避免学校的盲目投资。在管理和使用设施和设备时,信息技术教师应坚持“面向教学”的基本原则,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

(2)学校的教学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经常使用网络教室,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建立本校的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应能实现以下功能:a.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b.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c.能够完成学生的过程性评价;d.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成果展示等信息。

3.加强教学研究,为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教研支持

(1)建立省、市、县(区)、校四级教研机制

自2000年以来,我省及各市(州)及大部分县(区)都建立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室或设立了信息技术教研员,这是我省信息技术教研的中坚力量。新课程开始后,我们将依托这支队伍,组织一批高中骨干教师,成立省、市(州)、县(区)信息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加强对本辖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指导。学科中心教研组要依据我省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体要求,制订具体的工

作计划,定期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地研究和指导各高中学校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工作。

各学校应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新课程。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信息技术学科意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研究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制定计划,落实新课程,推进新课程正常实施。

各级教学研究机构要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可采用研讨会、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等形式,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的课改经验,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加强教研机构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级教研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级教研部门可以统筹安排,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探索,分工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例如: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究;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等课题。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各级教科研部门必须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服务。通过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素质,让教师能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鼓励教师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开发课程资源。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并在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真正发挥骨干与带头作用。

(3)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因而我们要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校本教研可以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既相对独立,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各地教研部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活动,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切实落实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4)加强网络教研,提高教研效率

各级教研机构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教研,积极采用教研网站、网上论坛、网上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进行交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效率。

教研网站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的必要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各种教学软件、教学系统、供学生学习的资料等,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体现在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上,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起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作用,也要做到给教师及时提供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评价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制定评价量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评价理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努力拓展评价的功能。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评价中的应用。同其他高中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拥有实现过程性评价更好的条件,建议信息技术教师建立网络教学评价平台,在网络教室实现交互式的教学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一.注重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安排在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前进行,用来诊断学生是否具备了学好新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评测中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者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内容应该围绕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工具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交际能力等。这些能力涵盖了信息素养的全部意义,包含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采用制定量规来进行,量规的使用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注重总结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可采用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纸笔测验效率高,可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可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使用开放性的题目。上机操作更适合于考查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

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考试将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进行,具体要求详见省教育厅有关文件。

四.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应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使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反思,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同时,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教师在多元的评价主体中,要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五.信息技术课程的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是模块学习完成后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学分应是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的,不得将学生的总结性评价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唯一依据。另外各种信息技术内容的竞赛和评比与成绩都不能作为学生总结性评价的全部依据,也不能代替学校日常的教学和评价活动。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具体评价标准、评价的比例和内容可参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成都(14所):成都四中,成都七中,成都九中,成都十二中,成都二十中,川师附中,大湾中学,双流中学,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绵阳(6所):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科学城一中,江油中学,三台中学,安县中学 德阳(4所):德阳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 自贡(4所):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 达州(4所):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 宜宾(3所):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 泸州(2所):泸县二中,泸州高中 内江(3所):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 乐山(3所):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峨眉二中 资阳(3所):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 眉山(2所):眉山中学,仁寿一中 广元(2所):广元中学,苍溪中学 攀枝花(2所):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 南充(2所):南充高中,阆中中学 遂宁(2所):遂宁中学,射洪中学 广安(2所):广安中学,邻水中学 巴中(1所):巴中中学 凉山(1所):西昌一中 重庆重点中学 1重庆一中2南开中学3重庆八中 4育才中学5巴蜀中学7西师附中 江北:12 重庆18中九龙坡:18铁路中学 渝中区:8求精中学9 二十九中10 四十二中11复旦中学 江北:13字水中学 沙坪坝:15凤鸣山中学16青木关中学 大渡口:17重庆37中 19杨家坪中学 九龙坡:21电厂中学22渝高中学 南岸:23重庆11中24南坪中学 沙坪坝:14 重庆七中 南岸:25广益中学 28兼善中学29江北中学 30 朝阳中学 31巴县中学32 清华中学33渝北中学

34松树桥中学35暨华中学36长寿中学37川维中学39安富中学 41永川中学42萱花中学618 43北山中学45太和中学 46瑞山中学48 铜梁中学 50辅仁中学51 永荣中学 曾旭恒徐露璐陈世安林志坚14

校本教学--本土研学实践课程

校本教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 (三)史迹探秘 ★研学课程主题:探寻历史遗迹培养家国情怀 ★研学背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长在路上。用眼睛去发现自然和人文的美,用心去学习和体会历史、地理及地区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家乡历史古迹的探寻与参观,深度感悟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用典故、史迹……让同学们在游览中发现历史遗留文化。通过对古迹的游览,使同学们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培养同学们直面历史、正视历史,牢记我们曾经有过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研学线路地图: (罕达盖-阿尔山市-白狼-五岔沟-索伦牧场) ★研学课程目标: 1.倾听专家讲授,全面了解地区革命史实,向革命先辈学习,了解地区的历史事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体验不同环境中民族同胞的生活状态, 3.通过户外拓展活动等生存课程,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坚毅品格,发展真挚友谊,真正理解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4.通过美丽乡村走访,走进村民、体验现代乡村文明。 5.通过拓展和徒步活动,挑战自己潜能,培养合作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研学课程特色: ★文化体验--探究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发展历程。 ★心灵之旅--听一场历史故事,文化风俗相得益彰,滋养心灵。 ★心灵升华--放飞身心,体验地区民俗及风土人情。 ★探秘之旅--走一段自我探秘挑战旅程 ★精神之旅--办一次主题日活动

可置换地点选项 ★研学参考选题: 1.地区历史文化探究。 2.探究地区的生活习俗。 3.了解居民的饮食习惯。 4.学习一首代表性歌曲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说明:以上选题只作为提示和参考,学生自主认领或设计选题)★研学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自评、互评、导师评、教师评。考查学生多方面收获,关注其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学习成果评价依据: 1.研学小课题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2.书写研学探究活动心得; 3.展示摄影采风作品; 4.手工制作工艺品; 5.与当地学生建立的联系和友谊。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说明 一、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全市中小学全部实行5天授课制。小学每天6课时,上午4节,下午2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0节,除此之外每天下午第二节后可增加一节活动课。每周5节活动课可安排班队(团)活动1节,科技文体活动4节。班队(团)活动一般安排在周一或周五,各班可组织班会或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可以搞科技、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或学校传统活动。小学安排语文课表时,可考虑周三到周五的下午连续安排两节语文课,用于作文教学,课表中标志"语文",也可标志"作文",需要进行作文教学时,进行作文教学,不上作文时,可进行语文其他教学。为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可适当专门开设写字课。 初中每天7课时,上午4节,下午3节,周学科课时数为35节。除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外,每周保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开2节,富余课时适当安排班、团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初中各年级在安排语文课表时,可在下午的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机动课时(作文课一般安排在周3以后),便于作文教学,课表中可标志作文,也可在上一节标志语文,下一节自习。 二、部分课程设置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必开设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种。3--9年级加强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加强指导,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校很据实际,机动安排,保证每学期一周,不在课表显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每周可安排一至二节。书法是国家课程,3—6年级为必修课,每周一节,初中阶段是选修课。地方课程是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等省教育厅要求开设的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地域风土人情、文化特色、优良传统、物产资源等特色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学校课程资源。1-6年级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一节(3—4年级有富余课时可多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初中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安排2节。 三、中小学各年级课程设置及具体课时安排 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3节,语文8节,数学4节,科学1节,体育5节,音乐2节,美术2节,地方课程1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科学2节,语文7节,数学4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术1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1节。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2节,语文7节,数学4节,科学2节,外语2节,体育3节,音乐2节,美术2节,信息技术1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1节。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

最新四川各大重点高中排行榜

第一层次: 绵阳中学和成都七中并列第一,东辰国际,成都九中,成都四中,南山中学,成都外国语,川师附中(除了绵中和7中以外其它那几所排名都不分先后) 第二层次: 成都第12中学,绵阳芦溪中学,绵阳三台中学,南充高级中学,绵阳科学城一中,泸州高中,广元中学,绵阳外国语,德阳中学,成都双流中学(排名不分先后) 第三层次: 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江油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峨眉二中,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广元中学,苍溪中学,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阆中中学,遂宁中学,射洪中学,广安中学,邻水中学,巴中中学,西昌一中,绵阳江油一中,绵阳实验高中,德阳外国语,大湾中学,成都铁路中学(排名不分先后) 余下的都是第四层次(第四层次和第三层次相差出奇的大,就不作过多介绍了~) 根据2012本科上线人数具体排名如下(全省重本上线人数33230人): 排名本科人数学校当地排名 16045绵阳中学绵阳1(重本3104人,上线率48.34%) 25224南山中学绵阳2(重本1754人) 32416宜宾一中宜宾1(重本351人) 42381南充高中南充1(重本910人) 52060江油中学绵阳3(重本432人) 62000三台中学绵阳4(重本455人) 71730龙泉中学成都1 81727简阳中学资阳1 91724宜宾三中宜宾2 101628邻水中学广安1(重本361人) 11556广元中学广元1 121544眉山中学眉山1(重本350人) 131507南部中学南充2(重本244人) 141439大竹中学达州1 151437友谊中学广安2

区域构建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优秀课题

区域构建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于一个多世纪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便已经将修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素质提升的核心教育手段。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侧重于课堂学习;校外教育仅有春秋游或学军学农这样的简单形式。随着教育部等国家11部委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等政策的出台,中国终于要将自古以来倡导的“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以各研学旅行的模式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然而,研学旅行长期以来面临“只游不研”的困境,如何区别于普通学生旅游,依赖于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研学旅行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但是政策要求,而且是学校实践教育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浙江省教育厅2018年7月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省中小学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意见”同时要求,以“学天下、行天下、成天下”为主线,以“行走家乡、览胜祖国、放眼世界”为路径,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县情市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并将宁波市鄞州区作为试点区域之一,探索区域推进经验。 (二)选题意义 1.研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意义:研学旅行,旅行是载体,教育是内核。研学课程开发是将研学旅行区别于传统旅游,真正防止“只游不研”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崭新命题,欠缺经验与方法。本课题成果对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建设有着显著的实践探索意义。 2.区域推进的示范性和比较借鉴意义:宁波市鄞州区是研学旅行试点区域之一。本课题研究总结出的体系建设原则及实践经验,对于浙江省其他地区,尤其是非试点地区后续在区域推进推广研学旅行,结合本地区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特色建立区域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有着示范性和比较借鉴意义。 3.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吸纳国内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以本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试题]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 根据《中共中央国家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试行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增加。 2、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一、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人文故事丰富。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立于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

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观---西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五、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研学旅行之安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出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在班会课上,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济源九景之济渎晨雾》《济源九景之龙潭月夜》,增加学生对济渎庙内景色和龙潭泉月夜景色的了解和喜爱。 3.通过查阅有关济水之源的资料、实地察看济水东源--济渎小北海、珍珠泉、济水西源—龙潭泉,听导游和学校教师讲述等形式了解济水水系及济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4.通过现场拓片制作,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拓片的制作过程,

四川省高中数学课程设置及排课方案

四川省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高一 (上)目录: 数学1(必修)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集合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中)函数及其表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下)函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1(必修)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目录:数学4(必修) 数学4(必修)第一章:三角函数(上、下) 数学4(必修)第二章:平面向量 数学4(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下)目录: 数学5(必修) 数学5(必修)第一章:解三角形 数学5(必修)第二章:数列 数学5(必修)第三章:不等式 目录:数学2(必修) 数学2(必修)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数学2(必修)第二章:点直线平面 数学2(必修)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数学2(必修)第四章:圆和方程 高二

(上)目录: 数学3(必修)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 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 理科: 目录:数学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文科:选修系列3中的一个专题;选修系列4中的一个专题(下)文科: 目录:数学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圆锥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理科: 选修系列4中的2个专题 最后一段时间:选修系列3或4中的2个专题 高三 (上)文科: 目录:数学选修1-2,选修4-4 第一章统计与案例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复数 理科: 目录:数学选修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复数 目录:数学选修2-3 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 数学选修2-3第二章:离散型随机变量 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最后一段时间:选修系列3或4中的2个专题 (下)目录: 数学选修4-4,4-5 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 总复习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四川新课标高中理科各科教材顺序和内容 高一上:数学:数学必修1,数学必修4。 物理:必修1。 化学:必修1。 生物:必修1。 高一下:数学:数学必修5,数学必修2。 物理:必修2。 化学:必修2。 生物:必修2。 高二上:数学:数学必修3,选修2-1。 物理:选修3-1。 化学:选修3,选修4。 生物:必修3。 高二下:数学:选修2-2,选修2-3,选修4-4,选修4-5。 物理:选修3-2,选修3-4。 化学:选修4,选修5。 生物:选修1。

数学新课标版教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小学四年级2018年研学实践活动课程

小学四年级2018年研学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景致,并通过户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领略丹霞美景。组织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8年5月 三、参加对象:小学四年级师生,旅游车。 四、活动地点: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 五、活动安排: 09:00学校门口集合乘车往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 09:00-10:00在前往丹霞山的路上先介绍丹霞山,并且通过一些小活动活跃车里的气氛为接下来丹霞研学更好的推动。(1.丹霞山小知识有奖抢答,提前准备好丹霞山小小纪念品作为奖品。) 10:00左右抵达丹霞山博物馆, 11:10-12:20首先参观游览了丹霞山地质博物馆,深入了解丹霞地质地貌特征,研学沉积岩、动植物标本为这次研学打下基础。并且在认识这些动植物的同时结合课本文化知识。考察动物和植物。 12:20-13:00中餐时间,同学们进行就餐,并且稍作休息。 13:00开始丹霞山科考一号线的行程,前往中山门入口(科考一号线:丹霞山科考1/2号线是丹霞山最为经典的科考线路,里面涉及到丹霞山的地质地貌、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探究丹霞山地质地貌最为经典的线路。科普旅游是

丹霞山近年来力推的旅游形式,这里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样,人文民俗景观也不乏韵味,来丹霞山既能享受户外游玩过程中乐趣,又能充分了解自然界各种植物、动物、气候、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热爱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考一号线:中山门入口→鳄鱼上山→长老峰票站入口→百丈崖→锦石岩寺-半山亭(全程约2.5小时)) 13:20-到达长老峰站入口, 13:20-15;10开始带领同学们感受大自然。(通过科考路线参观,了解丹霞山地质地貌知识有目的开展丹霞山的游览,并且安排小任务给同学们完成丹霞山科考1号线的信息记录;寻找属于自己的丹霞标本。) 15;10到达百丈崖(进行丹霞山山水形态的描绘。) 15;40到达锦石岩寺(了解感受丹霞山宗教文化。) 16:10到达半日亭工(组织开展趣味游戏,关于今天见到植物与动物的诗歌接龙。丰富学生们的研学旅行活动;) 17:10左右集合,乘车返回学校,结束愉快旅程。 17:10-18:00这回程途中让大家分享心得,休息 18.00左右到校,进班级,点名后方可离校。 二、注意事项: 1、乘车注意安全,待车停稳后按秩序上下车,不准拥挤,靠窗的同学不要将头和手、脚伸出窗外; 2、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不脱离团队,途中有要去洗手间的同学,须汇报老师再去; 3、不允许任何同学到水源附近玩耍打闹;

(完整word版)中学课程设置方案

关岭自治县关索中学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和《贵州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点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新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务处在向各教研组长征集校本课程设置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下课程设置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我校义务教育设置试点方案的实施,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课程设置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夏凯 副组长:龙政翰柴其军 组员:杜虎吴波汐何英红熊智肖平王智

(二)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内容为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体现其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征。我校具体设计如下: 1.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语言应用为主,利用晚自习前30分钟安排学生阅读,利用课堂的前5分钟安排学生朗诵、辩论、戏剧表演等活动。 2.数学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主,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安排模拟商店、数学小游戏、制作教具等。 3.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道德、法制和情感的真实体验为主,校内安排道德讲坛和模拟法庭、校内定向测定等活动。 4.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分组实验、小制作为主,校内可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小发明和制作的展示,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

篇一:《四川省义务教弃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12 B,四川省教冇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冇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冇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四川省义务教冇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宜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爭假、国家法立节假日13周。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 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 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1— —2— 课程设置说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泄的必修课,苴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冇等。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冇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 —3— 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地方课程由省教冇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疗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冇厅关于进

研学实践活动方案

研学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是学生踏青春游的好季节. 通过踏青春游活动 , 让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二、活动主题: 走进春天,播种希望,放飞快乐。 三、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18 年 3 月 27 日,上午 9: 00 出发,下午 15:00 回校。 五、活动计划: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 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1)不玩水,不去小溪边玩耍,不攀爬石头,树木; (2)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不触摸电线。 (3)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 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 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 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活动安排: 全校以班为单位分组开展活动,随班领导和带班老师要时刻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安全。 1、各班分成若干组 , 指定小组长负责每一场地清点人数,组织同学午饭和游戏。 2、建议学生讲究节约,带适量的物品,不宜多。动员不带手机相机 等贵重物品。如果带了,请教育好注意保管。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每人自带一个塑料袋,以便装垃圾。 4、活动结束后,听从带队老师安排,全校师生一同返校。 5、建议同学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在活动前一天组织一次春游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全体教师和 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关于春游安全知识教育及再次强调出游的注意事项。 2、带队领导及随队教师,负责组织参与学生的一切活动,同时 要强调行动纪律,要求学生服从大局,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3、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要让学生喝生水和食用不卫生的食品等。 4、注意活动安全,不攀爬高处,教育学生不要靠近水池,防止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 名单及排名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成都(14所):成都四中,成都七中,成都九中,成都十二中,成都二十中,川师附中,大湾中学,双流中学,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 绵阳(6所):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科学城一中,江油中学,三台中学,安县中学 德阳(4所):德阳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 自贡(4所):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 达州(4所):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 宜宾(3所):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 泸州(2所):泸县二中,泸州高中 内江(3所):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 乐山(3所):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峨眉二中 资阳(3所):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 眉山(2所):眉山中学,仁寿一中 广元(2所):广元中学,苍溪中学 攀枝花(2所):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 南充(2所):南充高中,阆中中学 遂宁(2所):遂宁中学,射洪中学 广安(2所):广安中学,邻水中学 巴中(1所):巴中中学 凉山(1所):西昌一中

重庆重点中学 1重庆一中 2南开中学 3重庆八中 4育才中学 5巴蜀中学 7西师附中江北:12 重庆18中九龙坡:18铁路中学 渝中区:8求精中学 9 二十九中 10 四十二中 11复旦中学 江北:13字水中学 沙坪坝:15凤鸣山中学 16青木关中学 大渡口:17重庆37中 19杨家坪中学 九龙坡:21电厂中学 22渝高中学 南岸:23重庆11中 24南坪中学 沙坪坝:14 重庆七中 南岸:25广益中学 28兼善中学 29江北中学 30 朝阳中学 31巴县中学 32 清华中学 33渝北中学 34松树桥中学 35暨华中学 36长寿中学 37川维中学 39安富中学 41永川中学 42萱花中学 618 43北山中学 45太和中学 46瑞山中学 48 铜梁中学 50辅仁中学 51 永荣中学 曾旭恒徐露璐陈世安林志坚 14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 2017年4月

太行路学校 “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一、课程背景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研学旅行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结合济源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主题为“探究河洛文化,寻访华夏文明”的研学旅行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紧紧围绕我校“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德艺同厚,知行合一”的办学目标,本课程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路: 1.充分利用“洛阳”河洛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开展多种选题的研究。 2.以“洛阳”河洛文化有关资源及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本地实际整合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性、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调查、研究、角色体验等形式为主,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主题 游学神都洛阳,传承千载梦想

四、课程目标 1.通过对洛阳博物馆的参观,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体会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参观洛阳市龙门石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增强学生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的信心和决心。 3.参观白园,在山石中追寻白公的履痕,花木中寻访不朽的诗魂,体会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唐代诗词文化的繁荣。 4.让学生学会通过收集整理、研讨交流,走访等形式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探究合作、文明公德、自我超越”等意识。 五、实施学段:八年级 六、研学路线 太行路学校--二广高速--开元大道一洛阳市博物馆—宾馆用餐--龙门石窟—白园—观景台主题活动--返回学校 七、研学内容 1.参观洛阳市博物馆,了解夏商周的青铜文化及其代表--鼎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河洛文明、古代石刻、书画、汉唐陶俑、唐三彩、宋代瓷器、宫廷文物、石刻艺术和书画艺术成就,玉器的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等与历史学科密切相关的知识。 2.参观洛阳市龙门石窟探究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石刻、碑文、书法,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 3.参观白园,了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后半生留恋并安息的地方,山石中追寻白公的履痕,花木中寻访不朽的诗魂。同时体会白居易的诗歌特点,感受白居易的忧民情怀。 4.在龙门石窟观景台开展主题活动。背白居易的诗词,讲白居易的故事,唱《中国志气歌》,向游人宣讲“历史无法复制,经典无法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实践育人、综合育人。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一至九年级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六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021年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四川省国家级重点高中名单及排名 欧阳光明(2021.03.07) 成都(14所):成都四中,成都七中,成都九中,成都十二中,成都二十中,川师附中,大湾中学,双流中学,棠湖中学,新都一中,温江中学,郫县一中,新津中学,龙泉中学绵阳(6所):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科学城一中,江油中学,三台中学,安县中学德阳(4所):德阳中学,什邡中学,绵竹中学,罗江中学自贡(4所):蜀光中学,富顺二中,自贡一中,荣县中学达州(4所):大竹中学,渠县中学,达县中学,宣汉中学宜宾(3所):宜宾一中,宜宾三中,南溪一中泸州(2所):泸县二中,泸州高中内江(3所):内江六中,隆昌一中,威远中学乐山(3所):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峨眉二中资阳(3所):资阳中学,简阳中学,安岳中学眉山(2所):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广元(2所):广元中学,苍溪中学攀枝花(2所):攀钢一中,攀枝花三中南充(2所):南充高中,阆中中学遂宁(2所):遂宁中学,射洪中学广安(2所):广安中学,邻水中学巴中(1所):巴中中学凉山(1所):西昌一中

重庆重点中学 1重庆一中 2南开中学 3重庆八中 4育才中学 5巴蜀中学7西师附中江北:12 重庆18中九龙坡:18铁路中学 渝中区:8求精中学9 二十九中10 四十二中 11复旦中学 江北:13字水中学 沙坪坝:15凤鸣山中学16青木关中学 大渡口:17重庆37中 19杨家坪中学 九龙坡:21电厂中学22渝高中学 南岸:23重庆11中24南坪中学 沙坪坝:14 重庆七中南岸:25广益中学 28兼善中学 29江北中学 30 朝阳中学31巴县中学 32 清华中学 33渝北中学 34松树桥中学 35暨华中学 36长寿中学 37川维中学 39安富中学 41永川中学 42萱花中学 618 43北山中学 45太和中学 46瑞山中学 48 铜梁中学 50辅仁中学 51 永荣中学 曾旭恒徐露璐陈世安林志坚 14

高二年级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研学活动总结

高二年级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研学活动总结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初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贯彻习主席关于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二年级经过研究,定于12月25日举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生态园,体验传统的农事劳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核心素养,提高“职业互通能力”。 12月25日,秋高气爽,阳光格外灿烂,高二全体师生,一早就在学校集合,彭级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行前动员讲话,强调了研学的意义,并叮嘱同学们注意安全。出发!大家兴高采烈的迎来了疫情后的第一次集体出行。今天,不少女同学的头上戴了可爱的小鹿头饰,或扎了可爱的蝴蝶节。车上,同学们按照防疫要求,全程佩戴了口罩。每班带队的辅导员老师首先介绍了此次劳动研学的内容,强调了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接着发放了《研学写实记录》。1小时15分的车程,在欢快的气氛中,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从化麦田生态园。 本次研学课程分为两部分,上午进行农事劳动活动,下午是凝聚团队的团辅活动。 农作物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整地。整地即地垦地整理,整地的方式有基本耕作、表土耕作和免耕与少耕。同学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拿起了铁锹,进行了做畦和开沟的劳动。刚刚割完稻谷的土地,还有

些湿润,做起开沟,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各班争相竞赛,教练还不时地进行技术纠正,各班都欢乐的完成了整地的任务。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们广东的稻谷有两季,一季早谷一季晚谷,据说晚谷比早谷好吃而且贵,通常晚谷是用来做饭的比较多,早谷用来煮粥的比较多。我们今天收割的是晚稻,也是今年最后一片稻谷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前的老式收割稻谷的工具,已经渐渐地退出农业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收割机。同学们今天体验的是最传统的收割和脱粒方式。割稻谷是件辛苦活,一会半蹲着,一会直身。同学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戴好手套,使用优化过的小镰刀,动作标准而又快速的完成了自己的收割任务。用摔打的方式在打谷桶上进行脱粒,是一种征服感还是胜利感还是报仇感?笑声不断,割完稻谷的同学奔跑着去打谷桶上脱粒,欢乐停不下来。望着金色稻田中忙碌的青春身影,心中喜悦油然而生。 人类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而人类制作的最早工具是渔具。中华祖先最早以徒手捉鱼,接着使用石器、木棒、骨制鱼叉、鱼镖、弓箭等工具捕鱼,到包(伏)羲氏时期发明了"网罟",如《易·系辞》载:"结绳为网罟,亦佃亦渔"。今天,我们回归原始,回归传统,重温父辈们在乡下时的徒手捉鱼的快乐与技能。谁说捉鱼是男生的专利,看,巾帼不让须眉,女生也加入捉鱼大军,老师也忍不住下场一试,大展身手!有指挥、有方法、有团队、有干劲,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