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维权救济途径的探讨

关于教师维权救济途径的探讨
关于教师维权救济途径的探讨

关于教师维权救济途径的探讨

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每种救济途径的内容是什么?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本文所说的教师合法权益是指与教师的特定身份或特定工作相关的事项,具体包括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民主管理、培训进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保障、履行聘用合同等合法权益。教师与学校发生纠纷后,从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目前,教师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应有以下几种:信访、教师申诉、调解、人事仲裁、行政复议和诉讼。

一、信访。

(一)性质及依据。

本文所指的信访,是狭义的信访,即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书信、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和单位反映情况,提出要求,并由有关机关单位负责处理的活动。

信访的实质是社会成员与国家组织之间的政治交往活动,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体现,是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纠正不正确行政行为、防止行政违法行为侵害的一种救济途径和手段。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行政法规《信访条例》,此后,信访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信访事项的处理。

教师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信访,行政机关对来信来访应当进行登记。登记机关依法应当或者有权做出处理决定的事项,应当直接办理,按照信访事项处理的原则,深入调查,依据法规政策,根据来信来访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在30天内办理完毕,并答复信访人。因特殊原因到期不能办理完毕的,应当向信访人说明情况。

对需要由有关单位承办的,应当及时向有关责任单位转办或者交办。各级行政机关对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自收到之日起90日内办结。有关行政机关对转办的信访事项,应当自收到之日起90日

内办结。

对已经或者应当通过调解、仲裁、行政复议或者诉讼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对信访人的来信来访,信访承办机关应当进行书面答复。

不服信访答复,信访人可以向上级机关进行信访。上级机关应当予以核查,如确认承办单位对信访事项处理不当的,可以责令其重新做出处理,也可以直接做出处理决定。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信访人也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二、教师申诉。

(一)概念及性质。

申诉制度是指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国家机关陈述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基本上规定了两种申诉制度,即诉讼上的申诉制度和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诉讼上的申诉制度,专指人民法院受理的申诉,而非诉讼上的申诉范围较广,包括向各级党委、各级人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提起的申诉。

教师申诉属于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从性质角度讲,教师申诉是一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教育行政救济的法律制度。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教师申诉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教师法》第39条规定了教师行政申诉制度,这一规定使教师申诉程序具有了法律的确定性和严肃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处理决定。否则,就构成行政不作为。

第二,教师申诉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这项制度是专门为教师这一特定的职业人员所设定的制度,是宪法关于公民申诉权利规定在教师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专门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第三,教师申诉是行政性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属于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其处理决定属于行政法范畴的行政处理,具有行政行为的特征和行政法的效力。

(二)教师申诉的依据。

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做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出处理。”

1995年10月6日印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第8条对教师申诉案件的管辖、受理、审查、处理决定的形式、送达等做出了较为系统、细致的规定。

(三)教师申诉案件的处理。

教师提出申诉时,应当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诉申请书,申诉申请书应当具备一定的形式,具体内容包括:申诉人基本情况(即姓名、性别、年龄、职务、住址、联系电话等);被申诉人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职务、联系电话等);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承办教师申诉案件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教师申诉申请书的次日起30天内进行调查,并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做出处理决定。否则,申诉人如到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到法院起诉承办申诉机关不作为,承办申诉的行政机关就可能面临败诉的危险。

处理教师申诉案件,以书面审查为主,坚持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相结合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妥善地进行审查、处理。具体审查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体方面。主体方面实质是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某些方面有无权限处理教师的问题。学校如果超越权限处理教师,就应当撤销学校的处理决定或要求学校重新处理。

二是事实、依据方面。主要审查事实是否清楚、依据是否恰当。事实不清或依据不恰当的,应当撤销学校的处理决定或要求学校重新处理。

三是程序方面。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是否履行了法律法规等

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程序,如没有履行,应当要求学校及时履行。

如果学校在主体、事实、依据、程序等方面都没有问题,承办教师申诉案件的行政机关就应当维持学校做出的处理决定。

案件审查完后,应当出具书面的处理决定,并及时送达申诉人。

不服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机关进行信访,上级机关应当予以核查,如确认承办单位对教师申诉处理不当的,可以责令其重新做出处理。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当事人也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三、调解。

(一)概念及依据。

调解是指各方当事人在第三人主持下,查清事实,通过第三人劝说诱导,促使当事各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调解人只能说服劝导而不能自主做出有约束力的决定,争议能否解决最终还是取决于争议双方能否达成协议。调解按照调解主持人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

2003年9月17日人事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15条规定:“教职工与学校在履行聘用(聘任)合同时发生争议的,应由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

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设在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内。这种调解属于行政调解。

(二)调解案件的处理。

教师与学校发生纠纷后,如果申请调解(没有向法院起诉,因为起诉,就不应当再申请调解),应当书面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写明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依据。调解机构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各方达成一致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在调解人的见证下,各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然后加盖教育行政部门的印章。调解不成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终止调解。

四、人事仲裁。

(一)概念及依据。

人事争议仲裁是指仲裁机构对人事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的行政司法活动,是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相结合而采用的一种解决人事争议纠纷的方式。人事仲裁的处理遵循先行调解、及时裁决的原则,对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使双方权益得到及时保障。

1997年8月8日实施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发[1997] 71号)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人事仲裁,并对人事仲裁制度的组织机构、管辖、处理程序、执行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15条规定:“教职工与学校在履行聘用(聘任)合同时发生争议的,应由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调解未果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

教师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具备一定的形式,具体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即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等);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职务、联系电话等);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等。

人事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委应当根据调解的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裁决。

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或仲裁庭认为不需要或者不宜开庭的,可以书面仲裁。人事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日内结案。当事人不服人事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五、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的一种重要行政监督制度。

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能够提起行政复议:

1.教师向行政机关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行政机关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答复,教师有权向上一级机关寻求救济,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该行政机关履责、作为。

行政复议承办机关一般都会受理并责令该行政机关及时履责。

2.教师不服信访承办机关的信访答复,如果信访答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信访人可以向做出信访答复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从而进入行政复议程序。

3.不服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当事人可以在接到申诉处理决定的60日内,向教师申诉承办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行政复议承办机关应当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进行办理,从而使该案件进入行政复议程序。

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在实践中大都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六、诉讼。

这里所说的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一)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各方当事人的参加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能够提起行政诉讼:

1.教师向行政机关提出信访或教师申诉申请后,行政机关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答复,教师有权向法院寻求救济,提起行政诉讼,诉请该行政机关履责、作为。

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都会受理并判决该行政机关及时履责。

2.教师不服信访答复,如果信访答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信访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使该案件

进入行政诉讼程序。

信访答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不服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起诉该行政机关行政处理决定违法。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人民法院会依照《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理。

教师申诉处理决定在司法实践中大都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各方当事人的参加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运用国家审判权解决因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纠纷案件的活动。

2003年9月5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3号)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依据上述规定,如果教师不服人事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会依照《民法通则》、《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理。

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瓶颈,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很多学校只有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发一些科研论文奖,值班加班奖,工作业绩奖,逢年过节发一些慰问品,从而调动了教师们继续从教的信心和决心,起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新常态下,这些做法都是违规的。那么如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除了等国家涨工资以外。作为一名学校校长,我认为还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首先,实行人文管理,攻心为上。校长要深入到教师中去,切实了解教师们的实际困难和精神需求,能解决的即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向上级汇报,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解决。对于教师们的精神需求,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地展开一些兴趣活动,充实教师们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达到目的。 其次,要即时组织教师们学习道德模范和师德楷模先进事迹,适时展开大讨论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武装教师们头脑,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奉献。从而达到提升积极性的目的。 第三,领导要以身示范。俗话说的好,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这句话很有道理,要想老师们做的,领导必须带头做,并且要做好,能给老师们作出表率。领导的积极性高,教师们自然就积极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就有希望。

第四,关怀要到位。人是吃五谷杂粮的,都有生疮害病的时候,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教师们年龄都偏大,到了机体衰弱的时候,这时,作为领导,就要时刻注重教师们的身体状况,不提倡教师们带病坚持工作。学校每年要组织教师们实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即时催促教师们住院休息。在教师们住院期间,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到医院看望慰问,这时的教师们才是最感激的时候,身体恢复了,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总来说之,在新常态下,校长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校工作快速、健康、和谐地发展。 实行人文管理,攻心为上,关怀要到位。要即时组织教师们学习道德模范和师德楷模先进事迹,适时展开大讨论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武装教师们头脑,领导要以身示范。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方面大力倡导科教兴国,另一方面却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振兴教育,当务之急是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学校 的发展主体不是校长,而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现在我区中小学的绝大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工作疲惫、压力大的现状,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偏低,特别是已聘的中、高职中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仅仅依靠规章管理、纪律约束、物质奖励,已难以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更难以实现管理目标。作为学校领导要在注重增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管理,积极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激励手段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目标激励适当的目标能够诱发人产生动机和内驱力,激励人持续上进。所以,学校管理者应引导教师参与制定集体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和个人成长规划,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意义、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实现目标后的相关利益等。当教师沿着规划的路径实现既定目标,且目标成果得到即时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感到工作有盼头,干起来有劲头。如我区有的学校确定中远期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构建?一个布 局结构合理,环境优美,既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又充满幸福气息的现代化新型校园?,近期目标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办学设施比较完善,有一定影响力的区直小学。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细化确定学校各处室和全体教师的近期奋斗目标,这样教师努力的方向就比较明确,工作也就有目标了。 二、物质激励马克思以前说过,经济利益是人的最切身的利益。?又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当前,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奋斗在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更是如此。虽然国家也花了大力气,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有了《教师法》,有了教师节,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不得不为生存而担忧,不得不承受着买房子和应对物价飞涨的压力。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的工资是比较固定的,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并不是很有竞争力,这是我们无力改变的现实。如果我们注重寻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使物质奖励的精神价值得以彰显,精神奖励得到物质的支撑。例 1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超过一定年限后每个月除了额定的班主任津贴外,还有一笔特殊津贴。钱能够不多,但这是一种肯定一种荣誉。例2 学校各处室在举行举办各级各类活动中,一定要最大水准的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充分引进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一份小小的纪念品一张奖状一个证书,试想配有物质奖励的名誉谁人不会奋蹄向前? 三、公平激励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必须建立起奖罚分明、公正公平的管理机制。亚当斯的公平论认为,人们总是要把自己的努力和所得的报酬与另一个和自己条件相近的人的努力与报酬实行比较,如果一方比值大于另一方,就会产生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办法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办法 寿光市古城初中王学亮 我个人觉得“需要”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基础和源泉。需要的驱使,使教师产生动机,从而引发教师的行为,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激励等作用。人们追求的需要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因而其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涨、越持久。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满足教师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去激发他们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启发他们树立成就目标,从而实现“为工作而激励,用工作去激励”的构想。 满足教师的需要,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在学校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职工其优势需要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一般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有业务进修的机会。另外他们也有诸如婚姻、住房、子女入托等生活中的问题。而中年教师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绩,并得到领导的认可。老年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并且在学校能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尊重等。面对教职工的优势需要,学校领导者应该首先树立服务意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并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他们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积极推荐他们的学术论文得到发表。对于能力强、成绩突出的要提拔重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于老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另外要尊重老教师,过年、过节领导亲自到家中去拜访,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教师对精神享受的追求胜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来激发。 二、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从思想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何才能做到依靠教师办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首先,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校长,要真正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同时,管理者还要善于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在参与听课、教研教改和兼课等工作中,切忌以领导者或检查者自居,指导工作尽可能采取平等交流、互相磋商、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另外,由于教师在其工作和学习中受多种文化现象的影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思想敏感而灵活多样,有时提出的问题会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过分的,对此,作为管理者要能够理解,不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能采纳的意见一定要予以采纳,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教师。 其次,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就教师工作特点而言,他们所从事的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既有一定的学科分工又负有更广泛地教育任务,所以,对教师的有效管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通过启发他们的工作自觉性、创造性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积极性的调动,要通过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依靠教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来完成。譬如,在“校务委员会”中吸收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领导还要经常性地“沉”下去,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对来自“民间”的声音,管理者不要只让教师雾里看花,一定要有下文,如何解决,是否采纳,要掷地有声,模棱两可的敷衍,教师们会伤心失望。为了有利于保护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对暂不能答复的要经过研究后予以答复,不能解决的要说明情况和原因,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有时,领导者还应该有一点“向我开炮”的精神,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质量。 第三,要关心教师,自觉为教师服务。作为学校的校长,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 三、为教职工树立恰当的目标,在工作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一个正确而合理的目标会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实践表明,人在活动中目标越明确,

关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

关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工作,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科教兴国”,从“办好教育,大胆培养和选拔人才”到“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改革开放来,我们在教育体制机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极为大胆和超前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改革将逐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积极性,改革的成败也在于是否有利于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市场经济大环境和教育产业化的影响,着眼于研究如何针对教师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问题,探求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办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试就人的需求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做些探讨。 一、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教师群体中的表现及满足其需求的意义 如何采取积极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应该从分析教师群体的需求入手,从中探究教师队伍的首要需求,以便施用相应举措。美国管理学家丹尼森指出:能够激励一个组织的成员的因素有四类:一是对他本人和家庭的福利和地位的关心;二是对工作的爱好;三是对组织中一个或多个成员及其良好的评价的关心,以及乐于同他们在一起工作;四是对组织主要目标的尊重和关心。只有把这四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使一个人的力量持久而稳定地发挥作用。对此,必须用需求理论分析教师队伍的需求,并导出积极性的概念及其调动之意义。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等级论简述 人类基本需求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秩序排成一个需求等级。第一级是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须的需要,如饮食、饮水、住房、性欲等。这些是人们最基本的,因而也是推动力最强大的需要。第二级是安全上的需要,这是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如防止工伤事故和有毒气体及污水的伤害、资方的无理解雇、生病或年老有所依靠。第三级是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自己有所归属,既成为某个集体的公认的成员等,这是精神上健康与否的重要内容。第四级是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比较难以满足,是个无限量。第五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是指一个人需要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能,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和特性,

如何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 王永刚 一、从教师的需要入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感情、理智、欲望和需要的支配,未满足的需要是人的行为起点,是积极的源泉。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教师工作的特点出发,利用教师的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因素来激励他们的行为,全面分析教师的各种未满足的需要,包括:自尊荣誉、创造成就、进修提高等精神需要和工资待遇等物质需要,诱发积极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焕发精神的积极性,并保证他们积极性的正确方向和持久性。 二、用目标诱发教师的积极性。 目标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是引发积极性的外部条件,同时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结果。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运用目标管理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发挥目标对教师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全体教师聚合在一起,为实现目标而从事共同活动,从而整体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引导教师自觉的树立目标,发挥目标的能动功能和导向功能,使教师自觉积极的工作,不断的向新的目标奋进。教师的目标与学校目标的和谐统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 三、激发引导教师动机,提高教师积极性。 动机是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标的内部原因,它是引起行动,保持行为,把行为指向一个特定目标,满足人的需要的心理过程。要想激发教师的动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要在教师工作中,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教师间接动机的激发。 四、采用多种激励方式,调动教师积极性。 激励是用诱因来诱发和激起有目标指向的行为。在管理中激发和保持教师积极性都离不开激励。教师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力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学校中各类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办学的主人,离开对人管理,办学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对人的约束,管人虽有对人施加约束影响的含义,但决不能与目标管理约束划等号。对人的管理、实质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组织人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并使个体的人从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诸葛亮在《诸葛武侯文集》中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常不可平,罚不可不均。就是说:用赏赐去激励人们去为国立功。可见激励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动力,激励能使之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效率。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案)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D)。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A)。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D) A、15 B、20 C、30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策略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策略 新宁八中蒋金良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积极性发挥如何,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笔者从教近30年,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师的优势需要,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则处于从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优势需要。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教职工之所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在学校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职工其优势需要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一般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有业务进修的机会。另外他们也有诸如婚姻、住房、子女入学等生活中的问题。而中年教师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绩,并得到领导的认可。老年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并且在学校能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尊重等。面对教职工的优势需要,学校领导者应该首先树立服务意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并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他们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积极推荐他们的学术论文得到发表。对于能力强、成绩突出的要提拔重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于老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另外要尊重老教师,过年、过节领导亲自到家中去拜访,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教师对精神享受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体验学习、体验生命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求,这个过程由两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漫长性。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在长期的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体验,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 其次是生长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累积和连续的特性,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是现在的立身之本,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等经常会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活力,减少对教师工作的倦怠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师不断体验生命的过程。 2、教师应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专业发展不能无视教师原有的经验,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实践,实现智能的重新建构。教师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自身具体实践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简单的内省,

【转载】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转载】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本文转载自宽厚坦荡《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现代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人是所有管理因素中最核心、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管理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什么是积极性呢?心理学把积极性看成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 的动力表现。它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成分处于兴奋活跃状态,使人的智力、体力、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那么人的积极性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行为有其形成的规律,从其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看,它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阶段构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基础和源泉。由于需要的驱使,使人产生动机,从而引发人的行为。同时,目标作为行动结果的超前反映,它能促使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激励等作用。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人们追求的需要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因而其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涨、越持久。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满足教师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去激发他们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启发他们树立成就目标,从而实现“为工作而激励,用工作去激励”的构想。那么,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 一、满足教师优势需要,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总是与需要密切联系的,需要是人的工作的动力系统。人的需要跟人所受的教育、人的观念、人的文化层次和人的处境有关。何立婴教授谈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则处于从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优势需要。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急教职工之所急,想

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王学科 靖远县靖安中学甘肃靖远730614 关键词:教师工作积极性;积极性;方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过硬的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是进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极少数教师政策法规意识不强,师德水平不高,工作缺活力。因此,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当前需要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影响教师工作积极的因素 义务教育的发展的根本在教师,对教师管理的核心应该是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教师的工作热情明显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收入低,负担重。看起来,工资不是很少,但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及其他行业不同,他们没有其他收入、加班费和各类补贴,甚至也没有城市教师所得请客送礼。他们的吃喝拉撒住行等一切费用都要从工资中支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正是需要用钱的时期。 2、学校难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实施一费制收费政策。收费是高压线,学校没有造血功能。所以学校的经费

很紧,拿不出钱来奖勤罚懒。政府承诺的中考奖金只是画饼冲饥。实际上,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 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只要有学生在校,就要有教师上班,包括上早晚自习、一日三餐、夜间查勤等。其实非工作时间,上班也不只是学校,比如医院等,有很多单位。但就是在非工作时间上班,没有加班费。没有补助和补助很少。自然教师就不愿意在非工作时间上班。所以只能排班,作为工作,教师不能,不接受,但要提高积极性,那就难啦。不吃人,奖勤不行,罚懒也难。为了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现在的工资都是打在教师个人账户上。教师为了纪,工作不努力,成绩不好,如果学校拿不出钱奖惩激优,自然也罚不了。当然,绝大多数教师是敬业的。是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但各个学校总是存在少数不自觉的现象。 3、职称的评聘合一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教师一旦进了高级职称,则万事无忧。国家优厚的待遇没有得到优质的工作回报。繁重的工作都落在低收入教师身上,这些教师心理当然不平衡。每次调资与职称挂钩,职称越高,涨幅越大,使教师群体中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事实上就是,在一个学校里,事情做得越少工资就越高。这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对策。 学校领导要主动了解和关心教师的政治工作生活需要激发教师的工 作积极性,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中都要求做到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小学教育学》教育领域内的法律救济制度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小学教育学》教育领域内 的法律救济制度 《小学教育学》教育领域内的法律救济制度 (一)法律救济概说 “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 权利”。法律救济对于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何谓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其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法律救济具有三个特征。首先,权利受到损害是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损害,就无所谓救济。其次,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再次,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 (二)法律救济的主要制度 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主要有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两种。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民事救济主要指民事诉讼制度。在教育领域内,还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们分别是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这教育法规定的两类特殊法律救济制度。

1.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为教师制定的与教师教育教学等权利有关的法律救济制度。它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其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再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种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我国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而确立的。其具体内容为《教师法》第39条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同时,为了保障教师申诉权的行使,《教师法》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以上规定确立了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地

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7146915.html, 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者:肖红 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教师在幼儿园、家长、孩子三者间如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更大限度地发挥其能量。 【关键词】教师调动积极性主动性 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讲,想要有好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共同合作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讲,在幼儿园能否得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更离不开教师。可见,教师的核心作用,而核心中的关键即是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力性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一、工作目标是调动老师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导向 工作目标是每一位教师工作达到一定程度的导向。每位教师工作的需求、意义、价值各不相同,因而目标也自然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哪一种目标,都必须经过实践行动才能够实现,而实践行动中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如:我园组织教师进行的岗位大练兵,目的就是通过练兵让老师们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为了实现目标,老师们便会心甘情愿、积极努力去完成。一般情况,老师们经过练习,在考核之时,过关率达80%-90%,优秀 率达25%-30%。因此,制定适当的目标,能够引导教师奋发向上,明确责任,努力工作。 二、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源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正如有的人喜欢足球,只要有知名足球赛就是半夜里也要上好了闹钟起来看;有的人喜欢唱歌,时不时的总想哼哼上两句;有的人喜欢看书,拿到一本好书往往是想要一口气读完为快。因此,善于洞察、发现教师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教师在紧张、压抑的工作之中感受其间还有许多自己的兴趣点,而这些兴趣点又是与工作紧密联系着的,这对于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也是特别重要的。 三、才智得到认可、赏识,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 每位教师都想有合适的机会把自己的才智表现出来,获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评。为此我们在一次活动中发放了调查问卷。95%的教师认为,平时都较忙,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进行了解、沟通。只要提供平台,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及促进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及促进策略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同时还要做学生思想观念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道德素养的塑造者。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积极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完备的知识系统、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其中积极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完备的知识系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证。 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我觉得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通过以下途径:一是要坚定信念。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就要有忠于职守、热爱岗位,树立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一生的决心。只有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才能产生主动发展的愿望,才能自觉地去学习、思考、实践。二是要努力学习。教师要发展,就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要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向优秀教师和共事的伙伴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

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优良教育教学方法;要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三是要勇于实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是一个与主体性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有赖于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学习、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被动地做教育改革的跟随者,而要主动地做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探索者。四是要不断总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为此,要求教师要经常反思,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丰富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引领与业务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课程标准、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的变革等,都打破了旧有的教学平衡,迫切需要教师努力学习和认真思考。但是,由于当前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屑、不肯、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这显然不能适应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管理者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努力使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要鼓励教师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一是自主学习。面对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以利于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会创新学习,以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以利于快速完善、更新和超越自我,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二是同伴互助。为了引导同伴互助,

如何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管理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焦毅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实验小学 邮编:235052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安徽省淮北市朔里实验小学焦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教育事业就没有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师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改革的核心在于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来自传统观念及其他方面的干扰和阻力。校长在这种特殊时期里,首要任务是稳住教师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机制,让教师安下心来,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前提。 学校工作有本身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可变性和长久性。我们的教师是一群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教师的工作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觉性,他们比一般人更富有自尊心,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从大的方面说,要创造一个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从小的方面说,学校领导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尊重教师,要非常注重教师们自尊需要,对教师多鼓励、多指导、多关心。特别是在教

师工作失误时,应少些指责,多些体谅和帮助,要为教师提供其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要使学校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能安下心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另外我校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对优秀校园坚持“要求、习惯、文化、素质”八个字的四部曲。以我校候课制为例,我校先是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提前两分钟到课堂,由领导班子在一段时期内加强检查,使教师提前到课堂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变成学校的一种文化,最后内化成老师的自身固有的一种素质。 同时,我校还引导教师多角度地进行比较,教师职业也有不少诱人的地方。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一些厂矿企业表现出不适应,面临困境,工人领不到工资;而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就是呈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之后,有好多时间可自己安排,每年有两个月寒暑假,这也是令其他职业所羡慕之处。教师提高认识后心理逐渐平衡,思想情绪也就较稳定。 二:关心教师的生活是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关心教师的生活,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主要是领导和群众的感情深化问题。也是检验学校领导是否把教师真正当做学校的主人、执行和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检验学校领导有无为教师全心全意服务的意识。广大教师既然生活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尤其是当前一些个人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无不影响教师的思想健康,尤其教师的职业性质是讲奉献精神、讲爱岗敬业、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不可避免地和家庭社会,工作发生冲突,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 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会员培训。 2)提出把育人为本教育工作作为基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强大 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 核心任务。 3)提出三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习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 施教。 4)到2020年,我们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 力资源强国。 5)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 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师德是教师考评的底线,可以一票否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 4.《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 养学生的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5.《未成年人保护法》: 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2)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义务性) 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 8.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2)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3)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方法 4)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5)“两全”:全面发展。全体学生; 9.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严谨治学。 10.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 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应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12.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越轨行为即违规、违纪。 13.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要用教育法律条文来表 现。是属概念,包含在教育法概念的外延之中。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14.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核自发性的,主要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 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15.我国教育领域的法律救济途径:行政救济、司法救济、非诉讼的调节与仲裁。 16.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17.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8.《国务院办公厅源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到2020年,要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互扶、文化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共5页文档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自己对一节或几节课教学情况的回忆、小结、分析与反馈。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除了认真地备课、上课外,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时下,教师在教学中都注意到了备课、上课、辅导的重要性,而鲜有多少人意识到课后反思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地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每日三省吾身”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已深入人心。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难有进步,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成绩斐然。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者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却是至关重要的。叶澜教授曾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育家朱永新曾热情地鼓励青年教师:想成为名师吗?请每天认真地写好反思。可见,坚持写好课后反思,既可促进教师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又能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更上一层楼。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后反思的作用 1、总结成败得失,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智慧的火花,沮丧的疏漏,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你记下课堂中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扬,你一定能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当你回忆课堂中的“懊丧处”,吃一堑,长一智,你一定思考着转败为胜的秘诀。把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地分析、归纳、整

理、概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意见,再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长此以往,就会不断地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益。 2、汲取丰富养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观的确立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已被实践认可。及时、深入的做好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师有效的汲取各种养分,不断地补充各种养分,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化认识,完善和提升自我,可以使教师由苦干型转为巧干型,由经验型转为科研型,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 二、课后反思的形式 撰写课后反思,不求长篇大论,但求精悍实用。一般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书写形式也无固定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札记式。教师随笔记下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成败得失,感想偶发等。2、列表式。用列表或图表的形式记录师生活动情况,积累数据素材,从中发现规律,如学生做题错误、教师失败之处统计等。3、探讨式。在教学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探讨新的路子,加以设想,付诸完成。4、评价式。对某一环节、某一案例、某一得失及整体情况作以认真评价;也可以通过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换位思考、对比思考,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中央电大楚雄分校07级(春)教育管理本科 姓名:朱明芬学号:071100045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选题目 (2) 二、存在的问题 (2) 三、主要做法与对策 (3)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聘任制制定文件、政策、措施 (3) (二)学校领导要主动了解和关心教师的政治、工作、生活的需 要 (4) 1、关心教师生活 (4) 2、发挥感情投入的作用 (5) 3、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5) (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几点做法 (6) (四)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逐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7) 1、发挥管理者的率先垂范 (7) 2、注重教师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7) (五)凝聚人心所向是关键 (8) 1、领导表率是凝聚人心的关键 (8) 2、思想工作是凝聚人心的动力 (9) 3、帮困解难办实事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工作 (9) 参考文献 (10)

中央电大楚雄分校07级(春)教育管理本科 姓名:朱明芬学号:071100045 摘要:教师队伍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使用,也包括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环节的协调监控,其中最富有实际意义的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通过有效途径挖掘教师的创造力,调动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制定激发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主题。 关键词:学校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 一、选题目的。 蟠猫中心小学学校始建于1941年,称北新乡中心学校,为两级小学。1953年称蟠猫中心小学含初中、小学。2006年秋,教育体制改革,分离出附属初中班,成立“蟠猫中心小学”仅设小学部在中心学校,下辖碑厅、蟠猫、古岩、朵苴、双龙、龙泉、阿橄榄、联丰8所完小和4所村小、1所中心幼儿园,全乡共有图书6369册,办公电脑4套,远程教育信息化设备7套,现有在校学生972人,教师73人,其中本科5人,专科56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小学一级教师52人,二级教师8人,未定级教师3人。蟠猫中心小学在蟠猫乡政府所在地的大古岩村,属少数民族聚居区。我们的办学宗旨是“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安全为保障,群策群力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学校校训是“崇德立志、勤学善思”,校风是“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学风是“乐学、善思、创新、会用”,师风是“守法、诚信、自强、奉献”。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精心管理、教育、苦干、实干下,近两年的教育教学成绩均名列山区片前列。 二、存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