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

宁夏大学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
宁夏大学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

毕业论文

(2014 届)

题目宁夏大学学生成人依恋的状况

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专业心理学(第二学位)

年级 2011级

学生学号 12011243382

学生姓名汪祥伟

指导教师王惠惠

目录

1.引言 (2)

1.1 依恋理论研究 (2)

1.2 成人依恋 (2)

1.3成人依恋的类型和维度 (3)

1.4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3)

2.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3)

2.1 问题提出 (3)

2.2 研究目的 (3)

2.3 研究假设 (3)

2.4 理论意义 (4)

2.5 实践意义 (4)

3. 研究方法 (4)

3.1 研究对象 (4)

3.2 研究工具 (4)

3.3 研究程序 (4)

3.4 数据处理 (4)

4. 研究结果 (4)

4.1 性别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4)

4.2 专业类别和依恋类型的关系 (5)

4.3 所在年级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5)

4.4家庭居住地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6)

4.5民族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6)

4.6父母教养方式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6)

4.7恋爱经历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7)

5.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宁夏大学学生成人依恋的状况

汪祥伟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专业银川 750021)

摘要:目前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然而在恋爱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不能直面挫折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个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依恋风格也会因人而异,他们在处理恋爱关系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也会有差异,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能够成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只能加剧矛盾影响其恋爱关系。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关系,着重探讨和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具体反应和表现。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依恋焦虑依恋回避

1.引言

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实习阶段,而在此阶段的人际交往和处事原则都深刻印象以后的方方面面。亲密关系对每个人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恋人、爱人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伴侣,与他们的关系则是人生中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将成为我们人生体验中的核心部分,恋爱这一亲密关系,对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有着心理方面的特殊意义。一方面,恋爱关系能够给予大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另一方面,恋爱关系能够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满足。

本文从大学生亲密关系与行为中对其成人依恋类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整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倾向。

1.1依恋理论研究

Bowlby和Ainsworth等人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0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能够促进与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些活动模型,这些活动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 (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 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 (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些“内部活动模型”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有关依恋对象是具有情感效用性和反应性的知识又可以给婴儿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因此,婴儿可以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进行探索活动的安全基地”

尽管Bowlby的理论主要是强调依恋发展的共同特点,随后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依恋的个体差异。例如,Ainsworth等人通过一个结构化的实验室观察程序——“陌生情景法”——对婴儿在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与重聚的一些场景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编码,划分出了三种婴儿依恋行为的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1.2 成人依恋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Freud,1964),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在个体以后的情感联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鲍尔比(Bowlby,196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一些认知理论进行了整合。并且依恋理论由他建立起来,他认为依恋是人们在以后的各种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国学者对于成人依恋研究的关注点不同,他们对成人依恋的定义也是有所不一样。Cassidy(1985)认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对早期亲子关系的记忆,以幼年时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在1991 年,威尔斯(Welss)认为与其他的社会关系相比,依恋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寻求亲近,就是个体寻求比较亲近的关系。第二个特点是安全基地效应,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寻找能够给予自己安全感的地方。第三个特点是抗拒分离,个体喜欢与自己亲人呆在一起,讨厌分离的感觉。Berman 等人认为成人依恋是指人格特性中的一种稳定品质,个体在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希望找到可以依恋的对象,并且这个依恋对象可以提供安全感(刘敏珍,2000)。我国的研究者吴薇莉对成人依恋的定义中认为成人依恋是建立在童年依恋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认为评价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学者对成人依恋的定义可以总结出,依恋及成人依恋是情感联系的表现方式之一,它具有这样的特性—亲近性、安全性、潜意识性和强烈性。John Bowlby 认为,内部工作模式的特点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个体内化。个体在自己和其他人这种特性的基础上,他对此进行预测和判断,从而有效地指导个体行为发展。然而由于时代的不断推进,也使得过去的这种模式逐渐的被强化,它逐渐变化成无意识的操作,成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对稳定的一种认知模式。总之,个体以前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在人们的终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ain 等人,2006)。

1.3成人依恋的类型和维度

由于各位学者对于成人依恋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对于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导致测量工具的维度有所不一样,AAI 依据成人依恋方式和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将成人依恋分为两个维度:安全或焦虑维度和去活化或超活化策略维度;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中依恋的类型可由依恋的维度转换而成,依恋维度由依赖维度、亲近维度和焦虑维度组成;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共同组成了ECR-R(亲密关系体验之修订版)中的依恋成分(吴薇莉等人,2004)。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由李同归等人制作的ECR中文修订版。

1.4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田瑞琪(2004)的研究发现,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曾恋爱过的大学生。这与台湾陈勤慧在2000年的研究相类似,她采用shaver1987年的三分类方法发现:在无恋爱经历的人中以逃避型(高依恋回避)的人居多(占50%),其次上是焦虑矛盾型(高依恋焦虑),最后是安全型。另外,她在研究上海杭州等不同城市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时候比较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存在城市差异。田瑞琪的研究还显示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

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曾恋爱过的大学生;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曾恋爱过的大学生。

在郭庆童(2007)的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类型上并没有显著的区别,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态度都不会影响成人依恋的发展。但是苏逸珊(2002)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冷漠,也有研究表明社会化造成女性更重视情感的亲密性,男性更强调独立,这正和成人依恋中回避和焦虑维度有某种程度的暗合,研究也的确发现男性比女性更为回避,这都是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的。此外,郭庆童在研究中发现城乡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而在谢佳佳(2013)的研究中,不同生源地的理工科大学生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城市的学生明显高于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城镇的学生明显高于农村的学生;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城市的学生显著高于农村的学生,城镇的学生显著高于农村的学生。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的依恋回避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年级的理工科大学生在依恋焦虑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2.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2.1问题提出

本研究中认为成人依恋是指人们回忆和再现自己儿童时期关于亲密的人的依恋经验,并且现在对以前的依恋经历加以评论。那么,性别,专业类别,大学生所在年纪,家庭居住地,类型,名族,父母教养方式,是否有过恋爱关系对于成人依恋的类型是否有影响,以及这其中是否有区别?

2.2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对于宁夏大学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进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整个大学的大学生成人依恋水平。

2.3研究假设

2.3.1大学生成人依恋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2.3.2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专业类别上存在差异

2.3.3大学生成人依恋在所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2.3.4大学生成人依恋在民族上存在差异

2.3.5大学生成人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

2.3.6大学生成人依恋在恋爱经历上存在差异

2.4理论意义

我国的成人依恋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关于专业类别与成人依恋类型是否有关系更是一片空白,而关于父母管教方式对于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研究有很多,并且也取得了丰富的结果,但是他们并没有研究过文理工科

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主要研究宁夏大学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性别,专业类别,所在年级,家庭居住地,民族,父母教养方式和恋爱经历之间的关系。

2.5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研究宁夏大学大学生成人依恋、性别,专业类别,所在年级,家庭居住地,民族、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是否有过恋爱经历之间的联系,进而考察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相关因素。这样的研究对于校方在之后的心理咨询和医疗过程中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并且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程度的心理医疗来进行帮助。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宁夏大学抽取本科生(大一至大四)共500人,经其本人同意后对其进行测验,并即时回收。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7份,回收率为91.4%。其中男生226人,女生231人。理科学生140人,文科学生177人,工科学生140人;大一95人,大二100人,大三132人,大四130人;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有230人,城市有227人;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民主型的有277人,权威型的有81人,溺爱型的有16人,放任型的有83人;汉族有307人,回族有128人,其他有22人;其中369人有过恋爱经历,88人没有恋爱经历。

表1 被试的基本情况

性别专业类别年级

男女理科工科文科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226 231 140 140 177 95 100 132 130

百分比49.5 50.5 30.6 30.6 38.7 20.8 21.9 28.9 28.4

家庭居住地民族是否有过恋爱经历

农村城市汉族回族其他有无

人数230 227 307 128 22 369 88

百分比%50.3 49.7 67.2 28.0 4.8 80.7 19.3

父母教养方式

民主型权威型溺爱型放任型人数277 81 16 83

百分比%60.6 17.7 3.5 18.2

3.2研究工具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该量表由Brennan等人编制,李同归等人进行的中文修订,共36个问题,根据题目的内容可以把这两个因子命名为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每个因子由18道题组成,问卷采用7点计分。这个量表被证明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并被广泛的使用,成为成人依恋的标准量表。

3.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的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提前装订成册,采用个人施测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分发给宿舍及图书馆的人,讲解本次测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开始测试,一段时间后再去收回问卷。

3.4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对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的数据处理时,对于没有回答完整或者回答不认真的同学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4.研究结果

4.1性别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2 性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维度性别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t P

依恋回避男 1.111 5.222 3.329 0.763

-0.341 0.733 女 1.056 5.278 3.354 0.822

依恋焦虑男 1.000 6.000 3.605 0.867

-0.370 0.711 女 1.611 5.722 3.634 0.820

由表2可知,在关于性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性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女性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男性被调查者。

4.2 专业类别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3 专业类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维度专业类别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 F P

依恋回避理科 1.056 4.833 3.366 0.783

0.686 0.504 文科 1.056 5.222 3.288 0.830

工科 1.444 5.278 3.386 0.755

依恋焦虑理科 1.500 6.000 3.696 0.872

1.625 0.198 文科 1.000 5.889 3.638 0.800

工科 1.000 5.500 3.519 0.862

由表3可知,在关于专业类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

通过方差分析可得,专业类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专业类别为“工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略大于其他专业类别的被调查者;而专业类别为“理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其他专业类别的被调查者。

4.3年级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4 年级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维度年级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F值P值

依恋回避大一 1.278 5.000 3.343 0.779

1.465 0.223 大二 1.167 5.222 3.438 0.723

大三 1.611 5.278 3.379 0.826

大四 1.056 5.222 3.229 0.814

依恋焦虑大一 1.889 5.389 3.719 0.769

0.676 0.567 大二 1.000 5.222 3.571 0.835

大三 1.000 5.944 3.628 0.847

大四 1.611 6.000 3.576 0.898

由表4可知,在关于年级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年级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各个年级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

4.4家庭居住地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5 家庭居住地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

维度家庭居住

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t值P值

依恋回避城市 1.056 4.833 3.281 0.816

-1.638 0.102 农村 1.444 5.278 3.402 0.766

依恋焦虑城市 1.000 6.000 3.606 0.862

-0.347 0.729 农村 1.500 5.944 3.633 0.826

由表5可知,在关于家庭居住地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家庭居住地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农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城市的被调查者。

4.5 民族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1-5 民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维度民族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 F P

依恋回避

汉族

1.056 5.222 3.283 0.784

2.604

0.075

回族 1.444 5.278 3.463 0.797 其他 2.056 4.833 3.462 0.834 依恋焦虑

汉族

1.000 6.000 3.590 0.829 0.800

0.450

回族 1.667 5.722 3.659 0.859 其他

2.333

5.944

3.795

0.956

由表1-5可知,在关于民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民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 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各个民族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 4.6 父母教养方式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1-6 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 维度 父母教养方

式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F P

依恋回

民主性 1.278 5.278 3.310 0.774 0.479 0.697

权威性 1.111 5.111 3.387 0.825 溺爱性 1.333 4.333 3.295 0.748 放任性 1.056 5.222 3.414 0.838 依恋焦虑

民主性 1.000 5.889 3.537 0.861 2.278 0.079

权威性 1.000 5.222 3.742 0.832 溺爱性 1.611 5.333 3.705 0.832 放任性

1.500

6.000

3.758

0.772

由表1-6可知,在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 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父母教养方式为“放任性”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其他父母教养方式的被调查者。 4.7 恋爱经历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表1-7 恋爱经历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1-7可知,在关于恋爱经历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可得,恋爱经历不同的被调查者仅在“依恋回避”上的表现存在显著性

维度 恋爱经历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t

P

依恋回避

有 1.056 5.278 3.274 0.812 -4.378

0.000

无 2.222 5.000 3.625 0.638 依恋焦虑

1.000 6.000 3.631 0.879 0.719 0.473

1.889

5.222

3.570

0.674

差异,因为其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无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大于有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而有无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的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

5.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可得如下的结论:

在关于性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性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女性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男性被调查者。与谢佳佳(2013)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

在关于专业类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专业类别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专业类别为“工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略大于其他专业类别的被调查者;而专业类别为“理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其他专业类别的被调查者。

在关于年级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年级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各个年级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但是在谢佳佳(2013)的研究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不同年级的理工科大学生在依恋焦虑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在关于家庭居住地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家庭居住地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农村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城市的被调查者。在这一方面,与其余相关研究也有很大差异,在谢佳佳(2013)的研究中,城市学生在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方面均大于生涯地为农村的学生。

在关于民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民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各个民族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民族不同,可能对成人依恋类型产生影响的原因即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同。

在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方差分析可得,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上的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父母教养方式为“放任型”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焦虑得分略大于其他父母教养方式的被调查者。通过马淑娟等人(2007)的研究发现,家庭环境的确对成人依恋的形成有所影响。

在关于恋爱经历不同的被调查者在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恋爱经历不同的被调查者仅在“依恋回避”上的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从各项得分均值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无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大于有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而有无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的依恋焦虑得分均无明显差异,表现的差不多。而通过谢佳佳(2013)的研究发现,不同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依恋焦虑纬度上有显著性差异,无恋爱经历学生的依恋焦虑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的学生。

参考文献

林艳艳,李朝旭(2006).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2006)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陈丽君.(2005).青少年依恋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吴薇莉.(2004).成人依恋在社交焦虑障碍(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疗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

徐艳丽,高志华,李建明,(2009),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2004).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倩倩,刘丹,车宣仪.(2008).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及抑郁之间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陈国法,朱伟,王催春.(2011).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理论的应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金艳,唐日新.(2007).亲密关系经验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李涛,王庭照,徐光兴.(2010).成人依恋及其特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马姝娟,戴美林,陈霞.(2007).高校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刘小青.(2008).亲密关系满意感研究综述[J],创新.

张奇莉.(201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

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

谢佳佳(2013),理工科大学生成人依恋_应对方式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

田瑞琪(2004),大学生成人依恋测量与相关人格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郭庆童(2007),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

【摘要】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逐渐地由婴幼儿的研究焦点发展到成人依恋的研究,与他人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个体成长中心理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而在心理健康的某些具体症状上,如抑郁、孤独感等更是与成人依恋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关系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健康;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 国外许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结果认为,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带来不同性质的行为和社会认知,它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状况。Bowlby就曾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通过综述我国以大学生为被试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其焦虑、抑郁以及其它的负性情绪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成人依恋概念 关于依恋的研究最初是对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如母亲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的概念。他在依恋的定义中的描述是“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 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1]1987年,Hazan和Shaver将Bowlby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 认为即使在成人阶段, 也会表现出如儿童依恋一样的个体差异。自此后,成人依恋逐步地成为依恋研究的焦点。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2]。Berman与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3]。我国吴薇莉定义为“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4]。 2 成人依恋的类型 Hazan与Sperling提出,成人依恋的类型与在婴儿中发现的依恋类型相一致,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恐惧—回避类型,提出一个两维的依恋模型,分别是自我--他人和积极--消极,概括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由此区分和定义了个体的四种依恋风格(Bartholomew, 1990, 1991) ,分别是安全型(secure)、迷恋型(preoccupied)(也有译为先占型、卷入型、专注型、矛盾型的)、冷漠型(dismissing)(也有译为拒绝型、忽视型、排斥型、回避型的)、恐惧型(fearful)(也有译为害怕型、混乱型的),后三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5]安全型表现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感到舒适,对早期关系的看法恰当,能较好的评价依恋关系。认为关系有价值,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而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的成人不能整合评估过去的经历及其意义。迷恋类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表现出对过去经历理解的混乱,对人际关系过渡沉溺和依赖(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拒绝类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他们回顾特殊事件有困难,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恐惧的个体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6] 3 成人依恋的测量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

宁夏大学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 学号: 研究生姓名: 学位类型: 学科专业: 参加的学术活动 导师签字: 年月日附: 学术活动记录

研究生第一次学术活动记录 说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活动需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报在本记录册的相应栏目内,由学生留存。达到要求后,装订成册交导师签字,然后上报所在学院核定,学院统一将本记录册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研究生第二次学术活动记录 说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活动需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报在本记录册的相应栏目内,由学生留存。达到要求后,装订成册交导师签字,然后上报所在学院核定,学院统一将本记录册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研究生第三次学术活动记录 说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活动需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报在本记录册的相应栏目内,由学生留存。达到要求后,装订成册交导师签字,然后上报所在学院核定,学院统一将本记录册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研究生第四次学术活动记录 说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活动需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报在本记录册的相应栏目内,由学生留存。达到要求后,装订成册交导师签字,然后上报所在学院核定,学院统一将本记录册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研究生第五次学术活动记录 说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要求,每次学术交流活动需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报在本记录册的相应栏目内,由学生留存。达到要求后,装订成册交导师签字,然后上报所在学院核定,学院统一将本记录册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

成人依恋研究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伴侣选择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就业难、考研热、学业竞争压力大、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差距拉大等因素综合的困扰,提高主观幸福感我们准备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成人依恋、自我表露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无所谓对错,请你按说明真实地填写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个问卷做完。这里我们向您保证:问卷填写完毕后我们将进行保密处理,我们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与此次调查有关的信息。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性别年龄来源(城镇/农村) 学校年级专业 是否曾经恋爱过累计恋爱时间长短是否是独生子女 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 此部分问卷包括60个项目,主要涉及你对母亲、父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等在不同方面的自我表露程度。请你认真阅读问卷上的每道题目,然后在答题纸上,不同对象后的相应等级上划勾“√”,不要对每题的含义进行过多地思考。评定等级如下:0——什么都没说;1——说了一些(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这方面的一般印象);2——非常详细地告诉了他人(在这方面他完全了解我,并能精确地描绘我);X——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以至于他人对我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题目对父亲对母亲对同性 朋友对异性朋友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态度和观点1.我的信仰及我对它的观点 2.我对宗教团体的个人意见和感受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无神论者3.我对共产主义的看法 4.我对现在的政府的看法——国家领导人、政府、政策等 5.我对别人的出身、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 6.我对饮酒的看法 7.在性道德上我的看法——即我认为我与他人在性问题上应遵守的行为8.我评价女人漂亮、有吸引力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魅力在哪里9.我认为作为男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也就是在男人身上要寻找的品质10.我对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看法 爱好和兴趣1.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的食物的制作方式,我不喜欢的食物 2.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饮料 3.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音乐 4.我喜欢的读物 5.我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6.我对服装上的爱好 7.我喜欢的房子的风格和家具的特点 8.我喜欢的晚会和社交聚会的类型 9.我喜欢的闲暇活动方式,如打猎、读书、玩牌、运动、聚会、跳舞等10.我最喜欢得到的礼物 学习或工作1.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压力和紧张是什么 2.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令人讨厌的事情 3.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开心和最满意的地方 4.阻碍我学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的缺点和生理缺陷 5.我学习(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 6.在学习(工作)上,我被其他人(老板、同事、教师等)欣赏时的感觉7.我的学习(工作)志向和目标 8.学习(工作)中,我得到薪水或奖赏时的感觉 9.我对自己已选专业(或学习前途)的感觉——不管我对它是否满意10.我对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的感受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一、学科领域简介 1、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以外国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形式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国语言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重点是揭示语言的一般性质和共同规律,研究语言的结构及类型、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科学,它以理论语言学为依托,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是综合各科知识的一门学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专门用途英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篇章教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等。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包括音系学(phonology),语法学(grammar),形态学(morphology),句法学(syntax),和词汇学(lexicology)。语言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当时古印度和古希腊的语言学家最早观察到语言中的某些规律。从那时以来,语言学已从哲学研究中脱离出来,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最近的趋势是语言学和社会科学,如人类学(anthropology)、心理学(psychology)、社会学(sociology)等多方面交融,更广泛地使用实验和数学的方法,并日益应用到实际领域,如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文体学(stylistics)等。语言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50年代以来在国外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 应用语言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最初指语言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言学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纂、人工智能的应用语言学。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广,应用语言学的边界也在延伸,它的涵盖面越来越广。第12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提出了30多个接受论文的领域,既包括各个语言学科和交叉语言学科,如语言理论、词汇学和词典编纂学、方言、语用学、修辞风格学、对比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也包括很多应用领域,如双语与多语制、儿童与成人语言机制、语篇分析、第一/第二语言习得、课程设计、语言测试、机器翻译、教师培养等,可见,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势头是广泛地应用各个语言学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成人依恋的研究及其进展

1987年Hazan 和Shaver 把依恋的研究 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后,成人依恋逐渐成为依恋研究的热点。1.1依恋及成人依恋的含义 成人依恋的定义要从最初的依恋(attachment )研究开始,John Bowlby 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他在二战期间发表“依恋与疏落”,详细阐述了早期依恋理论,并指出依恋关系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 。两维是指积极和消极,四类型是指安 全型、迷恋型、淡漠型和恐惧型。此模型是后来成人依恋类型测量的依据和基础。 1.3成人依恋及其相关研究 随着成人依恋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开始注重结合人们的生活探讨两者的关系,主要有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婚姻质量以及人格特质之间的研究,大学生的依恋关系与其社交焦虑的研究,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之间的稳定性 等。国内学者李同归 等通过 实证研究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 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吴薇莉, 刘协和

AAS的在中国的信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AS量表将成人依恋分为三个因子的理论构想。但由于文化异,AAS在中国的应用还需要修改个别条目。 Horowitz1991年编制的关系问卷(RQ)在Hazan和Shaver 的三类型的基础上增添了恐惧型,问卷包括ABCD四个类型,要求受测者在7点量表上,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亲密人际关系,最后从四种类型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一种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Brennan和Shaver(1997)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是在所有有名的自我报告类成人依恋量表基础上形成的,共36道题,两个因子: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每个因子由18道题构成。这个量表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2006年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对其进行了中文版修订。4研究不足和展望 4.1关于成人依恋的分类和测量 关于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最关键的是研究工具问题。由于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对依恋的测量既有类型的又有维度的,且没有标明采用某测量方法的标准,这样便常常使结果不一致,这是成人依恋研究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需要以后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整合工作。 目前研究方法仍主要集中在自我报告法上,针对其存在的单一性,社会认知方法在依恋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启动实验方法, 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中吸取长处 。 关于依恋研究的病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依恋类型和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上,对成人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心理病理机制研究却少有触及。以后的研究要把握安全与不安全成人依恋区分的标志,并深入研究依恋的可变性。改善和治疗不安全依恋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将成为依恋研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当然,发展和改良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是以后研究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4.3关于成人依恋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对目前国外的成人依恋研究,我国才起步不久,许多理论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结果。成人依恋的分类和行为模式上中西方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注重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来进一步修订国外引进的测量工具,最后形成适合本土的权威理论。 成人的依恋关系作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由于成人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复杂性,该领域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整合研究方法的研究,依恋的稳定性问题以及依恋的临床应用等,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注释: FeeneyBC.Asecurebase:Responsivesupportofgoal strivingsandexplorationinadultintimaterelationship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J].2004. 87. 李同归,李楠欣.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 吴薇莉,刘协和.成人依恋类型影响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回归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2. 王小妍,郭永玉.成年期的依恋与探索[J].心理学探新 ,2008.28.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况)(1)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2)大学生的依恋在性别、专业、年级、恋爱经历、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依恋回避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的回避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年级上基本不具有差异,但在个别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低于乡镇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任何显著差异。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这与田瑞琪2004 年在大学生中的调查结果一致。国外大多数的研究中都是安全型的比例最高,如Lopez在2002年的研究,依恋类型中安全型(46%)、恐惧型(20%)、冷漠型(19%)、迷恋型(15%),Creasy 在2001 年采用AAI 对145 对恋人进行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国内早期的研究多数也是安全型人数最多。分析以上结果的原因,中外成人依恋的比例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化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如同希望那样强烈的身体接触,因此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分数高于国外研究,而依恋类型的划分是有维度计算的来,因此我国的安全依恋人数比例低于国外实属正常。恐惧型的人的特点是与人亲近不舒服,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很难相信他人,担心会受到伤害,分析这种依恋类型的人的特点,可以看出非常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教育理念,“内敛、含蓄、谨慎……”,因此原因,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恐惧型人数比较多。与我国早期依恋类型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造成,早期多使用陌生人情景法,两者对不同依恋类型的表现有不用的界定。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恋人、朋友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人们观念的转变(如责任感减弱、离婚的增加等)使得人们的焦虑维度的分数增高,导致恐惧类型的人数增多。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依恋状况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性别差异,而焦虑维度无性别差异。4个子维度上均差异

宁夏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经验——经历过才会明白 你有多强

宁夏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经验——经历过才会明白你有多强 文|金ZT/凯程网课学员 宁夏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终于能静下心来写这篇考研经验分享了。我的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双非,报考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最后调剂到宁夏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拟录取。下面来说一下我的经验分享啦。我的初试总分是363分。 一、各科经验 政治:63 关于政治,我是报了网班,在这里强推王一珉、米鹏老师,真的真的很好!刚开始基础完全没问题的,因为报了有道之后会发书,包括真题、练习题,到了后期还会发笔,一路跟着真的不错! 政治大题千万别急,因为大家都是背肖4肖8,所以前期就是做选择题就好了,别着急大题。肖8我只是做了选择,看了大题(其实应该也要背的大题,但其实肖4完全就够了,肖4一定要背!)。外加我还背了徐涛老师的黄皮书!(真的!当时考试看到题惊了,题目都一样)。 总之徐涛老师的黄皮书,到后期十一月吧我记得,出来以后就赶紧买,每天一章完全可以的,一定一定背完要复习!肖4也要背!这两个背下来大题完全没问题!我的政治主要就是选择不好,但其实当时下来以后我对了答案,单选全对,全都是多选错了好多,所以分数下来了,这就证明着我的基础还是不牢固,一定要强化基础。 英语二:65 我的英语还是选择跟有道,超喜欢有道的老师。因为我基础弱,之前六级也是跟了有道,最

后过了一分哈哈,努力一定会有结果(一定要坚持中途别放弃。)楠楠老师的阅读技巧,做起来真的速度很快!奶哥的作文万能句和模板,绝了!根哥背单词的方法,以及根哥幽默的上课方式,更绝了!坚持课程跟下来,有作文技巧,阅读技巧,完全够用的! 在这里想说的是,无论选择哪个老师,一定要掌握你适合的技巧,前期来得及,最近的真题一定要放到后期做,因为最近的真题是和每年考研真题最接近的。 接着就是我的一些小技巧,这个路程中可以去背作文,摘抄作文,一定要专门的英语本,去做自己的记录,别乱了阵脚,英语一定要背单词!不能断。从三月开始我就每天不断在背单词,以及每篇阅读里的单词,长难句,一定要搞懂,功夫不负有心人,加油! 教育综合(333):115 这门想必教育学的你们都再熟悉不过了,每个学校都会考,并且书是最多的,刚开始复习一定会头疼的,而且还会到后期崩溃!因为东西太多,但是很清楚的是,只要背的越熟,越分高。 中民近几年的333题,都一些偏,今年也是出了一道20分论述(我完全没见过),所以这个题我只答了基础部分,其他的都还行,这里能清楚的是,针对每个学校333有不同的套路。333我报了凯程的网班,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个网班,我是在微信里搜全网关于333复习技巧,才知道了这个徐影老师的公众号,真的很感谢您。 从一开始听课,基础班,我就开始做笔记,听完之后,冲刺班是进行补充,接着到了后期就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成人依恋研究进展_汤芙蓉

1.成人依恋研究的提出 依恋研究的先驱者Bowlby 认为依恋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经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成人的情感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1],“个体早期与父母的经验与他后来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之间有很强的因果联系”。另一位依恋研究的杰出贡献者Ainsworth 认为对父母的依恋联结会持续一生,并会发展到对其他的亲近人群中[2]。研究发现成人在处理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时也会出现类似亲子依恋的行为模式,如亲密维持、分离焦虑以及将对方作为“安全基地”等[3]。由此研究者认为成人的亲密关系可以看作是依恋关系。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Hazan 和Shaver 认为成人依恋有 着亲子依恋相似的类型,他们采用了Ainsworth 的三分法作为框架来组织成人依恋关系中情感和行为的差异。即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研究发现,运用三分法所得到的成人依恋分布结果与早期婴儿依恋的分布大致相同。他们还认为成人依恋的个体差异源于在不同依恋史基础上形成了对亲密关系不同的期望与信念,或者说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式”。依恋工作模式会对个体一生的亲密关系都会有一种导向和成形作用[4]。 2.成人依恋的测量及其类型 2.1成人依恋的测量 在亲子依恋关系中有明确的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之分,而在成人依恋行为系统中依恋双方的角色是交互的,同时是依恋者也是接受照顾者,这种交互作用给测量带来了挑战。另外成人的行为表达含义复杂,不易观察和分辨,所以在对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研究进展 汤芙蓉 摘要:近年来依恋研究已经由亲子依恋拓展到成人依恋,本文系统概述了成人依恋的提出、成人依 恋的测量手段和类型划分、现有两大研究取向(发展临床取向和社会人格取向)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该领域将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成人依恋发展临床取向社会人格取向 作者简介:汤芙蓉,四川南充人,四川警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158

大学生成人依恋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涯脱离,进入到一个自由、多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心理带来较大的改变。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产生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容易形成焦虑,是自身人际关系复杂。归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自我怀疑。文章从性别、年级、专业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能力 引言 成人依恋起源于弗洛伊德时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会产生对应的依恋行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依恋的范围转为成人,包括对朋友、爱人等依恋,对于成人依恋的对象是自己信任、稳定的长期关系。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对想要实现目标的信心与信念,分为高自我效能感与低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较为自信,通常不会怀疑自己,在面对苦难时认真努力,期望能够获得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常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够完成任务,反而削弱了自己完成任务能力。情绪管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通过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这三者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依恋焦虑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依恋焦虑比男生要高,也就是说明女生更容易在依恋关系中感受到焦虑情绪。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生在POS(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DES(沮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ANG(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两方面高于女生。结合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女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交流互动网络,通过交流来分享和诉说,这种方式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而男生之间交流比较少。男生有打球、玩游戏等爱好,帮助男生发泄消极情绪,而女生习惯把消极情绪闷在心里,自我消化。性别的差异导致了男女生之间的依恋焦虑、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表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

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综述及展望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国外职场孤独感研究的主要文献,将其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介绍到国内,为我国学者研究职场孤独感提供借鉴和参考。而且,本文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今后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职场孤独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职场孤独感情感剥夺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 引言 随着职业情绪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个体在组织中的情绪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对个体和组织产生破坏作用的负性情绪。孤独感作为一种弥散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在职场中会有什么表现,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逐渐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 职场孤独感的概念内涵 早在1984年,Gumbert和Boyd就发现,小微型企业主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孤独感,他们将这种工作场所中的孤独感称为职场孤独感(workplace loneliness)。他们认为,由于小微型企业主缺乏可以与之分享经验、意见和情感的同事交往,他们不可避免会陷入到职场孤独感中。随后,Kamphuis(1987),Bell(1990),Reinking和Bell(1991);Chadsey?Rusch、Steinburg,Sullivan和Montoya等都对职场孤独感都做了一定的研究,随着职场孤独感研究的升温,Wright(2005)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系统论述了职场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对职场孤独感做出了定义:职场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在工作场所中所期望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以及个人缺乏弥合这种差异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导致的一种孤独体验,属于工作场所中的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Wright对职场孤独感的定义十分清晰和准确,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 Wright(2005)在定义职场孤独感的同时,强调研究者必须注意职场孤独感和职场孤立(workplace isolation)之间的区别。职场孤立是个体被驱逐出组织支持网络(Smith,2005),它描述的是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一种客观状态,和工作排斥等概念比较接近,而职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可能和职场孤立有密切关系,但他们绝不是同义词。职场孤立反映出个体被排斥在同事关系网络之外,不能从同事或上级那里得到帮助和支持,在组织中的独处、孤立以及缺乏组织支持,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职场孤独感,但是这些词语之间的概念是不同的。 职场孤独感的结构维度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孤独感的结构维度,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无共识。Russell,Peplau 等(1980)认为孤独感是一种单维度的情绪反应,是由个体对社交的渴望和期望值与实际水平差距过大引起的,他们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感到孤独的人均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然而Weiss则认为孤独感应该包含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情绪孤独感指的是个体由于其依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孤独感;社交孤独感则是指个体因为其社会整合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由于缺少社会感而引起的孤独感。调查表明,Weiss的二元观点影响最大。 关于职场孤独感的维度划分,Wright在借鉴Weiss观点的基础上做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他认为职场孤独感包括两个维度,即情感剥夺(emotional deprivation)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lack of social companionship)。情感剥夺是指由于员工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缺陷,而导致其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会造成员工在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指的是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缺失,这会导致员工脱离组织关系网络,产生与其他组织成员的疏离感。他的这种划分和Weiss的二元观点相承接,其中情感剥夺对应情绪孤独感,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对应社交孤独感,后续很多研究者的数据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因此这种划分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