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

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
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

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

第一篇[产业经济部分]

1、医药工业总产值情况

2、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3、医药工业盈利水平

4、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

5、医药商业销售增幅回落

6、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总体趋稳

7、药品终端市场规模扩大

8、医药外贸情况

第二篇[医院终端部分]

1、中国的卫生机构状况

2、2007-2013年中国药品医疗终端规模

3、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和中成药各大类药品市场份额状况

4、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主要大类重点品种前10位分析

5、中国医院终端中成药各大类重点品种前10位分析

第三篇[零售终端部分]

1、中国零售药店发展概况

2、中国药品零售终端规模

3、中国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

4、中国药品零售终端主要大类重点品牌前10位分析

第一篇[产业经济部分]

1、医药工业总产值情况

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3.31%,进入“十二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了26.50%和20.10%。2013年达22297亿元,同比增长18.79%。

我国化学原料药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由于受外贸出口整体滑坡,医药原料药外需大幅萎缩的影响,复合增长率由“十五”期间的19.11%降至17.21%,进入“十二五”,外贸萎缩仍在持续,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21.37%和15.10%。2013年达3954亿元,同比增长16.35%。

由于医药内需保持稳定,我国化学制剂工业在“十一五”期间保持增长势头,复合增长率上升至23.31%,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22.67%和22.80%。2013年达5931亿元,同比增长13.35%。

受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等因素拉动,我国的中成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十一五”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79%。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34.73%和20.80%。2013年达5242亿元,同比增长23.26%。

生物制剂行业是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十一五”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61%,进入“十二五”,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32.38%和19.70%。2013年达2465亿元,同比增长29.38%。

2、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24.40%,进入“十二五”,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26.06%和20.27%。2013年达21543亿元,同比增长17.91%。

3、医药工业盈利水平

“十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一直徘徊在8%-9%之间,在2006年滑落到近十年的最低点8.0%。2007年之后,医药工业的利润水平稳步回升。2010年,工业利润率回升到近十年最高点11.7%。近两年工业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在10%以上。2013年利润率达10.12%。

“十一五”期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利润总额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6.70%。进入“十二五”,增势有所趋缓,受上游生产成本上涨和下游终端价格下降双重挤压,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增速有所回落,2011年及2012年分别增长20.55%和17.04%,2013年1-12月累计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17.56%。

4、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

按2013年度评选规则计算,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详细榜单请查阅《医药经济报》或米内网百强会专题)合计销售收入占全国制药工业(化学原料药工业、化学药品制剂工业、生物制剂工业、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五子行业)产品销售收入45.1%的比例。百强中化学药企业52家,占化学药子行业销售比重36.1%,中药企业41家,占中药子行业销售比重52.1%,生物制剂企业7家,占生物制剂子行业销售比重4.2%。

位次企业名称位次企业名称

1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51 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52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3 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4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55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 修正药业集团56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7 石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7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 步长制药58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9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9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1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61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62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13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63 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4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5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65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66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17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7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8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70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21 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1 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2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72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73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4 联邦制药(中国)有限公司74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5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75 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6 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76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77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8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8 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

29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9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0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80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1 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1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2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2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83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 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4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5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85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6 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86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7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87 上海神奇制药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38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8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9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9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0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0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1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1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2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92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3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3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4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4 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5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6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6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7 成都地奥集团97 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48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98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49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9 西藏海思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0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100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说明】

“2013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榜单由评选规则、榜单和备注三部分组成。三者不可分割,若需要转载,请将三部分同时转载。

【评选规则】

1.本次“2013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评选时间跨度为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

2.评选的统计指标口径为企业年度制药工业的销售收入金额(按中国会计准则统计);

3.参与评选的对象为中国境内注册(不含跨国制药企业在华子公司)、且以医药制造业

为主营业务的医药工业企业,即在企业工商登记中,药品制造业务放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最前面的企业。如果评选企业含有医药商业或其他非医药类成份的,将剔除后再进行统计;

4.评选对象以企业集团为统计单位进行计算。排名时以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优先统计,

如果集团公司含上市公司部分的,则以集团公司优先统计;集团公司统计的范围为集团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股权比例超过50%的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不在集团公司统计范围内;

5.参加评选的对象不含制药机械和兽用药品制造企业。

6.本次排行榜结果对应本评选规则,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药经济报》拥有榜单最终

解释权。

【备注】

1.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含王老吉凉茶(红罐);

2.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合并了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3.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属子公司参与排名;

4.个别企业未能按时上报数据,故未列入百强榜中。

5、医药商业销售增幅回落

根据商务部统计直报系统初步统计,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301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968家)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下同)9873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加16%,增幅回落。

6、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总体趋稳

本世纪初,中国医药商业进入微利时代,2004年出现行业利润率的最低点,一度下滑到0.55%,直至2007年,才回升到1%以上。2010年达到高峰值2.2%,之后又略有下降。按照国际惯例,医药商业毛利率如果维持在4%,利润率应该达到1%,因此我国医药商业毛利及费用率逐步向国际水平靠拢。我国各地企业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市场。重点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拉动了行业效益水平的稳步增长。2013年医药商业平均毛利率6.7%,平均费用率5.1%,平均利润率1.7%,均呈同比下降态势。

7、药品终端市场规模扩大

中国是用药大国,药品终端市场总规模在“十五”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5%,“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上升至20%,进入“十二五”,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长18%和15%,2013年的销售规模达到10985亿元。

8、医药外贸情况

由于国内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的显效,我国医药贸易顺差再逐步缩小,医药外贸的得到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医药出口额复合增长率达37.77%,“十一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需求有所萎靡,复合增长率下降到19.22%,到了2012年及2013年,仅有个位数的增长。

第二篇[医院终端部分]

1、中国的卫生机构状况

1.1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增加,资源结构出现调整。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6.2万个,其中:医院2.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3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他机构0.2万个。与2012年11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94个,其中:医院增加15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1606个(主要原因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后村卫生室合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247个。

医院中:公立医院13441个,民营医院11029个。与2012年11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增加48个,民营医院增加151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5.4万个,诊所(医务室)18.5万个。与2012年11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2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227个。与2012年11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1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增加191个。

2013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4.1亿人次,同比提高8.2%。其中:医院24.1亿人次,同比提高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9亿人次,同比提高7.3%;其他机构2.1亿人次。

医院中:公立医院21.7亿人次,同比提高8.9%;民营医院2.4亿人次,同比提高15.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7亿人次,同比提高9.9%;乡镇卫生院8.7亿人次,同比提高5.3%;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7.7亿人次。

2013年1-11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1.7%,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8.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为64.3%,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1.0日,同比缩短0.4日,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0日,同比缩短0.1日。、

数据显示,我国卫生机构数量、卫生人力、床位、经费等主要卫生资源呈现持续增加态势。而且随着医改措施的落实,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方面资源配置向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更加明显,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民营医疗机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民营医疗机构无论是新增医院数量还是就诊人数的增长都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推进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大方向相契合。但从总体上看,民营医疗机构的体量仍很小,诊疗人次数仅占总诊疗人次数的3.8%,入院人数占比为8.2%,在每年超过1万亿元的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占比不足5%,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2历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变化

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不足5000亿元到2012年的2.78万亿元,十二年内增长近6倍(见图1-1)。与GDP的比例则在2003年受非典影响达到4.9%的峰值后连续回落,2007年回到1999年4.5%左右的水平,2008年则迅猛增长到4.8%,2009年更是到达5.2%,2010年略有回落,但仍达4.9%,2011年小幅上升至5.15%,2012年与GDP比例较上一年增长了0.21个百分点,达到5.36%。

1.3近年来卫生总费用支出构成变化

随着各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政府投入的增加,个人卫生支出在各类卫生支出中的比重从2001年开始逐年减低。预计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合工作推向深入,今后几年

这一比重将进一步降低,“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1.4人均卫生费用历年比较

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由362元/年增长到了2056元/年,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人均卫生费用绝对数额仍然偏小。

2、2007-2013年中国药品医疗终端规模

从2003年开始,中国药品医疗终端规模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09年至2011年在新医改推进的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2011年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讨论稿)》的出台以及药品限价政策的加强,医疗终端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增速降到20%以下,规模为7287亿元。2013年,受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和新版GMP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中国医疗终端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放缓,规模达到8427亿元,同比增长15.64%。

3、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和中成药各大类药品市场份额状况

3.1 2007-2013年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各大类药品市场份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型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就诊率不断提高,带来了医药市场的繁荣,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各类系统用药市场均获得一定的增长,随着疾病谱和用药习惯的变化,不同类别用药市场地位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我国医院终端化学药各类别用药市场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市场地位不断提高,从2012年起首次成为中国医院终端最大的用药类别,2013年该类别品种市场份额继续提高,达到18.8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市场地位的下降是医院用药市场最明显的一个变化趋势,随着人们对抗生素滥用问题的认识加深、抗生素降价政策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的影响,该类别药物市场份额持续下滑,2013年为15.31%,与2007年相比市场份额已下降逾9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则减少1.32个百分点,虽然降幅较2012年有所收窄,但继续下滑的数字表明抗感染药物市场仍不容乐观。

心血管系统药物和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市场份额均有略微下跌,2013年两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47%和14.11%。这两个类别治疗领域里面中成药品种的良好表现,对市场的挤占作用导致心血管系统化学药和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的销售额增长有所放缓,令市场份额相对减少。

2013年,医院终端化学药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10.70%,比上年10.62%提高0.07个百分点。其中,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各占3个,神经系统药物占2个,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和神经系统药物各占一个。

与上年比较,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有胸腺五肽、兰索拉唑、奥拉西坦,跌出前10位的品种有紫杉醇、多西他赛、奥美拉唑。排名前5位的品种未发生变化,胸腺五肽由上年的11位上升至第6位,磷酸肌酸由第9位上升至第7位,兰索拉唑由12位上升至第8位,奥拉西坦由13位上升至第10位,阿托伐他汀则由上年的第7位下降至第9位。

2013年,前10品种中,氯化钠注射液市场份额增长最快,为1.37%,增长0.1个百分点,胸腺五肽的增长速度次之,为0.99%,增长0.09个百分点,排名比上年上升5位;阿托伐他汀市场份额下滑最快,由0.98%下滑至0.90%,减少0.09个百分点,排名下滑2位。

3.2 2007-2013年中国医院终端中成药各大类药品市场份额

心脑血管疾病中多数病种为长期慢性病,中成药在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心脑血管中成药在医院终端中成药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该类别近三年市场份额有略微下降,2013年为35.78%,比上年下降0.54个百分点。

肿瘤作为难治性疾病,化学药物在治疗上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缺点,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中成药2013年市场份额为16.02%,比上一年上升0.67个百分点。

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近年来因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影响,使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发,带动该类别药物市场增长,由于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在止咳、平喘方面具较大优势,该类药品在我国医院中成药市场常年保持前三位置。2013年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市场份额为12.13%,比上一年增长0.42个百分点。

2013年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中成药在医院市场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两者市场份额分别为6.35%和5.20%,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0.12和0.18个百分点。

2013年,医院终端中成药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16.95%,比上年16.26%提高0.69个百分点。其中,所有品种均为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占主导,前十品种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品种占7个,肿瘤疾病用药品种2个,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种1个。

与上年比较,排名前10位的品种未发生变化,但是市场份额和排名有所变化,前2位品种排名保持不变,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由去年的第9位跃升至第3位,喜炎平注射液排名保持不变,疏血通注射液由上年的第3位下降至第5位,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由第10位上升至第6位,其余品种的顺次保持不变,排名相应后移。

2013年,前10品种中,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1.26%增长到1.95%,增长0.68个百分点,排名上升6位至第3位。银杏叶注射液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98下降到

2.65%,排名保持在第1位。

4、中国医院终端化学药主要大类重点品种前10位分析

4.1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3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34.61,比上年36.39%下降1.78个百分点。

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免疫抗肿瘤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部分高价抗肿瘤药的最高零售价进行了降价调整,价格平均降幅达17%。受政策影响,近两年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排名出现调整,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有替吉奥,跌出前10位的品种有吗替麦考酚酯。胸腺五肽由第3位超越上升至第1位,紫杉醇排名第2,多西他赛市场份额继续下降至第3位。

前10品种中,胸腺五肽上升最快,由2012年的4.84%上升到2013年的5.38%,增长0.54个百分点;胸腺肽α1市场份额下滑最快,与上年相比下降1.12个百分点至2.82%。

4.2全身用抗感染药

2013年,全身抗感染药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32.99%,比上年33.53%减少0.54个百分点。

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跌出前10位的品种有头孢孟多。恩替卡韦位列第1,是前10品种中唯一一个抗病毒药物品种。此外,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也由上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上述两个品种的表现侧面反映出“限抗令”下,抗肝炎病毒药、抗真菌药等产品的市场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前10品种中,恩替卡韦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2012年的3.65%增长到2013年的4.60%,增长0.94个百分点;排名由第4位上升至第1位。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4.91%下降到2013年的3.42%,下降1.49个百分点;排名由第1位下降到第5位。

4.3心血管系统药物

2013年,心血管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45.11%,比上年相比基本持平。2012年至2013年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均未超过8%。

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为瑞舒伐他汀和川芎嗪,跌出前十的品种为硝苯地平、厄贝沙坦。前列地尔自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位列榜首,2013年市场份额有所上升,接近8%。

2013年前10品种中,瑞舒伐他汀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2012年的1.93%增长到2013年的2.80%,增长0.87个百分点;排名由第13位升至第7位。缬沙坦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3.36%下降到2013年的2.74%,下降0.63个百分点;排名由第6位降至第8位。

4.4消化系统药物

2013年,消化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39.77%,比上41.89%减少2.12个百分点。

与上年比较,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有核糖核酸,跌出前10位的品种有多烯磷脂酰胆碱。兰索拉唑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自2010年的第32位大幅升至2011年的第8位,2012年升至第2位,2013年终于问鼎冠军,取得6.38%的市场份额,与去年相比提升0.16个百分点。

2013年前10品种中,埃索美拉唑的市场份额增长最快,取得了0.6个百分点的增长,达到3.76%;排名由2012年的第8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6位。奥美拉唑的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7.03%下降到2013年的5.19%,下降1.85个百分点;排名下滑1位至第2位。

4.5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

2013年,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64.40%,比上年60.01%上升4.39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3年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均未超过12%。

与上年比较,新进入前10位的品种有脑苷肌肽,跌出前10位的品种有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作为调节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普通基础输液,具备广泛的应用基础,且价格低廉,因此,在医院终端用药量极大,成为血液与造血系统最畅销的药物。

前10品种中,复方氨基酸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2012年的4.37%增长到2013年的6.60%,增长2.22个百分点;排名由2012年的第7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4位。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5.02%下降到2012年的4.56%,下降0.46个百分点;排名由2012年的第4位下降至2013年的第7位。

4.6神经系统药物

2013年,神经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54.53%,比上年55.32%下降0.79个百分点。2012年及2013年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神经节苷酯均超过12%,领先第2位的品种约4个百分点。

与上年比较,进入前10的品种并无变化,只是市场份额和排名有所变动。依达拉奉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排名顺序互换,地佐辛由上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8位,其他品种的顺序变化不大。

前10品种中,地佐辛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2012年的2.42%增长至2013年3.39%,上升0.97个百分点。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份额下降最快,下降0.59个百分点;排名下降至第6位。

百分点。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份额下降最快,下降0.59个百分点;排名下降至第6位。

4.7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2013年,肌肉骨骼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64.64%,比上年66.24%下滑1.60个百分点。2012年及2013年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均超过10%。

与上年比较,阿仑膦酸在2012年跌出前10后,2013年重新进入前10,三萜糖苷这从2012年的第9位,跌出2013年前10位。

前10品种中,氟比洛芬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由2012年的8.58%增长到2013年的9.34%,增长0.76个百分点;排名由第2位上升到第1位。骨肽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11.53%

下降到2013年的8.97%,下降2.56个百分点;排名由第1位降至第2位。

4.8呼吸系统药物

2013年,呼吸系统药物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达64.37%,比上年65.27%下降0.9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种市场份额远高于排名第2位品种,两者市场份额相差10%以上。

与上年比较,进入前10的品种并无变化,只是市场份额和排名有所变动。氨溴索作为老牌止咳化痰药物,2013的市场份额下降约1.63个百分点,但仍以22.76%的市场份额占据呼吸系统用药的第一位,优势明显。

前10品种中,布地奈德份额增长最快,为11.22%,比上年增长1.03个百分点,稳居第二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市场份额下降较快,比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为6.36%,仍保持在第3位。

4.9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

全身用激素制剂品种数量较少,市场高度集中。2013年前10品种市场集中度为88.89%,与上年相比减少0.32个百分点,前4品种市场份额均超过10%。

与上年比较,新进入前10的品种为左甲状腺素钠,泼尼松龙跌出前10。

2013年的前10品种中,奥曲肽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3年增长2.43个百分点达到15.66%,排名第1。鲑鱼降钙素市场份额下降最快,由2012年的9.20%下降到2013年的7.44%,下降1.76个百分点;排名由第5位下降至第7位。

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我国医药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医药行业存在问题

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我国医药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及医药行业存在问题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90年代为7.5%,预计 2001年-2010年间仍可维持在7%左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年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率为17%)。我国医药制药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在18位~20位,属于中等水平。2001 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2770亿元,占我国GDP的2.9%; 200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占我国GDP的 3.2%左右。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我国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

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我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币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 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

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公务员学习考试答案100分)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1发展中国新经济,深化改革中,要把()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 [ 单选题:3 分] A 资本市场 B 金融市场 C 债权市场 D 货币市场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2发展中国新经济,在简政放权实施中,要着力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垄断,培育上层市场组织。 [ 单选题:3 分] A 私企 B 民企 C 外企 D 国企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 [ 单选题:3 分] A 40% B 50% C 60% D 70%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4()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 单选题:3 分] A 2013年 B 2014年 C 2015年 D 2016年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 B 创新 C 政治 D 文化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6党的()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 单选题:3 分] A 十五届 B 十六届 C 十七届 D 十八届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单选题:3 分]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开放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驱动。” [ 单选题:3 分] A 政府支持 B 科技创新 C 政策鼓励 D 宏观调控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9《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 [ 单选题:3 分] A 新经济 B 新产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题库

郑州华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 XXX 学号:XXXXXXXXXX 系部: 药学系 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 班级: 药品经营与管理班 指导老师:XXX XXXX年 XX 月 XXx 日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医药业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回顾,评价医药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研究医药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探讨加快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认为,近年来,国家众多部门积极参与支持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一大批医药科研项目和产业政策列入了研究计划,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医药业,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非处方药产业发展的落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假劣药品不止﹑药品虚假广告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医药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医药业的科学理论认识不足﹑科研与教育存在误区﹑管理与立法滞后等原因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医疗改革﹑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监督﹑提高医药研发水平等七条对策和建议,以加快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医药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医药市场,中药材,跨国,竞争力,安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国内医药的发展 (2) 第一节我国医药的历史 (2) 第二节我国医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第三章规范我国药品市场的对策 (7)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绪论 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医药产业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 后,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均分别将医药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支柱行业,纷纷建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来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如何从高新技术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以促进我国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医药产业改革升级的主旋律。 本选题在国内的研究方向重点是研究我国医药的现状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的中药材资源,提高它的内在价值,强调产品的研发和专利保护,及现在我国医药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和改善。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罗三强工商管理 1046710 摘要:概述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政府应该如何和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药行业现状发展前景 医药产品(含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成2604.4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0年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医药行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产量152万吨,增长23.1%,当月增加值增长15.1%,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19.9%。2010年1-8月,国内医药行业实现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从这也可以看出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推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还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2010年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7%,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6。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进出口额1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出口值10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3%,进口值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2010年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值为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出口为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

中国经济发展的八大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八大趋势 山西省统计局窦志达 改革开放以来的26年,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的新纪元。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4546亿元增加到 2005年的18308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6%(按可比价格计算),创造了大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回顾过去26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的路程,我们不 仅能够看到经济总量的高速成长,通过数据的简单对比,还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动趋势,对这些趋势的准确认识和把握,有助于确保国民经济健康、 稳定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趋势一:经济增长潜力逐级抬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而言,总是希望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较短的时期内赶上发达国家,但经济增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合理速度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就是经济增长潜力,在这个速度下,国民经济的增长既快又好,如果持续高于这个速度,将引发由于经济资源普遍不足而导 致的通货膨胀;持续低于这个速度,将造成经济资源的大量闲置,引发经济萧条和市场疲软。在现实中经济增长潜力常

用一个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表述。从改革开 放以来的历史看,由于经济基础逐步完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水平逐渐成熟,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逐级抬高的趋向。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 6.2%,八十年代GDP年均增长率为9.35%,九十年代提高到10.45%,由于进入新世纪只有5年的资料,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时期,所以我们 与九十年代以来情况作合并研究,1991-2005年GDP的潜在增长率为10.1%,我们预计在未来10-15年内这种趋势不会改变,国民经济将继续围 绕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趋势二、经济增长波幅逐步平稳。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增长率总是有些年份高,有些年份低,但是,当经济增 长的高点与低点差距过大时,对长期经济发展将造成大的损害。所以,现实中常常把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高点与低点的绝对落差作为衡量经济运行机制及结果是否 成熟健康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波幅呈显了逐步缩小的趋势,如1980年以来 的25年,从中国经济增长曲线看,可以划分为三个较长的经济周期,即:1981-1990为第一个周期,期间经济增长率

2018_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行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 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各项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医药工业的利润总额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达到2,749 亿元,同比增长12.30%。 图:2011-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及变化情况 2、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2007 年以来,医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稳步上升,并于2010 年升至近十年最高点11.7%。近年来,由于国家通过医保控费、药品招标制度改革等手段持续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原料药生产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持续

上涨,药品制造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2011年以来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10%以上。 图:2007-2015 年我国国医药工业利润率水平 (二)市场竞争格局及竞争对手情况 (1)抗感染类制剂 抗感染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合作产品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自有产品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品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冻干粉针剂型,1.25g,复方)2015 年产量为922.83 万瓶,市场占有率为100%。 ②头孢克洛缓释片 2015 年我国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总产量为9,694.36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23.76%。国共有三家企业生产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除昂利康外,其他两家分别为百草制药有限公司、新达制药有限公司。

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日期:

201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目录 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 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 (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 2、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 3、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 (二)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尚显不足 2、民间投资依然比较乏力 3、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4、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 5、南北分化态势显现

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普遍回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继续引领增长。但全球复苏并不平衡,结构性强劲增长仍未出现,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1)美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但增速仍差强人意。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七成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强劲。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市场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高于首季。 (2)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虽弱于美国,但增速已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水平,为近10年来最佳表现。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9%。除希腊外,欧元区成员国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经济正增长。德国仍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主要引擎。 (3)日本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据日本政府统计,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2%,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不过,日本仍未彻底摆脱滞涨阴影,缺乏持续增长基础。政府债务高企、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等因素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我国医药行业市场环境状况分析知识讲解

我国医药行业市场环境状况分析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前提,××年宏观经济环境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的调控中,将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医药行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必须对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近期,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年医药市场环境作出如下分析预测: 一、医药分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进一步规范完善,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时代来临;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将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其影响将在××年充分显现。此外,高举“价格”大旗的平价药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来看,人气极旺的平价药店在××年对药价的市场抑制作用将更加强化。卫生部明确表示,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将会是××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中心任务之一,这预示着药品降价风潮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续。因此,企业只有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入世,外资、外企不断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参与竞争,我国医药分销企业将在规模、资本、网络、业态、效率、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受到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我国医药分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弱,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应当主动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和模式。 二、重组将是制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 近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逐步降到—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的水平逐步下降。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速改革的步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并购、重组的高峰期。虽然我国现已是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但远非制药强国。在现有多家制药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余家,还有几百家企业存在亏损。我国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情况普遍,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生产成本高。这些情况导致了制药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我国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 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 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 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 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 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 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 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 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 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 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 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 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 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 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 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购进验收标准。连锁药店的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是接受总部的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 和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 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 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一般资信较差,门店不应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 验收药品时,须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店。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促进我市经济结构向智慧经济转变;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定期开展新经济企业评比制度;发展传感控制产业、新材料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创新生态链,汇集改革动力、激发人才活力,推动转型发展、高质发展。围绕加快发展动能转换,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开展了广泛讨论。市人大代表申小蓉:促进我市经济结构向智慧经济转变全面建设智慧成都“智慧社会”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智慧城市”“智慧治理”等概念,而是涵盖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形态的全面变革,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成都具备坚实的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应该发挥‘智慧社会’建设先行先试的改革‘良田’作用。应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创新创业,率先探索‘智慧社会’建设的可能模式和路径。”在智慧成都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市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水平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体系、创新活

跃的信息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结构向智慧经济转变,全面建设智慧成都。“在建设主体上,智慧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不同主体之间协作关系的成功组成对智慧社会的建设具有主体作用;在建设客体上,智慧社会建设的功能体现在涵盖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平台系统,不同平台系统的通信协同与互联共享将对智慧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功 能作用。同时,功能相近的智慧社会不同平台系统将组成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领域体系,各领域体系的建设路径和逻辑关系的选择也是智慧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申小蓉表示。市人大代表侯仁义:支持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淮州新城作为东成都工业发展的主力,重点打造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别。“‘立城’的第一要素是产,即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产业,而‘立产’的关键要素则是三大产业生产所需要的关联新材料基础产业建设。” 来自金堂县的市人大代表、四川鑫炬新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仁义表示,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其他各类产业发展基础、支撑和保障。在侯仁义看来,新材料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直接导致整个产业链条的重塑,“如LED冷光源新材料的出现,直接导致传统热光源材料退出照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新材料产业直接决定了制造业、

中国医药市场全景分析

2016中国医药市场全景分析 在开始说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的之前,让我们先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进口药增长同比增长低于国产药? 2. 中药的增长幅度跌到了2%,低于平均水平,是不是辅助用药的问题,还是由于三甲医院只允许中药三百个品种以下? 3. 辅助用药应该怎么看?例如胸腺五肽在肿瘤医院可用,在其他医院不可用。 4.分级诊疗、两票制到底怎么做,有企业有什么影响? 5. 县级医院的发展,县级医院全部纳入医改试点,有哪些相应的措施可以进行? 6.二保合一到底谁管,卫计委的还是人社部管,卫计委的方针是县乡捆绑销售,作为重点市场的县级市场要怎么做? 7. 医保自付标准有可能下半年出台,随之而来的机遇和问题在哪里? 8.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可能进入医保目录,挑战在哪里? 所有数据解读来源: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IMS CHPA, >=100床位) 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纵览 IMS Health分析,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达到11000多亿人民币,结构上依然以处方药为主。医院作为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渠道,占总销售的77%,零售药店和第三终端渠道占比分别为10%和13%。医药销售各渠道的增速在2015年均有所放缓,其中医院渠道的增速从2014年的12%降至2015年的5%,这一数字已低于零售药店(8%)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 受医院医保控费的加强、卫生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加强推进、药占比控制、集中招标采购等核心政策的影响,大医院作为医药主要销售渠道,同比增速持续走低,已从第一季度的7.1%降至第四季度的3.4%。 2015年,中国大医院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6,453亿元,同比增长5.0%。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增速均大幅放缓。销售量仍然是市场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中成药对于本土企业的市场增长仍起到不少拉动作用,但由于其销售量的萎缩,

中国的医疗发展及现状

中国的医疗发展及现状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生老病死,伴随着开始有了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同样的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华儿女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独特有充满神奇魅力的医学。 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神农炎帝更是尝尽百草,并且用茶来解毒。相传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一一《黄帝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在周代中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 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病历制度。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 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 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医学的发展。中国传统医学逐渐向现代医学发展。我国首次提倡将现代医学用于检验,始于清末。清光绪年间,刑部曾要求各省审判厅成立检验学习所,并制定了作为授课教材的《洗冤录》、《法医学》、《生理学》、《解剖学》、《法律大意》、《医学大意》等,但由于人才缺乏,未能成立。在当时各医院主持外科工作者,均为外藉医生,我国医护人员,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医徒位置。其后,教会或外国的医学基金会、慈善团体先后在各地创办医学院校。辛亥革命后,我国也相继自行筹建医学校。至20世纪中叶,上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不少学识渊博、基础雄厚、出类拔萃的外科学家。 建国初期,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刚刚起步,医院少、药品缺,人民健康水平十分低下,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先后对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恢复、整顿和改造工作,从而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以集体所有制为辅的,防治结合的城乡医疗卫生网络。但由于实行的是单纯福利性事业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使我国医院所有制日趋单一化,这种由国家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